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数学上册课题三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篇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作文大全、心得体会、申请书、演讲稿、教案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ssays, experience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e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篇教案的评估标准应该明确,以便准确评估学生的表现,教案是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提前准备好的文件,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实数课题实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实数课题实数的概念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实数课题实数的概念,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实数概念的理解。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实数的定义、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实数的分类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实数的概念,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和无理数,对数的运算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实数的定义和实数与数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实数的概念,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会正确运用实数进行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数的定义和性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实数的定义、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实数的分类、实数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制作实数概念的课件,包括实数的定义、实数与数轴的关系等内容。
2.准备练习题: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数轴,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从而引出实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实数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如实数的分类、实数的性质等。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实数的概念。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1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分析: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
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
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
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
)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9篇)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9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学心得体会、工作心得体会、学生心得体会、综合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军警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eaching experience, work experience, student experience,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 party member experience, training experience, military and police experience, observation and feedback, essay collection,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9篇)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练习三
探索发现
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估算的方法。
板书设计:
3.练习三
三位数乘两位数
估算
教案连接
探索发现
第二课时
一、实际应用
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会观察图上的信息。
首先让学生说说图中的信息,其次再让他们估计结果。
二、数学游戏:
通过学习新知,来运用在实践中。
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体会获胜喜悦。
教案连接
探索发现
练习三
科目
数学
年级
四年级(上)
授课教师
薛万和
主题单元
三、乘法
课题
3.练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口算和估算的能力,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2.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乘法竖式、乘法估算。
教
学
难
点
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小组合作
2.第4题
让学生观察图上的信息,特别是两只挂钟上的时间。
学生观察后,可以让他们回答笑笑与淘气的问题。鼓励学生交流估计的方法。
时间:从10时~~10时25分。(25分)
110×25 =
让学生先估算再计算。
3.第5题“神舟”号航天飞船。
对计算方法不作要求,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方法的多样化。
这个游戏的策略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先占领棋盘上的哪个格子;二是,怎样估计格子上的积是哪两个数相乘的结果。
让学生通过自己玩的过程中,逐步体会游戏的策略。
板书设计
3、练习三
观察图上的信息估计结果
教学反思
知识连接
数学游戏——抢占阵地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教学难点: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估计距离的方法。
课前实践: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
教学流程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指导活动
教学随笔
一、激兴导入
问题生成
1、交流上节课学生写的数学日记,《我心目中的千米》
四、
当堂达标
拓展提升
1、完成27页做一做
2、完成27页做一做,估计教室的长、宽各是多少?
3、独立完成《课堂达标作业》先完成的交由老师批阅全对后负责批阅本组同学的作业。
4、作业反馈。
教师穿插其中起组织者的作用。
五、
整理反思
畅谈感受
学生畅谈感受。
请大家用一句话谈一下上课的感受或收获?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4、量一量。
学生测量后,组织交流。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直尺,除了0~10厘米之间一段是1分米之外,你还能找出1分米吗?
