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课文《兰亭集序》
文言文《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兰亭集序》是东晋文学家王羲之所写的一篇文章,全文讲述了王羲之在兰亭赏花、品茗、作诗、陪友,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序”的故事。
该文言文自然流畅,情感真挚,被誉为传世经典之一,后来还被许多名家提炼成楹联、篆刻,成为文化珍品。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呈现《兰亭集序》的原文及翻译。
《兰亭集序》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凝瞩恍惚者,俯仰由人,而并涉以百万亿计,而竭其精微,视之所及,或未始有物,而后之视,亦复如是。
兰亭之会,荟萃成趣,所以然者,以茶酒之意,达磨礼之节,饮食之器,则民情之至也。
维是次也,山川壮观,颓垣废址,旧事重兴,览微知着;如果然者,则东篱菊已陨,西园梅尽,独来乘兴,为此游览,不亦宜乎?至若春和景明,波澜起伏,烟霞瀰漫,落英缤纷,天真云散,远近光波,悉以寄映,晴明度朗,襟情并至,所以庶乎游也。
华灯初上之夜,有数百妓在场中,翩翩起舞;遥相呼应,风送景德,普乐咏奉,自是花落花开之游,人盈人散之场,几时乎君子一笑,矫然而过,夫何妨乎塞上一士,胡为乎琵琶,所弹者无他,是故弹之者,其音哀而不能自已也。
萧萧干柴,空余岁月;不寒而栗于闲庭;目断耳销之间,实已数十年矣。
《兰亭集序》翻译:永和九年,时年癸丑,初春的一个傍晚,我们在会稽山阴的兰亭汇聚一堂,举行禊事。
众贤齐集,各年龄阶层都有人来。
此处有高峻的山峦和茂密的竹林;又有清澈的湍流,在左右的峡谷中流淌。
我们把这当成了漫游酒宴的场所,彼此坐着,迎着美玲曲把饮料一遍又一遍地畅饮畅歌。
虽然没有管弦乐器的陪衬,但酒壮情长,一杯美酒和一首诗歌,足以畅快地表达内心的凄苦。
在这个日子里,天气晴朗,气息清新,风和日暖。
《兰亭集序》原文+译文(人教版高一必修)
《兰亭集序》原文+译文(人教版高一必修)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永和九年,这一年是癸丑年,阴历三月初,(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禊饮之事。
众多的贤人(永和:东晋穆帝的年号。
癸guǐ丑:永和九年的干支纪年。
修禊xì:古代的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会稽kuàijī:郡名。
山阴:一个县名。
)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都到了,老老少少聚在一起。
这里有高大的山险峻的岭,茂密的山林,修长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映带(于)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映衬在周围,引(清流激湍)作为流送酒杯的环曲水流,大家依次坐在它的旁边,即使没有乐器奏乐的盛况,但一边饮酒(映带:映衬,环绕。
觞:饮酒,名作动。
曲水:环形渠水。
流觞曲水流、曲:使动,使……流、弯曲。
)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一边赋诗,也足够用来畅快地抒发内心的情怀。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拂,抬头可以看到浩大无穷的宇宙,(惠风:和风。
“仰观宇宙之大”与“俯察品类之盛”都是定语后置句,“之”乃定语后置的标志。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低头可以看到繁盛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畅胸怀,足够用来充分享受视听的乐趣,确实快乐啊!(品类:指自然万物。
游:使动,使……放纵,骋怀:畅开的胸怀。
极:穷尽,副词作动。
信:实在,确实。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人们相互交往,俯仰之间便度过了一生。
有的人喜欢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与朋友对面交谈;有的人(或:不定代词,有的人。
取诸:诸,兼词“之于”,从……中取得。
晤言:对面谈话。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通过所喜欢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在形体之外,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
虽然(人们的人生)取舍差别很大,(因:通过,介词。
高中兰亭集序原文
高中兰亭集序原文《兰亭集序》堪称中国古代散文中的精品,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高中兰亭集序,以供大家阅读。
高中兰亭集序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高中兰亭集序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
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
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兰亭集序》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文言文原文
《兰亭集序》作者: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kuài)稽(jī)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
群贤毕至,少(shào)长(zhǎng)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⑿,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神龙本兰亭集序之盛(shèng),所以游目骋(chěng)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fú)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qū)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zàn)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xì)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dào),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注释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年—356年共12年。
永和九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支遁等41位国家顶级军政明星在兰亭集会,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暮春:阴历三月。
暮,晚。
会[huì]于会[kuài]稽:会:集会。
会稽,郡名,今浙江绍兴。
山阴:今绍兴越城区。
修禊(qì)事也:(为了做)禊礼这件事。
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
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群贤:诸多贤士能人。
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
兰亭序全文及译文
兰亭序全文及译文兰亭序全文及译文《兰亭序》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
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兰亭序全文及译文,希望大家喜欢。
