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比较高矮

合集下载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比较高矮》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比较高矮》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比较高矮》《比较高矮》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比较对象的高矮,能够使用比较高矮的词汇进行描述。

2. 能够使用比较高矮的语言描述给定的对象。

3. 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判断并给出理由的能力。

4.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不歧视身高差异。

教学重点:1. 掌握比较高矮的词汇,如更高、更矮、一样高等。

2. 能够观察和比较对象的高矮,用语言进行描述并给出理由。

3. 培养学生形成判断并给出理由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高矮不同的物体,如玩具、绳子等。

2. 准备课件或图片,用于展示不同的物体和人的高矮。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 显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两只动物,一只猫和一只狗。

请学生观察图片,然后问:“你觉得这两只动物哪只更高?”2. 鼓励学生用他们的语言进行描述并给出理由。

比如,“狗更高,因为它的头离地面更远。

”Step 2:学习新知(10分钟)1. 准备一些高矮不同的物体,如玩具、绳子等。

将它们放在教室的不同位置。

2. 请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然后与同桌讨论:“你觉得哪个物体更高?”3. 随机选择几对学生进行展示并讨论,鼓励他们给出理由。

4.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和讨论,引出“比较高矮”这个词汇。

给出概念的解释和例子。

Step 3:巩固与拓展(25分钟)1. 展示一些图片,上面有一些人物或物体,他们有不同的高矮。

请学生观察图片,然后与同桌讨论:“你觉得哪个人/物体更高?”2. 随机选择几对学生进行展示并讨论,鼓励他们给出理由。

3. 引导学生使用比较高矮的词汇进行描述,如更高、更矮、一样高等。

4.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两个同学进行比较。

每组成员轮流选择两个物体,并讨论哪个更高。

鼓励他们给出理由。

5. 每组选择一对学生进行展示,讨论他们选择的物体并给出理由。

6.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和讨论,巩固和拓展比较高矮的词汇和语言表达。

Step 4:结束课堂(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比较高矮的词汇和语言表达。

中班科学活动比较高矮数学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比较高矮数学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比较高矮数学教案【含教学反思】前言科学和数学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学科。

科学帮助幼儿探索和发现周围世界的奥秘,而数学则帮助幼儿发展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篇教案旨在帮助中班幼儿在科学和数学领域获得更好的发展。

教学目标•能够通过测量和比较身高理解高矮的概念。

•能够通过制作拼图和排列玩具等活动提高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白板及白板笔•测量工具(尺子或卷尺)•中班幼儿的身高记录表•拼图和排列玩具•贴纸和颜色笔教学内容及步骤1. 热身活动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我们可以开展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

比如,在教室中播放适合年龄的音乐并让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或者进行游戏等,这些都可以让幼儿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 身高比较第一部分建立在幼儿的身体中,可以让幼儿直接参与和体验。

首先,让每个幼儿测量自己的身高,记录到身高记录表里。

然后,让幼儿互相比较身高,看看谁是班里最高的或最矮的。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可以逐渐理解高矮的概念。

3. 制作拼图第二部分是通过拼图活动来提高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为幼儿准备一些不同难度的拼图游戏,并在每个拼图的开始时给幼儿一个示范。

在幼儿完成拼图后,让他们用颜色笔涂出拼图的内容,同时为每位幼儿发放一些贴纸奖励。

4. 排列玩具第三部分是通过玩具排列活动来巩固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为幼儿准备一些不同的玩具,并要求他们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这些玩具。

在排列过程中,可以鼓励幼儿加入自己的想法,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教学反思本次教案中,我们通过身高比较、拼图制作和排列玩具等活动,提高了幼儿的高矮概念、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教学环节的流畅度,让幼儿在每个环节中都能充分参与和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适时地加入游戏和故事等元素,以增加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中班常识科学教案《高与矮的比较》及教学反思(共五篇)

中班常识科学教案《高与矮的比较》及教学反思(共五篇)

中班常识科学教案《高与矮的比较》及教学反思(共五篇)第一篇:中班常识科学教案《高与矮的比较》及教学反思中班常识科学教案《高与矮的比较》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使幼儿能正确将三种或三种以上的物体按高矮进行排序;让幼儿掌握正确比较高矮的方法,并能说出“站在同一高度”;能口述物体之间的高矮关系“谁比谁高,谁比谁矮”,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常识科学《高与矮的比较》含反思教案吧。

教学目标:1、让幼儿掌握正确比较高矮的方法,并能说出“站在同一高度”;2、使幼儿能正确将三种或三种以上的物体按高矮进行排序;3、能口述物体之间的高矮关系“谁比谁高,谁比谁矮”;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难点:1、比较高矮的要点是物体要摆放于同一水平线上;2、多项物品按一定规律快速排序(排序时不停移动调整物体的位置);3、两两比较,左右比较,并口述之间的高矮关系。

