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探析
初中历史教学启发式讨论
初中历史教学启发式讨论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启发式讨论在当今社会,历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初中历史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任,还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历史观念和价值观。
因此,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启发式教学的角度,探讨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的理念与内涵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
它主张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思考、探究和发现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历史思维,提升历史素养。
二、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1.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将历史学科视为“副科”,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
2.历史观念薄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的认识过于片面。
3.思辨能力不足: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导致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较低。
4.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仍采用“填鸭式”教学,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培养。
三、初中历史启发式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可通过引入历史故事、创设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中。
2.问题驱动,引导探究: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史料教学,培养观念:运用史料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真实面貌,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念和价值观。
4.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辨能力。
5.实践拓展,提升能力:开展历史实践活动,如历史剧表演、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历史素养。
四、教学案例分享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试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试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12-01T17:10:16.735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11月2期作者:南拉[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不断向前推进,教师逐渐开始重视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同时教育工作者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对现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进行这一系列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的各种能力,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研究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南拉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市逸夫中学青海同仁 811300【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不断向前推进,教师逐渐开始重视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同时教育工作者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对现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进行这一系列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的各种能力,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研究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历史;启发式教学;应用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11-222-01引言:启发式教学方式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行探索历史课程中的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虽然在实际历史课程中启发式教学已经得到充分应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了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需要积极学习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去。
一、初中历史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原则1、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性的原则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在以往的课堂中老师占据主体地位,会这将各种知识直接教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会导致教师向学生不停灌输知识点,而学生却难以及时消化这些知识的现象发生。
浅议“启发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议“启发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摘要:“启发式”教学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有效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尽可能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学,对学生使用启发式教学,所提问题要难易适中。
关键词:历史教学探索初一年级学生直接观察力较强,间接观察力较差,记忆能力及无意注意力较强,而有意注意能力、思维能力及依靠思维而形成的想象力与高年级学生相比都有相当差距。
鉴于此,历史教师在初一历史教学工作中应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强化学生心理特征中有利于学习的因素,抑制不利于学习的因素,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首先,初一历史教师讲述应力求具体、通俗、形象。
具体化是学生形成概念的重要条件,要做到具体化,教师应运用一切手段,如讲故事、利用图片、照片、地图、实物、幻灯、投影、录像资料乃至实地考察,使教材内容具体化,将教材内容具体化有助于利用学生无意注意力强的心理特征,以满足其兴趣需要。
从而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
形象化是对历史知识作形象的讲述,也是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
通俗化是为了扫除学生学习中的障碍,为此,讲述时切忌对教材照本宣科或机械地背诵教材,而应将教材中的术语,难懂的语言及深奥的地方作通俗易懂的解释及说明。
其次,为培养和提高初一学生的思维能力,历史教师应采取必要的启发式教学环节。
启发式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
须知。
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是极其宝贵的,教师应象保护眼睛一样去保护它。
在启发学生回答时应尽量多给每一个学生发言机会,对答错的学生不要泼冷水,教师可在纠正其错误后鼓励学生认真思考,继续大胆回答。
综上所述,初一年级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占有特殊地位,初一年级是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其本身所具有的诸多心理特征,初一历史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初中历史教育中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研究
初中历史教育中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研究近年来,教育界对于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越发重视。
对于初中历史教育而言,启发式教学方法被认为是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个方面,探讨初中历史教育中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首先,理论研究方面。
启发式教学方法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参与和独立思考。
教师在这种教学方法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应该具备掌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能够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任务和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历史事件或人物,通过引导学生研究相关资料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实践案例方面。
