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练习题
当代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教育方法B. 学习者的心理过程C. 教师的培训D. 教育政策2. 下列哪项不是学习动机的类型?A. 内在动机B. 外在动机C. 社会动机D. 自我效能感3. 根据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教育应该:A. 强调记忆和重复B. 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C. 只教授基础技能D. 避免让学生面对复杂问题4. 以下哪个是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中提到的“近端发展区”?A. 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B. 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C. 学生在成人指导下能够完成的任务D. 学生在同伴帮助下能够完成的任务5.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可以增强行为?A. 惩罚B. 强化C. 消退D. 惩罚和消退二、填空题6. 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当信息处理的_________超过工作记忆的容量时,学习效率会降低。
7.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基本的需求是_________需求,而最高层次的需求是_________需求。
8.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了三种基本心理需求:能力需求、归属需求和_________需求。
9.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包括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_________阶段。
10. 教育心理学中的“元认知”指的是个体对自己_________的认知和控制。
三、简答题11. 简述教育心理学中的“观察学习”概念,并举例说明。
12. 解释“认知冲突”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学习的影响。
13. 描述“自我效能感”对学习者行为和动机的影响。
14. 阐述“认知风格”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及其重要性。
15. 讨论“多元智能理论”在当代教育中的应用及其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四、论述题16.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7. 论述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平衡不同学习者的需求,以实现教育的公平性。
18. 讨论现代技术,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如何影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
当代教育心理学
与其他心理学分支关系
• 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探讨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即认知过程、情 感过程、意志过程等的科学,而教育心理学则探讨的是学校中师生的心理活动 ,这些心理活动也会表现在一般的人的心理活动中,所以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心 理学的基础。
• 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 发展现象。发展心理学可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 年期和老年期心理学,其中学前期儿童(幼儿)心理学和学龄期儿童心理学都 属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同样也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可见,教育 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是相互交叉重叠的。
明确目标,激发动机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其 内在的学习动机。
适当创设一些困难情境,让学生 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意志品 质。
发挥榜样作用,进行引导
通过榜样示范,引导学生形成良 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的定义
意志品质是指个体在行动中所表 现出来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 性和自制力等特征。
自我监督,自我调节
因材施教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
了解学生
分层教学
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知 识水平、能力倾向等,为因材施教提供依 据。
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和知识水平,将学生 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 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个性化辅导
多元评价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 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 难和问题。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方法介绍
形成性评价
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 持续观察、记录和分析,及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现学生 的问题和需求,为后续教学提供有针对 性的改进建议。形成性评价注重过程, 强调及时反馈和调整。
(完整版)当代教育心理学打印版笔记
《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7)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 (7)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7)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7)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7)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7)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P12) (8)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8)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8)一、研究的方法★ (8)二、研究的步骤 (9)三、研究的有效性 (9)第二章学生心理(重点章) (9)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发展★ (9)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9)二、维果茨基的发展观 (10)第二节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11)一、个性和社会化发展 (11)二、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与自尊 (11)第三节学生的个体差异 (12)一、个体的智力差异 (12)二、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 (12)三、社会文化背景及性别差异 (13)第三章教师心理(重点章) (13)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与特征 (13)一、教师的角色★P77 (13)二、教师的特征 (13)第二节教师的专业品质 (13)一、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 (13)二、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 (14)三、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 (14)第三节师生互动 (14)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14)二、学生对教师的影响 (14)三、师生的相互作用 (14)第四节教师的成长与培养 (14)一、教师的专业发展 (14)二、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 (15)第五节教师职业倦怠 (15)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15)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P101) (16)第四章学习心理导论 (16)第一节学习及其分类 (16)一、学习的界定 (16)二、学习的作用 (16)三、学习的分类 (16)四、学习的相关概念 (17)第二节学习与脑(略) (17)一、大脑发育及学习的关键期假说 (17)二、脑的特异化与学习 (17)三、学习与脑的可塑性 (17)第三节学习理论发展(略) (17)一、两种倾向的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17)二、行为倾向、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取 (17)三、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的出现 (17)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17)第五章行为学习理论 (17)第一节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17)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17)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17)第二节联结主义理论 (17)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17)二、桑代克的学习律 (17)第三节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18)一、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斯金纳 (18)二、强化理论 (18)三、行为的学习 (18)第四节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新进展 (18)一、社会认知理论——班杜拉 (18)二、观察学习 (18)三、行为主义新进展 (18)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 (18)第一节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18)一、格式塔的学习理论 (19)二、符号学习理论——托尔曼 (19)第二节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P160 (19)一、认知表征理论 (19)二、认知结构理论 (19)三、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则 (19)四、发现学习 (19)第三节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P165 (19)一、有意义学习 (19)二、认知同化过程 (20)三、接受学习 (20)第四节学习的信息加工论 (20)一、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加涅 (20)三、教学事件 (20)第七章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章)20第一节建构主义思想渊源与基本观点 (20)一、建构主义思想渊源 (20)二、建构主义分类 (21)三、当代建构主义基本理论观点 (21)第二节个人建构主义理论 (21)一、激进建构主义——冯.格拉塞斯费尔德 (21)二、生成学习理论——维特罗克 (21)三、认知灵活性理论——斯皮罗 (22)第三节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22)一、文化内化与活动理论——列昂节夫 (22)二、情境性认知与学习理论 (22)三、支架式教学 (22)四、建构主义评析 (22)第四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一、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22)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22)第八章学习动机(重点章) (23)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23)一、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 (23)二、学习动机的作用 (23)三、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P214 (23)四、学习动机的分类 (23)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 (23)一、强化论 (23)二、需要层次说——马斯洛★P219 (23)三、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23)四、成就动机理论与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阿特金森23五、控制点理论——罗特 (24)六、归因理论——韦纳★P226 (24)七、成就目标理论——德维克 (24)八、自我价值理论 (24)九、自我决定理论——德西、瑞安 (24)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24)一、教学吸引 (24)二、兴趣激发 (24)三、反馈与评定 (24)四、奖励与惩罚 (24)五、合作与竞争 (24)六、归因指导★ (24)第九章知识的学习(重点章) (24)第一节知识的分类与表征 (24)二、知识的分类 (25)三、知识的表征 (25)四、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25)第二节知识的理解 (25)一、知识的理解类型与过程 (25)二、知识理解的影响因素 (25)三、概念的学习 (26)第三节错误概念的转变 (26)一、错误概念及其性质 (26)二、概念转变及其过程 (26)三、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与条件 (26)四、为概念转变而教 (27)第四节知识学习与迁移 (27)一、迁移及其分类 (27)二、迁移的理论与研究 (27)三、为迁移而教★ (27)第十章技能的学习 (27)第一节技能的概述 (27)一、技能及其特点 (28)二、技能与知识及习惯的关系 (28)三、技能的分类 (28)四、技能的作用 (28)第二节动作技能 (28)一、动作技能的结构与类型 (28)二、动作技能的形成 (28)三、动作技能的培养★P311 (29)第三节心智技能 (29)一、心智技能形成的过程 (29)二、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征 (29)三、心智技能的培养 (30)第十一章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 (30)第一节问题与问题解决 (30)一、问题及其分类 (30)二、问题解决的界定 (30)第二节问题解决的过程 (30)一、问题解决的模式 (30)二、一般问题解决的过程 (30)三、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 (31)第三节问题解决的训练 (31)一、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P343 (31)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 (31)第四节创造性思维 (31)一、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 (31)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32)第十二章学习策略(重点章) (32)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 (32)一、学习策略的界定 (32)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32)三、学习策略与信息加工过程及元认知的关系★ (32)四、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 (32)第二节认知策略 (33)一、复述策略★P370 (33)二、精细加工策略★P376 (33)三、组织策略 (33)第三节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33)一、元认知的结构 (33)二、元认知策略 (34)三、资源管理策略 (34)第四节学习策略的促进 (34)一、促进学习策略的原则 (34)二、常见的学习策略 (34)三、策略促进的方法 (34)第十三章品德的形成 (34)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 (34)一、品德的基本界定 (34)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34)三、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35)第二节道德发展的理论 (35)一、道德认知的发展 (35)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35)三、道德行为的发展 (35)第三节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35)一、品德的内化过程 (35)二、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 (36)三、品德培养的方法 (36)第四节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36)一、过错行为与不良品德行为 (36)二、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36)三、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P436 (37)第十四章教学设计 (37)第一节设置教学目标 (37)一、设置教学目标的意义 (37)二、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P444 (37)三、教学目标的分类——布卢姆★P446 (37)四、教学目标的设计 (37)第二节选择教学模式★P453 (37)一、直接教学 (37)二、探究学习 (37)三、基于问题学习 (37)四、合作学习★P465 (37)五、个别化教学 (38)第三节设置教学环境 (38)一、课堂空间 (38)二、教学组织 (38)三、教学媒体 (38)第十五章课堂管理 (39)第一节课堂管理概述 (39)一、课堂管理的相关概念 (39)二、课堂管理的阶段性——布罗菲、伊伏特逊 (39)三、课堂管理的目标 (39)第二节课堂管理过程 (39)一、课堂规则和程序的设计 (39)二、课堂规则和程序的建立(学年开始几周)★P49439三、课堂规则和程序的维持和完善 (39)第三节处理严重的问题行为 (40)一、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40)二、行为矫正原则★P503 (40)三、实用行为分析程序 (40)第十六章学习评定(重点章) (40)第一节学习评定概述 (40)一、学习评定的相关概念 (40)二、学习评定的重要性(功能)★ (40)三、学习评定的模式 (40)四、学习评定的方法★ (40)五、教育决策与学习评定 (40)六、良好评定的指标 (40)第二节标准化测验 (40)一、标准化测验的类型 (41)二、标准化测验的优点与劣势★P522 (41)三、测验的新进展 (41)第三节教师自编测验 (41)一、教师自编测验与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区别 (41)二、设计测验前的计划 (41)三、教师自编测验的具体形式 (41)四、编制测验的注意事项 (41)五、学习理论的启示 (41)第四节真实性评定与评定结果报告 (41)一、真实性评定★ (41)二、评定结果的报告方式 (42)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P4)2、学习与教学因素教学五要素:* 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当代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当代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学习者的认知过程B. 教育者的教学方法C. 学习者的情感态度D. 教育环境的优化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学习动机B. 学习策略C. 学科教学D. 学校管理答案:D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几个阶段?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了社会互动在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儿童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学习语言和概念,从而内化社会文化的工具。
