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个性和能力
国家开放大学《组织行为学》单元自测题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组织行为学》单元自测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导论1.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
A. 所有组织中B. 一定组织中C. 社会组织中D. 管理组织中2.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A. 人际关系B. 协作愿望C. 共同目标D. 共同目标3.组织行为学综合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组织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来解释组织中人的行为。
反映了组织行为学的()A. 多层次性B. 多学科交叉性C. 两重性D. 实用性4.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A. 管理的两重性B. 人的两重性C. 组织的两重性D. 多学科性E. 多层次性5.测量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对人的行为先后数次测量的一致性是指()A. 测量的信度B. 测量的效度C. 测量的难度D. 测量的规律性6.谈话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的哪种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测验法7.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原则是()A. 研究程序的公开性B. 收集资料的客观性C. 分析方法的系统性D. 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E. 所得结论的再现性8.模型就是对某种现实事物的抽象,是对现实事物的全面表示。
(×)9.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综合研究社会现象各方面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的科学是:()A. 管理学B. 组织行为学C. 社会学D. 心理学10.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有()A. 心理学B. 社会学C. 人类学D. 政治学E. 生物学第二章个体行为1.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A. 个人主观内在因素B. 心理因素C. 客观外在环境因素D. 生理因素2.人的行为特征有()A. 自发的B. 有原因的C. 有目的的D. 持久性的E. 可改变的3.人的行为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引发的。
(×)4.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A. 知觉防御B. 晕轮效应C. 首因效应D. 定型效应5.社会知觉主要包括()A. 对人知觉B. 人际知觉C. 角色知觉D. 因果关系知觉E. 自我知觉6.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即习得条件反射包括了建构条件刺激与无 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系,使中性刺激物(条 件刺激物)拥有无条件刺激物的性质。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操作条件反射理论(Operant Conditioning)
操作条件反射是人为了影响环境 而作出的反应,换言之,操作条 件反应是行为(反应)先于刺激产 生的,刺激是行为的结果。
➢自控(Self-monitoring)是指个体 能够根据外部情境因素调整自己行为 的能力。
➢自控水平不同的个体差异及其影响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2 能力差异
所谓能力( ability), 是直接影响活动 效果,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般认为能力可包括两大类内容: 科学 智能(physical ability)和情绪智能 (intellectual ability)。
✓ 第二,一般最大性测验都会有时间限制。 ✓ 第三,人们可以进行类似题项的训练, 以期望
在测评中能够得到更好的成绩。 • 典型的最大性测验类似高考。 在研究生入
学考试、公务员考试中也是采用的最大性测验。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典型性测验 所谓典型性测验 (type test),
是指在测评中, 让被试尽可能真实 地反应自己的意向, 然后根据反应 结果区到被试类型, 此类测评称为 典型性测验。
➢不同马基雅维里主义者所表现出的人格差异 及其影响。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3)自尊(Self-esteem) •
➢自尊(Self-esteem)指的是人们喜 爱或不喜爱自己的程度。
➢自尊心强、弱程度不同导致的个体差 异及其影响
心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第一章、个性概念1、个性心理学是以研究人的个性为对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讨其发展规律、构成及表现的规律的科学。
2、个体可以指生物个体,也可以指人类个体。
人类个体泛指个别主体,即具有社会的、生物的全部固有特点的某个具体的人。
3、个性它是人的心理倾向,心理过程的特点,个性特征,以及心理状态等的多层次的有机综合的心理结构。
4、心理上的共性是指某一个群体、某一个阶段或某个民族有共同的、典型的个性特征。
第二章、个性心理结构1、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动的动力系统,它以积极性和选择行为特征。
其中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不同成分。
2、个性心理特征指在心里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3、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感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
4、心理状态是指在当前一刻相对稳定的心理背景,他是受机体内外刺激的影响,在大脑皮层中进行的兴奋和抑制活动的独特的暂时状态,它影响着人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5、自我调节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它在心理结构上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
第四章、动机1、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有动力。
2、被意识到的动机是指人们为自己提出一定的目的,并力求达到这种目的而激发人们按一定方式去行动的动机。
3、定势是一种未被意识到的对一定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借助这种活动可以满足某种需要。
4、目的是在行动中争取达到的结果。
5、需要是人的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应。
6、认知是在行动之前,人总是有意无意的通过感知、理解、概括、想象去衡量某种事件对自己的意义,并以此来决定所要采取的行动。
情绪是人的愉快不愉快的经验,是人们对来自体内外刺激的主观体验,它对给集体带来愉快的刺激而产生获得的倾向,对给机体带来不愉快的刺激产生回避的倾向。
7、激发或促进活动的外部刺激或情境都称之为诱因。
