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细菌的耐药性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多重耐药课件ppt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不足之处
目前多重耐药菌的防控仍存在一些不足,如 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途径仍不明确,防控措施 的落实力度有待加强,公众对多重耐药菌的
认知程度仍需提高。
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研究方向与策略
研究方向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途径和致病机制,探索更加有效的防控手段和治 疗方案。
策略建议
为应对多重耐药菌的挑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研发新型抗菌药物和疫苗, 同时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多重耐药菌的认知和防控意识。
现状与挑战
现状
目前全球范围内多重耐药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尤其是在医院和社区环境中。多重耐药细菌的感染率逐年 上升,且治疗难度越来越大。
挑战
多重耐药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需要开发新 型抗菌药物、改进现有抗菌药物的给药方式、加强感染控制 措施等。此外,提高公众对多重耐药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也是 一项重要的任务。
VS
案例二
某乡村发生多重耐药淋病奈瑟氏菌感染, 经调查发现,该地区卫生条件较差,且缺 乏必要的性健康教育,导致耐药淋病奈瑟 氏菌在社区内传播。
动物源多重耐药案例
案例一
某养猪场爆发多重耐药大肠杆菌感染,经调 查发现,该养猪场存在抗生素滥用问题,且 猪舍环境卫生差,导致耐药大肠杆菌在动物 体内传播并对动物健康造成威胁。
案例二
某禽类养殖场爆发多重耐药沙门氏菌感染, 经调查发现,该养殖场饲料中添加了过量抗 生素,且养殖环境恶劣,导致耐药沙门氏菌 在禽类体内传播并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成果与不足
当前成果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重耐药菌的防 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多重耐药菌的 检测、隔离、治疗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
多重耐药菌完整ppt课件
血培养的数量:采集血培养都应该在使 用抗生素之前进行,推荐同时采集2~3 份血
可编辑课件PPT
7
痰培养:
将痰液标本接种于营 养培养基上,在一定 温度、湿度等条件下 ,使对营养要求较高 的细菌生长繁殖并对 其进行鉴别,从而确 定病原菌的一种人工 培养法
可编辑课件PPT
8
在ICU常见的几种超级细菌:
可编辑课件PPT
5
• 血培养:新鲜离体的血液标本接种于营 养培养基上,在一定温度、湿度等条件 下,使对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繁殖 并对其进行鉴别,从而确定病原菌的一 种人工培养法
• 临床诊断败血症的重要方法
• 阳性结果对明确诊断、对症治疗有极高 的应用价值
可编辑课件PPT
6
采血量:对婴幼儿和儿童,一般采血 3~5ml用于血培养。成人血培养的标本 量为10ml,血液和肉汤比一般推荐为 1:5~10
可编辑课件PPT
14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ESBLs)
1983年世界首例报道,最初在 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
长期大量使用第三代头孢后产生此 酶, β-内酰胺酶突变(CTM, SHV)。
ESBL能水解头孢类、青霉素类和氨曲 南,但可被棒酸、舒巴坦抑制
CAZ+CAL
ESBL不能水解炭青霉烯 类 抗生素(泰能)、头霉素类。
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
可编辑课件PPT
1
多重耐药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有 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一种微生物对三类(比如氨 基糖苷类、红霉素、B-内酰胺类)或三类以上抗 生素同时耐药,而不是同一类三种。
泛耐菌株(P-resisitence):对几乎所有类抗菌 素耐药。比如泛耐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青霉素、 头孢菌素、碳氢酶烯 、四环素类、奎诺酮及磺胺 类等耐药。
常见多重耐药菌的治PPT课件
2024/10/15
.
17
治疗
• 抗假单胞菌ß-内酰胺类 哌拉西林及其复方 头孢哌酮及其复方 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 亚胺培南、美洛培南
• 喹诺酮类 • 氨基糖苷类 • 粘菌素类
2024/10/15
.