教学准备:图片两幅(草地、围墙)、动物剪纸三个(老鼠、兔子、长颈鹿)、不同高度的积木一套、拍板固定钉(透明胶)、高度表(与幼儿人数相等)、彩笔(灰、粉、黄)教学过程:一、情境讲述:在绿绿的草地上住着一群小动物,高高的围墙不但保护着它们,也是它们经常戏耍的场所。

今天,小老鼠和长颈鹿正在那里,突然,老鼠说:“长颈鹿,快看!我比你高!”长颈鹿一看,好象真是这样,觉得很纳闷:“难道我突然变矮了吗?”请小朋友们帮忙侦察一下,到底为什么呢?(小朋友们猜,然后教师揭开围墙:因为没有站在同一高度)。

二、讲述:比较高与矮时,应该站在同一高度。

1、引导幼儿说出“同一高度”、“小老鼠比长颈鹿矮,长颈鹿比小老鼠高”;2、再出示小兔子,三个小动物两两比较。

引导幼儿说出“**比**高,**比**矮”;3、三个小动物按一定规律排序(请幼儿操作),并要求说出:“我是把它们放在同一高度,按从高(矮)到矮(高)的顺序排列的”、“长颈鹿最高,小老鼠最矮,小兔子比长颈鹿矮,比小老鼠高”。

幼儿园中班数学《比较高矮》教案:从现实中引申到图形的比较训练。

幼儿园中班数学《比较高矮》教案:从现实中引申到图形的比较训练。

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观察差异的能力。

2.培养幼儿严谨的思维。

3.锻炼幼儿的比较和排序能力。

教学内容:1.口语表达:大、小、高、矮。

2.身体比较:体验高矮不同。

3.模型比较:将高矮差异形象化。

教学步骤:一、热身与导入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喜欢新鲜的事物,也喜欢比较。

在进入正式教学之前,老师可以通过互动唤起孩子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让他们思考:“今天我们要学什么呢?有没有人知道?”老师可以用图例或者身体模型等方式,向孩子展示高矮不同的人或物体,并指引孩子辨认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并表达出来。

切入到本节课的重点:比较高矮。

二、身体比较当幼儿感受到身体上的差异,他们的注意力会更趋集中,同时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

在这一步,老师可以让孩子们排成一列,根据班级里面孩子们的身高,从高到矮排列。

接着,老师可以让孩子观察长短不同,手指头到脚脚尖的长度高矮差异。

也可以运用教具辅助进行观察,拿出几个不同高度大小的球,让幼儿根据大小从小到大排行,辨认最高、最矮的球。

三、模型比较身体比较仅是一个引入,它相对于后面的知识点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更好地体验到高矮,以便更好地理解模型比较的内容。

1、图形比较:以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为例子,依次从每个图形的高度、面积、边长等方面加以比较,分别简单给孩子们演示所有图形并挑出其中最高、最矮、最大、最小。

2、操作比较:使用图形积木或其他适合的教具,让孩子们手动地将不同大小、不同高度或不同形态的积木摆成排行,从而让他们在比较中更好地理解高矮概念。

四、巩固练习老师可以在下一次课堂上以游戏的形式进行高矮比较练习,有效地巩固幼儿对高矮概念的理解能力。

1、角色比较游戏:在教室里或操场上随机放置几个物品,让孩子们模仿相应的姿势,演绎高矮不同的角色,从而让他们透过模仿的形式理解高矮。

2、比较训练游戏:老师根据幼儿们掌握的一段时间进行高矮训练游戏,挑选几个神秘的物品放置在教室的某个地方,让孩子们排成一排逐个猜测,根据它们高矮差异进行排列。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较高矮》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较高矮》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较高矮》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掌握比较高矮的概念;
2.培养幼儿测量概念和技能;
3.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语言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
1.比较高矮的概念;
2.如何量度高度;
3.小组合作谈论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具:高低玩具、测量工具、录音笔和配套教具等;
2.准备图片和视频资料及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1.通过图片或者实际情境引导幼儿思考:谁比较高,谁比较矮?
2.直观展示不同高度的物品或者标准体重的人物形象等。

讲授环节
1.展示高低玩具,学生分成若干组;
2.老师向学生介绍不同高度的物品,如拿一个小铅笔和一把细长的铅笔比较,让学生较为清晰明了区分两者的高低;
3.老师向学生讲解如何用尺子量出物品的高度,让学生练习量度,并记录高度。

练习环节
1.在小组内,让孩子们交流自己测量出的不同物品的高度;
2.每组学生统计并记录自己组的物品高度的测量值;
3.让学生以图形的形式展示自己所记录的高度数据。

拓展环节
1.继续讨论孩子们所测量的物品高度差异的原因;
2.让学生尝试用语言描述自己所测量物品与同组其他物品之间存在的高度差异。

总结环节
1.老师总结下学生们的关于比较高矮的共同知识;
2.学生以语言和画的形式总结自己的收获和理解。

教学评估
1.教师观察和记录学生们的观察和思维过程;
2.学生自干游戏和活动中的个人表现及小组合作交流能力等。

参考文献
无。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高矮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高矮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高矮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区分高矮,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准备:1、高矮不同的两个玩偶。

