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陕西省中小学教师资格教育理论知识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真题以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真题以及答案08年《中学教育学》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法国社会学家里利托尔诺(C.letourneau)和美国教育学家沛西.能(T.P.Nunn)是下列哪个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2.从学校教育的产生看,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组织和活动形式首先出现在()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3.从主导价值来看,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是()A.校本课程B.地方课程C.国家课程D.综合课程4.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A.同学关系B.师生关系C.学校与家庭D.同事关系5.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中,()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人主观能动性6.被誉为西方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籍是()A.《理想国》B.《论演说家的教育》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7.认为学生是教育和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个性等方面出发安排教育教学活动,这种观点属于()A.教师中心论B.学生中心论C.敎为主导、学为主体论D.双主体论8.()世纪后,班级授课制逐渐成为各国学校普遍使用的教学组织形式A.15B.16C.17D.189.班主任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属于()A.情感陶冶法B.实际锻炼法C.说理教育法D.奖惩激励法10.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表现形式()A.课堂教学B.班C.课D.时11.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J.F.Herbart)出版的()一书被誉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A.《教育学》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新教育大纲》12.在教育的两大功能中,教育的()功能是其本体功能,是核心功能A.个体B.政治C.社会D.文化13.“教学相长”思想出自我国古代哪部典籍()A.《大学》B.《中庸》C.《论语》D.《学记》14.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是()于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A.清政府B.北洋政府C.武汉国民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15.()教育本质观认为,教育属于上层建筑,通过培养人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A.上层建筑说B.生产力说C.社会实践说D.特殊范畴说16.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对教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的预测或规定是()A.教学大纲B.教育目的C.教育预测D.教学目标17.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看,校园文化属于()A.显性课程B.校本课程C.隐性课程D.综合课程18.“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可接受原则19.在师生关系上持“教师中心论”的是以()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师生观A.赫尔巴特B.杜威C.洛克D.夸美纽斯20.教学本质的核心特征是()A.科学性B.系统性C.育人性D.量力性二、双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可以归结为两种教育价值观()A.社会本位B.理性价值观C.个人本位D.感性价值观2.教师的职业形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道德形象和文化形象B.教育者C.政治形象D.人格形象3.教师教学反思的主要途径是()A.说课B.调查问卷C.评教D.考试4.师生关系是由多层面关系所构成的关系体系,其主要包括以下关系类型()A.社会关系B.伦理关系C.伙伴关系D.教育与心理关系5.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是人类的一种集中学习,它不同于一般的学习,具有以下特点()A.学习的组织性与依赖性B.学习的间接性与基础性C.学习的被动性D.学习的积极性6.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是()A.以评价促发展B.自主发展C.职前教育D.入职培训7.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以将课程分为()A.分科课程B.经验课程C.综合课程D.学科课程8.以下属于文字教材的是()A.图表B.讲义C.课件D.磁带9.在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A.充分了解学生并尊重学生的差异B.按时进行家访C.按照课程标准的顺序进行教学D.面向每一个学生10.下列属于教育学的专业期刊的是()A.《教育研究》B.《中国教育学刊》C.《中国教师报》D.《中国教育报》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1.教师劳动具有鲜明的示范性。
2008年陕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
2008年陕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一、单选题1、各种事实、概念、原理和理论属于()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技能性知识D.策略性知识2、感觉记忆保留信息的时间一般是()A.10—20秒B.1—2秒C.1分钟以内D.1分钟以上3、在学习和回忆系列材料时,中间部分遗忘最多,称为()A.前摄抑制 C.倒摄抑制B.系列位置效应 D.迁移4、提出知识应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人是()A.加涅B.艾宾浩斯C.安德森D.梅耶5、当没有经验的人面临新的问题时,往往会选择一个途径,试探着看看有没有用。
这种方法称之为()A.试误法B.类推法C.爬山法D.简化6、()是指使用人们普遍习惯的现成方法来解决问题。
A.常规性问题解决B.发散性问题解决C.创造性问题解决D.迁移性问题解决7、()是指个体为实现最佳的认知效果而对自己的认知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组织策略8、提出元认知概念的是()A.弗拉维尔B.维纳C.奥苏泊尔D.斯金纳9、提出在归因过程中要遵循共变原则的是()A.凯利B.海德C.维纳D.罗特10、认为打碎一盘玻璃杯的孩子比打碎一只玻璃杯的孩子更坏,因为他打碎了更多的玻璃杯,这样的儿童处于()A.自我中心阶段B.他律阶段C.自律阶段D.公正阶段11、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中所说的能将部分组成新的整体指的是()A.运用B.分析C.综合D.领会12、()是指容易地将一个知识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能力。
A.场独立性B.场依存性C.沉思型D.冲动型13、对初中学生,家庭作业最佳为()A.40、50分钟B.1—2小时C.2—3小时D.3小时以上14、()将学习内容分成小的单元,学生每次学习一个次小的单元并参加单元考试,直到学生以80%—100%的掌握水平通过考试为止,然后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
