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 日心说,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 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球运行论》。 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 一系列的讲演,但直到他临近古稀 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1543年 5月24日去世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 商寄来的一部他写的书。哥白尼的 “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 宙观,他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 位巨人。
日心说的主要观点 1.地球是球形。 2.地球是运动的。
3.太阳是不动的,并且是宇宙的中 心。
4.地球围着太阳转。
中国古代
盖天说浑天说西方古代 Nhomakorabea地球是球形, 是宇宙的中心。
亚里士多德
克罗狄斯· 托勒密,(约 90年—168年), “地心说” 的集大成者,生于埃及,父 母都是希腊人。古希腊天文 学家、地理学家和光学家。
托勒密天体模型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托勒密提出的行星体系学 说,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首先,它肯定了大地是一 个悬空着的没有支柱的球 体。其次,地球不动的观 点符合了当时的宗教信仰, 他的地心说也直到一千多 年后才被推翻。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24-教科版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内容是让学生回顾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材主要呈现了托勒密和哥白尼的学说和观点,学生通过阅读并用小球模拟地球运动来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主要观点和证据,并在学习过程中经历:认识—否定—再认识—再否定—和肯定一些的认证过程,培养利用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进行推理、论证的能力,尝试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学习用真理来看待问题。
本课在教材中是宇宙单元的第2课过渡课,但本人将它单独提出来进行教学,淡化了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深化了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寻找科学家的证据,建立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并解释这些证据的意思。
在理解证据的基础上,学生的思维空间在认识上有了上升。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体会证据对于科学真理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阅读并分析历史上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假说,找出相应证据支持或批判其中的观点。
科学态度:认识到科学真理在证据的支持下不断完善,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前进。
尝试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体会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之上的。
教学难点:认识科学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
【器材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太阳模型、地球仪。
学生:“地心说”和“日心说”阅读资料、小球、任务单等。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各教学环节的具体设计,包含教师活动内容和学生活动内容,设计意相关阅读资料——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一、地心说托勒密,是古希腊天文学家,约生于公元100年,建立了“地心说”。
托勒密在全面继承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地心说”基础上,利用前人积累和他自己长期观测得到的数据,写成了《天文学大成》。
在书中,他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反证的方法进行了解释:1.地球是球体。
如果大地是平面的话,所有的人都会同时看到太阳或星辰的出没,但事实并非如此。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海王星
海王星是远日行星之一,海王 星呈扁球形 ,大气中主要含有氢, 海王星是一个狂风呼啸、乱云飞 渡的世界,在大气中有许多湍急 紊乱的气旋在翻滚。由于海王星 离太阳太远 ,因此它表面温度很 低,通常在零下200摄氏度以下。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海王星有8 颗卫星。
金星
金星,在中国民间称它为 “太白金星”,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启明星”;按离太 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它是离地 球最近的行星。金星的表面温度很高, 不存在液态水,金星大气中,二氧化碳 最多,占97%以上。同时还有一层厚达 20到30公里的由浓流酸组成的浓云。金 星的自转很特别,自转方向与其它行星 相反,是自西向东。因此,在金星上看, 太阳是西升东落。
地球
人类的家园“地球”已 经是一个46亿岁的老寿星了, 她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在 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大量气 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 层,这就是地球大气层。地 球就像一只陀螺,沿着自转 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着。
火星
•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它与地球有 许多相同的特征。它们都有卫星, 都有移动的沙丘、大风扬起的沙尘 暴,南北两极都有白色的冰冠,只 不过火星的冰冠是由干冰组成的。 火星上也有明显的四季变化。但除 此之外,火星与地球相差就很大了。 火星表面是一个荒凉的世界,空气 中二氧化碳占了95%。火星大气十分 稀薄,密度还不到地球大气的1%, 火星表面温度极低最低温度则可达 到-123℃。
水星
水星是九大行星中最靠近太阳 的行星,它是太阳系中运动最快 的行星。由于水星距离太阳太近 了,个头又小,人们平时很难看 到它。水星的表面和月球表面极 为相似。其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 环形山。水星的大气极为稀薄, 昼夜温差很大,白天表面温度可 达427度以上, 黑夜最低温度可 降到零下173度左右。
五年级下册科学说课教案-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科版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说课稿(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要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
