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以显体——从老庄道论看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学说
道家哲学思想中的本体论
道家哲学思想中的本体论道法自然是老子要表达的宇宙本体的观念《老子》哲学在中华哲学史上素有开山祖的称谓,它的贡献就是将“道法自然”作为哲学的宇宙本体论。
《老子》有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老子看来,人、地、天都要效法“道”,而“道”则要效法自然规律,宇宙法则。
这就是老子要表达的宇宙本体的观念。
定出这个本原,在伦理上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从古至今,自儒释道阐明了宇宙本体论之后,历经两千多年,不少朝代的士大夫,却将本体论给弄没了。
将“忠孝”变成了最高行为规范了,“忠孝”这个行为规范是必需要的,但它要在“敬天”,“仁爱”这个最高行为规范的统领下,这样才会“刑法不崇尚士大夫,礼数不卑下庶民百姓”。
钱文忠教授讲《三字经》时,将“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用上边这句话来解释,而且讲到过去有些朝代把这句话解释成为“刑法不能上罚士大夫,礼数不能下给庶民百姓”这是错的,违反原著《尚书》的本义,而且是篡改。
复兴不是复古我们强调复兴不是复古就是这个意思,这才能传承与创新并举,也才能使中华伦理成为公平的,为人认可的真理。
所以说中华崛起了,如有中华文化的复兴扶其左右,才势必成功。
尤其中华复兴已经不是仅仅中国人在关心了,而是全世界人在关心了。
道家是从修养身心去谈“善治天下”道家学问与心理调治,其实在中医里从阴阳五行的脏腑经络去调治心理疾患,就已经占了很重要的位置。
而道家在伦理到行为的建设上也颇有建竖。
尤其在调理心理障碍上,更有其突出的地方。
说起来惯常的研究者,把道家对人文,教化是持批评的态度的,但实际道家正是从修养身心去谈“善治天下,应体大道之无为无形,以墨化群生,无心任化。
”应当说老庄是最反对教条主义的,认为“不住各相,自可长久。
”认为真理是相对的,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万事并育而不相容,道并行而不相悖,”以“齐物论”解之。
管理者既要尊重客观现实,又要从动态相对中去把握现实,故为“以无为有”,而管理者能在因果缘由中,是亦彼也,莫若以明,得其环中,从自性达到自化,从必然达到自由,尤其在当前我们中国人复兴的时候,找到我们中国人的自性,通过修养身心,达到我们中国人的自化,由必然达到自由,其中修养身心的功夫是个关键。
庄子的哲学思想
庄子的哲学思想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著名代表,是中国古代最卓越的思想家之一。
他的哲学思想,内容深邃,形式独特,极其丰富多彩。
〃他的哲学用诗意盎然的散文写出,充满赏心悦目的寓言,颂扬一种崇高的人生理想,与任何西方哲学不相上下。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游乎四海之外〃--庄子哲学的人生观中国哲学之中心部分是人生论,人生论之中心部分是人生理想论。
庄子哲学被称为道家哲学,虽然从表面上看,完全是一种以〃道〃为核心的宇宙本体论,但实际上其哲学的突出特点是对人的个体精神亦即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这是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征。
庄子以其特有的诗意文笔向我们展示了他对美好理想的无限憧憬,肯定了个体人格的价值和独立,并通过对〃道〃的认识、体悟和追求,以其独特的思想内涵,把无限自由的人生作为其哲学探索的终极目标,《庄子》实质上是一部人生哲学的著作。
《逍遥游》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是庄子理想人格的集中体现,也是其整个哲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的目的。
所谓〃逍遥〃,是指一种无为身外之物所累的精神境界,〃逍遥游〃,即指超然物外而无所凭待,从而达到一种无往而不适的无限自由的人生境界。
在庄子的思想中,〃逍遥游〃式的理想境界是一无所待、宁静和谐的自由天地,是人与天地万物合一的情感体验,是人与大自然融合的宽阔情怀。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
庄子认为人生苦恼和不自由的原因是在于〃有所待〃和〃有己〃。
所谓〃有所待〃是说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另外的事物和条件,这些事物和条件则成为对人的自由的限制和束缚;所谓〃有己〃是指意识到〃自我〃即意识到自身和环境的对立。
〃有己〃的意识使人去区分和计较生死、美丑、荣辱、得失,从而引起人生的苦恼。
庄子在《逍遥游》里生动地描绘了大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可谓形象及其高大雄伟,而小小的斥^翱翔于蓬篙之间,大小之殊,何其遥远。
中国哲学中本体、知识和价值的整体论诠释
中国哲学中本体、知识和价值的整体论诠释一、引言本体、知识和价值在中国哲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本文从系统的角度,结合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对本体、知识和价值进行整体论诠释。
二、本体的整体论诠释1.中国哲学中的本体概念2.本体与宇宙观3.本体与人类存在4.本体与自然界5.本体与伦理道德三、知识的整体论诠释1.知识概念的演化2.知识与认识论3.知识与价值观4.知识的价值与作用5.知识的未来四、价值的整体论诠释1.价值概念的演化2.价值的形成和发展3.价值观念与人性4.价值观念与社会5.价值观念与道德五、本体、知识和价值的综合1.本体、知识和价值的关联2.本体、知识和价值的互动3.本体、知识和价值的相通性4.本体、知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六、结论本文从系统的角度,对中国哲学中的本体、知识和价值进行了整体论诠释。
充分阐明了它们在中国哲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相互关联的本质关系,为今后探讨中国哲学的相关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第一章本体的整体论诠释1. 中国哲学中的本体概念本体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可以理解为宇宙、存在或实在性的本原。
在中国哲学中,本体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易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表明道是一的本体,是诸多存在的根源。
