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力和直线运动 教案1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力和运动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力和运动一、引言力和运动是物理学中的基础概念,也是初中物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通过学习力和运动的关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规律,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教案将以八年级物理课程为基础,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设计一堂关于力和运动的课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力是物体状态变化的原因,并能够举例说明不同种类的力;- 掌握牛顿第一、第二定律的概念和公式,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2. 能力目标:- 能够观察并描述物体运动的状态变化;- 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规律;-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于探索物理世界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引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力和运动的兴趣,并引出今天课堂的主题。
2. 概念讲解(15分钟)- 引导学生理解力的概念,解释力与物体状态变化的关系,并给出相关例子;- 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即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为零的情况;- 介绍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和公式,即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3. 实验观察(25分钟)- 安排小组实验,使用不同大小的力推动不同种类的物体,并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 学生填写实验记录表,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规律。
4. 知识巩固和应用(15分钟)- 让学生进行思考题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分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答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时的问题。
5. 总结与归纳(5分钟)- 学生结合实验和练习的结果,总结力和运动的关系;- 老师进行概念的再次澄清,并回顾课堂要点;- 引导学生思考,力和运动对于解释物理世界中的现象的重要性。
物理专题之力和运动教案
物理专题之力和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2. 让学生了解牛顿三定律,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及作用效果2. 牛顿三定律3. 力与运动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力的概念,牛顿三定律,力与运动的关系。
2. 难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和牛顿三定律。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力的作用效果和实际运动现象。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力与运动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力的作用实例,引发学生对力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力的概念及作用效果:力的定义、分类、作用对象和作用效果。
3. 讲解牛顿三定律:a.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
b. 牛顿第二定律:F=ma,力与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c.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反方向。
4. 讲解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与运动的关联。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力与运动关系,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力的概念、牛顿三定律和力与运动的关系。
7.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力和运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的理解。
2.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牛顿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布置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力与运动关系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物理学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力和运动的相关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亲自体验力和运动的关系。
3.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物理学书籍,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八、教学资源1. 教材:《物理学》2. 课件:力和运动的相关图片、视频、动画等3.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小车、滑轮等4. 网络资源:关于力和运动的科普文章、视频等九、教学计划1. 章节一:力的概念及作用效果2. 章节二:牛顿第一定律3. 章节三:牛顿第二定律4. 章节四:牛顿第三定律5. 章节五:力与运动的关系6. 章节六:教学评价7. 章节七:教学拓展8. 章节八:教学资源9. 章节九:教学计划10. 章节十:课后反思十、课后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成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018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2讲 力和直线运动教案
平均速度法→ v =v0+2 v
常用方法
1Δx=aT2
推论法2v2t = v
比例法
匀减速直线运动可视为
逆向思维法→反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追及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1)解题思路: 分析两物体 画运动示意图 找两物体 列位移 运动过程 → 或v-t图象 → 位移关系 → 方程 (2)解题技巧: ①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 式. ②审题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 好”“最多”“至少”等,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 ③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停止运动, 另外还要注意最后对解的讨论分析.
1. (2017·全国卷Ⅱ)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相 距s0和s1(s1<s0)处分别放置一个挡板和一面小旗,如图所示.训练时,让运动员和冰 球都位于起跑线上,教练员将冰球以初速度v0击出,使冰球在冰面上沿垂直于起跑 线的方向滑向挡板;冰球被击出的同时,运动员垂直于起跑线从静止出发滑向小
③滑块模型问题
[例](2017·全国卷Ⅰ,25题)
审题 要点
解题 模板
①要抓住“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 移关系式. ②审题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如“刚 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 ③要抓住研究对象,明确研究过程,审清受力情况 受力情况 力的合成和分解 求合外力 F合=ma 求加速度 运动学公式
(3)选小汽车为研究对象,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Ma2,解 得 a2=10 m/s2,
刹车时间为 t=0--av23=0--1300 s=3 s. 选司机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2-m2g2=ma2, 解得紧急制动时汽车对司机的作用力大小 F′=700 2 N, 汽车紧急制动过程对司机的冲量大小 I= F′t=2 100 2 N·s. 答案 (1)4.5 s 165 m (2)31.25 s (3)2 100 2 N·s
力与运动教案范文
力与运动教案范文标题:力与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和力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力和运动相关的问题,并能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等计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和性质。
2.力的作用及力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力的合成和分解。
2.将力与运动相关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通过提问“你们在生活中常用到力吗?可以举例说明一下吗?”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力”的概念。
2.理论讲解(20分钟)a.力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力的作用,并解释力的概念和性质。
-示意图展示力的方向和大小,并强调力的大小用矢量表示。
b.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指导学生了解弹簧秤的使用,并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 讲解力的计算公式F=ma,并进行相关例题讲解。
3.实践操作(30分钟)a.实验:利用弹簧秤测量不同物品的重力,并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
b.练习:学生自主完成有关力的计算练习,包括单个力的计算和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
4.拓展应用(20分钟)a.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力与运动相关的实际问题。
b.探究活动:设计探究性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力的作用过程,并对力的计算方法进行总结。
5.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强调力的作用和计算方法,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六、教学评价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拓展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和探究活动,进行个人表现评价和小组合作评价,旨在评估学生对力与运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理论讲解过程中,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需要加入更多的生动案例和形象图像进行说明。
另外,在拓展应用环节设计活动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让活动更加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专题 力和直线运动教案
不少学生盲目套用物理公式,“潜在假设”汽车在8s 内一直运动,根据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可得:2021at t V S -==⨯-⨯⨯=2081248322m这是常见的一种错误解法,同学们在运用物理公式时必须明确每一个公式中的各物理量的确切含义,深入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
例5、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 ,它在中间位置S 21处的速度为V 1,在中间时刻t 21时的速度为V 2,则V 1和V 2的关系为( ) A .当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 1>V 2; B.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 1>V 2; C .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V 1=V 2; D.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 1<V 2。
分析与解:设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V 0,未速度为V t ,由时间中点速度公式20t V V V +=-得202tV V V +=;由位移中点速度公式2220t V V V +=中点得22201t V V V +=。
用数学方法可证明,只要t V V ≠0,必有V 1>V 2;当t V V =0,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必有V 1=V 2。
所以正确选项应为A 、B 、C 。
例6、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拍摄此下滑过程得到的同步闪光(即第一次闪光时物块恰好开始下滑)照片如图1所示.已知闪光频率为每秒10次,根据照片测得物块相邻两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AB =2.40cm ,BC =7.30cm ,CD =12.20cm ,DE =17.10cm .由此可知,物块经过D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滑块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分析与解:据题意每秒闪光10次,所以每两次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中间时刻的速度公式得s m s m T CE V D /46.1/102.01.172.1222_=⨯+==-. 根据2aT S =∆得2)2(T a AC CE =---,所以=-=--24TACCE a 2.40m/s 2.问题5.注意弄清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的区别和联系。
初中运动和力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运动和力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一定律。
2.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拉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力和运动的关系2. 拉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力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力对物体的作用。
2. 提问: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二、讲解力和运动的关系(15分钟)1. 讲解力的作用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讲解牛顿第一定律,让学生明白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三、实验探究拉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20分钟)1. 布置实验:让学生用不同大小的力拉动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速度。
2. 引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速度。
3. 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观察拉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
四、总结和拓展(10分钟)1. 总结实验结果,让学生得出拉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
2. 提问: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物体的运动速度?3.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实例,如滑板车、自行车等,让学生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能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 学生是否能通过实验观察到拉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
3. 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力和运动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观察拉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力与直线运动教案-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三物理复习
学生活动:
对 运动情景的理解
学生活动:思考得出错误认识的根源:不注意探索事物的本质,思考不求甚解。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阅读教材,阐述自己的观点。
学生活动:阅读问题,理清思路,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能力巩固
1.江苏)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阅读问题,理清思路,阐述自己的观点。
做练习
小结
课外作业
教 学 小 结
【备考策略】
本专题知识的核心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以及描述运动和力关系的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高考中每年的必考内容和热点内容,既会单独考查,又会与电磁内容结合考查学生的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复习中,要使学生深刻理解基本概念的内涵,掌握常用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思路,强化练习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问题的步骤.