2、师:你们能画出长1分米的线段吗?画好后,小组里的同学互相检查。
师:比画一下,看1分米有多长?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
3、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分米,你知道1米是几分米吗?小组合作在米尺上数一数,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重点:知道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难点: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形成表象。
核心知识点: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教学流程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指导活动
教学随笔
一、
激兴导入
问题生成
出示课本第31页的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11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案的具体内容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点)七、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八、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九、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十、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十一、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十二、教学反思(教者对该堂课教后的感受及学生的收获、改进方法)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11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目标:1、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概念。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3、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正确地理解分数的概念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
初步概念。
教学关键: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并形成表象。
教具学具的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纸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由分月饼不公平,引出“平均分”;把一个月饼分成大小的不一样的2份,不公平,再次强调“平均分”;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引出“一半”,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进行表示,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一)认识1/2的意义和读、写。
(二)认识1/3的意义。
(三)概括分数的意义并叙述几分之一。
(四)折纸游戏,补充分数的意义。
(五)引出分数的概念。
(六)自学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并指生汇报。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说课(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说课(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说课第【1】篇〗《分数的简单应用(二)》教学设计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整数除法和乘法的知识来解决。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一分、拿一拿,理解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探求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初步了解分数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重点:掌握实际问题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说教学难点:利用图形、语言、算式三种表征的转化来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说教学准备课件等。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复习导入。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折出它的,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出来。
全班展示、交流不同的折法。
出示作业纸上的苹果图:要求学生将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写出一份占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两份占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并将苹果总数的涂成红色,苹果总数涂成绿色。
2.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应用分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1”是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时如何用分数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为学习新知作好准备。
(二)尝试探索,学习新知1.阅读与理解。
(1)课件出示例2,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有12名学生在踢毽子,其中是女生,是男生。
男女生各有多少人?(2)交流:说一说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3)你能用画示意图的方式表示出“其中是女生,是男生”吗?(4)展示学生画的示意图,并进行对比和交流。
(5)请学生修改或完善自己画的图。
2.分析与解答。
(1)借助示意图,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①引导学生读图思考:因为是女生,要求女生人数就要把12平均分成三份,求出一份是多少,并要求学生以同样的思路去求男生的人数。
②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求男生人数的其他方法,并让学生选取自己认为简便的方法。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3.回顾与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七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
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一)第1课时学情分析:在本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能够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的问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在学习第四单元时,我们初步认识了百分数,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关于百分数的知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板书,对学生没有说完整的知识点,可以进行适当补充。
2、引入:百分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处很大,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知识。
板书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一)二、互动新授1、探究“增加百分之几”解题方法。
