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产生与对策

合集下载

药物耐药性的机制与治疗策略

药物耐药性的机制与治疗策略

药物耐药性的机制与治疗策略引言:药物耐药性是指微生物或肿瘤细胞对特定药物产生抵抗力的一种现象。

它是当前临床和科学研究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针对药物耐药性的机制进行探讨,并探讨一些目前常用的治疗策略。

1. 药物耐药性的机制1.1 基因突变导致的耐药性基因突变是导致微生物或肿瘤细胞耐药性出现的主要机制之一。

某些基因突变会导致靶点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得该类药物无法与靶点结合以发挥作用。

1.2 表观遗传修饰引起的耐药性表观遗传修饰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可以影响基因表达。

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表观遗传修饰会导致关键基因表达异常,从而使得该类药物无法发挥应有的效果。

1.3 多药耐药泵导致的耐药性某些微生物或肿瘤细胞表面具有多药耐药泵,在接触到药物时能够将其从内部排出,从而减少药物在细胞内的作用时间和浓度,进而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1.4 药物代谢改变导致的耐药性部分微生物或肿瘤细胞通过调节代谢途径来改变对特定药物的敏感性。

这种方式包括增加降解酶活性、减少结合蛋白表达等,从而使得该类药物无法充分发挥其效应。

2. 药物耐药性的治疗策略2.1 多靶点联合治疗靶向多个关键基因或途径,能够避免单一点突变引起的耐药性。

例如,在抗癌治疗中,常采用同时靶向多个信号通路来提高治疗效果。

2.2 联合使用多种不同机制的药物组合使用具有不同作用机制和相互协同作用的药物,可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这种策略经常在临床上被应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和肿瘤等领域。

2.3 应用抗耐药基因修饰技术抗耐药基因修饰技术通过改变微生物或肿瘤细胞内存在的相关基因,从而提高其对药物的敏感性。

此类技术包括基因编辑、表观遗传调控等。

2.4 发展新型抗菌剂和抗癌药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开发新型具有更高效力和更低毒副作用的抗菌剂和抗癌药物成为一种重要的策略。

这种努力将推动阻碍当前治疗效果的耐药性问题得到解决。

结论:药物耐药性是一个复杂且多样化的现象,深入了解其机制并采取有效措施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与耐药性问题

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与耐药性问题

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与耐药性问题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抗微生物药物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不合理的使用和滥用,药物耐药性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本文将探讨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与耐药性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1. 合理使用的重要性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应该基于明确的诊断和临床需要,严格遵循医疗专业人员的建议和处方。

合理使用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并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2. 临床指南的制定医疗机构和专业组织应根据当地的微生物流行病学和药物敏感性数据,制定相应的临床指南。

这些指南可以帮助医生在制定诊疗方案时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抗微生物药物。

3. 教育和宣传医疗机构和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医生、药师、护士等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对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和防控耐药性的意识。

此外,向公众普及正确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药物耐药性的问题1. 耐药性的定义和机制药物耐药性是指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对抗微生物药物产生的抗药性。

耐药性的产生与微生物的突变、基因水平转移或表达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2. 耐药性的危害药物耐药性对人类健康和医疗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一旦出现多药耐药的细菌感染,治疗将变得非常困难甚至无效,导致严重的后果和死亡。

3. 抗菌耐药性监测和报告建立健全的抗菌耐药性监测和报告制度是预防和控制药物耐药性的重要手段。

各级卫生部门应建立抗菌耐药性监测网络,定期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并及时向公众和医疗机构发布相关信息。

三、应对策略1. 多学科合作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耐药性的控制需要多学科的合作。

医生、药师、护士等医护人员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和滥用药物。

2. 研发新型抗微生物药物为了应对药物耐药性问题,需要加大对新型抗微生物药物的研发力度,并推动其临床应用。

同时,加强对已有抗微生物药物的监管,防止不合理的使用和滥用。

3. 公众参与和教育公众在正确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的抗生素耐药性

微生物的抗生素耐药性

微生物的抗生素耐药性近年来,微生物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微生物在面对抗生素时逐渐进化,产生了耐药突变体,这对人类的抗感染治疗造成了极大困扰。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的抗生素耐药性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该问题的可能途径。

一、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原因1. 过度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是导致微生物抗药性形成的主要原因。

例如,人们在感冒时滥用抗生素,导致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适应性,进而形成耐药性。

2. 抗生素使用周期过短:人们在使用抗生素时,未能坚持足够的使用时间,导致微生物未完全被杀死,部分细菌在适应药物的同时产生了耐药性。

3. 不合理的使用剂量和频次: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和频次应根据感染的类型和具体情况来确定。

如果使用剂量过低或频次过少,容易导致微生物在治疗过程中逐渐适应药物并产生耐药性。

4. 抗生素在食品生产中的广泛使用:农业领域中广泛使用抗生素作为预防和促生长的手段,导致了微生物在环境中广泛传播,从而加快了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

二、解决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的途径1. 加强公众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和合理用药的认知:教育公众正确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的行为。

同时,提高公众对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形成原因的认识和了解,促使大家更加珍惜抗生素的使用。

2. 开展临床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制定和执行科学的治疗指南,确保严谨的抗生素使用,避免过度和不合理的使用。

临床医生应基于微生物学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根据病情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

3. 发展新型抗生素和新的治疗策略:加大对抗生素研发的投入,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同时,探索细菌抗药机制,开发可用于抑制和减轻微生物产生耐药性的药物。

4. 促进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享相关信息和技术进展,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结语微生物的抗生素耐药性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我们仍然有希望解决这个问题。

微生物耐药性的机制与控制

微生物耐药性的机制与控制

微生物耐药性的机制与控制引言:微生物耐药性是指微生物对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产生抵抗的能力,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文将从机制和控制两个方面讨论微生物耐药性的问题,并提出预防和管理耐药性的策略。