2. (镇江一模)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2m、可视为质点的木块以水平速度v0从左端滑上木板.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板足够长.
(1)求木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2)求木块和木板速度相等所经历的时间及此时木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
(3)若木板不是足够长,要使木块不从木板上滑落,求木板的第周周月日
班级节次
课题
力与直线运动
总课时数
第节
教学目标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规律及运动图象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运动和力关系的牛顿运动定律
教学参考
教材,考点精讲
授课方法
讲授
教学辅助手段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教案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直线运动中的速度和加速度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直线运动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1. 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2. 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3. 直线运动的公式推导和应用。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直线运动的实物示意图;
2. 准备直线运动的例题和习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直线运动的相关概念,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讲解
1. 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讲解直线运动的定义,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
2. 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讲解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相关公式。
3. 直线运动的公式推导和应用:讲解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并通过例题进行说明。
三、练习
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总结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调直线运动的重要性和应用。
五、作业
布置作业:完成课堂练习题或者自行寻找相关习题进行练习。
教学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清晰、生动易懂;
2.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掌握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3.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直线运动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公式,从而能够更好地应用直线运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 力与运动 教案
初中力与运动教案教案标题:初中力与运动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能够区分力的种类和性质。
2. 掌握力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力的平衡和合成问题。
3. 理解运动的概念,能够区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4. 掌握运动的描述方法,能够绘制运动图表并计算相关物理量。
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验证力和运动的相关规律。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一些力的实例(如推、拉、摩擦力等),引发学生对力的认识和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受力等。
知识讲解:1. 介绍力的概念和分类,如接触力、重力、弹力等。
2. 讲解力的计算方法,如力的大小、方向和单位。
3. 解释力的合成和分解,引导学生通过图示和实例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实验操作:1.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力的平衡条件。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力的平衡条件。
知识巩固:1. 练习力的计算方法,包括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
2. 解决一些简单的力的平衡和合成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入活动:1. 展示一些运动的实例,如小车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运动的特点和描述方法。
知识讲解:1. 介绍运动的概念和分类,如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2. 讲解运动的描述方法,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实验操作:1.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测量小车在不同斜度下的运动时间并绘制运动图表。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运动的规律。
知识巩固:1. 练习运动的描述方法,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2. 解决一些简单的运动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力和运动的知识点。
2. 强调学生对力和运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提高实践和合作能力。
教案评价:1. 教案通过引入活动、知识讲解、实验操作和知识巩固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对力与运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复习课教案《力和运动》范本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复习课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
(2)能够理解并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机械能的转化。
(3)能够运用力的合成和分解解释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实验观察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机械能的转化。
(3)力的合成和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机械能转化的判断和计算。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小组讨论法、实验观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拍打篮球时手的感觉,引出力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机械能的转化。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力的合成和分解解释问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些实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实验观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力的作用效果实验,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力和运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力与运动教案
力与运动教案I. 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力与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原理。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力与运动的理解和应用。
II. 教学目标1. 了解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关系;2. 掌握计算力的公式与单位;3. 能够解析力与运动问题,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推理和分析能力。
III. 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和分类- 力的定义和作用;- 力的分类和特点。
2. 运动的分类和相关概念- 运动的定义和描述;- 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复运动等;- 运动的相关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
3. 力与运动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4. 力的计算- 力的计算公式:F=ma;- 力的单位及其换算。
5. 力与运动问题的解析与应用- 分析力与运动问题的步骤;- 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IV. 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力与运动的规律和关系,提高他们的学科探究能力。
2. 模拟演示教学使用模型、图表等工具,模拟力与运动的过程,直观展示相关现象和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实验或解决力与运动问题,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讨论与解答设置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加深对力与运动的理解。
V. 教学活动1. 活动一:力的实验探究学生进行不同力的实验,观察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并讨论实验结果。
2. 活动二:力的模拟演示老师利用力学模型,模拟不同力对物体运动的效果,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
3. 活动三:力的计算实践学生根据具体情境,计算相关力的大小,并进行单位换算。
4. 活动四:力与运动问题解析学生小组合作解决力与运动问题,通过讨论和解答,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直线运动教案
直线运动教案教案标题:直线运动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掌握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直线运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直线运动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3. 直线运动实例分析和问题解决。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汽车行驶、物体下落等,引导学生思考直线运动的概念和特征。