A.发现学习B.掌握学习C.程序学习D.合作学习15、下列不属于程序教学的编程原理的是()A.小步子原则B.及时强化原则C.低错误率原则D.发展原则16、根据教学目标所确定的作业标准为依据,从学生在试卷上答对题目的多少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就的评价是()A.常模参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形成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17、()以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为依据,学生的分数与其他通常的回答情况没有关系,相当于我们平常多说的“百分制”,并与标准参照评价相对。
陕西省教师资格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2008-2011真题
陕西省2010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20题,共20分)1.如何完成各种活动的技能属于( )。
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技能性知识D.策略性知识2.工作记忆保留信息的时间一般是( )。
A.10—20秒B.1—2秒C.1分钟以内D.1分钟以上3.后续学习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影响被称作( )。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痕迹消退D.迁移4.一类事物的最佳代表,也就是某个概念的典型例证,称之为( )。
A.表象B.原型C.经验D.概念5. ( )是让你把不熟悉的问题与你总能解决的熟悉问题相比较,用熟悉的解题方法来解决新问题。
A.试误法B.类推法C.手段——目的分析D.简化6.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
A.获得规则B.理解概念C.创造性D.知识迁移7.概念图、图表、层级图、群集策略、纲要法等属于( )。
A.精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元认知策略D.复述策略8.在维纳的归因模式中,运气属于( )。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9. ( )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A.习得性无助B.挫折效应C.自我效能感D.消极归因10.( )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形成道德信念。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1.关于道德与品德关系的说法,最全面的是( )。
A.二者相互区别B.二者相互联系C.二者相互独立D.二者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12.智商25—50,心理年龄最多可达6岁,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儿童属于( )。
A.轻度智力落后B.中度智力落后C.重度智力落后D.严重智力落后13.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者是( )。
A.维果斯基B.洛伦兹C.赞可夫D.皮亚杰14.下列合作学习的各种模式中,为阅读和作文教学设计的是( )。
教师招聘资料-陕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并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认识的是()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2.“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
这一论点出自()A.洛克的《教育漫话》B.卢梭的《爱弥尔》C.康德的《论演说家的培养》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3.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A.学校的产生B.剩余产品的出现C.有了国家D.创造了文字4.“平等的”开放式教育是()的特点。
A.网络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大众教育5.规章制度属于学校文化中的()A.学校物质文化B.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C.教师亚文化D.学生亚文化6.“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
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的特征。
A.科学性B.价值性C.生产性D.未来性7.中国古代内法论的代表是()A.荀子B.孔子C.孟子D.老子8.在历史上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A.柏拉图和霍尔B.柏拉图和华生C.霍尔和洛克D.洛克和华生9.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是()A.教育目的B.课程C.教育评价D.教学10.“美育”一词最早是()在《美学书简》中提出的。
A.培根B.康德C.席勒D.卢梭11.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属于教师的()A.人格培养B.学科专业素养C.教育专业素养D.职业素养12.布鲁纳认为,无论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13.我国中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
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经验C.课程是活动D.课程是项目14.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A.激发学生积极思维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D.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15.前苏联教师沙塔洛夫提出的教学方法是()A.探究一研讨法B.发现学习C.暗示教学法D.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16.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进行差别教学,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7.一节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A.组织教学B.检查复习C.巩固新教材D.讲授新教材18.用于选拔性和竞赛性活动的评价属于()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形成性评价19.德育的功能不包括()A.培养学生的品德B.决定学校教育的性质C.发展学生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D.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20.德育应坚持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所以要以() A.只用说服法就可以了B.适当体罚也可以C.说服教育为主,辅以纪律约束D.纪律为主,说服为辅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之为________。
教师招聘资料-陕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于中国古代的( ) A.《论语》B.《礼记》C.《学记》D.《孟子》2.在现代社会,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领导权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C.科学技术的控制人D.文化权威者3.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共同制约着教育的( )A.性质B.结构的变化C.内容和手段D.教育者的观念4.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动力存在不同观点,在以下罗列的研究者中属于外铄论者的是( )A.弗洛伊德B.格塞尔C.华生D.威尔逊5.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是按照从感知运算水平_前运算水平叶具体运算水平_形式运算水平发展的,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哪一规律( ) A.身心发展的阶段性B.身心发展的顺序性C.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D.身心发展的互补性6.我国学校教育形态始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7.