(1)引导学生认识“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加”这种物理现象,并让学生看教材第87页情境图,并提出数学问题: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月增加了多少?(2)尝试解答。
①小组讨论:“增加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学生反馈,教师适当总结:增加百分之几指的是多出来的体积占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②指导学生画线段图。
50M3③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对解题有困难的学生适当指导。
学生反馈解法:方法一:(50-45)÷45 方法二:50÷45≈111.1%=5÷45 111.1%-100%=11.1%≈11%指名学生说出自己具体的想法:方法一:先算增加了多少立方厘米,再算增加了百分之几。
方法二:先算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再算增加百分之几。
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4.3 可能性例3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4.3 可能性例3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对事件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和推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事件的可能性,并进行准确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事件的可能性:理解事件的可能性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 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区分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事件的可能性。
3. 可能性的计算:运用简单的概率计算方法,计算事件的可能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对事件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和推理。
2. 教学难点:运用简单的概率计算方法,计算事件的可能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可能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对事件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和推理。
(2) 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区分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事件的可能性。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概率计算方法,计算事件的可能性。
3. 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可能性知识进行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可能性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事件,运用可能性知识进行判断和推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可能性2. 板书内容:(1) 事件的可能性(2) 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3) 可能性的计算七、教学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特别是(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概率计算方法,计算事件的可能性。
这个部分是本节课的核心,涉及到学生对可能性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如何将抽象的概率计算方法具体化,使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案(推荐16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案(推荐16篇)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并能指出和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2.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现实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和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认识周长”是一节帮助学生建立周长概念的一节课,这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认识平面图形是学习的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并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难点: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尝试探究,认识周长1、创设情景,感知周长。
师: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段动画好吗?(演示动画:两只小蚂蚁比赛谁爬得快,找了两片相同的树叶,要求沿着树叶的边缘爬一周。
红蚂蚁爬到一半的时候,就没有沿着树叶的边缘爬了,而是从树叶的中间先爬到终点;而黑蚂蚁是沿着树叶的边缘爬的,比红蚂蚁后到终点。
)师:你认为谁应该是冠军?说说你的理由。
(落实到规则上来。
强调是沿着树叶的边缘爬一周。
)师:你们真是公正的小裁判,黑蚂蚁才是真正的冠军。
师:(出现表示树叶周长的边框。
)我们的冠军黑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缘爬了一周,那黑蚂蚁究竟爬了多长呢?同学们想想,这实际上是在求什么?生:求这片树叶一周的长度。
师:树叶一周的长度就叫做这片树叶的周长。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数学王国里的一个新朋友------周长。
(板书:周长)(齐读课题两遍)以前听说过周长,从字面上理解,周长是什么意思?生:周就是一周,长就是长度,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
(教师引导) 2、尝试操作,理解周长。
(1)摸一摸师:(拿一个三角板)孩子们,你能指出这个三角板的一周吗?(学生边指边说)师:(走到学生中间,任意拿起一本数学书)问:你会指出数学书封面的一周吗?学生回答。
师:老师给孩子们准备了一些平面图形,放在课桌里的,请孩子们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摸一摸它的一周。
2024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6篇)
2024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6篇)2024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篇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复习(一)(p125)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比较熟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掌握连除、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解答。
教学重点:复习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比较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混合运算及两步计算应用题,今天我们要复习这部分内容。
通过复习,要使同学们更好地熟练地进行解答。
二、复习运算顺序1、提问:有哪几种计算?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2、请学生归纳:(运算顺序及小括号)3、练习复习(一)第2、3、4题。
(1)各自独立完成。
(2)校对,讲评2、3题,校对后讲评第4题。
三、复习应用题。
1、各自分析,解答第5、6题。
2、完成后,说说分析思路解题步骤。
