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配伍变化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药剂学》第二十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第二十章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大纲要求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001第一节概述学习要点:1.药物配伍变化研究的目的2.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一、药物配伍变化与配伍禁忌的含义药物配伍变化: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伍后在理化性质或生理效应方面产生的变化。
药物配伍禁忌:不利于生产、应用和治疗的药物配伍变化。
研究目的:根据药物及其制剂组方的性质和作用——分析了解可能发生的配伍变化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正确的处理方法避免因药物配伍不当而造成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问题预防医疗与药品质量事故的发生。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101二、药物配伍应用的目的满足临床预防或治疗合并症(兼病或兼证)需要发挥协同作用,增强疗效-相须、相使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吗啡+阿托品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磺胺药+甲氧苄氨嘧啶(TMP)、阿莫西林+克拉维酸Q:合理配伍——预防治疗、协同增效、降低毒副、拮抗作用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102三、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1.中药学配伍变化配伍理论:“君、臣、佐、使”组方原则、“七情配伍”(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用药禁忌、服药饮食禁忌2.药剂学配伍变化——发生于体外物理配伍变化化学配伍变化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1033.药理学配伍变化(疗效学配伍变化、体内药物相互作用)——发生于体内药理学配伍禁忌:疗效降低或消失,产生毒性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例如协同作用:复方红花注射液+当归注射液当归注射液+川芎注射液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拮抗作用:含钙类的制酸中药+阿司匹林/水杨酸毒副作用:甘草+洋地黄强心苷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104第二节药剂学的配伍变化学习要点:1.物理的配伍变化:常见变化及原因2.化学的配伍变化:常见变化及原因3.注射剂的配伍变化:常见变化及原因一、物理的配伍变化药物配伍后在制备、贮存过程中,发生分散状态或物理性质的改变,从而影响制剂质量的变化。
药物的配伍变化
如与麻黄、黄连等配伍,含量下降大(约60%)。 3、盐析作用:芒硝+甘草,甘草酸析出沉淀
原因:二者形
4、增溶、助溶作用:
成复合物。是 增溶作用吗?
如糊化淀粉提高芦丁溶解度 :3.8倍
甘草(皂苷)对党参、茯苓的增溶。
5、溶剂影响:
思考:用80%乙醇提取药材所得浸膏制备一
观察其外观发生变化时的pH、pH变动范围及所用的 酸碱量。
结果:加入酸或碱而无外观变化,或pH在无变化区移 动范围大,或用酸、碱量大的,则不易产生可见的配 伍变化。
反之则容易产生可见的配伍变化。
如配伍后药液的pH落入变化区内.则可能出现配伍 变化。
三、稳定性试验
药物配伍后在规定时间内(如6、24小时等)其 效价或含量下降数不超过10%,则为稳定。
三、注射液的配伍变化
在输液中添加多种药物静脉滴注常见,也分药理学和 药剂学配伍变化。
(一)注射液药剂配伍变化分类
1、“可见的”变化:浑浊、沉淀、结晶、产气和变色 等现象;
2、“不可见的”变化:不稳定的药物与溶剂或其他注 射液混合而变化。使药效降低、毒副作用增加。
有些输液配伍虽然肉眼观察不到沉淀,但用微孔滤膜— 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有大量的微粒存在。
二.中西药合用的配伍禁忌
1. 产生难溶性整合物或沉淀物,降低药效。 如含金属离子的中药(牛黄、石膏、龙骨等)与四环
素族形成难溶性络合物,不易吸收,减弱其抗菌效果, 影响药效发挥。
2.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或增加毒性: 如含朱砂(硫化汞)中药,与溴化钾合用,生成刺
激性溴化汞或碘化汞,排出赤痢样便。
3.拮抗作用,降低药效。 口服降糖灵与甘草合用,降低降糖效果。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课件
01
02
03
04
化学反应
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发生化学反 应,导致药物结构的变化或产
生新的化合物。
氧化还原反应
某些药物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导致药物结构
的变化和药效的降低。
水解反应
某些药物在水中会发生水解反 应,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药效
。
聚合反应
某些高分子药物可能发生聚合 反应,导致物理性质的变化和
02
这些变化可能导致药物失去原有 疗效、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药物 的安全性。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原因
01
02
03
化学反应
药物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 反应,导致药物的分子结 构改变。
物理相容性
药物与辅料或溶剂之间的 物理相容性问题,如溶解 度、分散度等。
微生物污染
药物制剂在配制、储存过 程中受到微生物污染,导 致药物变质。
根据药物的性质和配伍要求,选择合 适的溶剂和溶媒,以降低药物之间的 化学反应。
合理安排给药顺序
在联合用药时,应遵循一定的给药顺 序,如先给药理作用较强的药物,再 给药理作用较弱的药物,以降低配伍 变化的风险。
控制溶液的浓度和pH值
在配制药物制剂时,应控制溶液的浓 度和pH值,以避免因浓度过高或pH 值不适引起的配伍变化。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应急处理
观察症状
停止给药
一旦发现药物制剂出现配伍 变化,应立即观察患者的症 状,包括生命体征、不良反 应等,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一旦确认是药物制剂配伍变 化引起的反应,应立即停止 给药,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