全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稧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詠,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蹔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翻译: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禊饮之事。
此地德高望重者无不到会,老少济济一堂。
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林木繁茂,竹篁幽密。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映衬在左右,引溪水为曲水流觞,列坐其侧,即使没有管弦合奏的盛况,只是饮酒赋诗,也足以令人畅叙胸怀。
这一天,晴明爽朗,和风习习,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众多的物类,纵目游赏,胸襟大开,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人们彼此亲近交往,俯仰之间便度过了一生。
有的人喜欢反躬内省,满足于一室之内的晤谈;有的人则寄托于外物,生活狂放不羁。
虽然他们或内或外的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当他们遇到可喜的事情,得意于一时,感到欣然自足时,竟然都会忘记衰老即将要到来之事。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课文原文翻译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课文原文翻译1.原文篇一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kuài)稽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zhǎng)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摆布,引觉得流觞(shāng)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不美观宇宙之年夜,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分歧,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伤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痕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前人云:“死生亦年夜矣”,岂不痛哉!每览前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dào),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翻译篇二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春秋年夜的小的都聚积在这里。
兰亭这处所有高峻的山岳,强大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亮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抱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枚举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吹奏音乐的盛况,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酣畅论说幽深内藏的激情了。
这一天,天色晴朗,空气清爽,和风暖和,仰首不美观览到宇宙的浩荡,俯看不雅察看年夜地上万物的繁多,用来伸展视力眼光,坦荡襟怀胸襟,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其实很欢愉。
人与人的交往,很快就渡过了生平,有的人在室内长谈自己的.理想襟怀胸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快乐喜爱的事物,依靠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纵容无羁地糊口。
虽然各有各的快乐喜爱,舒适与躁动各不不异,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应欢快时,一时感应自得.感应欢快和知足,(竟然)不知道衰宿将要到来。
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
兰亭集序王羲之〔魏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
诸多贤士能人都汇聚到这里,年长、年少者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子的左右辉映环绕,我们把水引来作为漂传酒杯的环形渠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喝着酒作着诗,也足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习习,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大地上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等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课文原文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课文原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语文兰亭集序课文原文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语文兰亭集序课文原文》,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原文篇一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高一语文必修课本《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
高一语文必修课本《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推荐文章语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原文与翻译热度:人教版语文教材《谏太宗十思》原文及翻译热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热度:高一语文下《赤壁赋》原文及翻译热度:高中语文《采薇》原文及翻译热度:《兰亭集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必修课本《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原文永和(1)九年,岁在癸丑,暮春(2)之初,会于会(kuài)稽(3)山阴之兰亭,修禊(xì)(4)事也。
群贤(5)毕至(6),少长(zhǎng)(7)咸(8)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9),茂林修竹(10),又有清流激湍(11),映带(12)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13),列坐其次(14)。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15),一觞一咏(16),亦足以畅叙幽情(17)。
是日也(18),天朗气清,惠风(19)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20),所以(21)游目骋(22)怀,足以极(23)视听之娱,信(24)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25)。
或取诸(26)怀抱,悟言(27)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28)。
虽趣舍万殊(29),静躁(30)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31)自足,不知老之将至(32);及其所之既倦(33),情随事迁(34),感慨系之(35)矣。
