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精神、探索勇气加快破除城乡二元体制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思考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思考城乡二元结构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困扰我国发展的重要问题。
城市的繁荣与乡村的落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平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思考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方法与途径。
一、加强乡村发展要实现城乡结构的平衡发展,首先需要加强乡村的发展。
乡村地区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地,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
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
此外,还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服务,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归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二、促进城市发展与加强乡村发展同样重要的是促进城市发展。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是科技创新和人才聚集的地方。
为了推动城市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城市规划,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提供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入城市。
同时,要注重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避免城市过度集聚,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恶化。
三、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要真正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就需要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指以城市为核心,将城市和乡村有机结合,形成有机的产业链和生活链,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为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我们需要建立健全城乡统一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村消费升级;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推动农村金融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加强农村社会治理,提高农村社会自治能力。
四、改革户籍制度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与户籍制度的不合理有密切关系。
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工和农村居民进入城市的权利,导致了城乡之间的阶层差距和不平等。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需要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实现城乡人口的平等待遇。
逐步取消户籍限制,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村居民的权益,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品质。
五、加强政策支持为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政府需要加强政策支持。
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制的统一,是农民直接得实惠最多、具有划时代意义
的一项 的重大变革。
可以说,现在农民的显性负担基本上没有了,但
是农 民的隐形 负担或灰色负担还不少 ,有些方面农 民 负担还很重 。比如说 :现在农 民购买农 业生产资 料 ,
村提取 剩余 ,使农村缺乏 自我 发展 所必须的积 累;另
题 的解决 ,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 。十八大报告
不能收 ,不该 由农民承担的不合理负担一定要减下来 。
二 、加 大 “ 多 予 ” 力度
“ 多予”就是加大国家对 “ 三农 ”投入 ,实现公共
提 出,到 2 0 2 0 年 ,要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全 面建成小
康社会 ,最艰 巨、最繁重 的任务是在农村 ,面临的最
的利息的负担 比城市要重得多 。总之 ,在取消农业税
以后 ,怎么样 能够 巩 固少取 的成 果 ,还不 能掉 以轻 心 。我们 要时 时处 处多为农 民着想 ,多为农 民解 忧 , 多为农 民办实事 、谋好处 。不该 向农 民收 的钱一分也
就 。但是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我 国 “ 三农 ”问
提供最基本 的公共物 品和服务 。城乡之 间公共服务 的 提供基本上是 “ 一 国两策 ” 。到 9 0 年代末 ,由农 民负
担 问题引发 的恶性事件逐年增多 ,农 民负担 日益沉重 已经成 为影响基 层干群关 系和社会 稳定 的重 大问题 。 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 ,中央果断决策 ,启动农村税费
老保险制度 、农业 的直接补贴制度等等 。这些制度保 证钱是花在 了农 民身上 ,可 以使得农 民直接受益 ,而
且可 以使得农 民长久受益 。可以说 ,现在农村基本可
申论: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
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了许多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日益加深。
城市的高楼大厦与乡村的落后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城乡之间的差距愈发显著。
城乡二元结构不仅影响着经济发展的平衡,还导致了社会问题的加重。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必须积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首先,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交通、水电、通信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这不仅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提升,也限制了城乡间要素流动的顺畅。
