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七单元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4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 育种和进化 第24讲 生物的进化
答案:□24 物种 □25 生物与无机环境 □26 基因 □27 物种
□28 生态系统 □29 化石 □30 中性突变 □31 自然选择
[识图析图] 1.某一小岛上的野兔原种种群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部分个体 分别迁移到了两个其他的小岛上。如图表示野兔原种进化的过 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物种 1 与新物种 2 的基因库是否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野兔原种形成新物种显示了物种形成的哪种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 X、Y、Z 分别表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新物种形成的过程中一定存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吗?
□ (2)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 14 ___。
□ (3)生物的变异是 15 ________的,只是产生了生物进化的
□ □ 16 ________,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 17 ________。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变异是 18 ________自―然―选→择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 □ 渐积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 19 ________―导―致→生物朝一定
□ 多样性和 28 ________多样性。
(2)形成原因:生物的进化。
□ (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 29 ________。
3.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1)中性学说: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决定生物进化方
□ □ 向的是 30 ________的逐渐积累,而不是 31 ________。
□28 生态系统 □29 化石 □30 中性突变 □31 自然选择
[识图析图] 1.某一小岛上的野兔原种种群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部分个体 分别迁移到了两个其他的小岛上。如图表示野兔原种进化的过 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物种 1 与新物种 2 的基因库是否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野兔原种形成新物种显示了物种形成的哪种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 X、Y、Z 分别表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新物种形成的过程中一定存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吗?
□ (2)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 14 ___。
□ (3)生物的变异是 15 ________的,只是产生了生物进化的
□ □ 16 ________,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 17 ________。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变异是 18 ________自―然―选→择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 □ 渐积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 19 ________―导―致→生物朝一定
□ 多样性和 28 ________多样性。
(2)形成原因:生物的进化。
□ (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 29 ________。
3.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1)中性学说: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决定生物进化方
□ □ 向的是 30 ________的逐渐积累,而不是 31 ________。
高中生物复习(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PPT
4、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 【分析】共同进化包括两个方面: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 机环境之间。 5、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作用于种群,使种群发生进化。( × ) 【分析】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个体,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
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 1、二者的联系
2、突变与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突 变
_基__因__突__变__ _染__色__体__变__异___
基 因 重 组
(2)生物突变的有利与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_____生__物_的_ 生
_存__环__境___。
(3)生物的变异是___不__定__向的,只是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 (2)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突变与基因重组。 (3)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自然选择。 (4)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5)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与基因重组、自然选 择及隔离,其中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6)新物种形成的标志——产生生殖隔离。
②是否能够交配: 两个种群的生物能够交配,不一定属于同一物种,假如交配后代不 育,则两个种群的生物不属于一个物种,如马与驴相互交配产生骡 子、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产生三倍体,骡子与三倍体不能经过有 性生殖产生后代,马与驴、二倍体与四倍体都不属于同一物种。
【高考警示钟】 1、“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与“染 色体变异”。 2、农田喷施农药杀灭害虫,在喷施农药之前,害虫中本来就存在 抗农药的突变个体,喷施农药仅杀灭不抗药的个体,抗药的个体存 活下来,农药不能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只是对抗药性个体进行 选择。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4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物种 生物与无机环境 相互选择
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
• (2)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 物种 • ①内容:基因多样性、 多样性、 多样性。 • ②形成原因:生物的 进化 。 • 4.三种典型模式 • (1)渐变式——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13种地雀的形成。
• (2)骤变式——如自然界多倍体植物的形成。 • 骤变式物种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异源多倍体的染色体畸变的
• •
解析 本题是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考查。解答本题需要了解自然选 择学说的主要内容,了解当时由于受科学水平的限制,自然选择学说 无法解释遗传的本质和进化的实质。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解答。 逐项分析如下: 选项 A 内容指向· 联系分析 种群的基因频率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 中具有某一特征的个体增多或减少,使生存下来的个体更加适 应环境,因此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 基因频率的改变 生物的进化是指生物群体的进化,即物种的进化,单个个体无 法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 3.下列各项说法中,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符的是( ) • ①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使庞大种群中出现大量的可
