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类型、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硬化的类型,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门脉高压

循环)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病变反复交错进行,导致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使肝变小、变硬、变形引发门脉高压症和肝功能障碍,称为肝硬化。

肝硬化的分类

国际上按形态上分为:小结节型、大结节型、大小结节混合型及不全分隔型肝硬化(为肝内小叶结构尚未完全改建的早期硬变)。

我国采用的是结合病因、病变特点以及临床表现的综合分类法:门脉性、坏死后性、胆汁性、淤血性、寄生虫性和色素性肝硬化等.以上除坏死性肝硬化相当于大结节及大小结节混合型外,其余均相当于小结节型。其中门脉性肝硬化最常见,其次是坏死后肝硬化,其他类型少见。

病理改变

一、门脉性肝硬化

门脉性肝硬化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但在欧美以长期酗酒者多见(酒精性肝硬化),在我国及日本,病毒性肝炎则是其主要原因(肝炎后肝硬化).

肉眼变化,早中期肝体积正常或略增大,质地正常或稍硬,后期肝体积缩小,重量减轻。由正常的1500减至1000g 以下.肝硬度增加,表面呈颗粒状或小结节状,大小较一致,最大直径不超过1cm。切面见小结节周围为纤维组织条索包绕,结节呈黄褐色(脂肪变)或黄绿色(淤胆)弥漫分布全肝。

镜下,①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肝细胞再生结节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称为假小叶。假小叶内肝细胞排列紊乱,可有变性、坏死及再生现象。再生的肝细胞体积较大,核大染色深,常出现双核肝细胞.中央静脉缺如,偏位或有两个以上。②假小叶外周增生的纤维组织中有数量不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小胆管受压而出现胆汁瘀积现象,同时也可见到新生的细小胆管和无管腔的假胆管.

二、坏死后肝硬化

坏死后肝硬化,相当于大结节型肝硬化和大小结节混合型肝硬化,是在肝实质发生大片坏死的基础上形成的.

肉眼观,肝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地变硬。与门脉性肝硬化不同之处在于肝变形明显,肝左叶明显萎缩,结节大小悬殊,直径在0。5—1cm,最大结节直径可达6cm。切面见结节周围的纤维间隔明显增宽并且厚薄不均。

镜下,正常肝小叶结构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的假小叶。假小叶内肝细胞常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和胆色素沉着.假小叶间的纤维间隔较宽阔且厚薄不均,其内有较多的炎细胞浸润和增生的胆小管。

三、胆汁性肝硬化

因胆道阻塞,胆汁淤积而引起的肝硬化,较少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者更为少见.

(1)继发性胆汁肝硬化

常见原因为胆道系统的阻塞,如胆石,肿瘤(胰头癌,vater壶腹癌)等对肝外胆道的直接阻塞或外在压迫,引起胆管狭窄或闭锁。在儿童患者多为肝外胆道先天闭锁,总胆管的囊肿等。

早期肝体积常轻度增大,表面光滑或呈细颗粒状,硬度中等,相当于不全分隔型。肝外观常被胆汁染成深绿或绿褐色。镜下肝细胞胞浆内胆色素沉积.肝细胞因淤胆而变性坏死,表现为肝细胞体积增大,胞浆疏松呈网状,核消失,称为网状或羽毛状坏死。毛细胆管淤胆,胆栓形成.坏死区胆管破裂,胆汁外溢,形成胆汁湖.门胆管区扩张及小胆管增生,纤维组织增大及小叶改建远较门脉性及坏死后肝硬化轻,伴有胆道感染时则见门管区及增生的结缔组织内有多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甚至微脓肿形成。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又称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病因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我国较少见,多发生于中年以上妇女。临床表现为慢性阻塞性黄疸,肝大和因胆汁刺激引起的皮肤瘙痒等。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症和皮肤黄色瘤。肝内外的大胆管无明显病变。门管区小叶间胆管上皮可发生空泡变性及坏死并有淋巴细胞浸润,继而小胆管破坏并出现淤胆现象,纤维组织增生并侵入,分割肝小叶,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临床表现

代偿期可有肝炎临床表现,亦可隐匿起病。可有轻度乏力、腹胀、肝脾轻度肿大、轻度黄疸,肝掌、蜘蛛痣.

失代偿期主要表现为门脉高压症和肝功能不全

门脉高压症:主要由于肝正常结构被破坏,肝内血液循坏被改建所致。原因有:①窦性阻塞,由于肝内广泛的结缔组织增生,肝血窦闭塞或窦周纤维化,使门静脉循环受阻;②窦后性阻塞:假小叶及纤维结缔组织压迫小叶下静脉,使肝窦内血流流出受阻,继而阻塞门静脉血流流入肝血窦;③窦前性阻塞:肝动脉小分支与门静脉小分支在汇入肝窦前形成异常吻合,使压力高的动脉血流入门静脉。

门静脉压升高后,胃肠脾等器官的静脉血回流受阻。晚期因代偿失调,患者常出现以下临床症状和体征:

⑴慢性淤血性脾肿大:70%—85%患者会出现。肉眼观,脾肿大,重量多在500g以上,少数达800-1000g.质地变硬,包膜增厚,切面呈红褐色.镜下见脾窦扩张,窦内皮细胞增生肿大,脾小体萎缩.红髓内有含铁血红素沉着及纤维组织增生,形成黄褐色含铁结节。脾肿大后可引起脾功能亢进.

⑵胃肠淤血水肿: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导致患者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的症状.

(3)腹水:在晚期出现,为淡黄色透明的漏出液,量较大,以致腹部明显膨隆.腹水形成的原因有:门静脉高压使门静脉系统的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液体自窦壁流出,部分经肝包膜漏入腹腔,肝细胞合成白蛋白功能降低,导致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肝灭能作用降低,血中醛固酮,抗利尿素水平升高,引起钠水潴留、

(4)侧支循环形成:门静脉高压使部分门静脉血经门体静脉吻合支绕过肝直接通过上下腔静脉回到右心。主要的侧枝循环和合并症有:①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出血。途径是门静脉--胃冠状动脉——-食管静脉丛-——脐静脉———上腔静脉.如食管下段静脉丛曲张发生破裂可发生大呕血,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死因之一。②直肠静脉(痔静脉)丛曲张。途径是门静脉---肠系膜下静脉-———痔静脉—-—髂内静脉————下腔静脉。该静脉丛破裂常发生便血,长期便血可引起贫血;3脐周及腹壁静脉曲张。③门静脉——-脐静脉——-脐周静脉网—-—腹壁上、下静脉——-上、下腔静脉.脐周静脉网高度扩张,形成“海蛇头”。

肝功能不全: 肝细胞长期反复受破坏使肝细胞数量减少,加之肝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临床表现有:

1)对激素的灭能作用减弱:由于肝对雌激素灭能作用减弱,导致雌激素水平升高,体表的小动脉末梢扩张形成蜘蛛状血管痔和肝掌(患者手掌大,大小鱼际常发红,加压后褪色).此外,男性患者可出现睾丸萎缩,乳腺发育症。女性患者出现月经不调,不孕等。

2)出血倾向:患者有鼻出血,牙龈黏膜浆膜出血及皮下淤斑等.主要由肝合成凝血酶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