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早期的西学东渐
早期的西学东渐
人文学术55种,包括哲学、伦理等; 新航路开辟建立了路径;
继承了利氏通过科学传教的策略,在明清朝廷历法修订以及火炮制造等方面多有贡献,中国今天的农历是汤若望在明朝前沿用的农历基础上加以修改而成的"现代农历"。 传教士——文明交流的使者
“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因为耶和华是 忌邪的神。”
——《圣经• 旧约全书•出埃及记》
如果你是利玛窦,你将如何解决这些 问题?
传教士服装
身着僧侣服装的利玛窦
身着儒士服装的利玛窦
中国人认为天是圆、地是平而方的,他们深信他们的国家就在它的中 央。他们不喜欢我们把中国推到东方一角的地理概念。
艾儒略 意大利人。 字思及,
1623年所著《职方外纪》一书是 继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之后详 细介绍世界地理的中文文献。
汤若望 字道未, 德国人
继承了利氏通过科学传教的策略,在明 清朝廷历法修订以及火炮制造等方面多 有贡献,中国今天的农历是汤若望在明 朝前沿用的农历基础上加以修改而成的" 现代农历"。
通过“西方僧侣”的身份,“汉语著述”的方式传播天主教教义,并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
中国科学成就
西方科学成就
李时珍 《本草纲目》1596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154
16
3
17 潘季驯 《河防一览》1590 开普勒 《宇宙的神秘》
159
世
6
纪 程大位 《算法统宗》1592 吉尔伯 《论磁》
第28课 早期的西学东渐
西学-新学: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学术思想。 西学东渐: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学术思想向
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中学-旧学:我国传统的科学技术和学术思想 中学西传:指我国传统的科学技术和学术思想
向西方传播的过程。
早期:西学东渐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 明末清初;第二个时期是鸦片战争以后。
——译成中文的第一部西方科学著作 (2)《同文算指》:利玛窦、李之藻合译
《几何原本》
《同文算指》
(1)《几何原本》:利玛窦、徐光启合译 ——译成中文的第一部西方科学著作
(2)《同文算指》:利玛窦、李之藻合译
(3)《坤舆万国全图》:利玛窦著 (4)《泰西水法》、《远西奇器图说》
1、自然科学 2、历法
利玛窦:意大利耶稣会 传教士,明神宗万历年 间即1583年来到广东肇 庆传教,1610年在北京 病逝。
利玛窦是如何 调整适应的?
实行入乡随俗 的调和策略
注意打通官场 环节,争取朝
廷支持
利玛窦
以介绍西学, 切磋学问的方 法广泛原本》是第一部译成 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
拓展:中学西传:汉朝-唐朝-宋朝
一.西学东渐的推动者:传教士—作用
作用:将新颖的异质文化导入中国传统的文化 系统,揭开了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新篇章。 异质文化:西方文化-儒家文化 同质文化:欧美文化-日本文化 异态文化:蒙古文化-汉族文化 同态文化:两河流域文化-黄河流域文化
一.西学东渐的推动者:传教士—利玛窦
一.西学东渐的推动者:传教士—作用
徐光启(1562年-1633年)
二.西学东渐的意义:
《坤舆万国全图》:这张世界地图使中国人第 一次从地图中看到了整个世界
1.“利玛窦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同
高中历史西学东渐
②异:对待西洋事物的态度,维护封建统治的手段(用)
第20课 西学东渐
一、开眼看世界
二、体用之争——体同用异
洋务派
顽固派
倡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固守“中体中用”、“贵华贱
采用西方科技实现自强求富
夷”
以维护固有制度和纲常礼教
反对“西学为用”、“师事夷
人”
△对“体用之争”作何评价? 原封不动地维护政治文化格局 ①进步:冲破保守观念, 为西学在华传播创造了良好环境
B 彻底地批判了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C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 借用进化论“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原理, 宣传维新思想
7、梁启超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
成,在变官制。”它的思想核心是
B ( )
A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 B “兴民权”
C “废科举”
“贵华夏”、“贱夷 狄”
第20课 西学东渐
一、开眼看世界
1、背景
2、倡导者:
①林则徐 主持禁烟,沉重打击了侵略者 设译馆, 组织编译了《:各国律例》《四洲志》
中
国
开了中国近代由爱国而
开 眼
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看
世
界
的
第
一
人
第20课 西学东渐 一、开眼看世界
1、背景
2、倡导者: ①林则徐 主持禁烟,沉重打击了侵略者
设译馆, 组织编译了《:各国律例》《四洲志》 ②魏源:编写了《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20课 西学东渐 一、开眼看世界
1、背景 2、倡导者: ①林则徐 主持禁烟,沉重打击了侵略者
设译馆, 组织编译了《:各国律例》《四洲志》 ②魏源:编写了《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早期的西学东渐
传播天主教
广东肇庆(传教据点) 南堂(北京最早的天主教堂) 敬一堂(上海最早天主堂) 和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 和李之藻翻译《同文算指》 《坤舆万国全图》世界地图绘制 编译《泰西水法》《远西奇器图说》 编写《崇祯历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早期西学东渐的重要史 实 : 1)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的欧几里得《几 何原本》(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 2)利玛窦与李之藻合作编译的《同文算 指》(系统介绍西方算术的笔算法)