一、耐药性机制1. 基因突变微生物通过基因突变来获得对抗生素的耐受能力。

这种突变可能影响细菌表面受体、代谢途径或者激活或靶标结构等关键元素,使得抗生素无法起到杀菌作用。

2. 引入外源基因水平基因转移是导致细菌感染难治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通过质粒传递,细菌可以获得其他细菌的耐药基因,从而提高自身对抗生素的耐受能力。

3. 细胞毒素分泌一些细菌通过分泌毒力因子破坏人体免疫系统,降低宿主免疫反应,导致治疗更加困难。

通过释放细菌外毒素,细菌可以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并在患者体内形成慢性感染。

二、耐药性控制1. 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控制微生物耐药性的关键。

医生和患者应当严格按照临床指南进行用药,并遵守抗生素的规定剂量和疗程。

同时,需要加强对公众的教育,提高对抗生素滥用和不当使用的意识。

2. 开发新型抗菌药物随着微生物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成为迫切需求。

科学家们需要加大对微生物耐药机制的研究力度,并寻找能够有效杀灭或阻断微生物增殖的新型化合物。

3. 多学科合作解决微生物耐药性问题需要各学科之间紧密合作,包括医学、分子生物学、化学等领域。

跨学科合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微生物的耐药机制,并推动相关领域研究的创新。

4. 提升卫生水平卫生环境是微生物感染和传播的重要途径。

因此,提高个人和公共卫生水平是控制耐药性的有效策略。

包括加强手卫生、定期消毒以及改善医疗设施等措施都能够减少微生物传播的机会。

5. 监测和报告建立完善的耐药菌监测网络对于了解和应对耐药性问题至关重要。

各个国家需要加强监测体系,及时调整抗菌药物使用政策,并向相关机构和公众报告耐药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结论:微生物耐药性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挑战之一。

微生物耐药性的研究及其应对策略

微生物耐药性的研究及其应对策略

微生物耐药性的研究及其应对策略微生物耐药性是指微生物对抗生素或其他药物的抵抗能力,严重的情况下可导致感染难治,威胁人类健康。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微生物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耐药性的研究进展及其应对策略。

一、耐药性的成因微生物耐药性的成因十分复杂,主要与微生物自身的基因变异和基因转移、生物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等因素有关。

1.1 基因变异和基因转移基因变异指微生物自然进化过程中的基因变化,这种变异通常不会引起抗生素耐药性,但当特定的基因突变发生时,微生物就会具备抗生素耐药性。

而基因转移则是指微生物通过基因水平传递机制,获得其他微生物的抗性基因,进而获得耐药性。

基因转移的方式主要有三种:转化、转移和共轭。

1.2 生物环境变化生物环境的变化也是导致微生物抗药性的原因之一。

当微生物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时,它们就会进化出新的基因,以适应新的环境。

例如,耐药微生物能够通过抗生素压力逐渐适应和进化,从而形成新的耐药基因。

1.3 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也是导致微生物耐药性的原因之一。

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导致了微生物的暴露和长期接触,使微生物进一步进化,形成新的抗性基因。

例如,杂交水稻的多次重复使用抗生素降解剂,在一段时间内会使微生物承受更大的药物压力,进而产生新的抗药性。

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2.1 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微生物耐药性的形成和传递机制,加快研究耐药性的机理。

2.2 抗生素的研究抗生素的研究是当前微生物耐药性研究的重点,通过深入研究抗生素的作用机理、新抗生素的开发和现有抗生素的优化使用,能够有效地对抗微生物的耐药性问题。

2.3 新药的研发当前,研发新型抗生素是解决微生物耐药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目前,许多生物体和天然物质具有潜在的抗生素活性,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筛选这些生物体来获得新的抗生素。

三、应对策略3.1 减少过度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抗生素的过度和不合理使用是控制微生物耐药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抗微生物药耐药性的产生与对策及目前兽医临床用药筛选

抗微生物药耐药性的产生与对策及目前兽医临床用药筛选

抗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与对策及目前兽医临床用药筛选2005级大专兽医七班王剑摘要:目前临床兽医对疾病的治疗困难在于长期使用抗生素药物造成动物机体产生耐药性,而导致敏感菌株的变异,给治疗疾病带来困难。

经过大量实例证明,合理运用我国中草药,并充分发挥其优势,与西药合理搭配,可有效解决抗微生物药的耐药性的这一大问题。

关键词:耐药性中草药中西药结合耐药性又称抗药性,一般是指病原体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该病原体的疗效降低或无效。

微生物、寄生虫及癌细胞都可以产生抗药性。

耐药性根据其发生原因可分为获得耐药性和天然耐药性。

自然界中的病原体,如细菌的某一株也可存在天然耐药性。

当长期应用抗生素时,占多数的敏感菌株不断被杀灭,耐药菌株就大量繁殖,代替敏感菌株,而使细菌对该种药物的耐药率不断升高。

目前认为后一种方式是产生耐药菌的主要原因。

病原体对某种药物耐药后,对于结构近似或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也可显示耐药性,称之为交叉耐药(Cross Resistance),根据程度的不同,又有完全交叉耐药和部分交叉耐药之分。

为什么动物机体会对抗微生物药产生抗药性呢?首先让我们了解下抗药性产生的机制。

抗药性的产生是病原体长期接触低剂量药物后发生的适应性变化。

病原体产生使药物失活的酶、改变膜的通透性而阻滞药物进入、改变靶结构或改变原有代谢过程都是病原体产生耐药性的机制。

其次是抗微生物药的产生,不仅大大改善了兽医在动物疾病方面的控制,使疾病能更有效、迅速的被消灭,抗生素、促长素、驱虫剂、激素、调味剂、改良剂、防腐剂普遍添加,这些添加剂的应用,对畜牧业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疾病带给人们的经济损失,但久而久之,抗微生物要的的缺点也呈现出来。

