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_音乐术语与小说观念_从巴赫金到热奈特再到昆德拉

合集下载

复调理论评述

复调理论评述

文学经典化理论研究的评述——复调小说理论研究评述摘要本文从复调小说的含义、复调小说的特征、将复调理论与《罪与罚》相结合而谈以及复调小说的发展状况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多位学者对于文学经典化理论——复调小说理论的研究。

“经典”中的“经”指的是四书五经中的经,而“典”则指的是春秋战国以前的公文体制。

旧时指的是作为典范的儒家载籍,在今天我们把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称作为经典。

就比如说获得奥斯卡奖的电影是经典之作,基督教里面的经典就是《古兰经》,而关于文学经典化理论有很多,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巴赫金于1929年提出的复调小说理论。

那么,笔者首先就要谈到的就是什么是复调小说。

提到巴赫金我们会想到的就是他有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的理论,复调小说这一理论源于苏俄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对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话语分析。

可以说这一理论为我们理解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极大地丰富了当代小说理论与文学批评的方法。

一、复调小说的含义在此我要引用几位学者对复调小说的解释。

首先是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原名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问题》在1963年更名再版为《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巴赫金两处明确阐明了“复调”在文学意义上的含义。

在《巴赫金全集》一书中同样阐明了复调小说的含义,“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

”与此同时,“复调的实质恰恰在于:不同的声音在这里仍保持各自的独立,作为独立的声音结合在统一体中,这已是比单声结构高出一层的统一体。

如果非说个人意志不可,那么复调结构中恰恰是几个人的意识结合起来,从原则上便超出了某一人意志的范围。

可以这么说,复调机构的艺术意志,在于把众多一是结合起来,在于形成事件。

”而后是李小帆在《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以及相关文本批评》一文中写道:“巴赫金的批评理论受到了后结构主义的深刻影响,他把小说中的人物对话看作是带有某种观点和价值的表达方式,但这种方式不是在重现小说作者的观念,它是作为一种独立的‘过程’参与了主题的表达诉求,构成了一个独立的话语空间。

浅谈复调艺术在米兰·昆德拉小说中的运用

浅谈复调艺术在米兰·昆德拉小说中的运用
三、 文体 的 复调
复调小说最深层的是“ 文体的复调 ” 也就 是多种 文体 的运用。 “ , 文体
章, 露辛娜的情人弗朗齐歇克的故事 ; 6 8 1 、2 1 第 、 、O 1 、5章 , 库布的故事 : 的复调” 雅 是不拘于文体规范及类型成见 的创新 , 即各 条线索整体不可 分割。 第 7、 1 、4章写克利玛与情人露辛娜 的故事 ; 1 9、0 1 第 5至 1 9章 , 卡米拉 、 露 在《 笑忘录》 中有两部分都 叫《 使们》, 天 前一部 分( 第三部分 ) 以下五 个 由 辛娜 、 伯特莱夫等的故事 ; 2 、4章 , 第 o2 写音乐会 ; 2 、7章 , 第 12 写小号手 克 元素构成 :一 , “ 关于两个女大学生以及她们如何 升天的轶事 ; 自传性叙 二, 利玛 与卡米拉 ; 2 、5 2 第 3 2 、8章雅库布与养女奥尔佳的故事 ; 2 第 9章交代结 述 ; , 三 关于一部 女权主义著作的评论性 随笔 ; 关于天使与魔鬼 的寓言 : 四, 局 。 一样 , ) 竖立起了一座平行 的山峰 。我认为“ 随笔 性的离题 ” 也是复 调的 五 , 关于布拉格 上空飞翔 的艾 吕雅的叙述。 这些元素互相 阐述 , ” 互相解释 ,
调小说。《 ・ 堂 吉诃 德 》 是 多个 故 事 展 现 , 堂 ・吉诃 德 的 三 次 冒险 行 侠 章节数量 的关系分析《 虽 但 生活在别处》。第一部分 : 诗人诞生 ,2页有 1 7 1个章
完全是线形 的, 没有共时性 , 也称 不上 复调小说 。而陀思 妥耶夫 斯基 的小 节 ; 中速。第 二部分 : 克萨维 克 ,5页有 1 3 4个章 节 ; 小快板 。第三部 分 : 诗 8 8个章节 ; 快板 。第 四部分 : 诗人在奔跑 ,8页有 2 3 5个章节 ; 说《 群魔》 由三条线 索同时展开 , 形成三部独立的小说。由于人物之 间相 互 人 自渎 ,8页 2 认识 , 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 这就是复调小说 。

11.3-复调

11.3-复调

术语解释库
第十一章俄国形式主义文论
==================================================================
复调
“复调”是巴赫金运用对话主义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进行探讨而提炼出的一个概念,通常也称为复调小说理论。

复调,原本是一个音乐理论术语,指的是一种独特的多声部现象:各声部的旋律相互独立,通过和声对位,各声部又组合为一个统一的多声部。

复调,不是多调或无调,而是依据严格调性组织而成的多旋律交响乐。

巴赫金将复调作为一个隐喻,从音乐理论移植到文学批评,用来诠释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审美特性,即“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的声音和意识”组成的“真正的复调”。

1。

米兰_昆德拉小说复调艺术的具体内涵

米兰_昆德拉小说复调艺术的具体内涵

第18卷第1期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年01月Vol.18No.1S i chuan Un i versity of Arts and Sc i ence Journa l(Soc i a l Sc i ence Ed iti onJan.2008 米兰・昆德拉小说复调艺术的具体内涵曾宪文(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四川达州635000【摘要】复调艺术是米兰・昆德拉小说艺术形式与技巧上的一个十分鲜明的特征,具有丰富的内涵。

