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下学期五单元兰亭集序知识点
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
《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二、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今:次第较后;第二。
2、俯仰一世古:一俯一仰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今:低头抬头。
3、或取诸怀抱古:胸怀抱负。
今:抱在怀里;胸前等。
4、亦将有感于斯文古:这些文章。
今: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三、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贤德之人。
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死生亦大矣大事2、形容词作动词足以极视听之娱穷尽3、名词作动词一觞一咏饮酒4、意动用法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一样。
把……看作相等5、使动用法引以为流觞曲水使……漂流所以游目骋怀使……游动使……放开四、重点实词1、相与:互相交往。
夫人之相与2、喻:明白。
不能喻之于怀3、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
齐彭殇为妄作五、重点虚词1、所以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用来……办法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的原因2、之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足以极视听之娱/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向之所欣/俯仰之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后之览者助词,的虽无管弦之盛/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至/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达到感慨系之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不能喻之于怀代词,事六、特殊句式1、判断句:死生亦大矣(无标志)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状语后置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当其欣于所遇不能喻之于怀亦将有感于斯文3、定语后置:虽无管弦之盛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4、省略句: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映带(于)左右/列作(于)其次/悟言(于)一室之内/放浪(于)形骸之外七、成语崇山峻岭:高而险峻的山岭。
游目骋怀: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放浪形骸:行为放纵,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
情随事迁: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八、文化常识:1、永和:帝王确立的年号纪年。
《兰亭集序》知识点完整归纳
《兰亭集序》知识点完整归纳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和文学家。
他是王献之的孙子,王珣的儿子。
王羲之精通书法,并在艺术上取得了重要成就,被誉为“书圣”。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兰亭集序》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二、《兰亭集序》的背景三、《兰亭集序》的内容概况四、《兰亭集序》中的主要意思和表达1.描写自然景色:文章通过描绘兰亭、山水、花草树木等自然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的变化。
3.赞美艺术:文章赞美了艺术创作的力量和价值,认为艺术有着超越时空的魅力,能够引领人们享受美好的精神享受。
五、《兰亭集序》中的艺术手法和特点1.精致的描写:文章中的景物描写细致入微,如“烟霞凝结,欲晓还留”、“遥山舒共远,直入海流清”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山水美的真实和细腻。
2.打动人心的情感表达:文章中的情感表达真挚感人,如“对景伤怀,不禁视屏翳然”、“机杼众聚,纷披日月之光”的表述,让人对生命和艺术产生共鸣。
3.抒发对艺术的赞美:文章通过抒发对文学和绘画的赞美,展示了艺术创作的魅力和价值,让人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六、《兰亭集序》对后世的影响1.文字影响:《兰亭集序》的文字风格独特,影响了后世文人的创作风格和艺术表达方式。
2.书法影响:王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艺术价值的认识:《兰亭集序》通过艺术创作的赞美,提升了人们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对后世艺术创作起到了指导作用。
七、《兰亭集序》的主要论点和价值观1.学术追求:文章中提到了“文彩飘然”,赞美了文人墨客的学识和才华。
2.崇尚自然:文章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
3.珍惜时间:文章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呼吁人们珍惜时间,追求永恒的价值。
4.艺术至上:文章表达了对艺术的崇尚和赞美,认为艺术有着超越时空的价值。
《兰亭集序》知识归纳整理
《兰亭集序》知识归纳整理1.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悟.言一室之内:“悟”同“晤”,面对面 ②虽趣.舍万殊:“趣”同“取” (2)一词多义①是⎩⎪⎨⎪⎧是.日也,天朗气清:代词,这定国是.诏:名词,国家大事,大政方针觉今是.而昨非:形容词,正确,对的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动词,表判断惟进修是.急:常与“惟”搭配,使宾语提前 ②一⎩⎨⎧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其致一.也:形容词,一样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把……看作一样 ③修⎩⎪⎨⎪⎧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形容词,高,长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形容词,寿命长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动词,修建修.禊事也:动词,举行则修.文德以来之:动词,整治,施行 ④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名词,情致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动词,到达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动词,表达 ⑤怀⎩⎨⎧游目骋怀.:名词,胸怀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名词,感慨怀.其璧往使:动词,揣着,怀抱怀.敌附远:动词,安抚⑥信⎩⎨⎧信.可乐也:副词,实在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名词,实情愿陛下亲之信.之:动词,信任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副词,随便 (3)古今异义①列坐其次..古义:它(曲水)旁边的地方。
