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管向东
老年重症细菌性肺炎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策略研究

老年重症细菌性肺炎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策略研究【摘要】老年重症细菌性肺炎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临床常见并且容易被忽视的并发症。
本研究旨在探讨这种腹泻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策略。
通过对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发现,腹泻常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机制主要与抗生素破坏肠道菌群平衡相关。
在治疗方面,采用调整抗生素种类、联合益生菌等策略能有效缓解症状。
建议在用药前进行菌群检测以个体化给药,并在治疗过程中严格监测患者肠道状态。
本研究有助于提高对老年重症细菌性肺炎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认识,并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有望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老年重症、细菌性肺炎、抗生素、腹泻、临床特征、危害性、发病机制、治疗策略、预防措施、研究结论、临床意义、局限性分析。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肺炎是老年重症患者常见的严重疾病之一,而细菌性肺炎则是老年重症患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肺炎的主要药物,但是抗生素的使用也常常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对老年重症患者的恢复和康复造成了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了解老年重症细菌性肺炎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特征以及有效的治疗策略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老年重症细菌性肺炎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策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康复速度。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为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老年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提供基础。
1.2 研究目的老年重症细菌性肺炎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策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该群体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特点及治疗策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诊疗方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一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病例分析

一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病例分析前言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 AAD) 是指应用抗生素后发生的、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
Bartlett 将其定义为伴随着抗生素的使用而发生的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腹泻。
有700 多种药物可引起腹泻,其中25 %为抗生素。
AAD 的发病率因人群及抗生素种类的差异而不同,一般为5 %~25 %。
结合本病例对AAD的发病原因及治疗原则进行分析。
一、病史摘要患者:黎XX,女性,88岁,身高160cm,体重62kg;因“反复咳嗽咳咳痰气喘十余年,再发两天”入院,两天前患者于气候变化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痰,咳少量白痰,无黄脓痰,无咯血及痰中带血,伴胸闷气喘,活动后加重,尚能平卧,无胸痛心悸,今于我院就诊,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病程中无畏寒发热,无盗汗、消瘦,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无尿少及下肢浮肿,食纳欠佳,睡眠可,大小便如常。
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收入我院治疗。
患者既往无其他长期用药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二、治疗经过该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诊断基本明确,治疗过程以抗感染、化痰治疗为主。
患者住院期间具体治疗药物包括:(1)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g + 果糖注射液12.5g,静滴,qd 12.29-1.2;(2)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 + 0.9% N.S. 100ml,静滴,q8h 12.29-1.2;(3)注射用美罗培南 0.5g + 0.9% N.S. 100ml,静滴,q8h 1.3-1.12(4)盐酸氨溴索注射剂120mg+0.9%N.S.10ml,静推,qd 12.29-1.12;患者入院后先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4天后,患者咳嗽咳痰未见明显改善,痰少不易咳出,复查痰涂片示G+球菌、G-球菌各少许。
结合患者既往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考虑耐药G-杆菌感染,更换抗生素为“美罗培南”。
一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例分析

一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例分析一、案例背景知识简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指应用抗生素后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而引起的医源性腹泻,5%~30%的患者在抗生素治疗期间或治疗结束后会发生AAD。
老年患者由于存在诸多特殊因素,是ADD的多发高危人群。
国外报道AAD患病率老年患者可高达40%。
本病例患者为80岁高龄,故为ADD的高危人群,通过本病例的学习,应了解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鉴别及处理,提高用药安全性。
二、病例内容简介患者,男性,80岁,2007年8月14日体检时经胸部CT发现右下肺结节影。