具体表现在:打破文体界限,在小说中大胆融入论文、随笔;放弃传统小说“单线构成”的结构方式,提倡由若干享有同等地位的线索结构作品;突破人物的主次之分,让人物处于平等地位,彼此互相照射;挣脱小说叙事对线性时间的依赖,将不同历史时间杂糅并置,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错综交融。

【关键词】米兰・昆德拉;小说;复调;内涵[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886(200801-0038-04捷裔法籍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仅以其深刻而睿智的思想见长,而且在小说艺术形式的革新与创造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复调艺术无疑是昆德拉小说在艺术形式与技巧上的一个最为鲜明的特色。

复调小说理论,本发源于20世纪俄苏著名的形式主义文艺理论家M・M・巴赫金对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话语分析,而昆德拉在自己的小说理论与创作实践上对此作了革命性的创新和改造,赋予其全新的内涵。

因此,分析昆德拉小说复调艺术的具体内涵,对我们的小说理论与创作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昆德拉小说独具特色的复调艺术是和他对小说游戏精神的开掘分不开的,也是他为实践小说展现相对主义智慧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复调本是音乐术语,昆德拉指明,复调是指两个或多个声部同时展开,并且,“伟大的复调音乐专家们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各声部平等:任何一个声部都不能超越其他,任何声部都不能只充当简单的伴奏。

”[1]在昆德拉的小说中,正是吸收了音乐复调艺术游戏与规则平衡的特点。

俄国文学的“复调小说”传统_外国文学

俄国文学的“复调小说”传统_外国文学

俄国文学的“复调小说”传统_外国文学论文导读::“复调小说”理论是由前苏联文学理论家巴赫金于1963年在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艺术形式独特性时提出的,但陀氏绝非这种创作方法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后也还有不少俄国作家成功地运用了这种艺术技巧,本文将俄国文学中的“复调小说”传统展开论述并分析“复调小说”产生的原因。

论文关键词:外国文学,俄国复调小说“复调小说”理论是由前苏联文学理论家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于1929年在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在艺术形式上的独特性的《陀思妥耶夫斯的创作问题》中提出的,他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文学的主要贡献在于他一反传统小说的“独白式”结构框架,创造出一种多声部的、全面对话的“复调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人是破碎的完整体,作品中有众多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每个声音和意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这些多音调并不要在作者的统一意识下层层展开,而是平等地各抒己见。

每个声音都是主体,议论不局限于刻画人物或展开情节的功能,还被当作是另一个人的意识,即他人的意识,但并不对象化,不囿于自身,不变成作者意识的单纯客体。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根本上是属于个人的世界。

小说具有对话性。

作家和作品中的每个人物像乐曲中的不同声部,互相对话、互不干扰的存在着,共同奏成交响曲。

巴赫金认为复调小说的主人公结构中的主要艺术成分是“自我意识”。

作家主要是写人的思想和心理,而不是以塑造人物性格为主要目标,作家正是通过主人公与作者的对话,主人公与主人公的对话,主人公与自我的对话,充分展示主人公的自我意识,意识冲突以及复杂的内心世界。

在俄国文学史上外国文学,陀氏是“复调小说”的集大成者,但是在文学作品中运用“复调”手法是从普希金开始的。

普希金于1936年创作了他的中篇小说名篇《上尉的女儿》。

这部小说的历史背景是普加乔夫起义。

叶卡杰琳娜统治时期,采取了许多维护大贵族和大地主利益的政策,残酷剥削和压榨广大人民。

《在海湾》的“复调”叙事

《在海湾》的“复调”叙事

《在海湾》的“复调”叙事摘要: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小说有其独特的叙述技巧,其篇幅较长的几篇中短篇小说呈现出明显的对话与复调性。

《在海湾》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后期完成的一篇中短篇小说,该小说独特的多重视角叙述具有热奈特意义上的“复调”叙事特征,全面体现了曼斯菲尔德在小说创作上高超的叙述技巧,能够代表和反映她的小说在叙述上具有的典型的“复调”特征。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在海湾》视角转移复调“复调”一词源于音乐术语“复调音乐”,指“一种多声部音乐,由两组以上同时进行的旋律所组成,各声部各自独立,但又彼此形成和声关系,以对位法为主要创作技法。

”[1]“复调”概念最先由俄国文艺学家米克哈伊·巴赫金在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时引入小说理论中,主要指“小说中作者和作品人物所形成的‘声音’的错杂和意识的纷陈。

”[2]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巴赫金阐述了小说的“复调性”的含义:“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复调”。

[3]后来,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受到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重要人物热拉尔·热奈特的注意,并为后者所发展。

在《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热奈特分析了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指出普氏“毫无顾忌地、好像未加留意地同时运用三种聚焦方式,任意地从主人公的意识转入叙述者的意识,轮流地停留在各式各样人物的意识之中”,“《追忆》较好地说明了一种中间状态,一种复数状态,类似于恰好于同年,1913年,由《春祭》(俄裔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所创作的芭蕾舞剧)所开创并流行一时的复调性体系。

”[4]“热奈特是把因叙述视点的转移造成的叙事体式上的变异称为‘复调’,所关注的是小说的艺术形式,切入的角度是叙述方式中的语式变异”。

[5]《在海湾》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后期完成的一篇中短篇小说,被广泛认为是其具有转折意义的小说《序曲》的姊妹篇,因为在内容上它承袭了《序曲》中相同的人物群;在形式上,它保持了《序曲》的结构特点。

