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及解读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知识梳理

中考语文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知识梳理

中考语文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知识梳理第1首关雎【文学常识】《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主旨】本诗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的过程,把青年男子的爱慕之情和相思之苦,以及对美好爱情大胆热烈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2首蒹葭(2016年)【文学常识】《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爱情诗。

全诗分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每章都是前两句写景,三四句点明主题,五至八句描绘追寻的情状。

此外每章的开头均以景起兴。

【主旨】本诗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与伤感。

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情感韵味浓郁。

塑造了一个不懈追求心上人的形象,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第3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文学常识】王勃,字子安,唐代诗人。

不仅能诗,且擅骈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写作背景】本诗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

姓杜的少府(县尉的通称)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主旨】诗人以全新的视角,劝勉好友乐观面对离别,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4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018、2012)【文学常识】这是一首歌行体古诗。

【写作背景】唐肃宗乾元二年,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

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经同谷到了四川。

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

但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初三语文知识点古代诗词的鉴赏与赏析

初三语文知识点古代诗词的鉴赏与赏析

初三语文知识点古代诗词的鉴赏与赏析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博大精深的内涵,反映了古人的生活情感和思想意境。

学习古代诗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文素养,还能够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下面,我们就来鉴赏和赏析一些常见的古代诗词。

1.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夜晚思乡的情感。

通过运用夜晚、明月和故乡等意象,将诗歌的主旨表达得淋漓尽致。

我们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李白对故乡的眷念之情,以及对命运的慨叹之情。

2.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色和深沉的思乡之情打动读者。

诗人通过描述戍鼓、边秋、雁声等景物,将自然环境与人的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对故乡和兄弟的思念之情。

在赏析这首诗时,我们可以品味其中的深情和壮丽,体会杜甫的家国情怀。

3.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求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壮丽的山河景色和豪放的情感来表达对人生追求的激情。

王之涣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突出人生奋进的主题。

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追求卓越、向上进取的精神,同时也体味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广阔。

4. 苏轼《江城子·十里春风送别人》十里春风送别人,才抵几回伤心,唤起花床梦不成。

葬花君莫笑。

又送王孙去,萦烟四溅,更无消息。

那堪寂寞无行路,一过江陵,人影相失。

霞映台门桃岁晚,青黛细梢嫩,问将谁与红尘暂别。

神完气减不远游,轧轧金奁妆正少。

这首词通过虚实结合、动静对比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痛苦和情感。

我们在欣赏这首词时,可以感受到苏轼深沉的思绪和割舍不下的情感,以及对生命转瞬即逝的感慨。

通过以上几首古代诗词的鉴赏与赏析,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人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感受到他们对生活、自然和人情的独特见解。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古诗赏析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古诗赏析

初三语文作业——课外古诗赏析一、考点梳理: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句所展现的画面。

2、诗歌××句(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诗(词)××句(上阙/下阙)都运用了衬托(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赏词、炼字(……字用的好/极为精妙,请赏析其表达效果。

)6、赏句(例: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首联的作用;请赏析……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手法简要赏析。

)二、常见古诗词分类:1、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饮酒》)2、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3、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4、边塞诗:边塞绮丽风光的赞美;军旅生活的艰苦;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5、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例:《使至塞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雁门太守行》《渔家傲.秋思》《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羁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天净沙·秋思》《商山早行》)7、咏物诗: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卜算子·咏梅》《石灰吟》《赠从弟》)8、咏史怀古诗: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慨,如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对王朝兴衰发表评论,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等引发对时局的感慨或自己身世的共鸣等。

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泊秦淮》《山坡羊·潼关怀古》《赤壁》《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登幽州台歌》)借用典故、以小见大、借景抒情“烟笼寒水月笼沙……”、借古讽今“商女……”等手法。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中考古诗词赏析技巧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中考古诗词赏析技巧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中考古诗词赏析技巧原文第一首观沧海诗文赏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观”,“临”两字的作用:“临”字写出了诗人立足之高,所看到的景象自然非同一般;“观”是全诗的线索,统领全篇。

引出一系列的状阔画面。

水河澹澹,山岛耸峙。

写法:动静结合。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

动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是远景。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写法:静态描写,写山岛上的草木茂盛,是近景。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写法:动态描写。