8、外加刺激是指推动行动的动机是外力诱发出来的。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内容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内容第一章:教育理念和职业素养1.1 教育理念幼儿园教师应具备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其个性、能力和社交技能。
教师应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将学习与游戏相结合,营造积极、快乐的学习氛围。
1.2 职业道德和教育情操教师应该坚持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以身作则,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严格要求自己,秉持公正和公平原则,与儿童建立信任关系。
教师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爱儿童的身心健康,保护他们的人权和权益。
第二章:专业知识与能力2.1 幼儿发展知识教师应具备儿童发展的专业知识,包括婴幼儿期、学前期和幼儿期的身体、认知、情感、社交和语言等方面的发展特点。
教师应了解儿童发展各个阶段的需求,能够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提供恰当的教育和关爱。
2.2 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应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开展寓教于乐的多样化教学活动。
教师应具备组织能力,能够设计并实施适应儿童能力和兴趣的教育方案。
教师还应能够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记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第三章:教育环境和安全管理3.1 教育环境教师应创建一个富有启发性和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包括室内和室外场所。
教室应布置合理,配备适应年龄的各类教育玩具和材料。
教师应营造安全、卫生和秩序良好的学习环境,设置适应儿童需求的活动区域,并保证教育设施设备的完好和易于操作。
3.2 安全管理教师应具备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的能力,能够有效管理学生的安全。
教师应制定并实施安全制度和规章制度,确保儿童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
教师还应接受基本的急救知识培训,能够应对常见意外伤害和疾病的应急处理。
第四章:家校合作和专业发展4.1 家校合作教师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关心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教师应及时向家长传递信息、反馈儿童的表现,并与家长探讨教育问题,共同制定儿童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案。
4.2 专业发展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参加教育研讨和培训,关注教育前沿的研究成果。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行为讲课文档
有关内外控之相关研究结果:
•内控者呈现出较高的工作动机;
•内控者对于努力会获致绩效,有较强的期望。
•当工作绩效与奖酬结合时,内控者会展现较高的绩效表现 ; •在工作满足与绩效表现的关系强度上,内控者大于外控者 。
第二十页,共70页。
2、马基雅维里主义
高马基雅维里主义者重视实效,保持着情感的距离 ,相信结果能替手段辩护。“只要行得通,就采用 它”这是马基雅维里主义者一贯的思想准则。
环境对个体人格的影响,主要是指家庭、社会和个体 周围人群的行为举止对一个人性格形成造成的影响, 在早期主要是指家庭父母,以后是学校和朋友,再后 来是组织环境。 ➢情境:一般来说,个体的人格是稳定和持久的,但 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所改变。
第十一页,共70页。
你了解自己吗?
第十二页,共70页。
3、DISC性格分析 19世纪瑞典心理学家、哲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
倾其毕生精力,投入在人的行为研究上。经过数十年 的统计分析,提出了DISC人类行为理论。这套理论对 后来的心理学、社会学、人类行为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美国国防部甚至在一战、二战期间使用这套理论进行 军官的行为分类与管理。
第十三页,共70页。
主动、外向、步调快 、果断
表情热烈、容易激动 、易于表露感情
• 不会因时间急迫而心生不耐。
• 除非必要,不会轻易展现自己的成就。
• 追求快乐、放松和休闲,不为表现优越感。 • 不会因放松而感到罪恶。
第二十九页,共70页。
研究结果:
•A型人格者工作较认真,表现也较佳;喜欢具 有困难与挑战性的工作;但较不具有耐心与细 心,此会影响其工作的表现较差,故他们较不 适合从事需要复杂判断程序的工作。
第二章 人格理论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人格理论←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需要掌握人格的定义,了解影响人格的因素以及人格与气质、性格的关系;能够解释4中不同的人格特质理论;了解几种重要的人格特质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关注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第一节人格理论概述←一、人格的含义←人格(personality)是我们用以描述这个人所具备的独特心理特质的总和,它是影响个体行为的、相对稳定的一系列个人的特征。
←依据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体系,个性即人格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和倾向性四个基本特征。
影响人格的因素人格遗传环境←二、人格、气质与性格←人格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特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在气质、性格和能力方面的差异。
←(一)气质及其类型←气质是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是人格中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气质是由神经系统的先天特征所决定的,因而具有先天的遗传性,但是气质也具有可塑性。
某剧院的演出正式开始了五分钟后,剧院门口来了四个迟到的观众,工作人员按照惯例,禁止他们入场。
先到的A面红耳赤地与守门员争执起来,他争辩说,戏院地时钟块了,打算推开工作人员径直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并说他不会影响任何人,结果与工作人员闹得不可开交。
迟一点到来的B立刻明白,人家是不会让他进入剧场里去的,但楼上还有个检票口,他认为从那里进入或许便当一些,就跑到楼上去了。
差不多同时到达的C看到不让进入正厅,就想:“第一场大概不太精彩,我还是暂且去小卖部转转,到幕间休息时再进去吧。
最后到来的D说:“我真不走运,偶尔来一次戏院,就这样倒霉!”接着就回家去了。
我来猜一猜:四个人的心里活动都涂上了个人独特的色彩。
A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容易激动,心境变化剧烈;而B则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注意力容易转移。
他们两人的性格都具有外向性。
C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善于忍耐;D则孤僻、自卑、行动迟缓,多愁善感。