知识讲解与示范:2. 解释直线运动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包括参考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
3. 介绍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包括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示例分析与讨论:4. 给出一些直线运动的实例,如自由落体、匀速直线运动等,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引导学生讨论直线运动中的常见问题,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加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等。
练习与巩固:6. 提供一些练习题,包括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
7. 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解决一些与直线运动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分享解决思路和结果。
总结与拓展:8. 总结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并强调应用直线运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9. 拓展学生思维,引导他们思考其他类型的运动,如曲线运动、圆周运动等。
教学资源:1. 教科书或课本相关章节。
2. 实物或图片展示直线运动的实例。
3. 练习题和解答。
评估方式:1. 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的参与情况。
2. 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准确性。
3. 学生对直线运动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2. 教师应提供足够的实例和练习,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高三教案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
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一. 专题要点第一部分: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力学中的应用1.物体或带电粒子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速度方向平行。
2.物体或带电粒子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恒力且与速度方向平行。
3.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物体运动时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且二者具有瞬时对应关系,此定律能够用控制变量法实行实验验证。
4.速度时间关系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像所包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在分析物体的运动时常利用v-t 图像协助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5.超重或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并未发生变化,仅仅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
当a=g 时物体完全失重。
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为 速度公式:at v v t +=0 位移公式:2021at t v x +⋅= 速度与位移关系式:ax v v t 2202=- 7.匀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20t v v t x v +=或 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2220tv v v +=中点第二部分: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电学中的应用1.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直线运动的问题:实质是在电场中处理力学问题,其分析方法与力学中相同。
首先实行受力分析,然后看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速度方向是否一致,其运动类型有电场加速运动和交变的电场内往复运动2.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直线运动问题:洛伦兹力的方向始终垂直于粒子的速度方向。
3.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情况一般较为复杂,但是它仍然是一个力学问题,同样遵循力和运动的各条基本规律。
4. 若带电粒子在电场力、重力和洛伦兹力共同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如果是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那么重力和电场力都是恒力,洛伦兹力与速度方向垂直,而其大小与速度大小密切相关。
只有带电粒子的速度大小不变,才可能做直线运动,也即匀速直线运动。
二. 考纲要求考点要求 考点解读参考系、质点 Ⅰ 本专题知识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高考对本部分考查的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及应用;v- t 图像的理解及应用,其命题情景较为新颖,(如高速公路上的车距问题、追及相遇问题)竖直上抛与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强调对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计算和应用考查,而牛顿第三定律贯穿于综合分析过程中。
力和运动实验教学教案
实验目的
理解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
掌握力和运动的基本规律
学会设计和进行力和运动的实验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实验原理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力与其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运动学公式:描述物体在直线运动中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反馈方式:口头反馈、书面反馈、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反馈
反馈建议:针对学生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教学效果反思与改进
教学目标达成度: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学生反馈: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和意见
教学改进措施:根据反馈进行调整和优化
持续改进:不断反思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Thank you
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
力和运动的关系
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数据分析和结论
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教学准备
章节副标题
实验器材准备
器材使用培训:对学生进行器材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的培训
器材布置:根据实验需求,合理布置实验器材
器材检查:确保所有器材完好无损,功能正常
学会设计和进行力和运动实验
掌握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力和运动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力和运动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初中物理第一单元教案:力和运动
初中物理第一单元教案:力和运动一、引言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而力和运动则是物理学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
初中阶段的学生首次接触到物理知识,对于力和运动的了解将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文将针对初中物理第一单元《力和运动》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和探讨。
二、力的概念及特点1. 力的定义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改变速度或者改变方向的原因。
换句话说,力可以改变一个物体所受外界影响前后的状态。
2. 力的特点a. 力有大小和方向之分。
我们常常用箭头来表示力,并通过力的箭头指向来标明其方向。
b. 力可合成,也可分解。
多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可以合成为一力;反过来,则可把一个合力分解为多个单独作用于该物体上的力。
三、测量力1. 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一种能够精确测量物体所受内部拉伸或压缩力的工具。
它利用胡克定律,根据弹簧的伸缩长度来计算物体所受力的大小。
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a. 将物体挂在弹簧下方,并调整好刻度平面。
b. 测量读数时,需要注意读取指针所在的刻度并加上刻度分度,得到最终测量结果。
四、运动与力1. 动力学基本原理a.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b. 牛顿第二定律:当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力时,其加速度与该物体所受合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这个关系可以表示为F=ma,其中F是合力,m是质量,a是加速度。
c.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运动类型及相关概念a. 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轨迹进行的运动。
常见的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b. 曲线运动:物体按曲线轨迹进行的运动,例如圆周运动、抛体运动等。
c. 非匀速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会发生改变。
d. 平抛运动:物体绕某一定点做斜抛运动。
在水平方向上速度恒定,垂直方向上受重力影响加速度为常数。
五、力学计算问题1. 动量问题动量是一个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之乘积,用于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和力物理教案设计
运动和力物理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运动和力的概念介绍。
运动的类型和描述方法。
