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管结石论文

合集下载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颈管结石的临床分析与研究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颈管结石的临床分析与研究

的粘连情况, 在经过精细的解剖却仍旧不能确定其结构的时 候, 此时继续对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会导致患者的肝管受到 严重的损伤, 因此要及时终止腹腔镜手术, 改为开腹手术 [45] 。 在切除了患者的胆囊之后, 要结合具体情况将腹腔引流管 放置到 Winslow 孔中。
2 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0 引言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胆囊疾病, 在对胆囊良性疾 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 采用最多的治疗方法就是对患者进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 但是在胆囊结石中还有一种特殊的 病情类型, 也就是胆囊颈管结石, 胆囊颈管结石患者的病情 发作十分迅速, 而且慢性胆囊炎常常会反复发作, 给患者的 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与痛苦, 因此必须要对胆囊颈管结 石患者采取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2]。 我院现对收治的胆囊颈管 结石患者采取了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 取得的治疗效果十分 明显, 现报道如下:
本文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4 年2 月到2016 年6 月收治 的胆囊颈管结石患者31 例, 其中男性患者13 例, 女性患者18 例, 年龄31-79 岁, 平均年龄为 (46.4±8.2)岁, 病程2-18 年, 平均病程为 (8.2±7.1)年。 所有患者在实施手术前均存在明 确的胆囊多发结石或单发结石问题, 其中18 例患者在术前就 确定存在胆囊颈管结石, 13 例患者是在手术实施过程中发现 存在胆囊结石。 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 反 跳痛等, 没有患者存在皮肤巩膜黄染的问题。
(下转第 20 页)
胆囊颈管结石与一般的胆囊结石有着不一样的临床特 点, 胆囊颈管结石一般比较细小, 很容易引起结石嵌顿的问 题, 胆囊颈管结石患者常常会出现急性胆囊炎、 胆囊积脓、 慢 性胆囊炎等并发症, 这些都增加了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 实施难度 [6]。 而随着医学事业与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腹腔镜 器械与操作水平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加上手术经验的不断 积累, 就目前来说, 胆囊颈管结石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一般都能够取得成功, 而且还显著减少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 可能性, 对于胆囊颈管结石患者的治疗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7] 。 在本次研究中, 通过分析我院治疗胆囊颈管结石患者的 临床资料得知, 在对患者进行了 CT、 B 超等检查之后, 在术前 确诊有18 例患者为胆囊颈管结石, 术中探查发现13 例患者为 胆囊颈管结石。 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取得成功的患者共 有27 例, 手术成功率为87.10%, 其余4 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 在术后有2 例患者发生胆漏, 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 综 上 所 述 可 知, 胆囊颈管结石患者的病情经常反复发 作, 对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术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 性与有效性, 减少了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 对于改善患 者的病情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值得在今后加以推广。

腹腔镜下胆囊颈管结石手术83例临床论文

腹腔镜下胆囊颈管结石手术83例临床论文

腹腔镜下胆囊颈管结石手术83例临床体会【摘要】目的:分析总结胆囊颈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手术的临床体会。

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胆囊颈管结石患者83例行lc,并总结分析其疗效。

结果:共成功施行lc 手术80例,3例患者中转开腹,中转率3.61%,其中1例患者出现胆总管损伤,1例患者因术中出血过多而止血困难,1例患者因胆囊calot三角粘连而解剖困难。

结论:保证术前的明确诊断及术中的熟练操作和预防,腹腔镜下胆囊颈管结石手术是可行且安全的。

【关键词】腹腔镜; 胆囊颈管结石【中国分类号】r65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089-01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自新世纪以来已经成为了治疗有炎症的胆囊疾病首选的治疗方法。

随着lc技术的不断改善,其适应症的范围也不断地拓宽。

有研究显示,90%-95%的开腹胆囊切除术已被lc所取代[1]。

胆囊颈管结石患者行lc的操作难度较大,术中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胆管损伤、胆囊管结石残留、继发胆管结石。