展现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势为下文展开想象作铺垫。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描绘画面:日月运行好像都出于大海的吞吐之中,银河辉煌灿烂,好像都闪耀于大海的胸怀之间。

写法:虚写,想象;夸张。

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主旨:通过描写沧海的宏伟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建功立业的抱负第二首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原文诗文赏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写法:对偶;寓情于景。

人在旅途,自然有漂泊之感,与尾联的“乡书”“归雁”相呼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描绘画面:湖水上涨,与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正是顺风行船一夜白帆好似挂在江天之上。

写法:以小见大。

以江中一帆顺江而下,可以想到江流滔滔不尽的壮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多角度赏析: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①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①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①“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

①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作用:点名主旨。

抒发思念故乡之情主旨:通过描写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无比热爱和对家乡亲人十分怀念的思想感情。

第三首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原文诗文赏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诗词鉴赏考点及解读

诗词鉴赏考点及解读

诗词鉴赏考点及解读O1知识链接(一)总结常见考点:1、理解诗意。

包括诗字、词、句的理解;内容概括;哲理分析;思感情想2、感知形象。

要求考生借助联想、想象以及背景,感知诗的景物、形象、意境3、品味语言。

字、词、句的推敲;名句的感悟4、分析技巧。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典故运用;巧妙构思(二)答题技巧1、原则:①在“读懂”的基础上答准、答顺、答美。

2、结构:①景+情②事+情③场面+情④情形+情3、方法:①研读题目。

②了解作者和时代。

③借助注释。

④抓住关键字、词语、句子、诗眼来分析。

⑤细审题干。

(三)常见题型、答题格式1、点评思想内容,理解主旨型答题格式:描写了(或叙述)什么的景色(场面等),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例题:“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描写了一种什么样的场面?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答案:描写开战之前,战士们兴高采烈的分食烤熟的牛肉,军营里奏响了雄壮的战歌的场面;全词抒发了满怀家国之愁,却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2、赏析语言型(1)辛弃疾的《西江月》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答题格式:点特色(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出特色)+例子(特色语句)+析感情(答案:这首词笔调轻快,语言优美,音节和谐,使人读了这首词仿佛临其境,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溪流小桥、构成了江南山乡夏夜一幅优美动人的画面,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丰收的喜悦。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巩。

你认为“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用得好,请说出理由。

答题格式:释含义+描景象+点情景(答案:绿:春风吹绿,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T)(3)某词或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答题格式:思结构(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虑主旨(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例题: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贯穿全词的词眼是什么,为什么?(答案:贯穿全词的词眼是“狂”;突出词人自己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

中考古诗词常考知识点及常见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常考知识点及常见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常考知识点及常见鉴赏答题技巧一、古诗词基本知识1. 古诗词的题材古诗词的题材非常丰富,包括山水田园、送别离别、羁旅思乡、怀古咏史、边塞征战等。

在中考中,常见的题材有山水田园、送别离别和羁旅思乡等。

2. 古诗词的意象意象是古诗词的灵魂,它是由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意交融而成的。

在中考中,常见的意象有明月、杨柳、杜鹃、酒等。

3. 古诗词的语言风格古诗词的语言风格有清新、豪放、婉约、雄浑、含蓄等。

在中考中,需要了解不同风格的特点及代表诗人。

二、中考古诗词常考知识点1. 古诗词鉴赏的“三要素”古诗词鉴赏的“三要素”包括:语言、意象和情感。

在中考中,常涉及到对这“三要素”的考查。

2. 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抒情方式等。

在中考中,常涉及到对这几种表达技巧的考查。

3. 古诗词的主题思想古诗词的主题思想包括:爱情、友情、亲情、爱国、忧民等。

在中考中,常涉及到对主题思想的考查。

三、常见鉴赏答题技巧1. 读题目在鉴赏古诗词时,首先要读题目。

题目往往能够提供重要的信息,如题材、情感和时间等。

通过读题目,可以初步了解古诗词的内容和背景。

2. 抓意象意象是古诗词的灵魂,因此在鉴赏时需要抓住意象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意象的特点和象征意义,可以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情感和主题思想。