今义: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次要的地位。
②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
指天地万物。
今义:种类。
③或取诸怀抱..古义:襟怀抱负。
今义:抱在怀里;胸前。
④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用来……。
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⑤俯仰..一世 古义:一俯一仰之间,比喻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⑥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
今义:文雅,也指文化或文人。
(4)虚词归纳 ①之⎩⎨⎧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引申为达到,得到仰观宇宙之.大: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足以极视听之.娱:助词,的夫人之.相与: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所⎩⎨⎧所.以游目骋怀:代词,与“以”组成固定结构,“用来……”或因寄所.托:代词,与“托”构成名词性词语录其所.述:代词,与“述”构成名词性词语 ③其⎩⎨⎧列坐其.次:代词,代曲水当其.欣于所遇:代词,指“他们” 及其.所之既倦:代词,指“他们”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代词,指人们的 2.词类活用(1)一觞.一咏: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2)所以游.目骋.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放纵,使……奔驰 (3)引以为流.觞曲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 (4)群贤.毕至:形容词用作名词,贤才 (5)齐.彭殇为妄作: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看成平等 (6)足以极.视听之娱:副词用作动词,穷尽,尽享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 3.句式运用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其句式特点。
兰亭集序》知识点梳理
兰亭集序》知识点梳理
一、背景知识
1.作者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擅长行书,为中国书法史上
的巨擘。
2.兰亭: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兰山山上,为建于东晋时期的园林。
兰亭素以风景秀丽、环境优美而闻名。
3.文人雅集:古代文人雅士的聚会,一般在风景秀丽的地方,进行艺术、文学的交流和创作。
二、篇章结构
1.序言:作者王羲之以自谦的语气介绍自己,以及参加兰亭雅集的决定。
三、主要内容
1.作者自谦才华:王羲之在序言中自谦自己的才华,以及因为自身的
职责所限制,无法如愿以偿。
四、主要语言技巧
1.对偶:通过对偶的句式,使文章的语言更加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2.比喻:运用比喻手法,将兰亭比作仙境,用以形容兰亭的美景。
3.对仗:采用对仗的句式,使文字更加韵律流畅,增强表达的力度和
美感。
五、主题思想
1.追求精神境界:《兰亭集序》通过描绘兰亭雅集的情景,表达了作者追求高尚的文化艺术境界的愿望。
六、现实意义
《兰亭集序》以其卓越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被称为中国古代骈文的巅峰之作。
它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文化传统和审美价值观的传承和发展。
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兰亭集序》对于今天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着我们要以高尚的情操面对世界,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1.时代背景:《兰亭集序》是东晋末年的作品,当时中国正处于战乱混乱的时期。
王羲之以此作品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动乱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执着。
2.写作背景:王羲之在著名文人骚客谢安的邀请下,与一众文人墨客齐聚兰亭,共赏横溪之水,写诗作文。
王羲之感慨万分,写下了这篇《兰亭集序》。
3.主题思想:《兰亭集序》通过描绘兰亭之景和文人雅集的场面,表达了王羲之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和对时代动荡的思考。
他以兰亭、文人雅集等象征意义的元素,寄寓了对人生的理想追求和对社会和谐的向往。
4.文学价值:《兰亭集序》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奇迹,被广泛收入文学典籍中。
它的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构思、精湛的书法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上。
5.艺术构思:《兰亭集序》以兰亭的景色和文人雅集的场面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详细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兰亭之美和文人之雅。
整篇文章由一句句铺陈的长句组成,采用了独特的行间对称布局,形成了整体的工整美感。
6.书法技巧:作为一篇书法作品,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充分展现了他的书法造诣。
他的字体工整、优雅,线条流畅,笔意飘逸。
他善于运用各种字体,如隶书、行书和草书等,赋予作品更多的艺术感染力。
7.语言风格:《兰亭集序》语言优美流畅,富有诗意。
全文运用了大量比喻、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王羲之还运用了折衷手法,将古代典籍的语言风格与自己的感悟相结合,使整篇文章既有古人之风,又富有个人特色。
8.网友互动:任何有关兰亭集序的新闻报道、影视作品、文学评论、庆祝活动、社交媒体分享等,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相关内容。
在线讨论和互动也是一种了解《兰亭集序》的方法。
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