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实践,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在初中历史教育中,可以采用许多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其中一种方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课题研究。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历史课题,调查相关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背景、原因和影响等等。
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讨论和辩论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交流。
另外一种方法是启发式问题讨论。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原因和结果,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罗马帝国会衰落?”,让学生进行个人思考,然后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和资料进行论辩。
另外一种方法是历史案例分析。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历史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和结果。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二战中的某个历史事件,要求学生分析该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对其影响进行评价。
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启发式
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启发式启发式教学原则是各种教学方法的灵魂,应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并贯彻教学过程的始终。
下面就启发式的形式谈点肤浅的认识。
1. 正问启发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启发形式,即依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它往往在教材的关键处、转折处和引申处等提出“为什么?”提问要问到“点子”上,要有一定的分量,也要难易适度,有利于师生间的共鸣。
同时,也要指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从正确的立场分析问题。
2. 反问启发这是教师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和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讲鸦片战争时,教材上讲:“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可反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这种观点对否?为什么?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讲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就找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动侵略战争。
有的讲是由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
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一步提出: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是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大门,变中国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又是什么?(中国禁烟。
)这样使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来分析问题。
3. 观察启发这是利用图片、实物、幻灯和录相等增强学生直观形象的渲染力,形成历史表象和形象思维,然后在教师点拨和启发讲解下向逻辑思维转化,使学生找出规律或加强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
4. 情境启发这是教师用高尚激越的情感、妙趣横生的艺术语言,或用电教的手段来渲染气氛,烘托主题,使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形成一种意境,来增强情绪记忆,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例如,讲李大钊、方志敏和刘胡兰等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人物时,将他们在敌人面前英勇斗争,视死如归的神态,用铿锵有力的语言进行情境启发,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诱发学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和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献身的雄心壮志。
启发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启发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它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它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而普遍提高学习技能和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历史教学工作者,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启发式教学的优点。
它能使枯燥的历史变成跳动的历史,能使被动的学生变成可爱活泼的小精灵。
下面,我就启发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粗浅的见解。
一、运用直观启发,引导学生直观启发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观看考古实物图表等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深刻认识历史现象和规律的启发方法。
在运用这种方法时,我注重教师的示范效应,引导学生抢答,培养学生快速思维,使抽象复杂的历史概念和结论具体化、浅显化。
例如在讲授“战国时期封建制确立”时,我把教材上的《春秋列国形势图》与《战国形势图》放大挂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仔细读图。
然后提问:(1)春秋时的五国到战国时变成七国,说明了什么问题?(2)此时北方出现了长城说明了什么问题?(3)各国出现新兴城市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受图的直观启发,积极思考,极力解决问题。
再经过老师的诱导,得出结论:(1)说明历史正经历着变革,新兴地主阶级纷纷崛起并夺权;(2)说明了北方游牧民族开始强大;(3)说明了当时封建经济已经开始发展起来等。
就这样,通过直观启示,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锻炼了思维的敏捷性。
二、运用比较启发,点拨学生比较启发是通过比较来揭示历史知识的异同,从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学习的方法。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将两种或多种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其思想等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拓宽思维、点拨学生进行横、纵向比较,从而使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认识得更准确、更深刻。
如在讲“隋朝统一的历史”时,我启发学生将隋与秦朝代相似之处列表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两个朝代形成的背景相同[都是长期分裂之后实现统一的;2.都开创了重要的政治制度[秦创立了郡县制,隋创立了三省六部和科举制];3.统治时间都很短[秦15年,隋37年],都是二世而亡;4.都有一个暴君[秦二世,隋炀帝],所以都是短命的王朝。
初中历史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探析
初 中 历 史 教学 中贯 彻 启发 式 教 学 原 则探 析
@ 杨 梅 花
摘要 : 启发式教学原则是各 种教 学方法 的灵魂 , 应渗透在教 学 活动 的各 个方面, 并贯彻教 学过程 的始终。教师在典 型示范与一般要 求相结 合、 讲授与引导相结合 、 肯定 与补充相给合 的原 则指导下 , 可采取 多种 多 样 的 形 式进 行 启发 。 关 键词 : 启 发 武教 学 ; 初 中历 史 启发式教 学是 教师根 据教 学 目标 和教 材的 实 际, 从学 生 的知识 基 础、 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 出发 , 通过教与学 的互 动作用 , 发挥双方 的积极 性和各 自的特殊作用 , 充分调动学生 的主动性 、 创 造性 , 在教师 的启 发诱 导下 , 引导学生按科学 的方法去 主动学 习, 积极 思考 , 从而促进学生 全面 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 。启发式教学原则是各种 教学方法 的灵魂 , 应渗透 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 面 , 并贯彻教学过程 的始终。近几年我市 中考历史 试题紧紧围绕新课 改的理 念 , 以提 高学生 能力和 素质为 目标 , 在题 型设 计上更注重启发、 诱导 , 大量 增加情景题 , 因此 我们广大历史教 师应不 断 改进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 更多地采 用启发 式教学 , 才能切 实提高 课堂教 学效果 。教师在典型示范与一般 要求 相结合 、 讲 授与 引导相结 合、 肯定 与补充相给合的原则指导下 , 可采取 多种多样 的形式进行启发。 。 启发式教学要遵循熟悉性原则 所谓启发式教学 , 是教师通过提 出问题供学生考虑后 回答 的一种 教 学方式 , 教师提 出的问题必须是 与教学 内容相关 的、 是 学生熟悉 而又 引 发思 考的共性 问题 , 运用启发式教学 , 教师要做好提 前量 , 即是让学 生对 学 习的内容熟悉 , 也就是说学生 事先 要对学 习的 内容 进行 预习 , 这样 学 生才能在教 师启发下对新课程 的 内容 有所 了解 , 并通 过分 析 , 得 出解 答 问题结论 , 倘 若学生对学 习内容没有 预习或 对学 习的 内容 不了解 , 启发 式教学就达不到预想 的效果 , 可谓是启而不发了。 二、 启发式教学要遵循准确 、 适度性原则 启发式教学 中的问题必须准确有度 。准确 , 是 指问题的提 出要符合 教学 内容 ; 有度 , 指教师 向学生 的发问不 能太 难又不能过 于简单 , 太难 的 问题 , 学生答不上 , 达不到启发 的教 学 目标 , 过于 简单 , 又不能深 层次挖 掘教学 内容 , 所以 , 启发式教学 内容 即要准确又要适度。
