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药剂学》第二十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第二十章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大纲要求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001第一节概述学习要点:1.药物配伍变化研究的目的2.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一、药物配伍变化与配伍禁忌的含义药物配伍变化: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伍后在理化性质或生理效应方面产生的变化。
药物配伍禁忌:不利于生产、应用和治疗的药物配伍变化。
研究目的:根据药物及其制剂组方的性质和作用——分析了解可能发生的配伍变化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正确的处理方法避免因药物配伍不当而造成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问题预防医疗与药品质量事故的发生。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101二、药物配伍应用的目的满足临床预防或治疗合并症(兼病或兼证)需要发挥协同作用,增强疗效-相须、相使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吗啡+阿托品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磺胺药+甲氧苄氨嘧啶(TMP)、阿莫西林+克拉维酸Q:合理配伍——预防治疗、协同增效、降低毒副、拮抗作用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102三、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1.中药学配伍变化配伍理论:“君、臣、佐、使”组方原则、“七情配伍”(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用药禁忌、服药饮食禁忌2.药剂学配伍变化——发生于体外物理配伍变化化学配伍变化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1033.药理学配伍变化(疗效学配伍变化、体内药物相互作用)——发生于体内药理学配伍禁忌:疗效降低或消失,产生毒性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例如协同作用:复方红花注射液+当归注射液当归注射液+川芎注射液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拮抗作用:含钙类的制酸中药+阿司匹林/水杨酸毒副作用:甘草+洋地黄强心苷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104第二节药剂学的配伍变化学习要点:1.物理的配伍变化:常见变化及原因2.化学的配伍变化:常见变化及原因3.注射剂的配伍变化:常见变化及原因一、物理的配伍变化药物配伍后在制备、贮存过程中,发生分散状态或物理性质的改变,从而影响制剂质量的变化。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药剂学21
第二十章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一、药物配伍应用的目的:1.增加疗效,如相须、相使的配伍2.减少不良反应,抑制克服药物偏性,如相杀、相畏。
3.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如磺胺药与甲氧苄氨嘧啶、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4.满足临床预防或治疗合并症的需要二、配伍变化的类型:1.中药学配伍变化:包括君臣佐使,七情配伍,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2.药剂学配伍变化:1)物理配伍变化①混浊、沉淀或分层,多因溶剂或分散状态改变而某些成分溶解度减小所致。
②吸湿、潮解、液化或结块,药物配伍后使得混合物的临界相对湿度(CRH)下降。
③吸附与活性炭、白陶土、碳酸钙等吸附性强的物质配伍,小剂量的生物碱等能被吸附。
2)化学配伍变化①混浊或沉淀a)pH改变一些难溶性药物的盐类,如生物碱盐,因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可以析出游离生物碱。
b)水解硫酸锌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易水解为氧化锌沉淀。
c)成分相互作用如多数生物碱与有机酸或苷类。
②变色如铁盐与含酚羟基的药物相遇颜色加深。
③产气乌洛托品与酸性药物可分解产生甲醛。
④发生爆炸由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产生。
3)注射剂的配伍变化3.药理学配伍变化:也称体内药物相互作用。
三、药剂学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1.可见的配伍实验,如将两注射液混合观察沉淀、结晶、变色等2.测定变化点的酸碱度(pH)3.稳定性实验四、药剂学配伍变化的处理方法1.改变调配次序2.调整溶剂3.调节药液pH4.改变剂型或改换药物5.控制储存条件139.减少或避免药物制剂发生药剂学配伍变化的方法有A.调整溶剂B.改变调配次序C.调节药液的pH值D.改变剂型或改换药物E.控制贮存条件答案:ABCDEA型题1.碳酸钙与小剂量的生物碱会产生怎样的配伍变化()A.吸附B.沉淀C.结晶D.产气E.爆炸答案:AB型题A.吸附B.沉淀C.变色D.产气E.爆炸1.高锰酸钾与甘油混合研磨会出现什么现象()答案:E2.溴化铵与利尿药配伍出现什么现象()答案:D3.维生素C与烟酰胺粉末混合出现什么现象()答案:CX型题1.碳酸钙与小剂量的生物碱配伍产生的配伍变化属于()A.中药学配伍变化B.药剂学配伍变化C.药理学配伍变化D.物理配伍变化E.化学配伍变化答案:BD2.药物配伍应用的目的:()A.增加疗效B.减少不良反应C.抑制克服药物偏性D.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E.满足临床预防或治疗合并症的需要答案:ABCDE。
药物的配伍变化
如与麻黄、黄连等配伍,含量下降大(约60%)。 3、盐析作用:芒硝+甘草,甘草酸析出沉淀
原因:二者形
4、增溶、助溶作用:
成复合物。是 增溶作用吗?
如糊化淀粉提高芦丁溶解度 :3.8倍
甘草(皂苷)对党参、茯苓的增溶。
5、溶剂影响:
思考:用80%乙醇提取药材所得浸膏制备一
观察其外观发生变化时的pH、pH变动范围及所用的 酸碱量。
结果:加入酸或碱而无外观变化,或pH在无变化区移 动范围大,或用酸、碱量大的,则不易产生可见的配 伍变化。
反之则容易产生可见的配伍变化。
如配伍后药液的pH落入变化区内.则可能出现配伍 变化。
三、稳定性试验
药物配伍后在规定时间内(如6、24小时等)其 效价或含量下降数不超过10%,则为稳定。
三、注射液的配伍变化
在输液中添加多种药物静脉滴注常见,也分药理学和 药剂学配伍变化。
(一)注射液药剂配伍变化分类
1、“可见的”变化:浑浊、沉淀、结晶、产气和变色 等现象;
2、“不可见的”变化:不稳定的药物与溶剂或其他注 射液混合而变化。使药效降低、毒副作用增加。
有些输液配伍虽然肉眼观察不到沉淀,但用微孔滤膜— 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有大量的微粒存在。
二.中西药合用的配伍禁忌
1. 产生难溶性整合物或沉淀物,降低药效。 如含金属离子的中药(牛黄、石膏、龙骨等)与四环
素族形成难溶性络合物,不易吸收,减弱其抗菌效果, 影响药效发挥。
2.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或增加毒性: 如含朱砂(硫化汞)中药,与溴化钾合用,生成刺
激性溴化汞或碘化汞,排出赤痢样便。
3.拮抗作用,降低药效。 口服降糖灵与甘草合用,降低降糖效果。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课件
01
02
03
04
化学反应
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发生化学反 应,导致药物结构的变化或产
生新的化合物。
氧化还原反应