3. 看注释注释往往能够提供重要的背景信息和文化常识,因此在鉴赏时需要认真阅读注释。

通过看注释,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主题思想。

4. 析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古诗词的重要表达技巧之一,因此在鉴赏时需要认真分析表现手法。

通过分析表现手法,可以深入了解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和艺术效果。

5. 悟情感情感是古诗词的灵魂,因此在鉴赏时需要认真感悟情感。

通过感悟情感,可以深入了解古诗词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内心世界。

6. 品语言语言是古诗词的基础,因此在鉴赏时需要认真品味语言。

通过品味语言,可以深入了解古诗词的语言风格和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其表达效果。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
写法:静态描写,写山岛上的草木茂盛,是近景。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写法:动态描写。展现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势为下文展开想象作铺垫。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描绘画面:日月运行好像都出于大海的吞吐之中,银河辉煌灿烂,好像都闪耀于大海的胸怀之间。
写法:虚写,想象;夸张。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主旨:这首诗通过描写现实之景的凌寒和想象之境的温暖,表达了诗人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以及对妻子深切思念之情。
第七首泊秦淮
杜牧(唐)
原文
诗文赏析
烟笼寒水月笼沙,
描绘画面:轻薄的烟雾和朦胧的月色笼罩着冰冷的河水,以及水面的沙滩。
夜泊秦淮近酒家。
作用:点题,交代叙事的时间和地点;“近酒家”为下文描写“商女”做铺垫。
闻道龙标过五溪。
内容:写闻讯。“过五溪”表明了迁谪之地的荒凉,暗含诗人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牵挂。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写法:拟人修辞手法;借景抒情;想象。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抒发了诗人对远行友人的关切,思念和同情之情。
主旨:通过对暮春时节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之情。
原文第一首观沧海诗文赏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观”,“临”两字的作用:“临”字写出了诗人立足之高,所看到的景象自然非同一般;“观”是全诗的线索,统领全篇。引出一系列的状阔画面。
水河澹澹,山岛耸峙。
写法:动静结合。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动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是远景。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中考语文古诗阅读鉴赏知识梳理(3)——古诗常考题型及解题思路

中考语文古诗阅读鉴赏知识梳理(3)——古诗常考题型及解题思路

中考语文古诗鉴赏知识梳理(三)第一部分:知识梳理诗歌常考题型及解题思路一、画面描绘题1.常见提问方式:(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X句诗呈现的景象。

(2)XX句诗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2.答题思路:(1)找出描写的意象,找名词,找全。

(2)找出事物的修饰语,找形容词,找准。

(3)连词成句,描述景物。

(4)展开联想,丰富句子。

二、环境描写作用分析题1.常见提问方式:(1)结合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2)XX句描写XX景物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答题思路:(1)分析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时,首先要简单描绘所写的画面。

(2)分析环境/景物描写的具体作用:①交代诗歌写作的背景(天气、季节、战争等)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③烘托人物/诗人XX心情(3)揣摩诗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示例:南乡子李珣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烟、雨、落花、鹧鸪组合在一起,除了点明暮春时节之外,还有哪些作用?请简要作答。

(2分)词中写岸边烟雨朦胧,花瓣伴着雨滴飘落水中,鹧鸪几声啼叫,(答题点1:描绘画面)寥寥几笔就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氛围,(答题点2:分析作用)借景抒情,为下文渲染了离愁别恨的思乡之情做铺垫。

(答题点3:分析情感)三、赏析题1.常见提问方式:(1)XX句中“X”字好在哪里?(2)XX句中运用了叠词“XX”“XX”,请简要分析其效果。

(3)XX句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有何作用?(4)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答题思路:(1)首先点明诗句运用的特殊手法(如果赏析的是某个字,且该字未运用特殊手法,则解释该字的意思);(2)分析手法是如何运用的(例:如果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则分析将XXX比作XXX);(3)分析该手法写出了事物/景物什么样的特点;(4)揣摩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注】赏析的点多种多样,有字的意思丰富,有词性活用,有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还有语言特色等,如果题目未点明具体赏析哪一点,要多角度考虑。

