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井底之蛙》教学设计《井底之蛙》教学设计(通用12篇)《井底之蛙》教学设计篇1一、学生分析我所执教的四年三班有70名学生,其中男生32人,女生38人。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6篇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6篇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井底之蛙》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井底之蛙的“渺小”。

2.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写字表里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懂得“井底之蛙”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

2、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大家都喜欢读寓言故事,咱们就来做个看图猜寓言,说寓意的游戏吧!出示课件:图片《画蛇添足》、《守株待兔》、《夜郎自大》、《坐井观天》。

2、听过这个故事吗?谁来帮大家回忆一下。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语。

过渡:就是这只小青蛙,跃出井外,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天空,它的思想就改变了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这只井底之蛙。

板书课题:《井底之蛙》,齐读课题。

1、自读课文。

过渡:你要想知道这个故事,请读读课文,你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还可以默读,你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同桌的同学一起读,要把字音读准。

2、检查生字。

(1)生字读准了吗?同桌互相读一读。

(2)全班汇报。

3、理解生词。

“涝”与“旱”反义词,出示图片。

瞠目结舌:4、词语都理解了吗?谁愿意为大家读课文?指名,朗读评价。

三、学习课文。

1、体会井底之蛙的快活。

(1)你用什么语气读小青蛙的话?为什么要这样读?哦,你知道朗读的语气要和小青蛙的心情联系。

这是一个朗读的小窍门,还需要用什么语气?(快乐、自大、骄傲满足……)(2)看,同学们读书的体会多丰富!你是从那些词语看出它满足、骄傲、快活的?(没有谁)这说明什么?哎呀,简直目空一切呀!(独占)哪里是井底之蛙!简直是井底大王!(极点)极点说明什么?在青蛙眼里快乐的极点是什么?板书:跨井栏、倚井栏(3)看,就是这些关键词,把青蛙那得意样儿表现的生动、形象,他们能帮助我们把课文读得更美吗?老师有个小窍门,重读关键词,小青蛙会更加活灵活现。

四年级语文教案井底之蛙

四年级语文教案井底之蛙

教案名称:井底之蛙教学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井底之蛙的心态。

2.学生能够从故事中领悟到努力进取的重要性。

3.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井底之蛙的理解和思考。

教学重点:理解并表达故事中的主题及思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情感交流。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故事《井底之蛙》的相应教学材料。

2.教师准备PPT演示工具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视频或展示一些图片,提问:你们见过蛙吗?蛙是什么样的动物?它们住在哪里?2.引导学生思考,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有时候人会害怕,或者只相信自己所见到的一切?3.通过讨论引出故事《井底之蛙》,告诉学生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讲解故事(15分钟)1.教师朗读或视频播放故事《井底之蛙》。

2.图片展示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三、活动探究(25分钟)1.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谈谈你们对井底之蛙的理解。

为什么井底之蛙不相信世界外的事物?井底之蛙是什么心态?2.学生发言: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自己的理解。

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讨论。

3.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观点,并引导他们去理解井底之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启发他们思考井底之蛙所缺乏的东西。

四、情感体验(20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广阔和多样性。

2.引导学生思考,提问:井底之蛙只生活在井底,它无法感受到外面世界的美好,那么我们人们有时候也会像井底之蛙一样吗?3.学生交流:学生们进行思考,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五、延伸拓展(10分钟)1.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写一篇关于自己见闻所感的作文。

可以选择写自己所经历过的或者梦想中的事物。

2.学生可以将作文进行交流分享,让大家互相了解彼此的想法和梦想。

六、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井底之蛙的心态,并向学生提出自我认识的问题:我们有时候是否也会像井底之蛙一样?怎样才能拓宽自己的视野?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拓宽视野的作文,简单叙述自己近期有所拓宽视野的经历。

【3篇小学四年级语文《井底之蛙》教案及教学反思】井底之蛙课文教案

【3篇小学四年级语文《井底之蛙》教案及教学反思】井底之蛙课文教案

【3篇小学四年级语文《井底之蛙》教案及教学反思】井底之蛙课文教案3篇小学四年级语文《井底之蛙》教案及教学反思小学四年级语文《井底之蛙》教案一一、导入1、《我真的很不错》手语操2、同学们很自信,真的很不错。