第二章个性与人格
• 「41分到50分:平衡的中道」别人认为你是一个新鲜的、 有活力的、有魅力的、好玩的、讲究实际的、而永远有趣 的人;一个经常是群众注意力的焦点,但是你是一个足够 平衡的人,不至於因此而昏了头。他们也认为你亲切、和 蔼、体贴、能谅解人;一个永远会使人高兴起来并会帮助 别人的人。 • 「51分到60分:吸引人的冒险家」别人认为你是一个令人 兴奋的、高度活泼的、相当易冲动的个性;你是一个天生 的领袖、一个做决定会很快的人,虽然你的决定不总是对 的。他们认为你是大胆的和冒险的,会愿意试做任何事至 少一次;是一个愿意尝试机会而欣赏冒险的人。因为你散 发的刺激,他们喜欢跟你在一起。 • 「60分以上:傲慢的孤独者」别人认为对你必须「小心处 理」。在别人的眼中,你是自负的、自我中心的、是个极 端有支配欲、统治欲的。别人可能钦佩你,希望能多像你 一点,但不会永远相信你,会对与你更深入的来往有所踌 躇及犹豫
第二部分
个体行为
第二章 个性与人格
个性与行为
人格特质理论
影响组织行为的人格特质
第一节
一、个性的概念
个性与行为
(一)定义 ——用以描述一个个体所具备的独特心理特质的总 和,它是影响个体行为的、相对稳定的、而又有效区别 于其他个体一系列个人特征。 包括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 定的有机结合,包括气质、性格、完成任务的潜力、需 要、动机、价值观、自我意识和态度等等。 ——个性与人格 ——心理学上的个性与日常生活中的个性
(二)个性的特点
1、独特性 2、相对稳定性 3、整体性 4、倾向性 5、社会性
(三)个性的结构与内容
——一般认为,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方位、多 层次的整体结构系统,主要由个性心理和个性倾向 性特征组成。 1、个性心理特征 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经常的、稳定的和典型的 心理活动特点,包括气质、能力、性格等。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内控者绩效佳 外控者绩效佳
内控者绩效佳
工作并不需要极大的努力,也没有及时 奖励,通过合同决定小时报酬率
外控者至少和内控者绩效一致
人格特质在管理上的应用
人格是较稳定和难以改变的 组织要注重人员的选拔和工作的分配 不能企图通过培训改变员工的性格
人格与工作匹配
❖ 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提出的人格-工 作适应性理论(personality-job fit theory),他指出,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和流 动的倾向性,取决于个体的人格特点与职业环 境的匹配程度。他划分了六种职业兴趣类型。
职业兴趣的类型
机械型
调研型
常规型
艺术型
企业型
社会型
类型
偏好
人格特点
机械型
害羞、真诚、持久、稳定、偏好需要技能、力量、
顺从、实际
协调性的体力活动
调研型
分析、创造、好奇、独立
偏好需要思考、组织和 理论的活动
社会型 常规型
社会、友好、合作、理解
顺从、高效、实际、缺乏 想象力、缺乏灵活性
偏好能够帮助和提高别 人的活动
霍氏六种职业兴趣类型
机械性兴趣(Realistic) 调研性兴趣 (Investigative) 艺术性兴趣 (Artistic) 社会性兴趣 (Social) 企业性兴趣 (Enterprising) 常规性兴趣 (Conventional) 兴趣与人以往经验有关,可以培养
归因
❖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认为我们对 个体的不同判断取决于我们对特定行为归因于何 种意义。
❖ 归因过程:人们理解他们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 的方式。
知觉者的内部因素:信息、信念、动机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第三节人格发展
• 场依赖型的学生更偏好社会科学,对人比 对物更感兴趣,更喜欢有严密教学结构的 教学。 • 场独立型的学生更偏好自然科学、数学, 且成绩较好,内在动机为主,易于自己组 织学习材料。
25
冲动型与沉思型
• Impulsive and reflective/meditative
• 冲动型指当个体处于不明情境时,倾向于 用自己想到的第一个答案来回答问题。 • 沉思型是指当个体处于不明情境时,倾向 于深思熟虑,仔细考虑所观察到的现象及 所面临的问题,权衡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
• 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其冲 突是先天预定的,是生物成熟的表现。 • 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 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 阶段理论。 • 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哪个阶段欠 债,总会留下痕迹,结果就是一个人的人 格模式 • 人格发展处于积极和消极两端之间,不存 在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发展的方向问 题。
29
(二)学习风格的差异
•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 理行为,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 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应 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
30
学习风格与认知风格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
• 认知风格主要指个体信息加工的方式,即个体在 感知、记忆和思维过程中表现出的典型的功能方 式,主要反映学习者在认知方式上的差异。 • 学习风格除包含信息加工方式外,还体现出个体 的感情因素、心理行为以及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 所产生的学习方式的偏爱(Keefe, 1979)。 •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个体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受多 种因素影响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偏爱。 • 学习风格涵盖层面广,它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 响和制约,这些构成因素的差异性导致了不同的 学习风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健全人格的塑造详解
2.2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形成
2.2.1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大学生自我认知方面的主要特点 (1)自我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提高。 (2)自我认知更具自觉性和主动性。 (3)自我评价能性。 (2)不稳定性。 (3)深刻性。 3.大学生自我控制方面的主要特点 (1)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提高。 (2)自我设计的愿望增强。 (3)拥有较为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信心。
2.1.2 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人格是人类心理行为的基础,人类的心理 行为则是人格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 人格的面貌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潜能的 开发、活动效率和对社会的适应状况。并且, 人格对心理疾病、心身疾病的患病概率、患病 种类、病情长短、愈后效果等均有明显的影响 。