2007年12月胸部CT平扫+增强检查示:右肺尖段结节影,考虑有部分支气管肺泡癌成分的混合型腺癌可能性大,与2007年8月14日CT片比较病灶增大。
患者拒绝手术治疗。
2008年3月13日行CT引导下肺内肿物穿刺活检,病理示穿刺肺组织见少量肺泡上皮,增生明显,有轻度异型性,高度可疑为细支气管肺泡癌。
3月28日患者行氩氦刀治疗,过程顺利。
2008年5月23日骨扫描(ECT)检查示:胸7椎体及右第4、5前肋异常浓聚,结合病史不除外骨转移病变浓聚病灶。
2008年6月4日起口服盐酸吉非替尼,250mg,每日1次靶向治疗,并给予帕米磷酸二钠控制骨转移。
患者于2008年9月24日、12月31日、2009年3月28日、2009年5月2日全面复查,评价疗效SD,继续口服吉非替尼治疗至今。
2009年6月5日为进一步检查治疗入院。
既往史:患高血压16年,血压最高160/100mmHg,规律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硝苯地平缓释片,服药后血压控制满意。
患缺血性心脏病17年,服用复方丹参滴丸,病情稳定。
患糖尿病1年余,服用阿卡波糖,血糖控制满意。
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吸烟50余年,每天20支左右。
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76mmHg,呼吸运动正常,肋间隙正常,语颤正常。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进展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简称AAD)是指应用抗生素后继发腹泻,为较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其发生率视不同抗生素而异,约为5 %~39 %[1,2]。
按AAD的病情程度不同,包括单纯腹泻、结肠炎或伪膜性结肠炎。
伪膜性结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简称PMC)指病情严重,在结肠粘膜有伪膜形成的特殊类型,如不及时认识,给予合理治疗,可导致并发症,死亡率高达15 %~24 %。
本病的发生,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抗生素破坏了肠内菌群的自然生态平衡,即生理性细菌明显减少,而需氧性菌及兼性厌氧菌数量增加,其中与PMC发病有关的主要是难辨产气荚膜芽胞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简称CD),它产生的2种毒素,毒素A为肠毒素,毒素B为细胞毒素,2种毒素均可引起肠道粘膜损伤和炎症。
其他细菌尚有产气荚膜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酸克雷伯杆菌和沙门菌属[3]。
凡能对抗细菌的药物,几乎均可引起AAD,以林可霉素(lincomycin)、阿奇霉素(azithromycin)、氨苄西林(ampicallin)多见[4]。
此外,头孢菌素族、青霉素类等也常见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较少发生。
但抗结核杆菌、真菌和抗寄生虫的抗菌药尚未见报道。
本病发生的危险因子,除与不同的抗生素和应用抗生素时间长短有关外,尚与病人的年龄(<6 a或>65 a),基础病的严重度,过去有否肠道疾病或AAD,有否免疫抑制,住院时间长短,有否外伤、手术、鼻饲等有关[5]。
也有认为大多PMC 见于平素较为健康者。
本病在女性中发病有增加,口服与肠外应用抗生素均可引起本病。
最近报道1例,32 a,女性病人,阴道应用林可霉素乳膏3 d后发生水泻,在大便内证实有CD[6],确甚少见。
AAD的诊断病人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如出现腹泻,应警惕本病的可能。
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培训班课件 2管向东 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SEPSIS

中山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 重症医学科 管向东
SEPSIS简介 EGDT 成人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血流动 力学监测与支持指南(中华医学会重 症医学分会) SSC以外的思考
SEPSIS
• SEPSIS(脓毒症)一词源于希腊文,意“ 腐烂、腐败”(Decay) • Sepsis国内原翻译为 “败血症” • 1991年ACCP/SCCM新定义:Sepsis是感 染引起的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28天死亡率 †30天在医院的死亡率-通过文献中的临床试验数据进行统计 ‡14天死亡率-在国际中风实验中接受标准治疗患者的死亡率 §手术的死亡率
死亡率(%) 20-50* 2.7-9.6† 9.3‡ 50.00-73.3§
死亡率比较
%
50 40 30 20 10
The Task Force on the management of AMI of the E. S. C. Eur Heart J 1996; 17: 43-63 Topol EJ and GUSTO V investigators. Lancet 1997; 394: 1569-81
¾
In the event of persistent arterial hypotension despite volume resuscitation (septic shock) and/or initial lactate > 4 mmol/L (36 mg/dl):
Achieve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 of > 8 mm Hg. Achieve 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 (ScvO2) of > 70%.* Urin output >0.5ml/kg/h
48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观察

通过分析 , 大便涂 片革 兰阳性菌与革兰 阴性菌 的比例 大 于 1 : 者 多 , 3. % , 于 11 O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5 小 :0占 1 .7 6 6 %。无 菌者 占 83 % , .3 有少量细菌者 占 83 %。 .3 22 两组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影响 因素 , . 见表 2 。
关键词 抗 生素 ; 泻 ; 腹 临床 观 察
[ 中图分 类号] R7 52
文 章 编 码 :0 1 1 1 2 1 ) 3— 2 0— 2 10 —83 (0 2 0 0 1 0
[ 文献标识码 ] B
学科分类代码 : 30 4 22
抗生素广泛应用 发挥 了它不 可替 代的作 用 , 同时 , 由于 抗生素不合 理的应用 , 抗生素相关性 腹泻 (ni ocasem at it soi — b i edare , A ) d i ha h D 的患病 者 日趋增加 ” , r J 给病人 带 来痛 苦 的 同时也增加 了社会的经济 负担 。根据我 院实 际情 况 , 我们统 计 分析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的发病率及相 关情 况 , 以指导今后 临床 工作 , 现报道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资料采用 检验 , 计量资料采 用 t 检验 , P<o 0 以 .5为差异 存在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21 8 . 4 例患者大便涂片革兰染色和便常规镜检结果 , 见表 1 。 表 1 大便 涂片革兰染色和便 常规镜检 结果 .