这一理论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合作学习、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及学习者的社会文化背景。
2. 描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答案: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主张学生通过主动探索、操作和发现来学习新知识。
他认为教育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
这种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三、论述题1. 论述教育心理学在现代教育改革中的应用。
答案:教育心理学在现代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广泛。
首先,它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从而设计出更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
其次,教育心理学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得教育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调整。
此外,教育心理学还促进了教育评价的科学化,帮助教育者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练习,考生应该能够对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范畴以及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考生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当代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他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1.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学习与教学及其评价/反思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2.学习与教学因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包括群体差异、个体差异;教师对于学生有指导作用;教学内容是学与教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和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实物、文字、口头语言、图表、图像以及动画等;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3.学习与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受教学过程影响;学习过程要围绕学习过程进行,并且通过学习过程而起作用;评价/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而变化,反过来又促进学习与教学过程。
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1.教学:科学,还是艺术没有定论,净瞎扯淡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理论意义:教育心理学从教育过程这一侧面对一些心理规律进行探索;对人类学习过程的了解还将为人工智能的反正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教学意义:提供学与教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遵循一般性规律:从最初依附于普通心理学或融于发展心理学到独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的《教育心理学大纲》,奠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基础;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认识教育的对象》,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于1877年,教育学与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出版了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2.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末)3.成熟时期(20世纪60-70年代末)4.深化拓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3.研究学习内在过程和机制;4.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5.研究世纪情境的影响;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有效教学模式;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一、引言当代教育心理学是以心理学原理和理论为基础,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探索和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以及影响学习和发展的心理因素。
本文对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实践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二、理论框架2.1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爱默生和赫伯特·斯宾塞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学习理论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地位•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心理学的关系2.2 心理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的研究三、研究方法3.1 实证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统计分析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实证研究的优势和局限性3.2 质性研究方法•访谈法和观察法•文献资料分析和案例研究•质性研究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四、学习与记忆4.1 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认知学习理论3)社会文化学习理论4.2 记忆过程1)记忆的编码、存储和提取2)遗忘的原因和机制3)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和技巧4.3 学习策略1)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的区别2)教师如何指导学生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3)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调节学习策略五、情绪与动机5.1 情绪与学习1)情绪对学习成绩的影响2)情绪调节对学习的重要性3)教师如何营造积极的情绪氛围5.2 动机与学习1)动机对学习的作用2)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关系3)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六、教育与发展6.1 学业和职业发展1)学生学业发展的阶段和特点2)职业规划对学生的意义3)学校对学生职业发展的支持6.2 社交与人格发展1)同伴关系对个体社交发展的影响2)家庭教育对人格发展的影响3)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社交和人格发展6.3 教育干预与支持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2)教育干预在学生问题行为处理中的作用3)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七、结论本文全面、详细地探讨了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的内容,包括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以及学习、情绪、动机、教育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教育政策B. 学习者的心理过程C. 教学方法D. 学校管理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认知主义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抽象运算阶段答案:D3.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生理需求答案:C4.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A. 条件反射B. 强化C. 观察学习D. 内在动机答案:D5. 学习者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什么?A. 教师的权威B. 学生的主动性C. 教学内容的系统性D.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风格,从而设计出更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案。