向(36)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3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8),况修短随化(39),终期(40)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41),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42),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dào)(43),不能喻(44)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45)。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46),录其所述(47),虽世殊事异(48),所以兴怀,其致一也(49)。
高中语文文言文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及译文
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及译文王羲之《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
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永和九年,岁星在癸丑,三月初三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祓禊活动.许多著名人士统统来了,年轻的和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
这专访有高峻的山岭主,茂盛的树林,外长的竹子。
还有澄清的急流,在左右映衬环绕,引来作为流觞的曲水。
大家依次坐在水边,虽然没有琴、瑟、箫、笛演奏的盛况,但边喝酒边赋诗,也足够畅叙衷情.这一天,天色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
抬头看到天空的广阔,低头看到万物的众多,藉此放眼观赏,开畅胸怀,可以尽情享受耳目的乐趣,确实是欢乐的。
人与人的相处,时间很短暂。
有的把自己的抱负倾吐出来,和朋友在一间房屋里谈论;有的凭借爱好的事物寄托志趣,过着放纵性情的生活。
虽然各人谋求的和抛弃的千差万别,性格的安静和浮躁也不一样,可是当他们对接触到的事物感到高兴,被自己暂取得,就愉快地自满起来,不知道衰老即将来到。
等到他们对谋求或者取得的事物已经厌倦了,尽情就随着事物的改变而改变,感慨也随之而来了。
高一下《兰亭集序》原文及作品鉴赏
高一下《兰亭集序》原文及作品鉴赏《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
《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兰亭集序永和1九年,岁在癸丑,暮春2之初,会3于会稽4山阴5之兰亭,修禊事也6。
群贤7毕至8,少长9咸10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11,茂林修竹12,又有清流激湍13,映带左右14。
引以为流觞曲水15,列坐其次16。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17,一觞一咏18,亦足以畅叙幽情19。
是日也20,天朗气清,惠风21和畅22。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23,所以24游目骋25怀,足以极26视听之娱,信27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28。
或取诸29怀抱,悟言30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31。
虽趣舍万殊32,静躁33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34得于己,快然自足35,不知老之将至36。
及其所之既倦37,情随事迁38,感慨系之39矣。
向40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41,犹不能不以之兴怀42。
况修短随化43,终期44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45!”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46,未尝不临文嗟悼47,不能喻48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49。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50,录其所述51。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52。
后之览者53,亦将有感于斯文54。
文学赏析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
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
全文共三段。
文章首段记叙兰亭聚会盛况,并写出与会者的深切感受。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原文翻译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原文翻译1.原文篇一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译文篇二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禊饮之事。
此地德高望重者无不到会,老少济济一堂。
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林木繁茂,竹篁幽密。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映衬在左右,引溪水为曲水流觞,列坐其侧,即使没有管弦合奏的盛况,只是饮酒赋诗,也足以令人畅叙胸怀。
这一天,晴明爽朗,和风习习,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众多的物类,纵目游赏,胸襟大开,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人们彼此亲近交往,俯仰之间便度过了一生。
有的.人喜欢反躬内省,满足于一室之内的晤谈;有的人则寄托于外物,生活狂放不羁。
虽然他们或内或外的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当他们遇到可喜的事情,得意于一时,感到欣然自足时,竟然都会忘记衰老即将要到来之事。
等到对已获取的东西发生厌倦,情事变迁,又不免会引发无限的感慨。
以往所得到的欢欣,很快就成为历史的陈迹,人们对此尚且不能不为之感念伤怀,更何况人的一生长短取决于造化,而终究要归结于穷尽呢!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
高一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文言文翻译
高一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文言文翻译高一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文言文翻译在日常的学习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
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翻译: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在)三月上旬(的某一天),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举行祓禊活动。
讲解:“永和九年”是用年号纪年法纪年,即:使用帝王确立的年号加上序数词纪年;“癸丑”是用干支纪年法纪年,即使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进行依次组合(甲子-乙丑-丙寅-等)来纪年;这一年为东晋穆帝确立“永和”这一年号的第九年,也是“癸丑”年。
两种纪年方法一般单用,这里叠用有清晰纪年的作用,但更重要的要算是音韵上的作用。