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多角度地、持续地收集地球运动的证据,如:资料、理论、模拟实验的结果等,需要对证据进行批判性的逻辑加工,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这些都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一个全面的挑战。
而本课“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是科学课中唯一一节研究科学史的课程。
主要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地心说和日心说,关注并讨论两种学说所使用的证据及其充分性,反思自己有关昼夜现象的解释。
在这课的教学中,并不对两种学说进行简单的评价,希望这两种学说和学生的认识产生积极的碰撞,促进学生更理性的思考地球是如何运动的。
但光只了解两位科学家的成就还是不够的,学生学习会感到突兀,所以想要达成教学目标有必要增加与他们相关联的另外两位极具代表性并且学生相对熟知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
在本课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逐步通过资料了解,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有无数位科学家在研究关于地球及其运动的知识。
除了让学生了解哥白尼和托勒密两位著名的人物在研究中所提出的观点之外,还让他们知道了在托勒密之前的人物和哥白尼之后一些科学家的伟大成就。
通过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实验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到这些科学家为人类认识地球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同时激发学生体会科学家们是怎样进行观察研究的。
而本课重点最主要的是要突出情感教育,体会到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有所成就,严谨的科学态度是我们今后学习的重要守则。
(二)、教学目标通过提供的阅读资料和多媒体演示的动态现象知道几位科学家在研究中提出的观点以及证据。
“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哥白尼的思考:
1.认为地球是球形。
如果在船桅杆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 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最后 消失,这说明地球表面是球形的。
哥白尼的思考: 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圈。
因为天空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无限大得的 天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很难想像。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2
托勒密的思考:
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并且每天都做一 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每天看到这些日月星辰都 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
哥白尼 波兰天文学家。 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 算,取得可靠数据, 提出“日心说”。临 终出版了他的伟大著 作《天体运行论》。
日心说
1.认为地球是球形。 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圈。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
哥白尼的思考: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 地 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因为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太阳、月亮、星星 东升西落。
地心说
日心说
不同点
地 心 说
1.地球处于宇宙中心,不动。 2.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
日 心 说
1.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不动, 地球是在运动 2.地球、行星都围绕太阳做圆周 运动。
相同 点
地球 是球 形的
学习结束了!
同学们对地球有新的认识了吗?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说课稿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中的《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一课,主要向学生介绍地球的运动特点,以及人类对地球运动认识的历史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明白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并认识人类对地球运动认识的发展历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地球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地球运动方面,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地球的运动特点和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知道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了解人类对地球运动认识的发展历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2.教学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内在联系,人类对地球运动认识的发展历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观察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地球的运动特点和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地球仪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让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地球仪模型,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引导学生掌握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
3.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运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如昼夜变化、季节交替等,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小学科学_小学科学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课件设计
托勒 密的
地心 本轮
示意 图
哥白尼
波兰天文学家。他 不辞劳苦,克服困 难,每天坚持观测 天象,30年如一日 ,终于取得可靠数 据,提出“日心说 ”,临终出版了他 的伟大著作《天体
运行论》。
哥白尼的“日心说 ”的主要观点有哪 些?每个观点的证 据是什么?
“日心说”
“日心说”观点
“日心说”证据
地球的形状
1、托勒密和哥白尼为了证明各自的观点,都
提出了一些证据,你们认为他们的证据充分 吗?
2、想一想,托勒密的观点相当于模拟实验 中的哪一种解释?哥白尼的观点相当于模拟实 验中的哪一种解释?通过学习,这两种学说能 否合理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3、上节课的昼夜交替的四种假说,我们可以 排除哪些?保留哪些?为什么?