其次,教育心理学提供了关于学习动机、态度和情感的理论,帮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再次,教育心理学还涉及评估和诊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为教师提供干预策略。
最后,教育心理学还关注教师自身的心理状态和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 描述布鲁纳的“螺旋课程”理论。
布鲁纳的“螺旋课程”理论认为,教育应该通过螺旋式上升的方式,逐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这种课程设计强调学生在不同阶段重复学习相同的主题,但每次学习都比前一次更深入、更复杂。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构建起对知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三、论述题1. 论述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设计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
其次,应用学习动机理论,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利用记忆和认知策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存储和检索信息。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一方面?A. 教育方法B. 学习者的心理过程C. 教育政策D. 教学设施答案:B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3. 以下哪个理论是维果茨基提出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社会文化理论C. 认知发展理论D. 信息加工理论答案:B4.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金纳B. 班杜拉C. 弗洛伊德D. 马斯洛答案:B5. 以下哪个选项是教育心理学中动机理论的一个分支?A. 认知负荷理论B. 期望价值理论C. 元认知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答: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教师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动机等心理过程,从而设计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指导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以更好地支持学生的成长。
2. 解释什么是“元认知”以及它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答: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识、监控和调节的能力。
在教育中,元认知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学习任务、监控学习进展和调整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自我指导能力。
3. 描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并说明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答: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的重要性。
在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观察和模仿正确的行为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社会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答: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风格,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其次,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自我效能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我调节能力;再次,利用元认知策略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最后,创造一个支持性和挑战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索。
当代教育心理学心得
当代教育心理学心得当代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关于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学科,通过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认知、学习策略等方面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在学习和了解当代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心得。
首先,当代教育心理学强调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能力,因此教育者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评估方式,以帮助学生实现最大程度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当代教育心理学重视学习环境的营造。
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积极、支持和鼓励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育者需要创造出积极的班级氛围,提供丰富而合理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学习反馈和评价,以促进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的提升。
另外,当代教育心理学强调情绪管理和压力调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压力,如焦虑、挫败感等。
这些情绪和压力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教育者需要帮助学生学会管理情绪和调适压力,通过情绪调节、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积极应对策略,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困难时期,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
最后,当代教育心理学强调与家长和社会的合作。
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家庭和社会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者需要与家长和社会共同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学习机会。
教育者应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与社会资源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支持和帮助。
总之,当代教育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
通过学习和应用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教育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代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3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3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3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4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4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4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P12)4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4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4一、研究的方法★4二、研究的步骤4三、研究的有效性5第二章学生心理(重点章)5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发展★ 5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5二、维果茨基的发展观5第二节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5一、个性和社会化发展5二、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与自尊6第三节学生的个体差异6一、个体的智力差异6二、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6三、社会文化背景及性别差异6第三章教师心理(重点章)7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与特征 7一、教师的角色★P77 7二、教师的特征7第二节教师的专业品质7一、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7二、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7三、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7第三节师生互动 7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7二、学生对教师的影响7三、师生的相互作用7第四节教师的成长与培养 7一、教师的专业发展7二、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8第五节教师职业倦怠 