18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 简称艰难梭菌,为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
• 艰难梭菌的芽孢可在医院等场所长期存活, 因而患者可在住院期间摄取到艰难梭菌的 芽孢。此时如果肠道正常菌群由于使用抗 菌药物(尤其是广谱抗菌药物)而破坏, 艰难梭菌可在结肠大量繁殖并成为优势菌 种,分泌肠毒素和细胞毒素从而导致腹泻 或者伪膜性肠炎。通过感染或者定植的患 者或医务人员还可导致医院内腹泻的暴发。
• 全耐药(PDR):对所有抗菌药物种类中所有 药物菌不敏感。
2024/10/15
.
2
细菌耐药机制(固有、获得性)
主动外排
15%
孔蛋白改变
10%
灭活酶产生
45%
15%
其他机制…
15%
靶点改变
.
3
耐药菌:G+球菌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CNS(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科细菌 • 多重耐药不动杆菌 •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 •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2024/10/15
.
6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 对苯唑西林(新青霉素Ⅱ)和(或)头孢 西丁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 MRSA对除头孢洛林外所有临床使用的β内酰胺酶类均耐药,包括青霉素类、头孢 菌素类、碳青霉烯和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的复合制剂等。另外还往往对氨基糖苷类、 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等 耐药
《耐药菌培训》ppt课件
耐药菌的治疗方法
抗生素选择
根据耐药菌的种类和药敏试验结 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联合用药
针对多重耐药菌,可采用多种抗生 素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手术治疗
对于感染严重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的病例,可考虑手术治疗清除感染 病灶。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
新药研发
针对耐药菌不断出现的情况,不断研发新的抗生素和抗菌药 物。
临床试验
对新药进行临床试验,评估其疗效、安全性及副作用等方面 ,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05 耐药菌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耐药菌防控经验分享
耐药菌防控策略
分享各国在耐药菌防控方面的成功策略和经验,如加强抗菌药物 管理、推行抗菌药物处方制度等。
耐药菌监测体系
介绍国际上先进的耐药菌监测体系,包括监测网络建设、数据收集 与分析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指南
介绍国际上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面的指南和规 范,为各国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参考。
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
国际合作项目
介绍国际上在耐药菌防控方面的 合作项目和计划,如世界卫生组 织的全球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计
划等。
学术交流平台
分享国际上在耐药菌研究方面的 学术交流平台和会议,为各国学 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交流和学习的
动物健康影响
动物体内耐药菌的出现可能影响动物健康,进而影响动物产品的安全性。
03 耐药菌的预防和控制
医疗机构耐药菌防控
01
02
03
04
耐药菌监测
建立耐药菌监测机制,定期对 医院内常见耐药菌进行监测,
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手卫生
强化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确 保在接触患者和操作前后进行
细菌耐药与抗生素合理应用PPT课件
新型抗菌药物研发
针对耐药细菌的新型抗菌药物研 发取得重要进展,包括新型抗生
素、抗菌肽、噬菌体等。
药物作用机制创新
通过深入研究细菌耐药机制,发现 新的药物作用靶点,为新型抗菌药 物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临床试验与评估
针对新型抗菌药物开展严格的临床 试验与评估,确保其安全性与有效 性。
替代治疗策略探索
免疫治疗
01
02
03
滥用抗生素
无指征、超剂量、超疗程 等滥用行为,加速细菌耐 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不规范使用
未遵循抗生素使用规范, 如用药时机、给药途径等, 影响治疗效果并增加耐药 风险。
缺乏有效监管