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了抗生素带来的负面效应。

特别是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一种疾病,用同种药物去治疗,却是以前剂量的数倍,甚至失效,而且还导致药物耐药菌株的不断产生,加大临床兽医对疾病的防治,一旦畜禽发病,不仅疾病难以控制,即使治愈,药物残留也大,而且还影响畜禽生长繁殖、畜主们的经济收益,甚至危及人类健康。

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的机制和应对策略

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的机制和应对策略

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的机制和应对策略引言: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挑战。

了解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的机制,以及寻找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于保护人类和动物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的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机制1.基因突变微生物可以通过自然突变来获得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这些突变可能发生在微生物的基因组中,导致抗生素靶标的改变,从而使其对抗生素失去敏感性。

2.基因交换微生物还可以通过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获得抗生素耐药性基因。

这种转移可以通过质粒(plasmids)、转座子(transposons)和噬菌体(bacteriophages)等途径进行。

3.产生酶类某些微生物可以产生特定的酶类,这些酶类能够降解抗生素,从而降低抗生素的疗效。

4.产生外膜蛋白有些细菌能通过改变细胞外膜蛋白的结构,减少抗生素进入细胞的能力,从而降低抗生素对细菌的杀菌作用。

二、应对策略1.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遏制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的重要策略。

医生和养殖业从业人员应准确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并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此外,使用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也应按照科学指导。

2.研发新型抗生素由于微生物耐药性的不断发展,研发新型抗生素对于抵御耐药性微生物的威胁至关重要。

科学家们应加大对新型抗生素的研究和开发投入,以寻找对新的抗生素靶标,提高抗生素的疗效。

3.应用组合治疗组合治疗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可有效减少微生物耐药性的发生。

通过同时使用两种或更多药物,可以减少单个药物对微生物的压力,防止耐药性的形成。

4.加强监测和监管加强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的监测和监管是保护公共卫生的重要举措。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报告抗生素耐药性的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和阻止其传播。

结论:面对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的挑战,了解其机制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至关重要。

药物耐药机制与对策

药物耐药机制与对策

药物耐药机制与对策药物耐药是指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对药物产生抗性,导致药物失去原有的疗效。

药物耐药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和医疗治疗效果。

本文将探讨药物耐药的机制以及对策。

一、药物耐药机制1.基因突变: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通过基因突变来产生耐药性。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药物靶点的结构改变,使药物无法与其结合,从而失去疗效。

2.药物代谢:某些微生物可以通过改变药物的代谢途径来降解药物,从而减少药物的疗效。

3.药物外排:微生物可以通过增加药物外排泵的表达来将药物排出细胞外,从而减少药物在细胞内的浓度,降低药物的疗效。

4.药物靶点变化:微生物可以通过改变药物的靶点结构来降低药物的结合能力,从而减少药物的疗效。

二、药物耐药对策1.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但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导致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合理使用抗生素包括准确诊断感染类型、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正确使用抗生素剂量和疗程等。

2.开发新的药物:随着微生物耐药性的不断增强,现有的药物已经失去了对某些细菌、病毒的疗效。

因此,开发新的药物是解决药物耐药问题的关键。

科学家们需要不断研究和开发新的药物,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微生物耐药性。

3.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是指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药物来治疗感染。

联合用药可以减少单一药物对细菌、病毒的选择压力,降低耐药性的发生。

4.加强监测和控制:及时监测和控制药物耐药性的发生是预防和应对药物耐药的重要手段。

医疗机构和卫生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报告耐药性的发生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5.加强宣传教育:药物耐药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宣传教育可以提高公众对药物耐药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公众正确使用药物,减少滥用和不合理使用药物的行为。

三、结语药物耐药是一个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问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来解决。

通过合理使用药物、开发新的药物、联合用药、加强监测和控制以及加强宣传教育等对策,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应对药物耐药性的发生,保障人类的健康和医疗治疗效果。

药物耐药性的发生机制和防治策略

药物耐药性的发生机制和防治策略

药物耐药性的发生机制和防治策略药物耐药性是指细菌等微生物对药物的抗性,它是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形成的。

随着多种细菌逐渐产生耐药性,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日益减弱,甚至失效。

药物使用的不当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原因。

一、药物耐药性的发生机制1.遗传变异细菌的遗传变异是产生耐药性的基础。

在细菌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突变基因,使得它们在以后的繁殖中能够增加其生存的优势。

2.基因转移基因转移是另一种重要的耐药性产生方式。

基因转移是指细菌之间或细菌与其他生物之间交换DNA的过程。

这个过程使耐药基因能够迅速地在细菌之间传递,从而增加细菌的耐药能力。

3.自然选择当细菌暴露于药物压力下时,那些能够存活和繁殖的细菌会以更快的速度繁殖和传播。

这种现象被称为自然选择。

二、药物耐药性的防治策略1.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遏制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医生在开药时需要熟悉抗生素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并选择正确的剂量和疗程。

同时,患者也要了解抗生素的使用常识,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用药。

2.开发新的药物开发新的药物,研发抗生素是抑制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另一种方法。

目前,全球正在积极开展抗生素研究和开发。

通过对现有抗生素的改良和研发新的药物,可以有效地拓展药物选择面,更好地应对细菌耐药性问题。

3.加强感染控制加强感染控制也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重要手段。

医院等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管理机制,严格执行预防性措施,有效防止感染传播。

同时,也需要大力宣传普及感染预防常识,提高人们的疾病防控意识。

4.加强监管控制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药品的监管,从源头上控制抗生素的销售和使用,防止药品滥用和误用,进一步减少细菌的遗传突变和传染。

结语:药物耐药性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预防和控制药物耐药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当我们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感染控制,开发新的药物,加强监管控制时,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防治细菌耐药性,维护国家和民众的健康安全。