对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胆囊颈管结石患者83例行lc,疗效较为满意,现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胆囊颈管结石患者83例,均通过b超或ct检查发现胆囊颈管中的结石存在。

其中男45例,女37例;年龄20-75岁;其中58例胆囊颈管结石并发慢性胆囊炎,24例胆囊颈管结石嵌顿并发急性胆囊炎;单个颈管结石15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颈管结石33例,颈管结石并发胆囊结石34例。

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厌油、饱胀不适等,其中21例患者出现发热,3例患者出现黄疸,36例患者的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

1.2方法:常规气管插管并进行全身麻醉,建立co2气腹,采用三孔法或四孔法进行操作操作。

根据胆囊颈管结石的情况作以下几种方法的处理:①无急性炎症发作的患者,按常规的方法施行手术;②若胆囊肿大且张力高,常先行减压,排出部分胆汁后再施行手术;③仔细分离显露胆囊三角区,在分离出胆囊颈管后,根据胆囊颈管中结石所在的部位和术中情况采取以下方法处理:胆囊颈管较长,胆囊颈管结石距胆总管的距离> 0. 5 cm,且颈管不扩张,用常规的钛夹平行施夹法处理胆囊颈管即可;胆囊颈管的结石位置距胆总管 0.4 cm且嵌顿,如果推挤法失败,于胆囊颈管的结石处远端纵行切开,取出结石,然后直接用丝线缝扎或钛夹夹闭胆囊颈管;结石压迫胆管,胆管可能会出现缺血坏死或胆瘘的患者,施行常规的切除胆囊后,再切开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并发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施行常规的切除胆囊,切开胆总管后探查取石并t管引流术。

腹腔镜微创治疗胆囊管结石临床分析论文

腹腔镜微创治疗胆囊管结石临床分析论文

腹腔镜微创治疗胆囊管结石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腹腔镜微创治疗胆囊管结石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52例胆囊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152例患者,有147例(96.71%)患者顺利完成手术,5例(3.29%)患者转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3例。

结论:腹腔镜微创治疗胆囊管结石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创伤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胆囊管结石;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396-01胆囊疾病是临床当中的多发病与常见病,主要有胆囊息肉、胆囊结石以及胆囊炎等疾病,严重者还会出现胆囊癌。

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的话,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胆囊管结石是腹腔镜手术过程当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处理起来比较困难,胆囊管损伤以及结石残余的发生率比较高[1]。

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轻、切口小以及恢复快等优点,成为不少医院治疗胆囊疾病的重要手段。

本院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152例胆囊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治疗,效果显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有152例,其中男52例,女100例;年龄21~62岁,平均(45.06±5.44)岁;病程7h~3年,平均(1.25±0.47)年;152例患者均经过ct以及b超确诊,无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官功能不全者。

1.2 治疗方法采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规消毒铺巾,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全麻,麻醉药物为2%利卡多因。

