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构建与风险防范

合集下载

试析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银行风险

试析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银行风险

试析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银行风险论文关健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银行风险文章摘要: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关系到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和收益以友竞争力问题。

因此研究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对提升商亚银行的治理水平和面时国际国内同行竞争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基于我国土市的商业银行,根据公司治理结构变量和风险变量研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银行风险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指建立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机构为主体的组织架构和保证各机构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的制度安排以及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激励和约束机构。

其中股东大会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权利机构,是股东之间沟通的有效渠道,以确保所有股东享有平等地位和对银行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决权;董事会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决策机构,又股东大会负责。

包括独立董事,非独立董事以及执行董事等。

主要职责包括制订商业银行的战略方针和经营等;监事会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监督机构,对商业银行的财务事宜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的行为行监督之权,对股东大会负责;高级管理层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执行机构,对董事会负责。

高级管理层以行长为代表,副行长等高级管理人员协助行长工作。

行长的主要职责包括主持银行的日常行政、业务、财务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拟订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基本管理制度及具体规章,提名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人选,拟汀薪酬福利和奖惩方案等,如图1所示。

商业银行除了这些主要常设的机构外,还下设部委员会包括公司金融委员会,金融委员会,金融市场委员会,内剖对空制委员会,资产处置委员会,反洗钱工作委员会,稽核委员会,证券投资管理委员会,风险政策委员会等部门,协调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

本文主要选取股权制度、董事会特征和银行风险方面选取相关数据,通过并运用线胜回归模型的分析力.法来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和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

浅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浅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浅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营过程中,公司治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公司治理的健全性对于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银行业稳定发展、提高管理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公司治理的定义、目标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和问题等方面进行浅论。

一、公司治理的定义和目标公司治理是指公司管理层和所有股东之间在公司运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制度、规则及其执行机制。

它是一种监督和调控体系,旨在维护公司的稳定和发展,并保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公司治理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投资者权益。

有效的公司治理可以提供透明、真实、准确的信息,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市场信心和投资者保护意识。

2. 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明确权责,减少信息不对称,加强内部控制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经营决策水平。

3. 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公司治理可以规范公司运作,加强对经营风险的管理,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推动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多样化,包括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也引入了一些国际先进的治理理念和机制。

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还存在一些问题:1. 董事会的独立性不足。

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董事会中,政府代表、银行高层和第一大股东占据较大比例,缺乏独立董事的比例和有效监督机制。

2. 股权结构不合理。

一些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分散,控股股东多且关联度高,导致权力过于集中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

3. 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存在不足,对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4. 信息披露不透明。

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标准和程度相对较低,给投资者造成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改进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对策为了进一步改进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以下是几项建议:1. 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

加大独立董事的比例,建立有效的董事会治理和监督机制,减少政府代表和银行高层的干预。

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防范

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防范

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防范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防范内容摘要针对目前一场“我们输不起的实践” ---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攻坚战,面临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的关键时刻,其能否实现预期目标人们拭目以待。

其核心是是否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防范金融风险。

本文试分析以上问题,提出对策与思路。

主题词公司治理金融风险防范思路一、公司治理与分权原则:历史与起源西方国家几百年的权力制衡经验表明,“三权分离”的模式不仅在政治上适用,效果良好,而且在现代企业公司治理实践中也同样取得很好效果。

他通过将一个单位整体的权力划分为若干部分,彼此监督权力、互相协作运用权力,使该政治体、企事业单位、公司法人建立管理科学、权责分明,良好的激励机制,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还可以有效防范道德风险、系统风险以及减少腐败的发生,实现透明化的管理。

我国《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的设计上要求公司“三会”的形式运作,俗称“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公司的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是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公司重大的决策机构,监事会(美国等称审计监督)针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决策依据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进行监督,以维护公司和股东的正当权益。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 又译为法人治理结构或公司管治)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结构。

就狭义而言,公司治理主要指公司的股东、董事及经理层之间的关系;从广义上来说,公司治理还包括与利益者(如员工、客户、供应商、债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及有关法律、法规和上市规则等。

1、公司治理的历史沿革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产生是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现联系在一起的,其核心是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

在西方国家,公司治理,特别是股东和经营者在股份有限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经历了一个从管理层中心主义到股东会中心主义,再到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变化过程。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信誉和稳定性。

本文将就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探讨,以期加深对该话题的理解与认识。

一、引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公司治理结构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建立良好的声誉,并增加股东和员工的信任。

因此,商业银行应该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公司治理结构,以推动银行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二、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概述1.法律框架: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以确保合规经营和风险控制。

2.董事会:商业银行的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机构,负责决策、监督和指导银行的运营管理。

3.监事会:监事会作为独立的监督机构,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决策进行监督,确保公司利益得到最大化。

4.高级管理层:高级管理层对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负有直接责任,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5.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以确保业务的合规性和风险的有效控制。

三、国内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特点1.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相对较为复杂,需要在履行经济和社会责任的同时,保证持续稳定盈利。