地球是球形的。
如果在船桅顶放一个光源, 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 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 直至最后消失,这说明地
球表面是球形的。
地球的运动
其它天体的运 动
因为天空比大地大得太多,
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 如果无限大的天穹在旋转,
自转一周。
而地球不动,实在不可想
象。
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
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
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
运动。
木星
金星
太阳 水星
地球 火星
土星
哥白尼的 “日心说” 示意图
心说的比较
地心说
相同点
不同点
地球处于宇宙的 中心,地球不动, 太阳围绕地球转。
日心说
地球是球体
太阳处于宇宙的 中心,地球在自 转,并且围绕太 阳转动。
地球是球体。
所有的人都会同时看到 太阳或星辰的出没,但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阅读资料——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一、地心说托勒密,是古希腊天文学家,约生于公元100年,建立了“地心说”。
托勒密在全面继承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地心说”基础上,利用前人积累和他自己长期观测得到的数据,写成了《天文学大成》。
在书中,他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反证的方法进行了解释:1.地球是球体。
如果大地是平面的话,所有的人都会同时看到太阳或星辰的出没,但事实并非如此。
2.地球静止不动,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
如果地球转动,就必然会带动其他物体一起转动,人们看见的却是云彩,鸟类在自由运动。
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
因为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体每天都在有规律地东升西落。
二、日心说哥白尼,是波兰天文学家,约生于公元1500年,建立了“日心说”。
哥白尼十分勤奋地钻研过托勒密的著作后,看出了托勒密的错误结论和科学方法之间的矛盾。
于是经过30年如一日的反复观察和计算,在他70岁时终于发表了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
在书中他论述了:1.地球是球形的。
如果在船桅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这说明地球表面是球形的。
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因为天空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无限大的天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不可想象。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在那个时候,哥白尼的发现不断受到教会、大学等机构与天文学家的蔑视和嘲笑,但是他用毕生的经历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在哥白尼去世60年后,又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利用工具更进一步论证并宣扬了哥白尼的学说。
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材简析】要知道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真正原因,必须认识地球的运动。
这节课提供了有关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史料,让学生继续研究昼夜交替的原因。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历史上两个有代表性的学说,即“地心说”和“日心说”。
“地心说”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
教科书选取了托勒密《天文学大成》的一些观点。
鉴于学生的理解力,并没有展示他学说中的有关本轮、均轮等点,呈现的是地心说的代表性观点:地球是球体、地球不动、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
“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
哥白尼认为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发动了宇宙观的革命。
教科书中选择了与“地心说”相对应的三个主要观点。
借此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宇宙观。
本课不仅提供了两种学说,还选择性地提供了两种学说的一些主要观点。
书中提供的证据有一些属于理性的推理,而非来自天文的客观观察。
希望学生认真对证据进行比较,自由地对所提供的证据提出个人的看法,并将这些证据和他们关于昼夜现象的解释结合起来。
【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旨在使学生能对一种现象提出自己的假说,并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同时树立一定程度上的大宇宙观。
本节课则是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继续为昼夜现象的产生寻找原因。
而对于“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认识上,学生对后者的观点比较了解、认同,潜意识中会肯定“日心说”而否定“地心说”,也就是会肯定哥白尼的伟大而否定托勒密在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中的贡献。
学生对这两种学说也只是单纯的认同与不认同,并没有去验证其中观点的充分性,没有在观点与证据之间建立很好的联系。
其中“地心说”与“日心说”当中的观点很多来自理性的推理而非天文的客观证据,带有很强的思辨色彩,这些都是学生比较难明白的。
因此需要引领学生通过本堂课的研讨验证两个学说的观点,并对提供的证据提出自己的看法,在体会托勒密与哥白尼为人类认识地球作出的贡献的基础上,形成通过证据来探究昼夜现象及其研究宇宙的兴趣与意识。
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并且每天都做一 次圆周运动。
哥白尼日心说提出的主 要观点:
1、地球是球形的。 2、地球是在运动, 并且24小时自转一圈。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 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他 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 运动。
对两种观点进行分析比较
1,两种观点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地心说
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 • (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 (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 (3)地球自转; •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公转
和我们一样,自古以来,人们就试图 对地球昼夜交替的现象进行解释。要解释 这个现象,首先必须对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方式进行探索。 让我们沿着人类认识地球的足迹,一同 去了解吧
思考4:
这两种学说能否合理地解释昼夜交 替现象吗?它们分别相当于我们前面 模拟实验中的哪一种。你能用简图画 出来吗。
想一想,托勒 密的观点相当 于我们模拟试 验中的哪一种 解释?