3、引导归纳: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四、小结:(混合运算顺序,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五、作业《作业本》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复习(二)(p126)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会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分析所学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解答。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正确分析各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熟练地解答。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1、练习第8、9题题组练习。
(观察比较得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强调解题时认真审题)。
2、练习10、11、12题,独立完成,逐题讲出思考过程,讲评。
3、练习第13题,明确题意,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答。
4、第14题是移多补少的逆向应用题。
师生共同探讨完成。
5、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应注意什么?6、作业《作业本》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复习(三)(p127)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地进行解答。
2、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渗透对应的思想。
三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第三单元
板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2)练习:2米=()分米30厘米=()分米1米-2分米=()分米14厘米+26厘米=()分米3.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师:我们来测一测硬币的宽度和书桌的高度吧!(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例3)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小题。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单位换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4.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1)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2)用手比画一下,1分米的长度。
(3)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4)估测一下黑板的长度约是多少分米。
指名学生到前面测量,看谁估测的最接近准确长度。
三总结提升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各自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既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四课堂作业新设计在一块长2分米的塑料板上,沿长标刻出长度为1毫米的线段,可以标出多少段?(考查知识点:对分米的认识;能力要求:能熟练应用分米的相关知识)三、板书(课堂小结)教学反思课题长度、质量计量单位综合练习学科数学主备课人课时 1 课型练习班级授课教师教学目标1.本节课通过对所学的长度、质量单位进行分类整理,使学生对此部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达到系统掌握。
2.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的实际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重点:通过分类整理,系统掌握长度、质量计量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难点难点:通过分类整理,系统掌握长度、质量计量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并能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教师复备学前准备谈话导入:计量单位是由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而产生的,那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需要计量?二分类整理1.师生一起回忆常用计量单位。
同学们谈了许多地方要用到计量,计量就要用到计量单位,那么,我们都学过哪些计量单位?常用的计量单位:米、厘米、分米、千米、克、千克、吨……提问:1毫米、1分米、1千米分别有多长?1吨有多重?2.归纳概括,形成知识网络。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电子版篇一教学目标:进一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三(4)班有三个小组,每组有6个同学,一共做了108朵红花,平均每个同学做了几朵红花?2、王叔叔2分钟打了106个字。
他平均每分钟打了多少个字?如果他照这样的速度用了8分钟打完一篇文章,你知道这篇文章有多少个字吗?3、三、四年级各有3个班,要选150名同学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活动,平均每班要选多少名同学?4、一个旅行团有153人,他们入住的酒店现在只有5人间的房了,想一想至少需要多少个房间呢?5、图书室有3个书架,每个书架5层,一共有750本图书。
平均每层有多少本?7、三(4)班有4个小组,每组8人,平均每人采5个昆虫标本。
他们班一共采集多少个昆虫标本?(以上各题均由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再班级交流反馈。
)二、拓展练习1、想想做做9让学生充分理解题意,收集题中信息,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班级交流汇报。
2、p14思考题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讨论。
对学生正确的解法给予充分的肯定。
3、商业大厦的。
牛奶,原价每盒7元,现降价为每盒6元。
人民商场同样的牛奶每盒7元,买4盒送1盒。
小华要买5盒牛奶,你建议他在哪家商店买比较合算呢?4、校园美了,我们的城市更美了。
不过,一些非法广告到处张贴,损害了城市的形象。
少先队员们积极地清除乱贴乱画,请观察下面的数据。
三年级以每分钟清除18张的速度,共清除252张广告。
四年级清除乱贴乱画387张,共用9分钟。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⑴⑵做完这道题,你有什么想说的?三、全课总结四、作业1、对想想做做6、7两题进行质疑,对困难学生进行启发。
2023六年级数学上册三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三)教案西师大版
1. 导入新课
上课之初,我将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分数除法知识,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分数除法运算规则的理解。例如:“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除法,谁能告诉我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是什么?它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知识,又能自然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与探究
- 比例问题:根据已知比例关系,通过分数除法求解未知数。
3. 解决分数除法问题的步骤:
- 确定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未知数。
-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运算。
- 进行计算并解释结果。
4. 分数除法运算中常见的错误及避免方法:
- 忽略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导致计算错误。
- 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时,错误地设定分子和分母。
6. 分数除法的拓展与延伸:
- 探讨分数除法在复合问题中的应用,如连续打折、多层分配等。
- 引导学生思考分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场景,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
