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三峡》第二学时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三峡

三峡

隆回县小沙江镇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编写日期:2011年 11月 22日主备人:李益群使用日期:年月日使用主人:审核人:第27课三峡目标1、知识目标:分析写景的特点。

探究三峡景物的特点2、能力目标:朗读、分析、讨论、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重点分析写景顺序的原因。

难点思想情感的培养。

【学习过程】一、搜集、积累关于写山水的古诗词。

比一比,看谁找得最多。

二、走近作者郦道元(约470到527),字善长,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曾任御史中尉,执法严峻,后为关右大使,后为雍州刺史萧宝寅所害。

他对我国的地理和当时各地的风土景物都有一些研究,尤擅长写景。

代表作《》。

这部著作不仅是一部地理志,还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情录。

三、文言文“五步法”学习(一)读1.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

曦.月()飞漱.()沿溯.()绝山献.()襄.陵()瀑.布()峻.茂()略无阙.处()高猿长啸.()乘奔御.风()素湍.绿潭()属.引凄异()重岩叠嶂.()2.默读、范读、齐读、单读、朗读等等,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读课文。

3.挑战对手读课文。

(二)译1.运用“释”、“留”、“替”、“补”、“移”、“删”等方法,把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2.掌握文言文五个方面的基础知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文言句式。

(1)一词多义自三峡七百里()哀转久绝()自绝自非亭午夜分()绝山献多生怪柏()(2)古今异义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习语文就是要多读,学习文言文更要多读。

读的方法很多:默读、范读、齐读、单读、朗读等等,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不拘一格地读,选择适合自己,也就是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

只要把文章读通、读懂就行。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释”把文言文的单音节词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

诚然,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用法多样的虚词存在,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还必须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正确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导学案完美版

《三峡》导学案完美版

15. 《三峡》导学案华三中李秀琼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背诵并默写课文,2、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

3、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学习课时:两课时【知识储备】1、文题解读:“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位于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文章以三峡为标题,点出了文章的写作对象,简洁、明快,不失为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

2、走近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人。

做过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官职,治政严整,执法峻刻,为权豪所惮。

他生性好学,历览群书,撰《水经注》40 卷,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

3、相关资料:⑴《水经注》: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记录得非常简略。

郦道元收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以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作注释,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引书达四百多种。

它叙述了两岸各地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课文所选《三峡》节选自《水经注》的《江水注》,是《水经注》中最著名的一篇。

⑵三峡简介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 公里,自西向东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长江三峡为万里长江上游最为雄伟壮丽的峡谷,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自主学习)(一)请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阙()叠嶂()曦()月襄()陵沿溯()素湍()绝巘()飞漱()长啸()属()引哀转()(二)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 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略无阙处: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都是活用词语,指出其用法并解释:(1)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2)虽乘奔.御风:(3)回清.倒影:(4)清.荣.峻.茂.:(5)每至晴初霜.旦:(6)素湍绿潭:3. 下面加点词语都是古今异义词,请指出它们在句子中的含义。

七年级上 27 三峡 导学案

七年级上  27 三峡 导学案

27. 三峡设计:燕学鹏审核:肖芳尚道龙肖华一、学习目标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全文。

二、重点难点: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三、学法指导:1.诵读法。

郦道元的《三峡》抓住了三峡这一自然景观的特点,描绘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语言精美,描写生动。

请同学们以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2.拓展阅读法。

选择与三峡有关的诗文进行拓展阅读,增强比较阅读能力。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检测:抽测内容:1、填空。

(1)、《卖油翁》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是。

(2)、卖油翁是个的劳动者。

(3)、陈尧咨是个的人。

2、翻译下列句子。

(1)吾射不亦精乎?(2)以我酌油知之。

(3)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评改者签名:二、定向自学:(教材174页——176页)(一)文学常识识记。

郦道元(约470-527),北魏、。

字,范阳涿鹿人。

做过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官职,治政严整,执法峻刻,为权豪所惮。

他生性好学,历览群书,撰《水经注》40卷,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

《水经》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记录得非常简略。

郦道元收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以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作注释,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引书达四百多种。