患者取头高较低的位,在脐下取一弧形切开,直视下建立气腹,二氧化碳压力平稳地控制在11~14mmhg,术中巡回护士要严密监测气腹压力。

分别于腋前线、剑突下与肋弓交界的地方牵入穿刺管。

在腹腔镜的视野下探查腹腔情况,首先剥离胆囊的脂肪组织,再探查胆囊的解剖位置,主要包括胆总管、胆囊后三角的位置与炎症进展的程度和粘连的范围。

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术 后 恢 复 指 标 、 生 素 应 用 时 间 均 为 计 量 资 料 . 余 为 计 数 抗 其
资 料 . 者 进 行 t 验 . 者 进 行 卡 方 检 验 , 件 包 为 S S 前 检 后 软 PS
01 )m。两组 患 者 的个 人 基 本 资料 及 疾 病 病 程 、 石 直 径 等 . e 7 结
( 均 41 1 ) 月 , 石 直 径 07 2 ( 均 1 4 0 1 )m。 平 . . 个 ± 4 结 . . 平 7 . + .8 c B 2 组男 1 6例 , 1 女 3例 , 龄 3 1 平 均 5 .± . ) , 程 年 67 ( 3 45 岁 病 5
01 2 . 平 均 43 12) 月 . 石 直 径 06 27( 均 12 . ~ 10( . ̄ . 个 结 .~ . 平 .7±
1 评 价标 准 V S 分 主 要为 视 觉模 拟 疼痛 评 分 . 患者 根 . 4 A 评 由 据 自我 疼 痛 感 受 程 度 由 0 1 ~ 0取 其 中 的 数 字 . 0分 表 示 无 痛 觉. 然后 逐 步 由轻 微 疼 痛 到 中重 度 疼 痛 . 1 至 0分 表 示 疼 痛 最 为 剧 烈 不 可忍 受
方 面 的 统 计 结 果进 行 比较 。 有 可 比性 ( > .5 具 P均 0 ) 0

6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
M d D a nT e t 现 代 诊 断 与 治疗 2 1 J l 2 ( ) o i ra g 0 2 uy 3 6
腹腔镜下不 同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的临床研究
Cln c lRe e r h o fe e tS r ia eh d n e p r s o y i e t i ia s a c n Di r n u gc lM t o su d rLa a o c p n Tr a— f me to ltn sa d Biir tne n fGaso e n la y So s

胆囊结石行腹腔镜治疗护理论文

胆囊结石行腹腔镜治疗护理论文

胆囊结石行腹腔镜治疗的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4-0104-02【摘要】目的:通过68例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旨在提高治愈率、康复率。

方法::对我院1年来68例胆囊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前后心理护理、一般护理及常规准备、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结果:促进了护患交流,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结论: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保证手术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结石术前护理术后护理胆囊结石是胆系结石病中的一种,属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发病机制包括胆固醇代谢紊乱、饮食不当、遗传、胆囊张力降低、胆道感染等。

症状多表现为偶有中上腹或右上腹饱闷、嗳气、腹胀或右上腹阵发性疼痛,常向右肩背部放射,进食油腻食物症状可加重。

如不及时治疗会引发急性胆囊炎、胆管梗塞、胆囊癌等。

⑶.那么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gstecto-my,lc)的开展为胆囊结石病人解除痛苦,其是一项现代高科技手术,它具有安全、准确、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⑴我院2009年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共收治病人68例,腹腔镜治疗后,平均住院日6天,术后4天,无一例术后感染,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术前护理术前护理包括很多,我简单从心理护理、皮肤护理、一般护理三方面论述。

1.1 心理护理:由于病人对手术普遍存在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担心术中、术后出现意外情况和不良效果。

因此,心理护理特别重要,我们以和蔼的态度给予心理疏导,细致地讲解腹腔镜手术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手术治疗方法,它比传统的开刀优越,安全性大,并且手术所造成的创伤非常小,术后容易恢复,但也存在腹腔镜手术方法的改变或中转经腹手术的可能性,以及医生的治疗水平和手术成功的病例,并请本病区同类手术病人与之交流,使其了解术后恢复情况,以取得配合达到护患思想上的统一⑵。

医学论文: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观察

医学论文: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术前均经超声、ct、mrcp确诊,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分为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和观察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比较两组治疗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1.2.1观察组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腹部皮肤,消毒铺巾,头高臀低,在肚脐孔处做一个10 mm的穿刺孔,穿入套管,充入二氧化碳气体造人工气腹,腹腔压力维持在12 mm hg左右,放置腹腔镜,在剑突下2 cm处做一个10 mm的穿刺孔,穿入套管,在右肋缘下锁骨中线及腋前线处各做一个5 mm 的穿刺孔,穿入套管,放置手术器械。