-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积极回答问题,主动提出疑问。
-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积极发言,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 分数除以分数:将第一个分数的分子与第二个分数的分母相乘,第一个分数的分母与第二个分数的分子相乘,得到新的分数。
- 分数除以小数或整数小数:将分数转换为小数,然后进行除法运算。
2. 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购物打折:将原价视为分数的分子,打折力度视为分数的分母,通过分数除法计算折后价格。
- 分配问题:将总量视为分数的分子,分配的人数视为分数的分母,通过分数除法计算每人分配的量。
5. 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作业将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鼓励学生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共同完成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电子版教案(通用8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电子版教案(通用8篇)三年级上册数学电子版教案篇1课题:应用题的对比教学目标1.掌握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和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2.正确解答应用题.教学重点掌握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掌握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学具等.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游戏活动,创设情境.(1)启发学生根据两组人数不同的条件,提出问题,并口头解答,使学生明确,可以提出:甲组有8人,乙组有6人,甲组比乙组多几人?甲组有8人,乙组比甲组少2人,乙组有几人?乙组有6人,甲组比乙组多2人,甲组有几人?甲组有8人,乙组有6人,乙组比甲组少几人?(2)通过游戏,互相议一议,你知道了什么?数量关系一样,只是问法不一样.②甲组有8人,乙组比甲组少2人,乙组有几人?知道甲组人多,乙组人少,求少的.③乙组有6人,甲组比乙组多2人,甲组有几人?知道甲组人多,乙组人少,求多的.注意: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限制,但教师重点训练①、②两种类型.2.操作学具,巩固所学的数量关系.(1)用学具摆一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2)同桌互相交流,知道了什么?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学生操作和口述.(二)探究新知1.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例12)”,出示例12.2.小组活动.(1)教师继续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例12)”,学生讨论两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通过讨论和看示意图,知道了什么?使学生明确:两道题都是红花多,黄花少.(3)想一想: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使学生明确:第一个已知条件相同;不同的是第一题的第二个条件是第二题要求的问题,第一题要求的问题是第二题已知的第二个条件.两题都用减法计算.3.独立解答.(1)填空(课本).(2)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4.反馈练习:完成“做一做”.独立填在课本上,订正时启发学生互相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三)全课小结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学习什么,注意什么.随堂练习1.练习二十四第8题.分组练习,组长带领同学订正.2.练习二十四第3题改编为接力计算.三年级上册数学电子版教案篇2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9~51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的应用(三)》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的应用(三)》说课稿一、说教材«百分数的运用〔三〕»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在学习本课之前,先生已有两个层次的基础:用分数处置实践效果和百分数知识的学习。
同时,本课的学习还将是先生初中代数学习的知识基础。
本课的编排是这样的,教材出现出一幅笑笑妈妈记载的家庭消费状况统计表以及针对表格提出的两个效果。
第一个效果和课后阅读资料主要是表达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价值。
而第二问那么是本课的重点所在。
依据先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本课编排特点,我将本课目的设定为以下两点1.经过探求、交流、比拟,使先生掌握依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处置效果的方法,并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的普遍运用。
2.培育先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与人交流以及运用数学处置效果的才干。
教学重点:使先生掌握依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处置效果的方法教学难点:找准标题中的等量关系二、说教法与学法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一堂好的数学课,最终目的是学习才干和数学思想的培育,而运用于生活那么是这个目的的价值所在。
为此,在本课中我将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战略1.探求交流自主构建。
2.联络生活体验价值。
先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探求、相互交流、剖析比拟、联络生活都是学习本课的有效方式。
三、说教学进程本课的教学环节分为3大块:阅读资料,导入新课自主探求,剖析比拟拓展思绪,学致运用。
课始,阅读资料,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关于恩格尔系数的引见。
请先生带着以下效果独立阅读恩格尔系数指什么?结合课前搜集的数据你能计算出你家的恩格尔系数,并对此做出迷信解释吗?,然后同桌交流,全班反应并小结得出:百分数与我们的生活毫不相关,同时提醒课题:明天我们来学习百分数的运用〔三〕。
选择这一导入而没有选择温习导入有以下3点思索:1.这样导入一下子拉近了数学与先生生活的距离。
2.对恩格尔系数的学习能更好的表达教材的编写意图。
3.假设选择前面学过的列方程处置复杂的百分数效果或用分数效果温习导入,虽然能帮先生寻觅知识的生长点和链接点,以完成知识的迁移,但紧缩了先生的探求空间。
节余多少钱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亮亮爸爸每月会给奶奶寄回800元钱,同时奶奶每月还可以领到185元的补助,亮亮和奶奶八月开支745元。
小组讨论交流:八月份节余多少钱?
(1)估算一下
180+800-740=240(元)
200+800-750=250(元)
(2)计算。
800+185-745
=985-745
=240(元)
800-745+185
=55+185
=240(元)
2.九月节余260元,十月节余的钱比九月少30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
260-30+260
=230+260
=490(元)
3.小结
只含有加减法的运算,不管加法在前面,还是减法在前面,都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4.一台洗衣机580元,平均每个月节余225元,估一估,几个月节余的钱可以买一台洗衣机?
225+225=450(元)
450+225=675(元)
675元>580元
答:三个月就够了。
580-225=355(元)
355-225=130(元)
130元<225元
答:三个月节余的钱能买到洗衣机。
【巩固练习】
1.水果店运进318千克荔枝,上午卖出276千克,下午又进货288千克,问现在有多少千克荔枝?
318-276+288
=42+288
=330(千克)
2.三年级有203人,四年级比三年级少36人,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03-36+203
