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必修1课件:第二章 本章优化总结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A4-终极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物质的分类《优化方案》P27 知道各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二、分散系相关概念1、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的物质。
2、分散系的分类(1)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溶液、胶体和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2)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可以分为九种。
比较三种分散系的不同:《优化方案》P31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1、胶体的分类①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分子胶体如:蛋白质胶体(蛋白质溶液)、淀粉胶体(淀粉溶液)粒子胶体如: AgI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气溶胶如:烟、云、雾、灰尘②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液溶胶如:AgI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固溶胶如:烟水晶、有色玻璃、合金2、Fe(OH)3胶体的制备、硅酸胶体的制备、碘化银胶体的制备(1)Fe(OH)3胶体的制备Δ取一个干燥洁净的小烧杯,加入25mL蒸馏水,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Fe(OH)3胶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2)硅酸胶体的制备在试管中加入3-5mL Na2SiO3溶液(饱和的Na2SiO3溶液按1:2或者1:3的体积比用蒸馏水稀释),滴入1-2滴酚酞溶液,再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至溶液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
静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iO3+2HCl=H2SiO3(胶体)+2NaCl(3)碘化银胶体的制备在碘化钾稀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边滴入边震荡。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总结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 1 - 第二节化学平衡.......................................................................................................... - 7 -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方向............................................................................................ - 23 - 第四节化学反应的调控............................................................................................ - 26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一、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定量描述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如果反应体系的体积是恒定的,则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为v=ΔcΔt或v=ΔnV·Δt。
3.单位常用mol·L-1·s-1或mol·L-1·min-1表示。
4.注意事项(1)一般来说,随着反应的逐渐进行,反应物浓度会逐渐减小,化学反应速率也会逐渐减慢。
因此,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是指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瞬时反应速率。
(2)由于在反应中纯液体和固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液体或固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液体或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3)在同一化学反应中,选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系统总结课件-PPT精美课件
解析:思考②中应着重考虑采取的各项措施中“相同” 的因素,就是为了消除它们对灯泡亮度的影响;思考③中 灯泡较暗,可以说明它们对应的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质未 完全电离;而灯泡较亮,它们所对应的电解质溶液中的电 解质不一定完全电离;思考④中盐酸是一元酸,如果氯化 氢的浓度和它电离出来的 H+浓度相等,即可说明氯化氢 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思考⑤中醋酸和一 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其溶液导电能力较弱,但两者混合后,
•
9.联系具 有客观 性,即 是事物 本身所 固有的 ,不以 人的意 志为转 移的。 要从事 物固有 的联系 中把握 事物, 切忌主 观随意 性。但 人们可 以根据 事物固 有的联 系,改 变事物 的状态 ,调整 原有的 联系, 建立新 的具体 联系。
•
10.是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 则的要 求。坚 持为人 民服务 的工作 态度, 坚持求 真务实 的工作 作风, 坚持从 群众中 来到群 众中去 的工作 方法.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章末系统总结 一、知识体系构建
二、实验专项探究 (一)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弱的探究 1.原理:并联盛有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组成相似的 不同电解质溶液的烧杯、灯泡(效率相同)。根据灯泡亮度 判断烧杯内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进而推测 电解质的强弱。 2.仪器:电源,烧杯,灯泡,电线若干。
(2)①酸、碱、盐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水中发生了 电离,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可以做定向移动,其导电能力 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有关 ②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相等、电极的材料和规格相同、两极的电压相等、灯泡的 规格相同等 ③不同意,醋酸、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较小, 肯定是弱电解质,虽然氯化氢、氯化钠、氢氧化钠的电离 程度较大,但不能说明它们一定完全电离,也就是说,不 能说明它们是强电解质 ④等于 ⑤强酸、强碱和大部分 盐 弱酸、弱碱、H2O 和小部分盐 5 个灯泡都亮起来了, 与盐酸、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对应的灯泡较亮,另 外两只较暗,但明显比混合前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件
3.酒精灯的使用
(1)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容积的23。
(2)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加酒精,以免失火。
(3)绝对禁止用一个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4)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切不可用嘴去吹。
课件制作:慧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4.物质加热
第三章
第四章
(1)给固体加热可用试管、蒸发皿,给液体加 热可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有些仪器如 烧杯、烧瓶等不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爆炸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有毒品
放射性物品 腐蚀品
课件制作:慧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2.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名师解惑
一、实验安全及防护 1.防爆炸 (1)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2)在用H2或CO还原CuO时,应先通入H2或CO,在装置 尾部收集气体并检验纯度,若尾部气体已纯,说明装置中的 空气已排尽,这时才可对装置加热。 说明:可燃性气体主要有H2、CO、CH4等。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慧谷文化·跨越高考
新课标 人教版·必修1
化学
课件制作:慧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慧谷文化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目
第四章
录
•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
第一节 化学实验安全
•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钠的单质(共32张PPT)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硬度?