它叙述了两岸各地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课文所选《三峡》节选自《水经注》的《江水注》,是《水经注》中最著名的一篇。

[温馨提示]1、识记重点内容,如作者的主要特点(姓名、字、号、年代、成就)、代表作品和写作风格。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峡》导学案设计(两课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峡》导学案设计(两课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峡》导学案设计(两课时)9、三峡郦lì道元教学目标:1、扫除文字障碍,疏通文意,提高文言文的朗读理解能力。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3、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2017-9-15 星期五学习内容及步骤:一、引入大自然是一个能工巧匠,它真称得上是鬼斧神工,造就了无数或秀丽或壮观的美。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

” 余秋雨认为是三峡。

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

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二、作家作品郦道元,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有《水经注》传世。

《水经》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记载全国水系的地理著作,作者已不可考。

由于它记叙简略,郦道元亲自考察后为其补订作注,写成《水经注》40卷。

语言简洁精练,文字秀丽优美,对后代游记文学有很大影响。

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

《三峡》是《水经注》的代表作,是一篇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

三、朗读课文1、一个小组的一个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找错,准备纠错。

三峡第二课时导学案(10.19学生)

三峡第二课时导学案(10.19学生)

万泉中学“四标”课堂导学案(八年级语文)审阅人:三峡(第二课时)课前展示:使用下面词语写一段意思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的两个,至少运用到一种修辞。

夕阳月亮群山柳树荷花波光粼粼一、学习目标(树标)1.积累文言词语 , 在反复诵读中增强文言语感,达到熟读成诵。

2.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感知三峡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

预习检测本文作者是(填朝代)学家,选自《》。

课文标题所指的“三峡”是峡、峡和峡的总称,在重庆市和湖北之间。

二、自学探究,合作学习,展示点拨(学标+解标)(一)齐读/背第1段。

然后做下列练习。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 ) 夜分()不见曦()月。

本段写山。

突出的特点。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是写两岸山峰。

“隐天蔽日,……不见曦月”是从面映衬/烘托出。

第一段全景式的宏观勾勒,总写了磅礴的山势,勾画出700里三峡的雄险,描写出了群峰连绵、隔江对峙、山高峡长的壮丽。

)(二)齐读/背第2段。

然后做下列练习。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请用你喜欢的1-3个字词概括)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

2、文段中从侧面描写夏季江水湍急的句子是:3、由“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一句,你想到谁的什么诗?(三)齐读/背第3段。

然后做下列练习。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作者赞叹春冬之时的三峡“良多趣味”,具体表现在“”2、作者用哪四个字概括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作者的感受是?3、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静景描写的句子是:动景描写的句子是:4、文段中写景是从视觉上写。

人教版《三峡(第2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三峡(第2课时)》导学案

26 三峡【学习目标】1、疏通文言字、词、句,正确理解课文内容2、品析课文,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

3、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清幽秀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知识链接】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诼州市)人,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卒于关中(今陕西临漳)。