力的定义和作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利用实物演示和图片资料,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分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互动和合作。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评估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运动的类型和描述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运动。
培养学生对运动描述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2.2 教学内容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区别。
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描述。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区分不同类型的运动。
利用图形和动画,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运动描述方法。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描述实际运动情况。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评估学生对运动类型和描述方法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力的定义和作用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力的定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对力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2 教学内容力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力的作用效果和作用点。
摩擦力和重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理解和体验力的作用。
利用图示和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力的作用效果。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力的作用情况。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评估学生对力的定义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摩擦力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2 教学内容摩擦力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
摩擦力的计算公式和实验方法。
4.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理解和体验摩擦力的作用。
利用图示和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摩擦力的效果。
初一物理力与运动教案
初一物理力与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认识力的种类和表现形式;2. 掌握力的计量单位和力的计算方法;3. 了解物体的运动和力的关系,认识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4. 能够解答与力和运动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力的概念和种类;2. 力的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3. 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力与运动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力是什么,力的种类有哪些,力与物体运动之间有何关系。
2. 探究力的种类(20分钟)通过实际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力的种类。
可以设计实验或示范活动,比如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伸力、推力和重力。
3. 力的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20分钟)教师介绍力的计量单位牛顿(N),并解释1牛顿是什么意思。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力的计算练习,包括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计算。
4. 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20分钟)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例如,通过举起物体,让学生感受到重力对物体的作用;通过推动物体,让学生体验到推力对物体的影响。
5. 扩展运用(20分钟)在生活中找到更多与力和运动相关的例子。
让学生自主观察,并分析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例如,为什么跑步时需要发力?为什么刹车可以使车停下来?6. 梳理知识点(10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梳理力的概念、种类、计量单位和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确保学生对知识点有清晰的理解。
四、教学辅助工具:1. 弹簧测力计;2. 实物示例(如书、椅子等);3. 多媒体投影仪。
五、巩固与拓展:可以布置力与运动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思考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力与运动的更多关系。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观察、实验、示范和问题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在引导学生思考和互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逐步解答,确保学生对力与运动的概念和关系有准确的理解。
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二讲 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教学案
第二讲 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答案] (1)合外力为零 (2) 项目 一般形式v 0=0 涉及的 物理量不涉及的 物理量 速度公式 v t =v 0+atv t =atv t 、v 0、a 、t 位移x 位移公式 x =v 0t +12at 2x =12at 2 x 、v 0、a 、t末速 度v t 速度、位移 关系公式 v 2t -v 20=2axv 2t =2ax v t 、v 0、a 、x时间t匀加速直线运动 匀减速直线运动 说明 位移图像曲线为抛物线的一部分速度图像-(4) 现象超重失重完全失重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0的现象 产生 条件 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或加速度分量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或加速度分量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a =g热点考向一 运动学基本规律的应用【典例】 (2019·全国卷Ⅰ)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一个H 4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H4所用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t 2t 1满足( )A .1<t 2t 1<2B .2<t 2t 1<3C .3<t 2t 1<4 D .4<t 2t 1<5[思路引领] 可考虑逆向思维法,将竖直上抛运动等效为逆向的自由落体运动.[解析]本题应用逆向思维求解,即运动员的竖直上抛运动可等同于从一定高度处开始的自由落体运动,所以第四个H4所用的时间为t2=2×H4g,第一个H4所用的时间为t1=2H g -2×34Hg,因此有t2t1=12-3=2+3,即3<t2t1<4,选项C正确.[答案] C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类公式”2.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五种方法迁移一以生产、生活实际考查1.(多选)(2019·河北名校联盟)拥堵已成为现代都市一大通病,发展“空中轨道列车”(简称空轨,如图所示)是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举措.假如某空轨从甲站沿直线运动到乙站,为了使旅客舒适,其加速度不能超过2.5 m/s 2,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50 m/s.已知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为2.5 k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空轨从静止开始加速到最大速度的最短时间为25 sB .空轨从最大速度开始刹车到停下来运动的最小位移为500 mC .从甲站运动到乙站的最短时间为70 sD .从甲站运动到乙站的最大平均速度为25 m/s[解析] 空轨从静止开始以最大加速度加速到最大速度时所用时间最短,则最短时间为t 1=v maxa max=20 s ,选项A 错误;以最大加速度刹车时,空轨从最大速度开始刹车到停下来运动的位移最小,由v 2max =2a max x 解得最小位移为x =500 m ,选项B 正确;以最大加速度加速到最大速度,然后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再以最大加速度刹车时,空轨从甲站到乙站的运动时间最短,且刹车时间与加速时间相等,等于t 1,两段时间对应的位移相等,等于x ,匀速运动时间为t 2=2500 m -2xv max=30 s ,所以最短时间为t =2t 1+t 2=70 s ,选项C 正确;从甲站运动到乙站的最大平均速度为v =250070m/s =35.7 m/s ,选项D 错误. [答案] BC迁移二 以追及、相遇模型考查2.(2019·福建四校联考)货车A 在平直公路上以2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当司机发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轿车B 时,两车间的距离仅有75 m .(这段公路很窄,无法靠边让道)(1)若此时B 车立即以2 m/s 2的加速度启动,通过计算判断:如果A 车司机没有刹车,是否会撞上B 车.若不相撞,求两车间的最小距离;若相撞,求出从A 车发现B 车到A 车撞上B 车的时间.(2)若A 车司机发现B 车,立即刹车(不计反应时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 2(两车均视为质点),为避免碰撞,在A 车刹车的同时,B 车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计反应时间),B 车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才能避免发生事故.(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解析] (1)设两车不相撞,经过的时间为t 时,两车速度相等,则有v A =v B对B 车又有v B =at 联立可得t =10 st 时间内A 车的位移x A =v A t =200 m t 时间内B 车的位移x B =12at 2=100 m因为x B +x 0=175 m<x A所以假设不成立,两车会相撞,设经过时间t 1两车相撞,有v A t 1=x 0+12at 21代入数据解得t 1=5 s ,另一解舍去.