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ppt(1)

合集下载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药剂学》第二十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药剂学》第二十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第二十章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大纲要求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001第一节概述学习要点:1.药物配伍变化研究的目的2.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一、药物配伍变化与配伍禁忌的含义药物配伍变化: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伍后在理化性质或生理效应方面产生的变化。

药物配伍禁忌:不利于生产、应用和治疗的药物配伍变化。

研究目的:根据药物及其制剂组方的性质和作用——分析了解可能发生的配伍变化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正确的处理方法避免因药物配伍不当而造成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问题预防医疗与药品质量事故的发生。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101二、药物配伍应用的目的满足临床预防或治疗合并症(兼病或兼证)需要发挥协同作用,增强疗效-相须、相使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吗啡+阿托品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磺胺药+甲氧苄氨嘧啶(TMP)、阿莫西林+克拉维酸Q:合理配伍——预防治疗、协同增效、降低毒副、拮抗作用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102三、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1.中药学配伍变化配伍理论:“君、臣、佐、使”组方原则、“七情配伍”(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用药禁忌、服药饮食禁忌2.药剂学配伍变化——发生于体外物理配伍变化化学配伍变化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1033.药理学配伍变化(疗效学配伍变化、体内药物相互作用)——发生于体内药理学配伍禁忌:疗效降低或消失,产生毒性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例如协同作用:复方红花注射液+当归注射液当归注射液+川芎注射液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拮抗作用:含钙类的制酸中药+阿司匹林/水杨酸毒副作用:甘草+洋地黄强心苷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104第二节药剂学的配伍变化学习要点:1.物理的配伍变化:常见变化及原因2.化学的配伍变化:常见变化及原因3.注射剂的配伍变化:常见变化及原因一、物理的配伍变化药物配伍后在制备、贮存过程中,发生分散状态或物理性质的改变,从而影响制剂质量的变化。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课件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课件

01
02
03
04
化学反应
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发生化学反 应,导致药物结构的变化或产
生新的化合物。
氧化还原反应
某些药物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导致药物结构
的变化和药效的降低。
水解反应
某些药物在水中会发生水解反 应,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药效

聚合反应
某些高分子药物可能发生聚合 反应,导致物理性质的变化和
02
这些变化可能导致药物失去原有 疗效、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药物 的安全性。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原因
01
02
03
化学反应
药物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 反应,导致药物的分子结 构改变。
物理相容性
药物与辅料或溶剂之间的 物理相容性问题,如溶解 度、分散度等。
微生物污染
药物制剂在配制、储存过 程中受到微生物污染,导 致药物变质。
根据药物的性质和配伍要求,选择合 适的溶剂和溶媒,以降低药物之间的 化学反应。
合理安排给药顺序
在联合用药时,应遵循一定的给药顺 序,如先给药理作用较强的药物,再 给药理作用较弱的药物,以降低配伍 变化的风险。
控制溶液的浓度和pH值
在配制药物制剂时,应控制溶液的浓 度和pH值,以避免因浓度过高或pH 值不适引起的配伍变化。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应急处理
观察症状
停止给药
一旦发现药物制剂出现配伍 变化,应立即观察患者的症 状,包括生命体征、不良反 应等,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一旦确认是药物制剂配伍变 化引起的反应,应立即停止 给药,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
施。
对症治疗
记录并报告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反应情况 ,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 ,如吸氧、输液、使用拮抗

药物配伍变化

药物配伍变化

④含结晶水多的盐与其它药物反应后形成含结晶 水少的盐而放出结晶水。
3.分散状态或粒径变化:
乳剂和混悬剂 (分散相) 胶体溶液 配伍 久贮
粒径发生变粗, 或分散相聚结或凝聚而分层或析出
加入电解质或其他脱水剂胶体
沉淀
导致结果:使用不便或分剂量不均匀,可致生物利用
度下降。
4.盐析作用:

两性霉素B注射液为胶体分散系统,若加入到含大
三、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
药物配伍使用后发生物理性质改变,如析出、分离、潮解或熔
化等,致使药物制剂不符合质量标准或医疗的需要。
①物理配伍变化 ②化学配伍变化 ③药理学配伍变化
指不同的药物混在一起时发生化学反应,如
产生气体、沉淀、变色、爆炸、燃烧等。亦有 许多药物的分解、取代、聚合、加成等化学难 以从外观看出来。此时药物的原来的化学性质 已经改变,不再有治疗疾病的作用。
药效学方面:生理性拮抗或协同、受体水平的协同或拮抗、 干扰神经递质的转运。


药物相互作用对临床治疗的影响
有益的相互作用:联合用药时若得到治疗作用适度增强 或副作用减轻的效果。 不良的相互作用: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①药物治疗作用的减弱,甚至可导致治疗失败; ②副作用或毒性增强; ③治疗作用的过度增强。 重点注意问题: ①肾功能不全的病人; ②肝功能不全的病人; ③过敏性体质的病人。


5.配伍后引起爆炸:

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混合研磨时,可能发生爆炸
如:高锰酸钾与甘油
氯化钾与硫
硝石与雄黄
6.产气:

溴化铵、氯化铵或乌洛托品与酸类或酸性药物配 伍能分解产生甲醛气体。 有些药物配伍后产生气体属于正常现象,如泡腾 散剂、泡腾片即是利用其产生的二氧化碳达到药 物作用,致使胶体

药剂学学习指导第十七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药剂学学习指导第十七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第十七章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一、概述1.两种以上的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1)使配伍的药物产生协同作用,以增强疗效。

如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等。

(2)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

如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配伍联用。

(3)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用吗啡镇痛时常与阿托品配伍,以消除吗啡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等。

(4)预防或治疗合并症。

2.配伍变化:药物配伍使用时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和药理学方面各种各样的变化,统称为配伍变化。

3.配伍禁忌:由于药物配伍使用,产生的能够引起药物作用的减弱或消失,甚至引起毒性增强的变化称为配伍禁忌。

4.研究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目的是:根据药物与制剂组成的理化及药理性质,预测药物配伍变化,探求产生变化的原因,并给出正确的处理方法,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二、配伍变化的类型从配伍的意愿角度分为:有意与无意配伍;从配伍引起的后果可分为:绝对不能配伍(配伍禁忌)与非绝对不能配伍。

从配伍引起后果的性质可分为:物理配伍变化、化学配伍变化与药理的配伍变化。

(一)物理配伍变化几种药物配伍使用,常发生分散状态或其他物理性质的改变致使药物制剂不符合质量标准或医疗的需要。

常见物理配伍变化有:1.溶解度的改变:不同性质溶剂制成的液体制剂配合作用时,药物会因在混合溶液体系中溶解度降低而析出沉淀,或产生分层现象。

2.潮解、液化和结块:吸湿性强的药物或制剂如干浸膏、冲剂、乳酶生、干酵母等在配伍时,或在制备、应用与贮存中发生潮解与液化,产生原因:(1)药物或制剂混合后临界相对湿度下降而出现吸湿;(2)形成低共熔混合物。

3.分散状态与粒径的变化:乳剂、混悬剂与其他药物配伍,出现粒径变大、或久贮后产生粒径变大,分散相聚结而分层。

某些胶体溶液可因是解质或脱水剂的加入,而使其产生絮凝、凝聚甚至沉淀。

以上均为配伍时的物理变化。

(二)化学的配伍变化1.变色:因药物制剂配伍引起氧化、还原、聚合、分解等反应时,可产生有色化合物使颜色发生变化,例如:1)Vc与烟酰胺即使干燥粉末混合也会产生橙红色。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

第十七章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一、概述在药物制剂临床治疗过程中,为了针对不同的症状和病情,达到更好的治疗目的,常常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

这种配伍使用的目的可归纳为:(1)预期某些药物产生协同作用,以增强疗效,如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复方降压片等。

(2)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等,如磺胺药与甲氧苄氨嘧啶(TMP)联用、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联用。