《庄子》中的“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则对本体进一步阐释,“大道”指的是自然存在的本体,具有无形的特点,从而寓意着无尽无穷的生育之力。
2. 本体与宇宙观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本体与宇宙观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
根据《周易》的宇宙观,天和地是存在的本源。
这表明了天地的本体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道教的本体观强调道是天地创造的本原,是万物之源。
道教中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协调,人类必须遵循天道、地道,尊重自然的本体特性,注重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达到持久的和平与稳定。
佛教的本体观则强调世间皆为幻象,在一切事物之外,存在着一个非物质的本体。
佛教的这种本体观念深受无我、空、等概念的影响,试图颠覆人类的现实认知,从而达到解脱的目的。
中国文化概论——老庄与道家思想
一、道家的产生背景及演变(演变)
④道家与道教 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 老君”,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 经过历代的发展,道教正式分为正一、 全真两大教派。 正一派从事符篆斋蘸,驱鬼降妖, 祈福消灾,道士可以结婚,非斋期可 食酒肉。全真派重修持,主张“全神 炼气,出家修真”,道士蓄发留须, 守斋出家,不婚配。两派虽在形式和 要求上有不少区别,但基本主张是完 全一致的,都讲求“修道”、“积 德”、“清静”、“无为”。
《道德经》高居第二。
由此可见,老子及其思想在西方受欢迎的程度。
二、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庄子)
庄子 [人物档案] 姓 名:庄周,字子林 出 生:约公元前369年 逝 世:公元前286年 祖 籍:宋国蒙邑 主要身份:思想家、文学家 主要功过: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 主要著作:《庄子》 曾任职务:漆园吏 荣誉称号:逍遥游仙
二、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老子)
晚年在陈国居住, 后出关赴秦讲学,不 知所踪。老子是“中 国哲学之父”,遗留 下来的著作仅有《五 千文》,即《老子》, 也叫《道德经》。
老子(BC571?—BC471?)
二、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老子)
老子的思想智慧 1 “道”——宇宙万物的产生和运行规律 (1)“道”是万物的本原。 (2)“道”生万物 (3) 道法自然 2 “道”——万物变化的原因 (1)事物存在着普遍的矛盾性 (2)矛盾对立面会相互转换 (3)弱者道之用 3 为学与为道——认识世界的方式 4 “小国寡民”——社会的理想形态 ;无为政治
二、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老子)
“《老子》之书,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 可以治人。” ——魏源《老子本义》
“老子者,民主之制之所用也。” ——严复
庄子哲学中的本体论思想
庄子哲学中的本体论思想【摘要】庄子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一派,他在本体论思想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
庄子认为存在是因为人类以自我为中心而产生的,他主张人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相融合。
庄子强调无为而治的理念,认为过度干涉会破坏自然的平衡。
他提倡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本真,并实现自己的价值。
庄子的物我一体思想强调人与宇宙的统一性。
庄子哲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本体论思想也在当代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庄子哲学的深入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个体与整体的和谐共存。
【关键词】庄子哲学、本体论思想、存在、自然、人、无为而治、自我认知、物我一体、影响、现代意义、思考、总结1. 引言1.1 庄子哲学的重要性庄子哲学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对于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具有重要影响。
庄子在哲学领域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其独特的思想观点上,更体现在对人类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启发。
庄子哲学以其深邃的智慧和超凡的视野,引领着人们探讨生命的真谛,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达到心灵的安宁。
庄子哲学的重要性在于其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类生存境遇的透彻洞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哲学和思维方式。
庄子哲学的普世价值和永恒意义,使其成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也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庄子哲学的重要性,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本源和生命的意义,从而引领我们走向更加丰富、充实和有意义的人生之路。
1.2 本体论思想的定义本体论思想是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探讨的是存在的本质和实质。
本体论思想要解答的问题包括实体的本质是什么,事物的存在方式是怎样的,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建立的。
在庄子哲学中,本体论思想是一种对世界观的探讨,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庄子通过他的哲学观点,试图揭示万物的本质和联系,指引人们认识世界和自我。
本体论思想在庄子哲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了庄子对世界的看法和对自我的认知。
中国哲学本体论