某些药物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导致药物结构
的变化和药效的降低。
水解反应
某些药物在水中会发生水解反 应,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药效
。
聚合反应
某些高分子药物可能发生聚合 反应,导致物理性质的变化和
02
这些变化可能导致药物失去原有 疗效、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药物 的安全性。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原因
01
02
03
化学反应
药物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 反应,导致药物的分子结 构改变。
物理相容性
药物与辅料或溶剂之间的 物理相容性问题,如溶解 度、分散度等。
微生物污染
药物制剂在配制、储存过 程中受到微生物污染,导 致药物变质。
根据药物的性质和配伍要求,选择合 适的溶剂和溶媒,以降低药物之间的 化学反应。
合理安排给药顺序
在联合用药时,应遵循一定的给药顺 序,如先给药理作用较强的药物,再 给药理作用较弱的药物,以降低配伍 变化的风险。
控制溶液的浓度和pH值
在配制药物制剂时,应控制溶液的浓 度和pH值,以避免因浓度过高或pH 值不适引起的配伍变化。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应急处理
观察症状
停止给药
一旦发现药物制剂出现配伍 变化,应立即观察患者的症 状,包括生命体征、不良反 应等,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一旦确认是药物制剂配伍变 化引起的反应,应立即停止 给药,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
施。
对症治疗
记录并报告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反应情况 ,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 ,如吸氧、输液、使用拮抗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X型题1.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不包括的内容是A.螺内酯可影响地高辛的排泄B.低蛋白质饮食造成碱性尿从而影响苯丙胺的排泄C.头孢匹林显著降低庆大霉素的血药浓度D.吐温60能降低尼泊金的抑菌活性E.巴比妥类药物能降低口服抗凝剂的作用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2.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化学配伍变化A.溴化铵与强碱性药物配伍产生氨气B.氯霉素与尿素形成低共熔混合物C.水杨酸钠在酸性药液中析出D.生物碱盐溶液与鞣酸后产生沉淀E.维生素B12与维生素C制成溶液,维生素B12效价下降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3.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不包括A.秋水仙碱抑制肠粘膜中多种酶使维生素B12吸收减少B.光敏性药物避光保存稳定性增加C.食物中的氨基酸町降低左旋多巴的吸收D.含鞣质多的中药不宜与生物碱类药物配伍E.麦角胺酒石酸盐与咖啡因同服有利于吸收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4.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不包括A.头孢匹林显著降低庆大霉素的血药浓度B.巴比妥类药物能降低口服抗凝剂的作用C.吐温60能降低尼泊金的抑菌活性D.螺内酯可影响地高辛的排泄E.低蛋白质饮食造成碱性尿,从而影响苯丙胺的排泄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5.关于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错误表述为A.配伍变化包括物理、化学与药理学方面的变化B.药理学方面的配伍变化又称为疗效配伍变化C.药物配伍后在体内相互作用,产生不利于治疗的变化,属于疗效配伍禁忌D.物理配伍变化往往导致含量变化E.物理配伍变化若条件改变还可恢复制剂的原来状态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6.有关药物化学的配伍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含酚羟基的药物与铁盐相遇颜色变浅B.硫酸锌滴眼剂中加入少量硼酸,以防硫酸锌水解C.黄连素和黄芩苷在溶液中能产生难溶性沉淀D.溴化铵与利尿药配伍时,可分解产生氨气E.高锰酸钾与甘油混合研磨时,可能发生爆炸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7.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克服物理化学配伍禁忌的方法A.改变贮存条件B.用螺内酯可消除安定剂与杀虫剂药物的毒性C.改变药物的调配次序D.调整溶液的pH值E.调整处方组成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8.临床上将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可归纳为A.期望所配伍的药物产生协同作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B.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C.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D.为了预防或治疗合并症而配伍其他药物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9.对药物制剂配伍说法不正确的是A.研究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目的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B.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又称为配伍禁忌C.药物配伍后理化性质或生理效应方面产生的变化均称为配伍变化D.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不利于生产,应用和治疗的配伍变化称为配伍禁忌E.研究药物制剂配伍变化可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10.下列不属于物理化学方面的配伍禁忌的研究方法是A.测定产生配伍变化溶液的pHB.测定配伍过程中有无新物质产生C.通过药效学试验了解药效变化D.测定配伍后制剂的粒度变化E.测定配伍后药物的含量变化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11.哪种现象不属于化学配伍变化A.水杨酸钠在酸性药液中析出B.溴化铵与强碱性药物配伍产生氨气C.氯霉素与尿素形成低共熔混合物D.维生素B12与维生素C制成溶液,维生素B12效价下降E.生物碱盐溶液与鞣酸后产生沉淀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12.药物制剂的化学配伍变化有A.变色、混浊和沉淀B.变色、混浊、沉淀和产气C.变色、混浊、沉淀、产气和发生爆炸D.变色、混浊、沉淀、产气、分解破坏、疗效下降和发生爆炸E.分散、破坏、疗效下降和发生爆炸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13.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药物配伍后在体内相互作用,产生不利于治疗者属于疗效配伍禁忌B.配伍变化包括物理、化学与药理学方面的变化C.药理学方面的配伍变化又称为疗效配伍变化D.物理配伍变化若条件改变还可恢复制剂的原来状态E.物理配伍变化往往导致含量变化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14.不属于常见物理的配伍变化的是A.变色和产气B.潮解、液化和结块C.分散状态变化D.粒径变化E.