(2)已知A 车的加速度大小a A =2 m/s 2,初速度v A =20 m/s设B 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B ,B 车运动时间为t 2时两车速度相等,且此时两车恰好不相撞,则有v A ′=v A -a A t 2,v B ′=a B t 2且v A ′=v B ′在时间t 2内A 车的位移大小x A ′=v A t 2-12a A t 22B 车的位移大小x B ′=12a B t 22又x B ′+x 0=x A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a B =0.67 m/s 2. [答案] (1)会相撞 5 s (2)0.67 m/s 2追及减速运动的物体时,要注意隐含条件,即两物体相遇时,要先判断被追物体的速度是否已经减为零,根据t =⎪⎪⎪⎪⎪⎪v 0a 首先分析出相遇时减速物体的状态.热点考向二 挖掘图像信息解决动力学问题【典例】 (多选)(2019·全国卷Ⅲ)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 =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 的作用,在t =4 s 时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c)所示.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取10 m/s 2.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 )A .木板的质量为1 kgB .2 s ~4 s 内,力F 的大小为0.4 NC .0~2 s 内,力F 的大小保持不变D .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思路引领] 题图(b)中细绳上拉力的变化情况与木板的受力情况不易联系在一起,是本题的易错点.要通过力传感器固定判断出物块相对于地面静止,从而判断木板的受力情况,由v -t 图像求出木板在施加力F 时的加速度和撤掉F 时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待求物理量.[解析] 由题图(c)可知木板在0~2 s 内处于静止状态,再结合题图(b)中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 在0~2 s 内逐渐增大,可知物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故可以判断木板受到的水平外力F 也逐渐增大,选项C 错误;由题图(c)可知木板在2~4 s 内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a 1=0.4-04-2m/s 2=0.2 m/s 2,在4~5 s 内做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a 2=0.4-0.25-4m/s 2=0.2 m/s 2,另外由于物块静止不动,同时结合题图(b)可知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F f =f ,故对木板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F f =ma 1、F f =ma 2,解得m =1 kg 、F =0.4 N ,选项A 、B 均正确;由于不知道物块的质量,所以不能求出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选项D 错误.[答案] AB1.从v-t图像巧分析四个物理量(1)速度:从速度轴上读出速度,正负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2)时间:从时间轴上读出时刻,两时刻的差值表示物体的运动时间.(3)位移:由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时间轴上方表示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下方表示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4)加速度:由图线的斜率求得,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2.求解运动图像与牛顿第二定律综合问题的基本思路迁移一动力学中的F-t图像1.(多选)(2019·泰安模拟)物体最初静止在倾角θ=30°的足够长斜面上,如图甲所示受到平行斜面向下的力F的作用,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开始运动2 s后物体以2 m/s的速度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m/s2)( )A .物体的质量m =1 kgB .物体的质量m =2 kgC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3D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7315[解析] 由开始运动2 s 后物体以2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可知0~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1 m/s 2;在0~2 s 内对物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F 1+mg sin30°-μmg cos30°=ma,2 s 后由平衡条件可得,F 2+mg sin30°-μmg cos30°=0,联立解得m =1 kg ,μ=7315,选项A 、D 正确. [答案] AD迁移二 动力学中的a -F 图像2.(多选)(2019·河北六校联考)用一水平力F 拉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在F 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加速度a 随外力F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g =10 m/s 2,则可以得出( )A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B .F 为14 N 时物体的速度C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 .物体的质量[解析] 由题图可知,物体在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7 N ,A 正确;由F -μmg =ma ,解得a =1mF -μg ,将F 1=7 N ,a 1=0.5 m/s 2,F 2=14 N ,a 2=4 m/s 2代入上式可得m =2kg ,μ=0.3,C 、D 正确;因物体做变加速运动,无法求出F 为14 N 时物体的速度,B 错误.[答案] ACD处理运动图像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有以下几点:(1)对于x -t 图像,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t =0时物体的位置;对于v -t 和a -t 图像,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并不表示t =0时物体的位置.(2)在v -t 图像中,两条图线的交点不表示两物体相遇,而是表示两物体速度相同.(3)v -t 图像中两条图线在v 轴上的截距不同,不少同学误认为两物体的初始位置不同,位置是否相同应根据题中条件确定.热点考向三 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多体问题【典例】 (2017·海南卷)一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的底部,另一端和质量为m 的小物块a 相连,如图所示.质量为35m 的小物块b 紧靠a 静止在斜面上,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 0.从t =0时开始,对b 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外力,使b 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物块a 、b 分离;再经过同样长的时间,b 距其出发点的距离恰好也为x 0.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1)弹簧的劲度系数;(2)物块b 加速度的大小;(3)在物块a 、b 分离前,外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思路引领] (1)由运动学公式知形变量为34x 0时二者分离.(2)分离时,ab 间没有弹力,a 、b 加速度相同.[解析] (1)对整体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开始时沿斜面方向上重力的分力与弹簧弹力平衡,则有kx 0=⎝ ⎛⎭⎪⎫m +35m g sin θ, 解得k =8mg sin θ5x 0.(2)由题意可知,b 经两段相等的时间位移为x 0,由x =12at 2可知x 1x 0=14,说明当形变量x 2=x 0-x 1=3x 04时二者分离;对物块a 分析,因分离时a 、b 间没有弹力,a 、b 加速度相同,则对物块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kx 2-mg sin θ=ma ,解得a =g sin θ5.(3)设时间为t ,则经时间t 时,a 、b 运动的位移 x =12at 2=gt 2sin θ10, 弹簧形变量Δx =x 0-x ,对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k Δx -⎝ ⎛⎭⎪⎫m +35m g sin θ=⎝ ⎛⎭⎪⎫m +35m a ,解得F =825mg sin θ+4mg 2sin 2θ25x 0t 2,因分离时位移x =x 1=x 04,由x =x 04=12at 21解得t 1=5x 02g sin θ,故应保证t <5x 02g sin θ,F 的表达式才能成立.[答案] (1)8mg sin θ5x 0 (2)g sin θ5(3)F =825mg sin θ+4mg 2sin 2θ25x 0t 2⎝⎛⎭⎪⎫0≤t <5x 02g sin θ解决连接体问题应注意的问题1.整体法与隔离法的优点和使用条件(1)当连接体中各物体具有共同的加速度时,一般采用整体法;当系统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同时,一般采用隔离法.(2)求连接体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必须用隔离法. 2.两物体分离或相对滑动的条件(1)叠加体类的连接体:两物体间刚要发生相对滑动时物体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2)靠在一起的连接体:分离时相互作用力为零,但此时两物体的加速度仍相同. 3.用滑轮连接的连接体的处理方法通过滑轮连接的两个物体:加速度相同,但轻绳的拉力不等于悬挂物体的重力.迁移一 平面上的多体模型1.(2019·江西六校联考)水平地面上有质量分别为m 和4m 的物块A 和B ,两者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细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跨过轻质、光滑动滑轮与A 相连,动滑轮与B 相连,如图所示.初始时,细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若物块A 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 作用下向右移动了距离s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1)物块B 受到的摩擦力; (2)物块A 、B 的加速度大小.[解析] (1)物块B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4μmg(2)设物块A 、B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 、a B ,细绳中的张力为T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μmg -T =ma A2T -4μmg =4ma B物块A 移动了距离s ,则物块B 移动的距离为s 1=12s由A 和B 的位移关系得a A =2a B 联立解得a A =F -3μmg2ma B =F -3μmg 4m.[答案] (1)4μmg (2)F -3μmg 2m F -3μmg4m迁移二 斜面上的多体模型2.