8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8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P101)8第四章学习心理导论 8第一节学习及其分类 8一、学习的界定8二、学习的作用8三、学习的分类8四、学习的相关概念9第二节学习与脑(略)9一、大脑发育及学习的关键期假说9二、脑的特异化与学习9三、学习与脑的可塑性9第三节学习理论发展(略)9一、两种倾向的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9二、行为倾向、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取9三、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的出现9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9第五章行为学习理论9第一节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9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9二、华生的行为主义9第二节联结主义理论 9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9二、桑代克的学习律9第三节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9一、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斯金纳9二、强化理论9三、行为的学习9第四节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新进展 9一、社会认知理论——班杜拉9二、观察学习9三、行为主义新进展9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9第一节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9一、格式塔的学习理论9二、符号学习理论——托尔曼9第二节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P160 10一、认知表征理论10二、认知结构理论10三、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则10四、发现学习10第三节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P165 10一、有意义学习10二、认知同化过程10三、接受学习10第四节学习的信息加工论 10一、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加涅10二、学习的条件10三、教学事件10第七章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章)10第一节建构主义思想渊源与基本观点10一、建构主义思想渊源10二、建构主义分类10三、当代建构主义基本理论观点10第二节个人建构主义理论 11一、激进建构主义——冯格拉塞斯费尔德11二、生成学习理论——维特罗克11三、认知灵活性理论——斯皮罗11第三节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11一、文化内化与活动理论——列昂节夫11二、情境性认知与学习理论11三、支架式教学11四、建构主义评析11第四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1一、马斯洛的学习理论11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11第八章学习动机(重点章)11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11一、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11二、学习动机的作用12三、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P214 12四、学习动机的分类12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 12一、强化论12二、需要层次说——马斯洛★P219 12三、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12四、成就动机理论与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阿特金森12五、控制点理论——罗特12六、归因理论——韦纳★P226 12七、成就目标理论——德维克12八、自我价值理论12九、自我决定理论——德西、瑞安12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2一、教学吸引12二、兴趣激发12三、反馈与评定12四、奖励与惩罚12五、合作与竞争12六、归因指导★12第九章知识的学习(重点章)12第一节知识的分类与表征 12一、知识及其含义12二、知识的分类12三、知识的表征12四、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13第二节知识的理解13一、知识的理解类型与过程13二、知识理解的影响因素13三、概念的学习13第三节错误概念的转变13一、错误概念及其性质13二、概念转变及其过程13三、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与条件13四、为概念转变而教13第四节知识学习与迁移13一、迁移及其分类13二、迁移的理论与研究14三、为迁移而教★14第十章技能的学习14第一节技能的概述14一、技能及其特点14二、技能与知识及习惯的关系14三、技能的分类14四、技能的作用14第二节动作技能 14一、动作技能的结构与类型14二、动作技能的形成14三、动作技能的培养★P311 14第三节心智技能 15一、心智技能形成的过程15二、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征15三、心智技能的培养15第十一章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15第一节问题与问题解决15一、问题及其分类15二、问题解决的界定15第二节问题解决的过程15一、问题解决的模式15二、一般问题解决的过程15三、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15第三节问题解决的训练15一、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P343 15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15第四节创造性思维16一、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16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16第十二章学习策略(重点章)16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 16一、学习策略的界定16二、学习策略的分类16三、学习策略与信息加工过程及元认知的关系★16四、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16第二节认知策略 16一、复述策略★P370 16二、精细加工策略★P376 16三、组织策略16第三节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17一、元认知的结构17二、元认知策略17三、资源管理策略17第四节学习策略的促进17一、促进学习策略的原则17二、常见的学习策略17三、策略促进的方法17第十三章品德的形成17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 17一、品德的基本界定17二、品德的心理结构★17三、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17第二节道德发展的理论17一、道德认知的发展17二、道德情感的发展17三、道德行为的发展17第三节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18一、品德的内化过程18二、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18三、品德培养的方法18第四节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18一、过错行为与不良品德行为18二、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18三、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P436 18第十四章教学设计18第一节设置教学目标 18一、设置教学目标的意义18二、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P444 18三、教学目标的分类——布卢姆★P446 18四、教学目标的设计18第二节选择教学模式★P453 18一、直接教学18二、探究学习18三、基于问题学习18四、合作学习★P465 19五、个别化教学19第三节设置教学环境 19一、课堂空间19二、教学组织19三、教学媒体19第十五章课堂管理19第一节课堂管理概述 19一、课堂管理的相关概念19二、课堂管理的阶段性——布罗菲、伊伏特逊19三、课堂管理的目标19第二节课堂管理过程 19一、课堂规则和程序的设计19二、课堂规则和程序的建立(学年开始几周)★P494 19三、课堂规则和程序的维持和完善19第三节处理严重的问题行为19一、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19二、行为矫正原则★P503 20三、实用行为分析程序20第十六章学习评定(重点章)20第一节学习评定概述 20一、学习评定的相关概念20二、学习评定的重要性(功能)★20三、学习评定的模式20四、学习评定的方法★20五、教育决策与学习评定20六、良好评定的指标20第二节标准化测验20一、标准化测验的类型20二、标准化测验的优点与劣势★P522 20三、测验的新进展20第三节教师自编测验 20一、教师自编测验与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区别20二、设计测验前的计划20三、教师自编测验的具体形式20四、编制测验的注意事项20五、学习理论的启示20第四节真实性评定与评定结果报告 20一、真实性评定★20二、评定结果的报告方式20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P4)2、学习与教学因素教学五要素:* 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当代教育心理学课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
总结词
多样性、灵活性、创新性
详细描述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桥梁。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与手段,注重多样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 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评估与反馈