医疗机构、药店等缺乏有 效的抗生素使用监管机制, 导致不合理使用现象普遍。
正确使用抗生素原则和方法
明确指征
根据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 理选择抗生素。
细菌耐药是指细菌对抗生素等药物产生抵抗能力,使得原本有效 的药物变得无效或效果降低。
分类
根据耐药机制的不同,细菌耐药可分为天然耐药和获得性耐药两 大类。天然耐药是细菌本身固有的特性,而获得性耐药则是细菌 在接触抗生素等药物后逐渐产生的。
全球范围内细菌耐药现状
现状
全球范围内,细菌耐药问题日益 严重,许多常见病原菌对多种抗 生素产生耐药性,导致临床治疗 难度增加,患者死亡率上升。
按照抗生素的用药原则,规范使用剂 量和疗程,确保治疗效果。
合理选择抗生素
根据病原体类型、感染部位、病情严 重程度及患者生理状况,选择针对性 强、疗效确切、安全性好的抗生素。
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
考虑患者因素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 生理状况、药物过敏史等 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 方案。
针对耐药细菌的新型抗菌药物研 发取得重要进展,包括新型抗生
素、抗菌肽、噬菌体等。
药物作用机制创新
通过深入研究细菌耐药机制,发现 新的药物作用靶点,为新型抗菌药 物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临床试验与评估
针对新型抗菌药物开展严格的临床 试验与评估,确保其安全性与有效 性。
替代治疗策略探索
免疫治疗
01
02
03
滥用抗生素
无指征、超剂量、超疗程 等滥用行为,加速细菌耐 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不规范使用
未遵循抗生素使用规范, 如用药时机、给药途径等, 影响治疗效果并增加耐药 风险。
缺乏有效监管
医疗机构、药店等缺乏有 效的抗生素使用监管机制, 导致不合理使用现象普遍。
正确使用抗生素原则和方法
明确指征
根据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 理选择抗生素。
细菌耐药是指细菌对抗生素等药物产生抵抗能力,使得原本有效 的药物变得无效或效果降低。
分类
根据耐药机制的不同,细菌耐药可分为天然耐药和获得性耐药两 大类。天然耐药是细菌本身固有的特性,而获得性耐药则是细菌 在接触抗生素等药物后逐渐产生的。
全球范围内细菌耐药现状
现状
全球范围内,细菌耐药问题日益 严重,许多常见病原菌对多种抗 生素产生耐药性,导致临床治疗 难度增加,患者死亡率上升。
按照抗生素的用药原则,规范使用剂 量和疗程,确保治疗效果。
合理选择抗生素
根据病原体类型、感染部位、病情严 重程度及患者生理状况,选择针对性 强、疗效确切、安全性好的抗生素。
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
考虑患者因素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 生理状况、药物过敏史等 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 方案。
《细菌耐药讲座》课件
细菌耐药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05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合理使用抗菌 药物:根据病 情选择合适的 抗菌药物,避 免滥用和过度
使用
制定抗菌药物 使用指南:医 疗机构应制定 抗菌药物使用 指南,指导医 生 管理:医疗机 构应加强抗菌 药物的管理, 确保抗菌药物
的合理使用
细菌耐药性的发展趋势
抗生素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越来越强
细菌进化:细菌通过基因突变等方式产生耐药性
耐药性传播:耐药性细菌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传播 治疗难度增加:耐药性细菌的治疗难度越来越大,需要研发新的抗 生素和治疗方法
细菌耐药性的传播途径
04
医院感染
传播途径:接触、空气、飞 沫、血液等
医院环境:病房、手术室、 实验室等
推广使用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和消毒剂,减少细菌滋生
定期对食品和水源进行抽样 检测,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
加强水源保护,防止水源受 到污染,确保饮用水安全
加强动物和人之间的监测和管理
建立动物和人之间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耐药性细菌的传播 加强动物和人之间的卫生管理,防止细菌的传播 加强动物和人之间的药物管理,防止滥用抗生素 加强动物和人之间的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耐药性细菌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YOUR LOGO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细菌耐药性
汇报人:PPT
汇报时间:20XX/01/01
目录
01.
添加标题
02.
细菌耐药性 的概念
03.
细菌耐药性 的现状与危 害
04.
细菌耐药性 的传播途径
05.
细菌耐药性 的预防和控 制措施
06.