中考古诗欣赏题常见考点及唐诗欣赏技法

中考古诗欣赏题常见考点及唐诗欣赏技法

中考古诗欣赏题常见考点及唐诗欣赏技法中考古诗欣赏题常见考点及唐诗欣赏技法中考古诗欣赏题常见考点及唐诗欣赏技法1、词句理解。

指对诗中词语、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这是我们欣赏诗歌的基础。

这类考题难度不大,但比较切合初中生的年龄及认知实际。

需要强调的是,对词语、句子的理解,不能就词、就句作孤立的分析,而应联系全句、全诗来体会。

2、意境描绘。

所谓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创造出的让人产生联想与想象的艺术境界。

意境包括景(境)和情(意)两个方面。

比如分析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我们首先要描绘出它的画面:诗人站在岸边,目送着友人的船只渐渐远去,一直到天的尽头;眼前只有一江春水向东流去。

其次,分析其中蕴涵的诗人的感情:依依惜别之情。

3、主旨把握。

主旨,即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需要注意的是,这属于整体把握类题,答题时一定要着眼于全诗,看清楚全诗的内容,进而体会诗人的感情,切忌断章取义。

4、名句赏析。

古诗中的名句,有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有的抒情真挚,感人肺腑;有的写景自然,怡人耳目。

阅读这些名句,对加深我们的文学修养,陶冶我们的性情,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赏析古诗中的名句,关键要分析透彻该名句名在哪里,是思想深刻,还是感情浓郁,抑或写景生动?5、技巧分析。

这种题型用来考查对诗歌写作特点的理解。

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感的?答题的一般步骤为:(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3)分析该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6、品味炼字。

古人作诗作词讲究炼字,著名的如推敲的故事、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等。

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

这种试题的答题思路:(1)指出该诗句中最生动传神的字;(2)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7、见解阐述。

[全]中考初中语文考点详解:古诗词赏析

[全]中考初中语文考点详解:古诗词赏析

中考初中语文考点详解:古诗词赏析一、古诗词曲的内容分类【怀古诗】(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字,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表达要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评,多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人生历程。

【咏物诗】(1)形式标志:咏(题、赠、赞)+物象,或直接以物象为题。

如《咏梅》《石灰吟》等。

(2)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表现自己的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对事的评价等。

【写景诗】内容特点: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山河;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如《观沧海》《游山西村》等。

【战争诗】(包括“边塞诗”)(1)形式标志:题目中常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

如《凉州词》《雁门太守行》《从军行》等。

(2)基本主题: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卫国家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无家可归的哀痛。

【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如《使至塞上》《次北固山下》等。

【闺怨诗】一是表现女子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女子的离愁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送别诗】(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渡荆门送别》等。

(2)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对别后情境的想象及对友人的思念。

二、如何把握古诗词曲的情感主要有以下方法:1 结合背景,窥测古诗词曲的情感这里的“背景”,一方面指古诗词曲所反映的广阔的社会现实,这是古诗词曲产生的土壤。

中考古诗词鉴赏知识点

中考古诗词鉴赏知识点

中考古诗词鉴赏知识点
1.古诗词的定义和特点: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诗歌形式表达情感、思想和艺术的文学作品。

古诗词的特点包括形式简练、含蓄深远、意象丰富、意境优美等。

2.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多与社会时代、政治风气、文化传统等相关。

例如,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唐诗主题多涉及社会风尚、政治振衰、人生哀乐等。

3.古诗词的艺术手法:古诗词运用了许多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仗、象征等。

这些手法可以增强诗词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4.古诗词的韵律和格律:古诗词有严格的韵律和格律要求。

其中,韵律指的是句子中音韵的表现形式,如平仄、押韵等;格律则指句子的结构和形式,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等。

5.古诗词的意境塑造:古诗词常通过景物描写、心情抒发、情感表达等手法营造独具一格的意境。

通过运用意境塑造,古诗词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审美体验。

6.古诗词的意象运用:意象是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元素,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想像力的言语描写,让读者产生感觉、形象和联想。