有一只青蛙它也觉得自己生活的环境很不错。

看看大屏幕,就是这只小青蛙,起初觉得自己生活在井里很(快活),可是后来它的想法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渺小)看到这两个词,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 3、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到文中看看吧。

二、读书感悟(一)青蛙的快乐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找找青蛙的快乐生活都来自那些地方呢? 生:井外——浅井壁——小井水——井泥——快乐生活离不开又浅又小的井呀。

2、小青蛙快乐吗?如何快乐? 尽情、安然、没有谁、独占、极点3、难怪小青蛙这么快乐,它简直就是井中的大王。

4、谁学着青蛙的样子,尽情的夸耀一番?指名读。

指导朗读5、还有这么多同学也想试试,好,大家一起来读,还可以加上表情、动作。

(二)体会大海的辽阔1、这只青蛙真快乐呀,可为什么又觉得自己很渺小呢?(鳖——东海的) 2、让我们默读第2自然段。

谁来读读东海之鳖对青蛙说了些什么? 3、听了东海之鳖的介绍,再看看大屏幕,你对大海有什么印象?(大、辽阔) 4、这里有一段古文,怎样才能把古文读好呢?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学习古文就要经常抑扬顿挫的诵读。

先来试着读一读。

5、老师先来读,请大家用斜线画出停顿。

6、再读,大家可以轻声跟读。

7、同桌练读8、对照分析:这段古文与文中那段话意思相同,谁能读一读。

千里之远——大(小);千仞之高——深(浅)没法量,这样的大海与浅井没法比。

9、大海是一片辽阔的天地,生活在这里有无穷的乐趣,这就是东海之鳖的大快乐吧。

10、与鳖生活的大海相比,青蛙生活的浅井是多么渺小呀,青蛙当初的表现真是太(可笑)(无知)了。

(三)看课文,当青蛙听完鳖说的话之后,是什么表情。

(瞠目结舌)谁来学学瞠目结舌的样子。

四年级语文教案井底之蛙

四年级语文教案井底之蛙

四年级语文教案《井底之蛙》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井底之蛙》的内容,感受寓言的趣味性和深刻寓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

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寓言故事寓意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井底之蛙的寓意理解。

2.对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小组讨论准备。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井底之蛙的故事吗?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怎样的青蛙呢?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井底之蛙》。

(二)课文朗读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朗读课文《井底之蛙》。

2.注意朗读时的语音、语调,尽量模仿青蛙的语气。

(三)生字词学习1.请同学们看黑板,我给大家展示生字词。

2.我们一起读一读,理解它们的意思。

3.同学们可以尝试用这些生字词造句。

(四)课文理解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井底之蛙为什么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片天?2.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分享一下你们的理解。

(五)小组讨论a.井底之蛙的寓意是什么?b.你觉得井底之蛙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2.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第二课时(一)复习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课文《井底之蛙》的内容。

2.分享一下你们对井底之蛙寓意的理解。

(二)课堂活动1.请同学们分成小组,每组画一画井底之蛙的故事场景。

2.小组内讨论,用课文中的语言描述你们画的场景。

3.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和描述。

1.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井底之蛙寓意的理解。

(四)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回家后,把课文《井底之蛙》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写一篇关于井底之蛙的读后感。

(五)课堂小结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井底之蛙》这个寓言故事,理解了它的寓意。

2.希望大家能够跳出局限,用心去观察、思考,成为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好,但在生字词的运用上还有待提高。

幼儿园中班成语故事《井底之蛙》语言教案

幼儿园中班成语故事《井底之蛙》语言教案

幼儿园中班成语故事《井底之蛙》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成语“井底之蛙”的含义,培养幼儿的成语学习兴趣。

2. 通过听故事,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幼儿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并掌握成语“井底之蛙”的含义。

难点: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井底之蛙》2. 成语卡片:“井底之蛙”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知道的青蛙故事或成语。

2. 讲述故事《井底之蛙》,引导幼儿理解成语的含义。

3. 讨论:引导幼儿谈谈对故事中井底之蛙的看法,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4. 创意活动:让幼儿用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表现自己对“井底之蛙”的理解和想象。

五、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故事《井底之蛙》。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成语“井底之蛙”,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听故事过程中的反应,了解他们对故事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记录幼儿在讨论环节的不同观点和创新思考,评估他们的思维活跃度。