遗传变异 ②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③环境改 变可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 ④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⑤突变和基因重组可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⑥自然选择使种 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⑦一个种 群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会影响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
生生物新类型(或亚种),甚至形成生殖隔离,产生新物种。
• (2)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间真正的界限。生
殖隔离有三种情况:不能杂交;杂交不活;活而不育。生 殖隔离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
• (3)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
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
• (2)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 物种 • ①内容:基因多样性、 多样性、 多样性。 • ②形成原因:生物的 进化 。 • 4.三种典型模式 • (1)渐变式——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13种地雀的形成。
• (2)骤变式——如自然界多倍体植物的形成。 • 骤变式物种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异源多倍体的染色体畸变的
• •
解析 本题是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考查。解答本题需要了解自然选 择学说的主要内容,了解当时由于受科学水平的限制,自然选择学说 无法解释遗传的本质和进化的实质。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解答。 逐项分析如下: 选项 A 内容指向· 联系分析 种群的基因频率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 中具有某一特征的个体增多或减少,使生存下来的个体更加适 应环境,因此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 基因频率的改变 生物的进化是指生物群体的进化,即物种的进化,单个个体无 法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 3.下列各项说法中,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符的是( ) • ①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使庞大种群中出现大量的可
遗传变异 ②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③环境改 变可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 ④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⑤突变和基因重组可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⑥自然选择使种 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⑦一个种 群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会影响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
生生物新类型(或亚种),甚至形成生殖隔离,产生新物种。
• (2)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间真正的界限。生
殖隔离有三种情况:不能杂交;杂交不活;活而不育。生 殖隔离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
• (3)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七单元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4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新人教版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 (1)概念:不同__物__种___之间、___生__物__与__无__机__环__境_____之间在相 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 原 因 : 生 物 与 __生__物___ 之 间 的 相 互 选 择 和 生 物 与 __无__机__环__境____之间的相互影响。 2.生物多样性 (1)内容:基因多样性、__物__种___多样性、__生__态__系__统____多样性。 (2)形成原因:生物的___进__化_____。 (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___化__石____。
解析:选 B。观察题图可知,②类个体是在施用杀虫剂之前, 已经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抗性基因的个体,②③类个体的抗性 基因可能来源于原种群中含抗性基因的个体,杀虫剂在此只 起选择作用,①类个体被淘汰的原因是其本身不含抗性基因, A 正确,B 错误;若连续使用该杀虫剂,不含抗性基因的个 体被淘汰,而含抗性基因的个体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故抗杀 虫剂的基因频率会越来越趋近 1,C 正确;施用杀虫剂后, 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不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被淘汰, 故杀虫剂直接选择的对象是昆虫的抗药性或不抗药性的表现 型,D 正确。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过渡繁殖
遗传变异
生物进化的原因
遗传变异 个体水平
隔离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__种__群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___全__部__基__因___。 (3)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 因数的比率。 (4)生物进化的实质:___种__群__基__因__频__率__发__生__改__变___。
高三生物总复习课件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7-24
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具有锐利的目光而捉到野兔,是 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
D.北极熊为了适应北极冰天雪地的环境,个体毛色定 向变异成白色
【解析】 长颈鹿吃树叶所以颈和前肢变长是拉马克进 化学说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观点,A错误;黑色桦尺 蠖是变异产生,是为了适应煤烟熏黑的环境选择的结果, B错误;野兔和鹰是捕食关系,两者间通过生存斗争互相 选择,共同进化,C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白色的北极 熊适应生存环境而被选择保留了下来,D错误。
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变异性状(表现型)。间接 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型。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应的基 因。即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环境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 ,因而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考法2 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3.(2018·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如图是我国 黄河两岸a、b、c、d 4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的模型,请据 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判断与思考】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2)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3)突变可以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 (4)交配后能产生后代的一定是同一物种。(×) (5)某种抗生素被长期使用,药效下降,是由于病原体 接触药物后,产生对药物有抗性的变异。(×)
(4)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特别提醒】 1.种群在繁衍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 ,基因却代代相传,故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而不是 “个体”。
2.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 形成的质变时期,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能产 生亚种,但不可能产生新物种(如东北虎和华南虎)。
3.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 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4讲 生物的进化课件