“地心说”
“日心说”认为, 太阳不动,处于 宇宙的中心,地 球和其它行星公 转还同时自转。
“日心说”
想一想,哥白 尼的观点相当 于我们模拟试 验中的哪一种 解释?
人类认识地球及 其运动的历史
• 远古时期,人们对地球形状和 运动方式有以下几种学说: • 1、“天圆地方说”; • 2、“盖天说”; • 3、为地球 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个球体 ,当时人们 还不能接受这个观点。
托勒密 ——“地心说”
哥白尼 ——“日心说”
相同点 地球是球体
日心说
认为地球不动,太 地球在自转,并且 阳围绕地球转。 围绕太阳转动。 不同点
地球处于宇宙中心 太阳处于宇宙中心。
对两种观点的证据分析:
4.2人类认识地球及运动的历史
4.2 人类认识地球及运动的历史1. 引言人类对地球及其运动的认识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突破。
通过对地球的观察、研究和实践,人类逐渐深入地了解到地球的形状、运动方式以及与其他天体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人类认识地球及运动的历史。
2. 古代人类的地球认知2.1 地球的形状古代人类最初对地球的形状认知并不准确,许多人认为地球是平坦的。
然而,一些早期的哲学家如毕达哥拉斯和伊拉波利斯则认为地球是圆形的。
这些早期的学者通过观察地球表面的曲线和航海经验得出这一结论。
2.2 地球的运动古代人类对地球的运动方式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是静止的,而太阳和其他星体则绕着地球旋转。
然而,公元前3世纪的希腊天文学家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这为后来人类对地球运动的认知提供了基础。
2.3 古代文明的天文观察古代的埃及、巴比伦、中国和印度等文明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天文观察。
例如,埃及人利用日晷来观测太阳的运动,以确定时间。
这些观测结果为后来的地球运动理论提供了一些线索。
3. 科学革命与地球认识的进步3.1 哥白尼的地心说尼古拉·哥白尼是科学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提出的地心说改变了人类对地球及其运动的认识。
哥白尼认为地球是绕太阳旋转的,并且其他行星也是绕太阳运动的。
这一理论的提出引发了巨大的科学变革。
3.2 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约翰内斯·开普勒是哥白尼地心说的支持者,他通过对天体观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三个行星运动定律。
这些定律进一步加强了人类对地球及其他行星运动规律的认知。
3.3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伽利雷和艾萨克·牛顿的工作进一步推动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认知。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行星运动的原因,并将这一定律应用到地球上的物体上。
这一理论对后来的天体力学和航天工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4. 现代地球认知的进展4.1 现代地球科学的发展现代地球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对地球的认知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
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亿千米,太阳运行的速度是250千米/秒,
照此速度,科学家推算太阳绕地球一圈要花
1046.6小时。也就是说约要43
天才会发生一次昼夜交替 现象,不会24小时内发生一次昼夜交
替现象,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昼 夜 交 替 的 认 识
“太阳不动,地球围绕 太阳公转但不自转”这 种情况下,也会有昼夜 交替现象,但要地球绕 太阳一圈才会发生一次 昼夜现象,也就是说需 要约8760个小时的 时间,这显然也是不符 合事实的。
地球是球形, 是宇宙的中心。
亚里士多德
克罗狄斯· 托勒密,(约 公元90年—168年), “地 心说”的集大成者,生于埃 及,父母都是希腊人。古希 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光 学家。
地心说
托勒密的思考:
1、认为地球是球体。
a、如果地球是扁平的,那么全世界的人将同时看 到太阳的升起和落下。 b 、我们向北行进,越靠近北极,南部天空越来 越多的星星便看不见了,同时却又出现了许多新 的星星。 c、每当我们从海洋朝山的方向航行时,我们会觉 得山体在不断地升出海面;而当我们逐渐远离陆地 向海洋航行时,却看到山体不断地陷入海面。
昼 夜 交 替 的 认 识
“地球自转,不公转” 时,地球自转一周就会 发生一次昼夜现象。如 果是这样,地球上某地 的昼夜长短、气温变化 就天天一样,不会出现 差异,也就不会发生四 季变化。这也不符合实 际情况。
