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的诊疗指南
休克诊疗指南与规范
休克诊疗指南与规范休克是指由于血液循环不足导致身体器官灌注不足的临床综合征。
休克的治疗十分重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为了提高对休克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制定休克诊疗指南与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休克的治疗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解除休克的病因,二是纠正机体的循环障碍。
首先,应该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休克的病因,可以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等方式来进行。
常见的病因包括感染、失血、心功能不全等等。
了解病因之后,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例如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进行输血纠正失血等等。
在纠正循环障碍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补充液体。
在休克过程中,由于血容量的减少,循环血量不足,因此需要进行液体复苏。
补液的目的是扩充血容量,提高心输出量,改善组织灌注。
补液的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可以选择晶体液体或胶体液体,但是需要注意避免过度补液导致心功能不全。
其次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如果补液后血压仍然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可以考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例如多巴胺、肾上腺素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收缩血管等方式提高血压,改善组织灌注。
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并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药物的剂量。
另外,纠正酸碱平衡紊乱也是休克治疗的一部分。
在休克过程中,由于组织灌注不足导致酸中毒,这会进一步加重休克的程度。
因此,需要进行酸中毒的纠正,可以通过碱性药物给予静脉内滴注的方式进行,例如碳酸氢钠等。
此外,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还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
感染是导致休克的常见原因之一,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感染,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需要根据感染的病原菌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并根据感染的病情调整剂量和疗程。
总之,休克的治疗需要全面而系统的调查、评估和处理。
制定休克诊疗指南与规范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明确的治疗方案,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更好地救治患者。
而休克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内科等,并要求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处理急危重症的能力。
休克的诊疗指南
休克的诊疗指南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休克的诊疗指南【基本临床表现】低血压:成人肱动脉收缩压低于90mmHg,较基础血压降低30mmHg以上,脉压减小。
生命体征改变:仰卧位无低血压,但怀疑存在休克时;改变体位后3-5min测量脉搏、血压,收缩压下降超过10-20mmHg,伴脉搏增加超过15次/分;患者感头昏不适。
组织灌注不足:肢端湿冷;皮肤苍白或发绀;外周脉搏搏动未扪及或细弱;烦躁不安,易激惹;神志淡漠,嗜睡,昏迷;尿量减少或无尿。
交感神经兴奋:精神紧张,焦虑;过度换气;大汗。
【各类休克临床表现】心源性休克:心前区疼痛;牙痛、肩关节痛、上腹痛;呼吸困难及急促;颈静脉怒张;肺部啰音;心动过速、奔马律、心脏杂音、收缩期喀喇音;恶心、呕吐。
感染性休克:发热或低体温;呼吸浅速;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感染病灶表现。
出血性休克:(1)轻度失血(丢失血容量15%):焦虑、心动过速、脉压增大。
(2)中度失血(丢失血容量15%-30%):心跳呼吸增快,脉压减小,尿量轻度减少。
(3)重度失血(丢失血容量30%以上):意识精神状态改变,少尿或无尿。
出血表现:呕血、便血、咯血、诊断性腹穿见不凝血、后穹窿穿刺见不凝血、产后出血、大血管穿透性损伤。
过敏性休克:有接触过敏原病史;突然发病;皮肤红斑和瘙痒;胸闷、气短;腹部不定位的隐痛或绞痛;恶心、呕吐、腹泻;二便失禁;喉头水肿和支气管水肿,呼吸窘迫,发绀;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烦躁不安。
【休克合并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肝功能衰竭;应激性溃疡;急性心力衰竭。
【问诊要点】1、起病情况,可能诱因。
2、现病史:平时血压;心脏病状况;近期感染性疾病史;昆虫叮咬史;目前用药情况。
3、既往史: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手术外伤史;吸毒史;既往过敏史。
休克诊疗常规
第一章休克诊疗常规第一节休克总论一、休克的定义机体有效组织灌注显著且普遍降低,导致氧输送不能满足组织氧需求,出现组织缺氧进而导致可逆性细胞损伤,若组织灌注不足持续存在,细胞损伤将进入不可逆状态.二、休克的分类1972年,Hinshaw与Cox率先根据血流动力学特点进行休克分类。
目前,此休克分类法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
按此分类法休克共分4种类型:1.低容量性休克特点是循环血容量减少,心室舒张期充盈压力降低以及容积减少,因此心排出量降低。
原因:脱水,内失血或外失血,腹泻或呕吐,大面积烧伤早期,多发性创伤,急性胰腺炎早期等。
2.心源性休克特点是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泵功能衰竭。
心室舒张期充盈压力与容积均增高,但心排出量下降。