(2019·河南周口期末)如图所示,空间有场强大小为E ,方向沿斜面向下的匀强电场;光滑绝缘斜面的倾角为θ,底端固定一根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彼此绝缘的A 、B 两物体静止在弹簧顶端,A 、B 接触但不粘连,A 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B 的质量也为m ,不带电,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 ;某时刻,在沿斜面向上的大小为F 的外力作用下,A 、B 一起以相同的加速度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则当A 、B 分离瞬间( )A .弹簧的形变量为0B .弹簧的形变量为x =qE +FkC .A 的速度达到最大D .A 的加速度为0[解析] A 、B 分离瞬间,A 、B 间无相互作用力且加速度相同,对B 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mg sin θ=ma ,对A 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kx -mg sin θ-qE =ma ,解得x =qE +Fk,A 错误,B 正确;由于此时A 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则A 的速度不是最大且加速度不为0,C 、D 错误.[答案] B斜面固定,多个物体沿斜面运动,外加电场、磁场或者一个力,这类题目的本质是平面问题移到了斜面上.处理此类问题,主要考虑两个方面.(1)分清斜面体是否光滑,若不光滑,动摩擦因数是否已知.(2)多个物体是否有相对运动,采用整体法或者隔离法,进行受力分析、运动分析,最后确定用“力法”还是“能法”求解.热点考向四 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多过程问题【典例】 (2019·河北名校联盟)消防队员为缩短下楼的时间,往往抱着竖直的杆直接滑下.假设一名质量为60 kg 、训练有素的消防队员从七楼(即离地面18 m 的高度)抱着竖直的杆以最短的时间滑下.已知杆的质量为200 kg ,消防队员着地的速度不能大于6 m/s ,手和腿对杆的最大压力为1800 N ,手和腿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设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假设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杆在水平方向不移动.试求:(1)消防队员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消防队员下滑过程中杆对地面的最大压力. (3)消防队员下滑的最短时间.[思路引领] (1)消防队员开始阶段自由下落的末速度为下滑过程的最大速度. (2)若消防员以最短时间滑下,他应先以加速度g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解析] (1)消防队员开始阶段自由下落的末速度即为下滑过程的最大速度v m , 有2gh 1=v 2m消防队员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 f =μF N =0.5×1800 N=900 N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 2=F f -mg m=5 m/s 2减速过程的位移为h 2,由v 2m -v ′2=2a 2h 2v ′=6 m/s又h =h 1+h 2以上各式联立可得:v m =12 m/s (2)以杆为研究对象得:F N ′=Mg +F f ′=290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杆对地面的最大压力为2900 N. (3)最短时间为t min =v m g +v m -v ′a 2=2.4 s.[答案] (1)12 m/s (2)2900 N (3)2.4 s1.多过程问题很多动力学问题中涉及的物体有两个或多个连续的运动过程,在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都发生了变化,这类问题称为牛顿运动定律中的多过程问题.2.类型多过程问题可根据涉及物体的多少分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多体多过程问题.3.解题策略(1)任何多过程的复杂物理问题都是由很多简单的小过程构成,有些是承上启下,上一过程的结果是下一过程的已知,这种情况需一步一步完成.(2)有些是树枝形,告诉的只是旁支,要求的是主干(或另一旁支),这就要求仔细审题,找出各过程的关联,按顺序逐个分析;对于每一个研究过程,选择什么规律,应用哪一个运动学公式要明确.(3)注意两个过程的连接处,通常加速度可能突变,但速度不会突变,速度是联系前后两个过程的桥梁.(2019·江西五校联考)避险车道是避免恶性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设施,由制动坡床和防撞设施等组成,如图竖直平面内,制动坡床视为与水平面夹角为θ的斜面.一辆长12 m 的载有货物的货车因刹车失灵从干道驶入制动坡床,当车速为23 m/s时,车尾位于制动坡床的底端,货物开始在车厢内向车头滑动,当货物在车厢内滑动了4 m时,车头距制动坡床顶端38 m,再过一段时间,货车停止.已知货车质量是货物质量的4倍,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货车在制动坡床上运动受到的坡床阻力大小为货车和货物总重的0.44.货物与货车分别视为小滑块和平板,取cosθ=1,sinθ=0.1,g=10 m/s2.求:(1)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制动坡床的长度.[解析] (1)设货物的质量为m ,货物在车厢内滑动过程中,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受摩擦力大小为f ,加速度大小为a 1,则f +mg sin θ=ma 1① f =μmg cos θ②联立①②式并代入数据得a 1=5 m/s 2③a 1的方向沿制动坡床向下.(2)设货车的质量为M ,车尾位于制动坡床底端时的车速为v =23 m/s.货物在车厢内开始滑动到车头距制动坡床顶端s 0=38 m 的过程中,用时为t ,货物相对制动坡床的运动距离为s 1,在车厢内滑动的距离s =4 m ,货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2,货车相对制动坡床的运动距离为s 2.货车受到制动坡床的阻力大小为F ,F 是货车和货物总重的k 倍,k =0.44,货车长度l 0=12 m ,制动坡床的长度为l ,则Mg sin θ+F -f =Ma 2④ F =k (m +M )g ⑤ s 1=vt -12a 1t 2⑥ s 2=vt -12a 2t 2⑦s =s 1-s 2 ⑧ l =l 0+s 0+s 2 ⑨,联立①②④~⑨并代入数据得l =98 m.[答案] (1)5 m/s 2沿制动坡床向下 (2)98 m解决“多过程”问题的关键:首先明确每个“子过程”所遵守的规律,其次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点,然后列出“过程性方程”与“状态性方程”.高考热点模型构建——“传送带”与“板块”模型考向一 “传送带”模型【典例1】 (2019·江淮十校联考)如图所示,工厂利用倾角θ=30°的皮带传输机,依次将轻放在皮带底端的每包质量为m =50 kg 的货物,从地面运送到高出水平地面h =2.5 m 的平台上,传输机的皮带以v =1 m/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且不打滑,货物无初速度地放在皮带上.已知货物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3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取10 m/s 2.(1)求将每包货物从地面运送到平台上所用的时间t .(2)若皮带传输机由电动机带动,求把每包货物从地面运送到平台上,电动机需要多做的功W .[思路引领][解析] (1)设货物做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a ,时间为t 1,位移为x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 cos θ-mg sin θ=ma ,代入数据解得a =1 m/s 2 则t 1=v a =1 s ,x 1=12at 21=0.5 m货物与皮带达到共同速度后,与皮带一起向上做匀速运动货物做匀速运动的时间t 2=hsin θ-x 1v=4.5 s故将每包货物从地面运送到平台上所用的时间t =t 1+t 2=5.5 s. (2)解法一:货物做加速运动的过程中,皮带的位移x 2=vt 1=1 m ,相对位移Δx =x 2-x 1=0.5 m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W =μmg cos θ·Δx +mgh +12mv 2代入数据解得W =1425 J.解法二:货物做加速运动的过程中,皮带所受的摩擦力f1=f max=μmg cosθ,皮带的位移x2=vt1货物与皮带一起做匀速运动的过程中,皮带所受的摩擦力f2=mg sinθ,皮带的位移x3=vt2则W=W1+W2=f1x2+f2x3代入数据解得W=1425 J.[答案](1)5.5 s (2)1425 J传送带问题的处理技巧(1)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要考虑物体与传送带间的相对运动.(2)求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时不需要考虑传送带的运动情况,即相当于传送带是不动的.(3)求物体相对传送带的路程时,需要考虑传送带的运动情况,若物体与传送带运动方向相同,则相对路程为两者路程之差,若物体与传送带运动方向相反,则相对路程为两者路程之和.考向二“板块”模型【典例2】(2019·江苏卷)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块A和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左边缘对齐.A与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先敲击A,A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在B上滑动距离L后停下.接着敲击B,B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A、B都向右运动,左边缘再次对齐时恰好相对静止,此后两者一起运动至停下.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1)A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v A;(2)在左边缘再次对齐的前、后,B运动加速度的大小a B、a B′;(3)B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v B.[思路引领] 处理本题的关键点有二:一是弄清临界点(或转折点),即物块A与物块B 达到共同的速度或物块A离开物块B时的受力情况以及运动状态的变化为转折点,本题中临界点为A 、B 共速;二是两个关联,即发生转折前后物块的受力情况以及物块A 与物块B 的位移之间的关联,必要时要通过画图理清关系,即B 的位移与A 的位移之差应等于L .[解析] (1)由牛顿运动定律知,A 加速度的大小a A =μg 匀变速直线运动2a A L =v 2A 解得v A =2μgL (2)设A 、B 的质量均为m对齐前,B 所受合外力大小F =3μmg 由牛顿运动定律F =ma B ,得a B =3μg 对齐后,A 、B 所受合外力大小F ′=2μmg 由牛顿运动定律F ′=2ma B ′,得a B ′=μg(3)经过时间t ,A 、B 达到共同速度v ,位移分别为x A 、x B ,A 加速度的大小等于a A 则v =a A t ,v =v B -a B tx A =12a A t 2,x B =v B t -12a B t 2且x B -x A =L 解得v B =22μgL[答案] (1)2μgL (2)3μg μg (3)22μgL滑块与滑板间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1)运动学条件:若两物体速度或加速度不等,则会相对滑动.(2)力学条件:一般情况下,假设两物体间无相对滑动,先用整体法算出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再用隔离法算出滑块“所需要”的摩擦力f ,比较f 与最大静摩擦力f max 的关系,若f >f max ,则发生相对滑动.(3)滑块滑离滑板的临界条件:当滑板的长度一定时,滑块可能从滑板滑下,恰好滑到滑板的边缘达到共同速度是滑块滑离滑板的临界条件.1.