外国文学必考老师划知识点

外国文学必考老师划知识点

1.复调小说艺术:复调本是音乐术语,指多声部音乐。

苏联著名文艺家巴赫金称陀氏的小说是“复调小说”。

复调性指的是“多声部性”小说、“全面对话”的小说。

复调小说的主人公不仅是作家描写的对象和客体,也是存在独立意识,表现自己观念的主体。

主人公与作家关系是平等的,对话的关系,各有其独立意识,不可替代。

2.多余人:多余人形象是指俄国19世纪前半期文学中的一组贵族青年形象。

他们不满现实,却又不能挺身反抗社会。

想干一番事业,却又没有实际行动。

想得多,做得少,最终一事无成,成为多余的人,无用的人。

通常认为,多余人形象有奥涅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毕乔林(《当代英雄》)、罗亭(《罗亭》)、别里托夫(《谁之罪》)、拉夫列茨基(《贵族之家》)、奥勃洛摩夫(《奥勃洛摩夫》)。

他们反映了贵族阶级趋于没落时期的社会现实。

3.人间喜剧: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97部小说的总题名。

全部作品分为三大类:分析研究、哲理研究、风俗研究。

其中风俗研究又分为六个场景,包括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旅生活、乡村生活。

巴尔扎克采用人物再现的方法,将各部小说串连起来,建成人间喜剧大厦。

人间喜剧以编年史的叙述方式,描写贵族阶级的没落史、资产阶级的发家史、金钱的罪恶史。

4.湖畔派诗人:19世纪初期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流派。

指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三诗人结成的诗歌流派。

湖畔诗人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物论,歌颂大自然。

1798年,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共同发表了《抒情歌谣集》,并写了序言。

序的主要内容是强调诗的题材源于日常生活与情感,诗的语言应是日常生活语言,诗人应该具有创造性的想象。

这篇序言成了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

三诗人的代表诗作分别是华兹华斯的《丁登寺》、柯勒律治的《老水手之歌》、骚塞的《审判的幻景》。

1.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要点:叙写人情风俗史,重视客观性,描写普通人,注意细节描写,坚持人道主义,以小说为主要体裁。

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

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

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对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等又予重温,更对其复调小说理论有了新的了解,现就相关札记分别叙述。

1、复调(poliphony)本是音乐术语,指欧洲18世纪(古典主义)以前广泛运用的一种音乐体裁,它与和弦及十二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构成复调体音乐,如经文曲、赋格曲与复调幻想曲等。

巴赫金借此词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基本特征:“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世界的完整统一,不可以归结为一个人感情意志的统一,正如音乐中的复调也不可归结为一个人感情意志的统一一样。

”“复调的实质恰恰在于:不同声音在这里仍保持各自的独立,作为独立的声音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这已是比单声结构高出一层的统一体。

如果非说个人意志不可,那么复调结构中恰恰是几个人的意志结合起来,从原则上便超出了某一人意志的范围。

可以这么说,复调结构的艺术意志,在于把众多意志结合起来,在于形成事件。

” 从上述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复调艺术作品中由不同的人物及其命运所构成的统一的客观世界,并不是在作者的统一的意识支配下一层一层地展开的,而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主人公)连同他们各自的世界被结合在了某种统一的事件之中,他们相互之间不发生融合,而是处于彼此交锋、对话和争论之中。

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就是这样的复调艺术作品。

2、复调小说中的主要主人公全是“自我意识”,全是“未完成的和不能完成的”个性,这是对传统小说的一个重大突破。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主人公,是由于复调小说和传统小说在根源上的不同:后者从创作构思上讲体现出作者声音“大”于主人公声音,或者作者干脆化身为主人公,也就是说,主人公成为作者声音的传声筒;作者整合主人公的视野、世界观,将其一股脑儿地纳入自己庞大而又统一的世界中。

复调艺术思维则说明作者声音和主人公声音处于平等的地位,主人公们反抗别人对自己的背后评判,通过纯粹的意识-思想之间的对话获得自己的人格尊严和个性张扬。

论米兰·昆德拉的复调小说艺术

论米兰·昆德拉的复调小说艺术

作者简介:李欣池,在读硕士,福建师范大学。

文章编号:1672-6758(2013)09-0122-2论米兰·昆德拉的复调小说艺术李欣池(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摘 要:米兰·昆德拉是现代小说的代表人物,在他独特的小说艺术中,复调也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他的复调小说强调结构与主题的相互平行,在情节上着重构建对位式的复调,并在其中贯穿着哲理性对的思考,呼应着巴赫金的对话式复调理论。

关键词:昆德拉;对位法;对话;复调小说中图分类号:I109.5 文献标识码:A “复调音乐”指一种多声部音乐,其特点是其中一个声部旋律性最强,处于主导地位,其余声部则起烘托作用。

巴赫金借用了音乐学中的术语“复调”来说明这种小说创作中的“多声部”现象。

“复调首先是一个隐喻,是从音乐理论中移植到文学理论中的一个术语,利用复调的形象,对位的形象,不过是为了指出当小说的结构方法超出通常的独白型统一体时会出现的新问题。

”[1]其次,复调的本质是对话。

这里的“对话”指的不是小说主人公零散疏离的语句的集合体,而是小说外部与内部之间的所有关系的总和。

巴赫金曾指出:“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

”[2]由此可见他常常过度地强调对话,而复调对位法的艺术在昆德拉身上得以开创。

他坚持不同于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小说文本创作道路,着力于从复调音乐的本义出发,在构成复调音乐的因素的基础上探索小说的复调。

一 复调与对位法在昆德拉看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枟群魔枠打破了单一线形关系,发展成由三条同时发展的线索组成的复调小说,各种矛盾都平行聚集于一触即发的时刻,主人公只有现在,而造成人物当下处境的原因从不被追溯,复杂的人生经历被此时此刻无限张开的叙述空间覆盖从而变得不可见。

昆德拉的小说则在共时的叙述中融入了历史的时间。

枟不朽枠的第五部分枟偶然枠的一个细节值得注意:“正当阿弗那琉斯教授进入水池时,我的小说的女主人终于转动点火开关钥匙,驶上通往巴黎的路。

复调小说的名词解释主要观点是什么

复调小说的名词解释主要观点是什么

复调小说的名词解释|主要观点是什么复调小说的名词解释:所谓复调(polyphony)本是音乐术语,指欧洲18世纪(古典主义)以前广泛运用的一种音乐体裁,它与和弦及十二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构成复调体音乐。