(3)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副作用,如用吗啡镇痛时常配伍阿托品,以消除吗啡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及胆道、输尿管及支气管平滑肌的兴奋作用。

(4)为了预防或治疗合并症而加用其他药物等。

研究药物配伍变化的目的是:根据药物和制剂成分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设计合理的处方。

对可能发生的配伍变化则应有预见性,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正确的处理或防止方法。

以保证用药的安全和有效,防止医疗、生产质量事故。

二、配伍变化的类型配伍变化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和药理的三个方面。

如从配伍的意愿来看可分为有意的和无意的。

如从配伍变化所引起的后果来看可分为绝对不能配伍的(配伍禁忌)和非绝对的。

(一)物理的配伍变化几种药物相互配合,常常可能发生分散状态或其他物理性质的改变,造成药物制剂不符合质量和医疗要求。

常见的有:1.溶解度改变不同性质溶剂的制剂配合在一起,常因药物在混合溶液中的溶解度变小而析出沉淀。

例如以丙二醇与水为混合溶剂制成的12.5%的氯霉素注射液当用输液稀释至浓度在0.25%以上时,会出现氯霉素沉淀。

酊剂、醑剂、流浸膏等是以乙醇为溶剂,若与某些药物的水溶液配合,有效成分很可能析出。

含黏液质、蛋白质多的水溶液若加入多量的醇能产生沉淀。

于某些药物饱和溶液中加入其他物质时可能发生分层或沉淀。

例如芳香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可使挥发油分离出来。

2.潮解、液化和结块与吸湿性很强的药物或制剂如干浸膏、冲剂、乳酶生、干酵母、胃蛋白酶、无机溴化物等配伍时,在制备、应用或贮存中可发生潮解与液化,其原因有:①混合物的相对临界湿度下降而吸湿;②形成低共熔混合物,如牙科常用的消毒剂、止痛剂系利用苯酚与樟脑或苯酚、麝香草酚与薄荷脑的共熔作用而制成液体滴牙剂。

药剂学实验指导——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药剂学实验指导——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实验二十六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实训目的通过液体药剂和注射剂配伍变化的观察,进一步了解配伍变化的发生原因,并初步掌握配伍变化处方的处理方法实训器材药品氨茶碱、磺胺嘧啶钠、盐酸四环素注射液、氯霉素、维生素C、碘解磷定注射液、羟苯乙酯、胭脂红、活性炭、滑石粉、盐酸肾上腺素、双氧水、亚硫酸钠、EDTA 器材试管,烧杯,滤纸实训指导(一)物理性配伍变化1.方法步骤(1)取5%羟苯乙酯的乙醇溶液1ml,加纯化水4m1,观察现象。

取5%羟苯乙酯1ml搅拌下逐滴加入100m1纯化水中,观察现象。

(2)取胭脂红溶液1滴,加纯化水至50ml,观察此溶液显色情况。

另取上述溶液20ml加活性炭0.5g,搅匀后用干燥滤纸过滤,观察滤液显色情况。

另取20ml上液加滑石粉0.5g搅匀,干燥滤纸过滤,观察滤液显色情况。

2.注意事项(1)羟苯乙酯中加入纯化水时要边搅拌加滴。

(2)加活性炭加入的量不能太多,否则影响显色。

(二)化学性配伍变化1.方法步骤(1)取5支试管编号。

(2)分别按表26-1进行操作与记录。

表26-1化学性配伍变化操作及结果记录1号管2号管3号管4号管5号管加0.1%盐酸肾上腺素2ml 2ml 2ml 2ml 2ml 加蒸馏水2ml 2ml ---加3%双氧水--2ml -2ml 加1%亚硫酸钠---2ml 2ml 加热至沸-+-+-出现的现象2.注意事项试管编号不能错,操作时尽量注意平行操作。