原因:急性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严重心肌病等.3.心外阻塞性休克特点是心脏血流通道受阻,心包舒张充盈压力增高,后负荷过度增高,而心排出量降低并非起因于心肌功能本身.原因:心包填塞,巨块型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4.分布性休克特点是周围血管运动调节功能丧失,小动脉与小静脉过度舒张,周围血管阻力极度下降.但不同区域、不同器官的血管阻力可以不变、增高或者降低,导致血流分布不均。
心排出量可明显增加,但低血压仍然存在,有效组织灌注不足。
最常见原因:感染性休克。
三、休克的监测1.一般临床监测包括皮温与色泽、心率、血压、尿量和精神状态等监测指标。
然而,这些指标在休克早期阶段往往难以看到明显的变化。
2.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1)平均动脉压(MAP)监测:一般来说,有创动脉血压(IBP)较无创动脉血压(NIBP)高5~20mmHg。
低血容量休克时,由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NIBP测压误差较大,IBP测压可靠,可连续监测血压及变化。
此外,IBP还可提供动脉采血通道。
(2)中心静脉压(CVP)和肺动脉楔压(PAWP)监测:用于监测容量状态和指导补液,有助于了解机体对液体复苏的反应性,及时调整治疗,并有助于已知或怀疑存在心力衰竭的休克患者的液体治疗,防止过多输液导致的肺水肿.(3)心排出量(CO)和每搏量(SV)监测:休克时,CO与SV可有不同程度降低。
休克诊疗指南与规范
休克诊疗指南与规范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表现为组织氧供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休克的治疗需要及时、全面、有序进行,所以制定休克诊疗指南与规范对于提高抢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份关于休克诊疗指南与规范的范文,供参考。
一、休克的诊断标准1. 平均动脉压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 65mmHg,或收缩压< 90mmHg2. 血乳酸水平> 2mmol/L3.组织灌注不足表现,如皮肤苍白、湿冷,尿量减少等4.心率>100次/分钟二、休克的分型根据休克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将其分为四类:休克、低阻力休克、心源性休克和梗死性休克。
三、休克的治疗原则1.理想的治疗目标是恢复组织灌注,纠正氧供不足,维持心脏稳定,保护重要器官功能。
2.快速识别并纠正休克原发病因,如出血、感染等。
3.给予液体复苏,维持循环容量。
4.血流动力学监测,实施有效血流重建。
5.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调节血压和心率。
四、休克的具体治疗1.液体复苏:根据休克类型和休克程度,选择合适的液体复苏方案。
常用的液体包括晶体液、胶体液和血浆制品。
2.血管活性药物:根据血压、心率和组织灌注等指标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式。
3.纠正原发病:对于明确的病因,如出血、感染等,必须立即纠正。
4.是否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根据患者的自主呼吸和呼吸衰竭的程度,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5.应用抗菌药物:根据感染部位和致病菌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早期给予化疗。
6.营养支持:休克患者常存在代谢紊乱和能量消耗过多,应及时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
五、休克的预后评估与处理1.进行多器官功能评估,包括心脏、肺、肾功能等。
及时进行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功能障碍。
2.进行休克的分级和分型,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3.积极控制基础病情,如补充缺氧等。
4.提供心理支持和护理关怀,重视患者和家属的心理需求。
休克是一种常见但危及生命的疾病,其治疗需要全面、及时的抢救措施,以提高患者的预后。
-休克的诊疗指南
休克的诊疗指南【基本临床表现】低血压:成人肱动脉收缩压低于90mmHg,较基础血压降低30mmHg以上,脉压减小。
生命体征改变:仰卧位无低血压,但怀疑存在休克时;改变体位后3-5min测量脉搏、血压,收缩压下降超过10-20mmHg,伴脉搏增加超过15次/分;患者感头昏不适。
组织灌注不足:肢端湿冷;皮肤苍白或发绀;外周脉搏搏动未扪及或细弱;烦躁不安,易激惹;神志淡漠,嗜睡,昏迷;尿量减少或无尿。
交感神经兴奋:精神紧张,焦虑;过度换气;大汗。
【各类休克临床表现】心源性休克:心前区疼痛;牙痛、肩关节痛、上腹痛;呼吸困难及急促;颈静脉怒张;肺部啰音;心动过速、奔马律、心脏杂音、收缩期喀喇音;恶心、呕吐。
感染性休克:发热或低体温;呼吸浅速;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感染病灶表现。
出血性休克:(1)轻度失血(丢失血容量15%):焦虑、心动过速、脉压增大。
(2)中度失血(丢失血容量15%-30%):心跳呼吸增快,脉压减小,尿量轻度减少。
(3)重度失血(丢失血容量30%以上):意识精神状态改变,少尿或无尿。
出血表现:呕血、便血、咯血、诊断性腹穿见不凝血、后穹窿穿刺见不凝血、产后出血、大血管穿透性损伤。
过敏性休克:有接触过敏原病史;突然发病;皮肤红斑和瘙痒;胸闷、气短;腹部不定位的隐痛或绞痛;恶心、呕吐、腹泻;二便失禁;喉头水肿和支气管水肿,呼吸窘迫,发绀;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烦躁不安。
【休克合并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肝功能衰竭;应激性溃疡;急性心力衰竭。
【问诊要点】1、起病情况,可能诱因。
2、现病史:平时血压;心脏病状况;近期感染性疾病史;昆虫叮咬史;目前用药情况。
3、既往史: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手术外伤史;吸毒史;既往过敏史。
4、女性月经史。
【病因】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乳头肌功能障碍;二尖瓣腱索断裂;心脏破裂;心肌炎;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严重心律失常;心包炎,心包压塞;肺栓塞;张力性气胸。
(一)休克诊疗规范
(一)休克
【紧急医疗救治原则】
1.取平卧位,伴有急性肺水肿的休克患者可置半卧位。
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心电监测生命体征。
3.立即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
4.开展相应检查(血糖、心电图等)。