历史初中阶段教学方法优化启发式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研究
历史初中阶段教学方法优化启发式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丰富的内容,又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思辨能力。
在初中阶段,教学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它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理解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本文将探讨一种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并从多个方面阐述其优势及相关策略。
一、启发式教学概述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
教师不再是传统的讲授者,而是引导者和促进者。
在历史学科中,启发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
二、启发式教学的优势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发现历史问题,启发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动力。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历史问题,形成独特的历史观点。
3.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历史问题。
4. 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个性化教学:启发式教学能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三、启发式教学应用策略1. 设计启发性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激发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历史问题,并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究,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
2. 进行案例分析:教师可以设计具体的历史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3. 使用多媒体教具: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具,如图表、图片、视频等,以直观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并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启发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启发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引言:历史学科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过去的人类文明,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在初中阶段,历史教学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学生建立起对于历史的认知基础,也为高中历史教学打下了基础。
本文旨在总结初中历史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实践经验,并进行相应的思考。
一、启发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学科本身就涉及到丰富多样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文明时,可以通过制作模型、观看历史纪录片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于古代文化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动力。
2.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例如,在学习世界历史时,可以通过模拟联合国会议的方式,让学生扮演各个国家代表,探讨全球性问题,锻炼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是指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启发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辩证思考历史事件和现象。
例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视角去分析和评价重大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实践中的问题与挑战1. 教学资源不足启发式教学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而在一些基础条件较差的学校中,缺乏相应的教学资源。
这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启发式教学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2. 学生背景知识不足初中历史教学往往面对学生背景知识不足的问题。
如果学生对于历史的基本概念和事件了解不深,那么启发式教学可能会无从开始。
因此,教师需要在启发式教学之前,进行必要的前导知识讲解,以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参与到启发式教学中来。
三、对启发式教学的思考与改进1. 教师的角色转变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扮演导师和引路人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初中历史教学中启发式教学
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
摘要:学生的思维需要教师恰当地启发式点拨、引导。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各种方式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历史教学;启发式教学;形式
启发式教学的成功应用,能够使历史教学效率大大地提升。
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教师应该将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多个渠道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
一、巧妙使用启发式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讲述过程中的启发,以启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女口,在教学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抓住拿破仑这个关键性人物,根据拿破仑是“双刃利剑” 的论断设置启发式教学思路。
一是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法国资产阶级为何要选择拿破仑?二是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的思路。
引导学生从国内分析,拿破仑为什么是一把“双刃利剑”?在国外,拿破仑又是如何发挥“双刃利剑”作用的?在这样带有启发式的语言引导下,学生在思考时会有明确的方向,思考问题的针对性更强, 避免走弯路,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是采用启发式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如,在讲解李大钊等无产阶级革命先烈的时候,可以用铿锵有力的语言进行情境启发,让学生充分感受他们大义凛然、视死。
启发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启发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思考能力三个方面探讨启发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以往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为主导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思维活动和主动性,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例如,在教授一些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一些关于该事件的问题,鼓励他们进行讨论和研究,并通过看图、听音频等方式进行信息收集,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习的乐趣。
其次,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历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问题和影响,并让他们从多个角度去解析,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启发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争议性较强的历史事件或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辩论。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中国古代皇帝治国理政的方法和效果,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评价。