讲究人格心理卫生不仅是为了避免疾病 ,更重要的是为了发挥积极人格的作用,以 增进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的健康和完 善,进而促进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大学生的 人格状况与成才直接相关,重视人格的培养 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 需要。
(二)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 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与周围世界的态度 ,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从人 格角度分析,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 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三)能力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 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这是以能力所表 现的活动领域的不同来划分的。一般能力 是指在进行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 力。特殊能力又称专门能力,是顺利完成 某种专门活动所必备的能力,如音乐能力 、绘画能力、数学能力、运动能力等。
(二)积极悦纳自我 悦纳自我是指一个人相信自己存在的 价值,认同自己的能力,并在行为上表现 出一种与环境和他人积极互动的心理定势 。通俗地说,就是能够愉悦地接纳自己, 包括自己的某些缺陷,并能不断地进行自 我激励,使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
25865-2《组织行为学》(第三版)课后案例分析提示
25865-2《组织行为学》(第三版)课后案例分析提示课后案例分析提示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案例分析:十字路口的女主管分析提示:案例主要涉及“工作生活平衡”及职场“玻璃天花板”现象。
它反映了大多数职业女性——无论职位高低——有过或即将面临的困境和挣扎。
女性经理人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的关系。
同时,职业女性在职场中面临更多困境,如职业发展的承诺难以兑现,人们对职业女性普遍抱有的刻板印象,晋升之路受阻等等。
这些问题是今天的组织需要关注的内容。
案例中的两个问题均为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分享,但要尽量避免单凭个人主观感受进行评判,而应在分析中逻辑清晰,言之有物,有理有据,自圆其说。
第二章个性与行为案例分析:总经理秘书的人选1.如果你是人力资源部的招聘负责人,现在总经理让你负责这个秘书职位的招聘,你认为作为该职位的人选,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特征和人格特征?分析提示: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案例,逐条记录总经理秘书职位需要处理的工作;2)回顾教材中“能力与职业的匹配”章节中提及的能力的二因素结构理论,以及“性格与职业的匹配”章节中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3)分小组讨论,对各项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与人格特征进行分析,并逐条记录。
2.能适应该公司秘书职位的人,还能适合哪些职业?分析提示:此问题属于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需要依靠学生的集体智慧来解决,建议使用头脑风暴。
1)先利用头脑风暴找出适合的职业类型清单(建立假说);2)再利用问卷调查或上网调查的方式了解清单中职业的具体特征;3)最后将总经理秘书所需能力、人格特征与清单中职业特征相匹配,找出适合的职业(假说的验证)。
第三章知觉与行为案例分析一:应用归因理论解决绩效问题1.根据一致性、区别性和一贯性,你如何评价玛丽的绩效?分析提示:结合案例中的描述,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在相同的工作情景中玛丽和其同事的绩效水平是不是基本一致的(一致性);2)玛丽的绩效问题是在部分工作中存在,还是在所有的工作中存在(区别性);3)玛丽的绩效问题是阶段性的、偶发性的还是持续性的(一贯性)。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能力与人格ppt课件
情绪稳定性 emotional stability :这一维度刻 画的是个体承受压力的能力。
经验的开放性 openness to experience :这一 维度针对个体在新奇方面的兴趣和热衷程度。
21
大五指标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课堂提问:所有的行为都是学来的
斯金纳把他的理论概括为环境对行为塑造的 力量。他说:“给我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我 能按自己的意愿把他变成任何类型的人。” 你同意这句话吗? 请举出支持这句话和反对这句话的证据。
12
一、什么是人格
1.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个体独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与他人的差异。 人格是个体对他人的反应方式和交往方式的
上个世纪晚期,西方心理学家在逐渐摸索 区分个体人格差异的过程中,发现了人格 的“五维模型说”。它假定,人的行为和人 格最终能够由五个基本人格因素加以解释。
20
2.大五指标 big five
外倾性 extroversion :这一维度描述的是个体 对关系的舒适感程度。
随和性 agreeableness :这一维度描述的是个 体服从别人的倾向性。
第二章 能力与人格
一般而言,如果一个人把所有事情 都做得同样好,那他一定是一个庸人。
1
第一节 个体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人格 第三节 能力
2
第一节 个体行为的特点及影 响因素
一、个体行为的特点
主观因素: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文化因素、 经济因素
客观因素:组织内部 环境、组织外部环境
Values and Attitudes 价值观/态度
Ability 能力
《组织行为学》
个性差异与管理对策
性格特征 开朗直率 沉默寡言 气质类型 多血型 粘液型 行为表现 坦白直爽、兴趣广泛、爱发牢骚、 不拘小节、言行有时易被人误解 管理对策 表扬为主,防微杜 渐
倔强刚毅 心胸狭窄
粗暴急躁 自卑心理 傲慢自负 疲疲沓沓
胆汁型 忧郁型
胆汁型 各类型 多血型 各类型
能吃苦、办事有始有终,但缺乏灵 经常鼓励,多教方 活性,与领导意见不一致时不冷静, 法 容易产生抗拒情绪,求胜心切
气质差异管理:
1、正确认识人的气质类型 2、根据员工气质类型合理安排工作和选 拔人才 3、根据气质特征合理搭配群体成员 4、根据气质特征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
五.性格
性格的概念: 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及其行为方式中比较稳 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性格和气质: 1、区别:先天与后天、可塑性 2、联系:气质影响性格形成,性格一定程 度上可以掩盖或改变气质。
二.态度
态度的概念: 个体对某一种现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 倾向。 态度的结构: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向成分 态度的特征: 对象性/内隐性/后天性和社会性/相对稳 定性