因此,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优先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交通和水电供应条件,提升农村通信网络覆盖率,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其次,需要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
农业是农村经济的基础,也是城乡发展差距最为明显的领域之一。
要实现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必须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力度。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推广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稳定性。
同时,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另外,要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
当前,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人才匮乏和劳动力流失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农民缺乏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民工迁徙,导致农村地区缺少劳动力。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民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平衡流动。
此外,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当前,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相对不完善,农民的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保障存在较大差距。
这不仅导致了农村人口的流失和农业劳动力的减少,还使得农民对城市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
综上所述,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和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最新版2021年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后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进入了新时代的意义:(1)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发展,产业机构的不断优化,产业和产品向产业链高端;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软实力;精神力量和文化自信,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 如何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意义(1)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集中反映出我国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人民群众进入小康社会以后,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社会发展、制度发展、人的发展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通过取得了明显进步,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凸显出来,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这将意味着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将成为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是我们党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是党的十九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2)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我们党就是通过社会现象揭示社会主要矛盾、分析和把握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而科学制定党在各个时期的纲领和路线的。
社会矛盾主要转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1)更好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从全局的高度思考和谋划党和国家的工作;3)要把当前的任务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
城乡融合发展中的治理瓶颈如何突破
城乡融合发展中的治理瓶颈如何突破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治理瓶颈,这些瓶颈制约着城乡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亟待突破。
城乡融合发展中的治理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乡二元体制的残留影响依然存在。
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公共服务制度等,导致城乡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人口流动受限,农村发展相对滞后。
尽管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破除,阻碍了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与城市相比,农村在交通、通信、水电、环保等基础设施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也相对较低。
这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农村产业的发展和城乡经济的协同共进。
再者,产业发展协同度不高。
城市产业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农村产业则以农业为主,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协同。
农村产业发展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尚未健全。