1 1 临床 资料 : . 收集我 院 2 0 0 8年 3月至 2 1 年 9月应 用 01 抗 生素患者 8 0例 , 8 患者来 自外科 、 妇科 、 内科 、 儿科 。男 4 0 5 例 , 4 0例 , 均年龄 (3 2± 0 3 岁。其中 4 女 3 平 5. 2 .) 8例患有抗 生 索相关 性 腹泻 , 外科 l 0例 , 内科 1 6例 , 科 8例 , 科 妇 儿
中医药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30例分析

中医药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30例分析
高培阳;王春霞
【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年(卷),期】2007(007)005
【摘要】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acterial-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指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破坏了人体正常肠道微生态平衡,导致致病微生物过度繁殖而引起的腹泻,它是抗生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国外文献报道住院患者AAD的发生率为10%~29%,主要因所用抗生素的不同而不同。
随着抗生素广泛应用,新的广谱高效抗生素不断出现以及人口老龄化,
【总页数】2页(P20-21)
【作者】高培阳;王春霞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34
【相关文献】
1.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痛30例分析 [J], 吕维柱;马立国
2.培菲康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30例临床分析 [J], 韩丽芳
3.中医药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研究进展 [J], 郭婷; 高培阳
4.中药敷脐联合小茴香热盐包熨烫治疗老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30例 [J], 张晓平;
吕晓军;黄洁;段晓情
5.中医药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现状分析 [J], 王硕;齐文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0 引言
抗 生 素 相 关 性 腹 泻( A n t i b i o t i c a s s o c i a t e d d i a r r h e a ,A A D ) 是 由 于 接 受 抗 生 素 治 疗 而 引 起 的 一 系 列 严 重 程 度 不 同、以 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菌群失调症的总称。占接受抗生素 治疗患者的 5%~25%,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能引起腹泻,特 别 是 抗 厌 氧 菌 类 药 物 [1-2],目 前 临 床 上 AAD 的 发 生 常 与 应 用 广 谱 抗 生 素 如 头 孢 菌 素 类、喹 喏 酮 类 和 亚 胺 培 南 类 等 有 关。广谱抗菌药物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或非肠道寄生菌的大 量繁殖而造成的腹泻,发病率约为 5.00%~39.00%。包括单 纯 腹 泻、结 肠 炎、伪 膜 性 结 肠 炎,伪 膜 性 结 肠 炎 死 亡 率 高 达 15.00%~24.00%[3]。这一比例在幼儿及老年人群中发生率更 高,更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中毒性巨结肠、肠梗阻或肠穿 孔等,甚至导致 MODS。目前发病率及复发率高,除停换用抗 生素外尚无一种肯定性疗效的治疗方法,且在面对相当大一 部分非感染性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患者,有必要寻求其他有 效 的 治 疗 方 案,中 西 医 的 治 疗 方 案 已 被 普 遍 采 纳,以 相 互 补 充,提高疗效,降低住院费用,以下将对近年来中西医治疗抗 生素相关性腹泻进行综述如下。
1 ICU 中 AAD 治疗研究概况
在 ICU 中 AAD 发病因素复杂多样,ICU 内收治的多为 严 重 感 染、休 克 或 多 器 官 功 能 衰 竭 的 重 症 患 者,大 多 数 情 况 下 选 用 广 谱 抗 生 素 或 联 合 使 用 抗 生 素,同 时 住 院 时 间 长、侵 袭性操作多、大量抗酸剂应用、灌肠术、长期饮食减少或禁食 导致肠黏膜屏障受损,使肠道内对药物敏感的正常菌受到不 同 程 度 的 抑 制,而 不 敏 感 的 条 件 致 病 菌 乘 机 大 量 繁 殖,导 致 菌群失调,常出现 AAD。据分析相关统计数据得知,ICU 病 房患者在使用广谱类抗生素引起腹泻的几率为 10%,其中有 1% 的腹泻患者会出现假膜性肠炎 [4],其既加重了患者原有 的病情,延长了病程,又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现 有文献 研 究 中,西 医 治 疗 AAD 的 主 要 方 法 为 停 用 或 更 换 抗 生 素、 应 用 甲 硝 唑 或 万 古 霉 素 对 症 治 疗、补 充 益 生 菌 及 微 生 物 制 剂等 [5],虽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缺乏突破性进展。 1.1 ICU 中 AAD 西医治疗
基层医院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认识与对策

2 结 果 1 2 7 6份 白带 两 种方 法检 查 滴 虫 、 霉 菌 阳性 率
比较见 下 表 。
表1 1 2 7 6份 白带 两 种 方 法 结 果 比 较
两者 相 比, 快 速 染 色 法 较 盐 水 法 检 出率 高 出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1 0— 2 8 [ 文章编号 】 l o 0 1 —8 l 4 x( 2 0 1 3 ) O 6 一O 5 0 5 —O 2
3 讨 论