施。
对症治疗
记录并报告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反应情况 ,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 ,如吸氧、输液、使用拮抗
药物配伍变化
④含结晶水多的盐与其它药物反应后形成含结晶 水少的盐而放出结晶水。
3.分散状态或粒径变化:
乳剂和混悬剂 (分散相) 胶体溶液 配伍 久贮
粒径发生变粗, 或分散相聚结或凝聚而分层或析出
加入电解质或其他脱水剂胶体
沉淀
导致结果:使用不便或分剂量不均匀,可致生物利用
度下降。
4.盐析作用:
两性霉素B注射液为胶体分散系统,若加入到含大
三、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
药物配伍使用后发生物理性质改变,如析出、分离、潮解或熔
化等,致使药物制剂不符合质量标准或医疗的需要。
①物理配伍变化 ②化学配伍变化 ③药理学配伍变化
指不同的药物混在一起时发生化学反应,如
产生气体、沉淀、变色、爆炸、燃烧等。亦有 许多药物的分解、取代、聚合、加成等化学难 以从外观看出来。此时药物的原来的化学性质 已经改变,不再有治疗疾病的作用。
药效学方面:生理性拮抗或协同、受体水平的协同或拮抗、 干扰神经递质的转运。
药物相互作用对临床治疗的影响
有益的相互作用:联合用药时若得到治疗作用适度增强 或副作用减轻的效果。 不良的相互作用: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①药物治疗作用的减弱,甚至可导致治疗失败; ②副作用或毒性增强; ③治疗作用的过度增强。 重点注意问题: ①肾功能不全的病人; ②肝功能不全的病人; ③过敏性体质的病人。
5.配伍后引起爆炸:
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混合研磨时,可能发生爆炸
如:高锰酸钾与甘油
氯化钾与硫
硝石与雄黄
6.产气:
溴化铵、氯化铵或乌洛托品与酸类或酸性药物配 伍能分解产生甲醛气体。 有些药物配伍后产生气体属于正常现象,如泡腾 散剂、泡腾片即是利用其产生的二氧化碳达到药 物作用,致使胶体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
另一方面:通过实验观察做出合理的判断。
29
29
第二节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
(六)预测药物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
物理化学实验法 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
直接试验法 间接试验法
药理学、药动学实验法
30
30
第二节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
可见的配伍变化实验方法 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药液混合,在一定时间内,肉眼
配伍变化
③药剂学的配伍变化可以分为可见的和不可见的两种
变化现象。
22
22
第二节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
(四)注射液的配伍变化 ④可见的配伍变化是指一种注射剂与另一种注射剂混合
或加入到输液剂中后,会出现浑浊、沉淀、结晶、变色或 产气等变化现象。
⑤不可见的配伍变化是指肉眼观察不到的配伍变化,可
23
能会影响疗效或出现毒副作用,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危害性。
32
32
第二节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
测定变化点的pH值 判断:酸碱的用量达10ml还未出现任何变化--酸或碱对
该注射液不引起变化。 pH值移动范围大--不易产生变化, pH值移动范围小--易产生pH值配伍变化。
特点:实用,但终点不易判定、误差大。
33
33
第二节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
稳定性试验 方法1:将注射液按实际使用量和浓度,加入输液中,或再加 第二种、笫三种注射液,混合均匀后,控制恒定的温度,立 即测定其中不稳定药物的含量或效价,并记录该混合液的pH 值与外观等。然后每隔一定时间取出适量进行定量或效价测 定,并记录结果。
3.按配伍变化发生的部位:
药物动力学相互
体内药物相互作用
作用
常见注射剂配伍变化的原因
常见注射剂配伍变化的原因
常见注射剂配伍变化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 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在一起使用时,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安全性,因此需要调整配伍。
2. 物理相容性:某些药物在一起混合使用时,可能会发生沉淀、溶解度变化、颜色变化等物理变化,影响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需要进行配伍变化。
3. pH值影响:一些药物在不同pH值下的稳定性和相容性可
能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配伍变化。
4. 不相容性反应:某些药物在一起混合使用时,可能会发生不相容性反应,产生有害的化学反应产物,可能导致药物破坏或引起不良反应,需要进行配伍变化。
5. 疗效增强或减弱:某些药物在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时,可能会产生疗效增强或减弱的效果,为了提高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需要进行配伍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注射剂的配伍问题需要根据具体的药物及其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必要时请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药物的稳定性及配伍变化—药物的配伍变化
被电解质盐析出来,只能加在5%葡萄糖注射液 中静滴。)
药物配伍变化
二、药物的化学配伍变化
• 产生沉淀或浑浊(如盐酸四环注射液与乳酸钠注射配伍 时,则使盐酸四环素注射液pH上升而析出四环素的沉 淀。)
相关链接
药物代谢的生物效应
药物代谢的本质是机体组织对外来化合物(药物) 进行作用,去毒、去活化,并设法将其排出体外的自 我保护反应。但由于代谢的复杂性,其引起药物的生 物效应变化多样,综合有以下几种:
代谢灭活:将活性的药物代谢为无活性的物质; 代谢活化:将无活性药物代谢为有活性的物质; 活性不变:将活性药物代谢为仍有活性的物质; 毒性增加:将无毒或毒性小的药物代谢为毒性物质: 导致药理作用改变。
LOGO
教学单元四十四 药物配伍变化
药物配伍变化
• 药物的配伍变化:药物之间直接发生的相互作 用而引起药物作用性质、强度或疗效上的改变。
• 配伍禁忌:若发生不符合制剂要求,或使药物作
用减弱或消失甚至增强不良反应,从而不利于生产、 使用和治疗效果的配伍变化。
药物配变化
一、药物的物理性配伍变化 • 沉淀或分离(5%硫喷妥钠10 ml 加于5%葡萄
思考题
1. 什么是药物的配伍禁忌? 2. 配伍禁忌的分类有哪些?