态度的功能: 适应、自我防御、价值表现、认识或理 解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1、态度影响行为:分离或一致 2、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 态度结构方面的因素/行为反应方面的因 素/态度自身的因素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1、组织行为 可分为微观组织行为和宏观组织行为两大类。 (1)微观行为:个体行为、人际行为、群体行为、 群际行为。 (2)宏观行为: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组织学习。 2、研究对象 个体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行为、领导心理和 行为、组织心理和行为、组织环境和组织文化。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
知 觉
三、种类:
1.依据知觉对象的性质: 空间知觉(距离、方向、位置) 时间知觉(延续性、顺序性) 运动知觉(位置移动) 2.根据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 视知觉 旅游者 听知觉 学生听课 触知觉 弹琴 3.根据知觉能否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把不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
b.近几十年对大脑左右半球不同功能的研究 临床观察: a. 脑震荡后的顺行性遗忘 b. Broca 发现“运动性失语”
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1)反映:物质相互作用留下的痕迹,他是物质的普遍属性。
包括物理反映、化学反映和心理反映。 (2)客观世界是心理的源泉:人的情感、兴趣、信念、 能力、性格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只是反映形式不同;人不仅 能对现实事物作出反映还能反映过去的事物,另外还能在头脑 中创造出自己没有经历或世界上不曾存在的东西的形象。
们的知觉经验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不变的心理倾向。视 知觉中的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
形状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
表现:形状恒常性 及大小恒常性 明度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其他恒常性{听觉(火车鸣笛声) 味觉(糖、醋) 嗅觉 正是由于人们知觉具有恒常性,才使我们客 观地,稳定地认识事物,从而更好地适应环 境。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普通心理学概述
心理活动
认识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心理过程 情绪过程:喜、怒、忧、思、悲、恐、惊 意志过程:有目的的克服困难调节支配活动 心理 活动 人格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个性特征
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
信念、世界观等
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组织行为学
的积极性。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管理者应当给予足够重视。 (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员工的积极性,而员工积极性的提高 又主要取决于员工的态度以及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 (4)新型的企业领导应具备两方面的能力,即解决经济问题的 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一、组织行为概念
组织行为是指人们作为组织成员(不管是 普通员工还是管理人员)所表现出的行为。 然而,组织成员的行为并不完全属于组织 行为。组织成员的业余活动,如娱乐、交 友、恋爱、健身、购物等都不是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 过程中表现出的所有行为。
(一)微观组织行为 微观组织行为是组织内某一个体或群体的行为, 它包括: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和一般模型
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传统组织行为学家关心的是组织理论内部的逻辑一致性,即设法
保证得出的结论是从一系列数据中合乎逻辑地推演出来,在大多 数情况下,这些数据来自于实验室实验,而不是来自现实的组织 及其行为。 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这种实验室研究方法在组织行为研究 中颇为盛行。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组织行为学以 实验室实验为基础的传统方法理论体系受到质疑和挑战,人们认 为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并不适合现实的组织,理论脱离实际。由 此引发了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转向外部有用性的体系,这种以现 实有效性为基础的研究方法面向现实的组织,强调研究的现实意 义,发展一种直接与现实组织相联系的概念模型和研究方法。具 体研究方法除了实验室实验或现场实验等传统方法外,还包括经 验总结法、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案例比较法、现场研究法 等。
个体、群体和组织心理和行为的结果总是通过特 定的外部有效性表现出来,从而显示心理和行为 (自变量)与其行为有效性(因变量)之间的某 种因果关系。 能够体现这些行为有效性的指标比较常见的有: 效果、效率、缺勤率、流动率、组织公民行为、 工作满意度。 简单来讲,以上指标测量结果的有效程度,就能 说明个体、群体、组织心理和行为的有效程度。 组织行为学模型就在于通过定量的数学方法揭示 个体、群体或组织的心理和行为(自变量)及其 行为有效性(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心理学考试重点考点
第一章绪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包括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和个性(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是指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务地特征与联系的心理活动。
情绪情感过程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的心理活动。
意志过程是人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在一定的动机激励下,自觉确定目标,克服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并力求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
2、认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以及意志过程的关系:前者是后两者的基础,而后两者可以反作用于认识过程,推动人的认识过程进一步发展和深入。