熔点?
锂
钠
钾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2019)第二 章第一 节第一 课时钠 的单质( 共32张 PPT)
视频:钠的物理性质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2019)第二 章第一 节第一 课时钠 的单质( 共32张 PPT)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2019)第二 章第一 节第一 课时钠 的单质( 共32张 PPT)
用。
性质进行预测和检验的认识模型。
英国化学家戴维坚持不懈地从事 于利用电池分解各种物质的实验研究。 1807年发现了金属钾,几天之后, 他又从电解碳酸钠中获得了金属钠。
(汉弗里·戴维 1778-1829)钠的原子结构:来自+11 2 8 1
Na
极易失去e-
+11 2 8
Na+
钠原子极易失电子 显强还原性
一、钠的化学性质:
在上面的实验中,我们也观察到,金属钠是保存在煤 油中的,为什么金属钠可以且需要保存在煤油中呢?
新切开的金属钠光亮的表面很快变暗了,是因为钠 与氧气发生了反应,在钠的表面形成了一薄层氧化 物,这种氧化物是白色的氧化钠
现在我们在回来观察一下刚才切开的金属钠,同学们 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呢?
以隔绝空气。 1、与氧气的反应:4Na + O2 = 2Na2O
上面的反应是金属钠在常温下与氧气的反应,如果加 热,金属钠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2019)第二 章第一 节第一 课时钠 的单质( 共32张 PPT)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2019)第二 章第一 节第一 课时钠 的单质( 共32张 PPT)
观察现象
探究结论
表面变白 熔化成闪亮的小球 剧烈燃烧,燃烧时 火焰呈黄色 最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和化学平衡常数(课件PPT)
应用
②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值越大,则正反应为吸 热反应;反之,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③用于计算平
衡浓度,物质的量分数、转化率等
说明:①对于一个可逆反应,浓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不是唯一 的,它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 写不同,各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不同,平衡常数的 表达式就不同。
可知为4 mol·L-1,则①的平衡常数K1=[NH3]平·[HI]平=
5×4=20,C正确。
[答案] C
谢 谢!