3)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4)徐光启、李之藻以西方历法为基础, 完成《崇祯历书》,其影响至于清代。 5)此外传入《泰西水法》、《远西奇器 图说》
传播西方 自然科学
利玛窦来华 四百周年纪 念邮票
2007年深秋,上海隆重举行了“2007——1607 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出版400年周年纪 念”活动。利玛窦的后人、徐光启的后人都参加了这 次盛会,场面可京修建中华世纪坛,坛内雕刻了一 百位对中华文明有贡献的历史名人,其中只有 两个外国人入画,一位是马可波罗,一位就是 利玛窦。
看图学史 从这张图 片中,你能 看出哪些历 史信息?
利玛窦开始是光头僧服, 1594年,他听学生瞿太素 讲僧人在官员与百姓眼里 地位并不高,中国人普遍 尊重的是读书人。于是开 始留须发,改戴儒冠,穿 儒服。
1610年利玛窦得了一 场重病,死在北京。利玛 窦的中国门徒游文辉,为 了纪念先师,创作了利玛 窦儒服像,为后世留下了 一代大师的儒雅风采。
读史明义
耶稣会会士已认识到,在一个像中国那样有 先进文化的国家里,如果采用在民众中间布道 说教以改变人们信仰这种通常手段,那是不会 奏效的,因此,他们专在结交、说服朝廷和官 僚方面下功夫。1582年,利玛窦经许可定居广 州,20年后移居北京;居留期间,他的数学和 天文学知识给中国官吏和知识分子留下深刻印 象。当他终于敢起来辩论宗教问题时,他力图 证明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学说是相容的。
高中历史备课参考 西学东渐
第20课西学东渐一.开眼看世界(1)原因: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为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冲破传统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2)主要代表人物: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编译的《四洲志》开了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一书,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
(3)影响: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
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提出的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与此同时西学在较为广泛的层面传输进来,对中国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文化产生了猛烈冲击。
(2)含义:“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3)实质: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以“自强”“求富”。
(4)实践:19世纪60一90年代开展洋务运动,但随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而宣告彻底破产。
三.维新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初都持“中体西用”的思想立场,是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支持者,但洋务运动的种种弊端使早期维新派开始深刻反思,由此逐渐与洋务派分道扬镳,提出了政治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
(2)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康有为把西方的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经史相融合,为维新变法提供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梁启超宣传民权思想和君主立宪制,谭嗣同主张自由、平等观念,冲决纲常礼教网罗,严复借用进化论原理阐明中国社会“天演”的规律。
(3)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集中在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废“八股”,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使维新思想冲破阻挠传播开来。
第28课:早期的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近代西方文化向中国的传播过程 学:器(科技);渐:16世纪 早期:明末清初 后期:晚清民初。
第28课:早期的 西学东渐 一、背景 世界: 新航路开辟--欧洲人来华 文艺复兴时期近代科学—西方科技传播 天主教会分裂-耶稣会传教士来华 中国: 明朝科举制度 利玛窦(意大利)徐光启 《几何原本》 二、代表 利玛窦、李之藻 利玛窦 汤若望(德意志) 徐光启、李之藻 三、影响 认识差距、反思传统。 《同文算指》 《坤舆万国地图》等 《崇祯历书》
• 2. 对于早期的西学东渐,应基本肯定。在传播 宗教方面能入乡随俗。在传播西方的自然科学 和人文学术方面,内容泛及数学、物理、地理、 天文历算、水利技术、机械工程、火炮制造以 及欧洲的古典哲学、逻辑学、艺术等。如,利 玛窦与徐光启合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前六卷)成为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 作。他与李之藻合作编译的《同文算指》,系 统介绍了西方算术的笔算法,在中国影响深远。 总之,将一种新颖的异质文化由此导入中国传 统的文化系统,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揭开新 的一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外:闭关锁国政策
殖民扩张政策
基督教:天主教: 新教 1054年(1517年) 旧教 东正教:
内容;《四书五经》 形式:八股文
目的:取士
国民: 朝廷: 士大夫:
数学:《几何》;《同文》 地理:《坤舆万国地图》 水利:《泰西水法》 机械:《远西》 历法:崇祯历书
二、练习与测评 1 . 欧洲耶稣会士出入中国时,与中国人的风 俗习惯、思想的摩擦:上帝与祖先、基督教 与儒学、独身与居家、语言与文化、服饰与 饮食等。洞悉中西差异的利玛窦深知要在中 国立足,必须适应中国国情。为此,入华之 初,他即改变固有的传教方式,实行入乡随 俗的调和策略。他取汉名,习汉语,穿汉服, 钻研中国典籍,遵行中国礼仪,允许中国信 徒祭祖尊孔,尽力迎合中国的思想文化和风 俗习惯。他还注意打通官场关节,争取地方 官员乃至朝廷的支持,并以介绍西学,切磋 学问的方法广泛结交士大夫。
