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
小学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小学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一、小学教育学专业术语1、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指孩子从出生后到六岁前对身心发展进行规划和训练的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全面素质。
2、小学教育:小学教育是指6岁至12岁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是孩子从家庭社会中礼让出来,在专门的学校环境中得到一定意义的培养教育的阶段。
3、教育学:教育学是学习研究人类教育活动的一门学科,它的难度主要是要把学习、教育活动所涉及到的环境、心理、行为、社会、组织等多学科连接在一起来研究。
4、教学法:教学法是用来管理、安排以及协调教育活动,使学生能够容易地领悟知识特征,掌握技术技能的途径。
5、课程建构:课程建构是一种指导教师建构课程的教学理论,它在教育的框架内尽量将学习者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充分利用他们的思维活动,而使得学习者能够保持持续的学习兴趣及自觉的学习动机。
6、评价:评价是教育过程中,确定学生学习成果、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活动,它旨在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做出全面、对称、可靠的评介。
7、计划管理:计划管理是一种系统的教育管理理论,它强调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六个环节的有机统一,以确保学习目标、教育政策和相关规定得到完成。
8、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一门独立的教育学科,它研究了学习行为的机制、规律和过程,强调引导和训练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
9、教法学:教法学是一门研究老师教学技艺和技能多种多样的研究学科,它着重于探究如何从教学特点、学习特点出发,有效地审慎地设计出合适的教育环境,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协助学生学习的策略。
10、儿童心理:儿童心理是一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专业,它旨在研究儿童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研究儿童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以及教育实践中与其相关的课程设计等内容。
小学教育学 第二章 小学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要求是( C )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面向全体学生 C.强调创新教育 D.取消应试教育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心目中理想的人是( B ) A.普遍发展的人 B.个性全面发展的人 C.充分发展的人 D.自由发展的人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 C )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D.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1.普及性础。
3.强制性
2.1 同步练习题
选择题
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D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 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 D ) A.初等教育 B.义务教育 C.平民教育 D.普及教育 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C ) A.6年 B .8 年 C.9年 D.12年
填空题
1.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施的基本 文化知识 的教育,是培养公民 的普通 __________ 基本素质 的教育。 __________ 2.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是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 南洋 公学。 _______ 1904 3.清政府于_________ 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 义务教育。 程》,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_________ 4.为了尽快普及小学教育,我国采取了两个基本方 两条腿走路 针:一是坚持“ ____________”的办学方针,二是 实行多种类型的办学形式。 5.《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实行 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管理体 基础 制。
简答题
简述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10年1月)
《小学教育学》 - 第一章
《小学教育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概述 P1一、教育的含义与要素(一)教育的含义“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教育是一种影响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核心含义,根本特征)(二)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二、教育的起源(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论(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论(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论(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论(五)教育的交往起源论三、教育的发展(一)原始社会的教育(二)古代教育(三)近代教育(四)现代教育第二节小学教育 P6一、小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早期学校化小学教育的概况在我国,从夏朝开始就有了小学教育。
“校、序、庠”西周“学在官府”春秋“官学衰废”“私学兴起”隋朝“科举制度”20世纪除科举制度废除在国外,古埃及第一种寺庙学校第二种宫廷学校第三种书吏学校中世纪“教会教育”“骑士教育”小学教育的早期学校化教育阶段,中西共同特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权利。
教育目的:象征性的形式目的占据着主导地位,功用性的实用目的不被重视。
教育内容:经过精心编排和组织的典籍成为主要课程。
教育方法:格外重视识记和背诵,具有刻板性和专制性。
教育权利:统治阶级大权在握,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二)近代小学教育的发展1、近代西方教育的发展(1)小学教育的基础化。
(2)小学教育的公立化与法制化。
(3)小学教育对象普及化。
(4)小学教育内容世俗化。
1。
小学教育学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学及其功能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教育现象:是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3、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4、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5、行动研究法:身处教育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一种方法。
6、教育理论:教育学中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概括7、教育目标分类学:是由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
他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该包括三部分:1、认知领域2、情感领域3、动作技能领域二、知识点1、横向的教育的基本形态:1、学校教育2、家庭教育3、社会教育4、自我教育5、自然形态的教育2、教育学把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3、教育原理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本理论学科。
4、《论语》由孔子弟子记述孔子言行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5、中国战国时期乐正克《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育问题的论著。
6、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被称作第一本研究教育法的书。
7、教育思想的理论观点多混杂在他们的政治、伦理、哲学等著作中8、1623年英国哲学家培根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从此教育学在科学体系中有了自己的独立地位。