2.城商行和农商行:这些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相对较为简单,决策机制较为灵活,适应于小型银行的特点。

3.股份制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相对市场化,更加注重股东的权益保护和股东利益最大化。

四、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1.董事会独立性不足:一些商业银行的董事会独立性不够,存在利益输送和内外交易等问题。

2.内控机制不健全:一些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存在薄弱环节,导致风险管理不到位。

3.股东权益保护不够:一些商业银行的股东权益保护机制不够完善,导致股东对银行的信任度下降。

五、改进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1.提高董事会独立性: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减少利益冲突,确保董事会能够有效履行决策和监督职责。

对建立和完善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对建立和完善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对建立和完善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一、引言近年来,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国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内控不严、高管薪酬过高等。

为了促进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提出对建立和完善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二、强化董事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2.1 提高独立董事比例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增加独立董事的比例,以确保董事会的独立性。

独立董事应具备相关的金融知识和经验,能够对公司的经营决策提供独立、客观的意见和建议。

2.2 完善独立董事的选拔机制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独立董事选拔机制,确保独立董事的选拔程序公正透明。

同时,应加强对独立董事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2.3 加强董事会的监督职能董事会应加强对高管层的监督,确保高管层的决策符合公司的长期利益。

同时,董事会应定期审查和评估公司的战略规划和风险管理措施,确保公司的发展方向和风险控制符合监管要求。

三、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3.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合规管理等方面。

内部控制制度应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级管理人员履行其职责。

3.2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等方面。

风险管理部门应具备专业的风险管理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类风险。

3.3 加强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同时,应加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衔接,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和准确性。

四、合理设定高管薪酬机制4.1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建立科学合理的高管绩效考核机制,将薪酬与绩效挂钩。

绩效考核应综合考虑公司的经营业绩、风险管理、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确保高管薪酬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

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

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简介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然而,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面临着各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体系,以确保其长期稳健发展。

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是商业银行控制和管理的核心机制,它能够确保银行愿景的实现、客户利益的充分保护以及内部运作的透明度和完整性。

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经历了从国家机构管理到法人治理、职业经理人治理等几个阶段,现在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已经趋向完善。

法律法规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需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商业银行在开展业务时,必须遵循上级有关政府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如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条例等。

董事会董事会是商业银行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公司治理中最核心的机构之一。

董事会的成员应当具备高度的职业经验和商业素质,负责商业银行的决策,并确保商业银行有一个良好的治理结构和管理团队。

监事会监事会是商业银行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银行的内部管理及决策的合法性、合规性,确保决策符合公司利益和股东利益。

高管层商业银行的高管层是银行日常运营的决策层,负责商业银行的日常业务管理,带领团队制定业务战略和营销计划,确保银行的长期稳定发展以及符合监管要求。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其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银行的业务涉及各种金融交易,如贷款、储蓄、汇兑、证券投资等。

为了降低风险,商业银行应当确立风险管理的机制。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基础。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模型,包括信用评级、流动性评估、市场风险评估等,以降低银行的各种风险。

风险控制商业银行应当制定各种风险控制措施。

例如,商业银行应当对客户开展的业务进行审慎的授信管理,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防止贷款风险;同时,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内控体制,保证银行运营风险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商业银行与公司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与公司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与公司治理结构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是资金融通的重要渠道,也是经济运行的关键枢纽。

而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公司治理结构,简而言之,是指公司内部各种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和运行机制,其目的是确保公司的决策科学、运营高效、风险可控,并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由于其经营的特殊性和对经济金融体系的重要影响,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公众存款,这就意味着它们承担着巨大的受托责任。

一旦银行出现经营风险,不仅会影响股东的利益,更可能导致存款人的损失,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来约束银行的经营行为,保障资金的安全。

其次,商业银行的业务复杂多样,涉及信贷、投资、风险管理等多个领域。

这要求银行内部有清晰的决策流程和有效的监督机制,以确保各项业务的合规开展和风险的有效控制。

一个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明确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各层级的职责权限,避免权力过度集中或职责不清导致的决策失误和风险失控。

再者,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全球化和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提高银行的战略决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使其能够及时适应市场变化,把握发展机遇。

那么,一个有效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呢?一是清晰的产权结构。

产权明晰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只有明确了股东的权利和义务,才能保证股东对银行的有效监督和约束。

二是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

董事会作为决策机构,应具备独立性和专业性,能够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监事会要发挥监督作用,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行为进行监督;高级管理层负责日常经营管理,执行董事会的决策。

三是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对银行的管理层和员工,要建立与业绩挂钩的薪酬制度和晋升机制,同时也要加强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以激励其积极工作,同时抑制道德风险。

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对策

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对策

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对策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业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银行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系统性和结构性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设,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规范,构建一套完整的公司治理机制,并实现各层级之间的有效联系和协同作用。

此外,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应注重配备独立的董事、监事,并设置独立的审计、风控和内部监督机构。

二、强化公司治理制度在公司治理制度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风险评估和审计制度,同时建立员工行为道德规范,确保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始终遵守规范。