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1(一)通假字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意为“像”)(二)词类活用A、形容词作名词:1、群贤毕至(贤,意为“有才有德的人”)2、少长咸集(少长,意为“少者”)3、无丝竹管弦之盛(盛,意为“热闹的场面”)B、名词作动词:1、一觞一咏(觞,意为“喝酒”)C、形容词作动词:1、齐彭殇为妄作(齐,意为“相同看待”)(三)古今异义词1、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指判断动词“是”)2、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3、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4、信可乐也(信,古义:指确定|今义:指书信)5、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6、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今义:指数次,从次)7、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8、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四)一词多义1、之:所之既倦(动词,意为“往”,到达)以之兴怀(代词)夫人之相如(取消句子独立性)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2、修:茂林修竹(意为“高”)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3、虽: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4、于: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连词”)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5、以: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五)特殊句式A、判断句:①死生亦大矣。
(语意山构成判断)B、倒装句:1、状语后置:①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当于欣于所遇。
③终期于尽。
④不能喻之于怀。
2、定语后置:①仰观宇宙之大。
②俯察品类之盛。
6、与1、副词。
表范围,都;整个。
例:与前世而皆然兮(整个)《涉江》2、连词。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整理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背景介绍:
1.兰亭:兰亭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是古代文人雅士常去的地方,被视为风雅之地。
二、文学特点:
1.题材独特:以宴会为主题,通过描写宴会中的景色和气氛,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2.描述独到:通过对笔墨、诗酒、山水的描绘,创造出了富有艺术感的美景和氛围。
三、艺术手法:
1.写景描写:通过对兰亭的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美的形象。
四、主要内容:
1.以宴会起始:开头写了宴席摆设和人们的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2.山水描写:对兰亭山水的描绘,以及山水与宴会相映生辉的情景。
4.人生哲理:通过对友人的人生写照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珍视和追求。
五、情感表达:
1.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友人的称赞和赞颂,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敬重。
2.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友人的人生写照,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珍惜时光的呼吁。
3.对艺术的追求:通过对文房四宝和写墨的描写,表达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艺术追求的执着态度。
六、思想内涵:
1.爱才思进取:作者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许和对朋友之间良好关系的尊重,弘扬了追求卓越的精神。
2.主张情趣和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通过描写宴会的欢乐气氛,表达了追求自由、快乐的人生态度。
3.提倡对故土的热爱和怀念:通过对兰亭的描绘,表达了对故土的怀念和对国家恢复往日荣华的期望。
《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
《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一、题材与背景:1.《兰亭集序》是一篇序文,即对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说明和评价,本文是为了介绍兰亭赋(古代文学作品)而写的序文。
2.《兰亭集序》写作的背景是王羲之应邀参加亲友之间的回乡游园会,游览完兰亭后,王羲之因为醉酒了,就没有和其他人一起参加回乡团拜,而是回到家中,写下了这篇《兰亭集序》。
二、记叙手法与结构:1.《兰亭集序》采用了记叙文的方式,通过描写兰亭的景色、氛围和亲友间的交流活动来表达主题。
2.文章分为七个段落,小节明确,结构严谨,过渡自然流畅。
三、艺术手法与特点:1.以景入情:作者通过对兰亭的描写,展示了兰亭幽静、清新的自然景色,以此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3.诗词集锦:王羲之的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书法和诗词作品,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成就。
四、艺术特点与意义:1.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王羲之通过对兰亭与文化传统的追求,表达了自己对于卓越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2.传承文化传统:作品中融入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于王羲之的影响。
3.兰亭文化:《兰亭集序》以兰亭为背景,借兰亭之名来表达文化追求和人生态度,兰亭成为文化的象征。
4.彰显个性才华:作品中展示了王羲之的诗词和书法才华,彰显了他的个人魅力和才智。
五、主题与内涵:1.追求卓越:《兰亭集序》表达了对于卓越和高尚品质的追求,通过对兰亭和文化传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追求理想和卓越的渴望。
2.传承文化:作品中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通过对兰亭和文化的描绘,传达了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追求。