9、捷克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让一切儿童都接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详细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他写的《大教学论》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10、洛克的《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福禄贝尔《人的教育》、斯宾塞《教育论》11、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
小学教育学重点知识有哪些
小学教育学重点知识概述
1. 小学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小学教育学是研究小学教育的学科,涉及到小学生的教育理论、实践和方法,是培养小学教师的重要学科之一。
小学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儿童心理发展、小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等多方面知识。
2. 儿童心理发展
儿童心理发展研究是小学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小学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了解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3. 小学课程设置
小学课程设置是小学教育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小学课程设置需要考虑到儿童的兴趣、能力和认知水平,合理设置各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4.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小学教育学不可忽视的核心内容之一。
教师需要了解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示范法等,以便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5.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小学教育学中的重要支撑学科。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内容,为教师提供科学有效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结语
小学教育学的重点知识包括儿童心理发展、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育心理学等内容,教师需要深入了解这些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教育学(小学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教育学考点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建立,又称制度化教育。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时期产生的人类早期教育。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随之颁布的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3、古代中国教育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以后,形成了六艺教育,即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4、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5、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024年度小学教育学黄济第三版课件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 进行示范性实验,使学生获得知 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2024/3/23
01 02 03 04
讨论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 问题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 获取知识的方法。
练习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去 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 技巧的方法。
25
当代小学教育过程与方法的新发展
任务
小学教育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小学教育的本质、目 的、内容、方法、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为小 学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支持。
2024/3/23
4
小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研究对象
小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小学教育现象,包括小学教育制度 、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教育管理等方面。
2024/3/23
信息化教学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 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效果。
2024/3/23
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培 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 能力。
探究式学习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 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 力。
个性化教学
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 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 手段,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
12
制定小学教育目标的依据与原则
依据
制定小学教育目标的依据主要包括国家教育方针、政 策法规、教育理论、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社会需求 等。其中,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法规是制定小学教育 目标的根本依据,教育理论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制 定小学教育目标的重要基础,社会需求则是制定小学 教育目标的重要参考。
原则
研究内容
小学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小学教育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 势,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原理,小学教育的目标 、内容与方法,小学教育的评价与管理等方面。
完整版《小学教育学》课件.ppt
(二)生物起源论 代表人:利托尔诺(法)、佩西·能(英) 观 点: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评 价: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行为之间的相似性,否定了
教育的神话起源论,其开创性值得肯定。 但完全否认了人类教育 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 性,这是缺陷。
(四)劳动起源论 代表人:马克思主义者 观 点: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社会再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评 价: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没有社会再生产的要
求,教育也就无从产生。所以,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依附于 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需要的。前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史学家、 教育学家大都认同这一观点。
(五)交往起源论 代表人:叶澜(中) 观 点: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 评 价:强调了对教育起源的研究不仅只停留在从历史唯物
㈡教育的含义
广义:是指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传递生产经验和
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
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最新.
1
二、教育的起源(五种观点) (一)神话起源论 观点:教育跟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教育的目
最新.
6
1.奴隶社会的教育 奴隶社会教育有了等级性和阶级性,出现了学校教育。 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 书、数; 西方斯巴达的教育内容是“五项竞技”(赛跑、跳跃、 角力、投铁饼、投标枪)
最新.