此外,乡村治理能力相对薄弱。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部分农村干部素质不高、能力不足,治理方式和手段相对单一。
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乡村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水平有待提升。
那么,如何突破这些治理瓶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呢?第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户籍一元化管理,保障农村转移人口在城市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待遇。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第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
加大对农村交通、通信、水电、环保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破除城乡“二元体制”障碍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理 。改革与户籍挂钩的福利政策 , 户 籍 者按 常住 地纳入城 镇就业 和失业 登记
、
深化农 村产 权制 度改革 。 实行 与社会福利政策脱钩 , 住 到什 么地方 就 管理 。 把进城农民工职业培训纳入城镇
城 乡 用 地 制 度 统 一Fra bibliotek化 一
享受什么地方的福利待遇 , 凡进城长期 职业 教育计划 , 使他们 享有与原住居 民
管理体制 。打破行政 区域界限 , 积极 稳
当前 , 不仅存在城乡之间基本公共 妥 地推进县 改市 、 县改 区工作 , 进一 步
服务供给不均等 , 在城市 内部也存在社 拓 宽城市发展空 间;调整社区 区划 , 推
破 除城 乡分 割的二元户籍 制度 , 建 会成员之 间享有 的基本公 共服 务不均 进 “ 镇改办” “ 村改居 ” 工作 , 市 民较 多的 立城 乡统一 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 , 实行 等的问题 , 比较突 出的是进城农 民工和 镇拟改设街道办事处 、成立居委会 , 行
按照全 国城 乡统一政 策 、统 一项 生 、 文化服务 、 法律援 助等方 面平等享
进城 乡要 素 自由流动 , 加快推进农业现 目、 统一标准 、 统一 办法 、 统一运行 的原 有基本权益 。 大力发展公共服务行业 和
代化 、 新型城镇化和小康社会进程 。 允许 则 ,先行建 立城乡一 体 的基 本养老 保 机构 , 健全城市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主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让 、 转让 , 赋予产 险 、 基本医疗保险和最低 生活保 障三项 体 , 促进公共资源 由二元化 向一体化跨 权持有人 自由流转权。 允许农村各类产 基本制度 , 使城乡居民同等享有各类社 越 , 做到 市政资源 同享受 、 公共 服务 同
用“五个一体化”突破城乡二元结构
用 “ 个 一体 化 ’ 五 ’ 突破 城 乡 二元 结构
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 的《 中共江苏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 决 定> 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的意见》 中明确提出, 要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创新 , 切实加强农村制 度建设 。它包含六方面内容 , 中第一条是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 其 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 发 展一 体化 制度 。 省委农工办负责同志在谈 到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时告诉记者 , 我省这方面一直走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 的 重 点 , 为全 局改 革 的突破 口, 作 全会作 出的部 署 、 出台 的 政策 , 际上发 出 了逐 步 从 制度 上 、 实
根本 上破 除城 乡二元 结 构 的强烈 信号 。
加 快 推进 一体 化 , 苏 有 基础 有 条件 江
《 见》 出, 意 指 推动科 学 发 展 、 设 美 好 江 苏 , 切 需要 发挥 我 省 优 势 , 面实 行 以 工 促 建 迫 全
农、 以城带乡 , 加快改造传统农业 , 推进农业现代化 , 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 形成城乡经济 社会 发展 一体 化新 格局 。 省委农 工 办负 责 同志说 , 的十七 届 三 中全会 《 党 决定 》 出 了“ 国总体 上 已进 入 以工促 作 我
结对、 村企挂钩 、 南北合作等, 又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和财政支出结构 、 大幅度增加“ 三
农” 投入 等 。所 以 , 全省 应该 顺 势而 为 、 势 而上 , 乘 不失 时机 地加 快推 进城 乡一 体 化 。
城 乡居 民收 入 差 距 :. 0:1 25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战略思路的探索(精)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战略思路的探索【内容提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面临的重要任务,通过分析二元结构形成原因和城乡差别发展过程,并概要分析国外经验,说明我国正处于城乡一体化探索阶段。
这个阶段我国应以继续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作为动力,以“农民非农化转移、新农村(含小城镇建设、农业现代化”为内容,以区域协调机制为手段,分区域、分阶段、分重点,稳步强化区域互动、缩小城乡差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争取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关键词:二元结构;城乡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一、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原因二元结构并不是中国近代才有的国情。
在国外,发达国家大都经过城乡不平衡发展阶段,对于发展中国家,钱纳里对100多个国家进行统计指出城市化水平与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成高度相关关系;库兹涅茨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收入不平等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产业相对国民收入(部门收入比重与部门人口比重的比值;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乔根森、托达罗等对很多国家的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在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之间、在城乡之间的流动进行了分析;罗斯托对经济增长不同阶段的产业特征和发展动力进行了分析。