(多选)(2019·昆明高三年级教学质检)如下图甲所示,倾角为37°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将一质量m =1 kg 的小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放上传送带,物体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沿传送带向上为正方向,g 取10 m/s 2,si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传送带沿逆时针转动,速度大小为4 m/sB .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C .0~8 s 内物体位移的大小为14 mD .0~8 s 内物体与传送带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126 J[解析] 由题图可知小物体先反向做减速运动后向正方向做加速运动,故可知传送带速度方向沿顺时针方向,最终物体和传送带的速度相同,故传送带速度大小为4 m/s ,故A 错误;根据v -t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物体相对传送带滑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22 m/s2=1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cos37°-mg sin37°=ma ,解得μ=0.875,故B 错误;0~8 s 内物体的位移为s =⎝ ⎛⎭⎪⎫-12×2×2+2+62×4 m =14 m ,故C 正确;0~8 s 内只有前6 s 内物体与传送带发生相对滑动,0~6 s 内传送带运动的距离为s 带=4×6 m=24 m,0~6 s 内物体的位移为s物=⎝ ⎛⎭⎪⎫-12×2×2+4×42 m =6 m ,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Q =μmg cos37°·(s 带-s 物)=126 J ,故D 正确.[答案] CD2.(2019·武汉外校阶段性测试)如图1甲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长木板B (长木板足够长)的左端放着小物块A .某时刻,A 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 作用,F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即F =kt ,其中k 为已知常数.若A 、B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F f 的大小等于最大静摩擦力,且A 、B 的质量相等,则下列图2中可以定性地描述长木板B 运动的v -t 图像的是( )[解析] 以A 、B 整体为研究对象,A 、B 整体具有共同的最大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1=F 2m ,对B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a 1=F f m ,对A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a 1=F -F fm ,达到最大加速度所经历的时间t =F k,由以上各式解得t =2F fk,此后B 将受恒力作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 -t 图线为倾斜的直线,故B 正确.[答案] B专题强化训练(二)一、选择题1.(2019·贵阳高三监测)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 s 内的位移为16 m ,速度大小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方向不变.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A .1 m/s 2B .1.5 m/s 2C .2 m/s 2D .0.75 m/s 2[解析] 设该物体的初速度为v 0,加速度大小为a ,由题意知t =4 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x =v 0+v 032·t ,v 03=v 0-at ,联立解得a =1 m/s 2,选项A 正确.[答案] A2.(多选)(2019·江西南昌三模)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v 0=30 m/s ,距离s 0=100 m .t =0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甲、乙所示.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3 s 时两车相距最近B .0~9 s 内两车位移之差为45 mC .t =6 s 时两车相距最近,为10 mD .两车在0~9 s 内会相撞[解析] 由题图可画出两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t =6 s 时两车速度相等,此时两车相距最近,故A 错误;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0~6 s 内两车位移之差,可得Δx =12×30×3 m+12×30×(6-3) m =90 m<100 m ,此时两车相距最近,为10 m ,所以两车不会相撞,故C 正确,D 错误;0~9 s 内两车位移之差Δx ′=12×30×3 m=45 m ,故B 正确.[答案] BC3.(2019·福州市质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推力的作用,在6 s 内力F 、速度v 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像可得( )A .物体的质量为2 kgB .物体在6 s 内运动的位移为6 mC .在0~2 s 内推力做的功为2 JD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25[解析] 物体在0~2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12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μmg =ma ,即:3-μmg =ma ;物体在2~6 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有:μmg =1 N ,联立解得:物体的质量为m =4 kg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025,选项A 错误,选项D 正确;根据v -t 图像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可得物体在6 s 内运动的位移为x =12×2×1 m+4×1 m=5 m ,选项B 错误;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乘以力方向上的位移,因此在2 s 内推力做的功为W =Fx =3×12×2×1 J=3 J ,选项C 错误.[答案] D4.(2019·河南南阳一中开学考试)如图所示,一轻质长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有质量分别为m A =1 kg 和m B =2 kg 的A 、B 两物块,A 、B 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2,水平恒力F 作用在A 物块上,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则( )A .若F =1 N ,则物块、木板都静止不动B .若F =1.5 N ,则A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5 NC .若F =4 N ,则B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4 ND .若F =8 N ,则B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 2[解析] A 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A =μm A g =0.2×1×10 N=2 N ,B 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B =μm B g =0.2×2×10 N=4 N ,设A 与木板恰好发生相对滑动时水平恒力大小为F 0,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0-f A m A =f Am B,解得F 0=3 N ,F =1 N<F 0,则A 、B 均与木板保持。
初中物理课教案:力和运动
初中物理课教案:力和运动1. 引言本节课将讨论力和运动的关系。
了解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2. 目标•掌握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理解牛顿第一、第二定律及其应用;•能够解析简单的受力平衡问题。
3. 内容3.1 力的概念•定义:力是改变物体速度或形状的作用,可以使物体加速或减速。
•描述: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
•讨论不同类型的力(接触力、重力、弹性力等)及其特点。
3.2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定义: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解释原理,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3.3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与受力成正比•定义:当物体受到一个外力时,其加速度与所受到的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公式:F = ma (F表示所受到的外力,m表示物体质量,a表示加速度)。
•利用公式解析简单的加速度和受力问题,并进行实践操作。
3.4 受力平衡问题•定义:物体所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称为受力平衡。
•分析简单受力平衡问题,推导出合力为零的条件。
•解决实例中的受力平衡问题,并通过实验验证结果。
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在实验室或者操场上进行以下实验: 1. 测量不同物体质量与所需施加的力之间的关系。
2. 探究不同大小的加速度对所需施加的外力大小和方向的影响。
3. 检验力对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作用。
5. 总结与拓展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总结。
扩展讨论如何应用这些概念来分析更复杂的物理现象和工程问题。
6. 小结通过本节课,学生将掌握一些最基本、最重要道具依赖于第二定律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其他概念。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理解,并培养其实践能力。