• 生成配合物或其他比较稳定的化合物 • 发生药物外观现象的反应 • 药物溶液变色 • 配伍后引起爆炸、产气 • 联用后产生有毒化合物
药物配伍变化
三、药物药理作用的配伍变化
• 药理性配伍禁忌即2种或2种以上药物互相配伍后, 由于药理作用相反,使药效降低、甚至抵消的现 象。如中枢神经兴奋药与中枢神经抑制药、呋塞 米与强心苷等
药物在输液配伍过程中的变化
药物在输液配伍过程中的变化1 输液配伍过程中药物的变化输液配伍是指多种药物在特定条件下混合制成一种制剂,以便于患者使用。
在输液配伍过程中,药物的性质和稳定性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需要仔细考虑。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药物在输液配伍过程中的变化。
2 药物溶解在输液制剂中加入药物时,首先需要将药物粉末或液体溶解于溶液中。
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是制剂最基本的特性之一。
不同药物在不同的溶液中的溶解度也是不同的,因此,在选择溶解剂的时候需考虑药物的特性,以避免药品稳定性的降低。
3 pH调节药物在不同的 pH 值环境下具有不同的物化性质。
因此,在制剂中,需要调节 pH 值来保证药物的稳定性。
例如,一些药物在酸性环境中不能很好地溶解,导致药效下降;而在碱性环境中,某些药物会发生分解反应,从而降低药品的活性。
4 相互作用不同的药物在相互作用下也可能发生变化。
例如,某些药物在特定环境下容易与其他药物结合,影响其药效。
因此,在输液配伍中,需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防止药物之间的相互干扰。
5 氧化与还原药物在输液配伍中还会遭受氧化或还原反应,从而降低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例如,某些药物在氧化反应后易分解,而另一些药物则在还原反应后容易分解。
因此,在输液制剂中,需注意药物的氧化还原特性。
6 结晶某些药物在输液配伍过程中会发生结晶,从而降低药效或产生不适反应。
因此,在输液配伍中,需要控制药物的浓度和干扰因素,以避免药物结晶。
在输液配伍中,对药物性质和稳定性的了解至关重要。
只有合理的药物配伍方能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常见注射液配伍变化的原因和处理.
配伍变化的原因和处理
专
实践 业
配伍变化的原因 考点
一、沉淀
1.溶媒组成改变 举例:氯霉素注射液(含乙醇、甘油等)加入5%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 液中,析出沉淀。 2.电解质的盐析作用 举例:两性霉素B与氯化钠注射液合用发生盐析而出现沉淀。
2
专
实践 业
配伍变化的原因 考点
3.pH改变 举例:5%硫喷妥钠加入5%葡萄糖产生沉淀。 4.直接反应 举例:头孢菌素类与钙盐、镁盐等形成螯合物而产生沉淀。
5
制作人:王静
3
专实践 业Fra bibliotek配伍变化的原因 考点
二、变色 举例:酚类化合物与铁盐产生络合作用;
异烟肼或VC与氨茶碱、多巴胺、苯妥英钠等合用也有变色。 三、效价下降 举例:如乳酸根离子能加速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G的水解。 四、聚合反应 举例:某些β内酰胺类会发生自身聚合,引起过敏反应。
4
专
实践 业
配伍变化的处理
一、改变贮存条件 二、改变调配次序 三、改变溶剂或添加助溶剂 四、调整溶液的pH值 五、改变有效成分或改变剂型
药剂学实验指导——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实验二十六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实训目的通过液体药剂和注射剂配伍变化的观察,进一步了解配伍变化的发生原因,并初步掌握配伍变化处方的处理方法实训器材药品氨茶碱、磺胺嘧啶钠、盐酸四环素注射液、氯霉素、维生素C、碘解磷定注射液、羟苯乙酯、胭脂红、活性炭、滑石粉、盐酸肾上腺素、双氧水、亚硫酸钠、EDTA 器材试管,烧杯,滤纸实训指导(一)物理性配伍变化1.方法步骤(1)取5%羟苯乙酯的乙醇溶液1ml,加纯化水4m1,观察现象。
取5%羟苯乙酯1ml搅拌下逐滴加入100m1纯化水中,观察现象。
(2)取胭脂红溶液1滴,加纯化水至50ml,观察此溶液显色情况。
另取上述溶液20ml加活性炭0.5g,搅匀后用干燥滤纸过滤,观察滤液显色情况。
另取20ml上液加滑石粉0.5g搅匀,干燥滤纸过滤,观察滤液显色情况。
2.注意事项(1)羟苯乙酯中加入纯化水时要边搅拌加滴。
(2)加活性炭加入的量不能太多,否则影响显色。
(二)化学性配伍变化1.方法步骤(1)取5支试管编号。
(2)分别按表26-1进行操作与记录。
表26-1化学性配伍变化操作及结果记录1号管2号管3号管4号管5号管加0.1%盐酸肾上腺素2ml 2ml 2ml 2ml 2ml 加蒸馏水2ml 2ml ---加3%双氧水--2ml -2ml 加1%亚硫酸钠---2ml 2ml 加热至沸-+-+-出现的现象2.注意事项试管编号不能错,操作时尽量注意平行操作。
(三)注射剂配伍变化1.方法步骤取6支试管,按表26-2进行配伍操作,将两种注射液配伍的结果记入表中。
2.注意事项同化学性配伍变化。
表26-2 注射剂配伍变化组号A注射液B注射液A注射液和B注射液混合后现象2.5%氨茶碱5ml 20%磺胺嘧啶钠5ml12.5%氨茶碱5ml 5%盐酸四环素5ml12.5%氯霉素1ml 5%葡萄糖1ml212.5%氯霉素1ml 5%葡萄糖10ml2%维生素C 2ml 0.25%碘解磷定1ml30.25%碘解磷定、1%亚硫酸氢钠、2%维生素C 2ml1%EDTA各1ml实训报告实验二十六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实训目的实训结果(一)物理性配伍变化1.按操作顺序,先后出现现象一;现象二。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实验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注射剂配伍变化的研究方法。
2.掌握注射剂pH变化点的测定方法。
3.了解发生配伍变化的原因和处理的原则。
二、实验原理概念:药物合并使用时,可能出现各种配伍变化。
配伍变化发生与否,受配伍量、配合次序、温度、时间和pH值等因素应影响。
肉眼观察法步骤:方法规定时间临床处方混合药物-------- 观察现象--实验记录--结果分析,指导用药量比测定注射液变化点pH值法步骤:测定注射剂原始pH值---0.1mol/L盐酸(或氢氧化钠)滴定至产生肉眼可见变化---测定变化点pH值(pHT)---计算pH移动数值---确定pH值区域---判断混合液能否发生配伍变化---指导用药pH移动数值= pHT- 原始pH;pH值区域:自pHT起的pH值区域,即配伍变化区。
三、实验药品与器材药品与试剂纯化水、樟脑、樟脑醑、薄荷脑、鱼肝油乳、20%葡萄糖注射液、10%水杨酸钠、0.1mol/L盐酸、0.1mol/L氢氧化钠、20%亚硫酸钠、5%水杨酸醇溶液、亚硫酸铁试液、0.1mol/L依地酸钠溶液、纯化水、维生素C注射液(5ml:0.5g)、磺胺嘧啶钠注射液(5ml:1g)、氨茶碱注射液(2ml:0.25g)、青霉素注射液(160万单位溶于10ml注射用水)等。
器材架盘天平、Ph计、试管、乳钵、试剂瓶、烧杯、滤纸、玻璃棒、量杯、量筒、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铁架台。