意象可以是自然景物、动物、色彩、音乐、情绪等。

7.古诗词的节奏感和音韵美:古诗词的节奏感和音韵美表现在句子的抑扬顿挫、音韵的和谐和句子的整体韵律上。

这些美感元素可以增强诗词的魅力和美感。

中考语文古诗阅读鉴赏知识梳理(4)——进阶提升+

中考语文古诗阅读鉴赏知识梳理(4)——进阶提升+

中考语文古诗鉴赏知识梳理(四)第一部分:知识梳理进阶提升1.意象的作用:(1) 营造画面、氛围或意境,奠定情感基调,进而为叙事或抒情服务(2) 具有象征义、比喻义、借代义等深层含义(3) 衬托人物形象(4) 作为线索贯穿全诗,或为下文的事件、抒情铺垫蓄势(5) 使诗歌内容充实,语言优美2.句子的作用首联:(1)总括全诗,领起(引起)下文,引起读者注意。

(2)点明时令、地点,交待心情。

(3)为下文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感做铺垫、埋下伏笔。

(4)奠定某种情感基调。

(5)暗合(照应)题目,切入主题。

(6)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某种情绪形象。

(7)如果首句设问,那么就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中间联:(1)过渡,承上或启下(2)伏笔,铺垫(3)转换话题(“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如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

“转”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词和曲中的“过片”而言。

它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品味出作者的情感诗歌主旨。

)尾联:(1)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2)卒章显志,点明题旨(3)照应上文或题目,前后呼应,使诗歌结构严谨(4)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人回味无穷3.形象的作用1. 诗人自我形象。

在抒情诗中,直接抒情,引人共鸣2. 作品中塑造的客观人物。

在叙事诗中,诗人是通过笔下的人物形象,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性格、志气、情感或思想观念。

第二部分:精讲精练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一)南乡子李珣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烟、雨、落花、鹧鸪组合在一起,除了点明暮春时节之外,还有哪些作用?请简要作答。

(2分)2.下面哪一个选项的诗句最能表达词中“远客”的心境?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2分)A.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B.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答案】1.从“思乡”二字告诉我们这是一首思乡小词。

中考古诗词鉴赏知识点

中考古诗词鉴赏知识点

古诗词鉴赏方法一、古诗词的分类(一)咏史怀古诗一般为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分两类:(1)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2)只是对历史做冷静的思考和评价,或仅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己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音而已。

《乌衣巷》1.形式标志:古迹古人名,或在其前后加“怀古”、“咏怀”等2.基本主题:(1)表达像古人一样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2)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3)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腐败昏庸,揭露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4)感叹年华消逝,壮志未酬(二)咏物诗:内容上以某一物象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写作手法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1.形式标志:以物象为题,或“咏”、“题”、“赠”、“赞”后加相关物象2.注意:物与人的共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重点把握写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情感(三)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

唐代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1.形式标志:山水田园景物,借景抒情,融情于景2.基本主题:(1)归隐田园,钟情山水(2)描绘山川美景,表达热爱祖国山川之情(3)厌弃官场黑暗,表达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田园生活的喜爱,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四)边塞诗从先秦就有了以战争、边塞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时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博取功名比科举加冠容易得多。

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新的是个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1.形式标志:标题常用“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中考专题6古诗词赏析(考点串讲)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

中考专题6古诗词赏析(考点串讲)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

方法技巧
鉴赏诗歌: 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 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 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 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方法技巧
1.内容理解题方法技巧 ①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②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的特点。 ③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有一个简短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 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 了情感基调。 ④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这 一点要特别注意。
考试题型
题型六“分析情感、主旨型 常见提问 (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或者结合意 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考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型
题型七:评价型 评价题是先列举出首或者几首诗词, 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者后人 对诗词特点点的评论,要求考生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合理,再阐明理由。 常见问法 (1)后人评价该诗“XXX", 请简述这样评价的理由。 (2)某评论家评论这首诗“XXX", 你同不同意?为什么?
考试题型
题型二:分析技巧型 常见问法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考试题型
题型三: 炼字型 从常见的古诗词内容看,炼宇手法往体现在以下几类词中:动词、形容词、 数量词、副词(虚词)。 常见问法 (1)这一 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初三语文古诗文赏析与解读