“暮春”是用孟仲暮纪月法纪月,即:三月。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
“禊”为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
《兰亭集序》还有个别称叫“禊帖”。
鉴赏:一语道尽时地事也。
原文: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翻译:有贤德的人都来(到这里),年轻的、年长的都(在这里)会集。
讲解:“贤”“少”“长”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为“有贤德的人”“年轻的人”“年长的人”;“至”“集”后都省略了介宾短语“于此”,作状语。
鉴赏:八字写尽来人,更写尽修禊之盛事。
原文: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翻译:这里有高大险峻的山岭,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
讲解:“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三个短语都使用了互文的修辞,翻译时都需要调整。
“映”为动词“辉映”,“带”为致词“环绕”,其后省略了介词“于”。
鉴赏:二十字写尽幽美环境。
《兰亭集序》原文及译文
《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作的一篇序文,创作于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
当时,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风雅集会,称为“修禊”。
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王羲之将这些诗歌集结成册,并撰写了这篇序文。
《兰亭集序》不仅以其文学价值著称,更因其书法艺术成就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在永和九年的癸丑年,暮春时节,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了禊饮之事。
这里聚集了许多德高望重的人,老少皆有。
兰亭这个地方有环抱的山峦,繁茂的林木,幽密的竹林。
还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映衬在左右,引溪水为曲水流觞,列坐其侧。
即使没有管弦合奏的盛况,只是饮酒赋诗,也足以令人畅叙胸怀。
这一天,晴明爽朗,和风习习,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众多的物类,纵目游赏,胸襟大开,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人们彼此亲近交往,便度过了一生。
有的人喜欢反躬内省,满足于一室之内的晤谈;有的人则寄托于外物,生活狂放不羁。
高中课文兰亭集序原文
高中课文兰亭集序原文高中课文兰亭集序是非常著名的佳作,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高中课文兰亭集序原文,欢迎大家阅读。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知识扩展:兰亭集序读后感死,我们害怕;即使碰到了它的衣角我们也惊慌不已,所以我们尽可能地远离,希望一直不会在某个转弯路口,碰见它。
生,我们留恋;在年轻时,我们忘却关注这个世界;年老后,我们多想一直睁着眼睛,多想看看这我即将远去的花花世界。
可人总是这样,在失去之时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珍惜眼前美景,只留下唉声叹气,抱怨当时的'无知。
文中作者在兰亭集会上心情愉悦,此时的他却突然领悟到,快乐时光的短暂。
“死生亦大矣”表明了王羲之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
我想每个人都期望“好景常在,好花常开”,王羲之也不例外,他也想留住现在,尽情地享受在“生”的乐趣中,和志同道合的人畅谈志趣抱负;可是同时代有的人却随着自己的性情、爱好,不受拘束,放纵无羁的生活,这是他们所追求的。
当他们沉浸在自得、愉悦时,衰老却在背后不知不觉地到来,于是,人们感叹人生无常。
《兰亭集序》课文原文及翻译
《兰亭集序》课文原文及翻译《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kuài)稽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zhǎng)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摆布,引觉得流觞(shāng)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不美观宇宙之年夜,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分歧,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伤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痕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前人云:“死生亦年夜矣”,岂不痛哉!每览前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dào),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翻译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春秋年夜的小的都聚积在这里。
兰亭这处所有高峻的山岳,强大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亮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抱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枚举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吹奏音乐的盛况,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酣畅论说幽深内藏的激情了。
这一天,天色晴朗,空气清爽,和风暖和,仰首不美观览到宇宙的浩荡,俯看不雅察看年夜地上万物的繁多,用来伸展视力眼光,坦荡襟怀胸襟,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其实很欢愉。
人与人的交往,很快就渡过了生平,有的人在室内长谈自己的.理想襟怀胸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快乐喜爱的事物,依靠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纵容无羁地糊口。
虽然各有各的快乐喜爱,舒适与躁动各不不异,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应欢快时,一时感应自得.感应欢快和知足,(竟然)不知道衰宿将要到来。
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译文及注释
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
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原文:兰亭集序东晋-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翻译: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字“骨”以来物以载文高一兰亭集序文言文翻译及原文(精选9篇)
字“骨”以来物以载文高一兰亭集序文言文翻译及原文(精选9篇)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以下是编辑帮家人们找到的高一兰亭集序文言文翻译及原文(精选9篇),仅供借鉴。
翻译篇一永和九年,是癸丑之年,阴历三月初,(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众多贤才都汇聚在这里,年长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
