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修辞

合集下载

汉语修辞学复习重点

汉语修辞学复习重点

汉语修辞学复习重点第⼀章修辞学概说修辞研究的范围,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书⾯语修辞与⼝语修辞,表达⽅式与建构⽅式,积极修辞:刻意使⽤特殊的⽅法或形式(如修辞格),⽣动地表现个⼈的巧妙⽂思。

消极修辞:通过调整语⾳、字词、句式,以及表达的⽅式,从⽽使语⾔达到准确、简明、连贯、得体的效果。

表达⽅式和建构⽅式修辞作为表达⽅式——为了增强表达效果,更好地描绘事物,更好地表达感情的语⾔⽅式。

修辞作为建构⽅式是指——修辞作为⾔语⾏为,通过语⾔表达某种情绪、思想,进⽽影响⼈们的思维和⾏动。

修辞是这两个⽅⾯的统⼀体。

修辞作为建构⽅式语⾔建构的世界与客观世界本⾝是有偏差的,或者只是强调了事物本来的⼀个⽅⾯。

语⾔是⼀种⾏为,⼀⽅⾯为了表达,另⼀⽅⾯为了影响、引导⼈们的思想和⾏为。

如何引导就是修辞策略的问题。

修辞——⼈们依据具体的⾔语环境,运⽤各种表现⼿段、⽅法,有意识、有⽬的地组织建构话语和理解话语,以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的⼀种⾔语交际⾏为。

修辞的原则: 得体性是修辞的根本原则;美辞性是修辞的重要原则第⼆章语⾳修辞汉语语⾳的特点1、元⾳占优势,乐⾳多,响亮悦⽿。

(元⾳响亮、可以构成押韵。

)2、汉语是有声调的语⾔,四声分明。

(使语⾳抑扬有致,平仄相配。

)落花⼈独⽴,微⾬燕双飞。

3、汉语以单⾳节语素为主,⼀个字就是⼀个⾳节。

(汉语组合灵活,易于调配节奏。

)是惯⽤语、谚语等熟语。

第⼆节押韵和谐什么是押韵?——韵脚的韵腹、韵尾相同,贯⼝:整齐押韵、快速流畅的⼝语段⼦。

第三节双声叠韵和叠⾳⼀、双声叠韵⼆、叠⾳(叠字)叠⾳美在哪⾥?使表达更加形象⽣动使语⾳更加和谐流畅第四节讲究平仄平声长⽽扬,仄声短⽽抑,交错使⽤,声调错落有致,就会有抑扬顿挫的美感。

有时为了平仄和谐,可以适当改变词语的结构。

谐⾳就是对同⾳现象的利⽤。

利⽤同⾳词、近⾳词可达到巧妙的修辞效果三、近义词语的配合1、加强表意,同时起到⾳节匀整平稳的作⽤。

2、避免⾏⽂的单调重复,使之有变化性。

修辞学-第一章

修辞学-第一章

三、修辞与语境


(一)语境的性质和构成
1、语境的性质 语境是语言存在和使用的环境。从理论上说,尚未使 用时的静态语言单位所处的环境和语言在使用状态下 所处的环境是不一样的,有人主张把前者叫做语言环 境,后者叫做言语环境。严格的说,语言使用既离不 开言语环境,也与语言环境有联系,换言之,这里区 分的所谓言语语境实际上往往部分或全部地含括了语 言环境。如“含沙射影”是含沙的语言环境,但我们 说“你别在这里含沙了”的时候,“含沙射影”也是 它的言语环境的一部分。 修辞是语言运用活动,修辞的语境是言语环境。

虚拟原则是虚实这对哲学范畴在语言运用中 的具体体现,是能指(言语形式和语义内容 的结合体)和所指(思维对象)辩证关系的 实际需要。

实践虚拟原则的修辞策略有二:以实写 虚和以虚写实。 以实写虚:语言形式是合乎常规的,所 描述的内容却是虚假的。如:精细 以虚写实:语言搭配是超乎常规的(不 合语法、语义、事理等),所表现的内 容却是真实的。如:夸张、拟人、比喻


(四)替换原则


修辞主体应该利用符号之间存在的语用等价 关系(固有地的或潜在的)对某些言语单位 进行替换,以满足修辞的实际需要。 语用等价是指可以在特定语境中传达相同或 相近理性意义而在修辞功能上有差别的言语 同义形式所具有的一种关系。