1.西学东渐
次冲决君主之网罗, 次冲决伦常之网罗, 次冲决天之网罗, 势不得不酌取西法,以补吾中国古法之亡
严复(1853-1921),福建侯官人,近 代最重要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1876 年,他被派往英国学习海军。其时,英国 经济稳定,社会繁荣,自由主义获得进一 步的发展,达尔文、赫胥黎等的思想学说 正风行英国。回顾落后贫困、思想封闭的 祖国,严复深受震动,于是孜孜不倦地研 究“中西学问同异”,探求富强之道。回国后他把西方的 古典经济学、政治学、哲学及自然科学知识介绍到中国, 最著名的译著是《天演论》。“天演”即进化之意。严复 介绍“天演论”,强调“物竞天择”,旨在告诫国人若一 味恪守祖训、顽固守旧,在进化竞争的社会里,难免会遭 淘汰,甚至亡国灭种;相反,如能适应“天演”,因时而 变,图强自新,那么定能实现救亡国存的目的。译著的出 版轰动了当时的知识界。“天演竞争,优胜劣败”“物竞 天择,适者生存”成为时新之论。
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体”——本体;“用”——方法、手段。 “中体”指中国传统的体制和文化; “西用”指西方的技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维护固有 的封建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 方的科技,实现自强求富。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 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倭仁
19世纪40年代“开眼看世界”的新思 潮 进步性:
开创了为抵御外国的侵略,谋求民族与国 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的社会思潮。 局限: ①最终目的在于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②重在介绍外国的风土人情和军事技术 ③没有实践活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 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 悖于经义。 ——张之洞 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 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 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 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 人。” 洋务派所谓的“中学”“西学”是 什么?在他们看来二者是何关系?
高中历史(文化篇)第20课 西学东渐课件
局 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虽然提出学习西方,但
限
又不敢触及封建制度,其活动的特点是维持封 建统治,因而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强盛起来。
性
3、对新思想的评价(特点和影响)
(1)介绍的知识以军事为主,也有介绍政治和经
特 济,但不深入。
点
(2)思想一方面带有鲜明时代变化的印记,另一 方面,又保留着浓厚的封建纲常色彩。
3.先进的中国人积极探寻抵御外侮、强国富 民之路。
林则徐、魏源情况表
比较项目
林则徐
人物 魏源
活动 代表书籍
主持禁烟,设译馆、翻 译或编译外国书报
《各国律例》 《四洲志》
编写书籍 《海国图志》
主要观点 了解、研究世界情况 提出“师夷 长技以制夷”
影响
公开号召“开眼看世界”,使介绍与 研究世界知识在知识界蔚然成风,
• 两个阶段:①鸦片战争之前的明末清初,耶稣会 传教士的到来;②鸦片战争期间直到五四运动前 后。
明清时期及鸦片战争后的两次“西学东渐”比
较
时间
明末清初
鸦片战争后
背景不同 西方资本主义初期 中国封建社会晚期
双方地位 不同
平等
近代中国是被动
传播媒体 不同 传教士是惟一媒介
传播渠道和媒介 多样化
传播内容 不同
【“西学东渐”简析】
• 西学:泛指当时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 • 东渐:指向东方逐渐传入、渗透。
• 西学东渐: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 程。一般特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 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 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 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 它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 过重大影响。
最新高中历史-西学东渐 精品
西学东渐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开眼看世界”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认识洋务派及思想主张,记忆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理解“开眼看世界”新思想产生的原因,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3、通过对“开眼看世界”思想、“中体西用”思想和康梁变法理论的分析,认识西学东渐是近代思想解放的特点,认识近代思想解放的继承关系。
4、学习新思想代表人物那种敢于面对现实,冲破藩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开拓精神与创新勇气。
二、重点: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思想的变化历程。
三、难点:坚持中体西用的原因和西学东渐的思想阻力。
四:重点知识讲解
1、魏源思想核心