以上分析都说明出现城乡收入差别等二元结构经济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另一方面从我国历史上看,我国封建社会只有少数城市,因为农业发展水平决定其能够供养的城市人口非常有限,城市作为封建行政中心对农村具有很强的支配权,从而城乡生活水平长期差别很大。
1.城乡差别到城乡一体化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总体上一个国家城乡经济发展的规律可以用弗里德曼和我国陆大道等人提出的区域空间结构四个阶段理论进行说明:第一阶段即前工业化阶段:区域经济比较匀质分布,存在少量互不联系的经济中心,每个中心与各自的周边农村地区内部互动,而中心之间并无等级关系。
这一阶段陆大道指出通常农业占绝对优势,城乡之间缺乏联系,总体经济是一种低水平的平衡状态。
第二阶段是过渡阶段:受内外部各种因素刺激,若干地区率先获得发展动力,经济率先发展,形成对周边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区域经济中心,随后产生集聚效应,周边资源不断向该中心流动,形成若干极核式发展。
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为了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农村产业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强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城乡一体化发展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 要趋势: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将成为未来发 展的重要趋势。未来,城市和农村将 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相互依 存、相互促进的局面。
从国内外的成功案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是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环境条件制定适 合的发展战略;二是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社 会资本和资源向农村流动;三是要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 为农村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四是要注重城乡 交流和融合,促进城市和农村的相互学习和合作。
要点二
启示意义
这些成功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首先,我们 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 相应的发展策略;其次,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激 发社会各方面的活力和创造力;再次,政府应加强对农村 发展的引导和支持,为农村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最后, 要加强城乡交流和融合,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共同繁荣和发 展。
政策支持与引导
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01
明确城乡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确保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
发展。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02
制定和完善涉及城乡发展的土地、户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
策法规,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03
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
平,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总结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指导意见豫政 〔2010〕80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指导意见豫政 〔2010〕80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推进我省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带动“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总体要求(一)重要意义。
“十一五”以来,我省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75个百分点,2009年年底达到37.7%;中原城市群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现代城镇体系建设逐步展开,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城乡面貌发生可喜变化。
尽管我省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但城镇化发展水平仍然较低,较全国平均水平低8.9个百分点;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中心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尚不能适应快速发展需要,城市用水普及率、人均绿地面积等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农村村镇面貌亟待改善;城乡建设投资不足,城中村、旧城改造任务繁重,保障性住房不能满足群众需求。
我省城镇化发展特别是城乡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
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我省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历史性任务,事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全面、深入、大力抓好这项工作,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内需动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
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科学谋划,统筹布局,系统组织,认真实施,并以此为抓手,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强大支撑。