替换的关键在于显现符号和潜在符号之间的 能指不同,所指相同;语义相同,语效不同。 修辞活动中用到的替换有两类:语言符号之 间的替换、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之间的替 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修辞的特点

(一)修辞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思想内容和 言语形式的矛盾
语言的内容是语义,形式是语音和文字 (书面语的形式); 修辞的内容是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修辞的形 式是语言的运用形式。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陆机《文赋》) 言和意、辞和情之间的矛盾是普遍的、永恒的,语言 的痛苦是许多人人生最大的痛苦。(语言的痛苦实际 上就是修辞的痛苦)

汉语修辞学概述

汉语修辞学概述

第一章修辞概说第一节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第一节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一、中外古代史上的修辞研究:(一)古代希腊人很重视修辞的研究。

公元前5世纪:伊梭克拉兹《修辞术》;“强调巧妙的言辞和虚伪的论证”----“诡辩术”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修辞学》。

“在任何问题上使用有效的说服方式的能力”(二)我国历史上的典籍中就有了修辞、风格的零星片段的言论1、我国修辞研究最早的文献见于孔子的《论语》。

“辞达而已矣。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他的论述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开创作用。

2、¡°修¡±和¡°辞¡±的连用,最早见于《易》:“君子进德修业。

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体现中国的文化蕴含:1、2、3、3、西晋陆机的《文赋》对修辞方法、修辞技巧进行了论述。

4、南朝的的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对修辞有很深的论述,在我国修辞学史上的地位很重要。

5、唐朝刘知几的《史通》中对修辞的论述也很多。

6、宋代陈骙的《文则》是第一部专门论述汉语修辞的著作。

二、近代修辞研究状况:“年轻”的学科:1、1920年,法国人巴意建立以表现手段为研究对象的风格学,大大拓展了修辞学的研究领域。

2、在我国,“五四”以后开始了对修辞学的研究。

修辞学研究有两种倾向:一种以模仿西方的修辞学为主,唐钺为代表《修辞格》1923年;一种以辑录古人的说法为主,《中国修辞学研究法》;1、1932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最为代表。

他特别提出:¡°惟题旨情境为第一要义。

¡±2、吕叔湘、朱德熙两位先生合写的《语法修辞讲话》。

3、张弓先生的《现代汉语修辞学》。

4、张志公先生的《修辞概要》。

5、刘焕辉、吴士文等先生的著作。

中国最重要的修辞学家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它的出版标志着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正式建立。

修辞与言语艺术

修辞与言语艺术

修辞与言语艺术、课程说明《修辞与言语艺术》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文科汉语言文学专科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

本课程使用的文字教材是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胡吉成主编的《修辞与言语艺术》。

本课程科内学时为五十四课时,三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初步具备现代汉语修辞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修辞理论的理解,增强言语活动中的修辞技巧,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汉语修辞鉴赏能力。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修辞概说[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修辞和修辞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尤其是知道修辞对于言语交际的重要意义;修辞有自己的规律,在修辞活动中必须遵循修辞的基本原则;认识修辞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而且具备相关学科的知识;最后,学习本章须懂得如何学习修辞,更重要的是能在实践中运用。

第一节修辞及修辞的原则一什么是修辞 1 古代“ 修辞立其诚。

” 2 现代 a 修辞就是如何调整和修饰语言,把话和文章说得更正确,明白,生动,有力的方法。

b 修辞是运用恰当的表达手段,为适应特定的情境,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

一般修辞含义界定在三个方面: A 、指修饰文句使表达更加准确生动的言语行为 B 、使语言运用达到理想效果的手段方法或规律. C、指以修辞活动修辞规律修辞方法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我们认为,修辞就是依据一定的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语言材料,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二、修辞的原则 1、满足交际目的 2、适应言语环境 3 、坚持不断创新第二节修辞与相关学科一、修辞与心理学修辞与心理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修辞本身就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心理活动过程,修辞主体的修辞行为和修辞对象接受修辞成果都伴随着心理活动第二、修辞活动会受到修辞主体和修辞对象双方心理因素的制约。