学习西方的重点:长技(西方自然科学技术重点是军事科技);目的:抵御侵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根本目的――维护体);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成为维护统治的工具(工具――用),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含义:所谓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所谓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西方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教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核心:中国传统的三纲五常是立国之本,西方的近代技术可以巩固根本,但不得混为一谈。
实质: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上海高中历史教材 早期的西学东渐
利玛窦(Mathieu Ricci,1552~1610 年)。他9岁入耶稣会学校,19岁在罗马 加入耶稣教会,自愿到远东任教。1582 年(万历十年)8月,利玛窦远涉重洋 来到澳门,开始了在中国近30年的传教 生涯。经明朝万历皇帝特批,利玛窦死 后被葬在北京。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 提欧· 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 利玛窦的苦恼
利玛窦规矩
• • • • 入乡随俗(接近)----平等 科技吸引(交往)----友谊 接近官员(深入)----适应 文化对接(核心)----尊重
利玛窦曾经说过: “自己已经”用对中 国人来说新奇的欧洲 科技知识震惊了整个 中国哲学界。”
初到中国内地传教时的利玛窦
儒生装扮的利玛窦
利玛窦在中国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
《几何原本》
欧几里德
乾隆时期在圆明园 中增建西洋建筑与景观, 由意大利画家郎世宁设计。
三.西学东渐的影响
早期“西学东渐”,尤其是西方文艺复 兴后的科学技术的引进,在中西文化交流史 上具有积极意义。
1.使中国人开阔了眼界,从而得以窥见一个原先全然无知的 西方世界。 2.使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传 统和现状进行反思。
上海徐家汇南丹路上的光启公园
上海历史名人 ——徐光启
第28课 早期的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 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 的历史过程
早期:明末清初
一.西学东渐的背景——传教士来华
历史原因:东西方历史上有联系,而且西方倾慕东 方已久; 时代条件:新航路发现建立了路径;殖民地提供了 落脚处; 直接动因:西欧宗教改革促使天主教大力向东方发 展; 中国因素:明朝后期,政府逐渐放弃海禁政策。
李之藻与傅汎际合译《谈天》 (亚里士多德) 欧洲古典哲学 安文思翻译《超性学要》 (托马斯阿奎那)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1、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过程,其虽然亦可以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藉由来华西人、出洋华人、各种报刊、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作为媒介,以澳门、香港、其它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的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地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应用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于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
2、西学东渐阶段: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①鸦片战争之前的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②鸦片战争期间直到五四运动前后。
3、西学东渐的传入过程:1、中西交往由来已久,有记载的直接往来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以后几乎历代不竭。
16?18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中,耶稣会传士发挥了主要作用。
其中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最为突出。
2、来华的传教士为了取得合法的传教地位,尽力地结交士大夫,讨好皇帝。
在此过程中,把西方的一些科学文明成果带到了中国。
1601年,利玛窦向明神宗万历皇帝进献了《坤舆万国全图》,这使他引进的西方世界地图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
利玛窦是第一个将世界地图传入中国的人,同时也就将西方先进的地理学知识和测绘技术介绍进来,为我国近代地理学、制图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与此同时,开明士大夫如徐光启等人,积极引进西学,为中国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3、传教士客观上在当时承担起了西学东渐的历史使命。
他们具有开拓性的工作,构建了中国近代科学基础的主要方面。
于是,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的专家李约瑟指出,中国的经验科学不再明确地划分为西方的或中国的,而是已成为"近代科学"。
第20课 西学东渐
思考:以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在抵抗侵略时 主张学习西方哪一层面的内容?
器物(科技)层面
有何局限性?
只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没有认识到器物之 上的先进政治经济制度,且基本上没有付诸实践。
一、开眼看世界(19C40—50年代)
4、评价:
(1)积极作用:
对于探究西方、学习西方的思想潮流,具有开 先河的作用,启迪了中国人去了解世界,反映 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走向。
郑观应
王韬
三、维新思潮(19C末)
1、早期维新派: (2)思想变化:
①中法战争之前——认同“中体西用”,支持 洋务派,投身洋务运动
②中法战争之后——主张改良政治、实行君主 立宪
三、维新思潮(19C末)
1、早期维新派: 早期维新派为什么会与洋务派分道扬镳?
