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讲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合集下载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二水土流失的条件
物质条件 地表裸露,土质疏松
动力条件 流水侵蚀
黄土高原的位置: 1. 34°N到40°N之间 危害: 侵蚀危害:地貌、土壤 2. 我国内陆腹地 淤积危害:河流 3. 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 被) 生态恶化
轮荒耕作制度 露天开矿 人为因素: a.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b.植被破坏 过度开垦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 战乱 营造宫殿 治理措施: a.合理利用土地 b.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c.具体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
课堂小结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 a.气候 b.地形
危害: 侵蚀危害(土壤) 淤积危害(河流、湖泊) 生态环境恶化
治理措施: 人为原因: 封山育林育草 a.农业生产中的陡坡开垦 土地合理利用 b.乱砍滥伐森林 解决农村用能 c.金属矿产开采,只管采挖,不管复垦 土地复垦
探究四: 比较黄土高原与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的异同
探究问题: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在长江 中上游地区、东北黑土地区、北方土石山区、南 方红壤丘陵地区等地区,都有水土流失发生。南 方红壤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仅仅次于黄土高原, 而且目前,形势越发严峻。
南方低山丘陵 位置 地形
耕地
土层变薄
养分流失
水 质量下降 单产降低 土 流 河流 泥沙入河 河床抬升 失 地上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的 危 生态环境恶化 害 环境
诱发和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1.合理利用与综合治理相结合
(1)合理利用土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因地制宜,农林牧综合发展。 ①要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压缩耕作用地, 改土与治水相结合,逐步建立早涝保收、 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 的质量; ③大力开展煤炭开发地区的复垦工作。

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_教案

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_教案
观看课件后的教学设计
初中年级地理学科新授课型
课题
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课时Βιβλιοθήκη 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2.理解自然和人为因素对黄土高原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水土流失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自学、读图等,培养自主性、探究性的能力。
学生观看并识别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子类比法
讲授新课
一、感黄河
教师在黑板上画地图+以图片为主的一段视频,介绍黄土高原的人文状况
学生观看视频和在地图上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
进一步初步的了解黄土高原的人文地理环境
观察法
二、知黄河
教师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并让学生进行名校的角色扮演来整体感知黄土高原
学生按所分的小组进行讨论并请组内成员代表反馈讨论结果
学生通过观看实物演示后能更好的得出治黄河的结论
启发性和探索性教学方法
课堂练习
教师用准备好的练习通过抢答的形式来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学生积极配合
学生能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通过讲授新课和练习后,最后以《保卫黄河》结束课程
2.通过合作讨论,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思辩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主人翁责任感、紧迫感。
2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危害。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
教学手段
讲授、合作讨论、探究、启发式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主导
学生活动
预期目标
教学策略和方法
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与生活中最贴近的人物图片(周杰伦、姚明)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典型案例分析
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案例
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的综 合治理方式,成功控制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地 生产力和生态环境质量。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案例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一种重要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通 过拦截泥沙、淤地造田,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农 业生产能力。
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水土流失治理地区给予经济补偿和政策扶持。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加大对水土流失治理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治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05 治理成效评价及存在问题
治理成效评价
1 2
植被覆盖度提高
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 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显著提高,有效减少了水 土流失。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 原为例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水土流失现状及危害 •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 治理措施与技术手段 • 治理成效评价及存在问题 • 未来发展趋势与策略建议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探讨黄土高原地区水 土流失的现状、成因 及危害
提出进一步加强水土 流失治理的建议和展 望
分析当前水土流失治 理的措施及其效果
黄土高原地区概况
01
02
03
04
地理位置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 地跨山西、陕西、甘肃、青海
、宁夏及河南等省区
气候特点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集 中且多暴雨,蒸发量大
地貌特征
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水土流 失严重
土壤特性
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 被侵蚀
02 水土流失现状及危害
水土流失现状
01
02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内容详析(鲁教版)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内容详析(鲁教版)
的 土 地 利 用 和 植 被 破 坏 作 为 主 要 的 人 为 原 因呈 现 出 来 。
的问题 ,提 出综合治理措施 。鲁教版教材根据课程标准 , 在四个研究方 向中选择“ 水土流失” 这一项进行重点分析 , 而另外几项则安排在其它章节中作为次重点 内容呈现。 从本节结构看 ,教材严格按照江苏省对课程标准解
读 所 提 出的要 求 来 编 排 ,共 由三个 部 分 组 成 : “ 水 土 流失
水貌 侵 蚀地 表 ,沟壑 纵横 表土 流失 ,肥力 下降
如此典型水土流失的原 因, 强调对案例分析的深入研究 。 最后 , 针对形成原 因 , 提 出合理解决措施 , 强调案例分析 的可行性与实践性 。通过此章节的学习 , 学生不仅获得有
关 水 土 流失 这 一 生 态环 境 问题 的相 关 知识 ,更 重要 是 学
黄 土 高原 地 区水 土 流 失 的危 害。教 材 首 先 展 示 一 幅
是 黄 土 高 原水 土 流失 的成 因既 有 自然 原 因 ,也 有人 为
原 因, 不是某一个原因独立作用产生 的; 二是现代黄土高 原 的水土流失以人为原因为主 。在 陈述黄土高原水土流 失 自然原因的时候 ,教材用了一幅插 图,学生通过读图 3 — 1 — 4了解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过渡性 、 黄土土质 的特殊 性、 降水季节不均匀性和地质灾害的频繁性 。这种在一幅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一 一 I l 一 一 一
工程措施 l l农业技术措施
资源及其分布。这幅地 图成为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 因的有力载体 , 使得区域分析落实在 区域图中, 更加强化
读 图能力 的重 要 性 。关 于 水土 流失 的形成 机制 , 教材 中没 有 直 接 指 出 ,但 是通 过 要 点 式描 述 黄 土 高原 水 土 流失 的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导学案)演示教学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导学案)演示教学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导学案)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班级:姓名:【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2.以黄土高原为例,学会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自学、读图等,培养自主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学会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分析实例,发现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3.通过黄土高原案例分析,初步学会分析区域水土流失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课前预习案】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黄土高原的概况(1)位置:位于我国__________,___地区和海河_游地区。