2、高矮不同的椅子、桌子若干。

3、高矮不同的积木若干。

4、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教师拿出两个高矮不同的玩偶)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新朋友,你们看,它们是谁呀?(幼儿回答)师:对啦,是小熊和小兔。

那你们仔细看看,小熊和小兔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高矮的不同)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小熊高,小兔矮。

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高矮。

二、展开部分1、感知高矮(1)让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高矮不同的物体。

师:小朋友们,我们教室里有很多东西,你们能找出哪些是高的,哪些是矮的吗?(幼儿观察并回答)(2)教师请幼儿上台,比较幼儿的高矮。

师:现在老师请几位小朋友上台来,大家看看他们谁高谁矮?(幼儿比较并回答)2、比较高矮(1)教师出示高矮不同的椅子,请幼儿比较高矮。

师:小朋友们,看老师这里有两把椅子,你们说说哪把椅子高,哪把椅子矮?(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2)请幼儿亲自操作,比较高矮。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自己来比一比,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找出高的椅子和矮的椅子。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3)教师出示高矮不同的桌子,让幼儿比较。

师:那这两张桌子,谁高谁矮呢?(幼儿回答)(4)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比较高矮时要在同一水平面上。

师:小朋友们,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在比较桌子高矮的时候不太准确,那是因为我们比较高矮的时候要把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这样才能比较得更准确。

3、游戏巩固(1)排排队游戏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排排队的游戏。

老师请几位小朋友上来,按照从高到矮或者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

(幼儿排队,教师指导)(2)搭积木游戏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玩搭积木的游戏。

看看谁搭得高,谁搭得矮。

(幼儿搭积木,教师观察并指导)三、结束部分1、教师总结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高矮,知道了比较高矮的方法,还玩了有趣的游戏。

中班科学《比较高矮》(精选9篇)

中班科学《比较高矮》(精选9篇)

中班科学《比拟高矮》〔精选9篇〕篇1:中班科学《比拟高矮》一、设计意图:比拟高矮是中班上学期数学领域中的二、活动目的 1.学会通过目测比拟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2.学会简单的比拟方法,初步会按照高矮排序特征进展排序。

三、活动准备: 1.经历准备:幼儿已经学过大小、长短等计量单位。

2.物质准备:〔1〕ppt幻灯片:高矮不同的树、房子以及不能用高矮比拟的实物;〔2〕操作材料:高矮不一的木棒、积木、瓶子、杯子、套筒。

四、活动过程1.出示高矮不同的房子与动物,引导幼儿为动物选择正确的房子。

提问:为什么要让长颈鹿住在高房子里?2.观看ppt引导幼儿通过目测,比拟物体的高矮。

〔1〕出示单个实物,引导幼儿判断实物的高矮。

提问,引导幼儿发现比拟高矮的规那么与方法。

①这棵树是高还是矮呢?②为什么一棵树不能看出高和矮?小结:当个物体无法比拟高矮,最少需要两样才能进展比拟。

〔2〕出示高矮不同的三个实物,通过两两相比拟,发现高矮的相对性。

提问:①如今有两棵〔三棵〕树,可以比高矮了吗?为什么?②同一中物体可以比拟高矮,不同的物体〔如:猴子和小鸡〕可以吗?③五只不同的动物,在比拟高矮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老师小结:要比拟高矮,可以是同一类物体进展比拟〔如树和树,兔子和兔子〕,也可以用不同类的物体〔如树和兔子〕,但是比拟的时候都要站在同一个高度。

3.以幼儿为参照物,在楼梯进展高矮比拟,引导幼儿学会正确比拟高矮的方法。

小结:要进展人的高矮比拟,首先要站在同一高度,自然站立,不躬身,不踮脚尖。

4.区域操作练习:为五个以内不同高度的木棒、积木、瓶子、杯子、套筒排列高矮顺序。

五、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学着比拟高矮和一样高;能正确运用高、矮的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地排列。

让幼儿借助多媒体的参与,正面感知生活中的高矮。

活动的开场环节,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认识高矮,并出示苹果、棍子、铅笔、运发动等人和物,启发幼儿寻找可以正确运用高矮来衡量的物品——人物,并为苹果、花朵、棍子、铅笔匹配正确的描绘性词汇,如:苹果——大、小;棍子——粗、细;铅笔——长、短。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高矮》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高矮》

中班数学优质教案《比较高矮》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第三章节《比较与排序》中的《比较高矮》。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高矮概念,学会通过直观比较判断物体的高矮,并能用高矮进行排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高矮的概念,知道高矮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 培养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判断物体高矮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准确地判断物体的高矮。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高矮的概念,学会用高矮进行排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高矮不同的玩具、图片、卡片等。

学具:高矮不同的积木、铅笔、书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邀请两名幼儿到讲台前,比较身高,让其他幼儿观察并判断谁高谁矮。

2. 讲解概念教师通过比较两名幼儿的身高,引出高矮概念,让幼儿理解高矮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3.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高矮不同的玩具,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哪个玩具高,哪个玩具矮。