5.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6.查找病因针对处理,各种休克的个性化治疗。
(1)低血容量性休克治疗为快速输液,必要时可使用升压药;多发性创伤引起的休克在活动性出血未确切止血前不宜用快速补液纠正休克,复苏时须考虑采用“可允许低血压”策略。
收缩压维持在80~85mmHg,如果是创伤性脑损伤平均动脉压维持在90~110mmHg。
(2)过敏性休克的治疗:去除过敏原,抗过敏治疗。
①保持气道通畅。
②肾上腺素0.3~0.5㎎肌肉注射。
③抗组胺药。
(3)心源性休克治疗:可考虑强心治疗,如室性心动过速引起的休克,主要是电复律治疗;急性心脏压塞主要是心包穿剌。
(4)感染性休克治疗:抗感染治疗和积极循环支持。
休克诊疗指南与规范标准
休克:诊断与治疗指南休克是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典型的临床体征(例如低血压和少尿)一般出现的时间较晚,而不出现典型临床体征时也不能排除休克的诊断您应该在重症监护的条件下治疗休克患者休克是什么?为什么它很重要?休克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状态,是组织血流灌注不足的结果,血流灌注不足导致供氧不足,不能满足代谢的需求。
这种失衡状态导致组织缺氧和乳酸性酸中毒,如果没有立即得到纠正,会导致进行性的细胞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
休克的病理生理学:总运氧量和组织的氧合作用组织氧合度的全身性测定指标为了正确地治疗休克,您应该理解氧输送和氧耗的基本原理。
一名患者总的组织运氧量是心输出量和动脉氧含量的乘积。
动脉氧含量取决于:动脉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浓度血浆中溶解的氧气含量。
正常情况下,只有20-30% 的运输氧量由组织摄取(氧气的摄取率)。
其余的氧气回到静脉循环,可以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测量(中心静脉的氧饱和度)或者使用肺动脉导管测量肺动脉的氧饱和度(混合静脉氧饱和度)。
一般来说,休克与心输出量、动脉氧饱和度、或者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继发运氧量下降有关。
为了满足对氧气的需求,并维持稳定的耗氧量,组织通过提高对运输氧量的摄取率以适应运输氧量下降。
但是组织摄取的氧气不能大于运输氧量的60%。
因此如果运氧量低于临界值,组织缺氧会导致混合静脉氧饱合度(<65%),或者中心静脉氧饱和度(<70%) 下降,甚至无氧代谢伴随乳酸浓度升高。
分类休克的发生与调节心血管功能的四个主要成分中的一个及以上发生变化有关:循环血量心率、节律和收缩力动脉张力,调节动脉血压和组织灌注静脉容量血管的张力,调节回流至心脏的血量和心室的前负荷。
根据病因,休克可以分为三类:1. 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是休克最常见的病因。
因为下列因素导致循环血量不足:失血(外伤或者胃肠道出血)体液损失(腹泻或者烧伤)第三间隙液体积聚(肠梗阻或者胰腺炎)。
低血容量的患者,静脉容量下降导致静脉回流、每搏输出量减少,最终导致心输出量和运氧量减少。
休克:诊断与治疗指南课件
康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导
根据评估结果,医生会制定个性化 的康复计划,包括药物治疗、饮食 调整、运动康复等方面的指导。
定期复查
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 及时了解身体状况的变化,调 整治疗方案。
心理支持
休克对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一 定的影响,患者需要得到适当
的心理支持,以促进康复。
THANKS
感谢观看
血管活性药物
机械通气
根据病情选择血管收缩剂或血管扩张 剂,改善微循环。
对于呼吸衰竭的患者,给予机械通气 支持,改善氧合。
强心、利尿治疗
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给予强心、 利尿治疗,改善心功能。
04
休克并发症及其处理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总结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休克过程中最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多个器官功能衰竭 。
查体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寻 找可能导致休克的病因和 病理生理变化。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检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 白浓度等指标,判断是否 存在贫血或失血。
生化检查
检测电解质、血糖、尿素 氮等指标,了解患者的内 环境状况。
血液气体分析
检测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 化碳浓度,了解呼吸功能 和酸碱平衡状态。
影像学检查
详细描述
休克时,由于全身组织灌注不足,导致器官功能受损。若未及时纠正休克,受损 的器官数目会逐渐增多,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该综合征表现为呼吸 急促、肾功能不全、肝功能异常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结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休克时常见的并发症,以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
控制感染
积极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 肠道感染等,以降低休克发生的风险。
休克诊疗指南及规范
休克诊疗指南及规范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生命危险状态,其特点是全身血液供应不足,导致重要脏器和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休克的高死亡率使其紧急救治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对休克的诊断和治疗的统一化,各国纷纷制定了休克诊疗指南及规范。
休克的诊断应该基于临床症状和体征,通常包括低血压、快速而浅表的呼吸、心率增快等。
诊断的关键是确定其病因,休克造成的病因多种多样,可以是失血、感染、心肌梗塞、肺栓塞等。
因此,在诊断休克时应该尽可能了解患者的病史,进行体格检查,以便寻找可能的病因。
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有心电图、血气分析、超声心动图等。
治疗休克的关键在于迅速纠正低血压、改善组织氧供和氧利用,同时积极寻找和处理休克的病因。