常见细菌耐药趋势及控制方法课件
常见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01
02
03
增加治疗难度
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 菌往往难以治疗,增加了 治疗时间和成本。
患者死亡率上升
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出现, 一些原本可治愈的感染病 变得难以治疗,导致患者 死亡率上升。
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增加了 医疗费用,给社会和家庭 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CHAPTER 03
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
某些细菌已经产生了多重耐药性 ,即对多种抗生素同时耐药。
医院内部感染的常见细菌往往具 有更高的耐药性,增加了治疗难
度和患者死亡率。
常见细菌耐药性的发展趋势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 用和滥用,细菌耐药 性的发展速度加快。
全球范围内需要加强 合作,共同应对细菌 耐药性问题。
新的抗生素研发速度 无法跟上细菌耐药性 的发展速度。
抗菌药物的改造与优化
抗菌药物改造策略
通过结构修饰、基因敲除等技术 手段,对已有抗菌药物进行改造 ,以提高其抗菌活性、降低耐药 性产生的风险。
抗菌药物优化目标
优化后的抗菌药物应具备更好的 抗菌效果、更低的毒副作用、更 稳定的药物性质和更低的生产成 本等特点。
CHAPTER 05
抗菌药物的管理与政策建议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细菌基因突变的结果,当细菌在繁殖过程中发生基 因突变时,可能会产生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分为天然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天然耐药性是指细菌固有 的对某些抗菌药物的抵抗力,而获得性耐药性则是指细菌在抗菌药物选 择压力下产生的耐药性。
常见细菌耐药性的分类
根据抗菌药物的种类,细菌耐药性可分为对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大环 内酯类等不同药物的耐药性。
常见细菌耐药趋势及控 制方法课件
细菌耐药监测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ppt课件
耐药菌株感染治疗挑战及应对策略
01
耐药菌株感染的危害与治疗挑战
耐药菌株感染导致治疗失败、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风险增加,给临床治
疗带来巨大挑战。
02
耐药菌株感染的应对策略
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耐药菌株;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
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减少耐药菌株的传播。
03
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推动医院内部多学科协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鼓励开展抗菌药物合理 使用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认知水平和责任意识。
06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细菌耐药性的概念、 机制和影响因素
详细解释了细菌耐药性是如何产 生的,包括基因突变、基因水平 转移、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等机 制,以及影响细菌耐药性的各种 因素,如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感染控制不当等。
完善数据上报和审核机制
建立严格的数据上报和审核制度,确保数据的及 时性和准确性。
推广国际通用标准
积极推广CLSI、EUCAST等国际通用标准,提高 我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国际认可度。
加强多学科合作
加强临床医学、微生物学、药学等多学科的合作 ,共同应对细菌耐药的挑战。
03
抗菌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
新型耐药菌出现
不断有新型耐药菌出现,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构成严 重威胁。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国际社会高度 关注,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
我国细菌耐药现状
80%
细菌耐药形势严峻
我国细菌耐药形势同样严峻,多 种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 呈上升趋势。
100%
地区差异明显
细菌的天然耐药与多重耐药PPT演示课件
使用。
推广抗菌药物轮换使用
01
制定抗菌药物轮换使用方案
根据不同抗菌药物的抗菌谱、耐药性等特点,制定合理的轮换使用方案。
02
促进医生合理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
通过培训和宣传,提高医生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认知和使用技能。
03
加强抗菌药物轮换使用的监管
建立抗菌药物轮换使用的监管机制,确保轮换使用的有效实施。
开发新型抗菌药物
常见的天然耐药细菌种类
02
01
03
葡萄球菌
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常见抗生素产生天然耐药性。
大肠杆菌
对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等常见抗生素产生天然耐药性 。
绿脓杆菌
对多种抗生素产生天然耐药性,如青霉素、氨苄西林 等。
天然耐药性的机制
01
02
03
04
细菌细胞膜通透性降低
某些细菌的细胞膜对抗生素的 通透性较低,导致抗生素无法 进入细胞内发挥抗菌作用。
对医疗保健系统的影响
医疗资源浪费
限制医疗实践
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存在,医疗保健系 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研发新的 抗生素和治疗方法,造成资源浪费。
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存在,医生在实践 中可能面临更多挑战,如药物选择受 限、治疗方案受限等。
增加医疗成本
由于治疗难度增加和并发症风险提高, 医疗保健系统需要承担更高的治疗成 本。
总结词
多重耐药性细菌是指对多种抗生 素同时产生耐药性的细菌。
详细描述
多重耐药性细菌是指对多种抗生 素同时产生耐药性的细菌,这种 细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抵抗力, 使得治疗感染变得困难。