三、优化股权结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比较复杂,政策、行业和地区等各方面的利益交错。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监管机制,实现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运行。

四、加强董事会监督职能国有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应当加强对公司管理的主导作用,建立董事会监督和决策机制,使其独立性和有效性得到充分发挥。

此外,董事会还应该对公司的战略规划和经营决策进行监督和评估,并及时纠正和调整公司的经营方向和战略路线。

五、加强监管机制在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机制。

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力度,尤其是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确保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不会发生重大风险事件。

同时,监管机构还应该加强智力支持,完善风险评估体系。

综上所述,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是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关键环节。

只有在全方位和多层次的推进下,才能够确保国有商业银行朝着更加稳健和安全的方向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现存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现存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概述
我国商业银行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康与
否直接关系到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
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股权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普遍存在着国家
股份占比过高、股权分散度不足等问题,导致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较
为严重。

2. 董事会治理不规范。

一些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存在着董事会成员过多、董事会议事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导致董事会的决策效率低下。

3. 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

一些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着缺陷,
如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风险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银行的风险管
理能力较弱。

二、对策建议
为了解决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1. 股权结构优化。

应通过多种方式,如引入战略投资者、推进股份制
改革等,优化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增强股东之间的利益共识。

2. 董事会治理规范化。

应加强董事会的职能定位,规范董事会的组成和议事程序,提高董事会的决策效率。

3. 内部控制机制完善。

应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三、结语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现存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只有通过优化股权结构、规范董事会治理、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等措施,才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的治理水平,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如何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如何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如何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如何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推动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公司治理作为保障银行良性运行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银行业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方面仍面临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本文将从加强股东权益保护、提升董事会独立性、完善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加强股东权益保护是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基础。

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政府是主要股东,在制定与商业银行相关的政策时需要更加关注股东权益的保护。

政府应当在政策制定中充分考虑股东利益,避免干预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

同时,应当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与股东、市场的沟通,提高公司信息的透明度,增加投资者的信任,从而保护股东的权益。

其次,提升董事会独立性是改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举措。

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机构,应当在决策过程中保持独立性,以确保公司利益得到合理保护。

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董事会成员往往由政府任命,这容易导致董事会成员在决策过程中受到政府影响,失去独立性。

因此,应当建立起一套独立的董事会任职机制,确保董事会成员的选拔与任命具有独立性。

同时,对董事会成员应当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维护公司利益。

第三,完善风险管理是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能否稳定经营的关键因素,而其中的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

应当建立起一套标准化的风险管理制度,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和有效控制。

同时,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公司内部的决策合理性和透明度。

同时,应当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管机制,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风险,以确保公司稳定经营。

除了以上几点,还有一些其他的措施可以帮助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浅析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浅析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定 人 们 相 对 于稀 缺 资 源 使 用 地 位 的经 济 和 社 会 关
控 制 , 成 政策 性 壁 垒 。 去 , 国为 维 护 国有银 行 形 过 我 的安 全 运 营 , 行 机 构 的市 场 准入 受 到 了严 格 的政 银
系。 产权 的界定和不 同的产权结构将会对效率 的提 高和资源优化配置产生 巨大影 响。 股份制改造是 ② 国有商业银行公 司治理结构改革的重要途径 , 而产 权制度改革是股份制改革 的重点。 国有商业银行进 行股份制改造并上市就是要建立与现代商业银行相
维普资讯
舍 融 教 学 岛研 究
浅析 国有商业银行公 司治理结构 的有效性
刘 猛 李晓光2 ,
(. 门大 学 经济 学 院 , 1厦 福建 厦 门 3 1 0 ; . 6 0 5 2 河北 金 融 学 院 , 北 保 定 0 15 ) 河 7 0 1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通过财
务 重组 、 内部 改革 和 股 份 制改 造 , 国银 行 、 国建 中 中
设银行 、 中国工商银行的体制改革成绩显著。 突出表
收 稿 日期 :0 8 0 — 1 2 0 — 10
作者简介 : 刘猛(9 0 ) , 1 8- , 黑龙江铁力人 , 男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博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 金融市场 与政策 ; 李晓光( 9 5 ) 17 ~ , 女, 河北唐 山人 , 硕士 , 河北金融学院会计系助教。
化配 置 , 会 影 响到 金 融经 济 政策 的传递 和 贯 彻实 还
施。 大多数 国家 对银 行 机构 的进 入 、 出进 行严 格 的 退
内控体 系和完善 的风险防范体制 ; 三是初步建立 了 规范的公 司组织架构 ,形成 了相互制衡的监督约束 体制 。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 , 产权制度是~系列用来测