根据不同的病因,治疗休克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对于失血性休克,输血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首先需要迅速停止出血源,并输注洗涤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等血液制品,以恢复血容量和血液循环。
此外,还可以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增加外周阻力,提高血压。
感染引起的休克需要抗菌治疗。
抗菌药物的选择应该基于病原菌的敏感性和药物的毒副作用。
一般来说,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是首选。
此外,对于严重感染,可能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血管收缩药和血管扩张药。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重点在于改善心脏功能。
首先应该给予氧气供应,以改善组织氧合。
在药物治疗方面,可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扩张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和降低前负荷。
此外,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心肌梗塞的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手术。
肺栓塞引起的休克需要紧急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的目的是溶解血栓,恢复肺动脉的血液流动,减轻右心负荷。
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总之,休克的诊疗指南及规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参考。
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及时准确地诊断休克并立即开始治疗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并尽可能恢复其生命体征和关键器官功能。
休克诊疗指南与规范
休克:诊断与治疗指南一、休克的病因休克是强烈的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常见的病因有:(一)失血与失液1. 失血大量失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见于外伤、胃溃疡出血、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及产后大出血等。
休克的发生取决于血液丢失的速度和丢失量,一般15min内失血少于全身血量10%时,机体可通过代偿使血压和组织灌流量保持稳定。
若快速失血量超过总血量20%左右,即可引起休克;超过总血量50%则往往导致迅速死亡。
2. 失液剧烈呕吐、腹泻、肠梗阻、大汗淋漓导致体液的丢失也可引起有效循环血量的锐减。
(二)烧伤大面积烧伤,伴有血浆大量丢失,可引起烧伤性休克。
烧伤性休克早期与疼痛及低血容量有关,晚期可继发感染,发展为感染性休克。
(三)创伤严重创伤可导致创伤性休克。
尤其是在战争时期多见,这种休克的发生与疼痛和失血有关。
以上三种休克均存在有效血容量降低,统称为低血容量性休克。
(四)感染严重感染特别是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常可引起感染性休克。
在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的休克中,细菌内毒素起着重要作用。
静脉注入内毒素可引起内毒素休克。
感染性休克常伴有败血症,故又称败血症性休克。
败血症性休克按血流动力学的特点分为两型:低动力型休克和高动力型休克。
(五)过敏给过敏体质的人注射某些药物(如青霉素)、血清制剂或疫苗,可引起过敏性休克,这种休克属Ⅰ型变态反应。
发病机制与IgE及抗原在肥大细胞表面结合,引起组胺和缓激肽等大量释放入血,血管床容积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
过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都有血管床容量增加。
感染性休克时,血细胞粘附,引起微循环淤滞。
高动力型感染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时血管扩张,血管床面积增加,有效循环血量相对不足,导致组织灌流及回心血量减少。
(六)急性心力衰竭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包填塞及严重心律失常(房颤与室颤),引起心输出量明显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和灌流量下降,称为心源性休克。
(七)强烈的神经刺激剧烈疼痛,高位脊髓麻醉或损伤,可引起神经源性休克。
休克的诊疗指南
休克的诊疗指南1000字休克是一种紧急病况,必须及时诊疗才能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
在休克的诊疗中,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综合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下面是休克的诊疗指南。
一、引起休克的原因和类型引起休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 血容量不足:如失血、脱水等。
2. 心功能不全:如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等。
3. 血管扩张:如过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
4. 血管阻力降低:如脑源性休克、脊髓性休克、药物性休克等。
根据休克的原因不同,可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如:1. 血容量不足型:如失血性休克、等容性休克等。
2. 心功能不全型:如心源性休克、心肌抑制性休克等。
3. 血管扩张型:如过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
4. 血管阻力降低型:如脑源性休克、脊髓性休克、药物性休克等。
二、休克的诊断方法休克的诊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休克患者的表现特点是体温降低、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率加快、脉搏细弱等。
2. 采集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休克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包括心率、脉搏、呼吸、血压等,有助于诊断休克类型和程度。