先探查胆囊,暴露胆囊管及胆囊动脉,使用钛夹剪断胆囊动脉,顺逆行切除胆囊,露出胆管,分开结缔和粘连组织,用穿刺针抽吸胆总管确认胆汁,确认后用电钩纵行电凝切开胆总管前壁10 mm左右,尽量选择无血管区的胆总管,直接钳取较大的结石,或经反复冲洗后冲吸切口的较小泥沙样结石,置入胆道镜探查胆总管,从胆总管切口取出结石[2],使用胆道镜反复复查、冲洗,至胆道通畅,检查创面、止血彻底,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胆道,留置t管,在温氏孔处放置引流。

检查缝合处有无渗漏关气,取出器械,关闭腹腔镜穿刺口。

1.2.2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患者全麻后常规切除胆囊,开胆总管前壁10 mm左右,采用石钳取石,探查胆道后留置t管,在温氏孔处放置引流,关腹。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研究1. 引言1.1 胆结石的患病率和危害胆结石是胆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由于胆囊内胆固醇或胆色素过度饱和,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或胆色素结晶沉淀而形成。

据统计,胆结石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胆结石的患病率更是居高不下。

由于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以及久坐不动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胆结石患者逐渐呈年轻化和多发化的趋势。

胆结石的患病率不仅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对其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胆结石可引起胆囊炎、胆囊感染等疾病,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胆囊穿孔、胆囊破裂等严重并发症。

胆结石还可能导致胆道阻塞,进而引发胆管炎、胰腺炎等更为危重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胆结石还会导致消化道不适、腹痛、腹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及时有效地治疗胆结石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发展和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通过腹壁小切口插入腹腔镜器械进行操作的微创手术,逐渐成为治疗胆结石的首选方法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腹腔镜技术的成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应用中日益普及和完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最初只适用于简单的胆囊疾病,随后逐步扩大应用范围,包括恶性胆囊疾病和并发症胆囊疾病的治疗。

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医生经验的增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也不断提高。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许多优势,如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少、感染风险低等,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手术体验和生活质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和认可,成为胆结石患者接受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

2. 正文2.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操作步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胆结石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它通过腹腔镜技术来切除患者的胆囊,从而解决胆结石问题。

这种手术有着一系列标准的操作步骤,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肝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其患病率逐渐上升。

传统的手术治疗肝胆结石存在创伤大、恢复慢等缺陷,而腹腔镜微创手术则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主要在于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方面。

对于肝胆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可以有效清除结石,同时还可检查和处理胆管狭窄、胆瘤等并存病变。

目前,临床上开展的腹腔镜治疗肝胆结石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经腹腔镜胆囊切除取石术和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取石术是利用腹腔镜通过小孔位进入腹腔,找到胆囊后,切开胆囊并取出结石。

该方法能彻底清除胆囊内的结石,并对胆囊黄色瘤等并存病变也有治疗作用。

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是通过腹腔镜进入胆总管,检查是否有结石并进行取石。

该方法能够有效清除胆总管内的结石,同时也能检查和治疗胆管狭窄和胆管炎等病变。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证明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肝胆结石效果确切。

例如一项对151例胆囊结石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腹腔镜手术组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开腹手术组。

同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

另一项研究观察到,经鼻胆管插管腔镜胆总管结石切开取石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这也进一步说明了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胆结石的可行性。

传统的开腹手术由于创伤大、出血多等原因,可能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而腹腔镜微创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对患者的身体负担较小,术后恢复也比较快。

因此,腹腔镜手术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但是,腹腔镜手术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

如操作技术不够熟练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术中误伤周围组织或器官等。

因此,在实施腹腔镜手术时,临床医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才能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总体来说,腹腔镜微创手术已经成为治疗肝胆结石的常用方法之一。

胆石症腹腔镜手术优质护理论文

胆石症腹腔镜手术优质护理论文

胆石症腹腔镜手术优质护理论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2月——10月间40例胆石症腹腔镜手术患者,其中胆囊结石9例,胆管结石14例,胆囊合并胆管结石17例。