昼 夜 交 替 的 认 识
昼 夜 交 替 的 认 识
只有“地球 围绕太阳公转, 同时自转”才会 既有昼夜变化, 又有四季变化, 才符合真实的情 况。
盖天说
中国古代
浑天说认为﹕地球不是孤零零地 悬在空中的﹐而是浮在水上﹔后来又 有发展﹐认为地球浮在气中﹐因此有 可能回旋浮动﹐这就是“地有四游”的 朴素地动说的先河。 浑天说认为全天恒星都布于一个 “天球”上﹐而日月五星则附丽于“天 球”上运行﹐这与现代天文学的天球 概念十分接近。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和运动的历史认识过程,掌握地球是圆的,地球绕太阳转的椭圆轨道等基本知识。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地球形状和运动有更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地球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但是,对于地球形状和运动的历史认识过程,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地球形状和运动的历史认识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和运动的历史认识过程,掌握地球是圆的,地球绕太阳转的椭圆轨道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培养自己的空间观念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人类对地球形状和运动的历史认识过程,地球是圆的,地球绕太阳转的椭圆轨道等基本知识。
难点:地球形状和运动的历史认识过程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和科学思维。
2.教学手段:使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地球形状和运动的历史认识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介绍人类对地球形状和运动的历史认识过程,让学生了解地球是圆的,地球绕太阳转的椭圆轨道等基本知识。
3.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地球形状和运动的历史认识过程,培养自己的空间观念和科学思维。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地球形状和运动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课件)
如果地球转动,就必然会带动其他物体(如云彩等) 一起转动,人们看见的却是云彩、鸟类在自由运动。 3、地球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并且每天做一 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体每天都在有规律 地东升西落。
新课学习
想一想,托勒密的观点相 当于模拟实验中的哪一种 解释?
托勒密的“地心说” 相当于模拟实验中的地球 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地心说示意图
日心说
新课学习
哥白尼提出的主要观点是:
1、地球是球形的。 如果在船桅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 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这说 明地球表面是球形的。 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因为天空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无限大的天穹 在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不可想象。 3、地球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中心,地球以及其
新课学习
“地心说”和“日心说”能否合理地解释昼夜 交替现象呢?
能,因为日、地两个天体的相对圆周运动都可 能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
新课学习
修正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
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同时自转、太阳围绕地 球转、太阳围着自转的地球公转等等。
课堂小结
“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 日两个天体的相对运动都可能出现 昼夜交替的现象。
日月星辰围绕地球运动 代表人物:哥白尼 主要论点: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地球是围绕太阳运动的行星
课外作业
查阅资料说明,从地球上 观察月亮,为什么只能看到月。
新课学习 想一想,哥白尼的观点相当于 模拟实验中的哪一种解释?