多重耐药性细菌的分类
总结词
多重耐药性细菌可分为天然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两类。
《细菌耐药性的发展》课件
宣传教育的途径
宣传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如媒体报道、公益广告、社区宣传 等,以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THANKS
感谢观看
02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Chapter
细菌基因突变
01
02
03
自然突变
细菌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 况下,基因自发突变,产 生耐药性。
适应性突变
细菌在抗生素等外界压力 下,基因发生突变,产生 耐药性。
交叉突变
一种细菌的基因发生突变 ,产生耐药性,并将这种 突变基因传递给其他细菌 。
细菌染色体变异
点突变
治疗费用增加
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存在,治疗某 些疾病的费用大幅度增加,给患 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药物研发成本上升
为了应对细菌耐药性,需要不断 研发新的抗生素药物,这导致药 物研发成本上升。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
由于治疗费用增加,医疗资源可 能会向大城市和富裕地区倾斜, 导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
对抗生素药物的影响
疾病治疗难度增加
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强,许多常 见疾病的治愈率下降,治疗周期 延长,甚至出现无药可治的情况
。
新型传染病出现
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发展,新型传染 病更易爆发,且传播速度更快,控 制难度更大。
医疗资源压力增大
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存在,医疗系统 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用 于疾病治疗和控制。
对医疗费用的影响
Chapter
加强抗生素管理
制定严格的抗生素使用规范
01
限制抗生素的滥用,规定只有符合适应症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实施处方药管理制度
02
确保抗生素只能通过医生处方获得,减少患者自行购买和使用
的机会。
宣传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如媒体报道、公益广告、社区宣传 等,以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THANKS
感谢观看
02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Chapter
细菌基因突变
01
02
03
自然突变
细菌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 况下,基因自发突变,产 生耐药性。
适应性突变
细菌在抗生素等外界压力 下,基因发生突变,产生 耐药性。
交叉突变
一种细菌的基因发生突变 ,产生耐药性,并将这种 突变基因传递给其他细菌 。
细菌染色体变异
点突变
治疗费用增加
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存在,治疗某 些疾病的费用大幅度增加,给患 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药物研发成本上升
为了应对细菌耐药性,需要不断 研发新的抗生素药物,这导致药 物研发成本上升。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
由于治疗费用增加,医疗资源可 能会向大城市和富裕地区倾斜, 导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
对抗生素药物的影响
疾病治疗难度增加
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强,许多常 见疾病的治愈率下降,治疗周期 延长,甚至出现无药可治的情况
。
新型传染病出现
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发展,新型传染 病更易爆发,且传播速度更快,控 制难度更大。
医疗资源压力增大
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存在,医疗系统 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用 于疾病治疗和控制。
对医疗费用的影响
Chapter
加强抗生素管理
制定严格的抗生素使用规范
01
限制抗生素的滥用,规定只有符合适应症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实施处方药管理制度
02
确保抗生素只能通过医生处方获得,减少患者自行购买和使用
的机会。
细菌耐药性ppt课件
加强消毒与隔离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切断传播途径,防止耐药菌在院内传播。
提高公众认知度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细菌耐药性的危害和防 控知识。
倡导合理用药
呼吁公众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自行购药和滥用药物。
提高公众卫生意识
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等,减少感 染风险。
02 细菌耐药性现状
全球范围内细菌耐药性情况
细菌耐药性全球蔓延
耐药机制复杂
全球范围内,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 重,多种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 产生耐药性。
细菌通过多种机制产生耐药性,如产 生灭活酶、改变药物作用靶位、减少 药物摄入或增加药物排出等。
耐药菌种类增多
随着抗菌药物广泛使用,耐药菌种类 不断增多,部分细菌甚至对多种药物 产生耐药性。
基因水平转移
细菌之间通过质粒等遗传物质交换耐药基因。
适应性进化
细菌在抗生素压力下发生适应性进化,产生耐药 性。
医疗环境感染
医院感染
医院内患者、医护人员和医疗器械携带的耐药细菌造成交叉感染。
医疗器械污染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不彻底,残留耐药细菌。
医疗废水排放
医院废水处理不当,导致耐药细菌传播到环境中。
04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
国际组织与合作
介绍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在推动细菌耐药性国际合作 方面的作用,以及各国之间的合作机制和项目。