四、实验内容(一)物理配伍变化1.溶媒改变(1)取樟脑醑1ml于试管中,加1ml纯化水,出现现象。
(2)取樟脑醑1ml于试管中,逐渐滴入纯化水,振摇使沉淀溶解,继续滴加纯化水至出现混浊不再溶解,共用去纯化水滴。
(3)取纯化水1ml于试管中,用滴管加入樟脑醑1滴,振摇,出现现象。
2.产生低共熔物取薄荷脑0.3g,加樟脑0.6g,研磨,混合,出现现象。
3.盐析作用(1)取鱼肝油乳1滴,加20%葡萄糖注射液4ml,用力振摇5分钟,呈(2)取鱼肝油乳1滴,加20%亚硫酸钠溶液4ml,用力振摇5分钟,呈现象。
459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
459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概述三、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的具体内容四、临床应用检索表的特点与优势五、临床应用检索表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与意义六、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中西药注射剂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药物配伍变化也愈发复杂。
为了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合理应用,对中西药注射剂的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总结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 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以供临床医护人员参考。
二、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概述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是一本收录了 459种常用中西药注射剂的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信息的工具书。
本书内容翔实、栏目清楚、应用及方法具体、叙述简明扼要,每一注射剂均注有参考权威著作的页码。
本书不仅提供了药物配伍变化的快捷检索,还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了药物应用的详细信息,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三、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的具体内容本书共收录了 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的配伍变化,包括药物名称、配伍药物、配伍变化、稳定性、ph 值等方面。
书中详细列举了各种注射剂与其他药物配伍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如沉淀、浑浊、变色、产气等,以及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出现的稳定性问题。
这些信息对于临床医护人员在药物配伍和应用过程中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四、临床应用检索表的特点与优势1.便捷快速的检索:本书采用书签式索引,使检索更加轻松、快捷。
2.权威可靠的信息:本书所收录的药物配伍变化信息来源于国内外重要药物使用参考资料,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3.详细实用的应用信息:本书不仅提供了药物配伍变化的信息,还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了药物应用的详细信息,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五、临床应用检索表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与意义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459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
459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摘要:一、引言二、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的内容1.药物配伍变化的意义2.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的来源和特点3.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的使用方法三、药物配伍变化的意义1.提高药物疗效2.减少不良反应3.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四、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的来源和特点1.来源于临床实践和科研成果2.覆盖面广,包含多种常见疾病治疗药物3.配伍变化详细,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五、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的使用方法1.检索药物配伍变化2.参考药物配伍应用3.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六、结论正文:一、引言在现代医学中,药物配伍变化在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和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应运而生,为医学工作者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查找药物配伍变化的工具。
二、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的内容1.药物配伍变化的意义药物配伍变化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在同一患者体内同时使用时,相互之间可能发生的药效学或药动学变化。
药物配伍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是药物临床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2.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的来源和特点(1)来源: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中的药物配伍变化信息主要来源于国内外临床实践、科研成果和药物说明书等权威资料。