试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

试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
立合作和相互制 约的机制 :第 五 ,强有 力 的 内部控 制体 系。包括 内部和外部 审计 、独立 于行业 的风险 管理 以及 其他制衡制度 ;第六 ,特别关 注暴 露 出的风 险 ,其 中利 益冲突可能特 别 激烈包 括 与银 行有 密切 联 系 的借 款 者 、
维普资讯
了公司治理结构 呢? 目前 ,为 了解决资本 充足率 及不 良 资产过高 的问题 ,国务 院 动用 外汇储 备对 中行 、建行 等 国有商业银行注 资。但 光凭 注资真 的能让 国有 商业银行 起死 回生吗?大规模 注资后 国有商业银 行真 的能保持 较 低的不 良资产并有 效率 地改进经 营管 理嘛?其实 ,注资 不够 规范 的条件下很 难形 成有效 的激 励机 制 ,造成经 营 者工 作动力不 足。斯密说 :“ 对经 营者 ,作 为其他人 的资 产而不是 自己资产 的管理 者 ,如果 没有 适 当的 激励 ,他 们不 可能 像 经 营 自己 的钱 那 样尽 心 尽 力 地 经 营 别 人 的
内容:第一,公司的价值、行为准则以及其他适当的行
为标准 ,同时要 以制度来保证 以上方 面得 到遵 ;第 二 , 具有 明确的公司战略 ,并 以之 衡量 企业 的成功 以 及个人 做 出的贡献 ;第三 ,决策 机构 的明 确分工 与责 任 的明确
配置 ;第 四,在董事 、高 级管理 人员 和 审计人 员之 间建
维普资讯
第2 5卷 第 l 期 1
26 1 0 年1 1 月 3
工 业 技 术 经 济
V.. o1 总 05N1 1 第 . 2
17期 5
试 论 国有 商 业 银 行 公 司 治理 结 构 的Fra bibliotek 立 与完 善
谷万 芳
( 吉林 商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 106 ) 302

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与信贷风险的防范(1)

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与信贷风险的防范(1)

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与信贷风险的防范(1)信贷风险的成因纷繁复杂,大多文献认为是技术、操作的原因。

笔者认为,目前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与信贷安全有许多矛盾,是信贷风险的重要根源,要防范信贷风险,必须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抓好具体的执行和操作。

一、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可能带来的信贷风险1.短期考核目标与信贷长期风险之间的矛盾。

股东往往要求银行经营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并以此作为考核和检验银行高管任期(一般一个任期为3年左右)目标完成情况和个人绩效的依据。

在利润最大化的任期目标要求下,银行高管只能选择做大当期利润,在存贷款利差占主要利润来源的条件下,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发放高收益的贷款,增大利息收入,使利润增加。

而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特征就是风险的滞后性和长期性,很容易导致任期内的短期行为倾向,只顾多追求短期利润,而少考虑信贷的长远风险。

2.小股东利益与大股东关联贷款之间的矛盾。

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是常常存在冲突的,资本多数决定原则时常成为大股东谋取私人利益、损害银行利益或小股东利益的工具,尤其是商业银行中,由于小股东没有占据着控制支配地位,小股东的利益总是暴露在控股股东的强权之下,随时都有可能受到控股股东根据关联企业集团整体经济利益所做出的决策以及关联企业内部之间的不正当交易的侵害。

小股东在无力对银行进行有效控制时,他们往往希望和愿意充当银行的战略投资者,他们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期寻求更多的资本回报。

但少数对银行具有控制权的大股东往往不看重银行的分红,而是希望利用控制权实施关联交易,从银行通过贷款等手段尽快取得超过投资额的回报。

如果个别大股东利用这种管理权参与信贷决策,不顾信贷风险而将贷款投放于与大股东有关联的企业,很有可能形成风险贷款,影响银行的安全。

3.银行高管的政治命运与银行贷款安全之间的矛盾。

我国商业银行的高管多为政府行政任命或由政府提名、股东大会通过,这样就使得银行的高管实际上具有非常复杂的身份和多重目的,但听命于政府是其最佳的选择。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有三方面: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设置不完善,权力散乱、监管组织混乱,使得公司管理不切实际。

第二,董事会的组成和职能的划分不够明确,董事会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影响了公司的治理结构。

第三,治理结构中原有的产权结构规则落实不到位,监管机构的参与不够深入,使得公司治理结构混乱不堪。

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有三个方面:
第一,加强和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主要包括:首先加强董事会、高管团队和信息披露机构的力量,明确责任分工;其次,深化治理经验共享,提高高层职业素质;再次,完善全员参与的制度,加强全面管理;最后,建立监督制度,强化可行性分析。

第二,加强和完善公司外部治理结构。

主要包括:一是加强市场环境监管,明确银行业监管机构的权利义务,建立股东权力及利益关系清晰的外部控制机制;二是加强市场内的常设机制监管,推动市场预警机制的建立;三是外部不良资产整合和处置,完善外部管理机制,建立内外部协调治理机制。

第三,加强和完善法治成文机制建设。

包括推动公司治理制度的完善,加强与国
家公法统一化,建立治理舆论监督机制,以及加大行业经验和专业技能、职业素质、核心竞争力等人才培养力度。

同时,通过在职培训,提高行业政策素养,丰富行业治理实践,以及独立法律顾问制度等,构建公司治理法治化环境。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商业银行内部的组织结构、权力分配和决策过程,以及监督机制和责任分配等方面的规定和实践。