(三)注射剂配伍变化1.方法步骤取6支试管,按表26-2进行配伍操作,将两种注射液配伍的结果记入表中。

2.注意事项同化学性配伍变化。

表26-2 注射剂配伍变化组号A注射液B注射液A注射液和B注射液混合后现象2.5%氨茶碱5ml 20%磺胺嘧啶钠5ml12.5%氨茶碱5ml 5%盐酸四环素5ml12.5%氯霉素1ml 5%葡萄糖1ml212.5%氯霉素1ml 5%葡萄糖10ml2%维生素C 2ml 0.25%碘解磷定1ml30.25%碘解磷定、1%亚硫酸氢钠、2%维生素C 2ml1%EDTA各1ml实训报告实验二十六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实训目的实训结果(一)物理性配伍变化1.按操作顺序,先后出现现象一;现象二。

药物制剂技术 第二十二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药物制剂技术 第二十二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1. 润湿、液化和结块
(2)形成低共熔体:
一些醇类、酚类、酮类、酯类的药物如薄荷脑、 樟脑、麝香草酚、苯酚、水合氯醛等,配伍时 形成低共熔混合物。 一定温度下,低共熔混合物能否液化或润湿与药 物本身的熔点和混合物中的重量比有关。 低共熔物也能促进一些药物的溶解速率和吸收, 如阿司匹林与乙酰苯胺形成的低共熔物等。
2. 药物动力学方面相互作用
(3)影响药物的代谢
CYP酶系被诱导或被抑制是导致代谢性 DI的主要原因: ①酶诱导(enzyme induction) 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格鲁米特、甲丙 氨酯、苯妥英、扑米酮、卡马西平、保泰松、尼可
刹米、灰黄霉素、利福平、螺内酯
2. 药物动力学方面相互作用
1. 体内药物间物理化学反应
半胱氨酸、二硫丙醇等能与某些重金属离子 形成配合物而起解毒作用;亚甲蓝利用氧 化还原反应起解毒作用等。 某些碱性较强的中药以及中成药,与阿司匹 林、胃蛋白酶等酸性较强的药物合用,会 发生中和反应,导致药效降低。
2. 药物动力学方面相互作用
(1)影响药物的吸收
①药物在胃肠道的相互作用 络合作用:含Ca2+、Mg 2+ 、Fe2+ 、Al2+的药物可 减少四环素类的吸收;消胆胺络合洋地黄毒苷和甲 状腺素。 pH的影响:酸酸碱碱时非解离药物多,脂溶性高易通 过膜扩散,吸收率高。抗酸药、抑制胃酸分泌药均 可影响弱酸性药物吸收。
3. 药效学方面相互作用
(2)改变电解质平衡
排钾利尿药增强机体对强心苷的敏感性。 (3)作用于同一生理体系或生化代谢系统
利尿酸、呋塞米、氨基苷类抗生素、红霉素均有耳毒 性,合用毒性增加。TMP与磺胺药合用,抗菌作用 增强。
第三节 注射剂的配伍变化

药物的配伍变化

药物的配伍变化

药物的配伍变化
药物的配伍变化指多种药物或其制剂配合在一起使用时,常引起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理效应等方面产生变化,这些变化统称为药物的配伍变化。

配伍变化符合用药目的和临床治疗需要的称为合理性配伍变化;否则称为不合理性配伍变化。

不合理性配伍变化能设法纠正的称为配伍困难,否则就称为配伍禁忌。

研究药物制剂配伍变化,是为了能根据药物和制剂成分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预测药物的配伍变化,探讨其产生变化的原因,给出正确处理或防止的方法,设计合理的处方、工艺,进行制剂合理配伍,避免不良药物配伍,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配伍变化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和药理的三个方面。

但有些药物的配伍则往往同时发生几种变化,如由于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效价下降或产生有毒物质,则同时可引起药理上的变化。