(3)思想变化原因:
中法战争的结局暴露出洋务运动的种种弊端;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形成;西学的 进一步传播。
开端——耶稣会传教士 ②鸦片战争期间直到五四运动前后:
深入——列强侵华加剧
一、开眼看世界(19C40—50年代)
思考: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沉睡了多年的清 王朝,为什么在19世纪40年代会有人猛醒,要跳 出井底看看外面的世界?
“鸦片战争展现在中国人眼前的第一个形象就是 西洋人坚船的迅速,利炮的声势……在两年多时间 里,中国调动了数十万军队,先后有1名总督、2名 提督、7名总兵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英国 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两千年 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开始动摇 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单纯学习西方技术,忽视政治经济制度。
二、体用之争(19C60—90年代)
试比较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异同点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早期的西学东渐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早期的西学东渐
识记知识点:
西学的传入:
史实——①数学: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利玛窦与李之藻合译《同文算指》;②地理学:利玛窦绘制地图(《坤舆万国全图》);③水利技术:《泰西水法》;④机械工程:《远西奇器图说》⑤历法:徐光启、李之藻参照西方修订《崇祯历书》;⑥人文科学:哲学、逻辑学、美术、音乐等。
作用——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使得不少中国人开阔了眼界,窥见了一个原先全然无知的西方世界;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第 1 页共1 页。
早期西学东渐
‚中国人对行星的轨道、位置以及日、月 蚀的推算很重视,因为这为编纂‘历书’ 非常重要。‛
——罗渔译《利玛窦书信集》
利玛窦画像 藏于上海光启公园
‚我大费心思,从那儒教先师孔夫子身 上觅取我们的见解……作有利于我们意见 的解释。
——利玛窦《天主实义》
‚然爱天主之效,欤?”
早期的西学东渐
嘉定区中光高级中学 姜芳芳
澳门
(葡占)
16世纪中叶
利玛窦(1552-1660), 欧洲耶稣会传教士,意 大利人,1578年前往中 国传教。
利玛窦的中国学生游文辉1610年创作的利 玛窦画像
1580年的明朝疆域
肇庆 澳门
表层信息
地理观念
世界观念 时代特征
16世纪的奥特利乌斯地图
表层信息 地理观念 世界观念
时代特征
中国明代《古今形胜之图》
中国明代《古今形胜之图》 16世纪的奥特利乌斯地图
利玛窦所绘《坤舆万国全图》
利玛窦所绘《坤舆万国全图》
16世纪的奥特利乌斯地图
1580年的明朝疆域
北京
南京
南昌
韶州 肇庆 澳门
徐光启 (1562-1633) 上海徐家汇人
南京博物院藏,明朝人物肖像
“自利氏入华……西洋近代天文学、历法、 数学、物理、医学、哲学、地理、水利诸学, 建筑、音乐、绘画等艺术,无不在此时传 入。‛
——转引自朱维铮《利玛窦中文著译集》
‚臣等书虽告成,但愿学者少,有倡 无继,有传无习,恐他日终成废阁。‛
——《徐光启集》
西技‚非华夏之乏也‛
——晚明 虞淳熙 《虞德园先生集》
王夫之认为西学多为‚剽袭中国之绪余‛。
——明末清初 王夫之《思问录•外篇》
明朝 疆域
高一历史西学东渐PPT课件
3、新著述不断出现:
徐继yu 《瀛环志略》 姚莹 《康輶纪行》 梁廷枏 《海国图志》
三、意义: 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
以“开眼看世界”为思潮
以抵御外侮、谋求国家和民族独立自强为主流
体用之争(19世纪60~90年代)
一、含义:
体:主体、本质; 用:由主体派生,为主体服务的表现形式。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 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近代科技, 仿效西方国家的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 河日下的清王朝。
要不要——维新变法; 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废八股,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2、历史作用:
维新思想传播开来,形成深远的思想解放运 动,为中国文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小节: 林则徐、魏源 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开眼看世界 学习西方的器物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学习西方的民主思想