(2)范围:___以西,___以东, ___以南,___以北的广大区域。

(3)地表特征:大部分被厚层___覆盖,___发育,地表___,千沟万壑。

2.水土流失的危害(1)对耕地的影响:使____变薄,___流失,___下降,___降低。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造成当地___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___的发生。

(3)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使黄河___剧增,大量泥沙沉积在下游河床,使黄河下游成为___,严重威胁两岸地区人民的___。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1.自然原因(1)地理位置___性: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处于各种地理要素(从平原向、从湿润区向_区、从__向草原、从农业区向)的相互交错地带,___脆弱。

(2)土壤质地___性:黄土土质___,直立性强,但遇水容易分散,极易受到___。

(3)降水季节分配___性:降水多集中于___,且多___。

(4)地质灾害___性:__、泥石流、塌陷等加剧了水土流失。

2.人为原因(1)根本原因: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原因。

(2)直接原因:不合理的___。

最主要的方式有。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_鲁教版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_鲁教版

人为原因
破坏植被
陡坡毁 林开垦
修路 采矿
尖锐的人地矛盾
人 均 耕 地 减 少 燃 料 需 求 增 加
恶性循环
破坏植被
土地退化
自然灾害频繁 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毁林开荒 开垦荒地 需要更多劳力 人口继续增长 破坏生态平衡
人 口 增 长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1.合理利用与综合治理相结合
(1)合理利用土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因地制宜,农林牧综合发展。 ①要以 为中心.压缩耕作用地, 改土与治水相结合,逐步建立早涝保收、 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 的质量; ③大力开展煤炭开发地区的复垦工作。
一、水土流失的概念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 外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水土 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和损失, 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 每年流失土壤
150~160万km2 50多亿吨 1/12 100万亩
占世界流失总量(600亿吨)的
相当于毁坏耕地
失我 最国 严是 重世 的界 国上 家水 之土 一流
黄土风成说
中亚、蒙古
太行山
戈壁
沙漠
黄土高原
黄土粉尘搬运、堆积示意图(风成说)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左右,六 盘山以东到吕梁山西侧,黄土厚度在100米~ 200米之间,最厚在兰州,达300米以上。黄土 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
一、水土流失的概念 二、以黄土高原为例:黄土高原的概况 三、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四、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及治理
(2)综合治理
①原则:坚持 措施相 结合,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治 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②目的:改善黄土高原的 . 配合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最终实现区域的 可持续发展。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编读互动】本讲所涉及到的水土流失问题一直是高考关注的热点,多以区域背景图为载体,考查区域自然特征,开发方向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应注意的问题等知识,特别是水土流失的区域特征→成因→防治的思路分析能力。