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42&plusmn;13)岁。

将患者分为1组和2组,每组2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式1组患者予常规围术期护理(术前准备、术后胆管护理、伤口护理);2组患者在1组基础上配合饮食护理、疾病讲解。

1.3疗效观察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包括术后并发症、有无死亡等情况,此外还要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chi;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2组并发症率比较1组患者术后出现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胆管出血、肝脓肿、感染共计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5%;2组患者仅有1例感染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

2组并发症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满意度比较1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0%,2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胆囊炎胆石症疾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由于大部分老年患者有较长时间反复发作病史,因此其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并且病情极易被掩盖和混淆,导致老年胆囊炎胆结石诊断出现延诊或误诊状况。

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各脏腑器官功能减退,因此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

同时胆囊结石与胆囊炎的发病有密切关系,但由于老年胆囊胆管弹力纤维的增加,使得胆囊黏膜肥厚,造成了胆囊肌层的断裂,因此形成了结石。

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了胆固醇的浓度,易出现结石。

老年患者活动较少、肥胖等因素阻碍了胆汁流通,长时间的积聚使得胆囊浓缩造成了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研究胆结石是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胆囊内形成的固体物质,由胆固醇、胆色素和钙盐等成分组成。

胆结石可以导致胆囊炎、胆管炎和胆管梗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结石的常用方法之一,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

我们收集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表现、病程、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等。

我们记录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手术相关指标。

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主要评价指标包括疼痛缓解、胆结石复发率和生活质量改善。

经过筛选,共纳入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

男性56例,女性64例,平均年龄为47.5岁。

术前,患者主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等,平均病程为8个月。

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胆囊内结石平均数目为3个,大小为1-2cm。

手术中平均时间为90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0ml。

术后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获得了疼痛缓解。

其中94例患者无胆结石复发,复发率为78.3%。

生活质量评分表显示,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明显提高,与术前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术后并发症方面,4例患者出现胆管梗阻,经过处理后症状得到缓解,无需再次手术。

3例患者出现胆囊切口感染,经过抗感染治疗后恢复正常。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胆结石的方法,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术后胆结石复发率较高,需注意术后复发的预防和管理。

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需注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胆结石患者的治疗,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手术风险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研究【摘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结石的常用方法,具有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

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结石中的临床效果。

通过对病例的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去除结石、减少疼痛和并发症方面表现出色。

结论认为该手术方法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未来可以继续探索其更广泛的临床应用。

建议医院和医生提高对腹腔镜手术技术的培训,并加强宣传推广,以便更多患者受益于该先进治疗方法。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结石、临床效果、研究、原理、优势、方法、结果、临床应用、有效性、未来展望、临床推广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医疗水平的进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结石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目前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研究仍然较为有限,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总结。

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性的临床观察和数据分析,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决策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具体目的包括:1.评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结石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2.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结石方面的优劣势;3.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4.分析与胆结石相关的临床指标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后的变化情况。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医生提供更多依据,推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治疗中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1.3 研究意义在现代医学领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成为治疗胆结石的首选方法之一。

仍然有许多患者对该手术存在疑虑,因此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证实其效果和安全性。

本研究旨在评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意义一方面在于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结石中的确切作用机制,从而更好地理解其治疗原理;通过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优势和劣势,为患者提供更为客观的选择依据。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探讨论文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探讨论文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探讨论文【扼要】目的讨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手术配合的重点及要点。

方法温习我院从1995年起开展的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病人的录像资料,总结手术配合经验。

结果本组350例病人均经OlympusCHF-P20纤维胆管镜及取石网插进胆总管直接取出结石。

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配合应做到熟练、正确。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配合解放军第101医院在大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的基础上,自1995年起开展了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aparoscopicchiangiostomytubedrain,简称LCTD),现已完成350例,效果满足。