3. 检查幼儿在创意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成语“井底之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故事课件的选择和制作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思考讨论环节的设计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思维,是否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3. 总结创意活动的效果,评估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对成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成语学习活动,共同探讨成语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2.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或水族馆,观察青蛙和其他动物的生活环境,增进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

3. 开展“成语故事会”,让幼儿自己选择成语故事进行讲述和表演,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九、教学评估反馈:1. 根据教学评估的结果,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井底之蛙”这个成语的含义,明白目光短浅、见识狭隘的坏处。

2、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井底之蛙》这篇寓言故事。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2)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2)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续写故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一些与青蛙和井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你们觉得青蛙在井里能看到多大的天空?”从而引出课题“井底之蛙”。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和停顿。

(3)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重点讲解易错字。

3、精读课文(1)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思考:青蛙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快乐?(2)引导学生理解青蛙的生活环境和它的认知局限。

(3)分角色朗读青蛙和海龟的对话,体会它们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4、深入探究(1)组织学生讨论:青蛙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吗?为什么?(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身边有没有像“井底之蛙”一样的人或事。

5、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假如青蛙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有怎样的感受?(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续写这个故事,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6、总结归纳(1)教师总结故事的寓意:目光短浅、见识狭隘会让人自以为是,看不到更广阔的世界。

(2)鼓励学生要不断学习,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见识。

7、布置作业(1)把《井底之蛙》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阅读其他的寓言故事,下节课分享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讨论。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寓意。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方案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井底之蛙”这个成语的含义,掌握成语背后的寓言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绘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谦虚谨慎、勇于探索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井底之蛙”这个成语的含义,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寓言故事中提炼出寓意,培养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青蛙、井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知道井底之蛙吗?它为什么会成为成语呢?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井底之蛙”的理解,教师简要介绍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述《井底之蛙》的寓言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2. 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青蛙为什么会成为井底之蛙?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3.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活动设计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加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

2. 绘画:学生以“井底之蛙”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表达自己对寓言故事的感悟。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编写一个新的寓言故事,以“井底之蛙”为主题,体现成语的含义。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井底之蛙”的含义和寓意,强调谦虚谨慎、勇于探索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表演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绘画作品、小组合作的新寓言故事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与“井底之蛙”相关的课后作业,如收集其他类似成语、撰写心得体会等,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2.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生字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井底之蛙的小和井的广阔,认识到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小世界,而忽视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挑战,拓展视野。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生字词语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认识“井底”、“之蛙”等词语,理解井底之蛙的意思。

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掌握生字词语的正确读音和写法。

2、课文理解: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理解井底之蛙和大海龟的对话内容,以及井底之蛙在对话中的心理变化。

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井底之蛙和大海龟对话时的场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思想引导: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小世界,而忽视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要勇于挑战自己,多出去看看,拓展视野,增长见识。

4、课堂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我是一只井底之蛙”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井底之蛙,通过与大海龟的对话,体验井底之蛙的心理变化。

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井底之蛙的视野局限性以及如何拓展自己的视野。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井底之蛙和大海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引出新课。

2、学习生字词语: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认识“井底”、“之蛙”等词语,理解井底之蛙的意思。

3、朗读课文: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理解井底之蛙和大海龟的对话内容。

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井底之蛙和大海龟对话时的场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思想引导: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小世界,而忽视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要勇于挑战自己,多出去看看,拓展视野,增长见识。

5、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我是一只井底之蛙”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井底之蛙,通过与大海龟的对话,体验井底之蛙的心理变化。

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井底之蛙的视野局限性以及如何拓展自己的视野。

井底之蛙教学简案实践(3篇)

井底之蛙教学简案实践(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寓言故事《井底之蛙》的寓意,学会从寓言故事中提炼主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对比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态度,树立自信,学会尊重他人。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寓言故事《井底之蛙》的寓意。

2. 学会从寓言故事中提炼主题。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寓言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2. 学会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井底之蛙》故事、多媒体课件、角色扮演道具。

2. 学生准备:预习故事,思考故事寓意。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讲述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关于井底之蛙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听过的关于井底之蛙的故事。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井底之蛙》故事,思考故事中的寓意。

2.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故事中的关键词,如“井底”、“青蛙”、“天”、“见识”等。