7
2.封建社会的教育 我国学校分为国学和私学两种,并且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选士制度, 汉朝实行察举制,到了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至隋唐以后实 行科举制。教学内容主要以儒家经典为主-“四书”(《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欧洲出现了两种类型的教育: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僧侣主持教会 学校,培养宗教人才,教学内容是三科(即三艺:文法、修辞、辩证 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合称“七艺”;世俗封建主通 过宫廷学校把子弟培养成勇猛善战的骑士,其主要教育内容是“骑士七 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小学教育学》课件pptx文档全文预览
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 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 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 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小学教师职业素养提升途径
加强师德修养
关注学生情感变化
及时发现学生的情感问题,给予关心和支持 。
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处理情感冲 突。
小学生社会性发展特点与教育对策
社会性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社会交往范围扩大, 逐渐从家庭走向学校和社会, 开始形成自己的社交圈子和价
值观。
提供社交机会
组Hale Waihona Puke 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 学生在交往中学会合作与分享 。
小学智育的内容与方法
智育内容
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 等基础学科知识和技能。
智育方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练习 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 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和创新精神。
小学体育的内容与方法
体育内容
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体育运动项目和体育基础知 识。
体育方法
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或校本研修 等活动培养科研兴趣;学习教 育科研方法掌握基本的科研技 能;结合教学实践开展行动研 究或案例研究等。
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报刊杂志拓 宽视野;关注时事政治了解社 会动态增强社会责任感;参与 各种文化活动丰富精神生活提 升个人气质修养等。
THANKS
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
小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01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小学阶段的儿童身心 发展特点、教育教学活动及其
《小学教育学》ppt课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小学教育学将不断探索新的教 育理念,如生命教育、幸福教育等。
未来的小学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推动课堂 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元化教育模式的融合。
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在小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
小学教育学将更加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 和优化配置。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 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 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 力的一种方法。
小学教育的教学手段
01
02
03
传统教学手段
黑板、粉笔、挂图、模型 等。
现代教学手段
投影、幻灯、电影、录音 、录像、多媒体等。
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化等政策的实施与成效。
小学教育与家庭、社会的合作与互动
小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家庭教育的特点与功能,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支持。
小学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
社会教育的资源与内容,学校对社会教育的整合与利用。
家校合作与互动的实践策略
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校互动平台等的建设与作用。
特点
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时代 性。
小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小学教育现象,包括小学教育制度、 小学教育目标、小学教育内容、小学 教育方法、小学教育管理等方面。
任务
揭示小学教育规律,指导小学教育实 践,推动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
小学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与教育学的关系
小学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 ,它研究的是小学阶段的教育现 象及其规律。教育学为小学教育 学提供了一般原理和方法论指导
小学教育教育学重点
小学教育教育学重点
一、小学教育的定义与特点
小学教育是指针对6-12岁儿童进行的基础教育阶段,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
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小学教育的特点包括课程内容以培养综合素质为主,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教学方法强调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
二、小学教育的教育学重点
1. 学习理论
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和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教育学中,了解学习
理论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需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 发展心理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了解发展心理学对于教师很有帮助。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3. 教学设计与评价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需要掌握有效的教学设计与评价方法。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
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意见。
4. 教育技术应用
随着教育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教育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
教
师需要灵活运用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小学教育教育学重点包括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教学设计与评价、教育技术
应用等方面。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培养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4版小学教育学华南师范大学丨含课件
提问环节
与会人员就教育观念、教学方法 等问题向专家提问,专家进行解
答和指导。
分享交流
与会人员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和 教学实践,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
和合作。
2024/1/30
12
03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策略
2024/1/30
13
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分析
01
02
03
04
感知觉发展
儿童感知觉逐渐敏锐,对颜色、 形状、声音等刺激更加敏感。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33
2024/1/30
家长志愿者
积极参与学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了解 学校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孩子提 供更好的支持。
网络平台
利用学校提供的网络平台,随时了解 孩子的在校情况,与老师进行在线交 流。
26
实例分析:家校合作成功案例剖析
案例一
某小学通过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邀请家长分享自己的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丰富了学校的 教育资源,也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 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 精神。
2024/1/30
情境教学法
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 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合作式学习法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 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 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10
案例分析:成功教育案例分享
案例一
某小学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注重 学生的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的
教学成果。
2024/1/30
案例二
某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成功引 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 问题。
《小学教育学》课件:第一章教育
目录
• 教育概述 • 教育与社会发展 • 教育与人的发展 • 教育制度 • 教育目的 • 教育内容 • 教育方法
01 教育概述
教育的定义与本质
教育的定义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 计划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人 的思想品德,发展人的智力和体 力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教育的起源
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需要。
教育的发展历程
教育经历了原始社会、古代社会、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等 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教育都有其特点和历史背景。
教育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将更加注重 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学习等方面。同时,教 育也将更加国际化、信息化和多元化。