4.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高矮不同的图片,让幼儿进行两两比较,判断高矮,并进行排序。

5. 小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组幼儿用学具进行高矮比较,并进行排序。

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比较和排序方法,给予评价和鼓励。

七、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高矮》2. 板书内容:高矮概念比较高矮的方法高矮排序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比较身高,并将家庭成员按照高矮进行排序。

2. 答案:家庭成员高矮排序结果。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比较高矮过程中的观察、比较和排序能力,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用高矮以外的其他属性(如长短、大小等)进行物体的比较和排序,提高幼儿的比较和排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准确地判断物体的高矮。

2.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两名幼儿到讲台前,比较身高。

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高矮》

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高矮》

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高矮》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区分高和矮的概念。

2.帮助幼儿通过比较高矮的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1.数学教具:几个不同高矮的玩具或物体、测高尺。

2.教学环境:教室内放置凳子等,确保幼儿可以安全使用教具。

3.安排幼儿的座位,方便进行教学。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与幼儿一起讨论“高”和“矮”的概念,引导幼儿自己感受。

2.通过展示不同高矮的玩具或物体,让幼儿感受视觉上的高低差异。

第二步:教学活动1.让幼儿两两配对,一人站在凳子上,另一人用测高尺测量身高。

2.让幼儿比较两人的身高,判断谁高谁低,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3.引导幼儿在小组内进行比较高矮的活动,让他们自己找出相对高矮的顺序。

第三步:总结1.结合实际活动,让幼儿总结“高”和“矮”之间的联系。

2.对幼儿进行展示,让他们分析在生活中如何应用比较高矮的方法。

四、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准确比较高矮、是否能通过语言描述高矮。

2.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记录,作为评估参考。

3.老师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个别评价和引导。

五、延伸活动1.让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不同物体的高矮,进行比较分析。

2.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展现自己对比较高矮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1.教学中是否引起幼儿的兴趣,参与度如何?2.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教学流程是否顺利?3.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达到预期目标,需要进一步引导的地方有哪些?七、教学反馈1.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好的经验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根据幼儿的反馈和实际表现,调整下一次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通过本教案设计的《比较高矮》数学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比较高矮的方法,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希望本教案能够有效帮助幼儿理解高矮的概念,并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高矮的比较

中班数学教案高矮的比较

中班数学教案高矮的比较中班数学教案:高矮的比较导入: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实物进行尺寸的比较,引发幼儿对高矮的认知。

例如,教师可以用手指比较自己和学生的身高,引导幼儿理解高矮的概念。

第一部分:认识高矮的概念1. 用图片展示不同物体的高矮,如高树和矮草。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图片,其中包括高的物体和矮的物体,例如高树和矮草。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这些物体的高矮。

2. 利用实物比较身高。

教师可以让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来进行比较。

教师可以准备不同高度的物品,让幼儿按照高低顺序排列,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身高来比较这些物品。

第二部分:认识高矮的度量单位1. 引导幼儿理解高度的度量单位。

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一些高度的度量单位,如米、厘米和毫米。

教师可以让幼儿观察一些长尺,引导他们理解不同单位的差异。

2. 利用教具进行高矮的度量。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高度不同的教具,如木块、纸板等,并使用尺子或直尺来测量它们的高度。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这些教具的高度。

3. 进行高矮的比较活动。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物品,如玩具、图书等,并让幼儿按照高低顺序排列。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使用尺子或直尺来测量这些物品的高度,并进行比较。

第三部分:巩固练习1. 高矮的排序游戏。

教师可以进行一个高矮的排序游戏,将一些图片或卡片混在一起,然后让幼儿按照高低顺序来排列。

教师可以设置难度,引导幼儿正确判断和比较高度。

2. 高度的比较题目。

教师可以设计高度的比较题目,让幼儿通过对数值的比较来判断高矮。

例如,“玩具A的高度是玩具B的两倍,那么玩具A比玩具C高了多少?”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题目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比较能力。

3. 利用游戏作为巩固练习。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高矮相关的游戏活动,比如玩“谁最高”游戏,让幼儿通过比较身高来决定谁是最高的。

这样的游戏可以加强幼儿对于高矮的认知,并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

结束语:通过这堂数学教案,幼儿可以初步认识高矮的概念和度量单位,并通过比较和排序活动巩固所学内容。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比较高矮》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比较高矮》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比较高矮》含反思教学目标:1. 同学能够本身感性判定本身与他人的身高;2. 同学能够使用比较高矮的语言描述本身与他人的身高差距;3. 同学能够较精准地测量本身与他人的身高;4. 同学能够比较本身与他人的身高,并且能够将其表示在高处与低处不同的线上;5. 同学能够在比较中体验到同伴之间的公平和敬重。

教学准备:1. 一面大型的身高比较示意图:在所在的黑板上画一条垂直的线,线下端画一个矩形,表示一种颜色(红、黄、蓝等),并贴上一条直线,表示这种颜色最低的身高;线上再画另外两个矩形,颜色要与下端相同,表示这种颜色的身高中等和最高;2. 个体的高度计:让同学依照本身的身高最高点站在上面,然后拍照;3. 量具:量身高的尺子等;4. 十个塑料杯、具有标尺的木棍,和一些球和其他介质。