(三)小组讨论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1)故事中的青蛙为什么认为自己看到的才是整个世界?(2)青蛙的观点对不对?为什么?(3)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见识?2.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角色扮演1. 学生选择故事中的角色,如青蛙、鱼、其他动物等,进行角色扮演。

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入理解故事寓意。

(五)对比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将《井底之蛙》故事与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现象进行对比分析。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对比分析结果。

(六)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井底之蛙》故事的寓意,强调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见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从故事中学到的道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提出疑问或分享心得。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井底之蛙》课程设计

《井底之蛙》课程设计

《井底之蛙》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井底之蛙》这一经典寓言故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以下知识点:1.井底之蛙的故事内容及其寓意。

2.中文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故事中的隐喻和象征。

3.通过对故事的理解,培养学生对世界观的初步认识。

在技能方面,学生将能够:1.流利朗读并复述故事。

2.运用故事中的隐喻进行思考和表达。

3.练习写作,将故事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本课程期望学生能够:1.领悟到开阔视野的重要性,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

2.培养对传统文化和寓言故事的兴趣。

3.学会从故事中提炼人生智慧,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围绕《井底之蛙》这个故事展开,具体包括:1.故事原文的阅读与解析,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深层含义。

2.词汇学习和语言运用,包括生词的解释、词语的运用练习。

3.寓意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4.阅读拓展,推荐相关的寓言故事或文章,进行比较阅读。

5.写作练习,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类似的寓言故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故事背景、寓意等进行讲解,确保学生理解。

2.讨论法:分组讨论故事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其他类似的寓言故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4.情景模拟法:模拟故事中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体验。

四、教学资源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井底之蛙》及相关阅读材料。

2.多媒体资料:故事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

3.实验设备:如显微镜等,用于情景模拟。

4.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寓言故事、学术论文等供学生自主学习。

5.写作工具:如笔记本、作文纸等,方便学生写作练习。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记录并评价。

2.作业:布置与课程相关的基础作业和拓展作业,定期检查并评分。

幼儿园中班成语故事《井底之蛙》语言教案

幼儿园中班成语故事《井底之蛙》语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成语“井底之蛙”的意思及用法。

2. 通过听故事,培养幼儿的听力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要开阔视野,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要勇于探索和了解外面的大世界。

二、教学内容:1. 成语“井底之蛙”的故事内容。

2. 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成语“井底之蛙”的意思和用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听懂并讲述故事内容,理解成语“井底之蛙”的意思。

2. 难点:让幼儿能够运用成语“井底之蛙”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方法:1. 故事法: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成语“井底之蛙”的意思。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幼儿运用成语“井底之蛙”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实践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深入理解成语“井底之蛙”的用法。

五、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包括故事内容、角色、情节等。

2. 讨论卡片:上面写有与成语“井底之蛙”相关的问题。

3. 实践材料:如画纸、彩笔等。

六、教学步骤:1. 引入:以一个有趣的谜语引起幼儿对成语“井底之蛙”的兴趣。

2. 讲述故事:使用故事课件,为幼儿讲述“井底之蛙”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讨论:分发讨论卡片,让幼儿以小组形式讨论与成语“井底之蛙”相关的问题,如:“故事中的青蛙为什么是井底之蛙?”“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不像井底之蛙一样呢?”4. 实践: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理解的“井底之蛙”场景,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幼儿对成语“井底之蛙”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讨论和实践中的表现。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需求,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幼儿掌握成语“井底之蛙”的意思和用法。

八、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讨论参与度、实践活动成果等方面,评价幼儿对成语“井底之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鼓励幼儿在课后与他人分享所学内容,检验他们对成语“井底之蛙”的实际运用情况。

九、教学拓展:为幼儿提供更多含有“井底之蛙”的例句,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成语的用法。

幼儿园中班成语故事《井底之蛙》语言教案

幼儿园中班成语故事《井底之蛙》语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使幼儿了解并掌握成语“井底之蛙”的意思及用法。

2. 通过听故事,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理解能力。

3. 引导幼儿参与讨论,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培养幼儿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自信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理解成语“井底之蛙”的意思,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难点:让幼儿掌握成语的用法,并能用成语造句。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成语故事课件、图片、卡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谜语引发幼儿兴趣,如:“什么东西,大大肚子,天天喝水不饿?”(井)2. 讲述故事:播放成语故事《井底之蛙》,引导幼儿认真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3. 讨论故事: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如:“井底之蛙为什么是井底之蛙?”“它为什么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等,引导幼儿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学习成语:引导幼儿学习成语“井底之蛙”,讲解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5. 造句练习:让幼儿尝试用成语“井底之蛙”造句,如:“他就像一只井底之蛙,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成语“井底之蛙”的意思和用法。