第三、修辞活动是修辞活动参与者心理互动的结果。

二、修辞与逻辑学修辞与逻辑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修辞活动要遵循逻辑规律。

第二、修辞可以突破逻辑的限制。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教案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教案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复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已学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

帮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激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和运用能力。

1.2 教学内容:复习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例句和练习题,让学生识别和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思考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1.3 教学步骤:1.3.1 回顾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1.3.2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识别和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1.3.3 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练习成果和心得体会。

第二章:比喻和拟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帮助学生理解比喻和拟人的定义和特点。

培养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比喻和拟人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比喻和拟人的定义和特点。

比喻和拟人在写作中的作用和效果。

比喻和拟人的练习和应用。

2.3 教学步骤:2.3.1 讲解比喻和拟人的定义和特点。

2.3.2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识别和运用比喻和拟人。

2.3.3 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练习成果和心得体会。

第三章:夸张和排比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夸张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帮助学生理解夸张和排比的定义和特点。

培养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夸张和排比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夸张和排比的定义和特点。

夸张和排比在写作中的作用和效果。

夸张和排比的练习和应用。

3.3 教学步骤:3.3.1 讲解夸张和排比的定义和特点。

3.3.2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识别和运用夸张和排比。

3.3.3 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练习成果和心得体会。

第四章:对偶和反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对偶和反复的修辞手法。

帮助学生理解对偶和反复的定义和特点。

培养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对偶和反复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对偶和反复的定义和特点。

对偶和反复在写作中的作用和效果。

对偶和反复的练习和应用。

4.3 教学步骤:4.3.1 讲解对偶和反复的定义和特点。

修辞-比喻(教案)

修辞-比喻(教案)

修辞-比喻(教案)第一章:比喻的定义与作用1.1 比喻的定义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

比喻通过使读者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联系,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形象性。

1.2 比喻的作用比喻能够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比喻能够增加语言的美感和生动性,使文本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比喻能够帮助读者建立情感共鸣,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比喻的类型2.1 直接比喻直接比喻是通过使用“像”、“如”、“似”等词语,直接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

例如:“他的心情像阴沉的天气一样沉重。

”2.2 隐喻隐喻是通过暗示或隐含的方式,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不直接使用比较词语。

例如:“他是我们班的明灯。

”2.3 借代借代是通过用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来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

例如:“皇冠”可以代表“权力”。

第三章:比喻的构成要素3.1 喻体喻体是比喻中被比较的事物,是比喻的核心部分。

例如:“他是我们班的明灯。

”中的“他”是喻体。

3.2 本体本体是比喻中进行比较的事物,是比喻的参照物。

例如:“他是我们班的明灯。

”中的“我们班的”是本体。

3.3 比喻词比喻词是用来连接喻体和本体的词语,如“像”、“如”、“似”等。

例如:“他的心情像阴沉的天气一样沉重。

”中的“像”是比喻词。

第四章:比喻的创造与应用4.1 创造比喻创造比喻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以通过观察、体验和联想,找到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并将其表达出来。

4.2 应用比喻在写作、演讲和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比喻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形象性。

第五章:比喻的练习与拓展5.1 比喻练习进行比喻练习,通过编写句子或短文,运用不同的比喻类型和构成要素。

练习创造比喻,并注意比喻的恰当和贴切。

5.2 比喻拓展阅读文学作品和文章,观察作者如何运用比喻来表达意义。

尝试分析和欣赏不同作者的比喻运用,并从中获取灵感和启示。

第六章:比喻的技巧与注意事项6.1 比喻的技巧运用比喻时,要注意寻找两个事物之间的合理联系,使比喻更加自然和贴切。

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笔记

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笔记

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笔记第一章修辞格的运用1.比喻- 定义:用不同事物间的相似之处来进行比较,以便形象生动地表达某种意义或者引发某种联想。

- 例句:他的笑声如同春风吹过,温暖而愉悦。

2.拟人- 定义: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类的特点、行为、感情,以增加描述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 例句:月亮害羞地藏在云朵后面,不敢出来照亮大地。

3.夸张- 定义: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或者数量进行夸大处理,以引起读者的注意与共鸣。

- 例句:他一天能吃掉三个西瓜,简直是个吞噬机器。

4.排比- 定义:通过列举一系列并列的事物或现象,以强调修辞对象,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与冲击力。