提出“有教无类”主张的教育学家是( )A.孟子B.孔子C.荀子D.韩非子8.《大教学论》一书的作者是( )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9.“泛智教育”的提倡者是( )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10.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指的是( ).A.教育目的B.课程目标C.教学目标D.培养目标11.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 ) A.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B.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作用C.教育的作用D.环境的作用12.“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这句话讲的是( )A.教师的传道者角色B.教师的授业、解惑者角色C.教师的示范者角色D.教师的研究者角色13.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了解自己的义务,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未尽义务或违反规定,由此造成的后果则应由( )A.教师负责B.学校负责C.家长负责D.学生自负14.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三个基本特征,除了强制性和普遍性以外,还有( )A.发展性B.地域性C.基础性D.科学性15.我国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第八章 教学(下)
第八章教学(下)1、(2008年10月)在古代的东西方,学校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般都是()。
A.个别教学制B.分组教学C.班级授课制D.设计教学法【答案】A【解析】在古代社会,个别教学是教学组织的主要形式,如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个别教学形式。
2、(2007年4月)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这是测验的()。
A.信度B.可靠度C.区分度D.效度【答案】D【解析】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3、(2007年4月)教师的备课工作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
A.设计练习作业B.选取直观教具C.制订教学进度计划D.检查学生的学具【答案】C【解析】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订教学进度计划。
4、(2006年1月)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练习复习D.考试【答案】B【解析】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
5、(2005年1月)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分组教学B.个别教学C.班级授课制D.复式教学【答案】C【解析】班级授课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教学组织的主要形式。
6、(2008年4月)教学组织形式除了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还有()。
A.田野教学制B.个别教学制C.分组教学制D.班级授课制E.团队训练制【答案】BCD【解析】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道尔顿制和设计教学法等。
7、(2006年10月){pz_填空}一书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
【答案】《大教学论》|8、(2005年4月)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pz_填空}。
【答案】京师同文馆|9、(2008年4月)一堂好课应符合哪些要求?【答案】【解析】为了上好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包括:(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5)表达清晰;(6)组织严密;(7)课堂气氛热烈。
陕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精选
陕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
共10分)1.学校教育始于 ( )A.奴隶社会初期B.奴隶社会末期C.原始社会末期D.封建社会中期2.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 )A.政治制度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生产力3.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4.素质教育是以为重点的教育。
( )A.面向全体学生B.培养创新精神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5.“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 ( )A.专业意识B.专业态度C.专业技能D.专业品质6.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是 ( )A.斯密斯B.泰勒C.科尔伯格D.皮亚杰7.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一思一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8.__________标志着课前的准备,也是上课时的备忘录。
( )A.教案B.课时计划C.教学方法D.课题计划9.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10.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 ( )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C.权威型的领导方式D.民主型的领导方式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 11.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 )A.公共性和生产性B.公益性和免费性C.科学性D.国际性E.终身性和未来型1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__________来实现。
( )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B.教育促进社会变革C.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D.教育对文化的延续E.教育可以提高人的修养13.下列哪些观点是持遗传决定论认识的? ( )A.洛克的“白板’’论B.高尔顿的血统论C.柏拉图的三等论D.基督教的“原罪说”E.中国的性善性恶论1 4.教育目的评价作用指的是 ( )A.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B.指明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C.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D.教育方法的选择E.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15.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 ( )A.受教育的权利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隐私权与名誉权、荣誉权E.人身自由权16.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 ( )A.时限性B.具体性C.预测性D.实际性E.操作性17.教学活动包括了学生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__________等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C.letourneau)和美国教育学家沛西·能(T.P.Nunn)