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清流激湍)� 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饮酒一杯,咏诗一首,也足以令人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意。
这一天,清明爽朗,和风习习。
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极尽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呀!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时把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畅谈;有时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自由放纵地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取舍爱好各不相同,恬静与躁动不同,(可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自己所要的东西暂时得到了,感到高兴和自足,不觉得老年即将到来;等到(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随着产生。
过去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成为旧迹,仍然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是一件大事。
”怎么能不悲痛呢?每当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和我所感慨的)像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他们的文章而感叹悲伤的,不能明白于心。
本来就知道,那种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命和*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后代的人看现在,也正如同我们今天看过去一样,这真是可悲呀!所以我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抄录他们做的诗赋,即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是人们兴发感慨的由缘,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后世的读者,也将有感慨于这次聚会的诗文。
判断句篇二①死生亦大矣(语意上构成判断)②固知一生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③其致一也动词的使动用法篇三(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省略句篇四1、(众人)列坐(于)其次2、(众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3、悟言(于)一室之内4、放浪(于)形骸之外判断句篇五死生亦大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介绍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 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 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 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 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 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 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 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 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 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 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7、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千古同心,千古同慨,作者的思绪从 有限转入无限,又归结到《兰亭集》的撰 集上,既点出了作序的缘起,又留下了无 穷的回味。 随着时光的流逝,人的生命也终有尽 期。作者在感时之余,转为伤逝。把庄子 之言斥为“虚诞”和“妄作。”不能学太 上之忘情,忘掉生和死的界限。
8、为什么说这是一篇书序? 作诗的理由
兰亭集序
王羲之
说课人:盛珍珍
‖王羲之其人其书其事
1、王羲之其人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 山东)。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 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 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 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 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 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 的高度。
王 羲 之 像
2、羲之其书
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 的书法圆转凝重,全然突破了隶书的 笔意,被后代尊为“书圣”。 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 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 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 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 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 《丧乱帖》等。 行楷《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
(修禊事也,群贤毕至) 成书的经过 (故列叙时 人,录其所述)
作诗的情形 (一觞一咏, 借题发挥 亦足以畅叙幽情) (诗人的生死观)
成书的意义
(后之览者, 亦有感于斯文)
‖对偶修辞
句型上的分类 句中对:同一句上下两个词语互相对偶。 例如:清流激湍、游目骋怀。 单句对:上下两句互相对偶。 例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隔句对: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 句。 例如: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第2自然段
之:定语后 置的标志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
这 和风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自然万物 用来
信可乐也。
实 值 在 得
放开、 敞开
穷尽
参考译文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 吹来心情舒畅。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 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 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尽视和听的乐 趣,实在快乐啊!