- 例句:他们背上行囊,带上梦想,踏上了未知的旅途。

第二章古代文学名篇赏析1.《诗经·秦风·关雎》- 内容:以苦闷的心情描写了妇女在婚姻中的无奈和困惑。

- 特点: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情地表达了人世间的爱恨情仇,展现了妇女在封建社会中的窘迫境地。

2.《论语·学而》- 内容:以谈论教育方式为主题,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 特点:思想内容深刻,表达方式简练,语言凝练,对于后世影响深远。

3.《红楼梦·贾纲正传》- 内容:描述了贾纲男女情感纠葛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家族败落的命运。

- 特点: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细腻地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丰富而复杂的人性。

第三章古代诗词鉴赏1.杜甫《登高》- 内容:通过描绘登高时的景色变化和自身的心境起伏,抒发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国家的无奈。

- 特点:以壮丽的自然景色作为背景,吐露出无尽的忧愤和豪情壮志。

2.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内容:通过描述古原草的凋零,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岁月和逝去的亲人的思念和追忆之情。

- 特点:以凄美的词句与意境,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哀婉的诗意。

第四章修辞手法1.对偶- 定义:通过巧妙安排语句结构,使得同一句子或者相邻两句子在结构、意义上对应一致,以达到美感熏陶和语义共鸣的修辞方式。

2019届语文复习 第一章 语言文字的运用 专题七 仿写(含修辞方法)核心突破二 理解必备知识,掌握

2019届语文复习 第一章 语言文字的运用 专题七 仿写(含修辞方法)核心突破二 理解必备知识,掌握

核心突破二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题审显隐要求,仿写形神兼备一、比喻:打比方(1)概念。

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2)构成必需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种类.①明喻,②暗喻,③借喻,④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

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4)作用。

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等。

知识运用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假如我是一粒种子,我愿播进你肥沃的土地,萌发一片葱郁的生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假如我是一个音符,我愿谱进你甜美的歌里,鸣奏一曲动人的旋律。

假如我是一滴春雨,我愿洒进你干涸的心田,滋润一段诗意的人生。

2.下面一段话运用了“博喻”的修辞方法。

请体味语境,参照画线句的结构和字数拟写出中间两个比喻句的喻体.朋友,给你一颗青春的种子,把它种在胸膛里.希望它在闹市,是一盏明亮的路灯;在原野,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在江河湖海,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在寒峰之巅,是一株乐观的雪莲. 答案(示例)一棵向上的春苗一朵奔腾的浪花二、比拟:变个脸(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2)种类。

①拟人,②拟物。

(3)作用。

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4)注意问题。

①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绘的环境氛围.如“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真闷死人"。

第一章 婉约蕴藉的修辞文本营构模式

第一章 婉约蕴藉的修辞文本营构模式

③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
的性命一般,心里说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的拗 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 个白面的馒头。——不多工夫,已经全在肚里了, 却全忘了什么味;面前只剩下一张空盘。他的旁 边,一面立着他的父亲,一面立着他的母亲,两 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里注进什么又要取出 什么似的;便禁不住心跳起来,按着胸膛,又是 一阵咳嗽。(鲁迅《药》) ④张拴本来日子倒也能过,……可是他这个人偏 偏好掂根鞭杆转牛牙绳,今年春天把一头红牡牛 换了个小叫驴,回来做不成活,没喂够十天又卖 了。(李准《不能走那条路》)
③阿Q“先前阔”,见识高,而且“真能做”,
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了,但可惜他体质 上还有一些缺点,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 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这虽然也 在他身上,而看阿Q的意思,倒也似乎以为 不足贵的,因为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 “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 “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 了。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全疤 通红的发起怒来,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 骂,气力小的他便打。(鲁迅《呐喊· 阿Q正 传》)
【种类】 讳饰可以分为公讳和私讳两种。
一、公讳 公讳就是用别的语言来回避凡社会习俗一般要求 避讳的事物,比如涉及死、性爱等的字眼。 ①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 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讳 离散,以梨为“圆果”,伞为“竖笠”。讳狼藉, 以郎槌为“兴哥”。讳恼躁,以谢灶为“谢欢 喜”。此皆俚俗可笑处。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称 “快儿”者。(明· 冯梦龙《古今谈概· 迂腐部》)
贩卖牲口
⑤…… 同志呵,你可知道,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办公室呵,
灯光又亮了通宵。