3. 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尿液分析等,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和病情程度。
4. 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光、腹部超声、CT等,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内部情况,并确定休克的原因。
三、休克的急救处理休克的急救处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认休克的类型和原因。
2. 立即处理引起休克的原因,如止血、输液、抗感染、药物调整等。
3. 维持呼吸道通畅和呼吸功能,如吸氧、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等。
4. 维持循环功能,如进行体外循环、扩容、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
5. 监测并调整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脉搏、呼吸等。
6. 对症治疗,如控制发热、缓解疼痛、纠正代谢紊乱等。
四、休克的预防措施休克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预防患者出现低血容量情况,如积极预防失血、维持水平衡等。
休克诊疗常规
休克【诊断标准】(一)病因体内外大量失血,严重吐泻,体液在第三体腔积聚,心泵功能衰竭,严重感染,过敏反应以及急性心脏压塞,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
(二)临床表现淡漠、不安或神志不清。
皮肤湿冷,毛细血管再充盈延缓(>2秒),脉压变窄,低于20mmHg。
收缩压低于80mmHg或平均动脉压降低30mmHg。
原高血压者收缩压下降50mmHg,原低血压者,血压降至50mmHg。
心动过速。
少尿(<30ml/h)或无尿。
【治疗原则】(一)一般处理1.体位:除心源性休克者外,一般均取免枕平卧下肢抬高30°体位。
2.维持呼吸道通畅和氧合:高流量>15L/min吸氧。
3.建立静脉通道。
4.尿量监测:插入导尿管监测小时尿量。
5.病情观察:密切注意病人神志、皮肤温度、湿度和色泽。
6.迅速查明休克病因:通过病史、体检和胸片、心电图、B型超声、血尿便常规和血液生化检查等辅助手段,尽快明确休克病因,确立类属给以针对性治疗。
(三)不同类型休克处理1.失血和低血容量休克(1) 恢复血容量:快速静脉滴注平衡盐液1~2L或20~40ml/kg,使尿量超过30ml/h。
胶体液仅在后期已止血或毛细血管渗漏已控制时应用,胶晶比为1比3。
在失血性休克可用压缩红细胞生理盐水溶液、全血,血源困难时可暂时先输以706代血浆。
为争取时间救治重症患者可先输O型全血。
大量输血输液时应注意监测凝血参数如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
血小板低于50×109/L(5万mm3)输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输新鲜冻干血浆。
明显低血钙时可输10%葡萄糖酸钙。
预温液体可预防医源性体热丢失。
输库存血时尚应注意高血钾发生。
(2) 血管活性药应用:当输液至1~2L而血压不升,尿量不增时可加用多巴胺10~15μg(min·kg)。
若PCWP已达25mmHg而血压不升需考虑心源泉性因素的影响。
(3) 积极争取以最快速度止血。
2、心源性休克(1) 基础治疗:高流量氧气吸人,吗啡止痛。
中医内科休克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休克休克是一种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综合征。
属于中医学“厥逆”及“脱证”范围。
多因严重汗、吐、泻下,大量出血,温病正不胜邪,严重外伤,心脏病或过敏反应等原因而产生,其病理变化为脏腑气血津液损伤,阴阳衰竭,尤以亡阳为主。
【诊断】1面色苍白,汗出肢冷,精神委顿或烦躁,甚至昏迷,舌质淡,脉微而数,心音低钝,呼吸微弱,血压下降至收缩压80mmHg以下,脉压差小于20mmHg,甚至消失。
2.询问病前有无外伤、出血、高热、大量汗出、严重吐泻、接触或误服农药或毒药及使用青霉素、普鲁卡因等药物的病史。
3.注意检查外伤情况、皮肤出血点、脱水情况,心、肺、腹部及神经系统等有无异常体征,结合尿量测定、血液、大小便等化验检查及心电图检查,借以鉴别发生休克的不同原因。
【治疗】一、紧急处理1使病人平卧,不用枕头,注意安静和保暖。
4.如呼吸停止,或出现严重呼吸衰竭,则迅速进行人工呼吸,给予氧气吸入。
5.针灸疗法(1)体针:取人中、涌泉强刺激,间歇捻转15分钟;如症状改善不显著,血压仍不升高,配内关、素醪,用持续捻针,或加灸气海、关元,直至休克症状消失。
配用耳针:肾上腺、枕、心或脑点。
(2)体针:取涌泉、足三里,耳针取皮质下、肾上腺、内分泌。
先强刺激,血压上升后,延长捻针的间隔时间,血压稳定后维持数小时即可拔针。
以上两种处方可任选一方,如效果不显时,也可换用另一方。
6.密切观察呼吸、脉搏、血压和面色、神志等方面的变化。
二、辨证论治根据休克的临床表现多为亡阳虚脱,故治法当以回阳救脱为主。
如因阴伤及阳,则当救阴回阳;若因邪盛正虚,则当观察邪正间的消长关系,扶正祛邪并治。
可由鼻饲管给药。
方药举例:参附汤加味。
红参IOg,熟附片10g,牡蛎15g,五味子10g,山萸肉IOgo 加减:兼阴伤,见舌红而干,口渴,虚烦,加麦冬10g,北沙参12g,石斛12g<)此外,必须针对导致休克的不同原因,分别采取各种治疗方法。
由于休克病情严重,应当中西医结合抢救。
实用休克诊疗手册
内容摘要
在休克的治疗部分,本书详细介绍了休克治疗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休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恢 复有效循环血量,纠正组织缺氧和代谢障碍,以及保护重要器官功能。治疗方法包括补充血容量、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控制感染、抗过敏治疗等。本书还强调了休克患者的护理和监测,包括生命 体征的观察、出入量的记录、血管活性药物的调整等。 本书还介绍了休克患者的预后评估及康复指导。休克患者的预后与休克的原因、持续时间、治疗 是否及时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康复阶段,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加强营养支持,适当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实用休克诊疗手册》是一本全面、实用的休克诊疗指南,对于提高医护人员对休克的认识和处 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书的内容深入浅出,既适合临床医护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医学院 校师生的参考书籍。
精彩摘录