3 . 1滴 虫需 在 2 5—4 2 ℃温度下才 活动 , 冬 春 两 季 由于室 温较低 , 滴 虫活 动 受 到影 响 , 快 速 染 色法 检 查滴 虫 不受 温 度 和 离 体 时 间长 短 影 响 , 可 弥 补 盐 水法 检查 在 温度 低 、 离 体 时间长 时 易漏检 的缺 点 。 3 . 2霉 菌喜 依 附于上 皮细 胞上 生长 , 而上 皮细 胞在 盐水 中透 明度 差 , 有 遮盖 、 影 响检 出率 。快 速染 色 法在 孢 子较少 时 , 检 出率高 出盐水 法 。 3 . 3近 年来 , 虽说 微 生 物 检 验 技术 不 断提 高 , 从 细 菌 培养 、 微生 物 的全 自动 分析 仪 P C R、 L C R技术 应 用, 但 这 些技 术 手 续 复 杂 , 检验 时间长, 病 人 费 用 高 。而快 速 染 色 法 检 查 白带 , 一 张 涂 片 同时 作 滴 虫、 霉菌、 纤毛菌、 加特纳球菌 、 淋球菌、 核 异 质 细 胞等 多项 检查 , 方 法 简便 , 省事 易 掌握 , 检 出率 高 , 对妇 科病 有 较 好 的实 用 价 值 , 不 失 为 一 种 较 好 的 过筛 试验 , 值 得推 广应 用 。尤其适 用 于基 层单 位 。
肺部感染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1例报告

㊃病例报道㊃肺部感染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1例报告马玉霞 (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药学部,重庆 402260)[关键词]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药师;病例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是指因应用抗生素而发生且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腹泻[1]㊂近年来,由于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逐渐增高㊂现对我院临床药师参与1例AAD病例治疗的实践体会分析报告如下㊂1 病历摘要 患者,女,95岁,因 意识障碍6年,咳嗽㊁咯痰㊁气促3d”于2018年2月1日收入我院重症医学科㊂查体:体温:36℃,听诊双肺闻及哮鸣音及少量湿性啰音,双侧足背轻度水肿㊂入院前急诊胸部CT:左肺上叶舌段㊁双肺下叶感染,双下肺少量积液待除外;CRP:5mg/L;血常规:WBC7.69×109/L㊁NEUT%89.5%↑;入院当日血气分析:pH7.34㊁PaCO2 53.00mm Hg(1mm Hg=0.1333kPa)㊁PaO2154mm Hg㊁SO2 95%㊁HCO-3M25.90mmol/L㊂入院诊断:①社区获得性肺炎;②II 型呼吸衰竭;③脑梗死后遗症;④血管性痴呆;⑤低蛋白血症㊂ 入院后予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予莫西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及解痉㊁平喘㊁祛痰㊁纠正低蛋白等治疗㊂入院后患者反复发热,WBC㊁NEUT%㊁CRP㊁PCT等指标间断升高,痰培养多次培养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㊁铜绿假单胞菌㊁肺炎克雷伯杆菌,一次导管培养示泛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一次血培养示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一次尿培养示热带念珠菌,先后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㊁替加环素㊁伏立康唑㊁米诺环素㊁美罗培南㊁万古霉素㊁达托霉素㊁头孢他啶㊁环丙沙星㊁多粘菌素B㊁米卡芬净等药物抗感染治疗㊂2018年4月30日患者出现腹泻,为黄色稀水便,8次/d,予蒙脱石散止泻㊁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调节肠道菌群㊁停用肠内营养液㊁补液㊁补充电解质等对症治疗后仍持续腹泻黄色稀糊样便,8~ 11次/d,故邀临床药师协助诊治㊂2 临床药师针对患者AAD的干预意见2.1 停用抗菌药物,针对性抗生素治疗:对于病情较轻的AAD患者可停用抗菌药物,因疾病因素不能停用则尽可能避免应用头孢菌素㊁克林霉素和喹诺酮类易诱发CDI的抗菌药物,患者目前偶有低热,血常规㊁CRP㊁PCT等指标基本正常,胸片示肺部感染较前好转,临床药师建议停用替加环素及头孢哌酮抗感染治疗,同时加强气道管理㊂根据2017年美国医院流行病学会和感染性疾病学会(SHEA/IDSA)制定的CDI治疗指南,对于高度怀疑为CD相关性腹泻(CD associated diar⁃rhea,CDAD),应结合腹泻情况及早予以针对性抗菌治疗,可选择万古霉素125mg,每6小时1次或非达霉素200mg,每12小时1次或甲硝唑125mg,每6小时1次㊂患者住院期间曾反复出现轻度腹泻,对症处理后可缓解,本次腹泻症状重,给予止泻㊁调节肠道菌群后仍持续腹泻,高度怀疑为复发性㊁难治性CDAD,结合我院现有抗菌药物目录,建议给予万古霉素125mg,每6小时1次,胃管注入抗CD治疗㊂2.2 支持治疗:严重腹泻可引起水㊁电解质大量丢失从而导致容量不足㊁电解质紊乱等系列并发症,建议继续补充体液和电解质,维持基本生命体征平稳,必要时应用免疫球蛋白以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㊂3 干预结果 临床采纳药师建议,于2018年5月4日停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及替加环素抗菌治疗,并加强患者气道管理;继续予蒙脱石散止泻3g,3次/d,停用肠内营养㊁补液㊁补充电解质等对症治疗;同时予万古霉素125mg,1次/d,胃管注入抗CD治疗;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0.5g,2次/d,调节肠道菌群㊁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2粒,2次/d,保护肠黏膜㊂采取上述措施后患者腹泻症状无明显改善,持续解黄色稀糊样便,9次/d㊂于2018年5月6日予大便原液250ml一次性胃管注入,当日患者腹泻即缓解,出现一过性低热,后自行消退㊂2018年5月9日, 2次/d,大便成型㊂2018年5月16日患者病情好转出院㊂4 讨论 