信息共享与平台建设
概述在细菌耐药性领域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情况,包括数 据库建设、信息交流机制等方面。
技术转让与援助
探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和援助的重要性, 以及如何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细菌耐药性防控能力。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切断传播途径,防止耐药菌在院内传播。
提高公众认知度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细菌耐药性的危害和防 控知识。
倡导合理用药
呼吁公众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自行购药和滥用药物。
提高公众卫生意识
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等,减少感 染风险。
02 细菌耐药性现状
全球范围内细菌耐药性情况
细菌耐药性全球蔓延
耐药机制复杂
全球范围内,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 重,多种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 产生耐药性。
细菌通过多种机制产生耐药性,如产 生灭活酶、改变药物作用靶位、减少 药物摄入或增加药物排出等。
耐药菌种类增多
随着抗菌药物广泛使用,耐药菌种类 不断增多,部分细菌甚至对多种药物 产生耐药性。
基因水平转移
细菌之间通过质粒等遗传物质交换耐药基因。
适应性进化
细菌在抗生素压力下发生适应性进化,产生耐药 性。
医疗环境感染
医院感染
医院内患者、医护人员和医疗器械携带的耐药细菌造成交叉感染。
医疗器械污染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不彻底,残留耐药细菌。
医疗废水排放
医院废水处理不当,导致耐药细菌传播到环境中。
04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
国际组织与合作
介绍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在推动细菌耐药性国际合作 方面的作用,以及各国之间的合作机制和项目。
信息共享与平台建设
概述在细菌耐药性领域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情况,包括数 据库建设、信息交流机制等方面。
技术转让与援助
探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和援助的重要性, 以及如何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细菌耐药性防控能力。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1)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细菌胞质膜上有青霉 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 PBP),PBP既是青霉素受 体,又具有酶活性(转肽 酶)。青霉素β-内酰胺 环的酰胺键打开,竞争性 地与转肽酶结合,阻止了 转肽酶在合成肽聚糖中的 作用,而不能合成菌细胞 壁,导致细菌死亡。
二、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
24
一、钝化酶的产生
耐药性菌株合成的钝化酶作用于抗菌药物,使其失去抗菌活性。 β-内酰胺酶:可特异性的打开药物分子结构中的β-内酰胺环
而失去抗菌活性。主要灭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β-内酰胺酶由细菌染色体编码,也可以是质粒编码。 氨基糖苷类钝化酶:耐药性菌株产生磷酸转移酶使抗生素(链 霉素)磷酸化而失活;或产乙酰转移酶使抗生素乙酰化而灭活; 此酶由质粒介导。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由质粒编码。使氯霉素乙酰化而失效。 甲基化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质粒编码甲基化酶,使50S rRNA上的嘌呤甲基化,而对红霉素耐药。
在我国75%的季节性流感,被误用抗生素治疗。 我国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有40%为耐药菌,耐药菌的增长
率达26%,居世界首位。 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
常见耐药菌株
5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一、抗菌药物的种类
6
按 抗
分类
菌 β-内酰胺类
药 物
大环内酯类
化 氨基糖苷类
交叉耐药性(cross resistance):是细菌对某一种抗 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对其他作用机制相似的抗菌药 物也产生耐药性。
泛耐药性(pan-drug resistant bacterium):指对除 黏菌素外的所有临床上可获得的抗生素均耐药的非发 酵菌。
超级细菌(superbug):MRSA, VRE, PRP等。
一、细菌耐药的遗传机制
22
可传递的耐药性
R质粒:接合、转化、转导 噬菌体:转导 直接摄入:转化 整合子:整合多种耐药基因盒,造成多重耐药
一、细菌耐药的遗传机制
23
3.多重耐药性
多重耐药性(multiple drug resistance, MDR):指细 菌同时对多种作用机制不同或结构完全各异的抗菌药 物具有耐药性。
二、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
25
二、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
利福平:作用点是RNA聚合酶的β亚基。当β亚基的编码基 因突变时,就产生了耐药性。
青霉素:耐药菌株的PBPs数量减少或构型变化均可使青霉 素的结合减少而出现耐药性。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 球菌(MRSA)。
学 结
四环素类
构 氯霉素类
和 性
化学合成药物
质 抗结核药物
分 类
多肽类抗生素
代表药物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红霉素、螺旋霉素等 链霉素、庆大霉素等 四环素、多西环素等 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喹诺酮类(氟哌酸、环丙沙星) 利福平、异烟肼 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
一、抗菌药物的种类
7
※按生物来源分类 细菌产生的抗生素:多粘菌素、杆菌肽等 真菌产生的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
真菌,而对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无效; 革兰阳性菌胞壁粘肽有四肽链与五肽桥连接,
对青霉素敏感而阴性菌则否.