郦道元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祖父、父亲曾多年为官。

郦道元成年之后,也多次出任中央和地方官吏,到过很多地方。

郦道元做官期间,执法严格,办事果断,对各种违法行为予以严加惩处,因此触犯了一些地方豪强和皇亲国戚,后遭皇室暗算而死。

【学法指导】1、充分预习课文,圈画出三峡美景的句子。

2、自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疏通课文大意。

第一课时【预习导学】1、自由诵读课文,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阙( ) 叠嶂( ) 曦( )月襄( )陵沿溯( ) 素湍( ) 绝巘( ) 飞漱()长啸( ) 属( )引哀转( )2、大声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的意思,给下列句子用斜横线划分节奏。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绝巘多生怪柏清荣峻茂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3、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 )阻绝或()王命急宣清荣()峻茂哀转()久绝属()引()凄异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空谷传响,哀转久绝()4、解释下列加横线的通假字:略无阙处()【合作探究】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词语自三峡七百里中()沿溯阻绝()自非亭午夜分()绝山献多生怪柏()并自为其名()哀转久绝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佛印绝类弥勒()良多趣味()属引凄异()神情与苏黄不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词类活用:指出画横线词的含义。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三峡》(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三峡》(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
规定时间内提前研学完毕的小组除备展同学外,其余同学在组长带领下可在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 完成:检测文学常识,背诵全文,提问重点字词。
展学:
1翻译的展示按照 先领读,再翻译重点字词,再译全文的顺序进行。.
2.展示文言知识的小组直接将研学成果写在侧 板相应位置。
☆前置学案学法指导:
1.填上下方原文空缺处内容,重点字词的意思写在原 文所在横格中,原文下方 空格中写翻译。要求,不得翻看除语文书外的一切书籍、参考书。
八年级文言文学习——《三峡》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 ),
常有高 猿长啸,()引()异,空谷 传响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课题:
《三峡》二课时
课型:
文言文阅读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能准确翻译课文 第四段并背诵。
2、能自主梳理一次多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环节预设
导学3分钟研学12分钟展学20分钟巩固10 分钟
导学过程
研学:
1.对子组交流翻译,一个主说,一个补充,有解决不了的地方外显到白板桌;
2.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梳理文言知识 ;

26《三峡》2导学案教师版

26《三峡》2导学案教师版

吴起县第一中学八年级语文探究式教学案课题26《三峡》第二课时授课时间序号设计人张宁审核人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借鉴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热爱祖国美丽的河山。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自.()三峡七百里中(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沿.()溯.()阻绝(5)绝巘..()多生怪柏(6)每至晴初霜旦.()(7)属引..()凄异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通假字:略无阙处()3、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古义:,今义:②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今义:二、合作探究1、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2、文中用了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三峡的山和水的?3、文章结尾引用渔人之歌,有什么作用?三、拓展延伸1、有些对联融历史、地理、诗文、典故等文化于一体,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下面两幅对联的前面填上省名。

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上联: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下联: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

2、说说下列诗句各描写了什么景物。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弃水晶。

()(3)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4)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四、达标检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良.多趣味 (2) 林寒涧肃.(3)属.引凄异(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3、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教学反思。

八年级语文上册 26《三峡》精品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6《三峡》精品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三峡》【学习目标】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2.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3.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学习重点】借鉴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难点】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热爱祖国美丽的河山。

【自主预习案】1、给加点字注音。

阙( ) 叠嶂.( ) 曦.月( ) 襄.陵( ) 沿溯.( )素湍.( ) 绝巘.( ) 长啸.( ) 属.引( ) 哀转.( )2、解释加点字。

(1)晴初霜旦.()(2)夏水襄.陵()(3)素湍.绿潭()(4)飞漱.其间()(5)乘奔.御风()(6)不见曦.月()(7)林寒涧肃.()(8)空谷传响.()(9)属引..凄异()(10)春冬之时.()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巘/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4、本文作者,(朝代)人,选自,它是有文学价值的巨著。

三峡,指长江上游的、、。

5、阅读课文,你认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板书:峡)根据“峡”字的字形结构,什么样的地势才可以称得上“峡”?(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谈出不同见解,最后明确“峡”的基本特征应为两山夹水。

)我们古老的母亲河长江就有一条神奇秀丽的峡谷。

几千年来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北魏郦道元就是其中的一位。

这节课我们就随着郦道元一起去游三峡。

(板书:三峡郦道元)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融入情境读三峡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音频,展示三峡画面。

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语调。

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荣/峻/茂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第二课时)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三峡》(第二课时)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三峡》(第二课时)导学案(人教版八
年级上册)
一、学习内容
1、欣赏三峡的优美景色,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2、借鉴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课文研讨与交流
1、请同学们透过文字把握三峡景观的特征,用“三峡的……美,美在……”说一句简单的话,并结合具体语句进
行品析。

(提示:我们欣赏文章,可从描写的角度(动静、正面
侧面、远近等多方面),语言,修辞等方面着手。

)示例三峡的山美,美在连绵不绝,高耸险峻。

语句品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一句抓住“连”突出连绵,用“略无
阙处”补写其连绵不绝;“隐天蔽日”以天和日来衬山之高,正面描写体现了山的连绵、高峻。