总结词
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
内容分析法
对教育文本、课程、教 材等进行定量和定性分 析,揭示其内在的心理
结构。
跨文化研究法
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 教育现象,探讨文化对
心理发展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01
02
03
04
课程设计
根据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设计符合其认知规律的课程
。
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的心理学素养,使其 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学生的心理
社会性发展理论与教育
社会性发展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他 人的行为来学习,社会环境对儿童的行为塑造起着重 要作用。
教育应用
根据社会性发展理论,教育者应提供良好的榜样和积 极的社会环境,鼓励儿童参与社会活动和集体生活, 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合作精神。
性别角色发展与教育
性别角色发展理论
情感发展理论与教育
情感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 会经历一系列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 的心理社会任务和危机,需要得到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教育应用
根据情感发展理论,教育者应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和情 感表达方式,提供情感支持和引导,帮助儿童建立积极 的情感态度和情感调节能力。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详细描述
当代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总3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1、简要叙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答:是要研究的是教与学,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
2、说说学与教过程的模式。
答:学与教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年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
在这一模式中,学生、教学、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学习与教学及其评价/反思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3、当今教育心理研究的新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
(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4)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
(5)研究实际情境的影响。
(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
(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
(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4、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定量研究又称为“量化研究”“量的研究”,它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
它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数据统计方法等。
其基本过程是:假设—抽样—资料收集—统计检验。
研究者首先明确分析志研究的问题,确定其中的重要变量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或者相关关系做出理论假设,然后通过概率抽样的方式选择研究样本,使用可靠而有效的工具和程序来采集数据,进而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来检验所假设的变量关系。
质性研究又称为“质的研究”是指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采用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实际互动来理解和解释他们的行为。
这种研究一般不使用量表或其他测量工具,而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质性研究不像定量研究那样通过收集事实资料来检验已有的理论假设,而是采用自下而上的思路,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寻找其中的核心维度,“扎要”于经验资料来建立理论。
当代教育心理学心得
当代教育心理学心得引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关于教育中学习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学科。
在当代社会中,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教育心理学则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和教育方法的指导。
通过学习当代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理论知识的应用学习当代教育心理学,我了解到了不同的心理理论和模型,如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等。
这些理论和模型为我提供了从不同角度理解学生行为和学习经历的框架。
首先,行为主义理论让我认识到奖励与惩罚的重要性。
在教育实践中,合理的奖励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过度的惩罚则可能产生消极的反应。
因此,我在教学中更加注重通过奖励来鼓励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
其次,认知心理学的概念和策略启示了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合理思考的重要性。
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培养其解决问题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同时,通过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支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
最后,人本主义理论让我明白教育是基于师生之间互动和关系的。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
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积极地倾听和鼓励,我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在教育中得到充分的支持和发展。
实践经验的总结在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和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和方法。
首先,个体差异的重视。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关注。
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我可以为他们提供更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其次,积极评价的应用。
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我更加注重积极评价的应用。
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只注重分数和排名,而忽视了学生的进步和努力。
因此,我倾向于采用更全面的评价方式,包括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努力,鼓励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发展有更全面的认知。
当代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1、自我意识(P46):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思维和行为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果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所持有的一种意识存在形式。
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主体的我,即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一个是客体的我,即被觉察到的我。
2、自我概念(P48):是个体对自己的综合看法。
①自我概念是在个体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②自我概念主要受到他人强化和评价的影响。
包括:自信、自尊、自我概念的稳定性、自我定型。
3、自尊(P49):指个体对自己的价值的感受。
或者说,是个体是否接受自己、尊重自己的感受。
有研究表明:高自尊的学生在某些方面表现得更成功。
4、认知风格(P58):是指个体在感知、记忆、思维、问题解决、决策以及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典型方式。
其主要特征是:持久性与一致性。
常见的认知风格有4种: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反思性和冲动性、整体性和系列性和深沉加工和表层加工。
5、刻板印象(P66):指人们对某个特定的群体(以宗教、性格、民族或地域划分)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笼统的看法。
这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戴有色眼镜看人”。