【清错破疑】 (1)突变≠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 的改变。“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 色体变异”。 (2)隔离≠生殖隔离 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①只有地理隔离而没形成生殖隔离,可能产生亚种,但没有产生新物种。 ②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 界限。 ③生殖隔离有三种情况:不能杂交;杂交后代不活;杂交后代活而不育。 (3)害虫抗药性不是由于农药的使用而产生的 农田喷施农药杀灭害虫,在喷施农药之前,害虫中就存在抗农药的突变个 体,喷施农药仅杀灭了不抗药的个体,抗药的个体存活下来。农药不能使 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只是对抗药性个体进行了选择。
内容 标志 变化前后生 物间关系
二者关系
物种形成 出现生殖隔离
生物进化 基因频率改变
属于不同物种
可以属于同一物种
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改变可大可小,不 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物种的形成,生物 进化是量变,物种形成是质变 ②生物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生物进化,新 物种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不利变异被 淘汰 ,有利变异逐渐积累
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
种群的基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①隔离
类型地理隔离和 生殖隔离 实质基因不能 自由交流
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②物种标志:产生 生殖隔离
【深挖教材】 1.为什么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 提示:因为种群在繁衍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基因却代代相传,因此, 研究生物的进化仅仅研究个体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2.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吗? 提示:不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而且是个体的表现型,即 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具有某种特定性状表现的生物个体。 3.自然选择的实质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提示:自然选择的实质是对控制某特定性状表现的基因的选择;自然选 择的结果:从生物个体角度看导致生物个体生存或死亡;从基因角度看 导致控制某特定性状基因的频率上升或下降。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共54张PPT)
③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
__全__部__等__位__基__因__数_____的比率。 ④生物进化的实质:____种__群__基___因__频__率__发__生___改_。变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①可遗传变异的来源突变______基 染___因 色___突 体____变 变____异__________ 基因重组
C.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隔离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解析: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改变对生物进行定向选择。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3.(2015·陕西宝鸡月考)下列哪项形成了新物种( ) A
A.二倍体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
改变,这种改变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
二者关系 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进化是量变,新物种形成是质变;
②新物种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深度思考
1.中国有三个豹亚种:华南豹、华北豹和东北豹,三者有形态的差异。
从进化的角度分析这三个豹亚种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地震而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 岛 上鸟 的种类和数 量随 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考 点 二 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
1.完善物种形成的方式:
(1)渐变式: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①_____地__理__隔__离____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 ___生__殖__隔__离______是物种形成的质变阶段,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 成生殖隔离,能产生亚种,但绝不可能产生新物种,如东北虎 和华南虎。
__全__部__等__位__基__因__数_____的比率。 ④生物进化的实质:____种__群__基___因__频__率__发__生___改_。变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①可遗传变异的来源突变______基 染___因 色___突 体____变 变____异__________ 基因重组
C.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隔离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解析: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改变对生物进行定向选择。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3.(2015·陕西宝鸡月考)下列哪项形成了新物种( ) A
A.二倍体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
改变,这种改变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
二者关系 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进化是量变,新物种形成是质变;
②新物种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深度思考
1.中国有三个豹亚种:华南豹、华北豹和东北豹,三者有形态的差异。
从进化的角度分析这三个豹亚种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地震而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 岛 上鸟 的种类和数 量随 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考 点 二 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
1.完善物种形成的方式:
(1)渐变式: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①_____地__理__隔__离____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 ___生__殖__隔__离______是物种形成的质变阶段,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 成生殖隔离,能产生亚种,但绝不可能产生新物种,如东北虎 和华南虎。
2020版人教版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24
答案 (1)越小
(2)酵母菌 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最大
(3)分子生物学 进化理论
解析 (1)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细胞色素C,这说
明这些生物之间都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
差异越小,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2)通过上表数据的比较可
知:人类与黑猩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小是0,因此二者的
1 12 13 21 35 44
(1)从表中数据可发现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和生物的
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
。
(2)从上表看,人和
的亲缘关系最远。因为两
者的
。
(3)上述对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比较,是从
方
面为生物的
提供了证据。
-10-
必备知识梳理
关键能力突破
定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与生物之间的 亲缘 关系密
பைடு நூலகம்
切相关。
-8-
必备知识梳理
关键能力突破
凝练核心素养 1.生命观念——通过对生物进化证据的分析,建立起生物是进化
的观念。 2.科学思维——运用归纳与概括、批判性思维的方法,理解化石
记录、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方面为生物进化提供的证据;运用细 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知识,理解当今生物在新陈代谢、DNA的 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