中国哲学本体论
答:中国哲学本体论,本书首先对本体论方面的理论问题作了理解性诠释,将其区分为本体Ⅰ和本体Ⅱ两种类型,对这两种本体各自的特征、结构、存在方式等作了探索。
进而具体探讨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本体论(或形而上学)思想,即在先秦诸子的儒、道思想中摊出了本体论问题,两汉经学以宇宙发生论和宇宙系统论的思想为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思想的发展、演变作了铺垫,魏晋玄学探索了宇宙存在意义上的本体论问题,隋唐佛学探索了心性存在意义上的本体论问题,宋明理学则是以天人合一为思想内容的伦理学本体论,这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思想发展的最高形式和成就。
最后对中国哲学本体论问题的理论得失作了探讨。
庄子之“道”与海德格尔的“本体”之思——从词源学的角度
摘
要 : 子 道 之 含 义 颇 为 丰 富, 言 之 有 “ 、 、 、 ” 义 , 庄 概 行 言 有 无 之 其道 之 所 蕴 涵 的“ ” 义 , 凸现 其 哲 学 无 之 乃
的创 生 性 、 放 性 。无 独 有 偶 , 十世 纪德 国大 哲 学 家 海德 格 尔通 过 对 西方 “ 体 、 在 ” 反 思 , 开 二 本 存 的 亦得 出其 “ 本 体”存在) 味着“ 、 ( 意 说 自然 、 ( 达 ) 隐 ” 意 。庄 子 “ ” “ 际 ” 海 氏的 “ 理 去 蔽 ” 更 有 着天 然的 神 行 通 、 之 道 之 真 与 真 说 似— — 无 论 “ 蔽 ” 是 “ 际 ” 去 还 真 皆在 “ 存在 ” 中展 开 ,存 在 ” “ 既是 道 的运 行 状 态 , 亦为 “ ” 生存 之 域 无疑 , 人 的 探 究庄 子 与海 德 格 尔的 本 体 之 道 对 于 贯 通 中西 哲 学 有 着 重 要 的 意 义 。
关键词 : 子 ; ; 庄 道 海德 格 尔 ; 体 本
中 图分 类 号 : 2 35 : 5 65 B 2 .5 B 1 .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2 5 ( 0 9 0 — 0 5 0 1 7 — 3 9 2 0 )4 0 1 — 6
近年 来 , 学术 界 对 海德格 尔颇感 兴 趣 , 果亦 然与 其 西方知 识 分子 所持 的文化 立场 有 关 ,但其 成 颇 丰 。这 自然与 海 氏 同东方 哲 学思 想 尤其 道 家哲 对东 方 文化绝 非 持排 斥立 场 ( 学 老庄 哲学 之行 其 . 学 有关—— 据 资料 载 ,海 氏晚 年 曾跟 台 湾学 者萧 为 已表 明其 开放 心胸 )更 不 意 味着 东西 方文 化永 师 毅研 究 老庄 ;亦 与 西方 哲学 的 困境 有 关—— 海 无沟通 之 日。事实 上 , 德格尔 的存 在论 与道家尤 海
道本源论到道本体论
关 键 词 :道 本 源 论 ;庄 子 ; 知 识论 ;道 本 体 论
中图分类号 :B2 3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7 0 9 (0 9 0 — 0 0 4 6 卜 38 2 0 ) 2 0 5 —0
“ 和 “ 共 同构成 了 中国哲 学 的完 美境界 , 道 仁 其 中, 个 “ 字 , 为 20 0年来 的哲 学 家 可 以 一 道” 因 0 不 断地 诠释 、 赋新 而 不 衰, 普遍 、 最基 本 的问题是 相 关 的, 也 由于此 , 家 的“ 开启 了 中国哲学本 体论 的大 道 道” 门。但 是 , 、 2人各 自对道 的把握 和 定位 还是 老 庄 有所 不 同。道在本 体的意 义上 , 究起来 还是有 层 细 次 上 的区别 。老 子 的道在 根本 的意义 上 是 为探究 万物 的最初来 源 以及 万物 的现存状 况和 发展规律 。 这是 一 种宇 宙 生成 论 , 也称 为本 源 论 。在 那 里 , 本
先秦 道论 思 想 的巅 峰 , 思想 丰 富深 刻 , 其 超越 了老 子 和道 家其 他诸 子 。庄 子的许 多 命题 把 老 子 “ ” 道 本源论命 题转换 成 了知识论命 题 , 并且借否 定知识 论而成就 了本体 论 。
老 子 的道本 源论
子没有真 正把 道本源 论升华 为道本体 论 。
是不 研究 “ 生 ” 问题 的。 “ 发 的 道生 万物 ” 一般 被视
为道论 的首要 的甚至是 根本 的问题 。《 老子 ・四十
二章》 : 道 生一 , 生 二, 生 三 , 谓 “ 一 二 三生 万 物。万
源 和 派 生 物 的关 系 , 道 本 源 论 。要 成 为 道 本 体 是
收 稿 日期 :20 .82 0 80 .8 作者简介:黄斌 (9 5 , 江苏徐卅 人, l 17一)男, 1 徐卅 市广播 电视大学讲师, 硕士。
论庄子的哲学思想
论庄子的哲学思想摘要:强调自然的性命之情,包容了宏大壮丽的生命境界,庄子对待情感的态度是开放的、想象无穷的、超功利的,故而其散文想象奇异、宏伟开放,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庄子的认识论态度是怀疑主义和直觉主义相结合,由此决定其散文常借用寓言、象征来克服语言的局限性,给人留下极广阔的想象空间.道兼有无。
“无”是天地万物的根据,是天地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统一,是抽象的绝对的本体论概念。
形而上学本体论在老子中还只是他哲学学说的一部分,在庄子中则成为庄子哲学的唯一逻辑线索。
庄子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了老子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思想,使道家在形而上学本体论这一重要方面具有了空前绝后的进展。
关键词哲学思想道认识论正文庄子和他的时代(一)庄子其人庄子(公元前约369一前约286年),姓庄,名周,可算是先秦的最大的道家。
他的生平,我们知之甚少。
只知道他是很小的蒙国(位于今山东省、河南省交界)人,曾作过“漆园吏”,在职不久就隐居起来,可是他的思想和著作当时就很出名。
《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子函去!无污我。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
”[1]庄子与孟子同时,是惠施的朋友。
庄周主要继承老子的“以道为体”的形上学,使道家走向精神逍遥之路。
庄子的师承不清[2],一生主要过着隐居的生活。
庄周的学术思想主要保存在《庄子》一书中。
《汉书·艺文志》着录庄子五十二篇,现存的三十三篇是晋人郭象所编,计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内篇十庄子所作,外、杂篇是其后学所作。
(二)庄子的时代任何人都不能完全的超越或者脱离自己的时代,庄子的时代恰逢“美好的”旧社会彻底瓦解,残酷的新制度已经来临的时代。
就是说,保持着氏族传统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早期宗法社会已经崩溃。
物质文明在迅速发展,历史在大踏步的前进,生产、消费在大规模的扩大,文明所带来的罪恶和苦难从未曾有。