析出沉淀或分层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15.不属于药物或制剂的物理配伍变化的是A.乳剂与其他制剂混用时乳粒变粗B.光照下氨基比林与安乃近混合后快速变色C.溶解度改变有药物析出D.两种药物混合后产生吸湿现象E.生成低共溶混合物产生液化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16.不属于注射液配伍变化研究常用的具体方法的是A.可见的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B.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配伍C.测定变化点的PH值D.稳定性实验和HPLC等方法的应用E.药理学和药效学实验及药物动力学参数的测定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17.有关注射液配伍变化叙述错误的是A.当某些含非水溶剂的制剂与输液配伍时,由于溶剂的改变会使药物析出B.某些药物会在含有缓冲剂的注射液中或具有缓冲能力的弱酸溶液中析出沉淀C.药物配伍时的混合次序无关紧要,但改变混合顺序可克服某些药物配伍时产生沉淀的现象D.注射液安瓿内填充惰性气体,可排除氧化、防止药物被氧化E.中药注射液中未除尽的高分子杂质与输液配伍时,可能出现混浊或沉淀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18.配伍变化的处理方法主要有A.改变贮存条件和调配次序B.改变溶剂或添加助溶剂C.调整溶液的pH值D.改变有效成分或改变剂型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19.引起注射液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溶剂组成改变、pH值改变、缓冲剂B.溶剂组成改变、pH值改变、离子作用C.溶剂组成改变、pH值改变、缓冲剂、离子作用、直接反应、盐折作用、配合量D.溶剂组成改变、pH值改变、缓冲剂、离子作用、直接反应、反应时间E.溶剂组成改变、pH值改变、缓冲剂、离子作用、直接反应、盐折作用、配合量、混合的顺序、反应时间、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光敏感性、成分的纯度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20.下列不属于克服物理化学配伍禁忌的方法A.改变药物的调配次序B.调整处方组成C.用螺内酯可消除安定剂与杀虫剂药物的毒性D.改变贮存条件E.调整溶液的pH值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21.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不包括A.处方中加入助悬剂增加混悬前的稳定性B.注射用普鲁本辛使口服扑热息痛的Cmax下降C.注射用甲氧氯普胺使口服扑热息痛的Cmax上升D.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E.两种药物的拮抗作用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22.药物化学的配伍变化反应的结果包括A.变色、混浊、沉淀B.产气和发生爆炸C.分解破坏、疗效下降D.以上全部E.分散状态或粒径变化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23.药物制剂的物理的配伍变化有A.折出沉淀或分层B.折出沉淀或分层、潮解、液化、结块C.析出沉淀或分层、潮解、液化、结块、分散状态或粒径变化D.折出沉淀或分层、分散状态或粒径变化E.分散状态、粒径变化、潮解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24.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有A.物理的配伍变化、化学的配伍变化和药理的配伍变化类型B.物理的配伍变化和化学的配伍变化类型C.物理的配伍变化和药理的配伍变化类型D.化学的配伍变化和药理的配伍变化类型E.药剂的配伍变化和药理的配伍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25.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不包括A.吸收部位药物间的配伍变化B.两种药物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能C.四环素与碳酸氢钠配伍,影响其在胃部的吸收D.胃蛋白酶与碱物药物合用活性显著降低E.胰酶与酸性药物合用活性显著降低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26.注射液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A.溶剂组成和PH值改变B.缓冲剂和离子作用C.直接反应、配合量和混合的顺序D.光敏感性、反应时间和盐析作用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27.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在代谢过程中的表现有A.两种药物的竞争排泄致使产生某种药物在体内的累积中毒B.促进某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增强C.促使某种药物代谢酶的活性降低D.药物血浆蛋白结合使活性降低E.药物之间的拮抗作用使其活性降低正确答案:B,C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28.药物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包括A.吸收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B.药物在生理盐水中的盐析作用C.分布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D.pH对药物水解的催化作用E.排泄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正确答案:A,C,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29.引起碱性尿的药物有A.乳酸钠B.碳酸氢钠C.氯化铵D.氯噻嗪类利尿药E.枸橼酸钠正确答案:A,B,D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30.引起酸性尿的药物有A.维生素CB.碳酸氢钠C.氯化钙D.乙酰唑胺E.氯化钠正确答案:A,C,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31.下列属于药物的物理配伍变化的是A.溶剂的组成改变,出现混浊与沉淀B.固体药物配伍后出现潮解、液化与结块C.水杨酸盐与碱性药物配伍变色D.配伍后混悬剂的药物粒径变大E.配伍后乳剂产生絮凝现象正确答案:B,D,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32.药物产生化学配伍变化的现象是A.出现混浊与沉淀B.药物的效价降低C.变色D.有气体产生E.产生结块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33.防止物理化学配伍禁忌的方法包括A.药物含量降低时增加投药量B.采用过滤方式除出析出的固体C.改变溶剂或添加助溶剂D.调整溶液的pHE.改变调配次序正确答案:C,D,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34.下列为药物的物理配伍变化的是A.水杨酸盐与碱性药物配伍变色B.配伍后混悬剂的药物粒径变大C.固体药物配伍后出现潮解、液化与结块D.配伍后乳剂产生絮凝现象E.溶剂的组成改变出现混浊与沉淀正确答案:B,C,D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35.一般注射剂和输液配伍应用时可能产生A.由于pH的改变药物析出B.药物的含量降低C.引起溶血D.使静脉乳剂破乳E.输液剂中的氯化钠能使甘露醇从溶液中析出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36.固体药物配伍时出现润湿与液化的原因是A.药物间反应生成水分B.含结晶水多的盐与其他药物反应释放结晶水C.包材透湿D.混合后临界相对湿度下降而吸湿E.