(2)特点:本检索表共收录了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的配伍变化,覆盖面广,包含了多种常见疾病的治疗药物。
同时,本表中的配伍变化详细,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以作为临床用药的重要参考工具。
3.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的使用方法(1)检索药物配伍变化: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本表中查找特定药物的配伍变化信息,了解不同药物在同一患者体内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
药物制剂技术 第二十二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1. 润湿、液化和结块
(2)形成低共熔体:
一些醇类、酚类、酮类、酯类的药物如薄荷脑、 樟脑、麝香草酚、苯酚、水合氯醛等,配伍时 形成低共熔混合物。 一定温度下,低共熔混合物能否液化或润湿与药 物本身的熔点和混合物中的重量比有关。 低共熔物也能促进一些药物的溶解速率和吸收, 如阿司匹林与乙酰苯胺形成的低共熔物等。
2. 药物动力学方面相互作用
(3)影响药物的代谢
CYP酶系被诱导或被抑制是导致代谢性 DI的主要原因: ①酶诱导(enzyme induction) 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格鲁米特、甲丙 氨酯、苯妥英、扑米酮、卡马西平、保泰松、尼可
刹米、灰黄霉素、利福平、螺内酯
2. 药物动力学方面相互作用
1. 体内药物间物理化学反应
半胱氨酸、二硫丙醇等能与某些重金属离子 形成配合物而起解毒作用;亚甲蓝利用氧 化还原反应起解毒作用等。 某些碱性较强的中药以及中成药,与阿司匹 林、胃蛋白酶等酸性较强的药物合用,会 发生中和反应,导致药效降低。
2. 药物动力学方面相互作用
(1)影响药物的吸收
①药物在胃肠道的相互作用 络合作用:含Ca2+、Mg 2+ 、Fe2+ 、Al2+的药物可 减少四环素类的吸收;消胆胺络合洋地黄毒苷和甲 状腺素。 pH的影响:酸酸碱碱时非解离药物多,脂溶性高易通 过膜扩散,吸收率高。抗酸药、抑制胃酸分泌药均 可影响弱酸性药物吸收。
3. 药效学方面相互作用
(2)改变电解质平衡
排钾利尿药增强机体对强心苷的敏感性。 (3)作用于同一生理体系或生化代谢系统
利尿酸、呋塞米、氨基苷类抗生素、红霉素均有耳毒 性,合用毒性增加。TMP与磺胺药合用,抗菌作用 增强。
第三节 注射剂的配伍变化
药物的配伍变化
药物的配伍变化
药物的配伍变化指多种药物或其制剂配合在一起使用时,常引起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理效应等方面产生变化,这些变化统称为药物的配伍变化。
配伍变化符合用药目的和临床治疗需要的称为合理性配伍变化;否则称为不合理性配伍变化。
不合理性配伍变化能设法纠正的称为配伍困难,否则就称为配伍禁忌。
研究药物制剂配伍变化,是为了能根据药物和制剂成分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预测药物的配伍变化,探讨其产生变化的原因,给出正确处理或防止的方法,设计合理的处方、工艺,进行制剂合理配伍,避免不良药物配伍,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配伍变化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和药理的三个方面。
但有些药物的配伍则往往同时发生几种变化,如由于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效价下降或产生有毒物质,则同时可引起药理上的变化。
药学专业知识:注射液的配伍变化
药学专业知识:注射液的配伍变化(一)注射液的配伍变化的概述一般单糖、盐、高分子化合物溶液输液都比较稳定,常与其它注射液配伍。
但有些输液不适于与其它注射液配伍,如:血液、甘露醇、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
(一) 注射液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溶剂组成改变:某些含有非水溶剂的制剂与输液配伍,由于溶剂的改变使药物析出。
安定输液与5%葡萄糖配伍析出沉淀PH值改变:凡两种药物溶液中pH值相差较大,发生配伍变化的可能性也大。
pH的变化可引起沉淀析出与变色。
此外,输液本身的pH范围也是配伍变化的重要因素。
缓冲容量:某些药物在含有缓冲剂的注射液中或在具有缓冲能力的弱酸溶液中析出。
离子作用:有些离子能加速药物的水解反应。
直接反应:某些药可直接与输液中的一种成分反应。
四环素与含钙盐盐析作用:胶体分散体系加到含有电解质的输液中,会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凝聚。
配合量:配合量的多少会影响药物的浓度,而药物在一定浓度下出现沉淀,或降解速度增加。
混合的顺序:药物制剂配伍时的混合次序极为重要,可用改变混合顺序的方法来克服某些药物配伍时产生沉淀现象。
反应时间:许多药物在溶液中反应很慢,但个别药物注射液混合后几小时出现沉淀,应在规定时间内输完。
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有些药物制成注射液时,需在安瓶内填充惰性气体,以排除氧气,防止药物氧化。
也有些药物受二氧化碳的影响,如苯妥英钠、硫喷妥钠注射剂因吸收二氧化碳导致pH 值下降,析出沉淀。
光敏感性:如两性霉素B、磺胺嘧啶钠、维生素B2、四环素等,对光敏感药物应避光。
成分的纯度: 由于药物的纯度不够,某些制剂在配伍时发生异常现象。
例题:一般注射剂和输液配伍应用时可能产生A.由于pH的改变药物析出B.药物的含量降低C.引起溶血D.使静脉乳剂破乳E.输液剂中的氯化钠能使甘露醇从溶液中析出答案:ABCDE。
药剂学化学配伍变化
药剂学化学配伍变化
化学配伍变化系指药物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分解、水解、取代、聚合等)而导致药物成分的改变,产生沉淀、变色、产气、发生爆炸等现象,以致影响到药物制剂的外观、质量和疗效,或产生
毒副作用。
1.产生浑浊或沉淀
中药液体药剂若配伍不当,在配制和贮藏过程中可能产生浑浊或
沉淀。
例如有机酸与生物碱等等。
2.产生有毒物质
含朱砂的中药制剂不宜与还原性药物如溴化钾、溴化钠、碘化钾、碘化钠、硫酸亚铁等配伍。
3.变色与产气
药物配伍产生有色化合物时,可直接影响外观或药效,例如含有
酚羟基的药物与铁盐相遇,可使颜色变深。
产气现象一般由化学反应
引起,如碳酸盐、碳酸氢钠与酸类药物配伍发生中和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发生产气现象。
4.发生爆炸
发生爆炸大多由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配伍而引起。
另外,某些辅
料与一些药物配伍时也可发生化学配伍变化。
简述药物配伍使用对药物的变化关系
了解药物配伍使用对药物的变化关系,首先需要深入了解药物配伍使用的概念。
药物配伍使用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进行合理组合使用,以达到治疗效果的增强、不良反应的减少或者治疗作用的扩大。