1、鸦片战争之后,“新思想的萌发”其中“新”的含义是 ()
(2)地位:
开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2、魏源和《海国图志》
(1)编写
依据《四洲志》的编译稿, 在《南京条约》签订后编写《海 国图志》
(2)影响
总结鸦片战争中的经验教训,探寻御侮图强,提出了 学习西方先进军事制造技术和治军练兵方法,提出“师夷 之长技以制夷”思想。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是悉夷、师夷、制夷三位一体, 出发点和立足点是“ )
A、得不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B、顽固派的阻挠
C
C、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D、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6、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的特点是( )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
第28课早期的西学东渐
第28课早期的西学东渐早期的西学东渐是指从16世纪到19世纪初,欧洲的科学、哲学、文化和技术开始向东方(亚洲)传播和影响的过程。
这一时期,西方的知识和思想在东方的传播,不仅加深了两地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为东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西学东渐的起始可以追溯到葡萄牙航海家达·伽玛发现航海之路,成功抵达印度的喀拉拉海岸。
这一事件不仅开启了欧洲人到达印度及东南亚的航海时代,也为西方国家的航海探险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
随后,葡萄牙和其他欧洲国家纷纷建立贸易站点和殖民地,向东方传播着西方的知识和文化。
西学东渐最为明显的体现在科学和技术领域。
由于欧洲在科学和技术上的领先地位,西方国家的科学家、技术专家和学者开始涌入亚洲,为当地国家带来了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构造,推动了东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例如,荷兰商人和科学家安东尼·凡·莱文霍克在17世纪发明了显微镜,将其带入亚洲,这不仅使当地科学家能够观察微小物体,发现许多新的生物种类,也为医药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西方的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等学科的知识也逐渐传入亚洲,对当地的科学研究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哲学和文化方面,西学东渐也为东方国家带来了新的思想和观念。
西方的启蒙思想和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开始渗透到东方社会中,影响了东方人的价值观和思考方式。
例如,欧洲的启蒙运动及其强调个体自由和民主的思想为亚洲国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推动了东方国家的社会变革和民主化进程。
此外,西方文化的其他方面,如音乐、艺术和建筑等也逐渐传入亚洲,拓宽了东方国家的文化视野和表达方式。
然而,西学东渐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技术和资源的不对等,西方传入的知识和技术有时对东方国家的传统文化和经济体系产生了冲击,导致社会不稳定和文化失衡。
其次,西学东渐的传播并非完全无偏的,一些西方的偏见和歧视也被带入到东方国家,导致了文化的冲突和分化。
课件 第28课 早期的西学东渐
在远古时代,东西双方在对方眼中都 是一个梦,一个神话。 希腊人最早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 说中国人“身高达十三肘尺”,“寿 逾两百岁”,“皮与河马相近,故万 箭不能入”。 中国的《山海经》也说西方人“其状 如人,豹尾虎齿”。
澳 门 大 三 巴
新航路开辟后,随着欧洲传教士东 来,我国与西方思想文化进行了大规模 的直接接触和交流;16世纪中期的宗教 改革,天主教在西欧、北美势力缩小, 为了扩张势力,天主教建立了耶稣会, 向东方发展
利玛窦的苦恼
如果你是一名外国传教士,来华传 教会遇到什么困难?
语言、文字、服饰、饮食等日常生活习惯 天主教与中国传统礼仪差异
利玛窦是怎样克服的呢?
代表人物:利玛窦
利玛窦的智慧 •“入乡随俗”调和策略,迎合中国文化和习俗 •走上层路线,取悦皇帝,广交中国官员和士大夫 •以介绍西学,切磋学问为传教的敲门砖
早期西学东渐的影响
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使国人开阔眼界,认识到中西差距 反思中国的传统与现状
2000年,北京修建中华世纪坛,坛内雕刻了一百位对中华文明有贡 献的历史名人,其中只有两个外国人入画,一位是马可波罗,一位 就是利玛窦。
马可波罗把中国介绍给世界! 利玛窦则把世界介绍给中国!