一个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董事会、高管层和监事会三个层面来探讨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起着核心的作用。

董事会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和决策,确保公司战略和政策的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利益,保护股东利益。

董事会通常由独立董事、执行董事和外部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的比例应该达到一定比例,以保证其独立性和中立性。

此外,董事会应当设立合适的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风险监管委员会等,以加强对重大决策和风险控制的监督。

其次,高管层在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中负责日常经营管理和执行董事会的决策。

高管层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应当合理,确保公司经营决策的合理性和权威性。

高管层应当具备丰富的银行业经验和管理经验,能够有效地组织公司的运营和管理,并保持与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相一致。

此外,高管层还应建立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公司的经营活动合规、风险可控。

此外,商业银行还应建立有效的股东权益保护机制,确保股东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股东大会是股东行使股权、参与公司重大决策的重要场所,应当设立合规的程序和机制,确保股东行使权力的公正和合法。

同时,商业银行还应积极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合作,建立和完善对外部利益相关方的信息披露制度,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于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董事会、高管层、监事会和股东权益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和实践,以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权威性,加强对经营活动和风险管理的监督和调查。

只有如此,商业银行才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福祉做出贡献。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和管理风险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和管理风险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和管理风险本文从银行的治理结构入手,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中不完善的组织结构、冗长的委托代理关系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认为只有健全的治理结构才能减少风险,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标签:银行治理结构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这个词本身也是最近二十年才出现的。

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起初主要用于企业的改革,近几年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际国内社会都对这一问题都非常重视,出现了一系列的公司治理原则和标准。

1999年5月经合组织发布了《OECD公司治理原则》,1999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改善银行机构的公司治理》。

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同年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是整个金融改革的重点,并明确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目标和途径。

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良好的治理结构是保证银行减少运营资本,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决定性条件。

一、银行治理结构的一般框架公司治理结构大体上分为:英美模式和德国模式。

英美模式是建立在资本市场主导的金融体制上,所有权比较分散、股东难以有效监控管理层,容易产生代理问题,一般靠比较细致的法律来保护投资人的利益。

德国模式建立在银行主导的金融体制上,不依赖资本市场和外部投资者,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司股权较集中。

由于产品和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趋势,上述两类模式将会趋同。

1999年巴塞尔委员会出版了《改善银行机构的公司治理》,它是银行治理方面的一个指导性文件。

尽管银行治理结构和一般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有所差别,但是也遵循共同的基本原则:构建银行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所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确保银行为股东利益最大化而经营,增加银行的透明度和会计责任。

按照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改善银行机构的公司治理”的指导性文件,银行董事会是银行治理结构中的核心环节,它具有以下职责:(1)确立全行认同的公司价值和战略目标;(2)对银行的经营和健康负最终责任,依据相关法律和管理规定操作;(3)界定清晰的责权,明确各自的责任并经常对其进行评价;(4)建立董事会、管理层内部审计人员之间的协作关系和合作机制;(5)在董事会中建立一些专业化的委员会,如提名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等,以便对重要领域实施直线领导。

对建立和完善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对建立和完善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对建立和完善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建立和完善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已成为当今中国金融发展的重要课题。

公司治理的良好结构对于银行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鉴于此,笔者在本文中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旨在提供有关方面有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可行性建议。

首先,应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监管部门应密切关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各项规则的执行和监管。

应设立专门的机构或小组,负责跟踪和审查公司治理方面的事务,并对银行的决策和运营状况进行监督。

其次,应强调董事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机构,必须具备独立性和专业性。

应该加强对董事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

此外,董事的任职应该更加透明和公平,避免由于权力集中导致的不当干预和利益冲突。

第三,应促进股东的积极参与。

股东是公司的最终所有者,应积极参与公司治理。

为了促进股东的积极参与,可以建立股东代表制度,由股东选举代表参与董事会决策和监督。

此外,应鼓励股东行使股东权益,如参与股东大会、审议董事会的决策等,加强对银行经营的监督和约束力。

第四,应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股份制商业银行应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部门,并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

此外,应加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和约束,确保他们遵守公司的政策和规定,维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

最后,应加强对公司治理的监督和评估。

监督和评估是防范公司治理风险的有效手段。

监管部门应制定科学的监督和评估指标,定期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纠正。

综上所述,建立和完善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通过加强监管、强调独立与专业、促进股东参与、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以及加强监督和评估等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公司治理结构与风险防范

公司治理结构与风险防范

公司治理结构与风险防范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司治理结构日益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议题。

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帮助企业合理管理内部风险,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并降低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

本文将分析公司治理结构与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有效的风险防范。

一、公司治理结构与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规范企业内部的管理行为,加强企业对各种风险的控制和管理。

在大量实践中,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已经被证明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方面,公司治理结构可以为企业提供透明度和经济效益保证,保障股东和投资者的利益。

另一方面,公司治理结构也可以使企业建立更强大可持续的品牌,进一步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实现风险防范的管理目标。