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

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

“复调小说”的概念是现代文论的一个重大飞跃,对读者反映论、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都有深刻影响。

复调小说的主要观点:巴赫金借用复调小说这一术语来概括妥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

托斯妥耶夫斯基"首创"的复调小说则不同。

托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

"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互相件不发生融"。

在这里,人物"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也是直抒己见的主体。

"这里,主人公自己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不必为作者的意志所限制,他完全可以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

巴赫金指出,托斯妥耶夫斯基的独特之处,正"在于他把个性看做是别人的个性、他人的个性,并能客观地艺术地发现它、表现它,不把它变成抒情性的,不把自己的声音同它融合到一起,同时又不把它降低为具体的心理现实",而让他的主人公们各自以自己独立且相互"等价"的声音参与"对话"。

主人公的"声音"既不是服从刻画性格或展示情节的需要,也不是作者思想和立场的表现(即如我们通常在传统浪漫主义作家们那里看到的是代作者说话),他们拥有自己独立的意识或"声音",并"能够同自己的创造者并肩而立,能够不同意创造者的意见,甚至能够反抗他的意见",换句话说,复调小说中,作者的声音也只是构成了复调的一个"声部"而已,作者或叙述人、作品主人公,都只是以自己独立的意识或"声音"参与对话,大家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谁的声音压倒别人的声音的问题。

从对话到对位——以巴赫金、福克纳、昆德拉为例谈复调小说的流变

从对话到对位——以巴赫金、福克纳、昆德拉为例谈复调小说的流变

第33卷第2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2 2012年2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eb.2012从“对话”到“对位”——以巴赫金、福克纳、昆德拉为例谈“复调”小说的流变刘丰丽(河南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河南 开封 475001)摘 要:巴赫金借用音乐术语“复调”创立了以对话为核心的复调小说理论。

在此基础上,以意识流小说为代表的现代小说则发展了巴赫金的这一理论,创立了叙述语式的复调小说;昆德拉建构了以对位为核心的现代复调小说理论。

文章试图简要阐述复调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流变,以期展示其多元、开放的现代性发展模式。

关键词:复调;流变;现代性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2-0062-03一声音意识的复调“复调”(又称“多声部”),原本是音乐术语,指一种比普通主调音乐更繁杂、更高级的音乐形式。

它主要是指“在音乐中的两种或更多的声音的同时呈现(旋律线的),它们完全被限定在一起,但是仍然保持它们相对的独立”[1]P58。

巴赫金则借用“复调”这个音乐术语,并把它引进到文学领域,天才性地定义托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为“复调”小说,进而创建了一套“复调”小说理论。

巴赫金的这套复调小说理论,思想新颖,具有开创性,在流派纷呈的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巴赫金对复调小说理论的阐述主要体现在《托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这本书中,其核心思想是“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这确实是托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基本特点”[1]P29。

根据巴赫金的《托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文,复调小说的主要特征有三:多元性、对话性、空间性。

在独白式小说里,“众多的性格和命运同属于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按照作者的统一意识一一展开,而在复调小说里,众多地位平等的意识及其各自的世界结合为某种事件的统一体,但又不相互融合”[1]P29。

论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内在意蕴

论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内在意蕴

论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内在意蕴【摘要】巴赫金提出的复调小说在西方当代文学理论中是重要的一个观点,它在西方文学界有很广泛的影响。

他的复调理论的基础是对话原则,对话性作为基础奠定了复调小说理论的特征,并且复调小说主要表现在文本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中。

总之,巴赫金的复调小说在各种关系中处于一种对话关系之中,它的这种形式丰富了人们的思维,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复调小说;对话性;审美价值一、复调小说巴赫金是前苏联著名的思想家和美学家,在他的思想中,最受人关注的便是他的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复调小说理论,他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提出复调小说理论。

巴赫金认为,如果过去的小说是一种受到作者统一意识支配的独白小说,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则是一种“多声部”的小说、“全面对话”的小说,即复调小说。

因此,巴赫金的复调小说诗学理论是依靠“对话性”、“多声部性”、“未完成性”、“狂欢化”等一整套话语建立起来的。

“对话性”则是巴赫金复调小说的本质内涵。

复调小说将不同人物形象的表达的不同观点都分别观照,而这些人物的意识并不与作者的意识混杂一起,也不归属于作者的观点,它们都保持自己的完整与独立性。

总之,各种单一的事物之中,都有事物间不同的对话声。

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理论基础上把人的意识的双重性、矛盾性、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

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复调小说艺术是艺术思维把握世界的一种新方式,它也是一种人类的审美需求。

复调的原意是一种音乐的术语,指欧洲18世纪以前广泛运用的一种音乐体裁,它与和弦及十二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生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登,构成复调体音乐。

复调不是多旋律的混合,而是通过和声对位,结构成多声部的交响乐,给人以立体浑厚的感觉。

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其实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伏的效果。

在复调小说的世界中,采用一种全面对话的方式,将不同意识形态的价值展现文本的话语结构中,让各种不同的声音在一个自由的空间里进行交流和对话。

复调式叙述

复调式叙述

二)复调式叙事结构“复调”来自音乐术语,指的是两个或多个单独的声部旋律同时展开。

虽然整个乐章结合严密,却仍保留各声部的独立性。

米兰·昆德拉(M.Kundera)认为:“伟大的复调音乐家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声部的平等,没有任何一个声部可以占主导地位,没有任何一个声部可以只起简单的陪衬作用。