六、影响与价值:1.文学价值:《兰亭集序》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之一,以其文学的艺术性和思想内涵,被誉为"行书之宗、追求卓越之宝、永恒的经典之作"。
2.书法价值: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自评并列鼎盛的张怀瓘、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为“三苏一柳”,成为后世书法家学习的范本和研究的重点。
3.影响后人:王羲之不仅以其杰出的书法功底,更以其崇高的文化追求和反思人生的思考,影响了后世的文人和学者。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整理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整理1.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民,人称“王逸民”,晋代文学家、书法家,东晋初期的名士。
2.王羲之的书法成就非凡,被誉为“书圣”,对后世书法、绘画影响深远。
二、作品背景:1.《兰亭集序》写于东晋元宝三年(353年)。
2.王羲之当时担任大司徒,曾被任命为帝国的左将军。
三、作品内容:1.《兰亭集序》以云游兰亭为背景,记述了一次意外相聚的宴会事情。
2.作品在开头写了王羲之与朋友在兰亭相见的经过,表现了兰亭悦游的愉快和充满诗意的情景。
3.作品主要描写了宴会上的场景和氛围,以及宴会结束后的情感流露。
4.文中还夹叙了王羲之的自述以及对于宴会不可避免的离别的思考。
四、文学特点:1.形象描写生动:王羲之通过详细描写宴会上的场景、宾客的仪态举止以及景致之美,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宴会的愉快与兴奋。
3.寓意深远:作品中通过兰亭的典故以及离别的主题,表达了对人生短暂而无常的思考,以及珍惜当下、珍惜友谊的深意。
五、艺术价值:1.文章结构严谨:《兰亭集序》结构严谨,内容层次分明,字句精练。
2.书法卓越:《兰亭集序》中融入了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以行、草、篆等不同字体展示了他的书法造诣。
3.形成体裁:《兰亭集序》被视为骈文演进的重要作品,通过王羲之的实践,形成了多种文学体裁和艺术手法的创新和完善。
六、文化影响:1.文学影响:《兰亭集序》被后世广泛传诵,对于唐宋以后文学影响深远,引起了一系列的赋、诗的模仿和续作。
2.书法影响:作为书法家的王羲之,通过《兰亭集序》的创作,达到了书法与文学的完美结合,对后世的书法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兰亭集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杰作,以其优美的文字、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卓越的艺术价值,对中国文化和后世的文学与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
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一、《兰亭集序》的创作背景《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在317年辞官归隐时,应邳郡王司马睿之邀在兰亭上作的序文。
王羲之以自己在兰亭的见闻为主线,结合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写出了这篇蕴含哲理的文学作品。
二、《兰亭集序》的主题《兰亭集序》主要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思考。
文章以兰亭为背景,通过描绘兰亭的景色和相关的文化活动,来展现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王羲之用兰亭作为个人生命的缩影,表现出对光阴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思考。
三、《兰亭集序》的写作手法1.描写手法:通过对兰亭景物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
王羲之以“清景丽句行”,通过文字描写传达出富有艺术感的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2.感慨抒怀:王羲之写文章时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通过对“何萧瑟之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等感慨的表达,表现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四、《兰亭集序》的艺术特点1.以景写情:王羲之巧用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以景写情,使得文章更具艺术感和意境。
2.以情感人:王羲之在写作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以亲身经历和亲身感悟来表现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短暂,透露出浓郁的个人情感。
五、《兰亭集序》的影响《兰亭集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被誉为“永志不忘”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在字画艺术中具有极高地位,更在整个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了后人学习与模仿的对象。
六、《兰亭集序》对现代价值的启示《兰亭集序》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给人们带来许多启示。
其中包括:1.珍惜时光:《兰亭集序》通过描绘时光的流转表达了对光阴的珍惜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时光,好好把握每一刻。
2.感悟人生:王羲之通过自己的感悟,对人生的短暂提出了深刻的思考,使人们认识到人生无常,要珍惜眼前,充实自己的每一天。
3.追求艺术:《兰亭集序》以其高超的艺术表现力,鼓舞着人们追求艺术的热情。
《兰亭集序》知识点完整归纳
《兰亭集序》知识点完整归纳一、文学常识《兰亭集序》选自《_____________》,王羲之,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琅玡临沂(现山东省临沂县)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___________家,有“_____________”之称,世称“___________”。
二、字音癸.(guǐ)丑会.(kuài)稽修楔.(xì) 激湍.(tuān)流觞.(shāng) 管弦.(xián)游目骋.(chěng)怀彭殇.(shāng)三、实词(一)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2、虽趣舍万殊趣通“趋”趋向、取向(二)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古: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3、或取诸怀抱..古:胸怀抱负。
今: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
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7、俯察品类..之盛古义:物品,物类。