本讲考点整合清晰的将本讲内容的教材主干知识进行了梳理,可作为课前预习时掌握。

教师上课重要引导学生对三个探究点逐一进行说明,探究点一主要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某一区域自然特征分析的一般思路与方法;探究点二、三注意把握水土流失成因分析和防治的原理,以能迁移到其他地区。

【考点整合】【要点热点探究】探究点一利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从外表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的过程,黄土高原景观正是在这种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如下所示:注意: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但不是我国水土流失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地区。

我国江南丘陵地区,由于人口、城市、产业集中,加上水土流失也比较严重,因此成为我国水土流失造成危害最严重的地区。

探究点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一方面与地形、气候、土壤、地质构造等自然因素有关,另一方面还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有关。

特别是人类出现以来,尤其进入了20世纪,人为因素表现得更为明显。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改变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状况,加剧水土流失的程度,如下表所示:原因分类产生的影响自然原因地理位置的过渡性各种位置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为水土流失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条件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击力大,水流速度快,为水土流失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地质灾害频繁滑坡、泥石流、塌陷时有发生,加剧水土流失植被覆盖差地表疏松的土壤缺少植被根系的保护,易被侵蚀人为原因过度开垦为解决粮食问题而陡坡开荒,使地表变得疏松,增加水土流失的物源过度放牧破坏草场资源,使地表失去保护,易遭侵蚀毁坏树木和樵采破坏植被,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露天开矿开矿时,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能力成倍下降,并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战乱和营造宫殿大量植被被烧毁或砍伐作为建筑材料滥用土地轮荒使地表失去自然植被或农作物的保护,滥挖窑洞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物源例1 读黄河水系示意图与黄河干流含沙量和水量沿线变化示意图,结合所学的知识,答复有关问题。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知识总结-完整版PPT课件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知识总结-完整版PPT课件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知识总结
要点一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要点二 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原因
自然
特性及表现
要素 特性
表现
对水土流失的影 响
地理 位置
①从平原向山地高原 过渡;②从湿润区向 各种地理要素相 过渡性 干旱区过渡;③从森 互交错,生态环 林向草原过渡;④从 境比较脆弱 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
有发生
要点二 水土流失的成因
2人文原因
要素
特点
表现
不合理 土地利

破坏植 被
轮荒
露天开矿 无计划建窑洞、修 路、建设水利设施 扩大垦荒规模
营造宫殿 伐木烧薪
导致植被覆盖率 下降、地表裸露, 失去植被 保护, 加重、加速 土壤紧实度下降,水土流失 雨水、径流、风 力直接侵蚀
战争
要点三 水土流失的治理
土壤 质地
特殊性
黄土以粉砂颗粒为主,黄土易受流水的
土质疏松
侵蚀
要点二 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原因
特性及表现
自然要素
特性
表现
对水土流失 的影响
气候与 降水
①降水季节分配 不均匀性 不均,多集中于
夏季;②多暴雨
易造成水土流失
自然灾 害多发
频繁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然灾害频繁地
区,滑坡、塌陷、 泥石流等灾害时
加剧了水土流失

高二地理上册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知识点

高二地理上册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知识点

高二地理上册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知识点
高二地理上册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知识点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
理知识点。

高二地理上册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知识点
当前我国水土流失状况表现为三个特点:
1、面积大,范围广。

根据遥感调查,全国现有土壤侵蚀面积达到35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7.2%。

水土流失不仅广泛发生在农村,而且发生在城镇和工矿区,几乎每个流域、每个省份都有。

从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9.1万km2,占全国的2.6%;中部地区51.15万km2,占全国的14.3%;西部地区296.65万km2,占全国的83.1%。

2、强度大,侵蚀重。

我国年均土壤侵蚀总量45.2亿吨,约占全球土壤侵蚀总量的1/5。

主要流域年均土壤侵蚀量为每平方公里3400多吨,黄土高原部分地区甚至超过3万吨,相当于每年2.3cm厚的表层土壤流失。

全国侵蚀量大于每年每平方公里5000吨的面积达112万km2。

根据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以及流失强度综合判定,我国现有严重水土流失县646个。

其中,长江流域26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剧水土流 失
(2)人为原因: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且黄土高原 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导致了人口与有限的土地承载力 之间的矛盾突出。
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
人类活动
过程
结果
农业
烧荒→耕作→ 使原来的林草
轮荒制度
弃荒→开荒 被破坏