临床实践中,每个患者年龄㊁性别㊁基础疾病㊁病情均存在差异,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绝非易事㊂本病例中,临床药师结合患者原发疾病㊁治疗药物㊁诊疗操作㊁基础疾病等因素分析考虑患者腹泻为AAD,且CDAD可能性大,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患者病情提出个体化的药物治疗建议㊂临床医生采纳意见后患者腹泻缓解,病情好转出院,显示了临床药师在临床药物治疗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2]㊂因此,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实践,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㊁迅速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个体化给药意识,充分结合患者病情㊁用药情况及临床实际,才能更好地为临床提供药学服务,使患者受益㊂5 参考文献[1] 李叶宁,方 勤,韩传映.ICU患者腹泻91例原因分析与防治[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4):539. [2] 杨云生,闵 敏.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6):478.[收稿日期:2018-11-20 编校:李晓飞]㊃0511㊃吉林医学2019年5月第40卷第5期。
从中西医角度认识老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文/ 顾文政(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院急症病区)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指在应用抗生素
期间或之后 2 个月内发生的与抗生素应用
有关的腹泻。
除万古霉素和甲硝唑外,绝大多数抗
菌药物均可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其中
以克林霉素、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氟喹
诺酮类等引发率较高,三代头孢菌素与其
他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相关性腹泻发生率在
口服后症状缓解。
其后右膝疼痛症状仍时
有反复,多因劳累后发作,自行口服双氯
1周前患者外出远距离散步后出现右膝
疼痛加重,伴明显晨僵感,自行热敷、涂
“药酒”(成分不详)及口服双氯芬酸钠
缓释片后症状缓解不明显,遂前来就诊。
症见:右膝关节疼痛,无红肿发热,久
行或上下楼梯时加重,休息后稍缓;自诉
免疫调节作用,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粪菌移植:粪菌移植是指将健康人群
粪便中的功能菌群通过灌肠、鼻饲或者内
镜植入等方法定植到患者胃肠道,使功能
菌群在患者胃肠道中重建。
中医治疗
基于老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
机理,治疗上以益气温阳,散寒祛湿为基
础。
根据虚、寒、湿三者的偏重不同来随
证调节。
如水湿盛者,应选用实脾饮、四
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胃苓汤等健脾与渗
湿并行的方剂;而虚寒盛者,应选用附子
理中汤等以温中散寒;脾肾阳虚者可选四
神丸、真武汤、四逆汤等。
中医外治法能通过局部作用,到达温
阳祛邪的效果。
如通过推拿,可改善脏腑。
2024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和诊疗要点(全文)

2024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和诊疗要点(全文)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使用抗菌药物后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与继发性肠道菌群紊乱所致肠道碳水化合物和胆汁酸代谢降低及条件致病菌感染等机制相关,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和危重症住院患儿是高危人群。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潜伏期一般为2~6ell,典型病例通常在停用抗菌药物期间起病。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轻型(稀便,2~3次/d,持续时间短),重型(腹泻可10~20次/d,可达30次/d,可伴有发热、腹部不适和里急后重等)是指在严重菌群紊乱基础上继发条件致病菌如艰难梭菌或白假丝酵母菌等感染。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诊断依据是近期曾使用或正在使用抗菌药物后出现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腹泻。
产毒素型艰难梭菌才能引起艰难梭菌感染。
需取粪便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查。
肠道菌群失调分为3度,1度菌群失调为细菌总数略微减少(101~500个细菌/高倍油浸镜视野);革兰阳性杆菌略有减少;革兰阴性杆菌稍有增加或革兰阳性球菌增加。
II度菌群失调为细菌总数明显减少(11~100个细菌/高倍油浸镜视野);革兰阳性杆菌显著减少;革兰阴性杆菌明显增加;革兰阳性球菌较正常增多;杆菌和球菌比例倒置;类酵母菌和梭菌明显增多。
田度菌群失调为细菌总数极度减少(<10个细菌/高倍油浸镜视野),仅见某种优势菌群,常见葡萄球菌、类酵母菌或艰难梭菌等。
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指征是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根本措施,宜根据病情尽量选用对肠道菌群影响较小或窄谱或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风险低的药物。