[解析] 若反应向右进行,则X2、Y2、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 浓度范围依次是:0~0.1 mol·L-1、0.2 mol·L-1~0.3 mol·L-1、0.2 mol·L-1~0.4 mol·L-1;若反应向左进行, 则X2、Y2、Z三种物质浓度范围依次是:0.1 mol·L-1~0.2 mol·L-1、0.3 mol·L-1~0.4 mol·L-1、0~ 0.2 mol·L-1。
①NH4I(s)
NH3(g)+HI(g);②2HI(g)
H2(g)+I2(g)。达
到平衡时,c(H2)=0.5 mol·L-1 c(HI)=4 mol·L-1,则此温度
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
A.9
B.16
C.20
D.25
[解析] 由H2和HI的平衡浓度可推算出①反应生成的HI和 NH3的浓度都为0.5×2+4=5 mol·L-1,由于NH3没有转 化,其平衡浓度仍为5 mol·L-1,而HI的平衡浓度由题意
密度一定(ρ= )
不一定 平衡
反应体系内有有色物质时,颜色稳 颜色
定不变
平衡
注意: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有两个核心判断依据: (1)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2)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依据其他有关的量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时,最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版本
一、常见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同一事物) 交叉分类法:依据物质的不同属性同时按照多种标准 将物质进 行分类的方法。
2、树状分类法(同一类事物)
二单、物击质的此分类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2、氧化物分类 3、酸的分类 4、碱的分类 5、盐的分类
三、分散系 1、分散系定义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 )物质 [分散剂]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分散系中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d>100nm
大量分子的集合体
泥水 不能
能
不能
不能
4、(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5、(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是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难电离 的物质。 (2)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强酸、强碱和易溶盐可拆,其他物质不可拆。 (3)书写离子方程式步骤: 写、拆、删、查。 (4)离子之间若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五、电离方程式
1、电离:物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 。
NaCl = Na+ + Cl-
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要点: (1)元素守恒(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数目相等)
(2)电荷守恒(正电荷总数=负电荷总数) (3)电离过程中,原子团不拆开
①丁达尔效应–—第—»四特第级性五级
光束通过胶体时看到一条光亮“通路”的现象。是由于胶体粒子
对光的散射形成的。
应用:区分溶液与胶体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③电泳– 第二级
由于胶体粒• 子第带三有电级荷,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粒就向某一极做定向运动。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2.2《离子反应》共4课时(新).pptx
(3)删: 删去方程式两边形式相同的离子:
2Ag++2NO3-+Cu2++2Cl- = 2AgCl↓+Cu2++2NO3-
(4)查: 整理方程式并检查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
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系数约成最简 整数比。
2Ag++2Cl-=2AgCl↓
电解质。
⑵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部分分子电离
成离子的电解质。
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
能否完全电离,即电离程度
常见的强电解质: 强酸: HCl、HBr、HI、H2SO4、HNO3、HClO4等。 强碱: NaOH、KOH、Ba(OH)2、Ca(OH)2等
绝大多数盐:NaCl、NH4Cl、Fe(NO3)3、BaSO4等
H+ + OH- = H2O
思考:是否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都可以写成 H+ + OH- = H2O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结论: H++OH-=H2O这一离子方程式只能表示强酸 和强1、碱澄生清成石可灰溶水性中盐滴和入水硝这酸一类型的中和反应。
H+ + OH-== H2O 2、氢氧化铜溶于盐酸
非电解质: ⑼⑽ 能导电: ⑴⑸⑺⑻ ⑿
启示:
1、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 2、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
下才能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解质是化合物,而不是混合物, 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课件(共55张PPT)
可溶性碱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含氧酸盐
讨论小结3:
3.酸
酸+指示剂
酸+碱性氧化物 盐+水 酸+碱 盐+水 酸+盐 新盐+新酸
某些含氧酸 水+酸性氧化物
讨论小结4:
4.碱
碱+指示剂
碱+酸性氧化物 盐+水 碱+酸 盐+水 碱+盐 新盐+新碱
讨论小结5:
5.盐
盐+酸 新盐+新酸
一 、 本 学 期 学校提 出了“ 以安全 工作为 主线” ,要时刻 不忘对 学生进 行安全教育,始 终 把 安 全 放 在工作 的首位 。平时 要多开 展活动 ,以活动 形式增 强班级 的凝聚力,对学
生 进 行 安 全 教育,加 强学生 的安全 意识。 二 、 班 级 纪 律方面 一个班 级,要想 有良好 的班风 ,必须要 有良好 的纪律 才行.因 而,我 从 以 下 几 点 入手: 1、 课堂 纪律首 先师生 共同制 定班规 班纪,并 制定 相应的 奖惩办
【应用】因胶粒带电荷,且同种胶粒带有的电荷相同,相互排
斥在一般情况下,胶粒不容易聚集,因而胶体是比较稳定的分 散系,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
胶体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4.胶体的聚沉
使溶胶粒子变大而从溶液中析出沉淀的过程。
①加入电解质溶液:
中和胶粒所带电荷,使之聚成大颗粒。 显然,胶粒带正电,所加电解质中阴离子所带负电荷越高, 阴离子浓度越大,聚沉效果越明显;胶粒带负电,所加电解 质中阳离子电荷愈高、离子浓度愈大,聚沉效果越明显.