《庄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庄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庄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1作品原文庖丁解牛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1),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2),砉然响然(3),奏刀騞然(4),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5),乃中经首之会(6)。
文惠君曰:“嘻(7),善哉!技盖至此乎(8)?”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9)。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10)。
依乎天理(11),批大郤(12),导大窾(13),因其固然(14)。
技经肯綮之未尝(15),而况大軱乎(16)!良庖岁更刀,割也(17);族庖月更刀(18),折也(19)。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0)。
彼节者有间(21),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2),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23),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24),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25),如土委地(26)。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27)。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28)。
”作品注释(1)庖(páo袍)丁:名丁的厨工。
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
文惠君:即梁惠王,也称魏惠王。
解牛:宰牛,这里指把整个牛体开剥分剖。
(2)踦(yǐ以):指用一条腿的膝盖顶住。
(3)砉(huā,又读xu)然: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
响然:《经典释文》云,或无“然”字。
今一本无“然”字,是。
(4)騞(huō豁)然:象声词,形容比砉然更大的进刀解牛声。
(5)桑林:传说中商汤王的乐曲名。
(6)经首:传说中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
会:音节。
以上两句互文,即“乃合于桑林、经首之舞之会”之意。
《庄子》思想的三大本原及其自然之义
《庄子》思想的三大本原及其自然之义一、引言与问题的提出《庄子》是中国哲学、思想与文化的基本经典,近百年来学者对其展开了大量研究,论著众多,数量庞大。
尽管大部分论著缺乏学术研究上的“递进”意义,属于所谓的陈词滥调,但其中仍不乏真知灼见,值得重视。
本文所谓“庄子思想”,泛指庄子及其学派的思想,《庄子》其书在较大程度上被看作是一个有着密切联系的思想整体。
庄子其人与《庄子》其书的关系,特别是内篇、外杂篇与庄子本人的著作关系,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相关学术考证工作的重点,但从总体上来看,成绩并不理想,其相关研究工作早已陷入了困境。
(1)对于此一问题,笔者的观点是:大体说来,《庄子》内七篇出自庄子手笔,但不尽为其所自著,个别章段,如《逍遥游》《德充符》篇末的庄惠对话就很可能出自庄子弟子的附益;外杂篇不尽出自庄子后学的手笔,它们在总体上体现了庄子学派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不过从现有资料来看,其中仍应有不少篇章由庄子自著。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考察和分析构成庄子思想的本原(源头)问题。
“本原”“始源”和“本根”,这三个词语的含义很相近,可以换用。
“源”即“原”的派生字,字本作“原”。
对“本原”的理解,中国古人大体上有本体论和宇宙论(宇宙生成论)两种模式,而且这两种理解模式所导致的概念内涵在中国古代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
“本根”作为哲学上的“始源”概念,首见于《庄子·大宗师》篇和同书《知北游》篇,庄子学派用它来喻指“道”。
本文所说“始源”,首先是从构成《庄子》思想之理论框架来说的;其次是从其所关涉到的世界本源来说的。
目前,关于衍生庄子思想的本原是一个、两个还是三个的问题,学者的意见很笼统,有待于阐明。
而且,从始源的角度看,学者要么对“天”的概念重视不够,要么弱化了它在构造庄子思想中的重要意义。
通常,学者们习惯于沿用所谓“老庄一贯”论。
在此前提下,学者或认为《庄子》的思想就像《老子》一样以“道”为其唯一源头。
由此,学者或认为老子的“道”属于客观实有形态,而庄子的“道”则属于主观境界形态,或认为主观境界形态和客观实有形态兼而有之。
浅谈老庄哲学思想
题目:浅谈老庄的哲学思想学生姓名李艳玲学号2011101063专业汉语言文学2班年级2011级浅谈老庄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老庄哲学可算是一枝奇葩,以此为基础形成的道家思想也成为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一个重要思想流派——道家。
道家的“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成为中国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以“自然无为”为精华的老庄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它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思想包含了对社会的有益启示,是当今社会的人们应学习的重要精神思想。
一、老子的哲学思想中“道”的内涵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
其代表作《老子》,也即《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的思想体系是以“道”为核心,他认为“道”是哲学体系最高的范畴,是产生万物的根源,强调“道法自然”、“无为自化”。
“道”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便给“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在老子思想体系中,“道”有两层含义。