教学实施:1. 老师演示的“身高比较”:布置几名同学站到幼儿园前面的黑板上,依照混色区域的颜色进行站位并记录身高的高度(用大屏电视观摩),然后老师可以让他们站穿齐肺上下的同学,直跨膝盖的同学,以及子宫仅半的同学,再次比较并记录数据。

老师可参考以下问题提问:谁是最高的?谁是最矮的?谁的身高相等?谁距离谁最接近?计划怎么呈现你的高度信息?2. “按高矮比较”的游戏:老师拿出十个杯子,让同学将他们从矮到高的次序摆出来。

同样,老师也可以让同学们进行别的比较游戏,例如比较数量、木棍长度等。

3. 帮忙孩子测量身高并记录数据:请老师和一些助手/志愿者帮助测量同学的身高,并要求同学在必要时测量昨天或去年的身高。

家长可以帮忙孩子们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4. 在图表上比较高矮:老师将记录的信息输入计算机程序,并在黑板上绘制相应的图表。

然后,老师用示意图讲解如何在高处与低处不同的线上将人们的身高分组分析。

5. 比较孩子的身高:这时,老师将小组或班级的同学分组,并要求他们把本身的身高和同组同学的身高进行比较。

同学可以在图表上比较本身和同组同学的身高,并谈论他们之间的长短差异。

幼儿园中班数学《比较高矮》教案【三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比较高矮》教案【三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比较高矮》教案【三篇】一活动目标1、在比较活动中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比较性观察水平和思维的灵活性。

3、学习区分高矮,掌握区别高矮的简单方法,初步理解高矮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课件:数学卡--3-3比较概念,3-4比较概念,3-5比较概念。

活动过程一、导入教师组织幼儿做相反游戏,激发兴趣。

老师说“高”,小朋友说“矮”,同时蹲下;老师说“矮”,幼儿小朋友说“高”,同时站起来。

二、展开1.学会区别高矮。

(1)和同伴比高矮,请幼儿和伙伴比一比,说出:谁高谁爱?谁和谁一样高?(2)数学卡:3-3比较概念比一比,两座楼,哪一座高?哪一座矮?两个礼品盒,哪一个高?哪一个矮?两个厨子,哪一个高?哪一个矮?两个梯子,哪一个高?哪一个矮?2.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掌握比较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的两名幼儿,矮的站在凳子上,高的站在地上;用挡板遮住他们的下半身,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

(2)一只长颈鹿在地上,一只小猫爬到树顶,小猫低下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

”提问:小猫的话对吗?为什么?(3)讲解比较高矮的准确方法小结:比较高矮时要占站在同一高度。

3.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教师注意表述要清楚明白)(1)数学卡:3-4比较概念三座楼相比:甲楼同乙楼比,甲楼比乙楼高,乙楼比甲楼矮。

甲楼同丙楼比,甲楼比丙楼矮,丙楼比甲楼高。

三棵树相比:引导幼儿说出:乙跟丙比,丙比乙高,乙比丙矮。

(3)讨论:为什么第一次乙高?第二次乙变矮了呢?(4)小结:一个人或一个物体是高是矮,要看和谁相比,高和矮是会变的。

4.小组4人排队,渗透高矮排序。

请幼儿说出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进一步感知高矮的相对性,尝试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

5.音乐游戏“找朋友”老师播放一首欢快的儿童舞曲,幼儿按节拍拍手,找到朋友后握手、鞠躬、比高矮。

待幼儿均找到朋友后,音乐停止,幼儿说出两人比较的结果。

游戏反复实行,朋友持续交换。

三、结束活动评价,表扬积极参与比较、认真观察的幼儿。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高矮》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高矮》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高矮》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快乐数学》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比高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学会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高矮的概念,能通过观察、比较,判断物体或人物的高低。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运用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正确判断物体或人物的高低。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培养幼儿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高低不同的小人、动物、植物等玩具。

学具:每组一套高低不同的小人、动物、植物等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个故事情境:“森林里要举行一场选拔赛,选拔最高和最矮的小动物,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助小动物们找到最高和最矮的吗?”2. 新课导入(10分钟)(1)展示教具,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教师展示高低不同的小人、动物、植物等玩具,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让幼儿发现高矮的差别。

(2)讲解比较高矮的方法。

教师通过示范,讲解如何通过观察、比较来判断物体或人物的高低。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组高低不同的小人,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哪个最高,哪个最矮。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学具,让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比较每组中的小人、动物、植物的高低。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比较过程和结果,给予表扬和鼓励,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高矮2. 板书内容:(1)观察、比较(2)判断高低(3)练习与分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小朋友们回家后,观察自己的家庭成员,比较谁最高,谁最矮。