《实用休克诊疗手册》以其系统、全面、实用的内容赢得了广大临床医生的 赞誉。上述精彩摘录只是该书众多精华之一斑,它们不仅展示了休克诊疗的最新 理念和实践经验,还提醒我们,面对休克这一严峻挑战时,医生需要保持冷静、 迅速作出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休克 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精彩摘录
“休克的早期识别至关重要,因为及时的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医生应密切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皮肤色泽和湿 度的变化、意识状态的改变以及尿量的减少也是休克早期的重要信号。”
精彩摘录
“休克的治疗原则是在休克未纠正以前,应着重治疗休克,同时治疗休克的 原发病;在休克纠正后,则应着重治疗原发病。治疗休克的首要任务是补充血容 量,以恢复组织灌注。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液体复苏策略,同 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休克病情紧急处理指南
休克病情紧急处理指南一、迅速评估病情1.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意识模糊、昏迷提示病情严重,可能存在脑缺氧。
2. 观察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特别是血压,因为血压是评估休克程度的重要指标。
3. 观察皮肤色泽:苍白、湿冷、发绀提示循环衰竭,需立即采取措施。
4. 观察尿量:尿量是评估肾脏灌注的重要指标,尿量减少提示休克加重。
二、迅速建立静脉通道1. 选择合适的静脉:首选中心静脉,如股静脉、颈内静脉等,为外周静脉,如手背静脉、足背静脉等。
2. 确保静脉通道畅通:使用适当规格的针头和血管通路,必要时使用静脉导管。
3. 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三、快速补液1. 确定补液类型:晶体液、胶体液或血液制品,根据患者病情和需求选择。
2. 计算补液量:根据患者体重、失血量、休克程度等因素计算补液量。
3. 控制补液速度:初始阶段,以每小时1020ml/kg的速率给予晶体液,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调整补液速度。
四、药物治疗1. 血管活性药物: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以维持血压和组织灌注。
2. 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以减轻炎症反应和感染风险。
3. 纠正电解质失衡: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给予相应的电解质补充或调节。
五、病因治疗1. 控制出血:对于创伤、手术等导致的失血性休克,需迅速控制出血,进行止血处理。
2. 治疗感染:对于感染性休克,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3. 处理原发病:针对不同类型的休克,积极处理原发病,如心衰、急性胰腺炎等。
六、监测与评估1. 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2. 定期评估病情: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皮肤色泽、尿量等指标,了解病情变化。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电解质、肾功能、心衰标志物等,以评估病情和指导治疗。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休克病情的紧急处理需要医生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休克诊疗指南与规范
休克:诊断与医治指南休克是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典型的临床体征〔例如低血压和少尿〕一般出现的时间较晚,而不出现典型临床体征时也不能排解休克的诊断您应该在重症监护的条件下医治休克患者休克是什么?为什么它很重要?休克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状态,是组织血流灌注缺乏的结果,血流灌注缺乏导致供氧缺乏,不能满足代谢的需求。
这种失衡状态导致组织缺氧和乳酸性酸中毒,如果没有马上得到改正,会导致进行性的细胞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
休克的病理生理学:总运氧量和组织的氧合作用组织氧合度的全身性测定指标为了正确地医治休克,您应该理解氧输送和氧耗的根本原理。
一名患者总的组织运氧量是心输出量和动脉氧含量的乘积。
动脉氧含量取决于:动脉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浓度血浆中溶化的氧气含量。
正常情况下,只有20-30% 的运输氧量由组织摄取〔氧气的摄取率〕。
其余的氧气回到静脉循环,可以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测量〔中心静脉的氧饱和度〕或者使用肺动脉导管测量肺动脉的氧饱和度〔混合静脉氧饱和度〕。
一般来说,休克与心输出量、动脉氧饱和度、或者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继发运氧量下降有关。
为了满足对氧气的需求,并维持稳定的耗氧量,组织通过提高对运输氧量的摄取率以适应运输氧量下降。
但是组织摄取的氧气不能大于运输氧量的60%。
因此如果运氧量低于临界值,组织缺氧会导致混合静脉氧饱合度(<65%),或者中心静脉氧饱和度(<70%) 下降,甚至无氧代谢伴随乳酸浓度升高。
分类休克的发生与调节心血管功能的四个主要成分中的一个及以上发生变化有关:循环血量心率、节律和收缩力动脉张力,调节动脉血压和组织灌注静脉容量血管的张力,调节回流至心脏的血量和心室的前负荷。
依据病因,休克可以分为三类:1. 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是休克最常见的病因。
因为以下因素导致循环血量缺乏:失血〔外伤或者胃肠道出血〕体液损失〔腹泻或者烧伤〕第三间隙液体积聚〔肠梗阻或者胰腺炎〕。
低血容量的患者,静脉容量下降导致静脉回流、每搏输出量减少,最终导致心输出量和运氧量减少。
休克诊疗指南与规范
休克:诊断与治疗指南休克是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典型的临床体征(例如低血压和少尿)一般出现的时间较晚,而不出现典型临床体征时也不能排除休克的诊断您应该在重症监护的条件下治疗休克患者血浆中溶解的氧气含量。
正常情况下,只有20-30% 的运输氧量由组织摄取(氧气的摄取率)。
其余的氧气回到静脉循环,可以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测量(中心静脉的氧饱和度)或者使用肺动脉导管测量肺动脉的氧饱和度(混合静脉氧饱和度)。
一般来说,休克与心输出量、动脉氧饱和度、或者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继发运氧量下降有关。