药物配伍使用不仅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中医药治疗中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药物配伍使用的基本原则包括:1. 互补原则:不同药物之间的治疗作用相互补充,可以增强疗效;2. 互促原则:多种药物合用时,可以相互促进,增强治疗效果;3. 互相抑制原则:多种药物合用时,可以避免或减少药物之间的相互抑制,降低不良反应;4. 互相调和原则:多种药物合用时,可以调和药效,达到治疗目的。
在药物配伍使用中,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重要。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和药效学相互作用。
其中,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主要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中的相互影响,而药效学相互作用则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用时,相互之间发生的药理学、生物学和临床反应上的作用。
在药物配伍使用中,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物的变化关系。
这种变化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治疗效果的增强:某些药物在配伍使用时,可以相互增强治疗效果。
一些抗生素在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联合使用时,可以增加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提高治疗效果。
2. 药物不良反应的减少:一些药物在单独使用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但在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降压药与利尿剂的联合使用可以减少降压药对肾脏的损伤。
3. 药物作用范围的扩大:通过药物配伍使用,可以扩大药物的治疗范围,增加其适应症。
一些抗癌药物在与放射治疗联合使用时,可以增加对肿瘤的破坏作用,扩大治疗范围。
4. 药物代谢的改变:药物配伍使用可能会影响其他药物的排泄或代谢过程,导致药物浓度的改变。
这种改变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或不良反应。
药物配伍使用对药物的变化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深入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可能导致的变化关系,对于合理选择药物、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用药配伍禁忌
(9)反应时间
许多药物在溶液中的反应很慢,个别 注射液混合 几小时才出现沉淀,所以在短时间内使用是完全可以的。 如磺胺嘧啶钠注射液与葡萄糖输液混合后,约在2小时 左右出现沉淀。
(10)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
有些药物制备注射液时需在安瓿内填充惰性气体, 以排除氧气、防止药物被氧化。有些药物如苯妥英钠、 硫喷妥钠注射液会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使溶液的 pH下降,析出沉淀。
(5)直接反应
某些药物可直接与输液中的一种成分反应。如在 中性或碱性下,四环素会与含钙盐的输液形成螯合物 而产生沉淀。
(6)盐析作用
两性霉素B注射液为胶体分散系统,只能加到5% 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若加入到含大量电解质的输液 中,会使胶体粒子凝聚而产生沉淀。
(7)配合量
配合量的多少影响到浓度,药物在一定浓度下 才出现沉淀。如氨苄青霉素钠1g、2g与5g,在室温 时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降解速度为5g>2g>1g.
(11)光敏感性
有些药物对光敏感,如氟罗沙星、两性霉素B、磺 胺嘧啶钠、四环素类等药物,所以输注时应避光.
(12)成分的纯度
有些制剂在配伍时发生的异常现象,并不是由于 成分本身而是由于成分的纯度不够而引起的。例如氯 化钠原料中若含有微量的钙盐, 当与2.5%枸橼酸钠注 射液配合时往往产生枸橼酸钙的悬浮微粒而沉淀。中 药注射液中未除尽的高分子杂质与输液配伍时可能出 现混浊或沉淀。
(8)混合的顺序
药物制剂配伍时的混合次序极为重要,可用改变
混合顺序的方法来克服某些药物配伍时产生沉淀的 现象。如氯霉素注射液(12.5%)以丙二醇与水为混 合溶剂制成,每2ml含氯霉素250mg。氯霉素在水中 溶解度仅为0.25%。若将2ml氯霉素注射液用100ml 输液稀释后,再与另一种注射液混合不会产生沉淀, 如果先混合,后稀释则会形成沉淀且在短时间内不 易重新溶解。
配伍变化的处理方法
配伍变化的处理方法在药物治疗中,不同药物的配伍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药物配伍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药物配伍变化的处理方法,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进行药物治疗。
一、药物配伍的基本原则药物配伍的基本原则是互不干扰、相互协同。
互不干扰是指药物之间相互不会发生不良反应或相互干扰药物的疗效;相互协同是指药物之间可以增强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
因此,在选择药物配伍时,需要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以及患者的病情等因素。
二、药物配伍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 药物相互作用问题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相互影响,改变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药代动力学过程,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在药物配伍时,应避免出现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
处理方法:1)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选择不会相互作用的药物进行配伍;2)遵循药物的使用说明,避免使用具有相同代谢途径的药物;3)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药物治疗效果,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配伍方案。
2. 药物相互干扰问题药物相互干扰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之间在体内发生化学或物理反应,导致药物的疗效受到影响。
在药物配伍时,应避免出现药物相互干扰的问题。