五、课后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成语故事《井底之蛙》。

2. 让幼儿尝试用成语“井底之蛙”造句,并与家长分享。

3. 家长协助幼儿理解成语的含义,并在生活中寻找机会运用成语。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成语“井底之蛙”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成语的学习和运用情况。

3.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幼儿对成语“井底之蛙”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成语接龙游戏,以提高幼儿对成语的兴趣和记忆。

2. 开展成语故事分享会,让幼儿自己选择成语故事进行讲述,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正确理解成语“井底之蛙”的含义,避免误解。

中班井底之蛙教案

中班井底之蛙教案

中班井底之蛙教案篇一:中班井底之蛙教案教学主题:中班井底之蛙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让幼儿了解蛙的生活习性,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

3.培养幼儿小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教具:图片、实物、黑板材料:画纸、颜料、画笔教学环境:教室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老师打开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舞动起来,热身。

2.老师与幼儿们拍手打招呼,引起幼儿的注意。

步骤二:呈现故事(20分钟)1.展示带有蛙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问:“这是什么动物?”2.提问:“大家看到这只蛙在哪里?”“它住在井底,它井底的生活怎样呢?我们一起听一听。

”3.通过故事《井底之蛙》,向幼儿讲述蛙在井底的生活,描述蛙只知道那个小井底,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并引导幼儿思考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步骤三:观察蛙实物(10分钟)1.展示蛙的实物,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2.提问:“这只蛙的身体长什么样子?它的腿长什么样子?它有什么其他的特征?”引导幼儿参考实物回答。

3.由教师和幼儿一起用话语搭建蛙的形象。

步骤四:情境引导(20分钟)1.准备大纸片和水彩笔,让幼儿自由发挥画一副关于蛙的场景。

2.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并决定在纸上画的蛙的样子和它所在的环境。

3.鼓励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自己画的蛙和环境,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欣赏和分享。

步骤五:总结(10分钟)1.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问:“大家还记得蛙住在哪里吗?”2.给予幼儿肯定和赞赏,表扬幼儿们的想象力和绘画能力。

3.和幼儿一起总结出蛙的特点,并强调要爱护动物,让它们生活的更好。

步骤六:结束(5分钟)1.让幼儿散场前整理绘画工具。

2.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等待家长接送。

教学反思:通过故事和实物的呈现,让幼儿了解了蛙的生活习性,并培养了他们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绘画环节既调动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小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整节课的设计使幼儿积极参与,学习氛围浓厚。

井底之蛙教案教案

井底之蛙教案教案

井底之蛙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寓言故事《井底之蛙》的主题和寓意。

2. 学习理解故事中的关键词和表达方式。

3. 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主要角色。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和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

2. 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主要角色。

教学难点:1. 分析和解读故事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2. 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思考和判断。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寓言故事《井底之蛙》的故事大纲,词汇表。

教学过程:Step1:导入与铺垫(10分钟)1. 教师出示图片或小动画,引发学生对井底之蛙的好奇并引起他们对故事主题的思考。

2. 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对井底之蛙的了解和联想。

Step2:讲授故事情节(15分钟)1. 教师以简短的语言讲述故事的大致情节,引发学生对故事发展的猜测和期待。

2. 教师向学生介绍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帮助学生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Step3:阅读和理解故事(2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故事《井底之蛙》。

2. 引导学生通过问题的形式思考阅读故事的意义。

比如:“蛙从井底一看到天上的月亮,觉得自己的世界已经很大了吗?为什么?”、“蛙仰望星空时,你觉得他是在表达什么情感?”等。

3. 分组讨论和分享学生的想法和答案。

Step4:解析故事的寓意(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井底之蛙》的寓意,指导他们理解故事背后所传达的哲理。

2. 教师提供关键词或句子,引发学生对故事象征意义的思考和解释。

3. 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他们对故事寓意的理解和解释。

Step5: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总结并概括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对故事中的寓意进行拓展和联想,以及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联系起来。