亲缘关系最近;人类与酵母菌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大是
44,因此人类与酵母菌的亲缘关系最远。(3)比较法是通过观察、
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
方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亲缘关系越近,生物之间的相似
性越大,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小,这是从分子生物学方面
高考生物大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 新人教版
(4)两个种群中,种群 1 中基因型为 AA 的黑色个体和 Aa 的 浅黑色个体明显比种群 2 中多,说明该种群所处的环境工业污染 较为严重,这样的环境对甲虫起到了选择作用。
【答案】 (1)基因 (2)基因突变 提供原材料 基因频率 (3)基因交流 地理(生殖)隔离 (4)种群 1 选择
考点三 基因频率计算
【解析】 (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 态系统多样性,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的基因多样性。
(2)出现的新基因一般是基因突变的结果,A′基因最可能的 来源是基因突变,该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A 个体的出 现将会使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3)图中箭头表示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基因交 流,从而说明种群 1 和种群 2 之间不存在地理(生殖)隔离。
(2)________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3)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使种群基因频率________ 改变。 2.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1)物种: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而 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________,并能够________的一群生物个 体。
概念: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
b.骤变式——主要是通过异源多倍体的染色体畸变的方式 形成新物种,一出现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离(基因频率改变)。此 种方式多见于植物。
c.人工创造新物种——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如番茄—马铃 薯)、多倍体远缘杂交(如甘蓝—萝卜)、多倍体育种(如八倍体小 黑麦)等方式也可以创造新物种。
②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 新物种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但不管哪种方式都需要达 到生殖隔离。
基础自测 判断正误 (1)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 (2)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 (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 (4)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 (5)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个体数量下降而减
【答案】 (1)基因 (2)基因突变 提供原材料 基因频率 (3)基因交流 地理(生殖)隔离 (4)种群 1 选择
考点三 基因频率计算
【解析】 (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 态系统多样性,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的基因多样性。
(2)出现的新基因一般是基因突变的结果,A′基因最可能的 来源是基因突变,该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A 个体的出 现将会使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3)图中箭头表示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基因交 流,从而说明种群 1 和种群 2 之间不存在地理(生殖)隔离。
(2)________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3)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使种群基因频率________ 改变。 2.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1)物种: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而 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________,并能够________的一群生物个 体。
概念: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
b.骤变式——主要是通过异源多倍体的染色体畸变的方式 形成新物种,一出现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离(基因频率改变)。此 种方式多见于植物。
c.人工创造新物种——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如番茄—马铃 薯)、多倍体远缘杂交(如甘蓝—萝卜)、多倍体育种(如八倍体小 黑麦)等方式也可以创造新物种。
②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 新物种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但不管哪种方式都需要达 到生殖隔离。
基础自测 判断正误 (1)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 (2)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 (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 (4)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 (5)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个体数量下降而减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第24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
(2)隔离
①定义: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 16 __自__由__交__流___
的现象叫做隔离。
②类型
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17 __同__一__种____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 18 __不__同__
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19 __不__同__物__种____之间一般是 20 __不__能____相互交配的, 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 21 ___可__育__的__后__代___的现象
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考纲明细]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 2.生物进化与生物 多样性的形成(Ⅱ)
课前自主检测
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文 1.拉马克认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 遗传。(必修 2 P110—正文)( √ ) 2.达尔文创立的进化论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释,对遗传 和变异的本质做出了科学的解释。(必修 2 P111 和 P112—正文)( × )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 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必修 2 P113—正文)( √ ) 4.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衍的基本单位。(必修 2 P114—正文)( √ )
解析
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
(1)“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 异”。
(2)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但也不是说只有一个方向。如常刮大风的海岛上 昆虫就向无翅和翅异常发达两个方向进化。
(3)自然选择的直接作用对象是生物的性状(表现型)。
题型二 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3.(2019·天水一模)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 正确的是( )
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能定向诱发 基因突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留居 a 地区甲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再发生改变 C.乙、丙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存 在较大差异 D.甲、乙两个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的基因库组成完 全不同