首先,“道”表示宇宙的原始状态,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其次,“道”表示了世界的本源,解释了宇宙万物的演变,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继而形成世界。
老子的思想体系中最基本的精神却在于“自然”二字,是一种以“自然之道”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主张“道法自然”,对于人类社会生活来说,要求人类顺应“自然之道”,返朴归真,以“自然”、“无为”作为社会、人生的理想状态。
这一思想主张,对后来的“黄老之学”以及魏晋文人的“隐世”思想等诸多哲学思想影响深远。
二、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老子学说的精华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其思想影响很大。
他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
老庄哲学思想辨异
.
不过
满腹 涵义
归 休乎君
予无所 用 天下为
庄 子言 道言 天
亦 与老 子不 同
。
他 的 道具 有 自然 界的
,
,
他 的 天 也有 自然 界 和 自然 而 然 的 双 重 意 思
,
主 张 自然 而 然 意 在 师 法 自然
强 调 自然 界
是 为 了 以人 入 天 老子
。
合天 于 一
”
,
。
这在 而是
”
,
闲逸
、
飘渺 并生
“
洒脱
时而 为鳗
”
,
时而化 鹏
。
,
“
水击 三 千 里
里
,
搏扶 摇而 上者 九 万 里
,
”
⑨
。
“
天 地 与我
,
,
万 物 与我 为 一
,
L
”
在
“
《
逍遥
游》
庄 子 假 托他 人 之 言
《
“
逍遥 游 旁 日月
》
》
,
中表 现得 淋 漓尽 致 挟 宇宙
,
庄 子 笔 下 的圣 人也 有别于
。
圣人
,
“
不从 事 于 务
,
”
,
“
游 乎 尘 垢 之 外” ②
因此
,
“
至
人无己 旨
。
神 人无 功
圣 人无 名
。
、
③
。
即 使 言用
庄 子 主 张的 也 只 是 明哲保 身的 无 用 之 用
,
,
并
,
没 有 以 无 用 致 无 不 用 的 意思
老庄学说的主要内容
老庄学说的主要内容老庄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流派,其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这一学说以“道”为核心,强调自然无为、返璞归真、逍遥自由等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老庄学说强调“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本质。
老子认为,“道”是无形无象、无色无味、无始无终的,它既超越了人类的语言和思维,又包含了宇宙间的一切规律和法则。
而庄子则进一步发挥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无限的、绝对的、自由的,只有通过“心斋”、“坐忘”等修行方式,才能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其次,老庄学说主张自然无为、返璞归真。
这一思想也是源于对“道”的本质的理解。
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任何人为的因素,因此人类也应该效法自然,不受任何人为的限制和约束,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而庄子则更加强调返璞归真,认为人的本性是纯朴自然的,但在社会中往往会受到各种虚伪和矫情的束缚,只有摆脱这些束缚,才能回归本真,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解放。
第三,老庄学说提倡“逍遥游”。
这一思想是对于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
在庄子看来,“逍遥游”是一种绝对的精神自由,只有通过内心的修炼和超越,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他认为人生的真正意义不在于物质的满足和名利的追求,而在于精神的超越和心灵的自由。
因此,他主张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以达到心灵的平静和真正的幸福。
最后,老庄学说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有深刻的见解。
他们认为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
庄子曾经提出“天人合一”的观点,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综上所述,老庄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道”的本质、自然无为、返璞归真、逍遥游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
这一学说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方式。
中国哲学本体论
中国哲学本体论中国哲学本体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所探究的一个经典主题,它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对本体的理解和发展。
本体论是一种主要研究以及讨论实体之间关系的理论,它可以说是必须的知识的基础。
本体论是把世界中不同形式的实体分成不同的类别,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本体论一直是保持着持久传统的一种深入研究。
中国古代哲学家也关注了本体论,认为它对做出正确明智的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比如,孔子曾指出,“要懂得什么是本体,它才可以被称为一种智慧”。
因此,他们将诸如“善”和“恶”等主题视为相对而非绝对的,它们必须以更深入的思考来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家思考本体论也牵涉到宗教信仰。
比如,“道家”学派认为,“道”是本质上的绝对真理,而“物”则是有形的,是“道”的一种非本质的外在表象。
“道家”学派将“道”作为一种理念,把它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以期做出正确的决定与行为。
中国古典哲学家们也将本体论应用到思考“是”与“非”的关系上。
墨家的哲学思想认为,“是”与“非”不是完全相容的,而是彼此之间有着一定的矛盾性,差异性和吸引力。
“是”“非”之间的关系可以形容为“无常”。
孔子认为,拒绝客观实在,找寻其之间的和谐,会令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把握道德真理。