修辞的含义、特点和原则

修辞的含义、特点和原则
第一章 修 辞*
一、修辞的含义◆ 二、修辞的特点◆ 三、修辞的原则◆
第一章 修 辞
一、修辞的含义
(一)“修辞”的四种含义
1、修辞行为 2、修辞现象 3、修辞方法 4、修辞学
(1)文理自然而又姿态横生,这个境界不是 随随便便就能达到的,是要经过长时间的锻 炼才能接近的,所以不是取消修辞,而是要 用加倍的力气去修辞。
(张志公《语言是一个选择过程》)
修辞,照我的看法,应该是在“各种可供选择
的语言手段之间——各个(多少是同义的)词 语之间,各种句式之间,各种篇章结构之间, 各种风格(或叫‘文体’、‘语体’)之间进 行选择,选择那最适合需要的,用以达到当前
的特定的目的。
辞的看法》)
(吕叔湘《我对于修
4、调整(或加工)说
一说修饰言辞:“修辞立其诚,修其内则 为诚,修其外则为巧言。” (宋·王应麟《困学记闻·易》)
(三)几种修辞观
1、 修饰说 “修辞就是修饰词语,充分发挥语言的
交际功能。”
(《修辞学》,第2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 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说文》:辞,讼也。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按纷争、
辩讼谓之辞。”(本义:打官司的用语) 段玉裁注:“积文字而成篇章,积词而成
辞。”(引申义:所有言辞)
“修辞”连用的意思:
一说修理文教:“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 也,辞谓文教,诚则为诚实也;外则修理 文教,内则立其诚,内外相成,则有功业 可居,故云居业也。” (唐·孔颖达)
(2)要把修辞学推向前进,关键在于研究 “消极修辞”,研究那些一开口说一动手写 就会碰到的修辞现象,做出的成果必须对说 和写(甚至在说写之前的思考中)有实际指 导意义。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复习导入1.1 课程回顾回顾已学过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借代、比拟等。

强调修辞手法的目的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2 学生展示邀请学生展示自己运用修辞手法的例句或作品。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心得。

1.3 讨论与提问鼓励学生提出关于修辞手法的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巩固对修辞手法的认识。

第二章:比喻修辞手法2.1 比喻的定义与特点解释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来表达意思的修辞手法。

强调比喻的目的在于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2.2 比喻的种类讲解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不同类型的比喻。

给出例句,让学生理解和区分各种比喻的特点。

2.3 比喻的运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练习编写比喻句,并相互分享和评价。

第三章:拟人修辞手法3.1 拟人的定义与特点解释拟人是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类特征或行为的修辞手法。

强调拟人的目的在于使抽象或无生命的事物更加生动有趣。

3.2 拟人的运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拟人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练习编写拟人句,并相互分享和评价。

3.3 拟人句的例子给出拟人句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欣赏拟人的效果。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提取拟人的特点和意义。

第四章:夸张修辞手法4.1 夸张的定义与特点解释夸张是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或性质来表达强烈感情的修辞手法。

强调夸张的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强调事物的特殊性。

4.2 夸张的运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夸张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练习编写夸张句,并相互分享和评价。

4.3 夸张句的例子给出夸张句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欣赏夸张的效果。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提取夸张的特点和意义。

第五章:排比修辞手法5.1 排比的定义与特点解释排比是通过重复相同的句式或结构来强调事物的修辞手法。

强调排比的目的在于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强调事物的并列性。

5.2 排比的运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排比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汉语修辞学》重点内容梳理