(2)在幼儿园里,比较自己和好朋友谁更高。

2. 答案:(1)家庭成员中最高的人:________最矮的人:________(2)我和好朋友中,更高的人:________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比较高矮的方法。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高矮》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高矮》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高矮》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幼儿数学启蒙》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比较高矮。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高矮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能够用语言表达比较高矮。

2. 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出物体的高矮。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较高矮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够用语言表达比较高矮,并判断出物体的高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两个不同高度的小木偶,两个不同高度的小瓶子。

学具:每组一份小木偶和小瓶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两个不同高度的小木偶,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两个小木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幼儿发现高矮的不同,并引导幼儿用“高”和“矮”来描述。

2.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两个不同高度的小瓶子,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两个小瓶子,哪个更高?哪个更矮?”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比较,用语言表达出高矮,并判断出哪个瓶子更高,哪个瓶子更矮。

3.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学具,让幼儿分组进行练习。

每组幼儿需要观察、比较,用语言表达出高矮,并判断出哪个物体更高,哪个物体更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高矮2. 板书内容:高、矮的定义比较高矮的方法语言表达高矮的句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观察家里的物品,选择两个不同高度的物品,用语言描述它们的高矮,并判断哪个更高,哪个更矮。

2. 答案:例:我选择了爸爸的鞋和我的鞋。

爸爸的鞋更高,我的鞋更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幼儿学会了比较高矮的方法,并能用语言表达。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避免直接给出答案。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高矮现象。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设置比较高矮的区角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比较高矮的方法。

教学活动:结合其他学科,如美术、体育等,开展比较高矮的活动,丰富幼儿的体验。

中班比较高矮教案7篇

中班比较高矮教案7篇

中班比较高矮教案7篇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明确每节课的教学步骤和方法,编写教案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确保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比较高矮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比较高矮教案篇1一、设计意图:比较高矮是中班上学期数学领域中的二、活动目的1.学会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2.学会简单的比较方法,初步会按照高矮排序特征进行排序。

三、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过大小、长短等计量单位。

2.物质准备:(1)ppt幻灯片:高矮不同的树、房子以及不能用高矮比较的实物;(2)操作材料:高矮不一的木棒、积木、瓶子、杯子、套筒。

四、活动过程1.出示高矮不同的房子与动物,引导幼儿为动物选择正确的房子。

提问:为什么要让长颈鹿住在高房子里?2.观看ppt引导幼儿通过目测,比较物体的高矮。

(1)出示单个实物,引导幼儿判断实物的高矮。

提问,引导幼儿发现比较高矮的规则与方法。

①这棵树是高还是矮呢?②为什么一棵树不能看出高和矮?小结:当个物体无法比较高矮,最少需要两样才能进行比较。

(2)出示高矮不同的三个实物,通过两两相比较,发现高矮的相对性。

提问:①现在有两棵(三棵)树,能够比高矮了吗?为什么?②同一中物体可以比较高矮,不同的物体(如:猴子和小鸡)可以吗?③五只不同的动物,在比较高矮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教师小结:要比较高矮,可以是同一类物体进行比较(如树和树,兔子和兔子)也可以用不同类的物体(如树和兔子)但是比较的时候都要站在同一个高度。

3.以幼儿为参照物,在楼梯进行高矮比较,引导幼儿学会正确比较高矮的方法。

小结:要进行人的高矮比较,首先要站在同一高度,自然站立,不躬身,不踮脚尖。

4.区域操作练习:为五个以内不同高度的木棒、积木、瓶子、杯子、套筒排列高矮顺序。

中班比较高矮教案篇2活动名称:比高矮生成背景: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中班数学《比较高矮》教案

中班数学《比较高矮》教案

中班数学《比较高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第三单元《比较与排序》,具体内容为章节二《比较高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高矮的概念,学会比较物体的高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比较结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高矮的概念,学会比较物体的高矮,并能用语言表达比较结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高矮的比较方法和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理解高矮的概念,学会比较物体的高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高矮不同的玩具、图片、尺子。

学具:每组一套高矮不同的玩具、图片、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同伴的身高,自然引入高矮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5分钟)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用尺子比较学具的高矮,并用语言描述比较结果。

4. 小组讨论(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比较高矮》2. 内容:(1)高矮的概念(2)比较高矮的方法(3)用语言描述比较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找一找家里的物品,比较高矮,并用语言描述给家长听。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高矮现象,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可组织相关主题活动,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4.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实用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在于理解高矮的概念,学会比较物体的高矮,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中班数学优秀教案:认识高矮(精选3篇)

中班数学优秀教案:认识高矮(精选3篇)

中班数学优秀教案:认识高矮(精选3篇)教案一:认识高矮的比较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物体的高度,认识高和矮的概念。