学前教育
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我国的学制与学校教育制度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指小学教育,教育的对象一般为6~12 岁的儿童。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 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全民性、义务性 和全面性的基本特征。
是在初等教育基础上继续实施的中等 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这种教育在整 个学校教育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重要 作用。中等教育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 阶段,初中教育的对象是13~15岁的 少年,高中教育对象是16~18岁的青 年,他们有的以升学为目的,有的以 就业为目的。
01
02
03
04
基础知识教育
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 、社会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
思维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 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分析
小学教育学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学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教育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教育现象B. 教学方法C. 学校管理D. 学生心理答案:A2. 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 社会适应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小学教育的特点?A. 启蒙性B. 基础性C. 专业性D. 普及性答案:C4. 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A. 严格管理B. 尊重学生C. 忽视学生D. 放任自流答案:B5. 小学教育中,以下哪项不是教学原则?A. 启发式教学B. 因材施教C. 单一教学D. 循序渐进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品德、智力2. 教育学认为,教育过程应该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统一。
答案:教书、育人3. 小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精神和_________能力。
答案:创新、实践4. 教师在小学教育中应该扮演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角色。
答案:引导者、合作者5. 小学教育的评价应该以_________为主,注重学生的_________发展。
答案:过程、全面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小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答案:小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小学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研究内容包括小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
2. 描述小学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答案:在小学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互动的。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阐述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答案: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适应打下基础。
4. 说明小学教育中如何实施因材施教。
答案:实施因材施教需要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2024年)《小学教育学》完整ppt课件
16
小学生的特点与学习需求
年龄特点
认知特点
学习需求
心理需求
好奇心强、活泼好动、 注意力不集中等
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 思维逐渐发展
多样化、趣味性、实践 性、探索性
被关注、被认可、被尊 重,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2024/3/26
17
师生关系与互动策略
师生关系类型
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对立型等
师生有效互动策略
06
日本“宽松教育”改革:减少课时、降低难度,注重学生 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
27
未来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教育信息化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教育教学方式变革。
教育国际化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2024/3/26
28
未来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讨论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 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 识的方法。
2024/3/26
直观演示法
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 进行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 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 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13
小学教育的评价与反馈
诊断性评价
2024/3/26
14
04 小学教师与学生
2024/3/26
15
小学教师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01
02
03
04
角色定位
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评 价者
专业知识
掌握小学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 教育教学理论
教育能力
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实施和 评价能力
小学教育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
3.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4.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之外,还包括适合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
5.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6.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小学教育1. 小学教育: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施的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
2. 普及教育:是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
3. 广义的小学教学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4. 狭义的小学教学目的:指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1.人的发展:是指人从生到死的一生中身心两方面发生的积极的变化的过程。
2.发展的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技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3.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4.年龄特征:是指在发展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5.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维果斯基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小学教资教育学原理知识点
小学教资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教育学原理是小学教资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了解和掌握教育学原理的知识点,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小学教育学原理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教育学的定义和特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规律以及教育活动及其组织管理的学科。
其主要特点包括:1. 科学性:教育学是一门科学,依据实证和理论研究,通过实践验证。
2. 应用性:教育学旨在引导教育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专业性:教育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教育活动的学科,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持。
二、发展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生命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和行为变化的学科。
在小学教育中,发展心理学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发展特点: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特点,设计适合他们年龄和发展阶段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2. 阶段性教育: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目标和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学习困难的帮助:通过发展心理学的知识,识别并帮助那些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学生。
三、教学设计中的教育原则教学设计是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运用以下教育原则:1. 合作原则: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个别化原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个别化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方式。
3. 活动性原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适应原则:根据学生的成长发展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适应学生的需要。
四、学校教育的管理与组织学校教育的管理与组织是保证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学校教育的管理与组织中,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目标与规划:确定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规划。
2. 师资建设:培养专业素质高、教育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3. 教学管理: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管理教学进度、教室秩序和学生成绩。