解析:选 C。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出现;a 地区 的环境在变化,留居 a 地区的甲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 变化;乙、丙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这两个种群间不 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也有较大的差异;甲、乙是 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但是乙物种是从甲物种进化来的, 二者的基因库组成可能部分相同。
解析:选 A。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有的基因才是这个物种的 全部基因,A 项错误;各大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B 项 正确;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可使种群基因 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 项正确;越古老的地层中的化石所代 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 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说明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进化的, D 项正确。
(3)图解法分析物种形成的三种模式
(4)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
标志
生殖隔离出现
基因频率改变
变化后生物与原 新物种形成,出现 生物进化,基因频
生物的关系
生殖隔离,质变 率改变,量变
①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
二者联系
异,出现生殖隔离才形成新物种; ②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
解析:选 B。观察题图可知,②类个体是在施用杀虫剂之前, 已经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抗性基因的个体,②③类个体的抗性 基因可能来源于原种群中含抗性基因的个体,杀虫剂在此只 起选择作用,①类个体被淘汰的原因是其本身不含抗性基因, A 正确,B 错误;若连续使用该杀虫剂不含抗性基因的个 体被淘汰,而含抗性基因的个体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故抗杀 虫剂的基因频率会越来越趋近 1,C 正确;施用杀虫剂后, 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不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被淘汰, 故杀虫剂直接选择的对象是昆虫的抗药性或不抗药性的表现 型,D 正确。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 2.生 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__用__进__废__退____和__获__得__性__遗__传__是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生物 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一定存在进化
考法 1 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关系
1.如图所示的是施用某种杀虫剂以后,昆虫种群所发生的改 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类个体被淘汰的原因并不是该杀虫剂未能诱发其产生 抗性基因 B.抗性基因的根本来源是可遗传变异,②③类个体的抗性 基因一定来源于遗传 C.若连续使用该杀虫剂,抗该杀虫剂的基因频率会越来越 趋近 1 D.杀虫剂直接选择的对象是昆虫的抗药性或不抗药性的表 现型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 (1)概念:不同__物__种___之间、___生__物__与__无__机__环__境_____之间在相 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 原 因 : 生 物 与 __生__物___ 之 间 的 相 互 选 择 和 生 物 与 __无__机__环__境____之间的相互影响。 2.生物多样性 (1)内容:基因多样性、__物__种___多样性、__生__态__系__统____多样性。 (2)形成原因:生物的___进__化_____。 (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___化__石____。
2.(2016·高考江苏卷)下图是某昆虫基因 pen 突变产生抗药性 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 B.基因 pen 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 C.基因 pen 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野生型昆虫和 pen 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解析:选 C。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不会导致抗药靶位点的形 成,A 项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 项错误;突变(基因 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 项正确;基因突变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但没有形成 新物种,故野生型昆虫与 pen 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不存在生 殖隔离,D 项错误。
(必修 2 P121 基础题 T2 改编)一次自然事件把一个处于遗 传平衡状态的小鼠大种群隔离为三个小种群,三个小种群个 体数量分别占原种群数量的 1/2(甲)、1/3(乙)和 1/6(丙),如图 所示。则最容易形成新物种的是甲、乙、丙三个种群中的哪 一种?为什么?
答案:丙。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新物种形成受多种 因素的影响,其中种群大小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地理 隔离后的小种群,由于基因频率更容易受偶发因素改变,被 新环境不同因素选择并向与原种群不同方向进化的可能性较 大,因此隔离后的小种群比大种群较容易形成新物种。
4.(2018·福州八县模拟)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 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A 和 a 的基因频率均为 50%。 下图表示当环境发生改变时,自然选择对 A 或 a 基因有利时 其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如曲线甲所示,该种群将进化 成新物种 B.曲线甲表示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显性基因频率 变化曲线 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而不是决定表 现型的基因 D.图中曲线甲、乙变化幅度不同主要取决于生物生存环境 引起的变异
(1)变异与选择 ①“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 “染色体变异”。 ②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 能定向诱发基因突变。如喷洒杀虫剂只是将抗药性强的个体 选择出来,使整个种群抗药性增强,而不是使害虫产生抗药 性变异。 ③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定向)→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定 向)→生物进化(定向)。
解析:选 C。生物发生进化,但生物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据图分析甲曲线淘汰不利基因的时间很短,应该是淘汰了显 性基因,故甲曲线表示自然选择对 a 基因有利时,隐性基因 频率的变化曲线,乙曲线表示自然选择对 A 基因有利时,显 性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 表现型而不是决定表现型的基因;图中甲、乙曲线变化幅度 不同主要取决于环境对不同表现型的个体的选择作用,甲曲 线是淘汰显性性状个体(AA、Aa),所以 a 的基因频率很快达 到 1,而乙曲线表示环境淘汰的是隐性性状,在这个过程中 杂合子 Aa 还可以存在,A 的基因频率达到 1 的时间较长。
3.(高考四川卷)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 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 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 36 或 72 条染色体 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
2.__突__变__和__基__因__重__组__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可遗传变异的来源突变____染基____色因____体突____变__变__异_____ 基因重组
(2) 生 物 突 变 的 有 利 和 有 害 不 是 绝 对 的 , 往 往 取 决 于 __生__物__的__生__存__环__境___。 (3)生物的变异是__不__定__向____的,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