①三峡的夏水:美在
语句品析:
②三峡的春冬:美在
语句品析:
③三峡的秋:美在
语句品析:
2、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

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
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3、作者笔下的三峡是如此之美,那么你能想象一下他当时
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三、自测自评
1、背诵全文。

2、理解性默写。

①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
②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③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
3、课文内容理解。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②试分析课文第2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③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徐秀形。

《三峡》导学案篇二

《三峡》导学案篇二

《三峡》导学案《三峡》导学案【教学目标】1、节奏分明地朗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并能当堂成诵。

2、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3、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

4、体会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欣赏之情。

【教学重点】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展开想象,品味语言,反复朗读,当堂成诵。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利用《三峡风光》导入课,给学生创造下插上想象的翅膀。

二、整体感知,突出重点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造下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品读,初步把握课文的内容及作者的写作思路。

检查预习(要求读背课文,弄准字音,掌握文学常识。

)1、给下列字注音阙曦溯湍漱2、本文作者是,(朝代)人,著名的.三、研讨课文,掌握重点。

(讲练结合,展示风采。

)(一)字词释义,我最棒!1、略无阙处2、夏水襄陵3、沿溯阻绝4、乘奔御风5、不以疾也6、素湍绿潭7、良多趣味8、属引凄异(二)区分词义,我能行!(一词多义)1、自:自三峡七百中自非亭午夜分2、绝:哀转久绝绝多生怪柏3、素: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4、属:属引凄异属于作文以记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或: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三)辨析词类,看我的!(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回清倒影3、每至晴初霜旦4、素湍绿潭(四)慧眼辨真假(通假字)1、略无阙处2、哀转久绝(五)博古通今(古今异议)三声(六)学以致用(翻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四、团结就是力量(课文分析)1、文章从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分别写出了什么特点?2、文中引用名句的作用是什么?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句诗?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什么?它和本文的那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五、延伸迁移1、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你能说出理由来吗?并从本文找出印证的原句。

六、总结本文只有155个字,却概括千余里,包容四季景色,罗列山水草木,清猿怪相,有动有静,可见,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确实是美不胜收的,通过对三峡山水的具体描绘,突出了三峡的雄奇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三峡-郦道元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三峡-郦道元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三峡-郦道元》导学案一、导入三峡,位于中国长江上游,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也是中国古代闻名的风景名胜之一。

而郦道元,是中国唐代闻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闻名。

本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一起探索三峡与郦道元之间的干系,了解他们的故事和意义。

二、导学目标1. 了解三峡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了解郦道元的生平事迹和代表作品。

3. 探讨三峡与郦道元之间的联系,理解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三、导学过程1. 三峡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请同砚们查阅资料,简要介绍三峡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可以从长江的流经地区、三峡的名称来源、三峡大坝的建设等方面展开讨论。

2. 三峡的文化意义- 让同砚们思考三峡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可以讨论三峡在中国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中的体现,以及三峡所承载的历史和人文精神。

3. 郦道元的生平宁代表作品- 介绍郦道元的生平事迹,包括他的出生背景、求学经历、官职任免等。

同时,选取郦道元的代表作品进行解读,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4. 探讨三峡与郦道元之间的联系- 让同砚们思考三峡与郦道元之间的联系,可以从郦道元的诗歌中找到对三峡的描写和赞美,也可以从三峡的景观和历史中找到与郦道元诗歌相呼应的元素。

5. 总结讨论- 结合以上内容,引导同砚们总结三峡与郦道元之间的干系,理解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同时,可以启发同砚们思考当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干系,以及诗歌在传承文化和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四、作业安置1. 撰写一篇关于三峡或郦道元的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2. 制作一份关于三峡或郦道元的PPT,展示给同砚们。