第4自然段
符契。两半,可 合在一起
面对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
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悲伤 无根据 明白
未成年而死去的人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 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 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次(集会)的 诗文 纵使 情趣 一个个
第3自然段
助词,引起下文 取消句子独立性
一俯一 仰之间
有的人
之于
通“晤”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
通“趋”趋向 对…事情 等到 到达 一时 高兴的样子 不一样 满足 附着 过去
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
‖古代书法名家
二王——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前者为书圣。 钟王——三国魏钟繇、东晋王羲之
苏黄米蔡——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颜柳——唐书家颜真卿、柳公权,书史上又有“颜筋柳骨” 之称。
初唐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唐草书的杰出代表“颠张醉素”--张旭和怀素 二张——指东汉张芝、唐代张旭二位善草书之书家 赵董——指元代赵孟俯,明之董其昌 邢张米董——晚明四大家邢侗、张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四 人 虞欧褚薛——初唐的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 薛稷
‖文体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 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 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 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 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 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 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 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 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 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 容。
癸丑(
guǐ )
‖ 生 词 注 音
பைடு நூலகம்
会稽山( kuài jī)
修禊事( qì
激湍( tuān 流觞( shānɡ 骋怀( chěnɡ
)
) ) )
放浪形骸( hai )
趣舍万殊 ( qǔ
一契( qì 嗟悼( jiē dào 彭殇( shānɡ
)
) ) )
‖课文研读
第1自然段
ɡuǐ
春季的末 一个月
介词结构“于会稽 山阴之兰亭”后置
谢谢观赏
‖引用
1.“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死生亦大矣” 《庄子‧德充符》引孔子之言:“死生亦大 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 与之遗。” (原是用来形容“道”的作用。)
‖传统习俗
元宵:元月十五,赏灯吃汤圆。 修禊:三月三日,临水宴饮、洗涤不祥。 寒食:约在清明节前一、二日,禁火寒食。 端午:五月五日。 七夕:七月七日。 中秋:八月十五日。 重阳:九月九日,登高、赏菊、饮酒、敬 老。
县名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 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
的 举行 一种祭礼 都 都
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
高高的竹子 酒杯
作诗 排列 旁边
映衬、围绕
乐器
省略动词宾语
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
繁盛
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参考译文
本来
一、齐,作动词。把…看做一样(相等)
参考译文
每当我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 (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 (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 会这样。(我)本来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 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 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 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 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思想情致却是一 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命这件 大事吧。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因 指“向之”句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自然 到、及
参考译文
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喜 欢讲自己的抱负志趣,(与朋友)在一室之内面 对面交谈;有的人随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 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各人的爱好 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各不相同,但当他对所 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一时很自得,快乐而满足, 竟不觉得衰老将要到来;等到他对自己喜爱的事 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 也就随着产生了。从前感兴趣的事,转眼之间, 已成为陈迹了,还不能不因此而引起心中的感慨; 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终归于尽。古人说: “死和生是一件大事啊。”这怎么不叫人悲痛万 分呢?
‖问题探究
1、第一段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兰亭盛 会的?
明确:先总叙时间、地点及集会,再 叙人、地、事、乐。 2、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 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 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 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3、第一、二自然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
5、第三自然段所议论的问题是什么? 死生亦大矣。 6、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的议论跟前一段是怎 样联系的? 用“人之相与(人的交往),俯仰一世(过 得很快)”句承上启下,由此引发对生活的感慨, 自然之极。接着作者指出两种生活方式的人,都 是在美好的时光中“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事过境迁,又留恋于过去的美好时光,即留恋于 生之乐 。再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终期于 尽),死即失去美好的生活,多让人心痛,至此, 作者得出“死生之大”的观点是水到渠成。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2自然段): 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 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 第二部分(3、4自然段): 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 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 慨。
时间:永和九年,岁在 癸丑,暮春之初。 活动:会于会稽山阴之 兰亭,修禊事也。 为文动机:当时与会者 共有42人,饮酒赋诗一 共写下了37首诗,后来 王羲之将这些诗汇集成 册,并写了一篇序文, 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 行书的《兰亭集序》。
点?
写景抒情,叙议结合。如叙说“此地有崇山 峻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下面紧接着引 申而论“虽无丝竹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 下面也同样是叙议结合:“是日也,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得出这 样的结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 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作者为何说“信可乐也”? 良辰: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永和九年,这年是癸丑年,三月初,(名士 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为的是到水边 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 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 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 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 绕,把水引到(亭中)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漂 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 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一边饮酒一边赋 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