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与治疗策略

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与治疗策略

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与治疗策略在现代医疗领域中,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病原微生物产生了对抗菌药物的抗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病原微生物抗药性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疗策略。

一、病原微生物抗药性形成的原因1. 过度使用抗生素过度使用抗生素是导致病原微生物抗药性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医生的过度开具抗生素处方、错误用药、患者自行使用抗生素等原因,导致抗生素的滥用现象。

这不仅导致了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问题,还加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其他潜在风险。

2. 抗菌药物的低浓度使用在一些不必要的情况下,医生使用低浓度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这种使用方式容易导致病原微生物对药物产生抗药性。

低浓度使用的抗菌药物不仅难以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还可能刺激微生物产生反应性变异,从而产生耐药性。

3. 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突变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突变也是抗药性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病原微生物产生药物靶点的变化,使得原本对抗生素敏感的微生物形成抗药性。

此外,突变也可以导致药物进入微生物细胞的障碍增加,从而减少药物对微生物的治疗效果。

二、治疗策略1. 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止病原微生物抗药性形成的基本措施。

医生应遵循抗生素的使用指南,在确实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按照正确的剂量和使用时间进行治疗。

此外,医生还应积极推广和应用微生物学和药物敏感试验等手段,以便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2. 多种联合用药多种联合用药可以提高治疗感染的效果,减少病原微生物对药物的抗药性产生。

通过同时使用两种或更多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可以扩大药物的覆盖范围,并减少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的可能。

然而,联合用药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选择,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开发新的抗菌药物随着病原微生物耐药性问题的日益严重,科学家们亟需开发新的抗菌药物。

解读临床医学中的难题药物耐药性的机制与对策

解读临床医学中的难题药物耐药性的机制与对策

解读临床医学中的难题药物耐药性的机制与对策解读临床医学中的难题:药物耐药性的机制与对策药物耐药性(Drug Resistance)是指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对药物产生的抗药性。

这种抗药性使得原本可以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逐渐失去效果,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困扰。

本文将就药物耐药性的机制和对策进行解读,以期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应对策略。

一、药物耐药性的机制1.1 基因突变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具有快速繁殖和短寿命的特性,导致其基因组容易突变。

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药物靶标的结构变化,使得药物无法与其结合,从而降低药物的疗效。

1.2 基因水平的转移微生物间可以发生基因水平的转移,这种转移可以通过质粒和噬菌体等介质进行。

当具有药物抗性基因的质粒或噬菌体转移到敏感菌株中,会使得原本敏感的菌株也具备相应的药物耐药性。

1.3 药物代谢途径的改变某些细菌和病毒可以通过改变药物代谢途径来增强对药物的耐受能力。

具体表现为调节药物的进出入,增加药物的降解或者改变药物靶标的亲和性等。

1.4 整合酶水平的提高有些微生物通过提高特定酶的水平来降低药物对其的毒性。

这些特定酶可以将药物转化为无活性代谢产物,从而削弱药物的疗效。

二、药物耐药性的应对对策2.1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防止和延缓药物耐药性发展的首要策略。

医生应该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药物的抗菌谱和患者个体情况等综合因素,明确选药和给药途径。

同时,患者应按照医嘱正确使用抗菌药物,不可随意停药或滥用。

2.2 多种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多种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有效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

通过联合使用,可以减少单一药物对微生物的选择压力,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风险。

2.3 严格遵守手卫生和防控措施手卫生和防控措施是预防交叉感染和药物耐药性传播的重要手段。

医护人员应常规进行手卫生,患者也应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减少病原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存活和传播。

2.4 加强药物研发和创新为了解决药物耐药性问题,需要加强药物研发和创新。

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与防治策略

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与防治策略

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与防治策略近年来,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是指其抵抗抗生素,抗菌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的能力增强,从而导致传染病难以治愈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

这一现象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威胁。

本文将从抗药性的产生原因入手,探讨病原微生物抗药性的发展趋势,并提出防治策略。

一、抗药性的产生原因1.滥用抗生素:过度或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导致病原微生物抗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包括:医生错误的处方、患者滥用抗生素、动物养殖业过量使用抗生素等。

这样一来,抗生素暴露给病原微生物的机会增加,导致它们产生对抗生素的适应能力,从而形成抗药性。

2.基因突变:病原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会不断发生基因突变,一些突变可能会使其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当这些突变的个体得到选材的优势后,抗药性基因将在种群中快速传播。

3.基因水平的传递:一些细菌和病毒有能力在不同物种或不同属之间传递耐药性基因。

例如,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通过基因水平的传递,使得抗生素对它们的疗效降低。

此外,传染性强的病原微生物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将抗药性传递给其他微生物。

二、抗药性的发展趋势1.多重耐药:病原微生物对多种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这被称为多重耐药(MDR)。

多重耐药使得治疗感染的选择性更加困难,导致治疗难度加大。

2.新药研发滞后:新抗生素的研发速度远远落后于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发展。

由于抗生素研发的时间和成本较高,许多制药公司减少了对抗生素的投资,导致新药的研发速度放缓。

3.全球化传播:随着人类社会的全球化,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也变得更加迅速和广泛。

这使得抗药性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范围变得更广,防治的难度也加大。

三、抗药性防治的策略1.合理使用抗生素:医生和患者应该遵循合理的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包括正确的抗生素选择、剂量和疗程的掌握,避免滥用抗生素带来的风险。

2.加强监测和监管: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及时获取抗药性病原微生物的信息,加强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监管,防止滥用和过量使用抗生素。