处理方法:1)避免药物之间的直接接触,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输液管道或不同的输液泵进行分开输注;2)避免药物的光敏性,如避光保存、避免与光敏药物共同使用;3)合理选择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减少药物相互干扰的可能性。
3. 药物剂量调整问题在进行药物配伍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特性进行合理的剂量调整。
不同药物的剂量调整方法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1)遵循药物的使用说明,按照药物的推荐剂量进行配伍;2)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特征进行剂量调整,如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要减少药物的剂量;3)定期监测患者的血药浓度,根据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进行剂量调整。
三、药物配伍的注意事项1. 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干扰,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或影响药物的疗效;2. 合理选择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3. 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药物治疗效果,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配伍方案;4. 注意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用药史,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5. 注意药物的保存条件,避免药物的变质或降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
中药药剂学 6.酶抑作用,增加毒副作用:
麻黄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优降宁)合用。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单胺类神经递质 单胺氧化酶↓单胺类神经递质降解↓ (如去甲肾上腺素 ) 大量贮于神经末梢 麻黄碱 大量释放致高血压 危象和脑出血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
中药药剂学
第四节 预测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 常用注射液的配伍表。 但具体问题需通过理化实验甚至药理学、微生物学等 研究。 一、可见的配伍变化实验方法 方法:将两种药液混合,在一定时间内以肉眼观察有无 产生浑浊、沉淀、结晶、变色、产生气体等现象。 也可将配伍一定时间后的药液微孔滤膜滤过,显 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 混合量比 1:1、 1:2或1:3。 观察时间2、4、24小时等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
中药药剂学
〔一〕溶解度的改变 1、煎煮等提取过程 : 如石膏(硫酸钙)+不同药物:不同溶解度 提取温度 : 热溶冷析。例如药酒。 口服液质量问题 3、药渣吸附:甘草+不同药物:甘草酸含量不同 如与麻黄、黄连等配伍,含量下降大(约60%)。 4、盐析作用:芒硝+甘草,甘草酸析出沉淀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
中药药剂学
3、原辅料纯度与盐析作用 杂质或处方引入无机离子 4、成分之间的沉淀作用 5、混合浓度、顺序与稳定性的影响 浓度高混合易沉淀 、顺序可经实验确定,放置 时间长可能沉淀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
中药药剂学
第三节 药理学的配伍变化 一、协同作用 系指两种药物合并使用后,能使药物作用增加。 又分为相加作用和增强作用。相加作用为两药合用 的作用等于两药作用之和。而增强作用又称相乘作 用、表现为大于两药作用之和。 二.拮抗作用 系指两种药理作用相反的药物合并使用、使作用减 弱或消失。 三.增加毒性或副作用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
中药药剂学
第五节 配伍变化的处理原则与方法 一、处理的一般原则: 了解用药意图; 控制制备工艺与贮藏条件; 保证药物制剂应有的疗效与用药安全。 二、处理原则: 1、改变贮存条件:密闭及避光条件 2、改变调配次序 3、改变溶剂或添加助溶剂 4、调节溶液pH值:使最大溶出; 或防氧化、水解或降解作用。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
中药药剂学
三、注射液的配伍变化 在输液中添加多种药物静脉滴注常见,也分药理学和 药剂学配伍变化。 (一)注射液药剂配伍变化分类 1、“可见的”变化:浑浊、沉淀、结晶、产气和变色等 现象; 2、“不可见的”变化:不稳定的药物与溶剂或其他注射 液混合而变化。使药效降低、毒副作用增加。 有些输液配伍虽然肉眼观察不到沉淀,但用微孔滤膜— 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有大量的微粒存在。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
中药药剂学
(二)、注射剂产生配伍变化的原因 1、溶液组成改变 如非水溶剂注射剂+水性注射剂 常见:血液制品、甘露醇、静脉乳等 2、PH改变: pH是其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能超出药物最稳定 的pH范围。 弱酸弱碱药溶解度与pH关系 3、缓冲容量:缓冲容量内加入不同pH溶液影响较小。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
中药药剂学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
中药药剂学
三、稳定性试验 药物配伍后在规定时间内(如6、24小时等)其 效价或含量下降数不超过10%,则为稳定。 方法:将药液配伍后,维持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温 度、光照等),测定一定时间内的药物量,并记录其 pH与外观,从而了解到药物在一定条件下稳定的情况 和分解损失10%所需的时间。 实验关键:选择合适的定量方法,不受其他成分的 干扰,有一定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
中药药剂学
二、配伍用药的目的 1.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即中药相须、相使。 2.抑制毒副作用,即相畏、相杀。 例如生姜可以解除半夏毒性; 3.拮抗作用:药性相反---相反相成 上述合理配伍能达到预期目的 反之导致体内可体外不良后果: 生产、服用带来不便,或治疗产生不良效果: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