=167+203
=370(人)
【拓展延伸】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课件展示。
课件展示。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第3课时尝试与猜测配套教案北师大版
(1)每个朋友分得1个苹果,共5个苹果。
(2)每个朋友分得2个苹果,共10个苹果。
(3)每个朋友分得3个苹果,共15个苹果。
(4)每个朋友分得4个苹果,共20个苹果。
(5)每个朋友分得5个苹果,共25个苹果。
2. 题型二:规律的发现与归纳
题目:观察下面的图形,尝试猜测下一个图形的规律。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尝试与猜测”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尝试与猜测”新课呈现结束后,对“尝试与猜测”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尝试与猜测”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尝试与猜测”知识的掌握情况。
- 过程:通过观察数字1到数字3,发现规律,猜测下一个数字。
(5)尝试与猜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让学生在网上搜索与“尝试与猜测”相关的文章、视频等资源,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做好笔记。
(2)布置一道与“尝试与猜测”相关的实践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题目可以涉及生活实际,如调查家庭成员的身高、体重等,并尝试用“尝试与猜测”的方法分析数据。
(3)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与“尝试与猜测”相关的数学难题,如数独、魔方等。通过解决难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尝试与猜测”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六、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探索数学奥秘》:这本书介绍了数学的发展历程、数学家的故事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阅读这本书,学生可以了解到数学的广泛应用,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认识。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课题三 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
课题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学习目标】1.让学生理解多项式的升幂或降幂排列的概念,会进展多项式的升幂或降幂排列;2.通过尝试与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进展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的必要性;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让学生感知数学的美,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学习重点】多项式的升幂或降幂排列.【学习难点】关于某个字母的多项式的升幂或降幂排列.行为提示: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可抢答)情景导入生成问题问题:1.多项式x2+x+1是由单项式__x2__ 、__x__、__1__的和构成的;2.运用加法交换律,任意交换多项式x2+x+1中各项的位置,可以得到哪几种不同的排列方式?答:除本身外还有:x2+1+x,x+ x2+1,x+1+ x2,1+ x2+x ,1+x+ x2.3.在以上6种排列中,你认为哪几种比拟有规律?答:x2+x+1和1+x+x2比拟有规律.主要是因为x的指数在逐渐变小或逐渐变大.像这种排列形式,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行为提示:让学生阅读教材,尝试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率先做完的小组内互查,大局部学生完成后,进展小组交流.学法指导:将多项式按某一字母的降幂(或升幂)排列时,只看指定字母的指数,与其他字母的指数及项的次数无关.行为提示:1.在变换项的位置时,要连同它前面的符号一起移动;2.首项省略的“+〞号在后移时要恢复添上;而后面带“+〞号的项移到首项时,“+〞省略不写;3.按降幂排列时,常数项应写在最后,而按升幂排列时,常数项应写在最前面.学法指导:1.比拟每项的次数,从而求出m,根据三项再求出n的值;2.整体应带括号不翻开.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应的疑难问题分配任务,各组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组进展补充、纠错、释疑,然后进展总结评分.展示目标:知识模块一展示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升(或降)幂排列;知识模块二展示重点在于让学生能根据排列方式求出一些字母的值.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降幂排列与升幂排列阅读教材P98~P100,完成下面的内容:在众多的排列方式中,像x2+x+1和1+x+x2这样的排列比拟有规律.这两种排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x的指数是逐项变小(或变大)的,这样整齐的写法除了美观之外,还会为计算带来方便.因而我们常常把一个多项式各项的位置按照其中某一字母指数的大小排序来排列.归纳:(1)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个字母的__指数从大到小__的顺序排列起来,这叫做这个多项式按这个字母的降幂排列.(2)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个字母的__指数从小到大__的顺序排列起来,这叫做这个多项式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范例:将多项式7a2b2-ab3+5a4b-4b5+a3先按a的升幂排列,再按b的降幂排列.解:按a的升幂排列为:-4b5-ab3+7a2b2+a3+5a4b;按b的降幂排列为:-4b5-ab3+7a2b2+5a4b+a3.仿例:多项式2x m y2+3x2y-1是按x的降幂排列,那么m的值(C)A.m=2B.m>2C.m≥2D.m≥3知识模块二降幂排列与升幂排列的应用范例:以下关于x、y的多项式是一个四次三项式,试确定m、n的值,并指出这个多项式是按哪个字母升幂或降幂排列的?m-2+x m-1y+(4-m)x m-2y-nx2y m-3+x m-3y2.解:∵m-2+x m-1y+(4-m)x m-2y-nx2y m-3+x m-3y2是关于x、y的多项式是一个四次三项式,∴4-m=0,-n=0.∴m=4,n=0.此时,多项式为2+x3y+xy2,是按y的升幂排列的.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各小组共同探讨“自学互研〞局部,将疑难问题板演到黑板上,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组长带着组员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展组内小展示,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展展示.知识模块一降幂排列与升幂排列知识模块二降幂排列与升幂排列的应用检测反应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1 —
3.1.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图3-6
图3-7
应用数学
3.1
几种特殊的直线(或射线)综述
1.概念 以一个角的顶点为端点的一条射线,如果把这个角分成两个
相等的角,则这条射线叫做该角的平分线.
2.性质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3.角平分线的画法 角平分线的画法如图3-8所示.射线OE即为∠AOB的角平分线.
2.性质与判定 (1)在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在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这 条直线必垂直于另一条; (3)在平面内,通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4)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 用直尺或三角板画垂线如图3-5所示.