西学东渐: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 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其虽然亦可以泛 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 事物传入中国,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 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 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西学东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①鸦片战争之前的明末清初,耶稣会传 教士的到来; ②鸦片战争期间直到五四运动前后
上海徐家匯南丹路上的光啟公園
日本学者平川佑弘在《利玛窦传 》一书中称利玛窦是“人类历史上第 一位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诸种学艺, 和中国四书五经等古典学问于一身的 巨人。”他还将利玛窦看作是“地球 上出现的第一位世界公民”。
20课 西学东渐
促进了人们的觉醒,形成了近代中国 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二: 维新派同顽固势力、洋务派围绕变法维
新、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等展开激烈的论战,这场论 战使维新思想传播开来。 引发了百日维新,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近
代化的进程
特 原 点 1839年英国人巴麦尊:‚中国是一个泥足巨人,不堪一击, 因 主 : 对付他的唯一办法就是先揍他一顿,然后再做解释。‛ : 题 向 民 ——林、魏:师夷长技以制夷 : 西 族 方 1861年雨果:‚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 救 危 学 强盗大肆抢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原来‘胜利’就 亡 习 机 是进行一场洗劫的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 图 不 不 存 断 断 ——李、张:中体西用、富国强兵 深 加 入 1895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我一声令下,大军开赴 深 战地,北京的安危便难说了 。‛ —— 康、梁:维新变法、君主立宪 制度 技术(器物)
2、思考:
试从背景、领导力量、学习重点、主张、 实践、影响等方面比较19世纪60—90年代与19 世纪末的“西学东渐”有何不同?
题目转化:地主阶级洋务派与资产阶 级维新派的异同
政治: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比较60—90年代与19世纪末的西学东渐的不同
1.第二次鸦片战争 2.太平天国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先进科技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洋务运动 迈出中国近代化 的第一步 民族危机加重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形成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思想: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 政治制度 兴民权,君主立宪制,倡西 学,改革教育制度 维新变法 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 思想解放潮流
系统介绍西方近 代文化第一人
严复
《天演论》
借用进化论原理阐明维新 变法的必要性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课早期的西学东渐
北虹高级中学付文治
[教学目标]
1. 知道利玛窦来华的基本情况;了解早期西学传入在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方面的内容;掌握早期“西学东渐”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积极意义。
2. 通过对传教士的代表人物利玛窦来华传教历史的学习,掌握早期西学东渐的背景和状况;通过对利玛窦和徐光启、李之藻合作的史实探察,感知早期西学东渐的特点和意义;通过大量历史信息的冲击,基本归纳整理早期西学东渐的历史,能够正确分析早期西学东渐的相关评价。
3. 通过传教士来华和西学的传入历史的学习,认识交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特性,是人类历史活动的重要内容,树立平等对话是人类交往的正确方式。
理解异质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民族发展的趋势,推动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克服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意识,抛弃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的意识,形成正确的中外交往意识和世界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西学的传入
难点:评价西学东渐
说明:
1. 传教士来华始自唐朝以前,但超出宗教内容,进行科学文化传播是在明末。
因此,从历史意义上讲,西学传入是鲜明的特征。
从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看,对明末知识分子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对以后历史发展和对今天现实的警示意义上讲,早期西学东渐也是具有突出的时代意义。
2. 从知识积累上看,学生还没有东西方文化交往的历史储备。
从历史的复杂性来看,一是涉及到精神文化领域的交往,层次较高,其次是新航路发现、殖民、基督教传播、科学文化交流等内容交叉在一起,头绪比较多。