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共350例,男167例,女183例,年龄19~76岁,均匀54.5岁;手术时间1~3.5h,均匀2.0h;术后1个月复查T管造影无异常后,拔出T管。

1.2物品预备StrKer腹腔镜及操纵器械一套、自制胆总管切开用长刀柄及尖刀片、腹腔镜专用持针器、造影管(麻醉用硬膜外管)及硬膜外穿刺针、2-0无损伤缝合针线1~2根、各型“T”管数根,OlympusCHF-P20纤维胆管镜及取石网,50mAX线摄片机。

术前需预先了解碘过敏试验的结果,并根据结果预备泛影葡胺或碘海醇。

1.3术中配合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病人取平卧位,右上肢用中单包裹平行身体右侧,同时中单反折压于床垫下。

配合医师完成各穿刺鞘的插进和气腹,用腹腔镜探查后解剖胆囊三角。

预先配置好造影剂,排出造影导管内空气;配合手术医师打开胆囊管近端置进造影导管,行术中胆管造影。

常规将胆囊切除,显露胆总管。

递手术刀片,切开胆总管,如胆总管壁出血,及时递电凝钩止血;协助连接胆管镜冲水装置,递胆管镜。

在内镜医师取石时,配合打开或收紧取石网取出结石。

取石完成后,递腹腔镜专用持针器及无损伤缝线。

如胆总管较粗,且明确胆总管无残余结石,可行胆总管Ⅰ期缝合;如需放置T管,则根据胆总管粗细选择合适的T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管结石论文
摘要:我院近2年间接收了34例胆囊管结石患者,通过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术前确诊胆囊管结石30例,术中仔细探查胆囊管结石,确诊4例,对34例患者选择适机手术,在行LC术处理胆囊管结石时要仔细谨慎,科学规范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管结石;胆囊切除
胆囊管结石是由于结石滞留于胆囊管内,造成管腔狭窄极易发生梗阻,常常伴有胆囊三角和胆囊壁充血、水肿,胆囊壁增厚,它是造成急性胆囊炎的重要因素之一。

胆囊管结石多因Calot三角粘连致密、纤维化、解剖不清,手术中易发生出血。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是胆道外科常用的手术,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较,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得到外科医师及大多数患者接受,但是由于术中解剖层次不清晰、术者操作技术不熟练等多种因素引起一些并发症的发生,胆囊管结石一直被认为是LC的相对禁忌证[1]。

本文对近2年间我院接收的34例胆囊管结石患者行LC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4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9例。

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4.5岁。

术前经B超诊断22例患者诊断为胆囊管结石,占64.7%,结石大小(0.3~0.9)cm×(0.3~1.2)cm;8例患者由CT诊断为胆囊管结石,占23.5%,结石大小约(0.2~0.8)cm×(0.2~
1.0)cm;术中诊断4例为胆囊管结石,占11.8%。

28例患者突然发生上腹或右上腹持续性剧痛或反复发作的绞痛,向肩、背放射,病程3d~10年,平均3.5年,近期有急性胆囊炎表现者5 例,10例患者有有胆囊结石病史,28例患者都有恶心、呕吐、腻油等症状,部分患者具有发热症状,体温为38.0℃~39.5℃,6例患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是在体检中发现胆管结石。

34例患者中有4例合并高血压患者,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

1.2方法手术前,4例合并高血压患者均给予口服降压药,把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以下,术后继续服用;2例糖尿病患者给予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皮下注射,把血糖浓度控制在8.3 mmol/L以下。

采用4孔法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仰卧位,在肚脐下开一个1cm横切口,插入气腹针,建立CO2气腹,腹腔内压力逐渐上升至12~13mmHg后,插入1cm套管针,此通道插入腹腔镜,在剑突下1cm处开一个1cm的横切口,插入1cm套管针,作为主要操作通道,由此通道插入电凝钩,锁骨中线、肋缘下1cm处开一个5mm切口,插入5mm套管针,作为胆囊抓钳的操作通道,腋前线、肋缘下开处一个5mm切口,插入5mm套管针,做为辅助操作通道。