在古代,本体论的概念也应用到艺术和文学的理论框架中,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比如,唐代宋人张九龄在他的《诗经》中提出了把“诗”作为一种实体的理念,用以讨论它和“文”之间的联系。
他后来也把“诗”和“乐”理解为是有差异的,并提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唯物论、唯心论也牵涉到本体论的概念。
唯物论认为,物质本身有着客观的存在,而人类理性的认知只能获取实在的知识;唯心论则认为,实践是唯一能够获得真理的途径,而理念才是完全真实的。
从现代观点来讲,它们仍然有着相当的价值,对今天的社会科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所探讨的本体论是一个持久而又重要的主题,其理论仍然可以今天作为借鉴和参考。
中国哲学中的本体思想及其义理
中国哲学中的本体思想及其义理一、中国哲学及其核心问题所谓“中国哲学”,广义言,就是关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应包括中国古代的、近代的和现当代的哲学思想在内。
但我们现在谈论“中国哲学”时,却是以狭义言之,即专指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因为,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在内容和形式上是自成体系的思想结构和思维方式,而中国近代哲学和现当代哲学则是中国古代哲学在西方哲学的传人和刺激下的转型表现,已非独立自主、自成体系的哲学思想了。
所以,现在来讲“中国哲学”理应是自成义理系统的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当然,以中国古代哲学作为“中国哲学”的思想内容,目的是为了认识中国哲学的个性,而认识中国哲学的个性则有益于中西哲学的对比和沟通,特别有益于用西方近现代哲学思想和方法来刷新、激活中国古代哲学,以使其走向世界化和现代化。
说到“中国古代哲学”,还需作一些界定。
所谓“中国古代”,泛义言应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几个阶段。
但“中国古代哲学”不是也不可能是中国原始社会的哲学思想,因为包括哲学在内的意识形态的正式产生只是奴隶社会的事。
而“中国古代哲学”也不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哲学思想,起码主要不是,因为作为中国哲学之源头和滥觞的先秦诸子思想虽然诞生于奴隶社会,但孔、老、墨这些思想的出现已在中国奴隶制解体之际的春秋时期,而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更是中国封建制之建立时期,所以,严格说来先秦诸子并不是代表奴隶社会利益并为其服务的哲学思想,而已属封建社会的思想。
至于尔后的两汉经学到宋明理学,很明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
所以,所谓“中国古代哲学”实际上就是形成和发展于中国封建社会并为其服务的哲学思想,它的发展阶段和表现形式就是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意联盟识形态的中国哲学究意是一种什么样的哲学?它究竟要探讨和解决什么问题呢?说起这个话题,又牵涉到目前学界已有争论的关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
“哲学”一词是英文philosophy的中译,而英文又源于拉丁化了的希腊文philosophia,原是“爱智”之学,其内容是“专门研究‘有’本身,以及‘有’凭本性具有的各种属性”。
庄子生平及其哲学思想
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庄子认为如果能做到‚齐物‛,那么他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
这是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这是个体精神解放的境界,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
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
庄子用‚无为‛来解释这一术语,与老子不同,这里‚无为‛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
这种状态,也被称为‚无待‛,意为没有相对的东西。
这时,人们抛弃了功名利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这句被普遍认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
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认为一般人很虚伪,‚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
‛[23]。
他批评儒家‚以仁义撄人之心‛,这样会导致‚天下脊脊大乱[24]。
而君主的专制统治和对知识的爱好,只会使人心更加败坏,‚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日中穴阫。
‛[25]流沙河认为,庄子的为人主要有四点,‚一曰立场,站在环中。
二曰方法,信奉无为。
三曰理想,追慕泽稚。
四曰修养,紧守心斋。
‛[26]所谓环中,就是不持有任何立场。
《内篇〃齐物论》中有‚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杂篇〃则阳》中有‚得其环中以随成‛。
无为在《庄子》中经常出现,庄子认为无论治国还是做人,都要无为。
但无为颇难解释,流沙河认为是‚伪‛或是‚人为‛的意思。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27],是追求自由。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28],所谓心斋就是要排除心中的种种杂念。
[编辑] 哲学思想∙‚逍遥适己‛的思想成为大一统帝国状态下的中国文人保持思想自由和精神独立的重要支柱及理论基础。
道家思想的历史沿革
道家思想的历史沿革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光辉灿烂。
在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始终存在着两条脉络清晰的主线——以孔孟思想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学说。
儒道互补,再加上外来的佛学,构成了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