第二章个性心理1、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倾向性是指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及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它是人的心理的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地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是多种心理特征地独特组合,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差异。
第三章暂时神经联系1、什么叫做“暂时神经联系”?暂时神经联系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本来对动物有机体没有意义的刺激物作用于感受器,在大脑的相应区域引起了兴奋,同时无条件刺激物在大脑的另一区域也引起了兴奋,经过不断反复,两个兴奋中心之间形成了暂时神经联系,从而形成条件反射,这是高级神经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
2、心理活动的反映形式有哪些特征?(1)它不仅能对刺激物本身的性质做生物学上的反映,而且能对刺激物的信号意义做出反映,后者是心理现象产生的标志。
(2)心理的反映形式是在个体的生活中不断形成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能行为。
(3)心理的反映是通过高级神经活动的分析和综合过程实现的,并随着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发育完善而不断提高其分析综合水平的。
3、意识的概念是什么?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
第二章第三节 小学生的个性和社会化发展
第三节小学生的个性和社会化发展一、个性的含义一般来说,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是体现着一个人的完整特征,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结合构成的整体。
这些层次包括:完成某项活动的潜在可能性,即能力;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即性格;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
这些特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人的行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人的个性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不断变化发展,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其个性发展的核心内容不尽一致,所以,不同年龄段的个体个性发展的内容也都有所不同。
小学阶段儿童个性发展集中表现为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社会性的发展。
二、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含义与结构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
自我意识是一个具有多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系统。
自我意识的结构可以从形式和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
从形式上看,与自我意识所包含的认知、情感、意志三种成分相对应的表现形式有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又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从自我概念的组成上看,自我意识又可包括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1.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认识属于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是指一个人对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的认识.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图式、自我概念、自我评价方面.其中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中最为主要的方面,集中反映个体自我认识乃至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也是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的前提.自我体验是属于自我意识的情感部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一种感情体验,它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反映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包括自尊、自信、自卑、内疚、自豪感、成功感、自我效能感等方面。
其中,自尊是自我体验中最主要的方面.自我调控是属于自我意识的意志部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自我作用过程。
第二章 人格匹配
——独立型。这种人喜欢计划自己的活动和指导别人的活动。他 们在独立的和负有职责的工作中感到愉快,喜欢对将来发生的事情做 出决定。典型的职业如管理人员、律师、警察、侦察人员等。
——协作型。这种人在与人协同工作时感到愉快,他们善于让别 人按他们的意愿来办事,他们想得到同事的喜欢。典型的职业如社会 工作者、咨询人员等。 ——孤独型。这种人喜欢单独工作,不愿与人交往。较适合的职 业如校对、雕刻等。 ——劝服型。这种人喜欢设法使别人同意他们的观点。一般通过 谈话或写作来表达,他们对于别人的反应有较强的判断力,且善于影 响他人的态度、观点和判断。典型的职业如政治辅导员、行政人员、 宣传工作者、作家等。
(一)能力的含义 (二)能力的种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多元智能
二、能力与职业的匹配原则
(一)能力类型与职业需求相吻合的原则 (二)能力水平与职业层次相吻合的原则 (三)充分发挥能力倾向原则
第六节 价值观与职业
一、价值观
(一)价值观的含义及其分类 (二)人的需要与价值观
1、需要的心理学诠释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第二章 人格匹配
学习目标: 认识认识人职匹配理论的重要作用;了解性格、
气质、兴趣、能力、价值观等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内
在联系,努力做到人职匹配。
第一节 人格匹配理论
一、人格匹配理论的科学内涵
人格匹配包含的两层意思:一是指某个人的能力完
全能胜任该岗位的要求,即人得其职;二是指岗位所要
求的能力这个人完全具备,即职得其人。
在研究性格和职业的关系时,一般根据对外界的态度把性格 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种;还可以根据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认识 方法分为敏感型、感情型、思考型和想象型四种。 性格是可以塑造的: 首先,性格是童年时期慢慢塑造出来的。 其次,家庭中父母及其他成员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也有很重要 的影响。 再次,性格定型后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认识性格可塑性的意义在于,自觉加强性格的后天培养,不 断优化自己性格成长的环境,塑造适应职场需要的良好的性格气 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是A 你是A型人格吗?