根据分散质与分散剂的状态,它们之间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
分散剂 分散质
气
气
液
液
固
固
气溶胶(云、烟、雾):分散剂为气体 1.按分散剂的不同 液溶胶(Fe(OH)3等):分散剂为液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离子反应》--知识点归纳
2―《离子反应》--知识点归纳一、电离1、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2、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他们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不仅如此,酸、碱、盐等在熔融状态下也能电离而导电,于是我们依据这个性质把能够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统称为电解质。
二、电离方程式H 2SO 4 = 2H + + SO 42-HCl = H + + Cl -HNO 3 = H + + NO 3-硫酸在水中电离生成了两个氢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
盐酸,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氯离子。
硝酸则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硝酸根离子。
1、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我们就称之为酸。
酸 —→ H ++ 酸根离子2、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碱 —→ 金属离子 + OH -3、电离时生成的金属阳离子(或 NH 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盐 —→ 金属离子/ NH 4+ + 酸根离子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KCl 、Na 2SO 4、AgNO 3、BaCl 2、NaHSO 4、NaHCO 3KCl == K ++ Cl ―Na 2SO 4 == 2 Na ++ SO 42 -AgNO 3 ==Ag + + NO 3―CH 3COOH == CH 3COOH ― + H + NH 3·H 2O == NH 4+ + OH ―酸式盐:NaHSO 4 == Na + + H + +SO 42 - NaHCO 3 == Na + + HCO 3―[小结]注意: 1、 HCO 3-(弱酸不能拆)、OH -、SO 42-等原子团不能拆开;2、HSO 4―在水溶液中拆开写,在熔融状态下不拆开写。
三、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 ①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②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2、总结: ①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
课件《氧化还原反应》优质PPT课件_人教版1
HCl + HClO
是
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来分
(10) 2H S + SO 特征: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2 2 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的关系:
3S + 2H2O 是
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CaCO3+2HCl==CaCl2+H2O+CO2↑
化合价降低、还原反应(被还原)
C+u2 O + H02
高温
Cu0+
+1
H2O
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被氧化)
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称为 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被氧化)
0
+2
Fe + CuSO4
+2
0
FeSO4 + Cu
化合价降低,还原反应(被还原)
注意:并非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
H2+CuO == Cu+H2O
(8) Na CO + 2HCl 2CuO + C
2Cu + CO2
2 3 氧化反应一定先与还原反应发生
电子的得失
2NaCl +H2O +CO2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9) Cl + H O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呢?
2 2 本质定义: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特征: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本章总结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ppt
(3)百分含量(或转化率)—压强(温度)—温度(压强)图像:
解题原则:“定一议二”。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包括纵坐标、横坐标和曲线所表示的三个变量, 分析方法是确定其中一个变量,讨论另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图Ⅰ 中确定压强为105 Pa或107 Pa,则生成物C的百分含量随温度T的升高而 逐渐减小,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再确定温度T不变,作横坐标的垂 线,与压强线出现两个交点,分析生成物C的百分含量随压强p的变化 可以发现,压强增大,生成物C的百分含量增大,说明正反应是气体总 体积减小的反应。同理也可分析图像Ⅱ。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答案】A
【解析】根据所给数据,甲、丙为等效平衡,则其中n(CO)相等。 乙相当于甲平衡后,再加入a mol CO2,平衡右移,n(CO)增大,丁把 CO、H2O折合成反应物相当于2a mol CO2、a mol H2,和乙等效,所以 乙=丁>丙=甲。
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方向
3.等效平衡规律
对于可逆反应 aA(g)+bB(g) cC(g)+dD(g)
反应特点
a+b≠c+d
a+b=c+d
条件
等温等容
等温等压
等温等容 等温等压
换算为化学方 换算为化学方
程式同一边物 程式同一边物 换算为化学方程式同一边 起始投料
质,其“量” 质,其“量” 物质,其“量”成比例
相同
成比例
反应特点
在1.5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N2和3 mol H2,混合气体在一定 温度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开始时的0.8,则该
22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末总结
2
3
5
7
(CO2 )
11.63
13.68
15.93
18.71
(CH3 OH)/%
3.04
4.12
5.26
6.93
结合上述数据,从提高 CO2 的转化率和甲醇的产率角度分析,你能得到什么
结论?