6、职业倦怠(P100):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也有人译为“职业枯竭”或“工作耗竭”。
教师职业倦怠是用来描述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7、广义学习(P110):指人和动物的学习。
鲍尔和希尔加德(Bower&Hilgard,1981):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中凭借经验(或练习)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教材定义)学习是个体(人或动物)以自己现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心理结构为基础,通过与客体信息进行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充实或调整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而这种变化会对个体以后在相关情境中的活动水平和方式产生影响。
当代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第二章1.准备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
(教育与心理发展的一般关系)2.图示:儿童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
3.同化:利用原有图示把新刺激纳入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
4.顺应:当主体不能利用原有图示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须随刺激影响而改变的过程。
5.平衡:指一切心理的成长(包括儿童智慧的发展)向着更加复杂和更加稳定的组织水平前进的过程。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6.客体永久性:当某一客体儿童事业中消失的时候,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
(四阶段)7.最近发展区:儿童借助成人帮助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原有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的发展观教育与发展的关系)8.内化:个体将社会环境中吸收的知识转化为心理结构的过程。
9.支架式教学: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
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维果斯基的发展观内化学说)10.智力:一种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
流体智力:指基本与文化无关的、非语言的心智能力,如空间关系认知、反应速度、记忆力以及计算能力等。
晶体智力:指应用从社会文化中习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是在实践(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形成的能力。
(卡特尔的智力理论)11.场依存型:基本上倾向于依赖外在的参照(身外客观事物)的一种认知风格。
场独立型:基本上倾向于依赖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的一种认知风格。
12.系列性策略:从一个到下一个假设是呈直线的方式进展的。
整体性策略:指全盘上考虑如何解决问题。
13.深层加工: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将所学内容与更大的概念框架连接起来,以获取内容的深刻意义。
表面加工:指记忆学习内容的表层信息,不将他们与更大的概念框架联结起来。
(认知方式的差异与教育)第三章14.学习:广义的学习:学习是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和内部心理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当代教育心理学
内容摘要
教育心理学应用领域广泛,本书第九章将介绍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决策、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改革 等领域的应用案例,探讨如何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教育心理学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中,本书第十章将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探讨 未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方向。 《当代教育心理学》是一本全面深入探讨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旨在帮助读者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 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基本概念和研 究方法,掌握学习理论和学习过程的基本要素和机制,理解认知、情感和动机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掌握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原则和方法,了解学习环境与技术支持对有效学习的促进,掌握学业 评价和心理评估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决策、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改革等领域的 应用案例,以及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等。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学习过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它指出,学习是一个复杂 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认知因素、情感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 素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表现。这本书还介绍了 学习理论的发展和趋势,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情境学 习理论等。这些理论为教育心理学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学 生的学习效果和体验。
精彩摘录
《当代教育心理学》是一本经典的教科书,它涵盖了教育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 究成果和理论。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这本书的精彩摘录,以帮助读者 更好地了解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和趋势。
这本书强调了研究方法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它指出,教育心理学的 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和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这 本书还强调了研究方法和结果的透明度和可重复性,以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可 信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小题,每题 1 分,共20分)★第一章^2. 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 A )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3.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D )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B加涅C乌申斯基D桑代克4. (C)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A.罗杰斯B鲁宾斯坦C杜威D.布鲁纳★第二章^1.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到达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C)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 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C )A.自主感对羞耻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勤奋感对自卑感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4. 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 )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冲动型D.反思性★第三章^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何种角色(D )A.平等中的首席B.管理者C反思者D.促进者3. 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学习行为。
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 C )A.扇贝效应B.南风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巴纳姆效应4. 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 A )A.行动研究B.撰写日记C观摩讨论D.案例分析5. 某教师认为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通,自己疲于应付教学活动,常常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