不在意约会时间 无争强好胜心 从不感觉仓促 一时只做一事 做事节奏平缓 表达情感 有许多爱好 12345678 12345678 12345678 12345678 12345678 12345678 12345678 从不迟到 争强好胜 总是匆匆忙忙 同时要做好多事 节奏极快 隐藏情感 除工作外没有爱好
(1)政治角色 (2)职业角色 (3)交往角色 (4)生活角色
外倾——建立关系 外倾——建立关系——内倾 建立关系——内倾 感觉——产生信息 产生信息——直觉 感觉——产生信息——直觉 思维—— ——感情 思维—— 做决策 ——感情 判断的——选择优先性 选择优先性——知觉的 判断的——选择优先性——知觉的
外倾
Extravertive
好交际的 广博 外表的 宽泛的 交流 消耗能量 对外部事件的兴趣 大量的关系
察觉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进行自我激励、 有效地管理自己以及他人关系的情绪的能 力。 组成:
– 自我观察 – 自我约束 – 自我激励 – 共情/同情 共情/ – 社交技能
胜任力
自我管理的能力
– – – 时间管理 创新能力 表达能力
人际管理技能 任务管理技能
胜任力研究(AM 胜任力研究(AM end)
内倾
Introvertive(AM Introvertive(AM end)
个人空间的 深度 内在的 密集的 聚集 保留能量 对内部反应的兴趣 有限的关系
感觉
Sensing
经验 过去和现在 现实的/ 现实的/实在的 身体力行 实际的 脚踏实地 效用 事实 实用性 有判断力
直觉
iNtuition
直觉 未来 投机的/ 投机的/思索的 灵感 可能的 云里雾里 幻想 虚构 巧妙的构思 有想象力
案例:王钧 案例:王钧 ——10万元求职的经理人 10万元求职的经理人
应聘问题:
– 应聘成功后,你如何打开工作局面?
“萧规曹随” 萧规曹随” “教者,效也。上行之,下效之。” 教者,效也。上行之,下效之。”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情境题:王钧扮演一个公司的销售经理,一个周五的 晚上,部门主管来向他请假,说是母亲病危在医院里, 自己是独子,父亲也早已过世,他必须去伺候母亲。 言下之意是本应下周三提交的年度报告无法完成了。 规定的情境是当时工商没有人能够代替该主管写这个 报告。
Spearman(1904):一般因素(G Spearman(1904):一般因素(G) 特殊因素 (S) Cattell & Horn(1966):流体能力 晶体能力 Horn(1966):流体能力 Vernon(1960):一般能力因素 Vernon(1960):一般能力因素 主群因素 特殊 因素 认知能力:
第四节 能力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能力的概念 二、能力的结构 三、胜任力模型
能力概念
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某项任务 的个性心理特征。或者说,是个体的本领、 本事。 个体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和综合,利用 掌握的知识与技能,顺利地完成某项活动, 这就是能力。
能力的结构(PM 能力的结构(PM end)
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AM 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AM end)
先天遗传因素 家庭因素 文化传统因素 阶级和阶层
环境因素
上述两方面因素,哪个更重要?