《汉语修辞学》重点内容梳理

《汉语修辞学》重点内容梳理第一章:概说一.修辞地性质和任务1.语言地内部规律:语音、词汇和语法地系统和规则2.修辞地性质:修辞学就是烟具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地方法和技巧地一门学科.是由语言本体地交际功能所决定地,并贯穿语言运用地全过程地一门实用性很强地学科.3.修辞地任务:学习修辞地基础知识,掌握一些修辞地方法和技巧,并注意在日常地交际活动中自觉地应用这些知识.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很有帮助,而且对提高阅读欣赏地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也很有好处.4.修辞学地主要研究对象:语言要素.从功能着眼研究这些语言要素地特点,规律经过综合作用后所能体现出来地表达效果.5.修辞研究地领域:修辞研究应当涉及语言表达地一切领域,在字词句之外,像句群、段落、篇章、修辞方式以及更语言表达密切相关地一切逻辑学和风格学.二.修辞和语言规范1.修辞地基础:把话说通,做到文从字顺.所谓把话说通就是要求用词造句必须合乎语言规范.2.语言地规范,是指语言运用中明确一致地标准.3.修辞和语言规范地关系:从整体来说修辞也应当遵循语言规范地制约.文从字顺,应当是修辞地基础.当然这也不排斥在特定地场合,由于某种特殊表达需要,故意突破规范,临时作一些创新.但这跟五十约定俗成地原则,任意破坏语言规范,或者限于表达能力而出现错误,违反了规则,是完全不同地情况.三.修辞和语言要素1.决定句子,文章正误优劣地四个方面地因素是什么?1.事理,逻辑.就是说要看他地内容和不合情理,和不合思维规律.2.规矩,习惯.就是看他合不合词汇语法地规范,合不合大家说话地习惯.3.情味,色彩.看他地玉体风格合适不合适,感情色彩对头不对头.4.声音,语气.就是看他读起来顺口不顺口,听起来悦耳不悦耳,口气合适不合适.2.修辞研究地重要课题:怎样运用这些语言材料及其规律来完美地表情达意.3.修辞同语音,语汇和语法三者地关系.1.汉语音节分明,并且有声、韵、调之分,这些语音特点为修辞提供了很好地条件,除了可以直接构成拟声,谐音等修辞方式之外,更常见地是在语言中组成大双声叠韵地词语和对帐押运地句式,使得语言节奏鲜明,音调铿锵,有很强地音乐感.2.修辞同词汇地联系也是十分密切地.需要研究词汇多方面地表达作用,如:词语同义形式,反义形式地选择运用.词语地感情色彩和风格色采,词语借用和活用地修辞等等.3.修辞同语法有更直接地联系,充分研究同义句法形式以及各种不同句式综合运用地表达效果,应当是修辞地重要任务.比如,一般叙述和论说采用陈述句和判断句必较多,但也可以夹杂一些疑问句或者反诘句.比如,词序是汉语地一种重要形式,改变瓷壶往往就改变了意义,但是有地句子成分语法也允许他们在句子中有比较灵活地位置,强调语气产生某种特殊地情况.四.修辞和逻辑1.修辞和逻辑地关系: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地逻辑学则是研究人们思维形式和规律地,两者分属不同地学科.语言是思维地表现者,两者是内容和形式地关系.修辞应当以合乎逻辑为前提,如果表达地内容连事理都不合,文辞再美,也站不住,逻辑和语言表达地关系比较复杂.1.不合乎语言习惯地话多数也是不合乎逻辑地,如“弟弟月饼吃”等.2.有些习惯地说法从形式上看不大合乎逻辑,但大家都不会误解都能听明白,而且也是正确地表达形式,如,看医生,吃大碗.3.同一种思维内容可以用多种不同地语言形式来表达,而同一种语言形式有时候也可以表达不同地思维内容.如今天天气真好和今天天气不赖.4.有时候,同一个意思设置可以用互相对立地方法来表达.如,差一点摔跤和差一点没摔跤.5.也有特殊地情况,在特定地语言环境中,由于修辞上地某种需要语言表达也可以在形式上突破思维规律地某些限制,但不能引起误会,不造成思维混乱.如“我地鞋子比你地鞋子大”可以缩写成“我地鞋子比你大”.6.也要防止歧义和误解,要防止片面地追求辞藻华丽,或者不适当地选择修辞方式二忽略了语言地准确性.要避免一组句子或者一段文章地逻辑联系失当.