从西学东渐这件事情来看,发生在真正的世界历史出现的时代交叉口,纵横理解和评价的难度自然增加。
[教学设计]
1.悠久历史联接东西双方---导入新课:回顾历史引导解决什么是西学东渐,不仅导入新课,而且提醒学生关注西学东渐的内容突破了古代东西方交往的传统和藩篱,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同时运用马可波罗这样已经学过的内容又可直接导入传教士来华背景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时间线索来把握历史的能力。
2.搭建西学东渐平台---把基督介绍给中国:通过以上学习总结传教士来华的国际国内背景,同时鼓励和引导同学从东西方角度回顾最近所学的知识解释历史现象,然后以利玛窦为代表通过叙事的方法去理解传教士来华后的传教活动,掌握他们的活动特征,对他们的活动目的进行评价。
3.结出西学东渐硕果----把世界介绍给中国
反复通过材料和教材总结早期西学东渐的具体内容,构成早期西学东渐完整的知识结构,接着以此为平台,进一步分析早期西学东渐在当时的不同反响以及在历史长河中的价值,肯定建立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的文明交往,文化交融是人类的智慧,是给后人的一笔财富。
利玛窦不仅给中国送来了时间(自鸣
[资料附录]
材料1:逍遥下北溟,迤逦向南征;刹刹标名姓,山山纪水程。
回头十万里,举目九重城;观光上国未?中天日正明。
-----(明)李贽
材料2:17世纪西学东渐影响下的著作列表
1602年利玛窦著《坤舆万国全图》。
1605年利玛窦著《乾坤体义》《四库全书》称之为“西学传入中国之始”。
1607年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译欧几里德原著前6卷。
1623年艾儒略、杨廷筠作《职方外纪》后收入李之藻《天学初函》。
1624年毕方济、徐光启灵言蠡勺译亚里士多德《论灵魂》,后收入李之藻《天学初函》。
1628年傅泛济、李之藻等翻译亚里士多德《论天》,注释本。
1631年傅泛济、李之藻名理探译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前10卷,第一次介绍西方逻辑学的著作。
1634年徐光启、龙华民、邓玉函、汤若望、罗雅谷等制定《崇祯历书》。
历时5年。
1641年南怀仁等翻译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后20卷。
材料3:利玛窦实为明季沟通中西文化之第一人。
自利氏入华,迄于乾嘉厉行禁教之时止,中西文化之交流位蔚壮观。
西洋近代天文学、历学、数学、物理、医学、哲学、地理、水利诸学,建筑、音乐、绘画等艺术,无不在此时传入。
------方豪《中西交通史》下卷第629页,岳麓书社1989年材料4:利玛窦神父最大的贡献是在“文化交融”的领域上。
他以中文精编了一套天主教神学和礼仪术语,使中国人得以认识耶稣基督,让福音喜讯与教会能在中国文化里降生……由于利玛窦神父如此道地的“做中国人中间的中国人”,使他成为大“汉学家”,这是以文化和精神上最深邃的意义来说的,因为他在自己身上把司铎与学者,天主教徒与东方学家,意大利人和中国人的身份,令人惊叹地融合在一起。
---教皇若望·保罗二世在《利玛窦到北京四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致词》
[板书设计]
[训练设计]
以下两则材料均选自利玛窦《中国传教史》(台湾光启出版社1986年):1.中国最大的哲学家是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活了七十余岁,一生以言以行以文字,诲人不倦。
大家都把他看为世界上最大的圣人尊敬。
实际上,他所说的和他的生活态度,绝不逊于我们古代的哲学家;许多西方哲学家无法与他相提并论。
故此,他所说的或所写的,没有一个中国人不奉为金科玉律;直到现在,所有的帝王都尊敬孔子,并感激他留下的遗产。
他的后代子孙一直受人尊重;他的后嗣族长享有帝王赐的官衔厚禄及各种特权。
除此之外,在每一城市和学宫,都有一座极为壮观的孔庙,庙中置孔子像及封号;每月初及月圆,及一年的四个节日,文人学子都向他献一种祭祀,向他献香,献太牢,但他们并不认为孔子是神,也不向他求什么恩惠,所以不能说是正式的祭祀。
----第23-24页
2.从皇帝到平民,儒教最隆重的事,是在每年的某些季节,给逝去的祖先献供,有肉,有水果,焚香及丝巾……穷人则以纸代替丝布。
他们认为这是尽孝道,所谓“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教之致也”,他们并非认为死人会来吃上述的东西,或需要那些东西;他们说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有什么别的方法,来表示对祖先的爱情及感恩之情。
-------第85页
3.有些人曾对我们说,订立这些礼法,主要是为活着的人,而非死人;即是说,那是为了教导子孙和无知的人孝敬仍然在世的父母。
看到有地位的人,侍奉过世的仍像在世的,自然是一种教训。
无论如何,他们并不想逝去的人是神,不向他们祈求什么,祝愿什么,与偶像崇拜无关,或许也能说那不是迷信,虽然最好在成为基督徒后,把这份孝心,改为对穷人施舍,以助亡者之灵。
---第85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则材料都记述了明朝社会的一些场景,你能找出哪些来?
答:祭祀孔子;祭祀祖先;
(2)材料1认为孔子受到从帝王到百姓的尊敬原因正确吗?为什么?孔子的“以言以行以文字”,你能按要求列举一例吗?
答:基本正确。
孔子是以自己的道德和文化遗产受到后人尊敬的,他是儒家创始人,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
言(一句名言)机动答案
行(一件事情)私人办学;著书立说;周游列国
文字(一本书)《春秋》《诗经》
(3)材料2和材料3是说得同一件事情,一般中国人主要在什么季节的什么节日进行?你觉得两则材料所说的观点对吗?面对今天传统节日的传承,你有何启迪?
答:春季;清明节
符合中国人的祭祀目的:怀念祖先,教育后人
倡导现代孝道,重建现代伦理,是我们今天利用传统文化推进精神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4)材料3可以看出,利玛窦的目的是什么?他认为达到目的的最好方法是什么?你怎么看?
答:让中国人信仰基督教。
把中国人的思想文化与基督教的信仰结合。
看法:文化交往应该在平等基础上互相撷取,吸收,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