4. 学校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友好的学校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教育学专业的小学教育学
教育学专业的小学教育学教育学专业是培养优秀教育工作者的一门学科,而小学教育学则是教育学专业中的一个重要学科领域。
小学教育学是研究和探讨小学阶段儿童的教育问题,致力于探索最适合小学生发展和学习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本文将从小学教育学的概念、重要性以及相关的课程内容等方面来进行论述。
1. 小学教育学的概念小学教育学是对小学生教育的一门学科,通过研究和分析儿童的认知、心理、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特点,探索适合小学生发展的教育思路和方法。
小学教育学帮助教师了解和理解儿童的成长规律,以及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为教师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2. 小学教育学的重要性小学教育学对于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和学习特点,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儿童特点来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而忽视小学教育学的重要性,则容易导致教学过程出现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3. 小学教育学的课程内容小学教育学的课程内容涵盖了许多方面,如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学、教学设计等。
其中,儿童心理学帮助教师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需求和问题,为教师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儿童发展学则关注儿童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帮助教师根据儿童的发展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设计则着重让教师学习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和课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4. 小学教育学的应用与发展小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在实际教学中有着广泛应用。
教师可以根据小学教育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设计和实施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同时,小学教育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断涌现,为小学教育学领域提供了更多的研究和实践机会。
总结:小学教育学是教育学专业中的重要学科,它致力于研究和探索适合小学生发展和学习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发展规律和教育需求,帮助教师设计和实施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
小学教育学
小学教育学第一章小学教育源流第一节小学教育的产生一、教育的起源(一)生物起源说具体表现为两种看法:一是“生存竞争说”,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雷徒诺(Letourneau,C.). 一是“生物冲动说”,代表人物英国教育家沛西·能(Nunn,P. T.). (二)心理模仿说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Monroe,P.). (三)劳动决定说前苏联学者主张:“劳动创造人类本身--只有从恩格斯的这个著名的原理出发,才能够了解教育的起源。
教育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
” (四)生活需要说生活需要说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实际生活需要,代表人物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
二、学校教育的出现(一)经济基础:生产力进步生产力进步为社会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得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从事专门的教育活动。
这样,生产力进步,成为学校教育出现的经济基础。
(二)文化基础:文字发展文字为人类的知识经验以特殊的物化形式保存下来和相互传递提供了载体,极大地扩展了文化财富积累的可能性。
(三)政治基础:阶级分化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其利益和培养自己的继承人,需要将本阶级子弟集中起来,设立专门的机构,派遣专门的人员来传授维护政权的重要知识、宝贵经验和制度规条等。
三、小学教育的萌芽(一)生活形态的小学教育生活形态的小学教育,主要表现为教育时空的生活化、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和教育方式的生活化。
(二)学校形态的小学教育早期学校形态的小学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
其间,中西方的小学教育表现出一些共同特点,如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教育方法的刻板性和教育权利的等级性。
第二节小学教育的发展一、西方小学教育的发展(一)小学教育地位基础化小学教育地位的基础化,一方面表现为:小学教育为儿童接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奠基。
小学教育地位的基础化,另一方面表现为:承接传统初等教育的职能,结合当时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为广大平民阶层儿童进入社会适应近代工业化生产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等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
二、小学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任务:使德育对象具有健全的品 德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 创造个体的幸福生活。 《中小学德育工作章程》 《小学德育纲要》 P138 内容:基本道德行为规范 公民道德和政治品质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节
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
三、小学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途径:思品课 各科教学 班会 少先队活动 课外活动 等等 方法:说服教育 情感陶冶 榜样示范 体验 知行合一 评价 等等 日本小学德育介绍
第四节
小学体育目标和内容
一、体育的意义 体育:以增强体质、发展体能、锻 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 小学体育课程“体育与健康” 小学体育的功能 健体能力 教育功能 娱乐功能
第四节
小学体育目标和内容
二、小学体育的任务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 ⑴ 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 健康的知识和运动技能; ⑵ 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 炼的习惯; ⑶ 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 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⑷ 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 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⑸ 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 开朗的生活态度。
第一节 小学教育目标、内容
一、小学教育目标 (二)小学教育目标的特点和功能 特点:全面性 养身育心、全面发展 基础性 非专才教育 基础性发展 保证升学 升入初中的基本要求 终身学习 知识、兴趣、方法 功能:各课程标准、内容、方法的依据 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依据 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依据 导向功能 教-学—反馈矫正—教-学 激励功能 激发教-学的欲望、动机
第一节 小学教育目标、内容
二、小学教育内容 (一)教育内容的内涵 经选择而纳入教育活动过程的知识、 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世界观等 文化总体。 ——顾明远 社会发展、个人发展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二)小学教育内容的特点 全面性 基础性
第二节
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
一、德育的意义 德育: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教育学上的德育: 思想品质、道德品质、政治品质 广泛意义的德育: 法治教育、心理健康、环境教育、 安全教育、生命教育 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德育的价值属性 德育对其他各育的作用
第三节
小学智育目标和内容
一、智育的意义 智育:使受教育者掌握系统科学文化知 识与技能、发展智力的教育。——顾明远 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各种认知能力的综合) 智育的功能: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
第三节
小学智育目标和内容
二、小学智育的任务和内容 发展学生智慧 传授知识 发展技能 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小学智育的实施 讲授、演示 读书指导 实验 参观 练习
第八章
小学教育目标和内容
小学教育目标、小学教育内容 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 小学智育目标和内容 小学体育目标和内容 小学美育目标和内容
第一节 小学教育目标、内容
一、小学教育目标 (一)小学教育目标的内涵
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 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法治意 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 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与人文素养以 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 良好的心理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 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001新课改 p78
任务:培养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培养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培养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 美的能力 培养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 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第Leabharlann 节 小学美育目标和内容
二、小学美育的任务和途径 途径 学校:艺术教学(美术、音乐) 课外小组活动 其他各科教学渗透 校外:接触大自然 生活中的美育(家庭环境、 校园环境、饰品等)
第五节
小学美育目标和内容
一、小学美育的意义 美育: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肩上、 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追求人生 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 蔡元培:五育并举 P168 美育的功能: 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 促进学生身心健美发展 促进其他各学科教学
第五节
小学美育目标和内容
二、小学美育的任务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