哥白尼的“日心说”相 当于模拟实验中太阳不动, 地球围着地球转。
日心说示意图
新课学习
思考: “地心说”和“日心说”这两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心说
代表人物:托勒密
托勒密 古希腊地理学家,天 文学家。长期进行天文 观测。他是世界上第一 个系统研究日月星辰的 构成和运动方式并作出 成就的科学家。他提出 了“地心说”理论。
托勒密的思考之一: 1、认为地球是球体。 为什么? a、如果地球是扁平的,那么全世界 的人将同时看到太阳的升起和落下。 b 、我们向北行进,越靠近北极,南 部天空越来越多的星星便看不见了,同 时却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星星。
二、填一填: 请将下列观点的序号写在相应的方框中。
①地球是球体 ②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③太 阳是静止不动的 ④地球在运动 ⑤地球24 小时自转一周 ⑥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 ⑦ 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 ⑧所有天体都围绕地 球运动 ⑨所有天体都围绕太阳运动 “地心说” 理论 “日心说”理 论 ① ② ⑥ ⑧ ① ③④ ⑤ ⑦ ⑨
托勒密的思考之三:
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并且 每天都做一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每天看 到这些日月星辰都在有规律地东升西落。
托勒密的思考:
1、认为地球是球体。 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 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并且每 天都做一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每天看到这
些日月星辰都在有规律地东升西落。
一、选择题:
1、提出“地心说”理论的是古希腊天文学 家(A )。 A.托勒密 B.哥白尼 C.傅科
2、提出“日心说”理论的是波兰天文学家 (
B )。 A.托勒密
B.哥白尼
C.傅科
A 3、在“地心说”示意图中,( 宇宙的中心。 A.地球 4、下列( B 论: B.太阳 C.月球
)处于
)的假说符合“地心说”理
c、每当我们从海洋朝山的方向航行 时,我们会觉得山体在不断地升出海面; 而当我们逐渐远离陆地向海洋航行时, 却看到山体不断地陷入海面。
托勒密的思考之二:
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 为什么? a、如果地球转动,就必然带动其他物 体一起转动,如(云、人类),而实际上
人类、云彩和鸟类都可以自由运动。
想一想:这两种学说能否合理地解 释昼夜交替现象呢? 能!因为日、地两个天体的相对 圆周运动都可导致昼夜现象。
根据以上资料,我们作出的昼夜交 替现象的解释有哪些可以被排除或保留? 为什么?
在没有新证据的情况下,很难分清 到底哪一种运动才是昼夜交替现象发生 的事实原因,所以不能轻易对解释加以 否定。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对于地球,人类的思考一直没停止过 为什么太阳每天会东升西落,每天地 球都有白天黑夜之分?
地球是方的还是圆,或许是天圆地方?
我们通过实验已经知道,教科书上
提出的四种假设都有可能使地球上出现 昼夜交替的现象。 对昼夜交替的现象,人类经历了怎 样的认识过程呢?
科学历史的进程
简单图示法
地心说
日心说
想一想:哥白尼的观点相当于我们模 拟实验中的哪一种解释?
“地心说”和“日心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 处? 相同之处: 地球是球形 不同之处: “地心说”认为地球不运动,处于宇宙 中心,太阳围着地球运动。 “日心说”认为太阳不运动,处于宇宙 中心,地球及其他行星一起围绕着太阳运
科学历史的进程
地心说 代表人物:托勒密 日心说
代表人物:哥白尼
哥白尼
波兰天文学家。 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 算,取得可靠数据, 提出“日心说”。临 终出版了他的伟大著 作《天体运行论》
哥白尼的思考之一:
1、认为地球是球形。 为什么?
如果在船桅杆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
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 低,直至最后消失,这说明地球表面是球 形的。
A.太阳不动,地球沿逆时针方向自转 B.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沿顺时针方向 公转 C.地球沿逆时针方向自转,太阳围绕地球
5、下列( B )的假说被“日心说”理论 排除。 A.太阳不动,地球沿逆时针方向自转 B.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沿顺时针方向 公转 C.太阳不动,地球沿逆时针方向自转,同 时围绕太阳公转
哥白尼的思考之二: 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圈。 为什么?
因为天空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无限 大的天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很难 想像。
哥白尼的思考之三: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
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 星星东升西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