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及遏制耐药性微生物的对策

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及遏制耐药性微生物的对策

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及遏制耐药性微生物的对策抗菌药物耐药性是指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耐受原本可以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的抗菌药物的能力。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密切相关,抗菌药物耐药性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减缓、遏制和防止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形成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是导致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过量使用、长期使用、频繁更换药物种类、不按照医嘱使用和未完成疗程等行为容易导致细菌迅速产生抗药性。

2.非法销售和使用:一些非法药店销售假药或变质药物,而一些患者为了求快求便宜购买这些药物,导致使用不合格的抗菌药物,从而加速耐药性的产生。

针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以下是几种可能的对策措施:1.加强监管和管理:加强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和销售的监管,严禁非法销售抗菌药物和使用变质药物。

定期检查药店和医院,确保合格的药物的安全供应和正确使用。

2.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知识: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和正确使用的知识。

医务人员应该合理开具抗菌药物处方,患者也应该按医嘱正确使用,不滥用和乱用抗菌药物。

3.有效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应该在真正需要的时候使用,避免不必要的使用。

医务人员应该准确诊断病情,并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测试结果进行合理使用。

4.多方合作应对:政府、医院、药店、患者和药企应该加强合作,共同面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挑战。

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法规,医院应该建立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药店应该负起应有的责任,患者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药企应该研发新型抗菌药物。

5.研发新型抗菌药物:通过加大对抗菌药物的研发投入,发现和开发新的抗菌药物,以应对出现耐药性的细菌。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耐药性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需要政府、医疗机构、药店、患者和药企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强监管和管理、提高知识水平、有效使用抗菌药物、多方合作和研发新型抗菌药物等措施,可以减缓和遏制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保护人类健康。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带来了巨大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

一、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原因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是导致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医生过度或错误地开具抗生素处方,患者未正确服用抗生素或中途停药,都会导致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逐渐产生耐药性。

2. 病原微生物遗传变异:病原微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能力,通过基因突变或水平基因转移,可能会导致其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这种遗传变异使得病原微生物在抗生素的压力下选择出耐药性菌株,并迅速传播。

3. 环境因素和污染:环境中的抗生素残留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也可能导致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

例如,抗生素在家庭、农田、动物养殖等场所的广泛使用,使得环境中存在大量的抗生素残留,这为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提供了培养和传播的机会。

二、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影响因素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因素:1. 抗生素的种类和使用频率:不同类型的抗生素、不同病原微生物和不同患者对抗生素的使用频率均会影响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广谱抗生素的滥用和频繁使用容易导致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2. 医疗环境和卫生设施:医疗机构的卫生条件和设施会直接影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耐药性的产生。

例如,手卫生措施不到位、病房间的清洁不彻底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病原微生物在医疗环境中的迅速传播。

3. 动物养殖和食品安全:畜牧业中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和食品中存在的抗生素残留,在人畜共患病和食品安全方面都会对耐药性的形成及传播产生影响。

三、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控制策略为了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策略:1. 合理使用抗生素: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具体耐药情况,在使用抗生素时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杜绝滥用和不合理使用。

药物耐药机制与对策

药物耐药机制与对策

药物耐药机制与对策药物耐药是指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对药物产生抗性的现象。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以及病毒感染的治疗,药物耐药问题日益严重。

了解药物耐药机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于有效控制和预防药物耐药至关重要。

药物耐药机制1.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导致细菌或病毒对药物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之一。

细菌或病毒的基因可以发生突变,使其产生新的蛋白质或改变原有蛋白质的结构,从而使药物无法与其结合或起到抑制作用。

2. 药物代谢途径改变细菌或病毒可以通过改变其代谢途径来降低药物的有效浓度。

例如,细菌可以通过增加酶的产生来降解抗生素,从而减少其对细菌的杀伤作用。

3. 药物外排泵细菌或病毒可以通过表达药物外排泵来将药物从细胞内排出,从而减少药物对其的作用。

这些外排泵可以将药物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降低药物在细胞内的浓度。

4. 药物靶点变化细菌或病毒可以通过改变其药物的靶点来降低药物的结合能力。

例如,细菌可以通过改变其靶点蛋白质的结构,使药物无法与其结合,从而失去抑制作用。

药物耐药对策1. 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药物耐药的关键。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并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疗程进行治疗。

同时,患者也应按照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不可随意中断治疗或滥用抗生素。

2. 开发新型抗生素随着耐药问题的日益严重,开发新型抗生素成为迫切需求。

科学家们应加大对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力度,寻找新的药物靶点,并设计出更加有效的抗生素,以应对不断出现的耐药菌株。

3. 组合治疗组合治疗是一种同时使用多种抗生素来治疗感染的方法。

通过同时作用于不同的靶点,可以降低细菌或病毒对单一药物产生耐药的风险。

组合治疗还可以增加药物的杀菌效果,提高治疗成功率。

4. 加强监测和控制加强对药物耐药的监测和控制是预防和控制药物耐药的重要手段。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耐药菌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耐药菌株的出现。

同时,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减少细菌或病毒在医院内传播的机会。

病原微生物抗药性

病原微生物抗药性

病原微生物抗药性现代医学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中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病原微生物抗药性的增加。

病原微生物抗药性指的是微生物对抗生素等抗菌药物的抵抗能力,这种抵抗能力可能由于自然选择、基因突变或基因传递等导致。

本文将探讨病原微生物抗药性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应的应对措施。

一、原因分析1. 不当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是导致病原微生物抗药性增加的重要原因。

例如,一些患者过度依赖抗生素来治疗感冒等疾病,导致对常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此外,一些医生为了迎合患者的期望,过度使用广谱抗生素,从而导致一些病原微生物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2. 抗生素过度使用在养殖业和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抗生素来促进生长和预防疾病。

这种过度使用导致了病原微生物在动物和环境中的广泛传播,从而增加了它们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

农民和养殖户需要意识到,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人畜健康和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

二、应对措施1. 严格限制抗生素的使用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抗生素的管理。

推广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理念,对抗生素的销售和使用进行严格监管,限制其在非必要情况下的使用。