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管理行为规范的核心,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

公司治理结构涉及企业内部管理层面的各个方面,如企业的战略规划、公司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

因此,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可以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也可以帮助企业有效管理各种风险。

严格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使企业在内部管理上减少疏漏,强化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和防范。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规范公司管理行为,制定并贯彻相应的治理政策。

以下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1.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强化内部控制体系,防止各种风险的出现。

其中包括财务报告真实准确,管理程序合理化,内部控制完善可行等多方面内容。

2.规范公司治理政策:企业应制定并贯彻相应的治理政策,建立合理的企业文化,以增强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3. 确立有效的管理人员:企业应确定合适、称职的管理人员,并给予相应的激励机制,提升管理层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4. 加强股东以及利益相关者沟通:企业应加强与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和联系,充分尊重股东和其他相关方的利益,保护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银行业的机构治理与风险控制

银行业的机构治理与风险控制

银行业的机构治理与风险控制银行作为金融服务的核心机构,承担着储蓄、贷款、支付结算等重要职能,其机构治理和风险控制的规范化与有效性对于金融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机构治理和风险控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机构治理优秀的机构治理是银行业长期稳定经营的基石。

良好的机构治理有助于提高决策效率,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增强投资者信心以及保护客户利益。

以下是一些益于银行行业机构治理的实践原则:1.1 透明度原则银行在机构治理方面应坚持透明度原则。

这意味着银行应向投资者、监管机构和公众提供准确、及时且可理解的信息。

透明度不仅包括财务报表的公开披露,还包括决策过程的透明度,例如任命高层管理人员和制定薪酬政策的程序。

1.2 独立性原则银行在机构治理中应确保独立性原则得到充分落实。

这包括确保董事会成员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并避免潜在利益冲突的情况。

同时,银行应建立起有效的董事会治理结构,以便执行并监督经营决策。

1.3 责任原则银行应加强责任原则的贯彻。

这意味着高管团队应对其决策和行为负责,并承担相应的风险。

银行应建立对高级管理层的激励和奖励机制,以激励其为银行的长期利益而努力。

二、风险控制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承担着各种金融风险的管理责任。

有效的风险控制可以降低银行业运营所面临的风险,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以下是一些加强银行业风险控制的建议:2.1 内控机制银行应制定和执行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以确保各项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和风险的可控性。

这包括建立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审计体系和合规控制等,同时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控。

2.2 尽职审查银行在进行融资和贷款活动时应进行尽职审查。

这意味着银行需要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以及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全面评估。

同时,应制定风险分析模型,及时预警和控制风险。

2.3 公司治理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保障公司与所有者、监管机构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有效沟通。

公司治理结构应确保决策权的合理分配,同时监督高层管理人员的职责执行,以减少内部不当行为和欺诈行为的风险。

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摘要:公司治理的推动了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实践,顺应国际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发挥我国民主管理的特色,对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意义深刻;从有效的公司治理的角度,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实状况和职工参与的相应对策。

加入世贸,在五年内全面开放银行业在内的市场,将以国际通行的贸易原则和市场机制推进运行,融人经济全球化。

亚洲金融危机表明,融人世界经济而没有有效的公司治理,会加剧经济的脆弱性,美国的企业丑闻、日本的银行坏账也给我们带来启示,任何公司治理模式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二法则,要想在经济全球化挑战下保持活力和发展,必须顺应潮流,锐意改革。

一、国际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公司治理概念的提出发轫于维护股东利益最大化,经历了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条件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到解决股东及股东以外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冲突的制度安排乃至治理机制之变化。

广义的公司治理涉及包括股东、职工、债权人、政府和社区等相关者,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外部机制来实施共同治理,治理的目标不仅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且要保证公司决策的性,从而保证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

美国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已经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s ory),认为广义上的公司“所有者”除了所有者和管理者外,还应考虑利益相关者包括职工、银行和社区的利益。

90年代,美国29个州修改了公司法,提出公司不仅应为股东利益服务,也应为雇员、债权人、社区等利益相关人服务。

1999年 6月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发布《OECD公司治理原则》,将公司治理定义为“公司管理层、董事会、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整套关系”。