(二)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围绕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带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着力点,全面加强城镇建设,积极稳妥建设新农村,努力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破除制度藩篱_郭树清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制度安排
破除制度藩篱_郭树清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制度安排11月2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财经年会-2022预测与战略”上发表主旨演讲。
郭树清在演讲中表示,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应当高度重视相应的综合配套改革,主要包括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制度安排;培育和完善鼓励创造的机制;打破行政性的垄断,鼓励多种所有制、多个企业公平竞争;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向市场和社会转移和下放权力。
郭树清表示,全面深化改革是十八大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十八大提出,要有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体制改革,坚决破除一些狭隘观念的体制机制弊端。
郭树清认为,其中的关键就是应当高度重视的几项综合配套改革。
一、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制度安排,实现更广范围、更大程度的统筹发展。
只有破除这个制度安排,才能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扩大内需要求把新兴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同步推进,改善收入分配结构,最突出的问题在中国来说就是解决城乡差别问题,打破二元制度结构。
郭树清对此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一是土地制度改革;二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三是就业制度改革;四是工资制度改革;五是财政收支和公共服务方面改革。
二、培育和完善鼓励创造的机制,形成持续不断的创新创业浪潮。
郭树清认为,“一个社会它的生机和活力,在于要有创新创业,一个经济体综合的竞争力也在于创新创业,为什么我们现在比不过美国,不仅仅是因为规模,而是因为美国的创新创业的能力比我们强,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现实。
”郭树清介绍了证监会和科技部正在合作推动在科技园区对企业和大学研究所的研发成果进行确权和认定的工作。
“我们觉得必须及早做这个工作,仅仅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迈出了很小的一步,但是我想我们还得继续努力,任务还非常艰巨。
”要对创新创造提供多样化的金融工具、金融途径,需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除了主板、创业板以外,还包括新三板、区域股权市场和私募企业债。
郭树清强调,“一定要在中国形成科技创新和资本市场良好的对接机制,如果没有这个机制,我们经济的前途、民族复兴的命运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口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况 汇报 。会议还 研究决 定 , 在部 分经 济发达 镇开 展 行 政管 理 体制 改 革 试点 工 作 。省委 书记 梁保华 主持会 议 。
会 议认为 , 加快 推进 城 乡经济 社会发 展一 体化 , 党 的 十七 大 作 出 的重 大 战略 部署 , 是 也 是 江苏 实现 “ 个率先 ” 两 的重大 战略 任务 。20 0 8年省委 、 省政 府决 定在 苏州 市开 展城 乡 发展
费 , 响社 会 主义经 济发 展 目的 的实现 。其次 , 影 政府 扮 演 市 场 主体 的 角色 , 民收 入分 配 容 国
易 向财政 收人 而不是 劳动者 的收入倾 斜 。再次 , 政府扮 演市 场 主体 的角色 , 会有 意无 意地偏 向国有企业 , 忽视 其他 经济 成分 。最后 , 政府 既 当运动员 , 当裁 判员 , 又 不利 于建立 良好 的经 济秩序 。 ( 作者 为 中国人 民大学 经济 学院教 授 )
以 破 除 城 乡 二 元 结 构 为 突 破 口 加 快 形 成 城 乡发 展 一 体 化 新 格 局
省 委 常委 会 听取 苏 州 开 展 城 乡发 展 一 体 化 综 合 改 革 试 点 工 作 情 况 汇 报 , 究 并 决 定 开 展 经 济 发 达 镇 行 政 管 理 体 制 改 革 试 点 梁 保 研 华主 持 会 议
经 济 社 会发展 中的辐 射带 动 作用 。各有 关 地 方 、 门要切 实 加 强 领 导 , 心 组织 实 施 , 实 部 精 扎
细致 地做 好改 革试 点 工作 。
( 顾雷 鸣 )
从 “ 商引资" “ 招 到 资本 输 出 " — —
郭庚茂同志在全省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
市住建委:郭庚茂同志在全省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决定召开这次会议,目的在于动员全省上下进一步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
下面,根据省委、省政府研究部署的精神,我讲四点意见。
一、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事关全局、势在必行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现代化必由之路,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目前,城镇化水平低已经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各种矛盾的聚焦点,我们必须把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中原崛起的全局性举措来实施、紧迫性工作来推动、历史性任务来完成。
(一)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增强内需动力、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持久的需求动力是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前提。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在投资和出口需求的强劲拉动下持续快速增长。