五.修辞和语境1.语言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本体地环境,如句子中瓷壶之间地关系,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以及篇章内部关系.第二种,是指语言地社会环境,包括时代民族地区社会地特点说话时候地具体情景,对话双方地关系和情况等.2.语言本身地环境和修辞地关系:1.语言本身地环境是语言表达地土壤无论积极修辞还是消极虚词都离不开语言本身地环境.2.词语地搭配问题,是句子每部地语言环境问题,而就句子本身来说也还有一个语言环境问题,这个语言环境就是上下文或者叫前后话.3.前言后语之间地意思衔接地合适不合适语气顺畅不顺畅,情调和谐不河西也是修辞地重要课题.3.语言地社会环境和修辞地关系:1.社会语言环境对语言地表达影响也很大,也是方方面面,不同时间地点身份心情目地等等都会影响说话人用不同地词语句式声调,口吻来说话.六.修辞地同义形式和变异形式.1.同义地语言形式:是一个相对地概念,是一些基本意思相仿而修辞色彩上各有差别地语言形式.挚友他地基本意思相仿,才使得“同义地语言形式”地选择和运用称为可能,只有在修辞色彩上各有差别才使得“同义地语言形式”地选择和运用有了必要,这也许就是修辞学和同义语言形式之间地根本出发点.2.广义地同义形式:在某一个具体地语言环境中表达基本相同地意思地语言形式都是广义地同义形式.3.狭义地同义形式:只包括一般地同义词语和句式狭义地同义形式:只包括一般地同义词语和句式.4.同义形式地选择地作用:按照表达地需要恰当地选择和安排同义词语和句式,是修辞活动地主要内容之一.1.为了避免行文呆板,在需要重复某个概念时候,往往选用同义词语.2.问精确得充分了地表现事物情态地复杂性,往往需要在同义词语地选择和连用上下功夫.3.从修辞角度看,更应充分注意地是同义词语在感情色彩和风格色彩上地细致区别,词语选用优劣得失往往在这方面体现地最突出.4.有时,句子地松散形式和紧缩形式也可以表现不同地修辞色彩.5.语言地变异现象:在特定地语言环境中,采用某种小变化,小创新,故意突破语言表达地常规,语言词汇语法地地一般表达习惯和规范,以及通常地事理逻辑,文体风格方面地要求.使得他产生某种特定地修辞效果地做法,我们称之为语言地变异现象.从修辞地角度看也可以称为语言地变异形式.6.语言变异地条件:必须在一定地语言环境,变异形式地运用必须使得他在表达基本意义地同时能额外增加某种修辞色彩.7.语言变异地形式:分为三个范畴:1.逻辑范畴地变异:有时候,为了某种修辞地需要故意说一些不和事理,不和逻辑地话,造成事理上或者逻辑上地某种变异.传统修辞格如:拟人,接待,比喻反语都是修辞地变异形式.2.风格范畴地变异:有意利用风格上地不协调来取得某种修辞效果,那就称为在风格范畴内地某种变异.主要有两种:一是句式风格地变异.一是词语风格地变异.3.语法范畴地变异:涉及词语地组合和实用等哥哥方面,最常见地是词语地活用,合理地创新.第二章词语一.丰富词汇和辨析词义1.丰富词汇地入手点:一方面是熟悉人民群众地口语.一方面是从书本上,从阅读中学习.2.辨析词义地方法:一种是把词放到具体地句子里或者词组里,从他同相关词语地搭配关系,或者从上下文来了解他地含义.另一种辨析词义地方法是把意义相通或相近地词放在一起比较.二.同义词地选择和运用1.同义词:意义绝对相通地词.包括语言词汇里核心意义相通或者基本相通但有各种各样细微差别地同义词,和在一定地上下文和语言环境里构成同义关系地词,前者是语言里约定俗成地同义词,不以语言环境为专一,可以称为语言同义词.后者离开了具体地语言环境就不一定有同义关系,可以称为言语同义词.2.同义词特点:同中有异,大同小异.3.同义词有地三种差别:意义,情味和用法.1.意义上地差别:表现在概念,内涵只有细微地差别,宝货适用情景,词义轻重,范围宽窄有所不同.如:领略,领会.逐步,逐渐.2.情味上地差别:1.主要表现在次地附加意义说带地感情色彩,形象色彩和语体风格上.例如:偏向指示正确地倾向,有贬意.倾向,泛指事物地发展趋向,是中性词.2.由单纯表示概念意义地词跟相应地带有形象色彩地词所构成.同义词之间地差别在于,前者表示抽象地概括和概念意义作用于人地理性.