2.能够用“高”和“矮”来描述物体的高度差异。

3.发展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1.小玩具动物或其他物体,包括高和矮的。

2.图片或卡片,展示高和矮的物体。

3.白板、彩色粉笔和擦黑板的海绵。

教学过程:引入: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或卡片,展示高和矮的物体。

2.教师询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高和矮吗?请举例说明一下。

”引导学生回答。

发展:1.教师出示一组不同高度的小动物玩具,如一只高大的鹿和一只矮小的猫。

2.教师请学生观察并比较这两只动物的高度差异。

3.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指或眼睛比较,说出高和矮的不同之处。

4.教师利用白板示范,画出鹿和猫的形状,并在旁边写上“高”和“矮”。

5.教师请学生通过观察,说出其他物体的高和矮。

拓展:1.教师出示其他的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高度的物体。

2.教师请学生互相比较,说出高和矮的差异。

3.教师让学生用手指或眼睛比较,说出高和矮的差异。

总结:1.教师梳理学生的观察和比较结果,总结出高和矮的特点。

2.教师请学生回答问题:“你知道其他一些高矮的物体吗?你能用‘高’或‘矮’来描述它们吗?”3.教师鼓励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教案二:认识高矮的测量教学目标:1.通过直接测量物体的高度,认识高和矮的概念。

2.能够用测量结果来描述物体的高度差异。

3.发展学生测量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1.小动物玩具或其他物体,包括高和矮的。

2.直尺或测量工具。

3.白板、彩色粉笔和擦黑板的海绵。

教学过程:引入:1.教师出示一组不同高度的动物玩具。

2.教师询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高和矮吗?如何用测量的方式来展示物体的高度差异?”引导学生回答。

发展:1.教师出示一只高大的动物玩具和一只矮小的动物玩具。

2.教师请学生测量这两只动物玩具的高度,使用直尺或其他测量工具。

3.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测量结果,说出高和矮的不同之处。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比高矮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比高矮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比高矮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活动简介比较大小是幼儿数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比较高矮则是其中最基本的比较大小形式之一。

因此,在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比较高矮的方式,帮助幼儿加深对大小的理解,学习一些基本的比较大小技巧。

本次数学活动的主题即为“比高矮”,旨在通过游戏和操作,激发幼儿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比较大小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的教学,预期幼儿可以实现以下目标:•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并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或语句描述物品的高低。

•学习一些基本的比较大小技巧,如比较法、估算法和量化法,能够在实际生活场景中应用这些技巧。

•提高观察能力和细节捕捉能力,能够从视觉上捕捉物品的大小差异,并加以比较。

•培养团队合作和积极参与的意识,能够与同伴协作完成任务,共同探索高矮的比较方法,并彼此交流分享。

三、教学准备•准备一些比较高矮的物品,如小球、积木、水杯、饮料瓶等。

•准备一个标尺或尺子,用于帮助幼儿量化物品的高度。

•准备一些简单的操作任务,如将物品按高度排序、选出最高/最矮物品等。

•规划一个宽敞、安全的教学环境,确保幼儿可以自由地移动和操作。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为了调动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给他们提出一个问题:“你们都喜欢喝牛奶吗?那牛奶瓶子有高矮之分吗?我们怎样才能看出来呢?”引导孩子一起讨论,探究物品的高矮概念和比较方法,并适当启发一些方法或技巧。

2、游戏环节(30分钟)•游戏1:单项比较将不同高度的物品摆放在一起,指示幼儿进行两两比较。

引导孩子用眼睛观察和比较物品,告诉老师哪个比哪个高/低。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和为什么选择了这样的答案。

在游戏中逐渐导入基本的比较技巧,如比较法、估算法等,提醒幼儿要注意细节和逻辑。

•游戏2:分组比较将幼儿分成2~3组,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物品。

任务是在规定时间内,将自己组内的物品按高低排序,并与其他组进行比较,看哪组完成得最快最准确。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比高矮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比高矮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比高矮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物体的高矮差异。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究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观察和比较高矮。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准确的语言表达高矮差异。

三、教学准备1.教具:不同高度的小木棒、积木、书本等。

2.图片:各种高矮不同的物体图片。

3.音乐:《比高矮》儿歌。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不同高度的小木棒,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小木棒有什么不同吗?”2.活动一:观察和比较高矮(1)教师出示两根不同高度的小木棒,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哪根高,哪根矮。

(2)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高矮,引导幼儿用“高”、“矮”等词语表达。

(3)教师出示更多不同高度的小木棒,让幼儿自由比较高矮,并用语言表达。

3.活动二:比较高矮排序(1)教师出示一组不同高度的小木棒,引导幼儿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

(2)教师与幼儿一起检查排序结果,确保正确。

(3)教师出示更多不同高度的物体,让幼儿自由排序,并用语言表达。

4.活动三:比高矮游戏(1)教师组织幼儿玩“比高矮”游戏,分为两队,每队幼儿轮流比较高矮。

(2)教师担任裁判,判断胜负,并为获胜队颁发奖品。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次活动,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2)教师提问:“你们在比较高矮时,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次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参与比较高矮,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兴趣浓厚,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教学改进(1)在活动一和活动二中,可以增加幼儿自由探索的时间,让幼儿更多地去观察和比较高矮。

(2)在活动三中,可以增加游戏的难度,如设置障碍物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更好地锻炼观察和比较高矮的能力。