(2)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间接对象≠根本对象 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变异性状(表现型)。间接对象 是相关的基因型。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应的基因。即 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环境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因而可 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考法 2 进化与物种的形成 3.如图 a、b、c 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 3 个地区。a 地区物种甲某些个体迁移到 b、c 地区,经长期进 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和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过渡繁殖
遗传变异
生物进化的原因
遗传变异 个体水平
隔离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__种__群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___全__部__基__因___。 (3)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 因数的比率。 (4)生物进化的实质:___种__群__基__因__频__率__发__生__改__变___。
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变异是___不__定__向__的___ 经―自―然→选择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 渐积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__定__向__改__变____ ―导―致→生物朝 一定方向缓慢进化。 4.__隔__离___导致物种的形成 (1) 物 种 的 概 念 : 能 够 在 __自__然___ 状 态 下 相 互 交 配 并 且 产 生 __可__育____后代的一群生物。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高考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生物进 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和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以及物种形成的 判断。解答此类问题应明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达尔文自然 选择学说的关系,明确物种形成的方式和判断方法。 (1)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
(2)选择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①选择的直接对象是具有某特定表现型的生物体。 ②选择的实质是控制某特定表现型的基因。 ③选择的结果:从生物个体角度看导致生物个体生存或死亡; 从基因角度看导致控制某特定性状基因的频率上升或下降。
考向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2017·高考江苏卷)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 种的全部基因 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 有生殖隔离 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 率发生定向改变 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 杂生物的化石
解析:选 C。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出现;a 地区 的环境在变化,留居 a 地区的甲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 变化;乙、丙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这两个种群间不 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也有较大的差异;甲、乙是 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但是乙物种是从甲物种进化来的, 二者的基因库组成可能部分相同。
解析:选 A。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有的基因才是这个物种的 全部基因,A 项错误;各大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B 项 正确;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可使种群基因 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 项正确;越古老的地层中的化石所代 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 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说明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进化的, D 项正确。
(3)图解法分析物种形成的三种模式
(4)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
标志
生殖隔离出现
基因频率改变
变化后生物与原 新物种形成,出现 生物进化,基因频
生物的关系
生殖隔离,质变 率改变,量变
①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
二者联系
异,出现生殖隔离才形成新物种; ②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
解析:选 B。观察题图可知,②类个体是在施用杀虫剂之前, 已经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抗性基因的个体,②③类个体的抗性 基因可能来源于原种群中含抗性基因的个体,杀虫剂在此只 起选择作用,①类个体被淘汰的原因是其本身不含抗性基因, A 正确,B 错误;若连续使用该杀虫剂不含抗性基因的个 体被淘汰,而含抗性基因的个体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故抗杀 虫剂的基因频率会越来越趋近 1,C 正确;施用杀虫剂后, 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不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被淘汰, 故杀虫剂直接选择的对象是昆虫的抗药性或不抗药性的表现 型,D 正确。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 2.生 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__用__进__废__退____和__获__得__性__遗__传__是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生物 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一定存在进化
考法 1 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关系
1.如图所示的是施用某种杀虫剂以后,昆虫种群所发生的改 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类个体被淘汰的原因并不是该杀虫剂未能诱发其产生 抗性基因 B.抗性基因的根本来源是可遗传变异,②③类个体的抗性 基因一定来源于遗传 C.若连续使用该杀虫剂,抗该杀虫剂的基因频率会越来越 趋近 1 D.杀虫剂直接选择的对象是昆虫的抗药性或不抗药性的表 现型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 (1)概念:不同__物__种___之间、___生__物__与__无__机__环__境_____之间在相 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 原 因 : 生 物 与 __生__物___ 之 间 的 相 互 选 择 和 生 物 与 __无__机__环__境____之间的相互影响。 2.生物多样性 (1)内容:基因多样性、__物__种___多样性、__生__态__系__统____多样性。 (2)形成原因:生物的___进__化_____。 (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___化__石____。
2.(2016·高考江苏卷)下图是某昆虫基因 pen 突变产生抗药性 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 B.基因 pen 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 C.基因 pen 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野生型昆虫和 pen 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解析:选 C。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不会导致抗药靶位点的形 成,A 项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 项错误;突变(基因 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 项正确;基因突变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但没有形成 新物种,故野生型昆虫与 pen 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不存在生 殖隔离,D 项错误。
(必修 2 P121 基础题 T2 改编)一次自然事件把一个处于遗 传平衡状态的小鼠大种群隔离为三个小种群,三个小种群个 体数量分别占原种群数量的 1/2(甲)、1/3(乙)和 1/6(丙),如图 所示。则最容易形成新物种的是甲、乙、丙三个种群中的哪 一种?为什么?
