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
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
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点加以论述, 指出 :
“ 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 , 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0[] 16 ' 邓小平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指明了中 1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 ) 民——依 法治 国和 以德 治国相 结合 思想 三 江泽 进入新 世纪 , 国 际国 内各 种思 想文化和 思想观 念 在
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 (
《 决定》 的鲜明主题和突出亮点 , ) 就是在深刻把握文化发 展 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 , 科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
展道路的提出, 进一步回答了我国文化建设走什么路、 朝
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心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 毛泽东一直
相互激荡相互竞争的背景下,O 1 1 2 0 年 月江泽民论述了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者的关系, 提出把依法治国与以 德治国相结合的任务 , 把加强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 上升到国家治国方略的高度加以论述。江泽民指出: “ 我
外国的长处, 来整理中国的, 创造出中国自己的、 有独特的
民族风格的东西。 叩 ” 毛泽东以上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方向和 目的 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 邓小平——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思想 二)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开启 ,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
化, 提出“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的方针。”毛泽东指出:对 “
于中国的文化遗产 , 应当充分地加以利用, 批判地利 用。 ” “ 我们应当善于进行分析 , 应当批判地利用封建主义的文 化, 而不能不批判地加以利用。 ” 对待外国文化“ 我们接受 外国的长处, 会使我们 自己的东西有一个跃进。凹但这种 ” 学习“ 不是套用外国的东西”“ , 不要全盘西化”“ , 应该学习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_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总结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
我们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充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在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过程中,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这条文化发展道路,是我们党长期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对我国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反映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总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
不同国家由于社会性质和政治理念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制度,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
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就会孕育和滋养与之相应的文化。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进程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进步,创造了生机勃勃的崭新文化。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鲜明回答了事关我国当代和未来文化发展的重大命题,意义重大而深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国家的灵魂。
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发展,必然与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构成的社会发展道路一脉相承。
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进步、繁荣富强唯一正确的道路。
在这条光辉道路上,我们党带领人民坚持不懈地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符合国情、顺应民意的道路,方向正确,前途光明。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
全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大局、遵循文化改革发展规律,推动文化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改革发展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文化改革发展只有牢牢把握这个主题和主线,才能与我国丰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相承接,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九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ppt
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总结词
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保障贫困地区群众基本文化权 益。
详细描述
加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基础 设施建设,特别关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文化需求,推动 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总结词
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保障。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02
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增强人民幸福感。
推进文化脱贫攻坚
03
加大文化扶贫力度,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消除
文化贫困。
03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明确文化行政部门职责
清晰界定文化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责和权限,建立完善的文化 管理体制,以保障各项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
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求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 ,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体系。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
通过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 力,促进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共同繁荣。
02
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完善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 加强文化政策制定和执行力度。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和引导。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加强基层文化人才培养
基层文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加强基层文化人才培养是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要重视基层文化人才的 培养和选拔,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使他们成为服务基层文化事 业的骨干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简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实践和探索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发展模式。
这条道路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为目标,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指导,注重保持文化创新的中华民族特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简要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意义1. 提供了文化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和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文化保障,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创新。
2. 独立自主的文化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追求自主、独立的文化立场,坚持中国文化自信,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3. 推动了世界文化多样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仅关注本国文化发展,还积极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坚持文化交流互鉴,积极传播中华文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原则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推动人民通过文化建设创造、享受美好生活。
2. 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的文化繁荣与进步提供了理论指导。
3.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重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方式和传播路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主要内容1.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
2. 创新驱动的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注重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结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科技融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 文化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全会通过的决定 , 全面总结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 深刻分析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 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 , 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 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 ,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全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 共同把全会精神落到实处 , 为实现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奋斗。
第一 , 深刻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作用 , 是我们党的一条宝贵经验和一大政治优势。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 , 我们党都结合时代条件、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提出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坚持不懈推进文化建设, 有力推动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 我们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 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 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为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 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迈进 , 文化的作用更加广泛而深刻。
从国际看 , 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 许多国家特别是主要大国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 , 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 , 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1年 10月 18日胡锦涛❋这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这个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更有自信地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指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条独特的文化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是在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社会和国情基础上形成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的表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核心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社会和国情为基础,以中国人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的表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的结果,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价值与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的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原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社会和国情,坚持中国人民为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坚持中国特有的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坚持中国特有的文化价值与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