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后,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再工业化”,我国过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对此,中央明确提出,要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根本立足点,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拓展持续发展空间。
就我省而言,随着今年以来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效应的逐步减弱,需求不足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如果没有新的需求动力,不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不能持续,而且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态势也难以保持。
从一定意义上讲,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
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不仅能够带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促进房地产及相关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生大规模的生产性投资需求;而且能够加速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有效扩大城市消费群体,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改善消费条件,提高居民消费能力,释放出巨大的生活性消费需求。
据测算,我国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可以带动10万元以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带动3倍于农民的消费支出。
实施城乡统筹 破除二元结构——昆山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
—
—
统 筹 有 规 划 。上 世 纪 8 代 以来 , 0年 昆
山以撤县设市为契机 , 以城 乡统 筹 和 片 区 发 展 为理念 , 以城 市 化 引领 新 农 村 建 设 , 于 突 破 勇
城 乡 二元 结 构 和 城 乡 分 治规 划 的 旧 体 制 , 市 将
大局 。 昆 山市 委 、 政府 在 实 施 城 乡 统 筹 发 展 市
网站 的影 响力 。
的农业 信息 及 时有效 地发 布 出来 , 决好 信 息 的 解
( 作者单位 : 山区农业信 息服务中心) 金
上 海 农 村 经 济 2 1 第 2期 0 0年
长
墅 , 城 市 居 民 一样 过着 现 代 化 生 活 。 像
— —
习●l
镇 即花 桥 经 济 开 发 区 在 推 进 城 乡 一 体 化 中所 创 新 的 双 置 换 ( 民承 包 土 地 经 营 权 流 转 入 农
工作 有要 求 。早在上 世 纪 8 0年 代 自
费 兴 办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时 就 明确 提 出 , 乡 镇 各
要 自力 更 生 筹 办 工 业 小 区 ,工 业 向小 区集 中 , 实 行 城 乡 联 动 、 向 联 合 、 城 带 乡 、 同 发 横 以 共 展 。 其 是 党 的十 七 届 三 中全 会 后 , 山市 委 、 尤 昆 市 政 府 坚 持 工 业 反 哺 农 业 、 市 支 持 农 村 和 多 城 予 少 取 放 活 的 方 针 , 面 系 统 地 提 出 了推 进 城 全
现 代 化 水 平 , 得 了令 人 瞩 目的成 就 。2 0 取 0 5年 以来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综 合 水 平 连 年 荣 获 全 国 百
打破城乡二元思维 加快建设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打破城乡二元思维加快建设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作者:何建萍来源:《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年第03期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建设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
其内涵是创新城乡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建构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组织链,发挥两级组织和党员作用,实现城乡两级“组织共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发展”,从而为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提供强大的政治基础和组织保障。
自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以来,这项工作正在被实践、被创造性地向前推进。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城乡二元思维,以致形成一些今天看来是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必须破除城乡二元思维,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理解和认识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意义和内涵,树立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使党建工作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实现新的历史跨越。
一、破除城市先进、农村落后的思想观念,加快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建设在一般人的眼中,农村似乎永远落后于城市。
然而,如今的先进与落后,已经不能简单地以城市或农村来划分,发达地区的农民,已今非昔比,经济条件蒸蒸日上,生活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农民的眼界、思想、精神境界也随之提升。
构建城乡统筹的党建机制,已经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
当下,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已初露端倪。
从地域范围看,城乡相互融合、渗透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从市场角度看,城乡之间的依存和联系已越来越密切;从城乡格局看,一体化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农村形成了不少新型社区。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已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所谓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就是建立包括城乡共建的组织设置体系,建立城乡互动的基层干部人才工作体系,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建立城乡共享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体系。