中药药剂学
第一节 概述 一. 药物配伍变化与配伍禁忌含义 药物配伍变化(药物配伍相互作用): 可分为 合理的配伍变化 不合理的配伍变化 配伍困难 配伍禁忌 系指药物配伍后在理化性质或 生理效应方面产生的变化。 指在一定条件下产生 的不利于生产、应用 和治疗的配伍变化。
复方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特点。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
中药药剂学
3.拮抗作用,降低药效。 口服降糖灵与甘草合用,降低降糖效果。 因为甘草口服产生甘草次酸,具肾上腺皮质激素样 作用,使葡萄糖与糖原产生增加,即能升血糖,与降糖 药产生药理拮抗。 4.酸碱中和,降低药效。 含有机酸的乌梅等+碱性碳酸氢钠、氢氧化铝 酸碱中和,药效降低,甚至失去治疗效用。 5.酶促作用,降低药效 含有乙醇的中成药(药酒)不宜与与苯巴比妥、苯 妥英钠、安乃近等合用,因乙醇是药酶诱导剂,使药物 代谢加速,药效下降。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
中药药剂学
5、 改换处方药物或更换剂型 (药剂人员无处方权) 注射液间产生物理化学配伍禁忌时,通常不宜配伍使用, 应分别注射或建议医师换用其他的注射液或输液。 6.改变制备工艺 对成分相互作用产生沉淀反应的,制备时不要一 锅煎。含低共熔组分配成散剂:分别稀释后再混合或 先混合共熔再吸收。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
中药药剂学
二、测定变化点的PH 方法: 注射液(1M)+酸(0.1mol/LHCl) 或+碱(0.1mol/L NaOH) 观察其外观发生变化时的pH、pH变动范围及所用的 酸碱量。 结果:加入酸或碱而无外观变化,或pH在无变化区移 动范围大,或用酸、碱量大的,则不易产生可见的配 伍变化。 反之则容易产生可见的配伍变化。 如配伍后药液的pH落入变化区内.则可能出现配伍 变化。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
中药药剂学
二.中西药合用的配伍禁忌 1. 产生难溶性整合物或沉淀物,降低药效。 如含金属离子的中药(牛黄、石膏、龙骨等)与四环 素族形成难溶性络合物,不易吸收,减弱其抗菌效果, 影响药效发挥。 2.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或增加毒性: 如含朱砂(硫化汞)中药,与溴化钾合用,生成刺 激性溴化汞或碘化汞,排出赤痢样便。
中药药剂学
第二十三章 药物 的配伍变化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
中药药剂学
第二十三章 药物的配伍变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药剂学的配伍变化 第三节 药理学的配伍变化 第四节 预测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 第五节 配伍变化处方的处理原则与方法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
中药药剂学
第二十三章 药物的配伍变化 大纲要求
1.掌握:药物配伍变化、配伍禁忌的含义;研究配伍 变化的目的;药剂学配伍变化的内容;中药配伍禁 忌与处理原则。 2.熟悉:中药学、药理学及注射剂的配伍变化。 3.了解:溶液中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
中药药剂学
三.配伍变化分类
(1) 按性质可分
疗效学配伍变化 物理化学配伍变化
(2) 按药物特点及临床用药情况分
中药学的配伍变化 药理学的配伍变化(体内) 药剂学的配伍变化(体外) 物理配伍变化 化学配伍变化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
中药药剂学
(3)按配伍变化发生的部位
•体外配伍变化 •体内配伍变化 药动学配伍变化(体内过程中) 药效学配伍变化(靶部位)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
中药药剂学 (二)吸湿、潮解、液化
1.吸湿潮解:中药干浸膏粉,或含浸膏的散剂、胶 囊、颗粒、片剂等。 后果:制品发软、粘连、结块、变色等,严重者 霉变或成分水解。 2.形成低共熔混合物,常发生软化或液化现象。
(三)聚结与悬浮(粒径或分散状态改变)
混不准或吸收差。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
中药药剂学
(二)、产生有毒物质 如含朱砂(汞)的制剂+还原性药物(KBr, KI) 等,赤痢样大便。 (三)变色 含有羟基的成分在酶的作用下氧化、聚合,形成了 大分子有色物质。 大黄蒽醌成分因组方中存在强碱性物质而变红。 (四)产生气体 例如碳酸盐与酸类药物配伍,铵盐与碱类药物混合 时均可产生气体。 (五)发生爆炸 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合用,混合共研所引起。例 如红灵散中将其中硝石与雄黄混合共研,可能爆炸。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
中药药剂学
第二节 药剂学的配伍变化
药剂学的配伍禁忌 指不利于生产、贮存,造成 使用不便或对治疗有害而又 无法克服的配伍变化。
药剂学配伍变化包括物理或化学的配伍变化 一、物理的配伍变化 主要是指药物在配伍、制 备、贮存过程中发生分散 后果:影响制剂的均 状态或物理性质的改变, 匀性、稳定性或得不 从而影响制剂的外观或内 到符合要求的制剂。 在质量的配伍变化。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
中药药剂学
补充:中西药合用的配伍变化: 一.中西药合用的结果 1、产生协同作用。 有的中西药合用效果比单用好。 2、减轻毒副作用。 如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扶正中药与抗肿瘤药、放 疗等合用,可减轻抗肿瘤药、放疗的毒性、副作用。 3、使药物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增加。 合用不当药物之间发生不良相互作用,或引起药源 性疾病,甚全危及生命。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
中药药剂学
二、化学的配伍变化 系指中药化学成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而 引起的变化。 原因: 氧化、还原、分解、水解、取代、聚合、 加成、异构化等引起。 后果: 产生浑浊、沉淀、变色、气体、爆炸等现象; 产生毒副产物、减效或失效。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
中药药剂学
(一)产生浑浊或沉淀 1、生物碱与苷类 皂苷(如甘草皂苷) 黄酮(如黄芩苷等) + 生物碱类(如小檗碱)→沉淀 蒽醌(如大黄素等) 2、有机酸+生物碱 如金银花与茵陈+黄连、延胡索 3、鞣质+生物碱: 如大黄+黄连 4、鞣质+皂苷、酶类、金属离子 5、与无机离子(钙、镁 )成盐
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