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三)词类活用(1)群贤.毕至(形容词作名词,贤才)(2)不知老之将至(形容词作名词)(3)所以游目骋.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纵展;使……奔驰)(4)所以兴.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起)(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一样)(6)齐.彭殇为妄作(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7)况修短..随化(形容词作名词,寿命长;寿命短)(8)死生亦大.矣(形容词作名词,大事)(四)一词多义所以①所以游目骋怀(表凭借,用来……)②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表原因,……的原因)修茂林修竹(高)修守战之具(修理,修整)则修文德以来之(修治)乃重修岳阳楼(修建)一(1)其致一也(统一,一致)(2)悟言一室之内(数词)(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把……看作一样)四、虚词运用1、为(1)引以为流觞曲水(动词,作为,当作)(2)已为陈迹(动词,成为)2、之(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助词,表定语后置)(2)曾不知老之将至(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达到)(4)每览昔人兴感之由(结构助词,的)(5)以之兴怀(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6)暮春之初(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7)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8)夫人之相与(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9)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3.虽(1)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2)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4、于(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连词”)(2)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3)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5、以(1)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2)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3)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6、所(1)或因寄所托(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2)当其欣于所遇(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3)及其所之既倦(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7、所以(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表原因)(2)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表方法,以此用来……的)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兰亭集序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兰亭集序知识点
下面是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兰亭集序知识点,高一语文对很多学生来说不知道怎么学,找不到课文的重点内容,希望通过阅读能帮助各学生,具体如下:
【癸丑】
永和九年的干支年。
【暮春】
春季的最后一个月。
暮,晚。
【兰序】
在绍兴西南,其地名兰渚,渚中有兰亭。
【修禊】
一种消除不祥的祭礼。
古代风俗,农历三月三,临水而祭,以祓除不祥,称为“修禊”。
【毕、咸】
副词,都。
【修】
长,高。
【激湍】
流势大,流速急的水。
【映带】
映衬并像带子般环绕。
【流觞】
把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在曲水上流,任其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而饮之。
觞,酒杯。
【曲水】
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
【次】
处所,地方,指水边。
【丝竹管弦】
都是乐器。
箫笛用竹制成,是管乐器。
琴瑟用弦制成,是弦乐器。
【盛】
多,这里有“热闹”的意思。
【惠风】
让人受惠的风,微风。
【品类】
指自然万物。
【所以】
这里是“用来”之意。
【骋】
奔驰,这里为“舒展”之意。
《兰亭集序》知识点完整归纳
《兰亭集序》知识点完整归纳《兰亭集序》是中国古代文学家王羲之所撰写的一篇书法序文,以行书书法体裁为表达方式。
这篇序文旨在表达王羲之对书法的热爱、对文学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境界的思考,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以下是对《兰亭集序》的知识点完整归纳:1.背景介绍《兰亭集序》写于东晋永和九年(353年),当时王羲之随父王褒临终前劝学,由子王献之纵酒欢游,但当王羲之看到兰亭风景时,受到启发,振臂高呼:“請且听我誦書以解宵虚(请聆听我吟诵诗书,以消除夜半的寂寞)。
”之后,王羲之挥毫泼墨,借此寓意呼唤与昙花结缘,引领学者品读典籍,在法度纪律中寻觅艺术上神奇的发现。
2.内容概述-序:起笔处,传承经典写意病疾日多,道心写景,引当下弦欢当游,以兰亭素地墨以决勾勤恐悲。
-箓:概释作品骈文交錯,形成三归题目光华,神采自然。
-跋:结尾处,详述之十九年。
3.作品特色《兰亭集序》以其雄浩淳厚的墨迹、执当奥细腻的线条,表现出了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造诣。
其章法严谨,用笔苍勁有力,写意上卓绝超群,展现出一种独具匠心的艺术魅力。
同时,王羲之在文字间提倡了“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表现出其对书法艺术及文化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自觉。
4.艺术价值《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史上的文学巨著,被誉为“行书之始祖”和“千古传世”。
它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后人学习和推崇的楷模。
同时,作品中的书法精神、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养料。
5.影响力《兰亭集序》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影响力不仅体现在书法艺术领域,还通过后人的传颂和研究,对中国文化、哲学以及审美意识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品中提倡的“诗书自今客须比,我意新般各遂知。