因生成低共熔混合物而液化正确答案:A,B,D,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37.固体药物配伍时出现润湿与液化的原因是A.因生成低共熔混合物而液化B.包材透湿C.混合后临界相对湿度下降而吸湿D.含结晶水多的盐与其他药物反应释放结晶水E.药物间反应生成水份正确答案:A,C,D,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38.注射剂产生配伍变化的原因有A.温度的影响B.配伍时的混合顺序C.pH值的改变D.离子的催化作用E.盐析作用正确答案:B,C,D,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39.一般注射剂和输液配伍应用时可能产生下列哪几种情况A.引起溶血B.使静脉乳剂破乳C.输液剂中的氯化钠能使甘露醇从溶液中析出D.由于pH的改变药物析出E.药物的含量降低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40.药物产生化学配伍变化的表现是A.变色B.出现混浊与沉淀C.产生结块D.有气体产生E.药物的效价降低正确答案:A,B,D,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
药物配伍变化
④含结晶水多的盐与其它药物反应后形成含结晶 水少的盐而放出结晶水。
3.分散状态或粒径变化:
乳剂和混悬剂 (分散相) 胶体溶液 配伍 久贮
粒径发生变粗, 或分散相聚结或凝聚而分层或析出
加入电解质或其他脱水剂胶体
沉淀
导致结果:使用不便或分剂量不均匀,可致生物利用
度下降。
4.盐析作用:
两性霉素B注射液为胶体分散系统,若加入到含大
三、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
药物配伍使用后发生物理性质改变,如析出、分离、潮解或熔
化等,致使药物制剂不符合质量标准或医疗的需要。
①物理配伍变化 ②化学配伍变化 ③药理学配伍变化
指不同的药物混在一起时发生化学反应,如
产生气体、沉淀、变色、爆炸、燃烧等。亦有 许多药物的分解、取代、聚合、加成等化学难 以从外观看出来。此时药物的原来的化学性质 已经改变,不再有治疗疾病的作用。
药效学方面:生理性拮抗或协同、受体水平的协同或拮抗、 干扰神经递质的转运。
药物相互作用对临床治疗的影响
有益的相互作用:联合用药时若得到治疗作用适度增强 或副作用减轻的效果。 不良的相互作用: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①药物治疗作用的减弱,甚至可导致治疗失败; ②副作用或毒性增强; ③治疗作用的过度增强。 重点注意问题: ①肾功能不全的病人; ②肝功能不全的病人; ③过敏性体质的病人。
5.配伍后引起爆炸:
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混合研磨时,可能发生爆炸
如:高锰酸钾与甘油
氯化钾与硫
硝石与雄黄
6.产气:
溴化铵、氯化铵或乌洛托品与酸类或酸性药物配 伍能分解产生甲醛气体。 有些药物配伍后产生气体属于正常现象,如泡腾 散剂、泡腾片即是利用其产生的二氧化碳达到药 物作用,致使胶体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
另一方面:通过实验观察做出合理的判断。
29
29
第二节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
(六)预测药物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
物理化学实验法 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
直接试验法 间接试验法
药理学、药动学实验法
30
30
第二节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
可见的配伍变化实验方法 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药液混合,在一定时间内,肉眼
配伍变化
③药剂学的配伍变化可以分为可见的和不可见的两种
变化现象。
22
22
第二节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
(四)注射液的配伍变化 ④可见的配伍变化是指一种注射剂与另一种注射剂混合
或加入到输液剂中后,会出现浑浊、沉淀、结晶、变色或 产气等变化现象。
⑤不可见的配伍变化是指肉眼观察不到的配伍变化,可
23
能会影响疗效或出现毒副作用,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危害性。
32
32
第二节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
测定变化点的pH值 判断:酸碱的用量达10ml还未出现任何变化--酸或碱对
该注射液不引起变化。 pH值移动范围大--不易产生变化, pH值移动范围小--易产生pH值配伍变化。
特点:实用,但终点不易判定、误差大。
33
33
第二节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
稳定性试验 方法1:将注射液按实际使用量和浓度,加入输液中,或再加 第二种、笫三种注射液,混合均匀后,控制恒定的温度,立 即测定其中不稳定药物的含量或效价,并记录该混合液的pH 值与外观等。然后每隔一定时间取出适量进行定量或效价测 定,并记录结果。
3.按配伍变化发生的部位:
药物动力学相互
体内药物相互作用
作用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
第十七章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一、概述在药物制剂临床治疗过程中,为了针对不同的症状和病情,达到更好的治疗目的,常常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
这种配伍使用的目的可归纳为:(1)预期某些药物产生协同作用,以增强疗效,如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复方降压片等。
(2)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等,如磺胺药与甲氧苄氨嘧啶(TMP)联用、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联用。
(3)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副作用,如用吗啡镇痛时常配伍阿托品,以消除吗啡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及胆道、输尿管及支气管平滑肌的兴奋作用。
(4)为了预防或治疗合并症而加用其他药物等。
研究药物配伍变化的目的是:根据药物和制剂成分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设计合理的处方。
对可能发生的配伍变化则应有预见性,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正确的处理或防止方法。
以保证用药的安全和有效,防止医疗、生产质量事故。
二、配伍变化的类型配伍变化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和药理的三个方面。
如从配伍的意愿来看可分为有意的和无意的。
如从配伍变化所引起的后果来看可分为绝对不能配伍的(配伍禁忌)和非绝对的。
(一)物理的配伍变化几种药物相互配合,常常可能发生分散状态或其他物理性质的改变,造成药物制剂不符合质量和医疗要求。
常见的有:1.溶解度改变不同性质溶剂的制剂配合在一起,常因药物在混合溶液中的溶解度变小而析出沉淀。
例如以丙二醇与水为混合溶剂制成的12.5%的氯霉素注射液当用输液稀释至浓度在0.25%以上时,会出现氯霉素沉淀。
酊剂、醑剂、流浸膏等是以乙醇为溶剂,若与某些药物的水溶液配合,有效成分很可能析出。
含黏液质、蛋白质多的水溶液若加入多量的醇能产生沉淀。
于某些药物饱和溶液中加入其他物质时可能发生分层或沉淀。
例如芳香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可使挥发油分离出来。
2.潮解、液化和结块与吸湿性很强的药物或制剂如干浸膏、冲剂、乳酶生、干酵母、胃蛋白酶、无机溴化物等配伍时,在制备、应用或贮存中可发生潮解与液化,其原因有:①混合物的相对临界湿度下降而吸湿;②形成低共熔混合物,如牙科常用的消毒剂、止痛剂系利用苯酚与樟脑或苯酚、麝香草酚与薄荷脑的共熔作用而制成液体滴牙剂。