而道家作为其中之一足,曾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学术思想、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医药科技等方面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因此,从古至今在社会各界均颇受关注,掀起了一次次的研究、崇尚热潮。
但是,一直以来对于道家思想的研究却又是不均衡的,这不仅表现在研究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上,也表现在重正统轻延续、重名流轻市井等方面上。
如对于《冲虚经》的研究工作便远远置后、轻便于对老庄学说的研究。
然而,《冲虚经》作为中国道家的三大经典之一,其思想的深刻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此,本文在查阅大量典籍文献的基础上,拟对中国道家思想的发展脉络作一简要的梳理和概括,目的在于论证《冲虚经》的思想内涵与老庄思想、黄老学说及后世道家思想的承转启合、脉络相经之处。
与此同时,本文也对《冲虚经》的成书背景及其成书、成篇过程加以详细的考证和推断,以期从内容到形式上的论述和论证可以更全面、完整地说明《冲虚经》的真实性及其历史地位。
先秦老庄学派的哲学思想据史料记载,道家学派是中国道教的前身,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是当时“诸子百家”中的一个重要学派。
春秋末年的老子,被公认为道家学说的创始人。
老子在其《道德经》一书中最早提出:宇宙间的天地万物,都来源于一个神秘玄妙的母体——“道”。
老子所说的“道”,具有自然无为,无形无名,既看不见摸不着又不可言说的特性;它是天地开辟之前宇宙浑沌为一的原初形态,又是超越一切有形事物的最高自然法则。
大道无形无名,却蕴含着一切有形事物生成发展的玄机。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就是说:从空虚无形的道首先生出浑沌的元气,元气分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感冲和而化生天地万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以显体———从老庄道论看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学说李景林[摘要]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特色,可以“通以显体”一语来概括,老庄的道论集中体现了这一特色。
道是“一”,或超越的本体;但它是在事物个体实存的“通”性中显现出来的超越性,而非形式实体性之“一”。
“通以显体”,强调事物自然差异的肯定性意义。
因任事物自然性命差异性以实现其在价值上的平等性或齐一性,则万物“道通为一”。
“道通为一”的境界,要在人文义的“有名”上开显,并通过“日损”去蔽的修为功夫或生命实现的历程来达成。
道家对道的证显,采取的是一条存有实现论或人学的进路。
[关键词]:通以显体;物化;齐物;日损;存有实现论Abstract:A Review on the Ontology of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in Terms of the Tao Doctrine of LaoZi and Zhuang Zi Abstract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ical ontology may be summed up as“to reveal the essence through what-is-in-common”。
The doctrine Tao of Lao Zi’s and Zhuang Zi’s concentratedly points to it。
Tao is,therefore,“One”,or the transcended essence。
It,however,is not the “One”of the formal substance,but the transcendnacy revealed by the “what-is-in-common”in the substance’s individual existence。
“To reveal the essence through what-is-in-common”lays stress upon the affirmative impact of the objects’ innate differences。
If equalness and uniformness are achieved through the innate differences of everything,then “Tao is in common with One”。
But to achieve “Tao being in common with One”,it is to be attained by human “namedness”,and it is to be arrived at through self-cultivation in de-shadowing“daily loss”,or through the process in which life is to be of significant。
Key Words:To reveal the essence through what-is-in-common;Thing-ize;Equalization of things;Daily loss;Doctrine of realization of existence[中图分类号] B2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2627(2003)03-0057-11中国古人所言“性与天道”,一般地讲,即中国古代的本体论学说。
但它与西方哲学传统的本体学说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
最近有的学者用“非实体主义”一词来概括中国古代这个本体论思想的特点。
①“非实体主义”一词很易产生误解,且难以与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反形而上学和非基础主义的倾向相区别。
其实,中国传统哲学也是一种形上学或实体哲学,只是它给出实体的方式及对这超越之实体性的理解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中国古籍中所谓天、道、性、理,无一不具超越之体性义,后人以道体、性体、理体称之,道理亦在于此。
然而,中国古代哲学诚如章学诚所言,“未尝离事而言理”(《文史通义·易教上》),“不敢舍器而言道”(《文史通义·原道中》)。
老庄言“道”,不出“六合”;孔孟之教,悉存诸人伦日用和“行与事”之间。
即“人伦日用”、“六合之内”之实存界域的连续流行之“通”性开显和挺立“道”之超越的“体”性,此为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学说之一大特色。
这一特色,可以“通以显体”一语简单地表出之。
下面,我们仅就道家之道论来说明这一点。
一这个“通以显体”的本体义,在道家著作中表述最为的当者,莫过于《庄子·齐物论》。