”这一文化理念,引领着后世人们不断探索艺术的可能性,不断创新和突破。
总的来说,《兰亭集序》作为一篇极具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书法序文,展现了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才华和深厚功底,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下学期五单元兰亭集序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下学期五单元兰亭集序知识点原文欣赏《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翻译: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
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
兰亭集序知识点梳理
兰亭集序知识点一、词法1.通假字悟言一室之内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通取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2.古今异义列坐其次古:它的旁边今:次第较后;第二。
亦将有感于斯文古: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词类活用A.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使动用法游目骋怀:游,使……移动。
骋,使……放纵,开放。
C.意动用法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D.名词作动词映带左右:带,环绕。
一觞一咏:觞,喝酒。
4.一词多义次列坐其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次,编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以次进临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修乃重修岳阳楼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5.虚词运用所以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每览昔人兴感之由二、句法1、判断句死生亦大矣!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2、定语后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3、状语后置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当其欣于所遇不能喻之于怀4、省略句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三、难句翻译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兰亭集序》是唐代文学家王羲之的名篇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下面将《兰亭集序》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背景知识:1.《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在353年为自己整理的《兰亭序》作的序文,王羲之在序中详细叙述了他和友人们邀请在兰亭举行的文会的经过和心情。
2.文会:文人相聚的场所,可以交流文学和艺术。
二、主要内容:1.现场氛围的描写:序中描绘了文会的现场气氛,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描写手法,如“碧落黄泉,冥冥潇湘之宫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等。
通过这些描写,给读者展现了文会的盛况和气氛。
2.王羲之的心情感受:序中表达了王羲之对文会的赞赏和感慨,以及对友人们的敬重之情。
如“暇日先招文士之往还”,“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展现了王羲之对文学和友情的追求和珍视。
3.文学的价值:序中强调了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如“夫人之相与,俨若宾朋”,“居庙堂之高,则忧心忡忡,处江湖之远,则怀若涉世”。
通过这些句子,王羲之表达了文学对个人情感和生活经验的提升和启迪作用。
三、思想内涵:1.追求心灵的自由:王羲之写序的初衷是为了酬谢长官请客,并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慨。
序中多次提到了“自由”一词,强调了自由对个人精神和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和影响。
四、艺术价值:1.语言优美:序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借代等,使整篇序文的语言显得优美、流畅、具有节奏感。
2.视觉效果强烈:序中的描写语言都是以视觉为主,给读者提供美的享受。
如“碧落黄泉,冥冥潇湘之宫也”,“触目皆是心中之景”等。
3.情感真挚:序中的语言感人并充满真情实感,情感真挚。
五、影响和意义:1.《兰亭集序》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后人广为传诵和模仿,成为了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2.彰显了王羲之的学识和才华,表达了王羲之对文学和友情的执着追求和重视。
3.《兰亭集序》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被后人高度赞赏和推崇,对后世文人的艺术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启示。
兰亭集序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代表了王羲之的个人才华和情感追求,也是中华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一下册《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下册《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癸丑】永和九年的干支年。
【暮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
暮,晚。
【兰序】在绍兴西南,其地名兰渚,渚中有兰亭。
【修禊】一种消除不祥的祭礼。
古代风俗,农历三月三,临水而祭,以祓除不祥,称为“修禊”。
【毕、咸】副词,都。
【修】长,高。
【激湍】流势大,流速急的水。
【映带】映衬并像带子般环绕。
【流觞】把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在曲水上流,任其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而饮之。
觞,酒杯。
【曲水】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
【次】处所,地方,指水边。
【丝竹管弦】都是乐器。
箫笛用竹制成,是管乐器。
琴瑟用弦制成,是弦乐器。
【盛】多,这里有“热闹”的意思。
【惠风】让人受惠的风,微风。
【品类】指自然万物。
【所以】这里是“用来”之意。
【骋】奔驰,这里为“舒展”之意。