为了满足对氧气的需求,并维持稳定的耗氧量,组织通过提高对运输氧量的摄取率以适应运输氧量下降。
但是组织摄取的氧气不能大于运输氧量的60%。
因此如果运氧量低于临界值,组织缺氧会导致混合静脉氧饱合度(<65%),或者中心静体液损失(腹泻或者烧伤)第三间隙液体积聚(肠梗阻或者胰腺炎)。
低血容量的患者,静脉容量下降导致静脉回流、每搏输出量减少,最终导致心输出量和运氧量减少。
内源性儿茶酚胺可以收缩容量血管,增加静脉回流,患者可以通过增加内源性儿茶酚胺的浓度,代偿高达25% 的循环血量减少。
代偿期患者可能出现外周血管收缩和心输出量下降的体征,伴四肢冰冷,皮肤湿冷和瘀斑,心动过速,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
2.心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指的是由于心肌泵功能障碍,导致组织灌注不足的状态。
心肌病心肌炎心律失常室性比室上性失律失常更常见瓣膜疾病急性主动脉瓣返流严重主动脉狭窄乳头肌或者腱索断裂导致二尖瓣反流室间隔缺损阻塞力升高和每搏输出量降低,但是射血分数正常。
因此左室射血分数正常不能排除心力衰竭。
3. 血管扩张性休克血管扩张性休克的患者,组织不能有效的摄取氧气,血管调节的控制作用丧失导致血管扩张异常和血流分布异常,从而导致组织缺氧。
心输出量通常保持不变或者升高。
血管扩张性休克的原因包括:严重的败血症(约占住院人数的3%,占重症监护室人数的15%)大脑或者脊髓损伤后的神经源性休克会导致血管舒缩的紧张性下降以及心动过缓低血压或者体位性血压下降代谢性酸中毒。
休克诊断与治疗指南
休克诊断与治疗指南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循环障碍,其特征是组织灌注不足以至于无法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
休克的常见原因包括失血、感染、心功能衰竭、脓毒血症、过敏反应等。
休克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是关于休克的诊断与治疗的指南。
休克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一些辅助检查手段。
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皮肤苍白冷汗、尿量减少等表现。
根据病史以及体格检查的结果,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休克的可能。
但是,诊断休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等。
辅助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气分析等。
这些检查能够帮助医生判断休克的性质以及是否已经导致了器官功能损害。
休克的治疗应该采取完整的系统治疗,包括急救、病因治疗、支持性治疗等。
在急救阶段,首先要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和呼吸功能正常。
如果患者有意识障碍或呼吸困难,应迅速给予氧气吸入,并在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同时,应该尽快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液体复苏。
液体复苏是休克治疗的关键环节。
在液体复苏过程中,通常采用晶体液和胶体液进行补液。
对于血容量不足的休克患者,可以通过输注氯化钠、乳酸林格液等晶体液来扩充血容量。
对于存在胶体渗透压异常的患者,可以选择输注白蛋白、羟乙基淀粉等胶体液。
在液体复苏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以及液体反应情况来调整补液速度和量。
病因治疗是休克治疗的关键。
根据休克的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失血性休克,应迅速止血以及进行输血。
对于感染性休克,应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对于心功能不全导致的休克,可以使用利尿剂、肾上腺素类药物等进行治疗。
支持性治疗是休克治疗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包括给予适当的镇痛、镇静药物,维持患者的体温和酸碱平衡等。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不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重要器官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休克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营养支持。
对于休克患者,由于组织灌注不足,能量消耗增加,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克的诊疗指南
【基本临床表现】
低血压:成人肱动脉收缩压低于90mmHg,较基础血压降低30mmHg以上,脉压减小。
生命体征改变:仰卧位无低血压,但怀疑存在休克时;改变体位后3-5min测量脉搏、血压,收缩压下降超过10-20mmHg,伴脉搏增加超过15次/分;患者感头昏不适。
组织灌注不足:肢端湿冷;皮肤苍白或发绀;外周脉搏搏动未扪及或细弱;烦躁不安,易激惹;神志淡漠,嗜睡,昏迷;尿量减少或无尿。
交感神经兴奋:精神紧张,焦虑;过度换气;大汗。
【各类休克临床表现】
心源性休克:心前区疼痛;牙痛、肩关节痛、上腹痛;呼吸困难及急促;颈静脉怒张;肺部啰音;心动过速、奔马律、心脏杂音、收缩期喀喇音;恶心、呕吐。
感染性休克:发热或低体温;呼吸浅速;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感染病灶表现。
出血性休克:
(1)轻度失血(丢失血容量15%):焦虑、心动过速、脉压增大。
(2)中度失血(丢失血容量15%-30%):心跳呼吸增快,脉压减小,尿量轻度减少。
(3)重度失血(丢失血容量30%以上):意识精神状态改变,少尿或无尿。
出血表现:呕血、便血、咯血、诊断性腹穿见不凝血、后穹窿穿刺见不凝血、产后出血、大血管穿透性损伤。
过敏性休克:有接触过敏原病史;突然发病;皮肤红斑和瘙痒;胸闷、气短;腹部不定位的隐痛或绞痛;恶心、呕吐、腹泻;二便失禁;喉头水肿和支气管水肿,呼吸窘迫,发绀;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烦躁不安。
【休克合并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肝功能衰竭;应激性溃疡;急性心力衰竭。
【问诊要点】
1、起病情况,可能诱因。
2、现病史:平时血压;心脏病状况;近期感染性疾病史;昆虫叮咬史;目前用药情况。
3、既往史: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手术外伤史;吸毒史;既往过敏史。
4、女性月经史。
【病因】