药物制剂新技术PPT课件

药物制剂新技术PPT课件
单分子:环糊精、笼状 多分子:尿素、晶格洞穴 大分子:葡聚糖凝胶、纤维素 ,多孔结构 • 组成比例 摩尔比1:1 • 对药物的要求 原子数>5 溶解度<10g/L 稠环数< 5 分子量100~400 • 药物极性 是形成包合物的重要因素
第11页/共42页
1.饱和水溶液法
1.1包合材料 1.1.1包合材料种类 1.1.2环糊精 1.1.3环糊精衍生物
1.5洗涤、干燥 包合物滤过后,用适当的溶剂 洗涤,将未包封的药物除去, 干燥即得。
第10页/共42页
1.饱和水溶液法
1.1包合材料 1.1.1包合材料种类 1.1.2环糊精 1.1.3环糊精衍生物
1.2β-环糊精饱和水 溶液
1.3加入药物 1.4搅拌包合 1.5洗涤、干燥 1.6验证
1.6验证 包合物特点: • 主分子不同
1.饱和水溶液法
1.1包合材料 1.1.1包合材料种类 1.1.2环糊精 1.1.3环糊精衍生物
1.2β-环糊精饱和水 溶液
1.3加入药物
1.4搅拌包合
1.5洗涤、干燥
1.6验证
结构:环糊精由6~12个 D-葡萄糖分子以1,4-糖 苷键连接的环状中空圆筒 形;孔穴的开口及外部呈 亲水性,孔 穴的内部呈疏水性。
降低分散度。
第22页/共42页
3.溶剂-熔融法
3.1药物+载体 3.2有机溶剂
3.3蒸发
3.4骤冷固化
适宜剂量小于50mg 液体药物 常用材料: PEG 糖类 有机酸
第23页/共42页
4.溶剂-喷雾(冷冻) • 适宜连续生产 干燥法 • 溶剂-冷冻干燥法适宜对热不稳定药物。
4.1药物+载体
第5页/共42页