药学专业知识: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类型
药学专业知识: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类型今天我们总结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类型,首先看一下配伍使用的目的:(1)使配伍的药物产生协同作用,以增强疗效。
如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等。
(2)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
如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配伍联用。
(3)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用吗啡镇痛时常与阿托品配伍,以消除吗啡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等。
(4)预防或治疗合并症。
(一)物理配伍变化1.溶解度改变某些溶剂性质不同的制剂相互配合使用时,常因药物在混合后的溶液体系中的溶解度较小而析出沉淀。
2.潮解、液化和结块吸湿性强的药物或制剂如干浸膏、冲剂、乳酶生、干酵母等在配伍时,或在制备、应用与贮存中发生潮解与液化,其原因:①混合物的临界相对湿度下降而吸湿②形成低共熔混合物3.分散状态或粒径变化乳剂、混悬剂中分散相的粒径可因与其他药物配伍,也可能因久贮而粒径变粗,或分散相聚结或凝聚而分层或析出,导致使用不便或分剂量不均匀,甚至使生物利用度下降。
(二)化学的配伍变化1.变色药物制剂配伍引起氧化、还原、聚合、分解等反应时,可产生有色化合物或发生颜色变化。
例如:1)Vc与烟酰胺即使干燥粉末混合也会产生橙红色。
2)多巴胺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会渐变成粉红至红色。
3)碳酸氢钠或氧化镁粉末能使大黄粉末变为粉红色。
4)氨茶碱或异烟肼与乳糖粉末混合变成黄色。
变色现象在光照、高温、高湿环境中反应更快。
2.混浊和沉淀(1)PH改变产生沉淀由难溶性碱或酸制成的可溶盐,它们因pH 值的改变而出现沉淀,如水杨酸钠或苯巴比妥钠水溶液因水解遇酸或酸性药物后,会析出水杨酸或巴比妥酸。
生物碱可溶性盐与碱或碱性药物后会析出难溶性碱的沉淀。
(2)水解产生沉淀苯巴比妥钠水溶液因水解反应能产生无效的苯乙基乙酰脲沉淀。
硫酸锌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锌沉淀。
(3)生物碱盐溶液的沉淀大多数生物碱盐的溶液,当与鞣酸、碘、碘化钾、乌洛托品等相遇时能产生沉淀等。
高级动物疫病防治员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高级动物疫病防治员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1、关于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错误叙述为( )。
A、物理配伍变化往往导致制剂出现产气现象B、药理学方面的配伍变化又称为疗效配伍变化C、配伍变化包括物理、化学与药理学方面的变化D、药物配伍后在体内相互作用,产生不利于治疗的变化,属于疗效配伍禁忌答案:A2、不属于管状器官的黏膜的时()。
A、外膜B、黏膜肌层C、固有膜D、上皮答案:A3、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胚胎样品,应选取()、无腐败的胚胎A、溃烂B、坏死C、完整D、部分答案:C4、社会主义大的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A、职业道德B、有德C、品德D、道德答案:A5、常见的碘制剂有聚维酮碘、碘酊,使用最广泛的是聚维酮碘(聚乙烯吡咯烷酮碘、皮维碘、PVP—I、碘伏),其灭毒杀菌的机理是()呈现强杀细菌作用。
A、溴离解产生游离溴B、氯离解产生游离氯C、碘离解产生游离碘D、氟离解产生游离氟答案:C6、口蹄疫病毒是单股()病毒。
A、双螺旋B、NAC、RNAD、DNA答案:C7、关于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责任,其中错误的是( )。
A、食品、饮料及类似物品只应在指定的区域中准备和食用B、实验室内禁止吸烟C、禁止在工作区域内使用化妆品和处理隐性眼镜,长发应束在脑后,工作时若戴有戒指、耳环、手表、手镯,应将其置于个人防护装备内D、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免疫以预防其可能被所接触的生物因子感染,应按有关规定保存免疫纪录和免疫前血清答案:C8、牛瘤胃穿刺放气的位置是()A、右侧肩端水平线与8—9肋间交点下方2cm处B、右肷部三角形中心凹点C、左侧肩端水平线与8—9肋间交点下方2cm处D、左肷部三角形中心凹点答案:D9、鸡新城疫的免疫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加强免疫:120日龄,新城疫灭活苗每只鸡颈部皮下0.5mlB、该疫苗为终身免疫,初免一次即可C、二免:60日龄,用新城疫I系弱毒活疫苗或新城疫灭活苗肌肉注射。
药物相互作用的试题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一、最佳选择题1、关于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错误叙述为A.配伍变化包括物理、化学与药理学方面的变化B.药理学方面的配伍变化又称为疗效配伍变化C.药物配伍后在体内相互作用,产生不利于治疗的变化,属于疗效配伍禁忌D.物理配伍变化往往导致制剂出现产气现象E.易产生物理配伍变化的药物制剂若改变制备条件可防止配伍变化的发生【正确答案】:D改善制备条件,可以防止与吸湿性很强的药物或者制剂配伍时放生潮解、液化等物理变化。
2、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防止物理化学配伍禁忌的处理方法A.改变贮存条件B.改变溶剂或添加助溶剂C.改变药物的调配次序D.调整溶液的pH值E.用螺内酯可消除安定剂与杀虫剂药物的毒性【正确答案】:E“用螺内酯可消除安定剂与杀虫剂药物的毒性”这句话本身没有问题。
但应注意一点:题目要求的是“防止物理化学配伍禁忌”。
螺内酯消除安定剂与杀虫剂的毒性,应属于药理配伍禁忌。
因此,此题答案为E 。
E属于药理的配伍变化,不是物理化学的配伍变化。
教材中并没有例举这个例子,但是有物理配伍变化的概念,在教材P330.药理的配伍变化药理的配伍变化是指药物配伍使用后,它们的体内过程相互影响,造成药理作用的性质、强度、副作用、毒性等的变化。
又称为疗效的配伍变化,或药物相互作用,这部分内容将在药理学知识中加以阐述。
药剂学实验指导——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实验二十六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实训目的通过液体药剂和注射剂配伍变化的观察,进一步了解配伍变化的发生原因,并初步掌握配伍变化处方的处理方法实训器材药品氨茶碱、磺胺嘧啶钠、盐酸四环素注射液、氯霉素、维生素C、碘解磷定注射液、羟苯乙酯、胭脂红、活性炭、滑石粉、盐酸肾上腺素、双氧水、亚硫酸钠、EDTA 器材试管,烧杯,滤纸实训指导(一)物理性配伍变化1.方法步骤(1)取5%羟苯乙酯的乙醇溶液1ml,加纯化水4m1,观察现象。
取5%羟苯乙酯1ml搅拌下逐滴加入100m1纯化水中,观察现象。
(2)取胭脂红溶液1滴,加纯化水至50ml,观察此溶液显色情况。
另取上述溶液20ml加活性炭0.5g,搅匀后用干燥滤纸过滤,观察滤液显色情况。
另取20ml上液加滑石粉0.5g搅匀,干燥滤纸过滤,观察滤液显色情况。
2.注意事项(1)羟苯乙酯中加入纯化水时要边搅拌加滴。
(2)加活性炭加入的量不能太多,否则影响显色。
(二)化学性配伍变化1.方法步骤(1)取5支试管编号。
(2)分别按表26-1进行操作与记录。
表26-1化学性配伍变化操作及结果记录1号管2号管3号管4号管5号管加0.1%盐酸肾上腺素2ml 2ml 2ml 2ml 2ml 加蒸馏水2ml 2ml ---加3%双氧水--2ml -2ml 加1%亚硫酸钠---2ml 2ml 加热至沸-+-+-出现的现象2.注意事项试管编号不能错,操作时尽量注意平行操作。
(三)注射剂配伍变化1.方法步骤取6支试管,按表26-2进行配伍操作,将两种注射液配伍的结果记入表中。
2.注意事项同化学性配伍变化。