复调叙事结构中,电影的各条线索,缺一不可,相互阐明,相互解释,审视的是同一个主题,同一种探询。

”[2]巴赫金(1895~1975)最早借用术语“复调”一词来形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多人物中心、多角度的、非全知全能式的叙事特征。

复调式叙事区别于传统叙事方式的关键之处是作者并不能知道所有的事情,而是通过人物之间相互的观察逐步接近真相。

在电影方面,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的《罗生门》(1950),就是典型的多声部复调叙事:武士究竟是怎么死的?是他杀?还是自杀?案件当事人强盗、樵夫、和尚、武士妻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凶杀案的整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始终不能知道真相。

他们的视角和剧中人物是平行的,因为导演没有采取全知全能的俯瞰视角,而是通过人物本身各自的叙述来逐步逼近真相,这样的叙事效果是在几个平行推进的叙述中出现差异的地方构造了一个多面棱镜,一层层一面面地折射出人性的弱点,而人性的虚妄、欺骗、私欲也正是影片所要拷问和探询的价值所在。

《孔雀》就是在这样独立平行而又相互交错的三段故事中展开的,姐姐的故事中有哥哥、弟弟;哥哥的故事中有姐姐、弟弟;弟弟的故事中也有姐姐、哥哥。

他们在各自的故事里自我展现,然后又在别人的故事里被展现,就如编剧李樯所说:“我觉得人与人生都具有强烈的…观赏性‟……人与人之间一生都在互相观赏。

”[3]虽然三段故事有些交错但又各成一体,三个主人公分别在弟弟自叙式画外音的串连中讲述各自的人生故事。

他们相互交锋、对话、彼此阐明、解释,探询的都是关于人生命运这个玄密而又深奥的主题;从而展示的是三种迥然相异的人格形态,用三个独立的故事叙述,既各自得到充分展示,又达到了很好的互文效果,三种人格形态的塑造也层次化了、立体化了。

复调音乐术语与小说观念从巴赫金到热奈特再到昆德拉

复调音乐术语与小说观念从巴赫金到热奈特再到昆德拉

复调音乐术语与小说观念从巴赫金到热奈特再到昆德拉1. 本文概述复调音乐,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其核心在于多声部的和谐共存,各声部既有独立性又相互交融。

本文旨在探讨复调音乐术语在文学批评理论中的应用,特别是其在小说观念上的影响。

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到热奈特的叙事学,再到昆德拉的小说创作,本文将分析复调音乐术语如何被借用、转化并深刻影响文学理论和小说创作。

通过这一跨学科的视角,本文不仅揭示了复调音乐术语在文学领域的丰富内涵,还探讨了其在当代文学批评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的结构将围绕三个主要部分展开:回顾巴赫金如何将复调音乐的概念引入文学批评,形成对话理论分析热奈特如何进一步发展这一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叙事学探讨昆德拉如何在小说创作中实践并扩展复调音乐术语,展现其独特的文学观念。

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本文旨在为理解小说中的复调性提供新的视角和深入的见解。

2. 复调音乐术语及其在文学理论中的应用在探讨“复调音乐术语与小说观念从巴赫金到热奈特再到昆德拉”的演变时,复调音乐术语本身源自音乐领域,其内涵强调的是多声部的和谐共生与独立存在。

在音乐中,复调(Polyphony)表现为两个或多个旋律线同时展开,每个声部都有自己完整的节奏和旋律结构,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交织,共同构成丰富而立体的音乐织体,展示了音乐艺术的高度复杂性和深度表达力。

巴赫金作为这一跨领域借用的先驱,创造性地将复调音乐的理念引入到文学批评之中。

他借用“复调”来剖析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多重叙事声音和多元意识的存在方式,视其作品如同复调音乐一样包含着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对话的声音层。

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强调的是小说内部各种人物意识的平等地位和直接交流,这种对话性质打破了传统单一线性叙事的束缚,揭示出社会历史背景下个体精神世界的多样性和冲突性。

热奈特则是在继承巴赫金理论的基础上,从另一个视角审视复调概念在文学中的应用。

他在研究普鲁斯特的小说时,进一步探索了复调如何体现在叙事聚焦和时间处理的层面,尤其是通过不同的叙述视角与记忆的交织,构建了一种多层次的叙事空间,展现了复调小说观念在现代文学叙事技法中的深化和发展。

复调_音乐术语与小说观念_从巴赫金到热奈特再到昆德拉

复调_音乐术语与小说观念_从巴赫金到热奈特再到昆德拉

复调:音乐术语与小说观念从巴赫金到热奈特再到昆德拉复调:音乐术语与小说观念从巴赫金到热奈特再到昆德拉李凤亮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复调”一词从音乐术语向小说观念的借用及流变过程,分析并比较了巴赫金、热奈特及昆德拉在“复调小说”理论与创作上的承继轨迹及主要分歧。

作者指出,“复调小说”在概念内涵上由内容到形式再到文体的延扩史,象征了现代小说结构模式的演变过程;“复调性艺术思维”的运用与发展,将为当代小说文体提供更大的创造空间。

关键词:复调小说 小说文体学 巴赫金 热奈特 昆德拉在当代小说版图中,“复调小说”作为小说模式与理论概念,正日益显示出它蓬勃的生命力。

何谓“复调小说”?它的形式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问题不断引起文学研究界的关注。

这里,我们不妨从梳理“复调小说”概念的演进过程入手,回顾这一重要范畴的不同涵义及思想内核。

“复调”和“多声部”原都是音乐术语,“复调音乐”(po lypho ny)是多声部音乐的一种主要形式,与“主调音乐”(hom ophony)相对。

音乐学上的“主调音乐”,也是一种多声部音乐,其特点是其中一个声部旋律性最强,处于主导地位(一般是高声部),其余声部则起烘托作用,以和声学规则为主要创作技法。

“复调音乐”则是这样一种多声部音乐,它由两组以上同时进行的旋律所组成,各声部各自独立,但又彼此形成和声关系,以对位法为主要创作技法。

换言之,一方面,复调音乐的各个声部在节奏、重音、力度及曲调起伏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各声部之间又彼此和谐地统一为一个整体。