实现城乡党建资源共享、党建要素统筹调配、党员管理服务工作“无缝对接”,建立覆盖城乡基层组织的党员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城乡基层党建全覆盖,增强基层党建工作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当前对策
为 一 种 发 展 路 径依 赖 ,就 形 成 了城 乡二
城乡二元结 构的本 质特征
中 国 的 城 乡 二 元 经 济 社会 结 构 的本 质 特 征 ,是把 全 国的 公 民分 成 两 类 ,对 城 市 居 民和 农 民实 行 不 平 等 的 政 策 。这 个 思 想 来 源于 苏 联 。苏 联 在 城 市实 行 全 民所 有 制 ,工 人 阶级 是 领 导 阶 级 ,是 建
如 车 祸 中 轧 死 了 两 个孩 子 ,一 个 市 民 的
孩子 要赔2 0 万 ,而 农 民的 孩 子 只赔 6 万
设 社 会 主 义 的主 体 。在 农 村 、在集 体农 庄实 行集 体所 有 制 ,集 体 农 庄 未来 也要 过 渡 、转 变 为 全 民 所 有 制 。 斯 大 林 在
这 是中 国经 济持 续繁 荣 的一个 重要 原 因 。但 是 ,这种 农 民工 体 制 ,他 们 千 的
破 除 城 乡 二 元 结 构体 制 ,是 解 决 “ 三农 ”问题的根本途径
自从 我 们 开 展 大 规 模 经 济 社 会 建 设
以 来 ,从 第 一个 五年 计 划 开 局 ,至 今 正 好6 0 年 ,一 个 甲子 。 历 届 党 和 政 府 。
多 。这 种 同 命 不 同价 的政 策 ,一 直 到 两
年前才废止。 长 期 实 行 这 种 不 公 平 、不 合理 的城
乡二 元 社 会 结 构 如 电脑 复制 般 E 在城 市社 会 生 态 中 。城 乡 居 民E
5 4 1 人 民 论 坛【 2 0 1 3 o 7 下
“ 鲁难未已” , “ 因无宁 日”
党
之 重 ,城 乡 发 展 一 体 化 是解 决 ‘ 三农 ’ 问题 的根 本 途 径 。” 这 是 我们 开 展 农 村 工 作 的指 导 方 针 。最 近 ,有位 外 国朋 友
上海新型城镇化关键要破除城乡二元制度
民群 众 。2 0 1 3年 中央城 镇 化 工 作 会议 进 一 步 强 调 , 城 镇 化 的重 点 是 解 决“ 三农 ” 问题 , 会 议公报提 出: “ 推进 城 镇 化 是 解 决 农 业 、 农村 、 农 民 问题 的重 要 途 径” 、 “ 城镇 化 目标 正 确 、 方 向对 头 , … …有 利 于 破 解
城 乡 二元 结构 ” 。 强调今 后城 镇 化不 是 简单 的 人 口增 加、 面 积扩 大 , 而 是 要着 力 提 高 以人 为本 的城 镇 化质 量, 把 农业 转 移 人 口“ 市 民化 ” 作 为城 镇 化 深 度 发 展
题, 确 保 上海城 乡 经济长 期 平衡 持续健 康 发展 。 ( 二 )推 进新 型 城镇 化 是推 动上 海城 乡一体 化 、
区城 镇化 发 展 的重 要 标 志 。据 统 计 ,从 1 9 9 1年 到 2 0 0 5年 ,郊 区 农 业 户 籍人 口从 4 1 7 . 3 2万 人 减 少 到
2 1 1 . 1 6万 人 , 转移农业人 口 2 0 6 . 1 6万 人 , 上海 城 镇 化率从 1 9 9 0年 的 6 7 . 4 %提 高 到 2 0 0 5年 的 8 4 . 5 %, 平 均 每 年提 高 1 . 1 4个 百分 点 。
的重要任务。上海用破 除城乡二元制度作为突破 口
推 进 新 型城 镇化 ,促使 上 海 的城 镇 化质 量 与水 平领
先全 国也是 应有 之义 。
一
、
上海推进 新型城镇 化发展的作用
施 向农村延伸并大幅度改善村容村貌。
( 三)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上海生态文明建设 的有
效 手段
( 一) 推 进新 型 城镇 化 是 上海 大都 市发展 的重要
心得体会-创新的精神抓好第一要务
心得体会---创新的精神抓好第一要务创新的精神抓好第一要务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跨入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形势逼人,不进则退。
为此,十六大强调,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用创新的精神去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一、着力解放思想,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
党的十六大指出,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远安是湖北省唯一整体不对外开放的县,我们深深感到,当前远安最大的实际是发展不够,最大的差距是观念落后,最大的危险是封闭保守。
我们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表面上是经济发展的差距,但实质上是机制、体制上的制约,核心是思想观念上的落后。
要以创新的精神抓发展,必须坚决冲破妨碍发展的陈旧观念:一是坚决冲破默守陈规的观念。
当前,唯书唯上、墨守陈规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东西仍然不同程度地束缚着部分干部的思想和手脚,面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缺乏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进程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我们必须从活生生的现实出发,扔掉那些老思想、老观念、老办法,冲破唯书唯上、墨守陈规等教条主义东西的束缚,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快发展的新途径和新举措。
二、不断深化改革,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性弊端。
当前,我国调整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处于攻坚阶段,要取得进一步更大更快地发展,必须深化改革,坚决突破现有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发展开道。
对于远安来说,今后发展最大的空间也在体制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自2 0 年 1 07 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
一坚持把解决好 “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 的重 中之 重, 不
摘 自2 0 年中央 “ 06 一号文件 ” 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
断强化对农业和农村 工作 的领导 ;坚持统筹城 乡 发展 ,不断加
大工业反 哺农 业、城 市支持农村 的力度 。
民以承包地 入股的股份 合作制 。 大力倡导 、 鼓励 、 支持农民创业 , 以 创业带动就业。转 移农民不仅仅是农 民 进城 打工这一条途径 ,更为稳定有效而 又十分重要的途径 I是农民 自主创业 , 合