《齐物论》云: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怪,道通为一。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
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唯达者知通为一。
为是不用而寓诸庸。
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
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道”是“一”,或道的作用是“一”。
这个“一”,是超越性的“一”。
但道家的论“道”,不直接讲这个“一”,而是在“通”性上建立道之“一”。
“通”才能“一”。
“通”的前提是什么?即“因”,或因物之“庸(用)”。
这个“因”,是一个动态流行的观念。
庄子经常讲到此类的话:“得其环中以随成”,“与世偕行而不替”(《则阳》),“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大宗师》),等等,此皆“因”之注脚。
所以,这个“通”,乃是在因物之自性(性、命、宜)的成物历程中实现出来的。
“化”,是老庄的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观念。
老子强调物之“自化”(《老子》三十七章:“万物将自化”),而庄子则扩大此涵义而提出“物化”。
庄子“物化”的观念实包含老子“自化”的意义。
“物化”一言万物乃各“自化”,一言此物将化为彼物。
《庄子·秋水》说:“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
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
”此言万有皆处于日新日化的变化历程中而无一息停驻,而其“化”之本质则为“自化”。
《庄子·至乐》篇讲到“种有几”,以下至“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
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一大段话,皆言万物彼此相“化”之义。
不仅万有之化日新不已,一物之“自化”,实亦略无停驻。
《庄子·寓言》说:“庄子谓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始时所是,卒而非之。
”《则阳》亦云:“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之以非。
”此就人而言其一己界限内亦“自化”不已。
对事物存有之“化”的这种理解,正是道家由“因”之“通”性以达成“一”之本体义的因缘所在。
以“物化”之流行,抽象形式实体性之“一”便不能尽其真实之义蕴。
所以,道家之本体论,也就不能取此形式实体化的方式。
这一点,表面上颇类似于柏格森那种概念乃内在时间之空间化,因而不能把握作为绵延之实在的看法。
实质上,二者有着根本的区别。
柏氏之说,仍本源于西方哲学传统的形式与实质二元对立的认知立场。
只不过柏氏对这种概念的形式化之弊有其更尖锐的认识和否定性的看法。
其实,抽离于其形式的纯粹绵延(实质)亦不具真实性的意义。
概念往往以其形式性共在方式遮断实在之活生生的流行;而实在之当下化亦由于其转瞬即逝而流于无常———这是常使思想家们感到头痛的一个问题。
但是,道家的本体学说并不存在这一难题。
道家的“道”或“一”,能够在其“通”性上保持住当下实存之本真性而赋予其基础性的超越意义,在于它采取了一条存有实现论的而非认知或知识论的进路。
“物化”流行之历程,必当下化为实存之定在。
“因”物之“庸”,换句话说,就是“不用而寓诸庸”。
“不用而寓诸庸”,也就是不以已加诸物而任物各“自用”。
任物各“自用”,则可以达于“通”。
所以,这个“通”,是在“物”的个体实存之显象上呈现出来的,而非在抽象的对象性意义上讲的。
按照庄子的话说,就是限制在“六合之内”来讲。
“通”的着眼点,是个体的当下实存性。
而凡实存,皆为有界限定在之物,有其自然的分际。
何以能由此而证立道之“通”、“一”性或其超越之体性义?说者多以为道家所主,在于消灭差异,泯除界限,而最终走向相对主义。
此一说法,实是对道家本体学说的一种误解。
从道家之存有实现论的角度来看,本不存在纯粹与存有之整体相分离的知性问题。
道家讲“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庄子·大宗师》),“知”的等次实与修为或修炼而成的存在之实现相表里。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平常所谓的“知”的形式化之指向于非本真的对象,其实乃是与知所共俱的实存或价值立场使然。
《庄子》里对此有很多形象有趣的解说。
《大宗师》:“今之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
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
”又,“特犯人之形,而犹喜之。
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
”《齐物论》亦说,那通以显体种“劳神明为一”,对此“一”之外在的形式化要求,实来源于“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的虚妄价值分别作用。
万物形化,各有分别,此分别并不影响事物之化和流行。
人不仅处此“化”中且亦能“观化”,其“一犯人之形”则喜之,而当“观化而化及我”(《庄子·至乐》)则悲之。
《大宗师》讲到子来将死,其妻子悲而泣之,子犁则斥之曰:“避,无怛化!”“怛化”,即对实存之大化流行的遮断作用。
由此看来,抽象形式化的非本真性,实来源于此种虚妄价值分别作用对当下实存的固着。
所以《庄子·人间世》云:“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
”“名”与“知”,相为表里。
此“名”,非单纯认知意义上的逻辑概念,其核心在于它的生命存有意义。
名与知的非真实性,乃由上述虚妄的价值分别态度而起。
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道家为什么既特别强调个性的差异,又要达到分别和对待的破除。
这两方面不仅不矛盾,反倒是互成互体的。
道家特别强调事物实然性差异的肯定性意义,认为只有在保持此实然性差异的界限内,才能实现其价值上的平等性或齐一性。
在实然的意义上,实存之物皆有自然的差异,道家称之为物之自然的“性”、“命”。
这是事物存在的界限。
而导致人、物之隔阂不通以致遮蔽了道之呈显者,不仅非此界限使然,恰恰相反,乃是对此天然界限的破坏。
《庄子·齐物论》中言“是非”,论者多以为庄子是否定是非的真实性而要泯除是非的。
其实,庄子所否弃的,并非是非本身,而是依“小成”而起的“是非之彰”。
物莫非是,物莫不然。
是者则有所不是,然者则有所不然。
是与非,然与不然,此为物所本有,此为事物间天然性、命所规定的天然差异和界限。
比如“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庄子·骈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