[答案] 增大氢气的比例可以提高 CO2 的转化率和甲醇的产率。
5. 下图分别是压强和温度对甲醇产率的影响。
[答案] 0.080 mol/(L ⋅ min) 。
[解析] 300 ℃ 时反应开始10分钟内,甲醇浓度为 0.40 mol/L ,其反应速率
0.40 mol/L
为
10 min
= 0.040 mol/(L ⋅ min) ,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氢
气的反应速率为 0.040 mol/(L ⋅ min) × 2 = 0.080 mol/(L ⋅ min) 。
本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解析] T0 ℃ 时,升高温度,甲醇的体积分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
(CH OH)⋅
(H O)
3
2
平
平
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
。为
3
(H2 )⋅ (CO2 )
平
减小
(CH3 OH)
[解析]
1
300 ℃ 时,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容积的 ,压强增大,体积缩
2
小, (H2 ) 增大,故a错误;压强增大,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
快,故b错误;平衡正向移动,则 CH3 OH 的物质的量增加,故c正确;平衡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2.1 化学反应的描述1. 化学反应的定义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原有物质的化学键破裂并重新排列,形成新的物质。
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的化学反应过程。
化学反应的起始物质叫做反应物,产物是由反应得到的新物质。
3.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必须满足物质守恒和电荷守恒的要求,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量必须相等。
当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量不等时,需要进行平衡处理,使得反应方程式满足物质守恒原理。
4.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通过调整反应物和产物的系数,使得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量相等,从而达到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这个过程叫做配平化学方程式。
5.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可以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化学式和化学符号来表示。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用箭头表示反应方向,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用在反应方程式的上下标表示。
2.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包括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释放出能量,反应过程温度升高的反应。
吸热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吸收能量,反应过程温度降低的反应。
2. 化学反应中的焓变化焓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称为热化学基本量。
焓变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焓值的变化。
焓变可以分为焓增、焓减和焓无变化三种情况。
3. 化学反应中的热变化化学反应中的热变化可以通过反应物和产物的焓值来计算。
当焓增时表示放热反应,焓减时表示吸热反应。
物质的焓变化是其宏观性质的反映。
4.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是指化学反应在恒压下的焓变化。
热效应可以用来判断反应的放热或是吸热,以及反应的放热或吸热程度。
5. 化学反应的热化学图表示化学反应的热化学图是指用焓数值和反应物质量的关系对化学方程式进行定量描述。
热化学图可以通过焓变计算反应物质和产物的热变化。
2.3 化学能及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1. 化学反应的能量来源化学反应的能量来源于原子和分子之间的化学键。
第二章 章整理与提升 课件-2020年秋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3 2
H2
N+3H
1 2
N2吸+
3 2
H2吸
NH3 NH3吸
N吸+3H吸
NH吸
NH2吸 +H吸
+2H吸
【整理与提升】
一、合成氨反应历程 二、合成氨反应方向 三、合成氨反应调控
二、合成氨反应方向
【整理与提升】
【思考1】合成氨反应在常温下能否自发?
N2(g) + 3H2(g) 2NH3(g) ∆H < 0
三、合成氨反应调控
【整理与提升】
【思考5】合成氨反应采取400~500℃的高温,使反应物转化率 降低,还能改变什么外界条件既能提升转化率,又能加快速率?