对位法的这两个要求对于复调音乐而言缺一不可。

尽管后来“复调”被当作小说形式术语而有了多种阐释,但在对位法这两个最基本的“音乐要素”的认识上,不同的论者尚有其一致性。

将“复调”及“多声部”引入小说理论,即使之成为蕴含了丰富类比和隐喻涵义的一组小说理论基本术语。

从音乐术语到小说概念,“复调”及“多声部”被引入小说理论体系时具有的这种类比性、隐喻性,使得小说家、理论家可以从自己的主观意念出发赋予其以不同的内蕴。

从对话到对位——以巴赫金、福克纳、昆德拉为例谈复调小说的流变

从对话到对位——以巴赫金、福克纳、昆德拉为例谈复调小说的流变

第33卷第2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2 2012年2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eb.2012从“对话”到“对位”——以巴赫金、福克纳、昆德拉为例谈“复调”小说的流变刘丰丽(河南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河南 开封 475001)摘 要:巴赫金借用音乐术语“复调”创立了以对话为核心的复调小说理论。

在此基础上,以意识流小说为代表的现代小说则发展了巴赫金的这一理论,创立了叙述语式的复调小说;昆德拉建构了以对位为核心的现代复调小说理论。

文章试图简要阐述复调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流变,以期展示其多元、开放的现代性发展模式。

关键词:复调;流变;现代性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2-0062-03一声音意识的复调“复调”(又称“多声部”),原本是音乐术语,指一种比普通主调音乐更繁杂、更高级的音乐形式。

它主要是指“在音乐中的两种或更多的声音的同时呈现(旋律线的),它们完全被限定在一起,但是仍然保持它们相对的独立”[1]P58。

巴赫金则借用“复调”这个音乐术语,并把它引进到文学领域,天才性地定义托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为“复调”小说,进而创建了一套“复调”小说理论。

巴赫金的这套复调小说理论,思想新颖,具有开创性,在流派纷呈的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巴赫金对复调小说理论的阐述主要体现在《托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这本书中,其核心思想是“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这确实是托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基本特点”[1]P29。

根据巴赫金的《托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文,复调小说的主要特征有三:多元性、对话性、空间性。

在独白式小说里,“众多的性格和命运同属于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按照作者的统一意识一一展开,而在复调小说里,众多地位平等的意识及其各自的世界结合为某种事件的统一体,但又不相互融合”[1]P29。

反讽的小说复调理论——兼论米兰·昆德拉的复调小说

反讽的小说复调理论——兼论米兰·昆德拉的复调小说

反讽的小说复调理论——兼论米兰昆德拉的复调小说
颜东升
【期刊名称】《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19)001
【摘要】"复调"原是音乐学术语,20世纪早期由巴赫金引入文艺理论领域,此后经由米兰·昆德拉的拓展与实践,发展出"现代复调理论".相较于巴赫金的复调理论,现代复调理论影响下的小说创作使复调更加形式化,而正是这种趋于形式化,流于文本层面的复调在昆德拉作品中更具有深层次的反讽意味.
【总页数】3页(P54-56)
【作者】颜东升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文体的复调与变奏--对米兰·昆德拉"复调小说"的一种解读 [J], 李凤亮
2.剖析性的对位式复调小说——从情节艺术角度解读米兰·昆德拉小说 [J], 姜瑜
3.对李凤亮“整体的大复调”的几点质疑——兼谈米兰·昆德拉小说中的复调因素[J], 刘萌萌
4.论米兰·昆德拉的复调小说艺术 [J], 李欣池
5.复调小说:历史、现状与未来——米兰·昆德拉的复调理论体系及其构建动因 [J], 李凤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国文学2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2名词解释

威塞克斯小说:指19世纪英国作家哈代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一类被他称作“性格与环境”的小说,包括:《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

由于这些小说主要以英国西南部多塞特郡及附近地区为背景,哈代在小说中给它起了一个假想的名字“威塞克斯”,所以又称之为“威塞克斯小说”。

这类作品一般以威塞克斯人的命运不测为主题,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

复调小说:复调本是音乐术语,指多声部音乐,著名文艺家巴赫金称陀氏的小说是“复调小说”,复调性指的是“多声部”小说、全面对话的小说,复调小说的主人公不仅是作家描写的对象和客体,也是存在着独立意识、表现自己观念的主体,主人公与作家的关系是平等的对话的关系,各自有其独立意识,不可替代。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是复调小说的典范。

小人物:19世纪俄国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象。

他们是小公务员或城市底层人民的典型,社会地位卑微,在经济上极度贫困,他们的安分守己、性格懦弱,胆小怕事,不敢反抗,成为被侮辱被损害的对象。

普希金的《驿站长》里德维林是第一个小人物的形象,果戈里、陀斯妥耶夫斯基都塑造过这类人物形象。

多余人:19 世纪30年代以后俄国文学史中出现的一类贵族青年典型。

他们出身于贵族,接受了西方启蒙主义思想,有民主自由的要求,要求变革专制农奴制的社会现实,但由于他们阶级和自身的局限性,自恃清高,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远离人民,想要有所作为而实际上无所作为,忧郁苦闷,最终一事无成,成为生活中的“多余人”。

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是第一个“多余人”形象,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都属于“多余人”形象。

自然派:指19世纪40年代--60年代,以果戈理为代表的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真实描写和强烈批判沙俄农奴制罪恶,以下层人民为作品主人公,同情下层人民,反映人民疾苦,描绘现实日常生活图景。