表26-2 注射剂配伍变化组号A注射液B注射液A注射液和B注射液混合后现象2.5%氨茶碱5ml 20%磺胺嘧啶钠5ml12.5%氨茶碱5ml 5%盐酸四环素5ml12.5%氯霉素1ml 5%葡萄糖1ml212.5%氯霉素1ml 5%葡萄糖10ml2%维生素C 2ml 0.25%碘解磷定1ml30.25%碘解磷定、1%亚硫酸氢钠、2%维生素C 2ml1%EDTA各1ml实训报告实验二十六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实训目的实训结果(一)物理性配伍变化1.按操作顺序,先后出现现象一;现象二。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药剂学《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习题与解析
第十七章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一、A1、关于配伍变化的错误表述是A、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时,应该避免一切配伍变化B、配伍禁忌系指可能引起治疗作用减弱甚至消失,或导致不良反应增强的配伍变化C、配伍变化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药理的3方面配伍变化D、药理的配伍变化又称为疗效的配伍变化E、药物相互作用包括药动学的相互作用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2、常见药物制剂的化学配伍变化是A、溶解度改变B、分散状态改变C、粒径变化D、颜色变化E、潮解3、药物配伍后产生浑浊与沉淀的原因不包括A、pH改变B、发生水解C、复分解产生沉淀D、生物碱盐溶液的沉淀E、药物氧化、还原4、药物配伍后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氧化B、还原C、分解D、吸附E、聚合5、下列不属于化学配伍变化的是A、变色B、分解破坏疗效下降C、发生爆炸D、乳滴变大E、产生降解物6、同属于物理与化学配伍变化现象的是A、潮解、液化与结块B、产生沉淀C、变色D、产气E、粒径变大7、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化学配伍变化A、溴化铵与利尿药物配伍产生氨气B、麝香草酚与薄荷脑形成低共熔混合物C、水杨酸钠在酸性药液中析出D、生物碱盐溶液与鞣酸产生沉淀E、维生素B12与维生素C制成溶液,维生素B12效价下降8、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药物制剂的物理配伍变化A、溶解度改变有药物析出B、生成低共熔混合物产生液化C、两种药物混合后产生吸湿现象D、乳剂与其他制剂混用时乳粒变粗E、维生素C与烟酰胺的干燥粉末混合产生橙红色9、关于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错误叙述为A、配伍变化包括物理、化学与药理学方面的变化B、药理学方面的配伍变化又称为疗效配伍变化C、药物配伍后在体内相互作用,产生不利于治疗的变化,属于疗效配伍禁忌D、物理配伍变化往往导致制剂出现产气现象E、易产生物理配伍变化的药物制剂若改变制备条件可防止配伍变化的发生10、关于药物制剂配伍的错误叙述为A、药物配伍后由于物理、化学和药理性质相互影响产生的变化均称为配伍变化B、能引起药物作用的减弱或消失,甚至引起毒副作用的增强的配伍称为配伍禁忌C、研究药物制剂配伍变化可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D、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又称为配伍禁忌E、研究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目的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11、地西泮(安定)注射液与5%葡萄糖输液配伍时,析出沉淀的原因是A、pH改变B、溶剂组成改变C、离子作用D、直接反应E、盐析作用12、物理化学配伍禁忌的处理方法,不包括A、改变贮存条件B、改变调配次序调整溶液的pHC、改变溶剂或添加助溶剂D、改变剂型E、测定药物动力学参数13、不属于药物制剂化学性配伍变化的是A、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大量气泡B、头孢菌素遇氯化钙溶液产生头孢烯-4羧酸钙沉淀C、两性霉素B加人复方氯化钠输液中,药物发生凝聚D、多巴胺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后会变成粉红至紫色E、维生素C与烟酰胺混合变成橙红色二、B1、A.变色B.沉淀C.产气D.潮解或液化E.溶解度改变以下药物联合使用产生配伍变化的原因<1> 、黄连素和黄芩苷液体配伍A、B、C、D、E、<2> 、溴化铵和利尿药配伍A、B、C、D、E、<3> 、维生素C与烟酰胺配伍A、B、C、D、E、<4> 、麝香草酚和薄荷脑配伍A、B、C、D、E、2、A.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克服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B.产生协同作用,增强药效C.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D.形成可溶性复合物,有利于吸收E.改变尿液pH,有利于排泄说明以下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1> 、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钾联合使用A、B、C、D、E、<2> 、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联合使用A、B、D、E、3、A.改变尿液pH,有利于药物代谢B.产生协同作用,增强药效C.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D.形成可溶性复合物,有利于吸收E.利用药物的拮抗作用,克服某些不良反应说明以下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1> 、乙酰水杨酸与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联合使用A、B、C、D、E、<2> 、吗啡与阿托品联合使用A、B、C、D、E、4、A.氯化钾和硫B.乳酸环丙沙星和甲硝唑C.异烟肼与乳糖D.硫酸镁溶液与可溶性钙盐E.普鲁本辛与淀粉<1> 、能产生沉淀的配伍A、B、C、D、E、<2> 、能产生分解反应的配伍A、B、C、D、E、<3> 、产生变色的配伍A、B、C、D、<4> 、能发生爆炸的配伍A、B、C、D、E、5、A.两性霉素BB.秋水仙碱C.硫喷妥钠注射液D.鞣酸E.氨苄青霉素<1> 、易受二氧化碳影响的药物A、B、C、D、E、<2> 、易受乳酸根离子催化水解的药物A、B、C、D、E、<3> 、对光敏感的药物A、B、C、D、E、<4> 、不宜与生物碱类配伍的药物A、B、C、D、E、三、X1、固体药物配伍时出现润湿与液化的原因是A、生产环境的相对湿度大B、因生成低共熔混合物而液化C、包材透湿D、混合后临界相对湿度下降而吸湿E、含结晶水的盐与其他药物反应释放结晶水2、研究药物配伍变化的目的是A、根据药物与制剂中成分的理化性质与药理作用合理设计处方B、防止生产质量与医疗事故的发生C、探讨产生配伍变化的原因和正确处理或防止的方法D、对可能产生的配伍变化作到有预见性E、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3、药物产生化学配伍变化的表现是A、变色B、出现混浊与沉淀C、产生结块D、有气体产生E、药物的效价降低4、下列属于药物的物理配伍变化的是A、溶剂的组成改变,出现混浊与沉淀B、固体药物配伍后出现潮解、液化与结块C、水杨酸盐与碱性药物配伍变色D、配伍后混悬剂的药物粒径变大E、配伍后乳剂产生絮凝现象5、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是A、预期某些药物产生协同作用B、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等C、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副作用D、为预防或治疗合并症而加用其他药物E、减少药物的用量6、引起变色的药物配伍有A、多巴胺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B、碳酸氢钠与大黄粉C、氨茶碱与乳糖D、乙酰唑胺与蔗糖粉E、氯化钠与水杨酸钠7、注射剂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A、混合顺序B、离子作用C、盐析作用D、成分的纯度E、溶剂组成改变8、注射剂发生配伍变化的主要因素有A、溶剂的组成改变B、配伍后溶液的pH值改变C、配伍后离子对药物的催化作用D、配伍后缓冲容量的改变E、配伍后产生盐析作用9、防止物理化学配伍禁忌的方法有A、改变调配次序B、改变溶剂或添加助溶剂C、调整溶液的pHD、采用过滤方式除去析出的固体E、药物含量降低时增加投药量10、下列属于注射剂配伍变化的是A、引起溶血B、使静脉乳剂破乳C、药物的含量降低D、由于pH的改变药物析出E、输液剂中的氯化钠能使甘露醇从溶液中析出11、对光敏感的药物是A、磺胺嘧啶钠B、维生素B2C、肝素D、雄性激素类E、四环素类答案部分一、A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配伍变化的相关知识。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实验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注射剂配伍变化的研究方法。