分析 要建的圆形花坛是经过A,B,C三点的圆,即△
ABC的外接圆,因此只要找出△ ABC的外接圆圆心(即△ ABC 的外心)就可以了,而△ ABC的外接圆圆心就是△ ABC三条边 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 5—
图3-2
应用数学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应用数学
3.1
几种特殊的直线 (或射线)综述
3.2
三角形知识综述
— 14 —
3.2.1 基本概念与性质
1.概念 如图3-13所示,用线段连结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C所构 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记作△ ABC,点A,B,C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ABC,∠BCA,∠CAB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注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2.性质
图3-13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在一个三角形中,大边所对的角大,
小边所对的角小;反之,大余角世所对维的边大,小角所对的边小.
应用数学
3.2
三角形知识综述
3.三角形的三线 在三角形中,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 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 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 直线画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 2—
应用数学
案例导入
案例1 (微软公司面试题) 为什么下水道的盖子是圆的?
分析 这样的问题显然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们可以从
以下几方面去理解: ① 在周长水道的盖子就是利用这一 原理;
② 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即圆的直径都相等; 而正方形边上的点到正方形中心的距离是不完全相等的,因 此,根据力学知识可知,圆可承受力的较大;
课题三
常见平面几何图形概要
学习指南
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几何知识.例
如,在机械加工中,许多工件首先进行划线,然后进行加工;在 数控加工中,计算一些点的坐标等,这些工作都需要运用几何知 识.以前已经学习过一些平面几何知识,本课题我们将对平面几 何知识进行综合学习,以期更好地掌握它们,为专业学习以及工 艺加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习中,既要理解和掌握基本几何图 形的概念、性质,还要注意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即运用这些知 识来分析、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 12 —
3.1.4 角的平分线
图3-7
应用数学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应用数学
3.2
三角形知识综述
• 3.2.1 基本概念与性质
• 3.2.2 等腰三角形
• 3.2.3 四舍五入法
• 3.2.4 直角三角形
• 3.2.5 根据已知条件作三角形
• 3.2.6 相似三角形
— 13 —
— 8—
3.1.1 平行线
1.定义 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的性质 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3.平行线的判定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或 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则两直线平行. 4.结论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③ 圆形盖子便于运输.
— 3—
应用数学
案例导入
案例2 如图3-1所示,按规定,模板中AB,CD的延长
线应相交成85°角,可是交点不在模板上,不便于测量,你有 办法检测这块模板是否符合要求吗?工人师傅采用的办法如 下:连结AC,测量出∠BAC和∠DCA的度数,就可以判断这 块模板是否符合要求.若测得 BAC 32,DCA 65,此时 AB,CD的延长线相交所成的角是否符合规定?为什么?
应用数学
3.1
几种特殊的直线(或射线)综述
5.平行线的画法 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如图3-3、图3-4所示.
图3-3
图3-4
— 9—
应用数学
3.1
几种特殊的直线(或射线)综述
— 10 —
3.1.2 垂线
1.概念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若有一个是直角,则这两条直线就互
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图3-5
应用数学
3.1
几种特殊的直线(或射线)综述
1.概念
垂直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如图3-6所示,直线l为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
2.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画法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画法如图3-7所示.直线CD即为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分析 假设AB,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连接AC,
AG,CG就构成了一个三角形△ GAC.由于三角形的内角和 是180°,所以可得出 G 83,即AB,CD的延长线相交成 83°角,故不符合要求.
— 4—
图3-1
应用数学
案例导入
案例3 校园内有一块矩形空地,空地上有三棵树A,B,
C,如图3-2所示,学校准备建一个圆形花坛,使三棵树都在 花坛的边上,请把花坛的位置画出来.
3.2
三角形知识综述
3.3
四边形知识综述
3.4
多边形知识综述
3.5
圆的知识综述
— 6—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应用数学
3.1
几种特殊的直线(或射 线)综述
• 3.1.1 平行线 • 3.1.2 垂线 • 3.1.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 3.1.4 角的平分线
— 7—
3.1
几种特殊的直线(或射线)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