建立好各通道后,需先探查腹腔显露肝门、肝十二指肠及胆囊三角区,先分离胆囊与周围的粘连组织,利用穿刺针把胆囊张力较高的胆囊内的胆汁吸尽,充分显露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用钛夹钳把胆囊管夹闭后并切断,在三角内侧钝性分离寻找到胆囊动脉,确认无误后,用钳夹切断,术中根据查看胆囊管内有无局部隆起或增粗、胆囊张力情况及用分离
钳轻轻挤压胆囊管判断胆囊管内有无结石,如果发现有结石,首先使用分离钳于胆囊管入口处向胆囊侧挤推结石使之松动进入胆囊内,若失败,则切开结石上方处部分胆囊管,取出结石,胆囊管残端予以钛夹夹闭,如胆囊管残端较粗、较短,则用丝线腔内缝合关闭胆囊管。

将胆囊逐渐从胆囊床上分离后,采用电凝处理胆囊床上的渗血,使用甲硝唑反复冲洗腹腔,若炎症重、渗出多的患者可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生命体征观察,给予5~7d消炎处理。

2 结果
34例患者中33例患者行LC术成功,1例因胆囊三角粘连致密、解剖不清,无法顺利分离而进行开腹取胆,手术时间为45~110min,术中出血量为25~100ml,平均60ml,术后16例患者放置腹腔引流管,1~3d后拔管,住院时间为5~7d,术后对患者进行6~24个月随访,均未发生并发症。

3 讨论
胆囊管是连接胆囊与胆总管之间的管道,一般长约2.5~4cm,管径约0.2~ 0.3cm。

胆囊管结石常伴发急性或慢性胆囊炎,因此,手术时机的选择是手术的成功与否及难易的关键,对于发病急,症状较重,发病时间在72h内的患者可考虑LC术,此时胆囊周围无粘连或者粘连较松,解剖结构尚清晰,容易剥离,对于初次发作但胆囊壁水肿增厚或是反复发作的患者,可先行保守治疗,适机手术,选择好时机后,手术者在LC术中要仔细谨慎,科学规范地操作,一旦发生出血,应视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彻底止血。

在4个穿刺孔中,LC气
腹针穿入腹腔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操作者需掌握气腹穿刺针的正确应用;在分离Calot三角时,一定要熟悉Calot三角的解剖层次,只要解剖层次清晰,细致耐心处理,可以避免胆囊三区血管出血;在剥离胆囊时,应紧贴胆囊壁分离,不应过度牵拉胆囊,否则会将胆囊从胆囊床上撕脱造成胆囊床出血。

由于胆囊管位置较深且直径较细,胆囊管结石的诊断较困难,所以术中要对胆囊管仔细探查,避免漏诊,术中对于胆囊管局部明显隆起,用血管钳轻轻钳夹时可有硬质感或异物感,应考虑结石存在。

术中明确胆囊管结石者,可采用血管钳由胆总管侧向胆囊侧挤压,可使松动的胆囊管结石挤入胆囊内,若失败,则切开结石上方处部分胆囊管,取出结石,如结石嵌顿汇入胆总管开口处,若操作不当使细小结石或结石碎裂而挤入胆总管,经确诊后需中转开腹,切开胆总管取石。

尽管B 超和CT对胆囊管结石的预测不理想,但术前常规行B 超、CT 检查有助于部分病例的术前诊断,由于术前不能完全诊断胆囊管有无结石或嵌顿,所以术中对胆囊管的探查尤为重要,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此外,手术者在LC术处理胆囊管结石时要仔细谨慎,操作要科学规范,避免胆道损伤,术中一旦发生出血,应视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彻底止血。

参考文献:
[1]朱江帆.普通外科内镜手术学[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