益生菌预防适应证:(1)使用广谱类抗菌药物如B内酰胺类、大环内酣类、喳诺酮类和抗厌氧菌抗菌药物;(2)使用经肝脏代谢或胆汁排泄且在粪便中药物浓度明显增高的抗菌药物,如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及静脉用头玸眽酮;(3)预计抗菌药物疗程较长;(4)联合使用抗菌药物;(5)其他情况,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有并发症和曾经发生过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或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
强烈推荐布拉酵母菌CNCM1-745和鼠李糖乳杆菌GG用千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84例临床观察分析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84例临床观察分析周安琳;王晓东【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临床特点、发病率、发病因素,为临床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2010年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疗的976份病历,对其中84例临床使用抗生素引起腹泻的患者的临床表现、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治疗和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率为8.6%.应用抗生素时间超过7d、应用广谱抗生素、联合应用两种以上抗生素、年龄大于70岁等患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减少侵袭性操作,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关键措施.【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1(005)019【总页数】2页(P54-55)【关键词】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合理用药;防治措施【作者】周安琳;王晓东【作者单位】438200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妇幼保健院;黄冈市浠水县疾控中心【正文语种】中文抗生素是临床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由于抗生素种类多、应用广,滥用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导致药物性腹泻在临床上并非少见,易造成误诊[1]。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一组应用抗生素引起的肠道二重感染,是近年来常见的院内感染类型。
现对我院2007~2010年收治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07~2010年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疗的976份病历中,查出合并有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病历84份。
在84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中,男36例,女48例;30~40岁2例(占2.4%),40~50岁2例(占2.4%),50~60岁6例(占7.1%),60~70岁8例(占9.5%),70~80岁32例(占38.1%),大于80岁34例(占4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例,脑血管疾病致卧床1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8例,恶性肿瘤22例,慢性心力衰竭10例,肝硬化失代偿4例,糖尿病合并肝脓肿2例,重症肺炎4例,慢性胆囊炎6例。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分析

临床探索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分析夏米西努·艾散,凯迪日耶·马木提 (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新疆喀什 844000)摘要:目的:针对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探究分析抗生素的相关性腹泻。
方法:选取我院1年间(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36例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分析抗生素导致腹泻的相关因素。
结果:观察组的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抗生素种类显著多于对照组,并且用药时长与留院时长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年龄、抗生素种类、用药时长以及留院时长皆为造成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原因。
观察组的静脉用药与预防性运用抗生素占比(91.67%、22.22%)和对照组(94.44%、2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观察组的禁食与侵袭性干预占比(30.56%、47.22%)显著高于对照组(5.56%、1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禁食与侵袭性干预为造成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原因,而与静脉用药与预防性运用抗生素无关。
头孢菌素类的腹泻率(45.83%)显著高于碳青酶烯类(2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需要抗生素治疗的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应提前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避免高危因素,减少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危害。