通过这样的讨论和思考,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术素养。
在应用启发式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潜在思维,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教师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例如图片、视频、实物等,以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和交流彼此的思考和观点,提高合作学习和团队意识。
人教版初一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
人教版初一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在人教版初一历史课堂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启发式教学法的定义、作用及在初一历史课堂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启发式教学法是指通过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使其从事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活动,从而获得新知识与经验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法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起到引导和促进学习的作用,而学生则成为教学的主体。
启发式教学法在人教版初一历史课堂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
首先,它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是一门需要深入思考和多角度分析的学科,启发式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让他们主动提出问题、寻找策略、并进行推理与验证。
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能够培养出较强的思辩能力,提高历史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其次,启发式教学法能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通常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易导致知识的浅尝辄止。
而启发式教学法则给予学生更大的参与空间,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探索,能够将知识深入理解,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认知体系之中,提高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能力。
然而,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也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把握好度,熟练运用相应教学策略。
一方面,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能够引导学生在启发式教学中正确地进行思考和探索。
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激发和情感教育,通过引入丰富的历史案例、故事,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启发式教学的具体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例如在学习一个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为什么这个事件会发生?”、“这个事件对当时的人们有什么影响?”等等。
启发式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对策探析
启发式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对策探析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思想,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的方式。
初中历史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历史知识的讲解,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从而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
本文主要浅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的具体措施。
标签:启发式教学法;初中历史;教学对策初中历史是帮助学生对我国及世界历史进行了解与学习的重要学科,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的历史,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让学生知道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的意义(一)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新课改不仅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育,还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有能力去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
初中历史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启发式教学法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升,教师真正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和协助者,营造了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自主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的自主需求得到满足,从而让初中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的措施(一)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观察能力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前提,学生拥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可以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更加全面的学习,从而带动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增长。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启发,使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进行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
例如,初中历史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鸦片战争》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观察并思考: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面对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哪些措施?运用视频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英国走私鸦片到中国,使得中国的白银大量流出,给清政府的财政带来压力;白银的大量流出使得白银的价格大幅度提高,增加了农民的负担;鸦片的入侵也使得人们的身心健康遭受毒害,影响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历史教学中的启发式教育
历史教学中的启发式教育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收。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启发式教育逐渐在历史教学中崭露头角。
本文将探讨历史教学中的启发式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实践启发式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首先,启发式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是在当下认识过去,从而指导未来的学科。
启发式教育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学习,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启发式教育,学生不再仅仅被动接受教师的信息,而是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探究,自主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实践启发式教育需要采用一系列策略和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思考。
比如,当讲述二战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会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究战争的原因和重要性。
其次,教师可以运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分析历史案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影响以及其中的教训,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合作,从而促进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
最后,启发式教育在历史教学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教师需要耐心和耐心。