这些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遵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任务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坚持中国特有的文化精神,坚持中国特有的文化价值,坚持中国特有的文化品牌。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九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一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知识拓展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 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 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 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⑥ 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 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
调发展。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 ✕ ) 提示: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
第九课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第一框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明确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知 道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明确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明确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 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4.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 重要转折点。 ( ✕ ) 提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 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其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高举起我们党的精神的旗帜。
其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以人为本,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牢记文化发展是为了人民,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文化发展的成果要由人民共享,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我们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这个文化的本质,这是同任何其他的文化发展道路不一样的。
其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巩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把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创造体现高度文明的中国先进文化。
其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国有文化单位的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力。
进一步改革文化体制,构建一切有利于文化创造力迸发的体制、机制、环境,因为文化是以人民大众为主体的,所有人都可以参加创造。
其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公益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
在公益文化方面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文化单位为骨干,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保障全体人民的文化权益。
这就是一个普惠式的,所有公民都能享受的服务体系。
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大型文化骨干企业,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努力提高我国文化产业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培育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唯一正确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我国国情和文化改革发展实际,不断探索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文化建设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开创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日益繁荣,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
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日益深入人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进一步巩固;文化体制改革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取得决定性进展,极大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文化事业空前繁荣,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大跨越,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显示出异军突起的良好态势。
事实雄辩地证明,我国文化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和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2.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什么样的方向,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体现着政党的性质,是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
纵观人类发展史,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因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也就拥有不同性质、不同形态的思想文化。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求与重要意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求与重要意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要想完成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能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
如果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生动摇,整个基本路线就会被动摇。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党团结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共同的政治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
中共中央认为四项基本原则永远是我们立国、治国、强国之本。
4.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和根本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高度成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完善和巨大成功,昭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在治国理政方面更加稳健成熟,也赢得了世界对中国共产党的信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清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思路。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发展价值理念。
现代化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国家发展模式的建构必然与各国特定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密切相关,某一国家没有必要追求他国与自己发展模式的完全一致。
第九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是什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 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2)为什么: ①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 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 (3)怎么做: ①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②必须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 民提供精神指引。 ③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调发展。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是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 相互促进 的结果。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 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 坚持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我们的文化工作者,要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 的创作 导向,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 。
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该材料中蕴含的道理有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④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 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民族性;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 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时代性; 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科学性,①正确;题中观点 体现了坚定的文化自信,④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②错误;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③错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提出了建设新文化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党提出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民族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思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它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其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价值诉求上相契合,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时代观为依据而形成的价值理念。
第三,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价值判断上相契合,是以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为依据而形成的价值准则。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回答了我国文化建设以什么为指导、沿着什么方向、按照什么要求、围绕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我们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和拓展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和拓展。
我们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充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位置,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在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在文化领域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集中体现。
其目的就是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有利于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推动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求我们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首先,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人心,打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基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龙源期刊网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作者:
来源:《党建》2011年第12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以人为本之路。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文化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道路。
这条文化发展道路,坚定地维护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蕴含着我国文化建设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其重要特征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牢记文化建设的根基和力量在人民,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人民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力量,要充分尊重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首创精神,为人人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舞台,充分挖掘蕴藏于人民之中的文化创造潜能,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
一切进步的文化创作生产都源于人民、属于人民,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引导文化工作者向人民学习、拜人民为师,从人民群众的火热实践中汲取营养、挖掘素材,努力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完善城乡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多生产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多为低收入群众和生活困难群众提供文化服务,努力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要大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积极搭建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平台,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总结推广源于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更好地激发群众投身文化建设的热情。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ppt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有助于促进