并提出:“公司治理也为公司提供了一个框架,以确定公司的目标、实现目标的措施以及监督实施。

良好的公司治理应当能够提供适当的激励,使董事会和管理层有效实施有益于公司和股东的目标,也能提供有效的监督,从而激励公司更有效地利用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风险的重要原因。 (" 信息科技的强大支持问题 信息管理滞后, 无法利用现有数据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由于 信息管理长期处于严重分散状态,造成信息壁垒、 重复报表、数 出多门以及信贷管理的高成本。虽然目前有些银行已经成立了 区域信息中心,但还仅仅是数据上的集中,而非管理上的集中, 无法充分发挥其真正的智能。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数据信息管 理系统, 各主要业务经营和管理部门为了自身需要, 都要有自己 的信息渠道和信息处理流程,各流程之间的信息材料不能共 享。各口径的数据不一致, 管理信息传导不畅, 从而带来判断上 的失误和管理上的混乱, 影响银行整体经营质量和效益。 二、 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治理的几点思路 引入国内外战略投资人, 实现股权结构 &" 进行股份制改革, 多元化, 建立明晰的产权管理关系 股份制改革是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必由之路。进 行股份制改革,引入战略投资人和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是健全 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 是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的客观要求。股权 多元化才能使股东成为银行的真正意义上的所有者,才能实际 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并且在利益驱动下对银行的经营管理 施加控制力, 积极选择经营者并对其行为进行监督和考核。 产权管理关系再造是股份制改革的重点。股份制改革可以 看作是新契约体系的构建过程。在过去所有者缺位情况下, 国有 商业银行承担的利益损失中相当大一部分应被划归为银行在寻 找所有者过程中耗费的订约成本。这些分散而不完备的契约导 致银行产权管理制度模糊。股份制是以新的契约体系取代旧有 体系, 必须将所有者的权责重新界定, 从而明确产权主体和产权 管理关系。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 最重要的就是要重新定位银 行与国家有关部门的关系, 通过改制健全法人制度, 实现政企分 开, 规范决策流程, 完善自我管理。 健全银行公司治理框架, $" 建立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清楚划定利益主体的责权范围,彻底清理国家股东的双重身份, 实现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科学统一 首先, 要健全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框架, 完善公司治理 机制, 按照股份制要求, 建立股东会、 董事会、 监事会, 引入独立 董事和外部监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 规范股东会、 董事会和监 事会的权利和义务,赋予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充分的决策和监 督职能,完善银行经营者的聘任制度,规范经营者的责权范围, 保证公司治理主体之间责权利的充分协调和信息资源的有效配 置。 其次, 必须在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 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和 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上花大力气、 下狠功夫。一方面, 用科学、 规 范和严密的规章制度化解代理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另一方面, 在国家股东控股情况下, 也可以通过科学决策流程有 效防范国家股东出于行政目的而对低效项目的支持。 再次, 国有商业银行要培育效益意识, 从利润最大化的动机
一、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与风险防范的主要问 题 &’ 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有独资公司, 其产权属性是国有的。政 府几乎是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的唯一主体。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 说,国家统一掌握着国有资产管理的立法权、收益调度权和监督 权,通过董事会、总经理和监事会的委派任命达到所有权和控制 权的统一, 并对收益处置权和剩余索取权进行控制。由此形成了 以国务院为权力结构中心, 所有权、 经营权、 高管人员人事权和监 督权等高度集中的权力体系。 ! 产权高度集中问题。根据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单一的特点, 政府几乎百分之百拥有所有权和控制权,产权高度集中,政府的 干预和影响力大。产权高度集中, 不利于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和 商业化经营,不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它难以避免股东与公司 的混同,同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国有投资主体行使独资 公司股东会全部权利, 也不符合现代公司制度的要求。 因此, 有效 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达到两个目标:一方面,要给经营者以充分 的自主权去经营管理企业, 以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另一方面, 要保证经营者能以股东的利益为准绳运用好这些自主权, 即企业 经营者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约束。 代理人缺位 ” 问题。国有商业银行属于国家和全民所有, "“ 它既是社会性资产,又是以国家作为所有权主体,政府委托代理 人( 董事会、 经理 ) 经营, 所有者 ( 全体人民 ) 是名义上的产权主体, 但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行使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剩余索取权和剩 余控制权。政府以产权主体的名义实施转委托, 却无须对代理人 选任和经营结果向所有者承担责任, 所有者也不可能要求政府承
担责任, 因为社会的人民个体作为所有者不知道自己所有权的具 体载体, 等于他们并没有所有权, 这就产生了产权主体 “ 虚位 ” 的 问题。在国有资产所有者不直接经营国有资本的条件下, 从法律 角度明确所有者和代理人 ( 经营者 ) 的权利、 义务和责任, 是一个 重要的问题。如果行政对国有商业银行非理性干预过多, 将产生 由“ 所有者虚位 ” 导致 “ 代理人缺位 ” , 是最终导致无人为国有商业 银行负责的问题。 内部人 ” 控制问题。 (’ 政府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内部 #“ 人控制问题。 在所有者权益上, 由于国家这个所有者的虚拟性, 其 权益无法落实,委托代理机构效率低下,因而在中国的国有企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特区经济 !"#$%&’ ()*# +$)*),- $%%) 年 $ 月