关键词:呼吸系统危重症;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分析呼吸系统危重症的情况危急,并且容易诱发感染情况,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患者死亡,因此需要借助抗生素来对感染进行控制。
而为避免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需要合理运用抗生素,并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来挽救患者的生命[1]。
本次研究通过我院收录的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为对象,分析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相关因素,阐述至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录我院1年间(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36例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为观察组,年龄为40~60岁,其中男性19例(52.78%),女性17例(47.22%),并将同期未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36例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0例(55.56%),女性16例(44.44%),总计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2例(16.6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7例(23.61%),支气管扩张10例(13.89%),重症肺炎22例(30.56%),肺脓肿3例(4.17%),肺栓塞8例(11.11%)。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分析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分析徐飞群;乐云敏;管云飞【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年(卷),期】2014(0)1【摘要】目的:探讨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方法选择810例住院应用抗生素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者作为观察组,没有发生腹泻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结果810例中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60例(7.4%)。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疾病严重程度(APACHE Ⅱ评分)、抗生素应用情况(种类、时间、预防应用)、抗酸剂应用、白蛋白水平、﹑住院时间是否禁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5个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独立相关因素:年龄<14岁及≥60岁(OR=5.23)、抗生素种类多(OR=4.12)、抗生素应用时间长(OR=4.03)、APACHE Ⅱ评分(OR=3.32)、禁食(OR=3.09)。
结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较高,儿童或老年人、抗生素应用种类多、抗生素应用时间长、病情严重、禁食是其发生的高危因素,应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总页数】2页(P47-48)【作者】徐飞群;乐云敏;管云飞【作者单位】315200 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药剂科;315200 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药剂科;315200 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药剂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危险因素分析 [J], 谢晓云;罗屏;曾志伟2.婴幼儿及儿童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分析 [J], 彭红霞;袁雪萍3.细菌性感染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J], 黄冬胜;赖卫民;付新华4.导致使用抗生素的患儿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分析 [J], 柳瑞春;白凤英5.老年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分析 [J], 王悦之;张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药物研究进展

中西医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药物研究进展
章从恩;马致洁;黄璐琦
【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年(卷),期】2022(22)7
【摘要】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主要是指由抗菌药物使用造成的其他原因无法解释的腹泻。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AAD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治疗进程,AAD的治疗逐渐成为临床重要问题。
西医对于AAD的常规治疗方案如停用相关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益生菌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但存在部分危重患者的治疗效果仍需提高等问题。