【极】极尽,尽情。
【信】确实,真。
【夫】助词,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相与】相聚。
【俯仰】一指社会人和事的应酬进退周旋;一说低头抬头,形容时间短暂。
此处取前一个意思为佳。
【取诸】从……中取得。
【因】依,随着。
【所托】所寄者。
【放浪】放纵,无拘无束。
【形骸】身体、形体。
【趣舍】趣,通“趋”,往,取。
舍,舍弃。
【殊】不同。
【欣于所遇】倒装句,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
【暂】短暂,一时。
【快然】高兴的样子。
【曾】乃,竟。
【之】往,到达。
【迁】变化。
【系】附着。
【向】过去,以前。
【俯仰】抬头低头,形容时间短。
【修短】指人的寿命长短。
【化】造化,自然。
【契】古人用木或竹刻的卷契,分成两半,各执一半,以相合为凭证。
【喻】明白。
【固】本来,当然。
【一】一样。
【齐】相等。
【彭】彭祖,传说是古代长寿的人,活了八百岁。
【觞】幼年死去的。
“一死生”和“齐彭觞”,都是庄子的看法。
【由】通“犹”。
【时人】当时与会的人。
【虽】纵使,即使。
【致】情趣。
【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
高一下册《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下册《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一下册《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癸丑】永和九年的干支年。
【暮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
暮,晚。
【兰序】在绍兴西南,其地名兰渚,渚中有兰亭。
【修禊】一种消除不祥的祭礼。
古代风俗,农历三月三,临水而祭,以祓除不祥,称为“修禊”。
【毕、咸】副词,都。
【修】长,高。
【激湍】流势大,流速急的水。
【映带】映衬并像带子般环绕。
【流觞】把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在曲水上流,任其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而饮之。
觞,酒杯。
【曲水】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
【次】处所,地方,指水边。
【丝竹管弦】都是乐器。
箫笛用竹制成,是管乐器。
琴瑟用弦制成,是弦乐器。
【盛】多,这里有“热闹”的意思。
【惠风】让人受惠的风,微风。
【品类】指自然万物。
【所以】这里是“用来”之意。
【骋】奔驰,这里为“舒展”之意。
【极】极尽,尽情。
【信】确实,真。
【夫】助词,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相与】相聚。
【俯仰】一指社会人和事的应酬进退周旋;一说低头抬头,形容时间短暂。
此处取前一个意思为佳。
【取诸】从……中取得。
【因】依,随着。
【所托】所寄者。
【放浪】放纵,无拘无束。
【形骸】身体、形体。
【趣舍】趣,通“趋”,往,取。
舍,舍弃。
【殊】不同。
【欣于所遇】倒装句,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
【暂】短暂,一时。
【快然】高兴的样子。
【曾】乃,竟。
【之】往,到达。
【迁】变化。
【系】附着。
【向】过去,以前。
【俯仰】抬头低头,形容时间短。
【修短】指人的寿命长短。
【化】造化,自然。
【契】古人用木或竹刻的卷契,分成两半,各执一半,以相合为凭证。
【喻】明白。
【固】本来,当然。
【一】一样。
【齐】相等。
【彭】彭祖,传说是古代长寿的人,活了八百岁。
【觞】幼年死去的。
“一死生”和“齐彭觞”,都是庄子的看法。
【由】通“犹”。
【时人】当时与会的人。
【虽】纵使,即使。
【致】情趣。
【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二、古今异义①列坐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今义:次第较后;第二;次要的地位②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③或取诸怀抱..古义:胸怀换负今义: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着;打算④引以为流觞曲水..古义:把?作为如今义:认为⑤a所以游目骋//b所以兴怀....古义:a所用来//b?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三、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一觞一咏(觞:喝酒)(2)映带左右(带:环绕)(二)动词作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三)动词的使动(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四)形容词作名词⑴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⑵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⑶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热闹的场面)(五)形容词的意动(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六)数词的意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七)副词作动词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四、一词多义1之⑴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⑵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⑶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⑷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⑸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2修⑴茂林修竹(意为“高”)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⑶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3虽⑴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⑵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4于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⑵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⑶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5以⑴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⑵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⑶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6一⑴若合一契(一起)⑵其致一也(一样)⑶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看作一样)⑷一觞一咏(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⑸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①死生亦大矣(语意上构成判断)②固知一生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③其致一也(二)倒装句1.状语后置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⑵当其欣于所遇⑶终期于尽⑷不能喻之于怀⑸亦将有感于斯文2.定语后置⑴仰观宇宙之大⑵俯察品类之盛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三)省略句1、(众人)列坐(于)其次2、(众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3、悟言(于)一室之内4、放浪(于)形骸之外【古今异义】1.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