破坏植被,使 剧
开挖表土→弃
工矿业 露天开矿
矿区土壤抗侵 水

蚀开挖表土→施 破坏植被,扰
修路、建

生活

动土壤
水利设施
②植被破坏:过度樵采(解决生活燃料需求);历史原因 (营造宫殿、战争、毁林开荒等)。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地区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 措施”,实行“保塬、护坡、固沟”方针,进行综合治理, 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具体措施如下图所示:
地质灾害频繁 滑坡、塌陷、泥石流等时有发生
2.人为原因 (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轮荒耕作制度、生产建设中的不合
理土地利用。 (2)破坏植物:农业垦荒 (为主),历史上营造宫殿、伐木烧
薪、战争等。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1.治理策略 调整_土_地 __利__用__结__构__
(1)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 农林牧 综合发展
对点练
1.(2013·江苏高考)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 1 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 2 是某地等高线 地形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 2 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 害能力较弱
自然 要素
特性
特性及表现 表现
对水土流失 的影响
土壤 质地
特殊性
黄土由粉砂质土状沉积 黄土层极易
物组成,土质疏松
受流水侵蚀
①季节分配不均,多集 易造成水土 降水 不均匀性
中于夏季;②多暴雨 流失
自然 灾害
频繁多发性
地处自然灾害频繁多发 地区,滑坡、塌陷、泥 石流时有发生
(2)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3)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使下游河床抬升,成 为地上悬河。 [问题导思] “哗啦啦的黄河水,日夜向东流。黄土地的儿女,跟着那太阳走, 一道道岭,一条条沟……”
——《西部放歌》 (1)“一道道岭,一条条沟”显示了黄土高原什么样的地貌特点? 提示:河谷发育、地表破碎(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这种地貌的形成与黄河有什么关系? 提示:黄河及其支流等地表径流的侵蚀、搬运作用而成。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 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1)自然原因:
自然 要素
特性
特性及表现 表现
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①从平原向山地高原 各种地理要素相互
地理 位置
过渡性
过渡;②从湿润区向 干旱区过渡;③从森 林向草原过渡;④从
交错,生态环境比 较脆弱,自然条件 不够稳定,抵御灾
2.具体措施 (1)工程措施:固沟、护坡、保塬 。 (2)农业技术措施: ①管理措施: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 轮__作__套__种__等。 ②技术措施: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喷灌和滴灌 技术、科 学施肥等。
(3)生物措施:
地区
措施
目的
不宜耕种 的地区
退耕还__林__还__草__
恢__复__地表植被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原因
原因
表现
地理位置特殊
从平__原__向山地高原、从湿__润__区__向干 旱区、从森林向草__原__、从农业区向 牧__业__区__的过渡地带
黄土质地特殊
钙质胶结的粉砂质土状沉积物组成, 干燥时坚实,遇水易____分散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多集中于夏__季__,且多暴__雨__
()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解析:第(1)题,根据等高线可知,甲区的地形是陡坡与平 地相间分布,这样的地形应修筑隔坡梯田,即在等高线稀疏、 坡度平缓的地方发展种植业,而在等高线稠密、坡度较大的 地方发展林业。这样修筑梯田,既有利于水土保持,又便于 发展种植业。第(2)题,由图可知,反坡梯田是梯田边缘较 高、梯田面向海拔高处倾斜的梯田,这样的梯田使水土顺坡 而下的速度减慢,从而更有利于提高保水保土的效果。 答案:(1)C (2)A
有条件 地区
大力植__树__种__草__,实 行乔、灌、草结合
防止暴雨对表层土的冲击, 增加土壤____有__机和质团粒结
构,提高抗侵蚀能力
[温馨提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三类措施之间的作用和功效是不同 的,工程措施见效快,生物措施是根本,农业技术措施是关键。
精讲点拨
一、水土流失问题分析
1.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 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 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黄土高 原上沟壑纵横的自然景观正是在这种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 成的,如下图所示:
2.(2013·重庆高考)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
失的调查。据此回答(1)~(3)题。
(1)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
图和
()
A.气温分布图
B.降水量分布图
C.工业分布图
D.旅游景点分布图
(2)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
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
第三十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 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基础巩固
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1.黄土高原概况 (1)范围:太行山脉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 以南、 秦__岭__以北。 (2)地貌特征:厚层黄土覆盖(风力沉积),河谷发育, 地表破碎(流水侵蚀)。 2.水土流失的危害 (1)耕地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质量下降,农作物单 位面积产量降低。
压缩耕__作__用__地__ (2)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开展矿区复垦工作 (3)以综合治理为手段:
林草、工程与耕__作__措__施__相结合 ①原则经济、社会与生态 效益相结合
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改善生态环境 ②目的配合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最终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