启发式教育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思考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对于教师来说,他们需要耐心地引导学生,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从而获得更多的收获。
其次,评价方法也是一个挑战。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是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启发式教育更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因此,教师需要开发出适合启发式教育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对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总结起来,历史教学中的启发式教育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启发式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如何贯彻落实历史教学工作计划——构建启发式教学模式
教师如何贯彻落实历史教学工作计划——构建启发式教学模式教师如何贯彻落实历史教学工作计划——构建启发式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届时,教师应如何贯彻落实历史教学工作计划,构建启发式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个人素养和社会价值。
本文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反思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其主要的方法是讲授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忆。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枯燥乏味,缺乏互动,还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实践中应该反思这种方式,并寻求具有探究性、启发性和互动性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构建启发式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和总结,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自己“发现”和“创造”知识。
历史学科适合启发式教学,因为历史的研究需要探究、对比、分析和解释。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流程是:问题提出——学生探究——研讨——合作——总结——分享。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作用。
三、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学资源的选择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选择那些能够支持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对比和分析的资源。
例如,专业的历史书籍、历史博物馆、档案馆、历史纪录片、历史地图、历史图片等,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历史。
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的优点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是需要培养的。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1.与学生真实生活相结合与学生真实生活相结合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野外考察、文物展览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发展进程和文化背景。
2.带领学生“走入”历史历史不只是一堆数字和时间,更是一段精彩的历史,带领学生“走进”历史,就要引导他们去了解每个时期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让他们感受到历史的变化和变化背后的意义。
3.与学生共享成功成功并不是通过成绩来衡量的,成功是持续努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探究。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教学方法总的要求,是各种教学方法的灵魂,应渗透在历史教学的各个方面,并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一个关键性问题,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更多结合学生的特点,教学中采取教与学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启发、交流、沟通、补充。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做到相长和共同发展。
因此,课堂上要引好思考之路,以点拨为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历史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扩散启发,即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多角度发问,让学生层层思考,重新组合知识,多方掌握知识,是一种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例如,在讲日本的《明治维新》时,在学生掌握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意义和局限性后,围绕这一问题可提出:(1)如何评价日本的明治维新?(2)日本历史上两次重大的改革对日本社会有什么影响?(3)比较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的改革的异同;(4)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不能?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使学生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学会了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二,辐合启发,将某些历史事实进行综合,经过启发得出逻辑的结论,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获得深刻牢固的概念或理论,例如: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时,让学生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然后提问:“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一个什么共同的规律“?使学生认识到:两次世界大战都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固有矛盾和帝国主义为争夺世界霸权,瓜分殖民地及势力范围的利害冲突引起的,这种帝国主义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从而得出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结论。
第三,情景启发,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使用一些情景,比如数字情景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效果。
略谈历史课启发式教学
略谈历史课启发式教学在传统的历史课教学中,多采用灌输式的填鸭式的教学。
新形势下,这种教学形式已不适应教学改革了。
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启发式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实施启发式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兴趣。
只有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起来,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由于历史学科多为陈述性知识,极少生动语法的修饰,语言较为枯燥。
因此,在讲授历史课中,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显得更为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呢?以下是我几点体会。
1.教师讲解的内容新颖充实,采用的教学方法生动形象。
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无味,而且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比如讲某一朝代的经济时,可联系我们的衣、食、住、行;讲授唐朝的对外交往时,可引导学生联系熟知的《西游记》和现在的中日交流;讲授鸦片战争时,可引导学生讲讲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事情等。
这样把过去的历史同现实联系起来,学生就不会感到陌生。
2.教师讲解时生动、有趣。
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好,就会吸引学生。
例讲到鸦片战争中,广州虎门的守将关天培在琦善拒发援兵时,仍孤军奋战。
受伤数十处,血流如注,仍继续战斗。
教师在讲解时语言激昂,学生就会投入。
学生从中体会到他们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
通过教学,学生的爱国精神也得到培养。
3.教师要善于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在授讲“拿破仑”时,我以“如何评价拿破仑”为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时教师可以分为三组同学进行讨论。
第一种观点认为拿破仑的功绩大于过失;第二种观点认为过失大于功绩;第三种观点认为功绩与过失持平。
每种观点派个代表发言,最后教师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历史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探析