3. 鼓励学生写下一段自己理解和解读寓言故事《井底之蛙》的心得体会。

Step6: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问题写一篇关于《井底之蛙》故事寓意的小短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井底之蛙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井底之蛙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井底之蛙9篇井底之蛙 1[设计理念]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设计这一课时,让学生通过自主地阅读,体验青蛙的小快乐及鳖的大快乐,由浅入深地走进文本,通过自己的体验及独特的感受感悟寓意。

课标还指出:在口语交际中,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文明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相互交流。

教师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在这一课中,适时地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使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展开口语交际练习,同时不着痕迹地感悟寓意。

[教学目标]1了解井底之蛙由“夸耀自己”到“觉得自己很渺小”的变化过程,进而感知寓意。

2朗读课文,感悟语言表达的特点。

3初步体会“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感知大海的辽阔无垠,想象东海之鳖在海中获得的快乐,进而领悟寓意。

[教学过程]一、继续学习成语故事师:齐读课题《井底之蛙》。

师:我们昨天初读了课文,课文讲的是谁的什么事?生:小青蛙开始认为自己住的环境是世界上最舒适的地方,后来听了东海之鳖介绍大海之后,觉得外面的世界太大了,自己的井底真的不值一提。

(板书“夸耀——渺小”)师:围绕夸耀和渺小你能提个问题吗?生: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呢?师:是呀!什么原因呢?(板书“东海之鳖”)师:会提问题证明你是个会思考的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多给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并试着解决,这样会使你越来越聪明。

二、引导学生体会青蛙在浅井中的生活师:孩子们,浅井中的青蛙在夸耀什么呢?请你读读小青蛙说的话。

(生默读课文)师: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小青蛙夸耀什么吗?生: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师:为什么小青蛙生活在这口浅井中这样快活呢?生:我从“高兴时……尽情地蹦跳”看出它一定认为自己的生活最舒适快乐,谁也比不上它!我来读一读……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多舒适呀,谁还想再读读?生:“高兴时……尽情地蹦跳……”生:“疲倦了……安然休息”,我感觉到它在井壁窟窿里风吹雨打都不怕,很自在,所以很快活!生:“独占一口水井……极点”,一口井只住它一个,它觉得太自由,太宽敞了!悠闲地倚在井栏上多舒适呀!极点:到达高兴的顶点了,没有比这更令人快乐的了。

成语故事教学井底之蛙教案

成语故事教学井底之蛙教案

成语故事教学井底之蛙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成语“井底之蛙”的含义及引申义。

2. 能够运用成语“井底之蛙”谈论和比喻狭隘的见识。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拓展视野的能力。

教学准备:1. PPT工具2. 小黑板或白板3. 活动卡片(写有井底之蛙相关内容的卡片)教学步骤:引入:1. 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一只青蛙生活在水井底部,让学生猜测图片中的动物是什么。

2.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这只青蛙无法看到外面的世界,因为它被井墙所限制,只能看到很小的一部分。

导入:1. 出示“井底之蛙”这个成语,让学生猜测其含义并展开讨论。

2.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猜测与其他同学分享,然后向全班解释该成语的真实含义。

讲解:1. 利用PPT或黑板,给学生解释成语“井底之蛙”的来历和意义。

2.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成语相关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该成语的用法。

运用:1. 分发活动卡片或在黑板上列出一些句子,要求学生在句子中填入适当的成语“井底之蛙”以使句子完整且意义准确。

2. 随机选择几位学生分享所填写的句子并进行讨论和纠正。

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井底之蛙”这个成语是否适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场景。

2. 分组讨论并让学生给出自己所了解的与成语“井底之蛙”相关的故事或事件。

总结:1.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再次强调成语“井底之蛙”的含义和用法。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避免成为“井底之蛙”。

拓展活动:1. 让学生在家庭作业中写一篇关于成语“井底之蛙”的文章,描写自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应用。

2. 在下一堂课上,学生可以相互分享自己写的关于成语故事的文章。

教学评估:1. 课堂上的讨论和活动卡片填写情况是否准确地使用了成语“井底之蛙”。

2. 学生在拓展活动中,是否能够运用成语“井底之蛙”的思维拓展自己的视野。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成语“井底之蛙”的含义和用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学前教育《井底之蛙》教案

学前教育《井底之蛙》教案

学前教育《井底之蛙》教案一、教案名称:《井底之蛙》教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幼儿能够理解《井底之蛙》的故事内容和寓意。