一、细菌耐药的遗传机制
19
2.获得耐药性(acquired resistance)
获得耐药性:指在正常情况下,敏感的细菌中出 现了对抗菌药物有耐药性的菌株。(细菌DNA改变 而获得了耐药性)
一、细菌耐药的遗传机制
【目的要求】
1
掌握 细菌耐药性的概念; 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的概念; 细菌耐药性产生的主要机制; 细菌生物被膜的概念。 熟悉 细菌耐药性的分类。 了解 细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
在发达国家,抗生素院内使用率在20%左右;而我国在 60%以上,绝大部分地区的人已经出现对青霉素耐药。
万古霉素 杆菌肽
多粘菌素类
四环素类 氨基糖甙类
叶酸盐合成 磺胺类 甲氧苄啶 DNA旋转酶 奎若酮类 RNA聚合酶 利福平
大环内酯类 克林霉素 利奈唑胺 氯霉素 链阳菌素
第二节 细菌的耐药机制
13
耐药性(drug resistance)又称抗菌性:是指细菌 对某种抗菌药物(抗生素或消毒剂)的相对抵抗性。
耐药性(drug resistence)指细菌对某抗菌 药物的相对抵抗性。以该药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表示.
如果该药正常治疗量的血清浓度大于最小抑菌 浓度为敏感, 反之则为耐药.
MIC测定
MIC测定 ——无肉眼可见细菌生长的药物最低浓度
20
2.获得耐药性(acquired resistance)机制
染色体突变:自发的突变。突变频率很低,只产生 对1种或2种相似的药物耐药,且性质较为稳定,其 产生和消失(即回复突变)与药物接触无关。
基因突变
链霉素作用于30S亚基上的P12蛋白,当染 色体上的str 基因突变,P12蛋白构型改变,链霉 素不能与其结合而产生耐药。
SUCCESS
THANK YOU
2019/7/30
一、细菌耐药的遗传机制
17
固有耐药性
获得耐药性
一、细菌耐药的遗传机制
18
1.固有耐药性(intrinsic resistance)
固有耐药性: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的天然耐受性。
(耐药基因存在染色体上)
特点:始终如一, 细菌种属决定。 两性霉素B作用于真菌胞膜上固醇类物质而杀
以该药物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表示。
如果该药正常治疗量的血清浓度大于最小抑菌浓 度为敏感, 反之则为耐药。
临床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等的抗药情况 尤为突出。
第二节、细菌的耐药机制
(2)损伤细胞膜的功能
多粘菌素使类脂质膜的分子排列改变,胞 膜被分层裂开,胞质外漏,细菌死亡;
两性霉素B可与真菌胞膜上固醇类结合,破 坏膜结构而杀菌但对细菌无效(细菌无固醇成 分)。
(3)影响蛋白质合成
(4)抑制核酸合成
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12
β-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碳青霉烯类 单环-内酰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