第二节 气质
概念:一个人出生时所固有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 点,决定了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自然属性, 决定了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等。 四种气质类型:
团队管理胜任力:团队信任的五个维度 (诚信度、忠诚、胜任力、一贯性、开放 性) 基于胜任力的薪酬(competence基于胜任力的薪酬(competence-based pay)
职业能力测试
行政管理能力测试
– 第一部分是知觉速度:考查考生对数字、字母和汉字等视觉符号 快速而准确地觉察、判断与记忆的能力, – 第二部分是数量关系:主要考查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计算能 力。 – 第三部分是判断推理:主要考查应试者的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 – 第四部分是言语理解题。言语理解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言语的理解 与应用能力。 – 第五部分为资料分析:着重考查考生对文字、图形和表格三种形 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思考
Thinking
客观的 原则 政策 法律 标准 强硬 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 公正 明确分类 规范 批评 分析 分配 主观的 价值 社会价值观 宽容的环境 亲密 说服 个人色彩的 仁慈 和谐共处 好或坏 欣赏 同情 奉献
情感
Feeling
判断
Judgement
事先预备 决定的 固定的 提前谋划 完成的 决定了的 完满的 事情很紧急” “事情很紧急” 快到期了! “快到期了!” 循规办事 协商 计划
Hay(1990):应变力;责任感;影响力; Hay(1990):应变力;责任感;影响力; 概念化;多视角;预见性;尊重和敏锐; 沟通性;自知之明 Kolb(1986):行为胜任力;知觉胜任力; Kolb(1986):行为胜任力;知觉胜任力; 情感胜任力;思维胜任力 王重鸣:行政技能;沟通技能;人际技能; 领导技能;激励技能;组织技能;自管技 能;思维技能
IPIP的大五量表(部分)
我常是聚会中的灵魂人物 我有时会对人无理 在做某事前我总是先做好充分准备 我常因工作的压力而紧张不安 我有丰富的词汇量 与他人在一起时我常感到不自在 我对他人很关心 我常将房间里的东西扔得到处都是
Myers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MMPI量表) MMPI量表)
The BIG 5 Model
(McCrae和Costa, 1990) McCrae和 1990) 外向(Extraversion) 外向(Extraversion) – 测量个体爱交际,乐群,武断这一极端到安静,保守,谦恭,退 测量个体爱交际,乐群,武断这一极端到安静,保守,谦恭, 让的另一极端; 让的另一极端; 相容性(Agreeableness) 相容性(Agreeableness) – 该因素包括同情,合作,好脾气,热情—坏脾气,不高兴,不愉 该因素包括同情,合作,好脾气,热情—坏脾气,不高兴, 冷淡; 快,冷淡; 责任意识(Conscientiousness) 责任意识(Conscientiousness) – 该因素指努力工作,勤劳,负责—任性,不负责和懒惰。 该因素指努力工作,勤劳,负责—任性,不负责和懒惰。 情绪稳定性( Stability) 情绪稳定性(Emotional Stability) – 该因素关心个体的坚定,稳健,冷静这一极端到焦虑不安,担心, 该因素关心个体的坚定,稳健,冷静这一极端到焦虑不安,担心, 情绪化的另一极端。 情绪化的另一极端。 开放性( Experience) 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 – 该因素的最佳特征是创造力,想象力,广泛的兴趣和对艺术的敏 该因素的最佳特征是创造力,想象力, 感性。 感性。
气质与管理
正确认识气质类型 气质对个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的影响 根据员工的气质特点,采取正确的管理方 法
– 引导组织成员”扬长避短“ 引导组织成员”扬长避短“ – 合理分配 – 因材施教(PM end) 因材施教(PM
第三节 个性的测量
什么样的划分对工作最有预测力的? 什么样的划分对工作最有预测力的? 个性特征的测量与工作行为的测量、 个性特征的测量与工作行为的测量、关系 预测。 预测。
回答一的剖析:
– 空降兵能否融入企业文化 – 会不会发生“内部人控制” 会不会发生“内部人控制” – 遇到问题能否坚持下去
回答二的剖析:
–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性与公司利益相矛盾
管理胜任力的应用
自我学习能力:
– KSAOs(知识、技能、能力与其他个体特征) KSAOs(知识、技能、能力与其他个体特征) – 培训与发展
评分
累加7个问题得分,乘以3 累加7个问题得分,乘以3。
– 分数 – 120 以上 – 106——119 106——119 – 100——105 100——105 – 90 ——99 ——99 – 90以下 90以下 人格类型 A+ A AB B+
A型行为——B型行为 型行为——B
行动迅速、 行动迅速、吃饭与 步行 同时做几件事情 不适应休闲时间 用数字来衡量做事 的成功
– 卡特尔的16PF 卡特尔的16PF – 大五模型 – MMPI量表 MMPI量表 – A型人格
卡特尔的16PF 卡特尔的16PF
孤独 vs 外向 迟钝 vs 聪慧 情绪激动 vs 情绪稳定 顺从 vs 支配 严肃 vs 乐天 敷衍 vs 谨慎 胆怯 vs 冒险 理智 vs 敏感 信赖 vs 怀疑 现实 vs 幻想 直率 vs 世故 自信 vs 忧虑 保守 vs 激进 随群 vs 自立 不拘小节 vs 自律严谨
question
什么叫做“个性” 什么叫做“个性”?
第一节 个性的概念
定义 : 人的个性就是在一个人身上经常的、 稳定的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品质倾 向的总和。一般包括两部分:
–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 个性品质倾向: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理 想、信念等。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把人的 个性分为五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