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乳头肌功能障碍;二尖瓣腱索断裂;心脏破裂;心肌炎;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严重心律失常;心包炎,心包压塞;肺栓塞;张力性气胸。
感染性休克:严重全身性感染(细菌、真菌);肺炎;肠穿孔;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炎;腹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纵膈炎;脑膜炎;化脓性关节炎;血栓性静脉炎;脏器脓肿。
出血性休克:脏器钝性或穿透性损伤(肝脾破裂,血胸,骨盆骨折);宫外孕;上消化道出血;腹主动脉瘤破裂;大咯血。
低血容量性休克(出血以外):大面积烧伤;剧烈呕吐、腹泻;肠梗阻;用退热药后大汗,未及时补液。
过敏性休克:
(1)医源性:药物过敏(抗生素,激素及酶类等);血制品和异种蛋白;造影剂。
(2)食物过敏。
(3)昆虫叮咬和毒蛇咬伤。
药物和化学品中毒:B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可乐定;洋地黄类制剂;硝酸酯类;阿片类物质;拟交感药(可卡因,苯丙胺类);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胆碱能药物(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乙酰胆碱扁豆碱)。
神经性休克:脊髓损伤。
【病理生理】
1、休克病理生理变化特点: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
2、影响组织灌注的因素:微循环和血管的调节;心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
3、休克按病理生理特点可分为: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分布性休克;阻塞性休克。
【院前处理】
心电、血压及血氧监测。
高浓度给氧。
建立大口径静脉通路。
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者行气管插管。
如患者无急性心衰表现,给晶体液。
对出血性休克患者在出血止住前,院外快速、大量补液有争议。
过敏性休克患者应立即给予肾上腺素。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建议转运至能开展急诊冠脉介入的医院。
【急诊检查】
基本检查:血、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心肌损伤标志物;动脉血气(有条件者查乳酸水平);凝血功能(PT,APTT);ABO血型,Rh因子;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床旁);导尿,记录每小时尿量。
备选检查:血培养和药敏;尿培养;C-反应蛋白;淀粉酶;毒理学分析;妊娠免疫学试验;床旁超声(查心脏、主动脉、腹腔脏器及子宫附件);中心静脉导管;上消化道内窥镜;血管造影;Swan-Granz导管;腰椎穿刺。
【休克诊断要点】
有典型临床表现。
成人肱动脉收缩压低于90mmHg,多数为70-80mmHg甚至更低。
或较基础血压下降30mmHg以上。
微循环和组织灌注不足表现。
【各型休克的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低血压:慢性低血压;急性低血压(休克、晕厥、急性运动性血管麻痹);体位性低血压(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继发性直立性低血压、平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晕厥,晕针;昏迷;虚脱(短暂的循环衰竭如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崩漏、晕堂、身体虚弱者受某些因素强烈刺激);用药过量。
【急诊治疗】
一、基本治疗
1、仰卧位,腿部抬高,安静,保暖。
2、心电、血压、血氧监测。
3、建立大口径静脉通路。
4、考虑深静脉插管,中心静脉压监测。
5、保持气管通畅,吸高浓度氧。
二、气管插管指征:
意识障碍;呼吸停止;呼吸道不通畅;高流量法不能充分氧合;通气衰竭(急性呼吸性酸中毒);装有机械夹板的连枷型胸壁。
三、对非心力衰竭患者快速静脉补液。
四、出血性休克应紧急止血(压迫、手术)。
五、置入尿管,计每小时尿量。
六、根据休克基础病因各专科会诊。
【各类休克急诊处理】
一、心源性休克:
1、急性心肌梗死:有效镇痛;急诊血运重建(经皮穿刺冠脉成形术,冠脉搭桥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二尖瓣反流、室间隔穿孔、心脏破裂);心脏外科手术。
2、急性心力衰竭:吗啡;速尿;如血压还可以,给予扩血管药物(硝普钠、硝酸甘油);显著低血压给予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正性肌力药物不作为一线用药。
二、感染性休克:
1、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
2、抗感染治疗。
3、脓肿切开引流。
4、必要时手术治疗:如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脓胸、坏死性肠炎。
5、去甲肾上腺素和(或)多巴胺。
6、明确并控制感染源。
三、出血性休克
1、建立两条大口径静脉通路。
2、交叉配血,尽早输血。
3、生命垂危患者输入O型血。
4、凝血功能障碍者,输入凝血因子或新鲜血浆。
5、血小板低或功能障碍者输血小板。
6、在不影响其他治疗措施前提下,中心静脉压监测。
7、临床监测血压、心率、尿量、神志及红细胞比积。
8、出血病因处理:对补液反应差者,尽早手术治疗或血管造影。
四、过敏性休克
1、停用和清除过敏原。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窒息。
3、静脉补充等渗液。
4、肾上腺素(1:1000)0.3-0.5mg,im或iH。
5、抗过敏药物:苯海拉明,扑尔敏,异丙嗪。
6、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或甲基强的松龙。
7、10%葡萄糖酸钙:10-20ml,静脉注射。
8、顽固性低血压: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五、药物或化学品中毒
1、如有指征给予洗胃、活性炭。
2、必要时给予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
3、阿片类物质:纳洛酮拮抗。
4、钙离子拮抗剂:补钙。
【留观察指征】
所有患者均直接送入急诊抢救室。
【住院指征】
1、过敏性休克患者:
(1)多次注射肾上腺素病情不见好转。
(2)高龄身体虚弱患者。
(3)心脏病患者。
2、其他各型休克患者。
3、有条件者收入加强医疗科或CCU。
【出院指征】
1、一般休克患者不应离院。
2、过敏性休克者满足下列条件者可出院。
(1)年轻无心脏病患者。
(2)观察24h以上。
(3)初步治疗很快见效。
(4)生命体征稳定。
3、出院后变态反应专科门诊就诊。
4、有条件者继续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