2.掌握注射剂pH变化点的测定方法。
3.了解发生配伍变化的原因和处理的原则。
二、实验原理概念:药物合并使用时,可能出现各种配伍变化。
配伍变化发生与否,受配伍量、配合次序、温度、时间和pH值等因素应影响。
肉眼观察法步骤:方法规定时间临床处方混合药物-------- 观察现象--实验记录--结果分析,指导用药量比测定注射液变化点pH值法步骤:测定注射剂原始pH值---0.1mol/L盐酸(或氢氧化钠)滴定至产生肉眼可见变化---测定变化点pH值(pHT)---计算pH移动数值---确定pH值区域---判断混合液能否发生配伍变化---指导用药pH移动数值= pHT- 原始pH;pH值区域:自pHT起的pH值区域,即配伍变化区。
三、实验药品与器材药品与试剂纯化水、樟脑、樟脑醑、薄荷脑、鱼肝油乳、20%葡萄糖注射液、10%水杨酸钠、0.1mol/L盐酸、0.1mol/L氢氧化钠、20%亚硫酸钠、5%水杨酸醇溶液、亚硫酸铁试液、0.1mol/L依地酸钠溶液、纯化水、维生素C注射液(5ml:0.5g)、磺胺嘧啶钠注射液(5ml:1g)、氨茶碱注射液(2ml:0.25g)、青霉素注射液(160万单位溶于10ml注射用水)等。
器材架盘天平、Ph计、试管、乳钵、试剂瓶、烧杯、滤纸、玻璃棒、量杯、量筒、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铁架台。
四、实验内容(一)物理配伍变化1.溶媒改变(1)取樟脑醑1ml于试管中,加1ml纯化水,出现现象。
(2)取樟脑醑1ml于试管中,逐渐滴入纯化水,振摇使沉淀溶解,继续滴加纯化水至出现混浊不再溶解,共用去纯化水滴。
(3)取纯化水1ml于试管中,用滴管加入樟脑醑1滴,振摇,出现现象。
2.产生低共熔物取薄荷脑0.3g,加樟脑0.6g,研磨,混合,出现现象。
3.盐析作用(1)取鱼肝油乳1滴,加20%葡萄糖注射液4ml,用力振摇5分钟,呈(2)取鱼肝油乳1滴,加20%亚硫酸钠溶液4ml,用力振摇5分钟,呈现象。
药物制剂技术 第二十二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1. 润湿、液化和结块
(2)形成低共熔体:
一些醇类、酚类、酮类、酯类的药物如薄荷脑、 樟脑、麝香草酚、苯酚、水合氯醛等,配伍时 形成低共熔混合物。 一定温度下,低共熔混合物能否液化或润湿与药 物本身的熔点和混合物中的重量比有关。 低共熔物也能促进一些药物的溶解速率和吸收, 如阿司匹林与乙酰苯胺形成的低共熔物等。
2. 药物动力学方面相互作用
(3)影响药物的代谢
CYP酶系被诱导或被抑制是导致代谢性 DI的主要原因: ①酶诱导(enzyme induction) 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格鲁米特、甲丙 氨酯、苯妥英、扑米酮、卡马西平、保泰松、尼可
刹米、灰黄霉素、利福平、螺内酯
2. 药物动力学方面相互作用
1. 体内药物间物理化学反应
半胱氨酸、二硫丙醇等能与某些重金属离子 形成配合物而起解毒作用;亚甲蓝利用氧 化还原反应起解毒作用等。 某些碱性较强的中药以及中成药,与阿司匹 林、胃蛋白酶等酸性较强的药物合用,会 发生中和反应,导致药效降低。
2. 药物动力学方面相互作用
(1)影响药物的吸收
①药物在胃肠道的相互作用 络合作用:含Ca2+、Mg 2+ 、Fe2+ 、Al2+的药物可 减少四环素类的吸收;消胆胺络合洋地黄毒苷和甲 状腺素。 pH的影响:酸酸碱碱时非解离药物多,脂溶性高易通 过膜扩散,吸收率高。抗酸药、抑制胃酸分泌药均 可影响弱酸性药物吸收。
3. 药效学方面相互作用
(2)改变电解质平衡
排钾利尿药增强机体对强心苷的敏感性。 (3)作用于同一生理体系或生化代谢系统
利尿酸、呋塞米、氨基苷类抗生素、红霉素均有耳毒 性,合用毒性增加。TMP与磺胺药合用,抗菌作用 增强。
第三节 注射剂的配伍变化
中药药剂学 第二十章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第二十章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药物配伍变化: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伍后在理化性质或生理效应方面产生的变化。
1.药物配伍应用的目的★:①发挥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如相须、相使配伍。
②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如用吗啡镇痛时配伍阿托品,可消除吗啡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及对胆道、输尿管及支气管平滑肌的兴奋作用。
如相畏、相杀。
③减少或延缓耐药性。
如磺胺药与甲氧苄氨嘧啶(TMP)、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配伍联用。
2.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1)中药学配伍变化:君臣佐使。
七情配伍。
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用药。
服药饮食禁忌。
2)药剂学配伍变化★:药物及其制剂进入机体前发生于体外的配伍变化。
3)药理学配伍变化(疗效学配伍变化、体内药物相互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并使用后,导致其体内过程的改变而引起疗效的变化。
药理学配伍禁忌:出现疗效降低或消失,产生毒性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的。
药物的配伍变化既可发生于体外,也可发生于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体内过程中。
药剂学配伍变化:1.物理的配伍变化★:药物在配伍制备、贮存过程中,发生分散状态或物理性质的改变。
产生的原因:浑浊、沉淀或分层。
吸湿、潮解、液化或结块。
吸附。
2.化学的配伍变化★:药物及其制剂因配伍使成分相互间发生氧化、还原、分解、水解、取代、聚合等化学反应而导致药物成分的改变。
产生的原因:1.浑浊或沉淀--pH改变;成分相互作用。
2.变色。
3.产气。
4.发生爆炸。
成分间相互作用的配伍禁忌。
如朱砂(朱砂安神丸、冠心苏合丸等)不宜与还原性药物(如溴化物、碘化物、硫酸亚铁等)配伍,会导致胃肠道出血或发生严重的药源性肠炎。
3.注射剂的配伍变化:1)分类:药理的配伍变化。
可见的配伍变化(浑浊、沉淀、结晶、变色、产气)。
药剂的配伍变化。
不可见的配伍变化(肉眼观察不到)。
2)主要原因:溶剂组成的改变。
pH的改变。
缓冲容量。
原、辅料的纯度。
成分之间的沉淀反应。
盐析作用。
混合顺序及混合液浓度。