按照他的说法,造成这种压力的原因是( B )A.社会对教师群体重视不够B.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C教师职业的特殊性D自身的心理素质问题★第四章^1. 下面哪种情况发生了学习?(D )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2. 下面哪种学习不属于学习的主体分类?(C)A.人类学习B.机器学习C网络学习 D.动物学习4•下列哪种学习不属于加涅所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 B )A.态度B.习惯C言语信息 D.运动技能5•下面哪种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C)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十位C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D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第五章^1. 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箱”实验,证明了学习是(A)A.建立刺激一一反应联结的过程B.认知同化过程C产生顿悟的过程D信息加工过程3•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有机体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与其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之为(B)A.消退B泛化C获得D分化4•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B)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5•下面哪位心理学家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C)A.马斯洛B韦纳C班杜拉D.阿特金森6•—个学生过分害怕兔子,我们可以一次让他选看兔子的照片,与他谈论兔子,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兔子,让他靠近笼中的兔子,最后让他摸兔子、抱起兔子,消除对兔子的惧怕反应。
这样一种改变行为的方法属于(C)A.代币奖励法B.行为塑造法C系统脱敏法D肯定性训练8•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下列哪一条学习规律?(B)A.练习律B效果律C准备律D.近因律★第六章^1•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景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的创立者是(B)A布鲁纳B苛勒C奥苏贝尔D加涅2•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C)A.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B有意义的发展学习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D接受学习和发展学习3•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A)A.布鲁纳B奥苏贝尔C加涅D.桑代克4•学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后,再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这种学习属于(B)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组合学习★第七章^1•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上的教学称为(B)A.支架教学B.情境教学C探索教学D.合作教学2. 根据乔纳森提出的知识获得三阶段模式,高级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哪种方式(C)A.练习B反馈C学徒关系D经验3•随机通达的教学是由谁提出的?(A )A斯皮罗B.马斯洛C维特洛克D.列昂节夫★第八章^1•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属于内在动机的是(A)A获得解答B获得高分C获得老师表扬D获得好名次2•某一学生怕老师,说明他在班上最缺少马斯洛所说的下面哪一种需要的满足?(A.求知需要B.自尊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3•有人把学业失败的原因说成努力不够,这种归因属于(D)A.内部稳定性的归因B.外部而不稳定的归因C外部而稳定的归因D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4. 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与害怕失败者相比,追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D)A.比较难的任务B.非常难的任务C非常容易的任务D难度适中的任务5. 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当学生完成较容易的作业时,教师应使其心理紧张程度控制在(A)A较高水平B较低水平C非常低的水平 D.中等水平★第九章^1.“我们知晓的比我们能说得多”讲的是什么知识?(D)A.陈述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隐性知识3. 概念教学中为了防止学生出现概括不足,需要给学生呈现(D)A.正例B规则C反例D变式6. 两种任务在学习过程、学习材料、学习目标等方面具有的共同成分越多,迁移效果越明显。
这表明何种因素其主要作用?(A)A相似性B概括因素C学习策略D心向8.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属于哪种迁移?(A)A.同化迁移B.顺应迁移C重组迁移D逆向迁移9. 学习骑自行车后不利于学习骑三轮车,这种迁移属于(B)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第十章^1. 下列对技能描述正确的是(C)。
A.技能就是活动程序B.技能就是潜能C技能是通过练习能提高的 D.技能一下子就能学会3. 下列属于常见的心智技能是(C)A驾驶汽车 B.洗衣服C解两步应用题 D.听到声音5. 下列有关动作技能学习中练习说法不正确的是(B)A.练习包括有意义的重复和反馈B.练习就是不断的重复C练习中存在高原现象D练习有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快慢变化不大三种形式★第十一章★2. 熟悉了杯子是喝水用的,却看不到杯子反过来,可以作为烛台属于(B)A.定势B功能固着C缺乏生活经验D粗心大意4•思考和讨论时,首先尽量联系出所有可能想出的方法,最后才集中加以评判,这种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被称为(A)A.脑激励法B.分合法C自由联想技术D创造性思维法5•个人面对某种问题情景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观念的数量,表示的是创造性的什么特征?(C)A独创性B.变通性C流畅性D新颖性★第十二章★1•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控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2•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A)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前后一样快D•没有规律3•以下哪种学习策略属于精细加工策略?(A)A•谐音联想法B.分散学习C多种感官参与D画出系统结构图4•学业求助属于学习策略中的(D)A认知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资源管路策略★第十三章★1•下列关于品德描述正确的是(A)A.其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B.品德就是道德C.品德就是个性品德一定危害社会2•皮亚杰对道德认知的研究方法是(D)A.道德两难故事B.守恒实验C沙盘游戏D对偶故事法4•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前,将自己处在他人位置,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情感的能力是(C)A.同感B.以病人为中心C移情D.自我★第十四章★2•直接教学模式适合于(A)A.事实性知识B.教授论文的写作C结果不良领域知识 D.态度学习3•比较适合新手教师采用课堂设计形式是(B)A.特殊的课堂设计B基本的课堂设计C暂时的课堂设计D全班讨论4•掌握学习模式是由心理学家(C)提出的。
5人・斯金纳B布鲁纳C布卢姆D・斯莱文★第十五章★1.需要重点监视学生是否遵守规则和程序的年龄阶段是(B)A・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B小、学中年级C小学毕业和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2. 最能反映学生学习时间的质量的是(D)A分配时间 B.教学时间C投入时间 D.学业学习时间4. 能够最小限度地打断课堂不良行为处C应用理方式是( A )A・非言语线索B・反复提示后果D表扬6•某一班级约定:上课前要静静地等待老师到来,这一约定属于(A.群体凝聚力B•群体规范C课堂气氛D人际关系、简答题(共4道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3.支架式教学与最近发展区的关系是怎样的?在教学中有何应用?关系: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 理论是形成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而支架式教学则是“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理论中的进一步发展与运用。
因为,(1)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
换句话说,最邻近发展区定义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可见儿童的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
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2 )而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
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很显然,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
如上所述,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