-幼儿能够学会故事中的关键词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和绘画等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让幼儿理解视野的开阔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故事的情节和寓意。

四、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深层含义。

五、教学准备:-《井底之蛙》的故事绘本或图片。

-角色扮演所需的服装和道具。

-绘画材料,如彩色笔、纸等。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青蛙吗?青蛙住在哪里?"-简单介绍青蛙的生活环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2.新课呈现(10分钟)a. 讲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讲述《井底之蛙》的故事。

b. 展示绘本:展示故事绘本,让幼儿观察图片,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深入探究(15分钟)a. 角色扮演:-幼儿选择故事中的角色,如青蛙、海龟等,进行角色扮演。

-教师引导幼儿模仿角色的语言和动作。

b. 关键词汇学习:-教师强调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如“井底”、“青蛙”、“世界”等,让幼儿跟读。

4.巩固练习(10分钟)-幼儿通过绘画表达对故事的理解,画出井底之蛙和海龟的对话场景。

5.拓展延伸(10分钟)-讨论活动: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井底之蛙和海龟的不同观点,以及他们对世界的看法。

6.总结提升(5分钟)-教师总结故事的寓意,强调视野开阔的重要性。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

七、作业布置:-家庭作业: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讨论故事,并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

八、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幼儿的反应和作业,反思教学方法和内容,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幼儿的需要。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5篇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5篇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5篇下面是分享的《井底之蛙》教学设计5篇,供大家阅读。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一、指导朗读、理解课文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板书课题]井底之蛙[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二、读课文,理解青蛙和鳖对世界的不同看法1、想一想,青蛙住在什么样的地方,鳖住在什么样的地方?2、青蛙住在什么样的井里?它的态度是什么样的?画出相关的句子,谈谈你的认识3、鳖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他对自己的生活环境的态度是怎样的?和相关的词句谈谈你的感受4、鳖和青蛙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三、对青蛙和鳖的不同见识,感受青蛙的浅陋无知1、提问:他们的生活环境差别这么大,青蛙却仍然自吹自擂,尽情的夸耀2、谁愿意告诉大家,鳖和青蛙为什么对井有不同的态度?3、听了鳖的话青蛙有什么表现呢?[板书]“井底”、“大海”4、指板书小结:青蛙盲目自大是因为它的见识浅薄。

5、同学们讨论一下,生活当中有没有像青蛙一样没见过世面却又安于现状,容易满足的人四、指导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意思1、放幻灯及教学录音。

你最喜欢读几句,读给大家听听。

第二课时一、指读课文二、谈谈这篇课文给你的启发三、表演“井底之蛙”,进一步体会寓意1、假如你是青蛙,来到海边之后,你会看见些什么,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2、带上头饰即兴表演,大家评议。

3、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小结:小鸟和青蛙都是说的实话,可是由于它们所见的世面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

“井底之蛙”是一个比喻,就是把那些目光狭小、自以为是的人比做“井底之蛙”。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启发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对比古文,体会文言文的韵律师范读古文: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九旱,而/崖/不加损。

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对照古文找出课文中相关段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底之蛙》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已有学习经验学会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深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浅井与大海的对比,在自读自悟中体会井底之蛙前后思想的变化,感悟寓言的寓意,并从中培养孩子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

3、帮助学生借助白话文在反复朗读中初步感知文言文。

教学重点:
体会井底之蛙前后思想的变化,感悟寓意。

教学难点:
借助白话文在读中初步感知文言文;体会什么样快乐是“大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两位老朋友,(贴图:青蛙和小鸟)看看是谁?他们啊曾经在一起交谈各自的生活,可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你还记得吗?(引导学生说出《坐井观天》这个小寓言故事)这是一则小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能目光短浅。

那青蛙是否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呢?
(生说出寓意)对,所以人们都把这只青蛙叫做“井底之蛙”(板书课题)这不,今天他又遇到了一只从东海来的鳖,看看这次他们说了些什么?青蛙的思想又有了哪些变化?故事的名字是《井底之蛙》。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95页,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请教老师,可以和附近的同学讨论,也可以查查字典。