3. 收集与三峡或郦道元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并与同砚们分享。

五、扩展延伸1. 邀请相关专家或学者到班级进行讲座,深入探讨三峡和郦道元的文化内涵。

2. 组织同砚们进行实地考察,前去三峡或郦道元的相关景点进行参观和体验。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7课《三峡》导学案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7课《三峡》导学案 语文版

《三峡》班级号数姓名一.基础知识达标1.《三峡》选自,作者是时期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叠嶂.()曦.月()溯.()素湍.()绝巘.()阙处()蔽日()漱()御风()峻茂()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曦月:)⑶沿溯阻绝(沿:)⑷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⑸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湍:)⑹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⑺每至晴初霜旦(旦:)⑻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响:)4.课文描写了三峡四季的美丽景色,试找出相关的语句。

5.翻译文句: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⑶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⑷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⑸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解释下列词语的不同含义。

⑴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⑵长:常有高猿长啸()巴东三峡巫峡长()7.文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意思是。

8.找出通假字并释义。

略无阙处通,意思是。

9.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10.《三峡》写了哪些景物,表现了什么特点?11.“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意思是,这使我们想到,这两句诗。

二.文本导读探究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12、在文中空白处补写原句。

13、用简短的话归纳各段的大意: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14、本文布局巧妙而妥贴,它的特点是先大后,先总后,即先用粗线条勾画山川的形势,再用工笔描绘林峦的景色。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三峡 第二课时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三峡 第二课时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课题:三峡(第2 课时)主备人:刘俊凤审核人:初二语文集备组授课人:备课时间:第十五周【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品析课文,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

3、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清幽秀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目标达成: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品析课文,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

学习流程:【课前展示】解释词语:略无阙襄奔疾素湍绝巘【创境激趣】交流、展示学生课后搜集的三峡风光的诗句、图片或自己根据课文内容创作的作品。

【自学导航】1、研读课文、分析、体味、探究文章写景的方法。

2、朗读比赛:分小组或男女生比赛的形式进行,以激发学生的读书的积极性。

【合作探究】1、疏通文意(八人小组进行讨论,每两个小组讨论一个文段,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然后把意见综合到一处,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

2、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讨论:①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②为什么描写山势只有寥寥数的笔勾勒?描写江水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依次,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③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请你找出表现形、色、声、情的关键词语,并认真体味。

【展示提升】典例分析知识迁移【强化训练】练习背诵全文【归纳总结】教师归纳:文章整体是先写山,后写水,作者思路清晰。

写景时动、静结合。

山(两岸连山,群峰对峙),水(夏:大水猛涨,江流湍急冬、春:素湍绿潭,清荣峻茂秋:林寒涧肃,哀猿凄清)。

文章着重描写山高峰峻以及由此带来的江水四季变化。

夏季是水旺的时候,秋季是水枯的时候。

夏、春冬、秋的记叙次序,是根据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来安排的。

春冬二季之所以合在一起写,是因为水的状况比较接近,并不是一般性的略写处理,以写景为主要内容的三段文字,是以“水”为线索贯穿起来的。

【板书设计】夏:大水猛涨,江流湍急冬、春:素湍绿潭,清荣峻茂秋:林寒涧肃,哀猿凄清【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三峡第二课时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三峡第二课时导学案

附件4:通渭县义务教育阶段集体备课导学案模板备课人:王旺岗学区(校)审核:马文耀中心教研组审核:令旺荣局领导审核:2、这样美的三峡,作者仅用150余字就描绘得如此传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不能不令人称奇。

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

(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例: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描写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

同时又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探究展示二、理清结构1.指名读课文,其它学生思考:本文写了三峡的哪些景?(山、夏水、春冬景、秋景)2.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山”、“水”、“春冬景”、“秋景”特点的词?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用简练的字概括:连、高、峻、奇。