初三语文古诗文赏析与解读

初三语文古诗文赏析与解读初三学生学习语文,除了学习现代文学作品外,也需要对古诗文有所了解与欣赏。

本文将为大家带来几首古诗文的赏析与解读,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品的分析,希望能够增进大家对古代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一、《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名篇之一,所表达的是诗人豪情壮志和追求进取的精神。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是诗人对自己壮志未酬的表达,意味着他不甘于平庸,追求更高的事业和境界。

二、《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创作的《登高》,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自己的心境,展现了诗人豪情壮志,以及对时代动荡的深深忧愁。

诗中的“悲秋”和“独登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而最后两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则流露出诗人的失意和对现实的无奈。

三、《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其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让人难以忘怀。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对明月光景的描绘,给人以静谧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心境的孤独。

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思乡之情,使读者产生无限遐想。

以上是几首较为经典的古诗文作品的赏析与解读,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古人的智慧和思想。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古诗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考语文易混易错集锦:古诗词赏析(解析版)

中考语文易混易错集锦:古诗词赏析(解析版)

中考语文易混易错集锦:古诗词赏析【考点解析】1、考查学生对诗段或诗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

2、考查学生对诗歌主题或情感的理解归纳能力。

3、考查对诗句写作技巧和表达效果的赏析能力。

4、考查学生扩充性描写的能力,再现诗歌所创造的艺术境界。

5、考查学生在原诗基础上举一反三的领悟力及对诗中句式、修辞的仿写能力。

诗词鉴赏类的考题一般放在阅读理解或积累运用部分,一般一首诗两个小题,所占分值4-6分左右。

考试的内容以赏析诗词的内容、主题、表达技巧为主,也有适当拓展,如考查学生的模仿运用能力。

总之,要做好此类题,需具备一定的鉴赏技巧和表达能力。

【错例解析】错例1.请赏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错误答案】日行八百里,写出了行军速度之快;五十弦翻塞外声写出了军乐的雄壮。

这里描绘了沙场征战的场面。

【错答解析】诗句中的“八百里”是牛的名字,不是说行军的速度。

将秋点兵理解为沙场征战的场面也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八百里范围内军营里的兵士分吃烤牛肉,军乐演奏着边塞的乐曲。

这是在战场上检阅军队。

诗句描绘了秋天沙场点兵场面的辽阔、宏大与苍凉,烘托出一幅肃杀、庄严的战争画面。

错例2.请赏析: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错误答案】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

【错答解析】诗句中的寻,是古代长度单位。

八尺为一寻。

千寻塔,是夸张的手法,极言塔之高,而不是寻找高高的塔。

【正确答案】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错例3.请赏析: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错误答案】诗句写柳,写雨后柳色很美,为本诗抑郁的色调添加了一抹亮色。

【错答解析】上述赏析是错误的。

《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

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是离别的象征。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意境赏析(解析版部编版)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意境赏析(解析版部编版)

2023备战年中考古诗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意境赏析(解析版)一、知识点讲解常见提问方式有: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中描绘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答题思路:1.找出诗中的意象,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这一步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 同时不要只顾翻译, 语言要力求优美。

2.根据意象, 概括景物营造的意境特点, 营造了何种氛围。

这里就需要大家去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特点, 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等。

山山整理了一些答题术语给大家, 附在文末。

3.对应意象的分类, 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里就需要用到我们之前整理的意向表啦, 要注意的是不能只答情感, 还要做适当的分析才行。

比如:“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是不完整的, 一定要分析从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思乡。

03 答题术语1.【雄、险、阔、奇】雄浑壮丽、雄奇险峻、雄浑开阔、恢弘高远、浩瀚辽阔、高远辽阔、苍凉博大、气势雄伟、情调豪迈、雄奇瑰丽。

2.【清、闲、淡、雅、静】直率、自然、幽静、清幽明净、闲适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清新明丽、清净悠闲、清新淡雅。

3.【凄、孤、冷、寂、愁】凄清、凄凉、荒凉、空寂、萧索、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沉郁孤愁。

4.【悲壮】开阔苍凉、苍凉悲壮、气氛悲壮、意境深邃。

5.【迷、飘】空灵、虚幻缥缈、空灵高远、朦胧渺远。

4. 答题示例: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答:(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二、(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 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三、(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 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中考语文古诗赏析知识点 (一)