社会和谐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
提高国民素质
02
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推动社会进步
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鼓励创新、包容和进步,推动社会不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符合 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道路。
重点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提供有力支撑。
研究背景
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提出要发挥文化的引 领作用,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 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文化定义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 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 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文化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文化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 型,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
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总结词
繁荣发展、走向世界
详细描述
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发展。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 重要论述和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了新的突破和发展,呈现出繁荣兴盛的景象。同时, 它也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良好形象和文化魅力。
04
06
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阐明“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道理。
阐明“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道理。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中国的国情、历史传统和实际需要相契合,具有重要的道理和价值:1.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发展的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人文基础和精神内涵。
通过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能够增强民族自信心、凝聚民族凝聚力,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2.结合现代化与时代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旨在结合现代化进程和时代要求,推动文化与科技、经济、社会等领域的有机融合。
它强调创新、开放和包容,促进中华文化与当代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推动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更加丰富有声的声音。
3.引领民族自主性与独立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主张坚持自主性、独立自信,摈弃对西方文化主导的盲目追随。
这有助于维护民族文化独立性,在全球化时代中保持文化多样性和多元发展。
4.承担社会责任和服务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强调文化的社会功能和责任。
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推动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有道理的。
它既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与现代化的要求相结合,推动文化与时代的进步相适应。
坚持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有助于民族自主性与独立自信的维护,发挥文化的社会功能与服务社会的责任,对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总结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
这是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实践探索的基本结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的丰富和深化,鲜明回答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迈进这个带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如果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这次全会所提出的文化强国的目标、文化强国的内容、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搭起了文化强国的四梁八柱。
这个战略思想也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在实践中探索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提出一系列指导文化改革发展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这一战略思想的基础。
这几年党中央的领导同志在多次谈到文化时都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思想。
中国是在中华文化的历史传统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现代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不可能照搬封建主义文化也不可能照抄资本主义文化,也不能按照西方文化复兴发展的模式走他们的老路,我们必须要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第一,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决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这段话,是我们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
《决定》在总结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针,就是“五个坚持”: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性质。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
四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
五是坚持改革开放,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
其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高举起我们党的精神的旗帜。
第一点要抓住的是这个文化的核心指导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也是社会主义文化不同于封建文化的根本区别。
其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以人为本,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牢记文化发展是为了人民,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文化发展的成果要由人民共享,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我们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这个文化的本质,这是同任何其他的文化发展道路不一样的。
其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巩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把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创造体现高度文明的中国先进文化。
其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国有文化单位的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力。
进一步改革文化体制,构建一切有利于文化创造力迸发的体制、机制、环境,因为文化是以人民大众为主体的,所有人都可以参加创造。
其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公益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
在公益文化方面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文化单位为骨干,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保障全体人民的文化权益。
这就是一个普惠式的,所有公民都能享受的服务体系。
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大型文化骨干企业,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努力提高我国文化产业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培育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
党的十六大把中国文化分成经营性和公益性的,进而衍生出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是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过去我们一讲文化就出现两种倾向,一种以文化的特殊性否定它的一般性,比如认为文化是意识形态,完全不敢按照市场规律去生产,结果形成了文化生产力的桎梏,发展不起来。
另一种是用一般性否定特殊性,把文化当成一般的商品,否定文化内容上的意识形态特性,所有的文化都要推向市场,这就倒到另外一个方面去了,比如把图书馆、博物馆、革命纪念馆这些根本就不可能市场化的推到市场,等于致其死地,也发展不起来。
在文化方面,外国没有企业和事业的分别,只有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的区别。
盈利性的就要向政府缴税,非盈利的不但不缴税,国家还有大量的基金去支撑它的发展。
其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把文化内容的先进性作为文化的灵魂,创新内容形式和传播的方式方法,保持文化的生机活力。
这就是说既然有了中国特色,就会有两个效益的问题,在处理这两个效益的关系时,始终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然后谋求两个效益的统一。
第二,关于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是一个奋斗目标,也是一个战略目标,在《决定》里对文化强国做了原则性的表述,没有指标性的表述,没有时间表。
《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这就是: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
以改革为动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为什么要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这次全会的一个主题?在征求意见的时候,也有人提出过用“文化建设”、“文化工作”、“文化发展”这样的表述,但总书记在这次全会决定起草组的第一次讲话中就指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题必须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这个题目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文化建设上的时代性特征,因为改革开放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也是最鲜明的特征。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动力,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根本动力,是这次全会决策的一个重点。
这一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是过去那种文化大跃进,也不是曾经的“文化大革命”,而是建立在社会发展历史阶段基础上的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第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在文化里面价值观是处于核心地位的。
六中全会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问题。
有这么一些话是专门谈到核心价值体系的。
其中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
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第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第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第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形成了一个系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里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引导性。
它要引导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第二,整合。
整合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全民的时代特色。
第三,包容。
就是既有中国的,又有世界的,既有古代的,又有现代的。
第四,实用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个体系太大了,为了充分解读它,我们必须要做好三个转换。
第一,要从理论体系转化成格言警句,使它短小精悍,形象生动,朗朗上口,过目不忘,耳熟能详,妇孺皆知。
第二,要从理论界走向人民大众,从精英走向草根,从学术圈走向老百姓,要让普通的老百姓都能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者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三,从知到行,从理论到实践。
使它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生活规范和行动自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个理论问题,但它还是个实践问题。
所以我们现在称它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实现这三个转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来努力怎么从理论体系过度到格言警句?为什么要实现这个转换呢?西方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自由、民主、平等、博爱”这四个词。
也可以说就是华盛顿、林肯以来的《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再加上所谓“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就是西方最核心的价值观。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呢?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大家可能有不同的解读。
我这里概括为“仁者爱人”“和而不同”“礼义廉耻”。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就是指在人与人之间我们要讲和谐,在国与国之间我们也要讲和谐。
要照顾彼此,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实现互赢和共赢。
“和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中国文化的目标和追求。
“仁者爱人”、“礼义廉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这里的“仁”是仁义道德的“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