此外,医生需要加强自身的知识培训,提高对抗生素使用的指导和合理性判断。

2. 发展新型抗菌药物目前已有一些病原微生物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因此需要加大对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和推广。

抗菌肽、修饰后的抗生素和草药提取物等都是潜在的新型治疗手段。

此外,倡导多学科合作,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加快新药上市的进程。

3. 加强病原微生物监测建立完善的病原微生物监测系统,对公共卫生领域和临床医学中的耐药菌株进行跟踪和监控。

及时了解病原微生物抗药性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4. 加强公众教育通过开展公众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抗生素滥用风险和病原微生物抗药性的认识。

加强对合理用药的宣传,普及正确的使用抗生素知识,引导公众合理购药和正确使用抗生素。

结语病原微生物抗药性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微生物耐药机制研究及对策探讨

微生物耐药机制研究及对策探讨

微生物耐药机制研究及对策探讨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微生物耐药性的问题日益凸显,对人类健康和医疗领域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耐药机制的研究以及对策,希望能对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启示。

一、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1. 遗传变异:微生物通过基因突变或水平基因转移获得抗生素耐药基因,增强其抗药性。

2. 药物靶点改变:微生物通过改变抗生素靶点的结构或功能,降低抗生素的结合能力,从而降低其致死效果。

3. 排除机制:微生物通过增强药物外排机制,将抗生素迅速排出细胞,降低其内部浓度,从而减少其对微生物的杀伤作用。

4. 代谢途径改变:微生物通过改变代谢途径,减少抗生素的会合目标物,降低其作用效果。

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对策1.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不当使用抗生素,尽量选择针对特定病原体的药物,并按照医嘱进行用药,不滥用抗生素或自行中断治疗。

2. 发展新型抗生素:加大对新型抗生素的研发与生产,寻找对抗耐药微生物更为有效的药物,以应对当前存在的抗药性问题。

3. 加强监测和控制:建立健全的耐药监测体系,及时了解耐药菌株的分布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避免耐药菌株的传播与扩散。

4. 多学科合作:加强微生物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等领域的合作,加强对微生物耐药机制的研究,提高抗生素的研发效率。

5. 增强公众意识: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和耐药性的认识,减少滥用抗生素的行为。

三、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对微生物耐药机制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抗生素的研发也将不断取得新突破。

未来,我们有望找到更有效的策略来解决微生物耐药性的问题,并为人类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总结起来,微生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至关重要,对策的制定和执行也是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关键。

只有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研究、多领域合作并提高公众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微生物耐药性所带来的挑战,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共同守护人类的健康。

病原微生物抗药性与耐药机制综述

病原微生物抗药性与耐药机制综述

病原微生物抗药性与耐药机制综述摘要: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

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及其耐药机制不断进化,导致临床治疗选择性更加有限。

本文将综述病原微生物抗药性的形成及其相关耐药机制,为寻找新的抗菌药物和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一、引言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病原微生物逐渐进化出对抗生素的抗药性,严重影响着临床治疗的效果。

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和耐药机制对于公共卫生安全和医疗保健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深入了解其机制对于寻找新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二、病原微生物抗药性的形成1. 横向基因转移横向基因转移是病原微生物抗药性形成的重要途径。

通过质粒、嵌合体等方式,病原微生物可以从其他细菌中获取抗药基因,从而增强自身抗药性。

2. 突发突变突发突变是病原微生物抗药性形成的另一重要途径。

通过细菌的遗传突变,病原微生物可以改变其基因组,进而获得对抗生素的耐受性。

这种突变可能是自然发生的,也可能是由于外界环境的选择压力引起的。

三、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及其耐药机制1. 革兰阳性菌的抗药性革兰阳性菌常见的抗药性机制包括药物靶点的变异、酶的产生和外排泵的活性增强等。

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β-内酰胺酶去降解青霉素类抗生素,从而获得抗药性。

2. 革兰阴性菌的抗药性革兰阴性菌的抗药性主要涉及外膜通道蛋白、药物靶点的变异以及外排泵等。

多重耐药肺炎杆菌是革兰阴性菌中常见的耐药菌株,其耐药机制包括外膜通道蛋白的变异和外排泵的活性增强等。

3. 真菌的抗药性真菌的抗药性主要通过真菌靶点的变异、药物外排泵及真菌细胞壁的改变等方式实现。

例如,白色念珠菌可通过改变其细胞壁结构来抵抗抗真菌药物的作用。

四、病原微生物抗药性的应对策略1. 发现新的抗生素在病原微生物抗药性不断演化的同时,寻找新的抗生素成为首要任务。

通过挖掘微生物源及其他天然产物,发现具有新的抗菌活性的化合物,对于克服病原微生物抗药性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耐药机制与对策

药物耐药机制与对策

药物耐药机制与对策药物耐药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严重问题,严重影响了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和对策措施成为当前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药物耐药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药物耐药机制细菌药物耐药机制细菌是引起人类、动物和植物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子,而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主要包括基因突变、外源基因水平转移和表型适应等。

其中,外源基因水平转移是导致耐药菌株产生最快速、最有效的途径,且易导致多重抗药菌株的出现。

此外,细菌通过产生酶类物质使抗生素失效,或者通过减少药物进入细胞内部来降低抗生素的杀菌效果。

病毒药物耐药机制与细菌不同,病毒没有自身的新陈代谢功能,它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进行复制。