是下列哪个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2.从学校教育的产生看,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组织和活动形式首先出现在()。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从主导价值来看,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是:()
A.校本课程
B.地方课程
C.国家课程
D.综合课程
4.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A.同学关系
B.师生关系
C.学校与家庭
D.同事关系
5.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中,()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人主观能动性
6.被誉为西方第一本研究教育法的书籍是:()
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7.认为学生是教育和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个性等方面出
发安排教育教学活动,这种观点属于:()
A.教师中心论
B.学生中心论
C.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论
D.双体论
8.()世纪以后,班级授课制逐渐成为各国学校普遍使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A.15
B.16
C.17
D.18
9.班主任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属于:()
A.情感陶冶法
B.实际锻炼法
C.说理教育法
D.奖励激励法
10.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A.课堂教学
B.班
C.课
D.时
11.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J.F.Herbart)出版的()一书被誉为教育学独立的
标志。
A.《教育学》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新教育大纲》
12.在教育的两大功能中,教育的()功能是其本体功能,是核心功能。
A.个体
B.政治
C.社会
D.文化
13.“教学相长”思想出自我国古代哪部典籍:()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学记》
14.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是()于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
程》。
A.清政府
B.北洋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15.()教育本质观认为,教育属于上层建筑,通过培养人为社会的政治经济
服务。
A.上层建筑说
B.生产力说
C.社会实践说
D.特殊范畴说
16.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对教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的预测或规定是:
()
A.教学大纲
B.教育目的
C.教育预测
D.教学目标
17.从课程的表现形势来看,校园文化属于:()
A.显性课程
B.校本课程
C.隐性课程
D.综合课程
18.“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可接受原则
19.在师生关系上持“教师中心论”的是以()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师生观。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洛克
D.夸美纽斯
20.教学本质的核心特征是:()
A.科学性
B.系统性
C.育人性
D.量力性
二、双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可以归结为两种教育价值观:()
A.社会本位
B.理性价值观
C.个人本位
D.感性价值观
2.教师的职业形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道德形象和文化形象
B.教育者
C.政治形象
D.人格形象
3.教师教学反思的主要途径是:()
A.说课
B.调查问卷
C.评教
D.考试
4.师生关系是由多层面关系所构成的关系体系,其主要包括以下关系类型:()
A.社会关系
B.伦理关系
C.伙伴关系
D.教育与心理关系
5.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是人类的一种集中学习,它不同于一般的学习,具有以
下特点:
A.学习的组织性与依赖性
B.学习的间接性与基础性
C.学习的波动性
D.学习的积极性
6.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是:()
A.以评价促发展
B.自主发展
C.职前教育
D.入职培训
7.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以将课程分为:()
A.分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综合课程
D.学科课程
8.以下属于文字教材的是:()
A.图表
B.讲义
C.课件
D.磁带
9.在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
A.充分了解学生并尊重学生的差异
B.按时进行家访
C.按照课程标准的顺序进行教学
D.面向每一个学生
10.下列属于教育学的专业期刊的是:()
A.《教育研究》
B.《中国教育学刊》
C.《中国教师报》
D.《中国教育报》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师劳动具有鲜明的示范性。
2.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
3.“课程”与“课”是同一概念,“课”是“课程”的简称。
4.学校的建筑属于显性课程。
5.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6.“传授——接受”模式是现代教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之一。
7.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8.学生的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构成。
9.班风属于班级的成文制度。
10.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研究会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四、简答题(任选三道,每小题6分,共18分)
1.上课的常规要求有哪些?
2.板书的设计策略是什么?
3.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4.学生作为人与作为学习者的本质属性各是什么?
五、论述题(12分)
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有哪两大类?就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谈谈你的看法。
六、案例分析(20分)
一个失败的家庭教育案例
父亲任易同中国所有的父母一样,他对儿子易男抱有很高的期望。
因此对其管教十分严厉,稍有不从即予以重罚。
但是其母亲却对儿子宠爱有加,言听计从。
长此以往,易男从小就学会了“阳奉阴违”。
在父亲面前他表现的很温顺,对人有礼貌,一旦父亲出门在外,则性情粗暴,蛮横无理。
父母离异、父亲再婚之后,易男对生母的依恋使得对继母异常怨恨,他经常以逃学上网吧或故意夜不归家予以报复。
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他交朋友、货物贸易、行侠仗义,甚至随心所欲的“杀人越货”。
对此,父亲任易及其继母除了简单的打骂之外无他。
最终,易男离开了学校,离开家庭,一步步滑向犯罪的深渊,成了一个多次伤害他人的少年抢劫犯。
1.试根据教育学相关原理对案例中家庭教育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
2.就如何搞好家庭教育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B A B B C A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D A A B
C A A C
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AC AD AC BD AB AB AC AB AD AB
三、
1 2 3 4 5 6 7 8 9 10 √√××√√√√××
四、
1.128页
2.135页
3.138页至141页
4.41页至42页
五、
31页。
从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