十年来形成的城乡 二元体制的改革相对滞 后 ,导致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差距呈扩 大趋势。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就是 改革城乡二元体制 ,这是中国下—轮改革 发展的重点 ,也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 , 为此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艰辛。
中央 文 件 有关 城 乡统筹 内容 摘 录
一全 面繁 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 乡经济社 会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 民收入 ,是全 一按照统筹城 乡经济社会发展 的要求 ,坚持 “ 多予、少取 、
放活”的方针, 调整农业结构 , 大农 民就业, 扩 加快科技进步, 深化农村改革 , 增加农 业投入 。 摘 自2 0 年 中央 “ 04 一号文件”( 《 关于促进农民增加
— —
一坚持统筹城 乡发展的方略, 坚持 “ 多子少取放 活”的方 针 ,稳定 完善和强化各项 支农政策。
— —
摘 自 2 0 年 中央 “ 5 0 一号文件”( (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
摘 自2 0 年 1 0 3 0月党的十六届三 中全会公报
工作提 高农业综合 生产能力若干政策 的意见
新, 在理论上率先突破 , 摆脱一切束缚城 乡二元体制问题解决的思想桎梏 ,在全 社会营造改革城乡二元体制的氛围 ;必 须在政 策 、 法律 、 制度 、 文化等诸 多方面 进行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 化的变革 ,尽 快扭转城乡差距扩大趋势 ;必须勇于探 索实践 ,统筹城 乡试验区要大胆改革试 验 ,开辟一条新路 。 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同 时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尤其是 宅基地管理制度。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
的舆论和政策环境 ,应允许重庆 、成都
试验 区在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建议 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 ,建立起有关
村经济面J的瓶颈问题是农村金融服务严 } 缶 重滞后,而农村金融发展的桎梏是受现行 农村产权制度的制约 , 最普遍 、 最集中 、 最 突出的表现是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 ,宅基
一统筹城 乡经济社会发展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 市支持 农村和 “ 多子少取放活”的方针 , 照 “ 按 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 乡风文 明、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 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 建设和 党的建设 。
— —
—
一统筹城 乡 发展 ,推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
1 2
中国 城 市 经 济
改革开放3 年成就举世瞩目, 0 但还有
—
地及其上面建造的住宅既无法流转 ,又不 能抵押 ,制约了农民土地权益的实现 ,不 仅不利于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 ,而且 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 ,严重阻碍城镇化
进程。目前我国法律对农民宅基地的权利
在不改
下发展农
个大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 ,就是对于几
必须开展前瞻性理论 研究和理论创
保护实际是不明晰、不到位的。 宅基地 是农民的重要财产 ,应鼓 励
进入非农产业 领域 。经过 多年 的进城打
工 ,一些优 秀的青年农民在城里学到了 本领 , 开阔了视 野 , 也积累了一定资金 , 有回乡创业的愿望 ,但对于农 民 自主创 业 目前尚缺乏 相关政策扶持体系 ,导致
— —
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重大任务 。
— —
摘 自2 0 年 1 月党的十六 大报告 02 1
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一 要按 照统筹城 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
展、 统筹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 国内发展 和对外开放 的要求 ,
更 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 性作用 ,为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提供 强有 力的体制保障。
乡—体化,最基础 、最重要的工作在于搞 活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发展农
分重视 农民 自主创业对城 乡一体化的重
益物权 , 这对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 搞活农 村金融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呼唤完善农村土地 承包制。随着新时期农村形势的发展 ,现 行土地承包制已有—些不适应的地方 ,主 要是把土地等生产要素分散在一家一户, 制约了土地规模经营, 影响对土地 加大投 入的积极性。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 代农业 、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内在要求 ,没
有规模经营 , 农业生产效率就很难提高。
当前土地承包力娃 . 据 兄 { 畏 变化 调整完 善,合理科学配置土地资源 ,鼓励地方探
部委与重庆 、 成都定期会商工作机制 , 研
究解决重大问题 ,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 为 全 国起示范作用 。 ■
索土地承包权的各种有效流转形式 , 包括
目前农民回乡创业 的比例还很小 。应充
支持各地探索宅基地流转和抵押的办法,
保护 和实现农 民对宅基 地的应 有权益 。 农村宅基地的实际使用 已经使农 民对宅 基地 的使用权利变成 了事实上的长期权 利, 应该针对这一客观事实 , 在法律上予
以确认 ,赋予农 民对宅基地 的永久性 用
要作 用 ,出台农民创业扶持政策 ,如手
续便捷 的小额担 保贷款 ,并加大对地方 的贴息补助 ;对农 民 自主创业和农民工 返 乡创业初期实行优惠税收政策等。
将统 筹城 综 合配套改 革作 为国家
战略 , 大力支持试验区大胆 闯 、 大胆 试。 改革需要 巨大 的勇气和努力 ,需要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