中考语文古诗赏析知识点 (一)

中考语文古诗赏析知识点 (一)中考语文中,古诗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通过对古诗的深入理解,能够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下面就来了解一下中考语文古诗赏析的知识点吧。

一、了解古诗的基础知识1. 序列现象。

古诗有很多共性特点,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序列现象”,即一个句子的末尾与下一句的开头是存在联系或呼应的。

2. 词句常见典故。

学习古诗需要对其中的常见典故有所了解,这些典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含义,提高欣赏水平。

3. 古诗的常见格式。

古诗有很多常见的格式,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古文体等等,我们需要掌握它们的特点和差异。

二、古诗的内涵理解1. 对形象的理解。

古诗中的词句充满了形象化的描绘,我们需要逐字理解和体悟,从而通过形象理解诗歌内涵。

2. 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每首古诗背后都有作品的主旨和情感表达,我们需要通过理解每个细节去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诗歌的主旨。

3. 对诗歌的情感理解。

古诗通常是诗人内心感受的流露,我们需要通过鲜明的情感展示、情感意象和情感思路来把握它们的情感表达。

三、古诗表达技巧的把握1. 对比。

古诗常用对比手法,通过对比来展现诗歌的情感、气氛等。

2. 借景。

古诗中常常借助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这种叫做借景抒情。

3. 比喻。

古诗中常用比喻手法来替代某个概念,从而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4. 借代。

古诗中常用借代来表示某种情感或意境,增强诗歌的文化内涵。

总的来说,古诗赏析是考察学生对文学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一项重要考点。

掌握上述知识点后,同学们一定要多进行实践,并认真思考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才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及解(Jie)读一、中考考点(Dian)梳理(一)、把握(Wo)情感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确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

对诗词情感的(De)考查,也就是对诗词主要内容的考查,是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对此内容的考查频率极高。

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Ling)悟,对全诗名句的感悟。

通常会将诗歌景、人与诗歌情感结合在一起考查,如“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画面,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体会(Hui)意境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Zi)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

意境是诗歌中意和境两个因素的结合,意是诗人在诗歌中抒发的思想情感,境是诗歌中所描绘的艺术(Shu)图景。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三)、赏析技巧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理解常用表现手法的作用。

诗歌的艺术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常见的有:行文构思、修辞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

学习和积累一些诗歌鉴赏常有的艺术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诗歌阅读鉴赏力,正确表达出我们的鉴赏感受。

(四)、锤炼语言赏析诗词的整体语言风格;或从遣词和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

诗歌中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往往通过诗的语言来实现。

进行诗歌赏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语言这个根本。

因此,考查对古诗词中准确、生动、传神的语言的品味,是近年来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方法归纳针对古诗词赏析四大考点的解答方法可总结如下:(一)领悟情感【典型例题】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第10题“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考查领悟诗词的主旨情感。

【题目形式】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或心情。

【提问变式】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情趣?【答题技(Ji)巧】1、注意从(Cong)诗词标题、注解小序、情语、意象、典故中寻找答案。

2、关注作者和时代背景,尤其是(Shi)名家名篇,更需要“知人论世”。

3、注意分析诗(Shi)词中的意象。

4、从诗词内容和类(Lei)别上去辨析。

【答(Da)题格式】:描写了(或刻画了)什么的景色(或人物形象等),抒发了什么的思想(Xiang)感情。

【参(Can)考答案】示例:怀才不遇的苦闷,飘泊无依的感伤(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题型示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刻画了诗人自己的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参考答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诗刻画了诗人在竹篱笆边上采摘菊花,无意中抬头看见南山的宁静优美的景色。

刻画了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

“采菊”的动作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志趣。

(二)体会意境【真题回放】兰溪棹歌①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注释】①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zhào)歌:船歌第9题“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考查对诗歌意境的想象和体会。

【题目形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技巧】描绘图景要注意四点:(1)、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2)、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要求优美。

(3)、要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言再现诗歌意境。

(4)、要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考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2点:一是描摹事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谐,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