师:山高峡窄,这就是著名的景观“一线天”。

有感情地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山的高峻与雄奇。

水:急语速略快,读出水的雄浑急速。

春冬:趣音色富于变化,读出山水之美,山水动静之趣。

秋:凄语调哀婉低沉,突出其凄厉。

情由境生,秋的清幽,猿鸣使人备感伤心。

学生总结出一条,我就趁热打铁,让他们把自己的理解变成声音。

读出来,边思边读,加深体会,升华主旨。

当然,学生读不到位的,教师示范,指导学生去休会,尤其是春冬之趣一段,较难)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本文写了三峡的哪些景?(山、夏水、春冬景、秋景)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山”、“水”、“春冬景”、“秋景”特点的词?引导点拨三、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山”、“水”、“春冬景”、“秋景”特点的词?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师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山”、“水”、“春冬景”、“秋景”特点的词?学生涵咏品味写景的妙处。

《山峡》导学案

《山峡》导学案
(2)从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三峡夏水暴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胆提出质疑,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力量,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学习文言文要多读多背,开阔视野,开卷有益。
在背诵诗歌的基础上,仔细品味、鉴赏、比较两文的不同之处和相同点。
通过扎实的学习后,好好地检测一下自己吧!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感悟全文,分析课文的结构层次。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家在描写景物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把情感融合在描写的景物中,有时先写景,再抒情,有时候,把情感完美地融合在所描写的景物中,即我们所说的情景交融。我们在赏析的时候,要把握景物的特征,了解作者,同时仔细揣摩作者的情感,并思考情感与景物融合的方式。
二、走近作者
郦道元(约470到527),字善长,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曾任御史中尉,执法严峻,后为关右大使,后为雍州刺史萧宝寅所害。他对我国的地理和当时各地的风土景物都有一些研究,尤擅长写景。代表作《》。这部著作不仅是一部地理志,还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情录。
三、文言文“五步法”学习
(一)读
1.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
3.正确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析
1.熟读课文,理清结构。
本文首先写__接下来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__、__、__的水。
2.分析课文,写出原句。
(1)写三峡两岸山长又多的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七课《三峡》导学案
第二学时
班级:______小组:_________姓名:________ 诵读积累: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学习目标:
1、品析课文,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

(重点)
2、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清幽秀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难点)
学法指导:反复朗读,在读中感知、品味、体会;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选出下了各组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个。

(1)A.素湍.(chuǎn)绿潭 B.不见曦.(xī)月【】 C.夏水襄.(xiāng)陵 D.重岩叠嶂.(zhàng)
(2)A.略无阙.(quē)处 B.沿溯.(sù)阻绝【】
C.属.(shǔ)引凄异
D.飞漱.(shù)其间
2、解释句中词类活用的词: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回.清倒影()(3)每至晴初霜.旦()(4)素湍.绿潭()3、品读课文,理解主旨:
(1)细读第一段,思考:描写的三峡两岸的山势有哪些特点?请用文中的话说明。

特点1:___________,文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2:___________,文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侧面渲染山峰高峻、江面狭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写出了三峡水的特点,采用了描写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3)第三段写出了三峡春冬之景的特点,文中体现这一特点的词语是,。

(4)末段写三峡秋天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写出了景物的特点。

结尾引用渔歌的作用是。

(5)文章的写作思路:第一段先写山高峡深,____________,次写_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依次描写江水,而是首先写夏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二、交流展示
对学:自主学习1、2,群学:自主学习3,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并质疑或解疑
三、深化引领
学了这篇文章,你能联想到李白的哪首诗?请说说这首诗。

并思考它与《三峡》在内容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四、巩固拓展
1、下列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本文把山与水结合在一起写,不仅突出了山的险峻,还写出了四季的江水特点。

B 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了三峡的特点,又渲染了秋天峡谷萧瑟的气氛。

C 本文写三峡四季景色,详写夏秋,略写春冬。

D 本文行文简洁,很少流露出作者的主观感情。

2、郦道元堪称写水高手,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水势盛大,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课后反思:
(1)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
(2)内容上的相似之处:都写了从白帝城到江陵船行速度快,都描绘了“高猿长啸”“万重山影”(3)景物描写的作用:本文通过景物描写介绍三峡的壮丽景色。

《早发白帝城》表现诗人喜悦畅快的心情。

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请说出它和本文内容上的联系。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学生读诗,思考,明确:《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为游记散文。

文章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