病毒耐药性主要来自于其高度变异的特性。

病毒的遗传物质DNA或RNA在复制过程中往往发生变异,从而产生新的突变株,这些突变株可能对已有的抗病毒药物产生耐药性。

此外,在长期用药情况下,病毒亦可产生多种代谢途径抵抗或降解药物。

真菌药物耐药机制真菌对抗真菌药物产生耐药性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

真菌耐药性主要包括位点靶点突变、靶点过度表达、底物外泌、多效途径高级表达、躲避免疫检测等多种机制。

这些耐药机制使得许多常用的抗真菌剂在临床治疗真菌感染时逐渐失去了活性。

对策建议加强监管,并避免滥用抗微生物剂当前,国际上普遍存在着对抗微生物剂滥用的问题,滥用不仅会降低其对微生物的杀灭能力,同时还会刺激微生物形成耐受性。

因此,对于严格限制和规范抗微生物剂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

开发新型抗微生物治疗手段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医学水平不断发展,人们需要不断开发新型抗微生物治疗手段以克服当前耐药现象。

例如,微生态调节治疗策略可能成为制约和减缓微生物耐受关键控制点之一。

又如蛋白质及DNA/RNA酶水平干预等新型治疗手段也是涉及今后发展趋势之一。

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并鼓励科技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加大对耐药机制和防控策略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力度,并推动这些领域技术创新取得跨越式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产生与对策耐药性(resistance) 又称抗药性,是微生物对抗微生物药物的相对抗性。

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是自然界的规律。

生物进化论早就指出“适者生存” 。

即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是耐药基因长期进化的必然结果, 并非在抗微生物药物问市之后才出现。

大千世界,有矛就有盾, 有抗微生物药物就一定有对抗微生物药物的耐药性存在。

一种新耐药菌株的出现, 也必然会有一种制服它的新药产生。

同样,人类也是在与大自然不断斗争中求生存获发展的。

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并非都是坏事, 如人体内正常菌丛,其产生的耐药性在保护自身的同时,也能确保不易发生菌群失调, 不给真菌等条件致病菌以可乘之机。

微生物耐药性的特点耐药性分为:固有耐药性、获得耐药性、多重耐药性以及交叉耐药性。

固有耐药性也称天然耐药性(natural resistance)或内源性耐药性(Intrinsic resistance),它决定抗菌药的抗菌谱。

耐药基因一是由染色体编码介导, 即DNA或RNA突变所致,前者如喹诺酮类对大肠杆菌耐药,;后者如利福平对结核杆菌耐药。

其特点是发生率较低(1/105~109) 。

另一是由质粒(plasmid, 又称R-质粒)介导, 特点是方式多(转化、转导、结合及易位) ,发生率高, 通常表现在产生失活酶或修饰酶而耐药, 在抗生素年代以前就有质粒存在, 但很少携带耐药基因, 自抗菌药使用以来, 质粒己成为捕获或传播耐药基因的最佳载体,。

此外, 质粒中的许多耐药决定簇曾源于其他菌种的染色体基因, 如质粒介导的SHV型β-内酰胺酶就是来自肺炎克雷白杆菌染色体。

耐药基因不仅可垂直传给子代;更重要的是可在不同微生物的种属间进行水平传播,从而给临床治疗带来重重困难。

当前细菌耐药形势日趋严重,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迄今为止,几乎所有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条件)微生物或多或少均有耐药株, 其中典型的耐药菌主要有:1961年的对b-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1967年和1992年的对b-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耐青霉素肺炎球菌(PRSP),1986年的对糖肽类抗生素耐药的耐糖肽肠球菌(GRE)和同年发现的对糖肽类抗生素耐药的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1990年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b-内酰胺酶阴性耐氨苄西林流感嗜血杆菌(BLNAR),1991年的产金属b-内酰胺酶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铜绿假单孢杆菌和沙雷菌(MBL),1992年的耐全部抗结核药的耐多药结核杆菌(MDR-TB),1997年的耐糖肽类抗生素的耐糖肽金葡菌(GISA),1998年的耐包括三代头孢、单环类在内的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超广谱酶(ESBLs,40多种细菌可以产生)的革兰阴性菌。

2002年10月又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金葡菌(VRSA)。

获得性耐药性(acquired resistance) 是指以前敏感以后变为耐药者, 即微生物接触抗微生物药物后, 由于遗传基因的变化、生存代谢途径的改变而产生的耐药性。

依据耐药程度的不同, 获得性耐药性可分为相对耐药性(又称中间耐药性)和绝对耐药性(又称高度耐药性), 前者是在一定时间内MIC逐渐升高, 后者则是由于突变,即使高浓度亦无抗菌活性,如耐庆大霉素的铜绿假单胞菌。

根据来源不同,又将获得性耐药性分为社会获得性耐药性和医院获得性耐药性, 后者更多更难治疗。

常见医院获得性耐药菌株为: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的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多重耐药菌有假单孢菌、克雷白杆菌属以及肠杆菌属;常见社会获得性耐药菌株有产b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属、嗜血杆菌以及耐阿莫西林的卡他莫拉菌,耐药肺炎球菌,多重耐药结核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弯曲菌属以及耐青霉素淋病奈瑟菌属。

临床上,还根据抗微生物药物发生耐药性的可能性,分为高耐药可能性药物和低(或无)耐药可能性药物, 前者临床应限制使用, 如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庆大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以及万古霉素; 后者临床可不限制或优先使用, 如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多西环素、喹诺酮类(除环丙沙星外)、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以及美罗培南等多重耐药性(multiple resistance, MDR) 系指同时对多种常用抗微生物药物发生的耐药性, 主要机制是外排膜泵基因突变, 其次是外膜渗透性的改变和产生超广谱酶。

最多见的是革兰阳性菌的MDR-TB和MDR-MRSA, 以及常在ICU 中出现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仅对青霉烯类敏感;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几乎对复方新诺明以外的全部抗菌药耐药。