答案:丙。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新物种形成受多种 因素的影响,其中种群大小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地理 隔离后的小种群,由于基因频率更容易受偶发因素改变,被 新环境不同因素选择并向与原种群不同方向进化的可能性较 大,因此隔离后的小种群比大种群较容易形成新物种。
4.(2018·福州八县模拟)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 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A 和 a 的基因频率均为 50%。 下图表示当环境发生改变时,自然选择对 A 或 a 基因有利时 其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如曲线甲所示,该种群将进化 成新物种 B.曲线甲表示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显性基因频率 变化曲线 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而不是决定表 现型的基因 D.图中曲线甲、乙变化幅度不同主要取决于生物生存环境 引起的变异
(1)变异与选择 ①“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 “染色体变异”。 ②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 能定向诱发基因突变。如喷洒杀虫剂只是将抗药性强的个体 选择出来,使整个种群抗药性增强,而不是使害虫产生抗药 性变异。 ③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定向)→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定 向)→生物进化(定向)。
解析:选 C。生物发生进化,但生物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据图分析甲曲线淘汰不利基因的时间很短,应该是淘汰了显 性基因,故甲曲线表示自然选择对 a 基因有利时,隐性基因 频率的变化曲线,乙曲线表示自然选择对 A 基因有利时,显 性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 表现型而不是决定表现型的基因;图中甲、乙曲线变化幅度 不同主要取决于环境对不同表现型的个体的选择作用,甲曲 线是淘汰显性性状个体(AA、Aa),所以 a 的基因频率很快达 到 1,而乙曲线表示环境淘汰的是隐性性状,在这个过程中 杂合子 Aa 还可以存在,A 的基因频率达到 1 的时间较长。
3.(高考四川卷)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 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 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 36 或 72 条染色体 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
2.__突__变__和__基__因__重__组__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可遗传变异的来源突变____染基____色因____体突____变__变__异_____ 基因重组
(2) 生 物 突 变 的 有 利 和 有 害 不 是 绝 对 的 , 往 往 取 决 于 __生__物__的__生__存__环__境___。 (3)生物的变异是__不__定__向____的,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
(2)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间接对象≠根本对象 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变异性状(表现型)。间接对象 是相关的基因型。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应的基因。即 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环境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因而可 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考法 2 进化与物种的形成 3.如图 a、b、c 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 3 个地区。a 地区物种甲某些个体迁移到 b、c 地区,经长期进 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和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过渡繁殖
遗传变异
生物进化的原因
遗传变异 个体水平
隔离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__种__群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___全__部__基__因___。 (3)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 因数的比率。 (4)生物进化的实质:___种__群__基__因__频__率__发__生__改__变___。
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变异是___不__定__向__的___ 经―自―然→选择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 渐积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__定__向__改__变____ ―导―致→生物朝 一定方向缓慢进化。 4.__隔__离___导致物种的形成 (1) 物 种 的 概 念 : 能 够 在 __自__然___ 状 态 下 相 互 交 配 并 且 产 生 __可__育____后代的一群生物。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高考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生物进 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和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以及物种形成的 判断。解答此类问题应明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达尔文自然 选择学说的关系,明确物种形成的方式和判断方法。 (1)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
(2)选择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①选择的直接对象是具有某特定表现型的生物体。 ②选择的实质是控制某特定表现型的基因。 ③选择的结果:从生物个体角度看导致生物个体生存或死亡; 从基因角度看导致控制某特定性状基因的频率上升或下降。
考向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2017·高考江苏卷)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 种的全部基因 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 有生殖隔离 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 率发生定向改变 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 杂生物的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