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倾向。

文本分析中“复调小说”理论歧义——对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一点不同意见

文本分析中“复调小说”理论歧义——对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一点不同意见

文本分析中“复调小说”理论歧义——对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一点不同意见
高剑芳;张占杰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年(卷),期】2007(000)004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严家炎先生在《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中使用的
“复调小说”概念与巴赫金“复调小说”概念的差异、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与米兰·昆德拉复调小说理论.近而指出严家炎先生所使用的“复调小说”概念并不是
巴赫金的,而是昆德拉的。

【总页数】4页(P184-187)
【作者】高剑芳;张占杰
【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
【相关文献】
1.复调理论与生存世界的主体间性——从巴赫金诗学看莫言小说的复调叙事 [J],
周卫忠;宋丽娟
2.复调与启蒙是对立的--严家炎“鲁迅复调小说”理论质疑 [J], 李有智
3.复调小说的对话主义及其翻译——以鲁迅短篇小说《孔已己》为例 [J], 武光军
4.反讽的小说复调理论——兼论米兰·昆德拉的复调小说 [J], 颜东升
5.思想的复调与复调的艺术——试析鲁迅小说复调性之成因 [J], 王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调:音乐术语与小说观念从巴赫金到热奈特再到昆德拉复调:音乐术语与小说观念从巴赫金到热奈特再到昆德拉李凤亮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复调”一词从音乐术语向小说观念的借用及流变过程,分析并比较了巴赫金、热奈特及昆德拉在“复调小说”理论与创作上的承继轨迹及主要分歧。

作者指出,“复调小说”在概念内涵上由内容到形式再到文体的延扩史,象征了现代小说结构模式的演变过程;“复调性艺术思维”的运用与发展,将为当代小说文体提供更大的创造空间。

关键词:复调小说 小说文体学 巴赫金 热奈特 昆德拉在当代小说版图中,“复调小说”作为小说模式与理论概念,正日益显示出它蓬勃的生命力。

何谓“复调小说”?它的形式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问题不断引起文学研究界的关注。

这里,我们不妨从梳理“复调小说”概念的演进过程入手,回顾这一重要范畴的不同涵义及思想内核。

“复调”和“多声部”原都是音乐术语,“复调音乐”(po lypho ny)是多声部音乐的一种主要形式,与“主调音乐”(hom ophony)相对。

音乐学上的“主调音乐”,也是一种多声部音乐,其特点是其中一个声部旋律性最强,处于主导地位(一般是高声部),其余声部则起烘托作用,以和声学规则为主要创作技法。

“复调音乐”则是这样一种多声部音乐,它由两组以上同时进行的旋律所组成,各声部各自独立,但又彼此形成和声关系,以对位法为主要创作技法。

换言之,一方面,复调音乐的各个声部在节奏、重音、力度及曲调起伏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各声部之间又彼此和谐地统一为一个整体。

对位法的这两个要求对于复调音乐而言缺一不可。

尽管后来“复调”被当作小说形式术语而有了多种阐释,但在对位法这两个最基本的“音乐要素”的认识上,不同的论者尚有其一致性。

将“复调”及“多声部”引入小说理论,即使之成为蕴含了丰富类比和隐喻涵义的一组小说理论基本术语。

从音乐术语到小说概念,“复调”及“多声部”被引入小说理论体系时具有的这种类比性、隐喻性,使得小说家、理论家可以从自己的主观意念出发赋予其以不同的内蕴。

而对这一基本术语的不同理解,正是确立和辨别复调小说理论这一母系统中不同子系统的前提。

复调小说理论,发源于俄苏著名文艺学家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M.M.李凤亮,文艺学博士,现为暨南大学中文系讲师、中山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后。

本文为作者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研究”系列成果之一。

Bakhtin )对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话语分析。

1929年,巴赫金在其所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问题》一书里,将音乐中的“复调”概念引入小说理论之中,首次提出“复调”或称“多声部性”是陀氏小说的根本艺术特质。

1963年,在更名再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以下简称《诗学》)中,巴赫金声称自己是从“艺术形式的独特性”(59)出发来研究陀氏小说创作的,从而根本上区别于以往人们仅从割离了形式的内容(主题、思想观点、人物形象)出发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研究思路;巴赫金还由此进一步发展了“复调”及“对位”理论,使原理论体系更趋完整和系统。

在《诗学》一书中,巴氏认为:“・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这・确・实・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特・点。

”“在他的作品里,不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识支配下层层展开;这里恰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互相间不发生融合。

”而陀氏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也・是・直・抒・己・见・的・主・体”;“主人公的议论,在这里绝不只局限于普通的刻画性格和展开情节的实际功能(即为描写实际生活所需要);与此同时,主人公议论在这里也不是作者本人的思想立场的表现(例如像拜伦那样)。

主人公的意识,在这里被当作是另一个人的意识,即他人的意识;可同时它却并不对象化,不囿于自身,不变成作者意识的单纯客体”,一句话,主人公是直抒己见之主体(4-5)。

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原创性术语众多,体系庞密,这里不便赘述。

纵观《诗学》全书我们得知,巴赫金着重强调的是主人公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对话性,主人公与主人公、主人公与作者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

“・声・音・的・多・重・性”成为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基础,也是理解其复调理论的关键之处。

巴赫金老人并不把自己算在形式主义派别内,但是由于他把对陀氏作品的研究点置于思想形象的构造、艺术作品的结构、人物关系和体裁的承先启后上,故而被托多罗夫认为“比形式主义更加形式主义”,而巴氏更因发现“文学作品材料布局的规律”而吸引了莫斯科语言学学会与布拉格学派创始人罗曼・雅各布森的学术注意(托多罗夫,《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3)。