(以上为初中物理课教案:力和运动的详细内容,从概念、原理到实践操作全方位覆盖了相关知识点。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率为加速度。 例 7、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 3 所示,下列 关于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正确的是 兔 S 龟 A.兔子和乌龟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 S3 B.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 加速 S2 但由 C. 骄傲的兔子在 T4 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 S1 于速度比乌龟的速度小,还是让乌龟先到达预定位移 T3 T4 T5 O T1 T2 t S3 D.在 0~T5 时间内,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 图 3 均速度大 分析与解:从图 3 中看出,0—T1 这段时间内,兔子没有运动,而乌龟在做匀速运动,所以 A 选项 错;乌龟一直做匀速运动,兔子先静止后匀速再静止,所以 B 选项错;在 T4 时刻以后,兔子的速度比乌龟 的速度大,所以 C 选项错;在 0~T5 时间内,乌龟位移比兔子的位移大,所以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 速度大,即 D 选项正确。 例8、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若 V 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 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 V0 S 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S O S t (A)s (B)2s (C)3s (D)4s 分析与解:依题意可作出两车的 V-t 图如图 4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车 图4 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2s,即 B 选项正确。 p A q 例 9、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面是斜面 AB,右侧面 是曲面 AC,如图 5 所示。已知 AB 和 AC 的长度相同。两个小球 p、q 同时从 A 点分别沿 AB 和 AC 由静止开始下滑,比较它们到达水平面所用的时间: B B.q 小球先到 A.p 小球先到 C.两小球同时到 D.无法确定 分析与解:可以利用 V-t 图象(这里的 V 是速率,曲线下的面积表 示路程 s)定性地进行比较。在同一个 V-t 图象中做出 p、q 的速率图线,如图 6 所示。显然开始时 q 的加速度较大,斜率较大;由于机械能守恒,末速率相同, 即曲线末端在同一水平图线上。为使路程相同(曲线和横轴所围的面积相同) , 显然 q 用的时间较少。
图1
CE 12.2 + 17.1 = × 10 −2 m / s = 1.46m / s . 2T 0 .2
−
−−
_
CE − AC 根据 ∆S = aT 得 CE − AC = a ( 2T ) ,所以 a = = 2.40m/s2. 2 4T
2 − 2
问题 5.注意弄清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的区别和联系。 注意弄清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的区别和联系。 注意弄清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的区别和联系 运动图象包括速度图象和位移图象,要能通过坐标轴及图象的形状识别各种图象,知道它们分别代表 何种运动,如图 2 中的 A、B 分别为 V-t 图象 3 ○ 2 ○ V 3 ○ S 1 ○ 和 s-t 图象。 2 ○ 4 ○ 1 2 其中:○是匀速直线运动,○是初速度为 1 ○ 3 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是初速不为零的匀加 O O t 4 t 速直线运动,○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4 ○ 同学们要理解图象所代表的物理意义, A 图2 B 注意速度图象和位移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不 同,S-t 图象的斜率为速度,而 V-t 图象的斜
不少学生盲目套用物理公式, “潜在假设” 汽车在 8s 内一直运动, 根据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可得:
共 10 页
第2页
1 1 S = V0 t − at 2 = 20 × 8 − × 4 × 8 2 = 32 m 2 2
这是常见的一种错误解法,同学们在运用物理公式时必须明确每一个公式中的各物理量的确切含义, 深入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
共 10 页 第1页
分析与解:本题的关键是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性。若规定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仔细分 析“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这句话,可知1s后物体速度可能是10m/s,也可能是-10m/s,因而有: 同向时, a1 =
Vt − V0 10 − 4 V + Vt = m / s 2 = 6m / s 2 , S1 = 0 t = 7 m. t 1 2 Vt − V0 − 10 − 4 V + Vt = m / s 2 = −14m / s 2 , S 2 = 0 t = −3m. t 1 2
专题 01 力和直线运动
问题 1:注意弄清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注意弄清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它是由质点运动的起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矢量。位移可以用一 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箭头的指向代表位移的方向,线段的长短代表位移的大小。而路程是质点运动路线 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与运动路程相等。 例 1、一个电子在匀强磁场中沿半径为 R 的圆周运动。转了 3 圈回到原位置,运动过程中位移大小的 最大值和路程的最大值分别是: A.2R,2R; B.2R,6πR; C.2πR,2R; D.0,6πR。 分析与解:位移的最大值应是 2R,而路程的最大值应是 6πR。即 B 选项正确。 注意弄清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问题 2.注意弄清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注意弄清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而平均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 ∆t 或某段位移 ∆x 的平均速度,它们都是矢量。当 ∆t → 0 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就是该时刻的瞬时速度。 例 2、 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 甲、 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 V1 做匀速直线运动, 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 V2 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 V1 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 速度 V2 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A.甲先到达;B.乙先到达; C.甲、乙同时到达; D.不能确定。
Vt − V0 ” ,就记住了“Vt=V0+at”; t
_ _ V + V0 1 2 at ” ,就记住了“ V = t ”和 2 2
基本公式是“本” ,只要记住“Vt=V0+at”和“ S = V t = V0 t +
Vt 2 = V02 + 2as ;
推论公式是“枝叶” ,一个特征: ∆S = aT ,物理意义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邻相等时间
C V Vvv q p o 图6 tq tp a l1 l1 V1 l2 Vv V v a a/ t1 图8 t2 t V 图7 t a’ l2 图5
例 10、两支完全相同的光滑直角弯管(如图 7 所示)现有两只相同小球 a 和 / a 同时从管口由静止滑下,问谁先从下端的出口掉出?(假设通过拐角处时无机械能损 失) 分析与解:首先由机械能守恒可以确定拐角处 V1> V2,而两小球到达出口时的速率 V 相等。又由题意可知两球经历的总路程 s 相等。由牛顿第二定律,小球的加速度 大小 a=gsinα,小球 a 第一阶段的加速度跟小球 a 第二阶段的加速度大小相同(设 为 a 1) ;小球 a 第二阶段的加速度跟小球 a 第一阶段的加速度大小相同(设为 a2) , 根据图中管的倾斜程度,显然有 a1> a2。根据这些物理量大小的分析,在同一个 V-t 图象中两球速度曲线下所围的面积应该相同,且末状态速度大小也相同(纵坐标相 由于两球两阶段加速度对应相等, 如果同时到达 (经 同) 开始时 a 球曲线的斜率大。 。
反向时, a 2 =
式中负号表示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因此正确答案为 A、D。 注意弄清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各个公式的区别和联系。 问题 4.注意弄清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各个公式的区别和联系。 注意弄清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各个公式的区别和联系 加速度 a 不变的变速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中学阶段主要研究的一种运动。但匀变速直线运 动的公式较多,不少同学感觉到不易记住。其实只要弄清各个公式的区别和联系,记忆是不困难的。 加速度的定义式是“根” ,只要记住“ a =
−
未速度为 Vt, 由时间中点速度公式 V = 分析与解: 设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 V0,
V0 + Vt V + Vt 得 V2 = 0 ; 2 2
由位移中点速度公式 V中点 =
V02 + Vt 2 V02 + Vt 2 得 V1 = 。 用数学方法可证明, 只要 V0 ≠ Vt , 必有 V1>V2; 2 2
分析与解:设甲、乙车从某地到目的地距离为 S,则对甲车有 t甲 =
2S ;对于乙车有 V1 + V2
t乙 =
t甲 (V + V2 ) S 4V1V2 S S = + = 1 ,所以 ,由数学知识知 (V1 + V2 ) 2 > 4V1V2 ,故 t 甲<t 乙,即 t乙 (V1 + V2 ) 2 2V1 2V2 2V1V2
例 5、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 t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S,它在中间位置 刻
1 S 处的速度为 V1,在中间时 2
1 t 时的速度为 V2,则 V1 和 V2 的关系为( ) 2
A.当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 B.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C.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 D.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a =
0 − V0 V 20 ,可得 t = 0 = s = 5s t a 4
这表明,汽车并非在 8s 内都在运动,实际运动 5s 后即停止。所以,将 5s 代入位移公式,计算汽车在 8s 内通过的位移。即
1 1 s = v 0 t − at 2 = (20 × 5 − × 4 × 52 ) m = 50m 2 2
正确答案为 A。 注意弄清速度、 问题 3.注意弄清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注意弄清速度 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加速度 a 的定义式 是矢量式。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与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速度在变化,无论速度多小, 都有加速度;只要速度不变化,无论速度多大,加速度总是零;只要速度变化快,无论速度是大、是小或 是零,物体的加速度就大。 加速度的与速度的变化ΔV 也无直接关系。物体有了加速度,经过一段时间速度有一定的变化,因此速 度的变化ΔV 是一个过程量,加速度大,速度的变化ΔV 不一定大;反过来,ΔV 大,加速度也不一定大。 例 3、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 4m/s,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 10m/s.在这 1s 内该 物体的( ).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2 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