MDR的出现决定了联合用药的必然; MDR菌株的高频率出现, 意味着抗微生物药物时代即将结束。

交叉耐药性(cross resistance) 是指药物间的耐药性互相传递, 主要发生在结构相似的抗菌药物之间。

如目前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的交叉耐药率巳超过60%。

此外,有些抗菌药在体外药敏试验呈耐药, 但在体内仍具抗菌活性者, 称为假性耐药(pseudoresistance) 。

值得注意的是耐药性的形成与用药剂量大小、时间长短并非绝对相关, 如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和美罗培南迄今很少耐药; 呋喃妥英己用50多年, 其敏感株仍末发现明显耐药。

一般认为,一种药物在临床应用二年内就发生耐药者, 继续使用耐药性可继续存在或进一步发展;若二年内未发生耐药者, 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发生耐药现象。

微生物耐药率不断增加 ,全球性抗微生物药物的大量应用和滥用, 无疑给微生物增加了极大的“抗菌压力”, 促使耐药菌株不断地增加。

在一般情况下, 只要减少这种压力, 耐药率就会降低。

这就是为什么因国家、地区、时间的不同而耐药率有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

为此, 不能照搬各国的抗微生物指南和教科书。

2001年李家泰等代表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组(BRSSG), 对1998~1999年从13家医院分离的2081株致病菌进行敏感试验, 结果,MRSA检出率为27.55%,院内感染(HAI) 明显高于社区感染(CAI), 分别为81.82%和21.84%;PRSP的检出率为22.50%,对红霉素为42.5%,对环丙沙星为65%,氧氟沙星为22.5%;未发现VRSA和VRE,;大肠杆菌对各种喹诺酮类呈交叉耐药, 耐药率高达60%。

2003年李家泰等代表BRSSG对2000~2001年从13家医院分离的805株革兰阳性菌, 结果,MRSA检出率为37.4%,其中HA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AI, 分别为89.2%和30.2%;MRSE为33.8%,PRSP为26.6%,屎肠球菌(AREF)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为73.8%,远高于对粪肠球菌的16.4%。

但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以及肠球菌。

说明MDR如MRSA、PRSP、AREF等耐药状况与1998~1999年监测结果相似。

另据我国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和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2002年报告(6个省市、60余家医院):对MRSA的平均耐药率,1988年为34.8%,1999年为33.8%,2000年为29.7%,其中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65.7%,氯霉素为44%,环丙沙星为73.7%,红霉素为89.1%,复方新诺明为67%,四环素为61%,MDR为9.7%。

在全球MRSA感染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代名词;对表皮葡萄球菌,青霉素的耐药率为92.5%,苯唑西林为69.5%,环丙沙星为45.9%,红霉素为75.8%,庆大霉素为22.9%,氯霉素为38.2%,克林霉素为44%,四环素为55.4%,头孢噻肟为8.7%,复方新诺明为73.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青霉素为92.9%,苯唑西林为29.8%%,环丙沙星为36.4%,红霉素为71.3%,庆大霉素为31.5%,氯霉素为24.2%,克林霉素为43.1%,复方新诺明为41.3%,四环素为47.5%,头孢噻肟为26.5%;对肠球菌(屎、粪)的耐药率,万古霉素为11.2%~22%,环丙沙星为76.9%~78%,青霉素为63.6%~28.9%,四环素为69.9%~79.9%,氯霉素为46.7%~57.6%,庆大霉素(高浓度)为62.4%~50.5%;对VRE的耐药率万古霉素为100%,环丙沙星为56%,青霉素为42.3%,氨苄西林为46.2%,四环素为60.4%,氯霉素为58.1%,庆大霉素(高浓度)为33.3%;对PRSP的耐药率青霉素为22.5%,苯唑西林为17.5%,头孢呋欣为22.5%,环丙沙星为45%,红霉素为40%,且对青霉素高度耐药的PRSP常为MDR,;对铜绿假单孢菌的耐药率, 1994年与2000年相比:阿米卡星由7.9%升至 14%,头孢哌酮由12.9%升至22.1%,头孢他啶由10.0%升至18.1%,环丙沙星由8.9%升至21.0%,庆大霉素由27.1%升至33.0%,哌拉西林由14.9%升至27.0% ;对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孢菌的耐药率1994与2000年相比:双重耐药菌由10.8%升至15.3%,三重耐药菌由4.5%升至11.6%,四重耐药菌由4.1%升至9.3%;对沙门菌属(包括伤寒、副伤寒、非伤寒)的耐药率,1994~1997与1998~2000年相比:氨苄西林为4.4%~43.5%,氯霉素为0~28.3%,复方新诺明为16.7%~ 49.5%,四环素为0~50%,环丙沙星为0.6%~15.9%,头孢噻肟为0.6%~14.6%,头孢他啶为0~11.5%,头孢曲松分别为0~0。

一项国际性研究, 包括欧洲四国(法、德、意、西) 、加拿大及美国,研宄了2000~2001年从实验室分离的>125,000株革兰阴性菌,对广谱头孢菌素的敏感性, 药物主要为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7种头孢菌素。

结果, 大肠杆菌的敏感率>97%,高于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奇异变形杆菌的敏感率>99%(除意大利为81%外); 克雷伯肺炎杆菌敏感率为86.6%~98.7%,催产肺炎杆菌敏感率为83.5%~99.7%;粘质沙雷蔺和摩根变形杆菌的敏感率为85%~95%,高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环丙沙星 ; 两药对阴沟肠秆菌和产气肠杆菌敏感率稍差, 分别为56.8%~78.8%和48.2%~80.9%。

作者认为, 在目前注射用广谱头孢菌素尽管己用了20年,但对多数临床重要的革兰阴性菌仍有很好疗效。

王辉、陈民钧代表中国医院内病原菌耐药监测网(1990年成立的一项全球性监测网络, 我国于1994年参加) ,对1994~2001年排名前五位的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以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情况进行了研宄。

累计42个城市、32所医院ICU中的10,279株菌, 共观察12种抗菌药的敏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