反应程度
【查阅资料】 合成氨反应在298 K时, 平衡常数K = 6.0×105
一般来说,当 K > 105时, 该反应就进行得基本完全了。
二、合成氨反应方向
【整理与提升】
【思考2】合成氨反应在常温下可以正向自发进行,而且反应程度 很大,为什么实际情况却看不到反应发生呢?
答:因为其化学反应速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章整理与提升
高二年级 化学
学习目标
1. 能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能进行平衡常数、转化率的简单计算,能利 用平衡常数和浓度商的关系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2. 能运用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推测平衡移动方向 及浓度、转化率等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能思考化学反应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N2(g) + 3H2(g) 2NH3(g) ∆H < 0
【查阅资料】 合成氨反应在298 K时, 平衡常数K = 6.0×1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3)“在强酸性(或pH=1)溶液中”,即含大 量H+,应考虑H+的影响。 (4)在“强碱性(或pH=14)溶液中”,即含大
量OH-,应考虑OH-的影响。
(5)“因氧化还原反应„„”,即只考虑离子
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知识拓展】
物质的溶解性规律:
酸类易溶除硅酸,碱类钾钠钡和氨。
钾钠铵盐硝酸盐,都能溶于水里面。
盐酸不溶氯化银,硫酸钡铅生沉淀,硫酸银
钙溶一点。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守恒法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
任何化学反应过程中都存在着某些守恒关系
如质量守恒、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
所谓“守恒法”解题就是以某种守恒作为依 据,寻找物质或元素间的等量关系来解题的 基本思路。其特点是可以避开某些繁琐的中 间过程,避免书写复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3.离子共存 离子共存就是离子间不能发生反应。 其解题关 键是仔细审题,挖掘题目的内在隐含条件。 (1)分清是“能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 存”。 (2)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不能含有在溶液中 有颜色的离子,如 Cu2 、Fe2 、Fe3 、MnO4 等,注意“透明”并不是“无色”。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3.电子得失守恒 电子得失守恒是指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 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 的电子总数。如在反应3CO+Fe2O3===2Fe +3CO2中,还原剂CO失电子总数为3×2e-
与氧化剂Fe2O3得电子总数为2×3e-相等。
栏目 导引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看拆分:难溶物质和气体、氧化物、单 质、难电离物质(如H2O等)都写化学式,可
溶性完全电离物质拆分为离子形式。
(3)看条件:温度、过量等条件能否影响反应. 2.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一般书写时,量不足的物质与参加反应的离 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要与它的化学式相符
合;而足量的物质与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物质
的量之比不一定与化学式相符。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如果没有明确的用量,用任一反应物作为足 量写出的离子方程式均属正确。 书写方法步骤: (1)定义完全反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为1 mol。
(2)找出完全反应物质各组成微粒的物质的量.
(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量物质的物质的量。 (4)运用离子反应的条件完成离子方程式的书 写。
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质量守恒 质量守恒就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保持不变;反应前后每一种元素的原子 个数保持不变;在配制或稀释溶液的过程中, 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2.电荷守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对于任一电中性的体系,如化合物、混合 物、溶液等,电荷的代数和为 0,即正电荷总 + + 数和负电荷总数相等。如在含有 Mg2 、Na 、 - - SO2 、Cl 四种离子的溶液中存在如下关系: 4 + + - - 2c(Mg2 )+c(Na )=2c(SO2 )+c(Cl )。 4 (2)在离子方程式中,方程式左右两边电荷总 + - 数相等。如在离子方程式 MnO2+4H +2Cl + ===Mn2 +Cl2↑+2H2O 中, 左侧电荷总数为 +4+(-2)=+2,右侧电荷总数为+2,两侧 电荷总数相等。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本章优化总结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知识体系构建
一、物质的分类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二、化学反应的分类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专题归纳整合
离子方程式及离子共存
1.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一般考查常见的离子
反应,其正误判定要做到四看: (1)看守恒: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 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