2.解决字词
(1)出示生字词(生自由读,并理解划线的词语)
(2)指名汇报(开火车)
出示生字:
疲倦邀请两腋迈进倚靠绊住渺小商汤跃出虾蟹跨井栏千仞之高八年七旱十年九涝瞠目结舌
(3)指名分段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概括的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探究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井底之蛙那目光短浅的“快活”
1、通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指导)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并简单评价。

(找中等学生来读。


师:那么它自己认为的快活是什么样的?从那些地方看出来的呢?(它最开始的快乐是什么)
指名汇报(一共讲了青蛙五个方面的快乐)
(1)生读:高兴了,我跃出井外,攀缘栏杆,尽情地蹦跳。

师:他是用什么语气读小青蛙的话?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高兴的语气,简单评价同学读的)
师:哦,你知道朗读的语气要和小青蛙的心情联系。

这是一个朗读的小窍门,
还需要用什么语气?(快乐、自大、骄傲满足……)
学生自已朗读,并感受青蛙的高兴。

(2)生读:疲倦了,我回到井中,躲在井壁窟窿里,安然休息。

理解“安然”的意思,并指导朗读。

师:安然自得的样子,多么惬意的生活啊。

疲倦了可以舒服的在井壁窟窿里安详的休息啊,再读读。

(3)生读:跳进井水中,井水刚刚浸没我的两腋,托住下巴;稀泥没过我的双脚,绵软舒适。

师:你是从那些词语看出它满足、骄傲、快活的?(绵软舒适)连泥都是绵软舒适的。

多现代化的健身方式啊!
指导朗读。

(4)生读:环顾那些虾、蟹、蝌蚪,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快乐。

生:(环顾)可以叫环视,做个动作。

向上看叫(仰视),向下看就叫(俯视),它瞧得起那些虾蟹吗?瞧不起的眼光叫什么呀?这叫蔑视。

(5)师:这仅仅是快乐的小青蛙吗?老师也想给大家读读,说说你们的感受。

你觉得老师读的怎么样?(生评价老师)
读文,再评价。

多自大的一只小青蛙啊!再读
(独占)哪里是井底之蛙!简直是井底霸王啊!谁再来读读,读出这种霸气来!(极点)极点说明什么?在小青蛙的眼里快乐的极点是什么啊?
引导生答:是跃出井外,攀缘……,乐趣。

板书:井
2、完整的读第一段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体会东海之大。

1、指名读第二段课文。

(找个好点孩子来读,随时正音)
师:为什么鳖的一番话,让青蛙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请你默读课文,读懂鳖的话。

再指名读。

学生汇报:
师:“涝和旱”正好是一对反义词,这么巨大的变化,大海没有变,这大海确实是大!师:这么大的海,那你能用一个词来来描述大海的辽阔吗?
(非常辽阔、无边无际、一望无际、波澜壮阔广阔。


2、师:你们看,生活环境不同,对快乐的体会也不同。

再回头听听他们的对话,看看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感悟?带着第一段,你们读青蛙的话,我来扮演鳖的角色行吗?一名同学读旁白(分角色读文,师读古文)
师指导抑扬顿挫地朗读古文。

出示金钥匙:
学习古文就要经常抑扬顿挫地诵读。

注意停顿、语气的高低变化,课后多读相信一定能读好
师生齐读
过渡:我们刚刚感受到了大海的宽广和辽阔,体会到了鳖的快乐(板书:快乐)在这么辽阔的大海上生活,真可以称为大快乐(板书:大)(三)学习最后一段
师:听了东海之鳖的话,青蛙才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板书:小)真的成小快乐了,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分角色读课文
要求:青蛙和鳖要读出你们各自的快乐,要让别人也羡慕你、向往这种生活,
旁白要读出青蛙前后思想的变化哦!(生读,鼓励)
四、拓展延伸、体会寓意:
1、课文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鳖认为大海的快乐是大快乐,那么青蛙的生活难道不快乐吗?面对这两种快乐有什么想法想谈谈吗?
2、那他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渺小了?(人不要安于现状,要有更高的追求,才会有更大的作为或是更好的生活质量年龄小)
3、你认为小青蛙以后会怎样生活呢?想象一下,先说一说,回家写下来。

4、总结:《井底之蛙》这则寓言就是在讽刺这些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希望这个故事能象一颗健康的种子,种在你心里,让你见识更广,让你的目光更远,让你不自大,让你更谦虚、好学,找到属于你们的大快乐。

板书设计:
井底之蛙井——快乐小

海——快乐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