巴赫金在《诗学》一书中所探讨的首要的诗学问题即为形式构造问题。

这里的“形式”既含有寻常意义上的作品体裁、结构等外在因素的综合之意,又不排斥由这些外在因素承载的内在思想。

通读《诗学》不难发现,巴赫金在其中展现出他作为一位文化哲人所具有的广阔视野与辩证思维,也正是在这个程度上,笔者才认为,巴赫金对复调小说理论的原创意义,不仅仅体现于对陀氏小说艺术特征的独特把握上,更体现于该理论所具有的一种话语乃至思维方式优势上。

巴赫金研究陀氏并提出复调小说理论时所运用的这种“整体论”艺术思维,受到研究者们不约而同的重视。

比如,在韦勒克这位“新批评”家那里,这种整体论艺术思维就要求把文学作品的语言分析和内容分析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对作品的批评中,形成的是这样的多重辩证统一;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巴赫金在《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中是这样论述文学批评的内外整体性的:每一种文学现象(如同任何意识形态现象一样)同时既是从外部、也是从内部被决定的。

从内部由文学本身所决定;从外部由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所决定。

不过,文学作品被从内部决定的同时,也被从外部决定,因为决定它的文学本身整个地是由外部决定的。

而从外部决定的同时,它也被从内部决定,因为外在的因素正是把它作为具有独特性和同整个文学情况发生联系(而不是在联系之外)的文学作品来决定的。

这样,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内在的东西原来是外在的,反之亦然。

 (145)整体论批评与其说是出于对形式主义的叛逃、反驳与超越,不如看成是以睿智的、整体论的批评眼光审视文艺本质的结果。

张杰在《复调小说理论研究》一著中专门就巴赫金的“整体性批评”思维作了归结,认为巴氏是以批判庸俗社会学和形式主义为出发点,把艺术作品的语言、风格和技巧等形式研究同社会意识形态及经济环境紧密结合起来,从社会环境、文学环境的大角度去把握文学创作现象的(34)。

应该看到,巴赫金从文化相对主义观念出发,融社会历史批评与形式主义批评于一炉的批评实践,开掘了“文化诗学”研究之先河。

他由此提出的复调理论,不仅被当作小说的一种叙述结构,而且还被看成一种对话性的艺术观念,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巴赫金自己在《诗学》中也说:“复调小说的创立,不仅使长篇小说的发展,即属于小说范围的所有体裁的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在人类・艺・术・思・维总的发展中,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据我们的看法,简直可以说有一种超出小说体裁范围以外的特殊的・复・调・艺・术・思・维。

这种思维能够研究・独・白・立・场・的・艺・术把握所无法企及的人的一些方面,首先是・人・的・思・考・着・的・意・识,・和・人・们・生・活・中・的・对・话・领・域”(360-361)。

正如一些研究者所归结的,在这一意义上,“复调”从一种小说论、批评论而走向了审美学,最终返归于哲学(张首映347)。

巴赫金被许多人追捧为文化哲学家,其原因盖在于此。

巴赫金发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问题》是在1929年,以《诗学》为名再版该书则是在1963年。

对20世纪世界文坛而言,这两个年头颇有特殊意味:前者正是俄国形式主义走向晚期并逐渐向布拉格转移的岁月,而后者却又是布拉格学派趋于沉寂、法国结构主义应运而生的起点。

这30多年间,标举“形式”与“结构”的各种文学批评流派,从欧洲东部到西部裹挟成一股全球性的艺术潮流,影响甚巨。

就连早期对形式主义大加贬斥的苏联,自20世纪60年代起也对之进行了重新评价,早年形式主义的一些主要著作又得以重新出版问世,巴赫金《诗学》一书的更名再版便出现在苏联这一重估历史的背景中。

当然,如前所言,由于“整体论批评”所带有的文化诗学观,巴赫金本人并不把自己算在形式主义派别内,但他对语言创作美学及艺术形式构造问题的青睐,又不能与形式主义完全无关,甚而还被托多罗夫认为是“比形式主义更加形式主义”的“后形式主义者”(托多罗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230)。

他的某些研究思路,甚至观点术语,都为结构主义的其他研究者所承袭。

他的“复调小说”理论,就曾得到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重要人物热拉尔・热奈特(G .Genette )的注意,并为后者所发展。

《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是热奈特对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作细读后所写下的叙事学著作。

我们不妨将热氏与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作一比较。

首先,在《诗学》中,“复调”是探讨的核心诗学话题,具有原创性和生发力;而在《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复调”并非作为一种内在的理论基调,而是热奈特整个叙事结构分析中归结出的一个叙事技巧因素。

其次,如果说巴赫金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考察,把小说中作者和作品中人物所形成的“声音”的错杂、意识的纷陈称为“复调”(这里,巴赫金赋予“声音”以特别的术语意义,指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某人思想、观点及态度的综合体),从而显示出他更多地是从题材内容、主题意蕴的角度来定位小说的“复调”的;那么热奈特则是把因叙述视点的转移所造成的叙事体式上的变异称为“复调”,所关注的焦点是小说的艺术形式,切入的角度是叙述方式中的语式变异,显然不同于巴氏对复调的范定。

热奈特分析了普鲁斯特小说中叙述视角的不同聚集方式,指出普氏“毫无顾忌地、好像未加留意似地同时运用三种聚集方式,任意地从主人公的意识转入叙述者的意识,轮流地停留在各式各样人物的意识之中,这种三重的叙述立场无法与古典小说单纯的无所不知相比拟”。

热奈特还明确指出,普鲁斯特创作《追忆似水年华》所运用的复调:音乐术语与小说观念从巴赫金到热奈特再到昆德拉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这种“复调式”的多重聚集,可能深受当时(1913年)俄裔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所创作的《春祭》的影响,后者所开创的复调曲式在当时颇为流行(热奈特144-1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