3.教学延伸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开展类似的活动,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观察和比较高矮,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数学活动:比较高矮
中班数学活动:比较高矮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比较判断的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学习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较高矮,并能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二、活动准备
1、每人一套操作材料(大矿泉水瓶、小矿泉水瓶、椰奶瓶、旺仔牛奶瓶)。

2、事先设置好表演情境。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学习在同一平面上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

设置表演情境。

请两个小朋友比高矮,甲站在地板上,乙站在椅子上,问:他们俩究竟谁高,谁矮呢?这样能比出高矮来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充分讨论。

教师小结:比较高矮时,俩人必须都站在同一平面、同一高度上,这样才能比较出谁高谁矮。

幼儿示范正确的比高矮方法。

2、引导幼儿发现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

请一个比前面二个小朋友更矮的小朋友上来与他们比高矮,问:怎么一会儿说这个小朋友矮,一会儿又说
这个小朋友高,到底他是矮还是高呢?
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说一个人是高还是矮要看他和谁比。

3、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形状的影响,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指导语:一天,几只瓶子在一起吵吵嚷嚷,它们想出去走走,可是不知道该怎么排队,现在请小朋友都来帮它们排排队,排好以后要说说你们是怎么给它们排的队。

4、幼儿通过自身参与,进一步体验物体的高矮是比较出来的。

玩游戏《比高矮》: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选出每组最高的小朋友,再派出来比赛,选出全班最高的小朋友,颁发奖牌,并鼓励小朋友,多吃饭菜、多运动,才长得高。

四、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房屋、树木、运动器械等,并比较它们的高矮。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买鞋
设计意图:
本学期我结合主题活动"我自己",选择了生活中幼儿熟悉、比较熟悉、不熟悉的各种鞋开展了"买鞋"活动。

在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发展需要预设了活动目标和活动过程。

过程一"参观鞋城"旨在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同伴和教师所穿的鞋子的不同种类和特征,继而激发幼儿认识、了解更多种类鞋子的兴趣。

过程二"交流讨论"旨在帮助幼儿梳理、提升、积累"鞋子的种类、用途、材质和"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季节及脚的大小穿不同鞋子"的经验。

过程三"拓展延伸"旨在通过课件拓展幼儿对特殊用途鞋子的认识,并由此引发有关整理鞋子的讨论和操作。

目标:
.对鞋子的不同种类和用途感兴趣,尝试按特征配对。

并乐意说出自己的认识和发现。

.初步积累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季节及脚的大小穿不同鞋子的生活经验。

准备:
.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鞋子。

布置成"丁丁鞋城"。

.介绍鞋的课件(芭蕾鞋、钉鞋、绝缘鞋等特殊用途的鞋)。

.不同大小的鞋盒、记号笔、贴有双而胶的铅画纸若干。

过程:
一、参观鞋城.说说我的鞋。

①师(伸出自己的脚):今天我穿了一双运动鞋。

你们都穿了什么鞋②依次请穿相同鞋子的幼儿伸出脚,大家一起数数共有几双鞋。

总共有几种鞋。

.参观鞋城。

师:除了我们脚上穿的这几种鞋.还有没有别的鞋呢?我们一起去新开张的"丁丁鞋城"看看,为自己挑一双喜欢的鞋。

大家一定要找对相同的两只鞋哟!(教师了解幼儿选鞋情况,选择幼儿没选的一至两种鞋。

二、交流讨论.认识鞋的种类。

师:谁来介绍一下。

你买了什么鞋?(请买相同种类鞋子的幼儿把鞋放在一起。

师:你为什么买这双鞋?你认为什么时候穿这双鞋最好?为什么师:我刚才也买了一双鞋。

知道这叫什么鞋,我为什么买它吗.发现鞋子的不同特征、用途、适用季节。

师:刚才我们都介绍了自己买的鞋,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一共有多少种鞋。

尝试目测点数。

师:这些鞋除了种类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幼儿发现有的用拉链,有的系带子;有的高跟,有的平跟;有的硬底,有的软底.了解买鞋的常识。

师:这些鞋子不但漂亮而且用途也不同,我们换上试试吧师:为什么小朋友都穿进新鞋了,我却穿不进呢?(引导幼儿认识买鞋时要试穿,一看大小是否合适,二看穿着是否舒适、便于行动。

三、拓展延伸.了解特殊的鞋。

师:除了我们买的这些鞋,"丁丁鞋城"还有哪些鞋?它们有什么用你还看见过什么鞋?它有什么用交流之后播放课件。

帮助幼儿认识芭蕾鞋、钉鞋、绝缘鞋等特殊用途的鞋。

.鞋、盒配对。

师:大家都知道鞋子不穿时应放进鞋盒。

那么,怎么才能分清自己的哪双鞋子放在哪个盒子里,想穿时一下子就能找到呢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我也想了一个办法。

给鞋子画了一张"像"贴在盒子侧面。

这样就能很快找到想穿的鞋子了。

你们有没有不一样的办法?去试试吧。

(幼儿尝试给鞋盒做相应的记号。

丰富生活经验。

.交流分享各自的记号表示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