药剂学课件固体制剂-1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

药剂学课件固体制剂-1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
散剂的质量检查
散剂装量差异限定要求
散剂的质量检查
临界相对湿度(critical relative humidity, CHR) 是水溶性药物的特征参数。空气的相对湿度高于物料的临界相对湿度时极易吸潮。几种水溶性药物混合后,混合物的CRH约等于各组分CRH 的乘积,因此,这类药物混合或保存必须在低于混合物CRH的环境下进行才能有效地防止吸潮。
4)吸湿性 散剂的比表面积较大,有较大的吸湿性和风化性,严重影响散剂的质量以及用药的安全性。因此,散剂的吸湿特性及防止吸湿措施成为控制散剂质量的重要内容。
颗粒剂(Granules)是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一般按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型颗粒剂和泡腾性颗粒剂。
颗粒剂是可以直接吞服,也可以冲入水中饮入,应用和携带比较方便,溶出和吸收速度较快。
第三节 颗粒剂
1
飞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吸湿性等均较少;
2
服用方便,可根据需要制成色、香、味具全的颗粒剂;
3
可对颗粒剂进行包衣,使颗粒剂具有防潮性、缓释性或肠溶性等,但必须保证包衣的均匀性;
4
多种颗粒混合时易发生离析现象,从而导致剂量不准确。
颗粒剂的特点
颗粒剂的制备
颗粒剂的制备工艺与片剂的制备工艺相似,但不需压成片子,而是将制得的颗粒直接装入袋中。 制软材 制湿颗粒(流化制粒) 湿颗粒的干燥 整粒与分级 质量检查与分剂量
01
均匀混合的措施:
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组分
01
将二种或二种以上药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时,在室温条件下,出现的润湿或液化现象,称做低共熔现象。常见的可发生低共熔现象的药物有水合氯醛、萨罗(水杨酸苄酯)、樟脑、麝香草酚等,它们以一定比例混合研磨时极易润湿、液化。此时尽量避免形成低共熔物的混合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的类型 理解药物的物理和化学的配伍变化 了解药物的相互作用 了解配伍变化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能力目标
能解决处方调配过程中的药物的配伍变化 能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第十二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第一节 配伍变化的类型 第二节 物理和化学的配伍变化 第三节 配伍变化处方的处理原则与方法
2.青霉素+庆大霉素 合理 青霉素+庆大霉素分别为一、二类抗菌药物,合 用可呈现协同(增强)作用。
3.甲氧苄啶+四环素
合理 分别为三、四类抗菌药物,合用呈现相加作用。
第十二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课堂活动】思考以下配伍是否合理,试分析原因
4.磺胺嘧啶+维生素C 不合理 维生素C使尿液酸性增加,磺胺嘧啶排出时析晶。
➢➢混聚合合顺反序应
➢ 药物与机体中某些成
份的结合
第十理原则与方法
处理原则
了解用药意图,发挥制剂应有的疗效,保证用药安全。
处理方法
➢ 改变贮存条件 ➢ 改变调配次序 ➢ 改变溶剂或添加助溶剂等 ➢ 调整溶液pH值 ➢ 改换药物或改变剂型
第十二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固体药物之间的物理和化学配伍变化
润湿与液化
➢ 反应水的生成
➢ 结晶水的放出
➢ 吸湿
➢ 形成共熔物
结块 变色 产生气体
药物间发生氧化、还原、聚 合、分解散等剂反、应颗时粒,剂产由生于带药色物化 产生气吸体合湿是物后药或又物发逐发生渐生颜干化色燥学变会反化引应,起的这结结些块果现。。象出 现在结光块照说、明高制温剂及变高质湿,的有环时境会中导反致 药应物更分快解。失效。
5.利福平+环丙沙星 合理 一般说来,同类抗生素不宜联用,两者虽为同类抗生 素,但作用点不同。
6.黄芩苷+黄连素 不合理 会生成生物碱盐的沉淀。
7.氢氧化铝+氟哌酸 不合理 会发生络合反应。
第十二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第二节 物理和化学的配伍变化
固体药物之间的物理和化学配伍变化 液体药物之间的物理和化学配伍变化
配伍变化的类型:
发生了分散状态或其它物理性
物理的配伍变化 质的改变,如发生沉淀、潮解、液
化、结块和粒径变化等,而造成药
化学的配伍变化 物制剂是不指符药合物质配量伍和使医用疗后要,求在。体内
过程互相影响,而使其药理作用的 性发质生、化强学度反、应毒,副而作产用生发了生新变的化物的
药理的配伍变化质,现一象般,表也现称为为沉疗淀效、的变配色伍、变润化湿。或药
液化物、的产这气些、相爆互炸作或用燃有烧些等有现利象于,治化疗 学的,配有伍些变则化不使利药于物治制疗剂。的疗效发生改 变或产生毒副作用。但有些药物的化学 反应从外观上难以看出,如复分解反应 ,须引起注意。
第十二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课堂活动】思考以下配伍是否合理,试分析原因
1.青霉素+红霉素 不合理 青霉素、红霉素分别为一、三类抗菌药物,合 用会呈现拮抗作用。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ppt(1)
2020/9/9
精品课程配套电子教案 目录
绪论
第七章 ……….
第一章 ……….
第八章 ……….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配伍变化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二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第一节 配伍变化的类型
药物的配伍变化 指多种药物或其制剂配合在一起使用时,常引起
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理效应等方面产生变化。
合理性配伍变化 配伍困难
不合理性配伍变化 配伍禁忌
可能引起药物作用的减弱和 消失,甚至引起毒副作用的增强 ,不能配合使用
第十二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第十二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液体药物之间的物理和化学配伍变化
输液的组成
因性质特殊不宜与其他药物注射 液配伍的输液:血液、甘露醇、
静脉注射用脂肪油乳剂
输液与注射液间的配伍变化 ➢ 溶剂组成的改变
注射液之间的配伍变化 影响配伍变化的其他因素
物这由的方于多配面p➢➢H➢➢➢➢➢伍的种值配反变配的注p缓离直电合应H化 伍改射值冲 子 接 解量时更变变液容作反质的间容化而混量用应的改易,影合盐变发大响后析生多的,作。是。药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