预测配伍变化的实验设计与方法1.预测配伍变化的实验设计:1)预测项目与结果。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2)pH的改变:注射液pH值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不适当的pH下,有些药物会产生沉淀或加速分解。如新生沉淀。5%硫喷妥钠10ml加于5%葡萄糖500ml中则产生沉淀。这都是由于pH下降而产生沉淀。许多抗生素类药物不同pH条件下其分解速度颇不同。如乳糖酸红霉素在等渗氯化钠中(pH约6.45)24小时分解3%,若在糖盐水中(pH约5.5)24小时则分解32.5%。输液本身pH是直接影响混合后pH的因素之一。而各种输液有不同的pH值范围,而且所规定的pH范围较大。例如葡萄糖注射液的pH为3.2-5.5,如pH为3.2则与酸不稳定的抗生素配伍时会引起分解失效的百分数较大。如青霉素G在混后pH值为4.5的溶液中在4小时内损失10%,而在pH3.6时,一小时即损失10%;4小时损失40%的效价。先锋霉素5号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24小时内含量下降8.9%。因此联合使用时间不可超过6小时。PH对药物稳定性影响极大。这是因为这些物质的分解速度与溶液中的[H+]有关。PH相差一个单位则[H+]最低抑制剂之间,[H+]相差约200倍。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pH3.5-6.0)则[H+]相差约320倍。很多药物在这种pH辐度中不适应。因此,对制剂的pH及其范围应有足够的注意。
2.物理化学的配伍变化药物配伍后产生物理化学下的改变,如物理状态,溶解性能、物理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的变化,这样也可必然影响其作用和疗效。物理变化学变化还可再分为物理的化学的配伍变化。
(1)物理配伍变化:药物配伍时发生了物理性质的改变,如果得不到符合要求的制剂则属于禁忌。例如含树脂的醇性制剂在水性制剂中析出树脂,含共熔成分多的制剂失掉干燥均匀的结聚状态。吸时性较强的固体粉末(如活性炭、白掏土等)与剂量较小的生物碱盐物配伍时,能因后者被吸附而在机体中不完全释放。微晶的药物(如醋酸可的松)在水溶液中由于某些物质的溶解能逐渐使之聚结成大晶型等。物理配伍变化一般属于外观上的变化,如果条件改变还可能恢复制剂的原来形式。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B1型题 4. B1型题 5. X型题1.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分为三个方面,以下不属于的是A.物理的B.化学的C.药理的D.剂型的E.以上答案都不对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2.吗啡镇痛时常配伍阿托品的目的是A.产生协同作用B.利用药物之间的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副作用C.减少耐药性的发生D.为了预防或治疗合并E.为了使药物半衰期延长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3.复方降压片和复方乙酰水杨酸片配伍使用,目的是A.产生协同作用B.利用药物之间的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副作用C.减少耐药性的发生D.为了预防或治疗合并E.无配伍作用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4.溴化铵与尿素配伍时会发生的变化是A.沉淀B.变色C.产气D.爆炸E.分解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5.一般来说,适合与注射液配伍的输液是A.单糖B.血液C.甘露醇D.静注用脂肪乳剂E.生理盐水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6.麻醉性镇痛药与巴比妥类配伍,加强了镇痛作用,是因为A.增强对受体的作用B.减弱对受体的作用C.作用效果与受体无关D.与受体有一点关系E.都不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7.利血平与左旋多巴合用,会因为拮抗而减弱后者的药理作用,从受体角度来看是由于A.增强对受体的作用B.减弱对受体的作用C.作用效果与受体无关D.效果与受体关系不明显E.均不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8.在硫酸锌滴眼液中,为防止水解,使其呈弱酸性,常需要加入的酸是A.硫酸B.盐酸C.磷酸D.硼酸E.醋酸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9.在配制0.5%.硝酸银滴眼液时,调整渗透压应选用A.硝酸钾B.硫酸钠C.氯化钠D.硫酸钾E.葡萄糖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10.5%.葡萄糖注射液的pH在3.2~5.5之间,那么[H+]最高的制剂与[H+]最低的制剂之间,[H+]相差的倍数A.100倍B.200倍C.300倍D.400倍E.600倍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11.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pH在3.5~6.0之间,那么[H+]最高的制剂与[H+]最低的制剂之间,[H+]相差的倍数A.150倍B.200倍C.20倍D.70倍E.300倍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12.以下离子中具有缓冲容量的是A.醋酸根B.硫酸根C.氯离子D.高氯酸根E.硝酸根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13.散剂、颗粒剂由于药物吸湿后又逐渐干燥并最终失效,原因是A.溶解度的改变B.潮解C.液化D.结块E.有效成分变化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14.对于水不溶性的药物,为了避免配伍变化可以制成混悬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章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第一节概述
研究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目的在于根据药物及其制剂组方的性质和作用,科学分析,合理设计,预先了解可能发生的配伍变化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正确的处理方法,避免因药物制剂配伍不当而造成内在质量问题,保证药物制剂的安全、有效,防止医疗及生产质量事故的发生。
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 1.中药学配伍变化 2.药剂学配伍变化 3.药理学配伍变化
第二节药剂学的配伍变化
一、物理的配伍变化
1.浑浊、沉淀或分层:多因溶剂或分散状态改变而某些成分溶解度减小所致。
2.吸湿、潮解、液化或结块:因混合物的临界相对湿度(CRH)下降;因失去结晶水而发生潮解现象;形成低共熔混合物。
3.吸附:与吸附性较强的物质配伍。
二、化学的配伍变化
1.浑浊或沉淀:pH改变、水解、成分相互作用
2.变色:分子结构中含有易变色基团。
变色反应与药液的pH值有关,一般光照、高温、高湿环境中反应更快。
3.产气:由化学反应引起。
而泡腾片或颗粒应用时产气则是正常现象。
4.发生爆炸:多由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配伍而引起。
多项选择题
属于药剂学配伍变化中化学配伍变化的有()
A.两种制剂混合因溶剂改变而析出沉淀
B.颗粒剂贮存中吸潮、结块
C.药剂配伍导致乳剂分层、破裂
D.鞣质类与生物碱类制剂配伍产生沉淀
E.氨茶碱与乳糖混合后变色『正确答案』DE
三、注射剂的配伍变化
1.注射剂配伍变化的分类
注射剂的配伍变化同样可分为药理的和药剂的配伍变化。
药剂的配伍变化又可分为可见的和不可见的两种配伍变化。
2.注射剂配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1)溶剂组成的改变:(2)pH的改变(3)缓冲容量(4)原辅料的纯度
(5)成分之间的沉淀反应(6)盐析作用(7)混合顺序及混合液浓度
第三节药剂学配伍变化的实验与处理方法
一、药剂学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
1.可见的配伍变化实验方法
2.测定变化点的pH:如果混合后的pH都不在两种注射液的变化区内,一般不会发生配伍变化。
如混合后的pH值在一种注射液的变化区时,则可能发生配伍变化。
3.稳定性试验
二、药剂学配伍变化的处理方法
1.改变调配次序
2.调整溶剂
3.调节药液pH值
4.改变剂型或改换药物
5.控制贮存条件
多项选择题
减少或避免药物制剂发生药剂学配伍变化的方法有()
A.调整溶剂
B.改变调配次序
C.调节药液的pH值
D.改变剂型或改换药物
E.控制贮存条件『正确答案』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