出发, 制定与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业务拓展战略、 区域发展战略和 可持续增长战略, 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加快会计监督体系建设步伐, 建 &’ 加大会计制度改革力度, 立良好顺畅的银行信息披露机制 首先,要借鉴国际惯例和成熟经验,依据自身条件,完善国 有商业银行的会计核算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改革: 一是压缩 会计层次,归并会计科目,实现银行体系内会计核算主体数量, 上收会计核算层级; 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废除行政区划的限制, 以 业务结构和经济状况相似度作为会计区域划分的尺度,在同一 区域里执行同一会计标准, 统一会计口径。二是完善会计账务的 电子化、 集约化和规范化管理流程。通过优良的电子化设备和网 络系统, 实现对国有商业银行各级行会计账务的实时管理, 减小 会计人员造假的可能, 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度和完备性。 其次,要按照监管要求,引入市场监督机制,完善信息披露 制度。 一是逐步实现信息披露内容与国际标准接轨。 要重点加强 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工作, 扩展报表附注覆盖范围, 细化附注披 露内容。对于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变更、 相邻年度同比财务数据 重大变动和内外部审计财务数据差异等财会信息的重大变动与 差异项目要进行详细说明。对当期信用风险、 流动性风险、 市场 风险、操作性风险或其他风险发生的重大变化、产生的影响、所 采取的具体风险管理策略及管理成效进行更为详细的披露,对 于将来可预见的风险变动应予充分披露,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 方案。 二是建立健全对披露信息的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机制。 内 部审计由银行内设的审计委员会或类似机构执行,审计结果提 供给股东、 董事会和经营者做决策分析之用。外部审计由知名的 独立审计机构执行, 审计机构出具审计报告, 对银行财务状况提 出修正意见, 这些意见均应反映在财务报表之上。三是制定并贯 彻执行对信息披露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机制。对于未按规定进行 信息披露的部门和人员,监督机构必须切实按照规定采取相应 处罚, 以保证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执行。 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对业务管理流程 (’ 加强信息化建设, 进行整合再造 银行业务流程再造是指以客户为中心,即 “ 从客户出发,为 客户服务 ” , 并着眼于金融服务创新, 实现业务流程标准化、 科学 化。银行业务流程再造首先要熟悉现有的业务管理流程的状况, 并将各环节、各连接关系、各职能分工进行调整,分解为基本的 业务单元;要分清不同的层次,突出部门的结合点,在充分的市 场调研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各单元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 性, 分析中要注意决策的科学性和内控监督的有效性, 不要带有 局限和封闭, 可通过外审和内审的手段, 找出流程上的交叉重复 部分和空缺部分,把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分析清楚,针对问题,注 重市场环境, 创造性地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重新改革和建立 业务制度和管理制度,进一步构建面向客户的敏捷的价值增值 型业务流程。同时,业务流程再造还必须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 术。这不仅是指用机器代替原来的手工劳动, 更重要的是利用信
财金之窗
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构建与风险防范
! 毛铃雁
摘要:在目前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一系列严重缺陷的情况 下,明确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内涵, 构建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国 有银行改革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 国有银行; 公司治理结构; 契约理论 (*+,-./,:(, 0-1+12, ,31-1 .-1 . +1-41+ 56 +35-,/57428 42 /5-05-.,1 859: 1-2.2/1 42 +,., ; 5<21= >2,1-0-4+1+? +5 4, 4+ ,31 @1A ,5 /52+,-B/, ,31 /5-05-.,1 8591-2.2/1 65- ,31 -165-7 56 +,.,1 ; 5<21= >2,1-0-4+1’ C1A <5-=+ : +,.,1 ; 5<21= *.2@D /5-05-.,1 8591-2.2/1D /52,-./, ,315-A
中存在严重的 “ 内部人 ” 控制现象, 无法达到改善企业治理结构的 目的。 “ 内部人 ” 控制, 是指企业经理人员和职工这样的内部人掌 握了企业资产使用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 在我国主要指国 有企业经理人员在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获得了一部分控制权后, 由 于企业的外部成员 ( 股东、 债权人和主管部门等 ) 的监督不力, 企 业的内部人员在企业投资、 就业、 分配、 利润使用等重大决策上过 分追求内部人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出资者利益的最大化, 从而损害了外部出资人 ( 国家和银行 ) 的利益。张维迎教授认为, 行政干预下的 “ 内部人 ” 控制的实质是 “ 企业家缺位 ” , 就是说, 在 这种治理结构中,还不存在真正的企业家。这是因为无论 “ 内部 人” 还是政府行政机关的官员, 都既不是资本所有者, 也不是资本 所有者选定的利益代表, 由此导致行政权力过大, 政企不分, 银行 管理失控。)’ 总、 分支之间的 “ 内部人 ” 控制问题。在一级法人制 下, 总行作为 “ 委托人 ” 拨付给分行一定营运资金, 由分行行长从 事经营活动, 由此产生的责任统一由总行承担。为确保统一法人 制度的实现和总分行制的安全有效, 就必须协调统一法人体制和 分支机构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总行必须对各分支机构实施控 制。 然而, 在按行政级别设置分支机构的框架下, 由于内部委托代 理的链条过长, 根据 “ 变压器 ” 原理, 总行对分支机构的控制能力 逐级下降, 使得总行和各个分支机构间也呈现较强的 “ 内部人 ” 控 制趋势。 !’ 会计标准与信息披露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 国有商业银行会计制度与信息披露方面的问 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权关系的不明晰导致会计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