《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
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怀抱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古汉语句式:a)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b)倒装句:欣于所遇(宾语前置)c)倒装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少,年龄轻的人,长,年龄大的`人。
均是形容词作名词。
贤,贤德之人,形容词作名词。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数量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
③齐彭殇为妄作。
“齐”字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④少长咸集。
少长,形容词作名词,年龄大的和年龄小的人。
【一词多义】(1)动词,往,到达。
例:所之既倦。
(2)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
例:以之兴怀。
(3)结助,取消独立性。
例:夫人之相与。
(4)结助,定语标志。
例:极视听之娱。
(5)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
例:暮春之初。
(一)一(1)一起。
例:假设合一契(2)一样。
例:其致一也(3)看作一样。
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边……一边……。
例:一觞一咏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趣舍万殊“趣”通“取”,取向。
或通“趋”,趋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下学期五单元兰亭集
序知识点
原文欣赏《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
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
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
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
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
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
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
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
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翻译: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
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
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
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
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
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
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
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在室内畅
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
怀,放纵无羁地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
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
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等到对得到或
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
之产生。
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
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
最后归结于消灭。
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
”怎么
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
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
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
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
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
诗篇。
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
诗文有所感慨。
简介:
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
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背景: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
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与名流高
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
与会者临流赋诗,
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
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字词:
古今异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