【答题格式】①捕捉意象,把握特点+②联系背景,发挥想象+③描摹诗歌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概括意境特点(幽静、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④依景辨情,剖析作者思想(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参考答案】示例:鱼抢春(新)水,(调皮地)涌上溪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题型(Xing)示例】阅读下(Xia)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4分)淮上(Shang)渔者(唐)郑谷白(Bai)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一尺鲈鱼新钓得(De),儿孙吹火获③花中【注释】①逐:跟随②浦(Pu):水边,岸边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16.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Miao)述(2分)【参考(Kao)答案】 (共2分)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意思对即可)(三)赏析技巧【真题回放】《旅夜书怀》第9题“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考查赏析诗词的表现手法(①比喻、设问②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③对比、反衬等任一种)及表达的情感。

【题目形式】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答题技巧】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

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4、分析诗歌的艺术风格,如朴素自然、雄浑奇拔、清丽明媚等。

注意:中考古诗词中,考查表达技巧,大多不会直接提问,而是多借助于对名句进行赏析。

【答题格式】点手法+析诗句、点意境+明情感【参考答案】答案要点:①比喻、设问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③对比、反衬(评分:2分,答出一点即可)【题型示例】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2.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谈到这首诗。

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十”。

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

你认为杨慎的观点错在何处?【参考答案】:1.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点面结合等多种方法。

2.错在不懂得“千里”是虚写而非实写。

既然写江南春景,以“千里”概之亦扣题目。

(四)锤炼语言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典型题型有:⑴分析语言特点、风格;⑵炼字;⑶题眼。

【真(Zhen)题回放】1、阅读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Wen)题(4分)老(Lao)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Bei)望,射天狼。

(3)从选文中加线的“狂、卷(Juan)、挽”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1分)【题目(Mu)形式】1、这首诗歌具(Ju)有怎样的语言风格?或(Huo)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答题技巧】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如: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明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③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格式】:点特色(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出特色)+析例句(特色语句)+析感情【参考答案】(3)示例:“狂”:激情奔放,统领全词,无不展现粗犷豪迈的风格;“卷”:体现打猎场景宏大,人员众多,气势壮阔,突现阳刚之美;“挽”:拉满弓的姿态强劲,信心百倍,激情无比(三个词语均体现豪放之气势)【题型示例】1、请分析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1)全诗语言平淡朴实,不加雕饰,似无意为诗,而诗情自然流露,韵味隽永。

(2)前四句写自己隐居生活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心远地自偏”强调的是诗人内心的宁静。

(3)后四句对这种隐居生活作了具体描绘。

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

【真题回放】2、《旅夜书怀》第8题“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考查诗歌词语的表现力。

【题目形式】2、炼字、名句赏析【答题技巧】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还原内容。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格式】:释含义+描景象+点情、境【参考答案】示例:"垂"和"涌"赋予景物以强烈的动感,突出了舟中观景的典型特征,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题型示例】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参考答案】:“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真题回放】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2) “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3分)【题目形式】3、欣赏诗眼、词眼“诗眼”就是诗词中最能提挈全篇、提升形象、提炼主题、揭示主旨和艺术内蕴、表现诗人感情的“字眼”。

它常常成为解读诗词的钥匙。

【答题(Ti)技巧】①.解释该字的(De)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②.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Shi)人所描绘的情景。

③.说出该字表(Biao)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④思考该字在结构上所(Suo)起的作用。

【答题格(Ge)式】:抓词语、释含义+ 描景(Jing)象+点作用、虑主旨(对突出主旨所起(Qi)的作用)+点作用、思结构(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参考答案】(2)(3分)“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1分),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1分),呼应了诗题(1分)三、中考古诗词赏析四大考点方法汇总(一)、评价思想内容、思想情感这首诗的联描写了(景、人、事、物),创设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理想、志趣)。

(二)、体会意境①捕捉意象,把握特点+②联系背景,发挥想象+③描摹诗歌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概括意境特点(幽静、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④依景辨情,剖析作者(诗中人物形象)思想(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三)、赏析技巧:点手法+析诗句、点意境+明情感(四)、锤炼语言:抓词语、释含义+ 描景象+点作用、虑主旨(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点作用、思结构(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