中医药治疗AAD有一定的理论优势及资源优势,为AAD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大量选择。
近年来,中药有效成分、中药单味药物及中药复方治疗AAD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AAD也逐渐受到临床重视,为治疗AAD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
本文梳理近年来中西医药物单用及联合应用治疗AAD的研究进展,进行初步归纳阐述,以期对临床用药有所裨益。
【总页数】6页(P769-774)
【作者】章从恩;马致洁;黄璐琦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药剂科;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32
【相关文献】
1.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西医研究进展
2.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r腹泻39例临床观察
3.中西医结合治疗ICU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研究
4.分析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5.分析ICU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菌群及宿主间保持平衡
平衡时菌群状态
发病机制
抗生素的长期或 不适当应用
优势菌群的原籍菌
条件致病菌
其他高 危因素
平衡被破坏
过 路 菌
菌群失调
菌群失衡状态
发病机制
(二)抗生素的变态反应、毒性作用对肠道 黏膜的直接作用 (三)药理学效应致肠道动力的改变 (四)糖和胆汁酸的代谢异常
•细菌毒素(CD的毒素A、B) 测定证实
病原学
诊 断
还必须排除以下情况: 各种类型的感染性腹泻 (如细菌性痢疾 、伤寒、食物中毒 等) 肠道器质性疾病 (如结肠直肠癌、溃疡 性结肠炎 ) 肠道功能性疾病 (肠易激综合征 ) 其他有除抗生素以外明确原因的腹泻
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 诊断
使用抗生素病史
病人的年龄(<6岁或>60岁) 基础疾病和原发病的严重度 免疫抑制 住院时间长短 医疗干预措施 外伤、手术、鼻饲
诊 断
•急性腹泻≥3次/24 小时
•可伴有发热 ≥38℃或腹痛
•大便性状改变 (水样便、血便、 粘液脓血便条索 伪膜)
临床 表现
•周围血白 细胞升高
诊 断
•大便涂片有菌群失调或培养发现有意义 的优势菌群。 •如情况许可时作纤维结肠镜检查见肠壁 充血、水肿、出血,或见到2~20 mm灰黄 (白) 色斑块伪膜
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
诊断 生素而异,约为5%~39% 危险因素:
抗生素种类 应用抗生素时间长短 病人的年龄(<6岁或>60岁) 基础疾病和原发病的严重度,过去有否肠道疾病或AAD 有否免疫抑制 住院时间长短 医疗干预措施多少, 长期卧床 滥用抑酸药和抗肠蠕动药物 有否外伤、手术、鼻饲等
流行病学
致病菌: 1、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CD):革兰阳性专性厌氧菌 导致伪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 , PMC)或叫难辨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 CD与下列并发症有关: 20~30%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50~75%的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90%以上的伪膜性肠炎
发病机制
易引起AAD的抗生素: 林可霉素 氯林可霉素 广谱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第二、第三代) 氨基糖甙类或喹诺酮类等
上海华东医院296例AAD抗生素使用情况
30 % 20 10 0
第3代头孢 喹诺酮类 青霉素类 碳青霉烯类 第4代头孢 第2代头孢 大环内酯类 其他
--郑松柏 等。《上海医学》,2005,28(12)。
治 疗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 : 影响肠道局部吞噬细胞功能 增强免疫应答 影响致病菌在肠道定植
重建肠道微生态系统是治疗AAD的理想措施
预 防
合理使用抗生素 要补充微生态制剂,维持正常肠道 生态系统
谢 谢!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管向东 中山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
定 义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 ,简称AAD)是指应 用抗生素后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而引起的最 常见的医源性腹泻。
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与预防
发病机制
(一)抗生素使用后菌群失调
肠道正常菌群500多种
Clostridium difficile的电镜下形态
CD引起肠炎的机制
流行病学
2、其他微生物病原菌: 如沙门菌、产气荚膜杆菌 3、金黄色葡萄球菌 4、白色念珠菌
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与预防
诊 断---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001试行版)
危险 因素 临床 表现 病原学
诊 断
危险 因素
治疗与预防
治 疗
1、停用相关抗生素 2、腹泻的治疗 3、抗生素治疗(中重度) :疗程10~14天 口服甲硝唑250mg-500mg,tid-qid 或静 脉用药 口服万古霉素125mg-500mg,qid 其他:夫西地酸、替考拉宁 4、营养/支持治疗
治 疗
5、微生态制剂应用 微生态制剂指一切能促进正常微生物群 生长繁殖并产生一定生态效应的制剂。 分为3大类: 益生菌(probiotics) 益生元(prebiotics) 合生素(synbio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