作者:王振美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2年第11期
通过论述启发式教学的涵义、作用以及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误区,提出了几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的策略,希望能够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对历史独立思考的能力。
历史教学启发式教学教学原则启发式教学最早体现在我国教育家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观点中,这是对启发式教学原则最早的阐述,指出了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对我国几千年启发式教学起了引导作用。
然而在这中学历史教学中,还存在诸多误区,比如仅是通过老师的启发让学生得到正确答案等,这不利于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需要加强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
一、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涵义和历史渊源
启发式教学是引导、激发、启示学生积极自主思考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能够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的调动起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包括正面启发、情景启发、类比启发、发问式启发等方式,通过这些启发方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历史思维,从而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效率。
在中外古代教育历史中,“启发”一词最早被提出,源于《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对启发式教学最早的解释,大概含义是在学生想而不懂的时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学生想说而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引导学生正确表述,并且举一反三,学生就能够很好地掌握了。
这体现了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实质就是启发和举一反三。
国外教育史上最早的启发式教学思想的萌芽源于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通过问答、辩论、谈话等方式进行,在学生答错问题时进一步暗示学生,使学生自主寻求答案,帮助学生自我发现。
这种方式主要是激发学生进行系统的思考。
二、启发式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误区
1.启发式教学就是通过老师的启发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往往只是注重引导学生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不能让学生举一反三从而找到这类问题的答案,这就不能培养学生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从而导致学生只会对某个问题进行分析,而不能分析这一类问题,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无所适从。
2.启发式教学就是老师提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
在中学历史的实际教学中,经常会看到老师提问学生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这完全混淆了“启发”和“代发”的含义,这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原有的问题,无法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不能促进学生思考,也就无法实现对学生的启发,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启发式教学就是在学生回答完老师的问题后由老师总结
在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会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总结问题答案让学生记下,这从根本上无法提高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学生在掌握老师的教学规律后往往会不认真回答问题,只是在等待老师的答案,不利于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
三、启发式教学原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由“让我学”变成“我要学”
启发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也可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使学生在以后的历史学习中能够熟练运用这些学习方法;通过学生的积极发言和思考,也能够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从被动接受历史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索历史,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启发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创新意识
启发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往往会提出一些新的历史观点,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历史现象看到历史本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3.启发式教学能够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老师在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过程中,也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合作学习,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四、中学历史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的策略
1.正面启发和类比启发相结合
正面启发和类比启发都是老师常用的启发方式,正面启发主要是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类比启发主要是通过类似历史事件找出异同点。
比如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的背景、参战国、条约、影响,类比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历史事件,使学生能够掌握这一段时期的历史全貌。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掌握好课堂的关键
点,能够在关键点上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发问,使学生能够和老师产生一定的共鸣,这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2.加强情境启发方式的运用
情境启发是老师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丰富的语言和课外活动。
烘托出学生学习历史的环境氛围,从而加强学生对历史的记忆,使学生能够从中受到启发。
比如在讲戊戌变法时,可采用幻灯片的形式,让学生观看戊戌变法的照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历史人物的性格和整个戊戌变法的过程,让学生感觉历史画面历历在目,从而加强学生对戊戌变法的记忆,也使学生从历史事件中受到教育。
3.观察启发和扩散启发相结合
观察启发和扩散启发是启发式教学的两种重要的启发方式,观察启发是通过学生对电影、历史模型等的观察形成对历史的形象思维,扩散启发是让学生以某个历史知识点为核心多角度发散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
观察启发和扩散启发相结合,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记忆,而且能够让学生对历史层层深入,从而构建自己的历史知识结构,从而驾驭历史思维。
比如通过观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图片和视频,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会联想到鸦片战争,如果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会爆发吗?从而引出历史事件的偶然性与必然性,这就从更高的层次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形成一整套的历史思维结构。
五、总结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新时期,中学历史教学要着眼于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历史的能力,因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防止陷入启发式教学的误区,要加强正面启发、类比启发、情境启发、扩散启发等方式在教学中的运用和实施,从而真正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玄娥.历史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4).
[2]章银杰.中学历史启发式教学常见误区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8,(9).
[3]邹建国.启发式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4]刘克玲.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09,(36).
[5]郁杨.启发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中学),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