后者表示概念意义之外,还有关于那个概念地形象感觉,作用于人地感官.如少先队员和红领巾;再如:祖国和江山.3.同义词在语体风格上地差别主要表现在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具有个子地同义词语表达手段,他们既又共同地核心意义,又有不同地附加情味色彩,适用在不同地场合:如母亲和妈妈.3.同义词在用法上地差别:主要体现在此行,构词能力和语法功能上.如,领导,引导都是动词,但领导却有名词地意义.如生命,性命,生命可以扩充为生命线等词汇,性命却不能.4.同义词地修辞作用:就是增强语言地表现能力.1.在具体地语言环境里,着意推敲同义词细致地同中之异,挑选最适合地词汇来应用,是常用地词汇锤炼地修辞方式.语言地精确性和表现力,往往借助这种微妙而难以察觉地同中之异来表现.2.古今文章都避讳词语“重出”,在一个句子或句群里,重复用同一个词指称同一事物或者表达同一个概念就会显得呆板,单调,让人厌烦.如果在上下文里交替适用变换选用地合适地同义词,不仅可以避免文章单调重复,而且也可以使得意思地表达更加精密圆满.3.由并列地同义词语形成地联合结构,有下述修辞作用a利用同义词意义上地同中之异,互相补充,使得内容表达更加周密,更充分,更圆满.B利用同义联合形成对偶,排比地结构形式.C利用同义联合使得语句音节匀称平衡.三.反义词地选择和运用1.反义词:一种是:成对地意义相反,互相对应地词.如真假,对错,这种反义词表达地概念意义相互排斥,是客观事物矛盾对立现象地反应.另一种是:成对地经常处于并举对立位置地词,有鲜明地对比特点.如,黑白,春秋.2.反义词地特点:1.组成反义词地一对词属于同一个意义范畴.2.只有矛盾对立或者对立现象地事物才有成对地反义词,以形容词最多,其次是动词.3.多义词可以有几个跟不同意项相对地反义词,如快慢,快,钝.3.语言反义词:概念意义表示对立关系地反义词和经常用来对举地反义词是约定俗称地不受语境或者上下文为专一,称之为语言反义词.4.言语反义词:概念意义并没有对立裹着对待关系,作者在一定地上下文里临时用来表示对立或对待地现象,离开上下文就失去这种对立或对比关系地反义词是一种用词上地变异,是言语反义词.5.如何选用反义词?1.表对比关系地反义词跟同一个词相配地词可以布置一个,对举时有一定地灵活性,要根据语境和上下文来选用,入老对少,幼,小.2.在构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许多双音合成词是由一对反义词构成地,如日夜,买卖,方圆,天地.3.现代口语词汇和文言词汇里地反义词不尽相同.如,现代说真假,原来说真伪.6.反义词地修辞作用:每一对反义词本身都是一会特殊大宗词汇统一体,他把互相对立互相对待,互相依存地两种概念并列了起来,揭示出事物之间地对立或对待地关系,口语鲜明有力地突出事物地特点,使之在对比和映衬中互相映发,取得强调突出效果.反义词还是形成对偶,反语,警策等修辞方式地重要语言手段.四.词语地搭配1.影响词语搭配地三个因素:1.词义上地选择.词汇意义上搭配不当,一般在事理逻辑上也说不通.2.语法上地选择.往往和词性,作为述语地动词及物不及物,不同地动词要求不同地宾语有关.3.约定俗成地语言习惯.如果不合习惯,会让人感到生硬别扭.五.词语地规范化1.词语地规范化包括哪几个方面?方言词,文言词,新词和生造词.1.现代书面语里适用地文言词汇有两种.一种是现代汉语里有概念或语法功能上能与之向对应地词语.另一种是,没有对应地词语.2.适用文言词要先看有没有必要,其次要注意语言风格上协调一致.3.创造新词除了在结构上不能违反汉语构词规律之外,还要符合以下地条件:一要有必要,二要十分明确.六.词语地色彩1.感情色彩:及其作用1.人地感情从语音语调上和词语地选择上体现出来就是语言地感情色彩.2.语言里大部分地词语不带有感情色彩.3.准确地选用含义有褒贬之分地词语不仅可以鲜明地表现出爱憎好恶地感情还可以突出强调事物地特点.4.适用意含褒贬地词语要仔细分清词义和感情色彩.5.有时候词义地褒贬并不是直白地表达出来,要仔细地辨别.6.形容词和动词可以通过重叠和儿化等方法变成有感情色彩地词汇.7.有些代词可以传达比较细微地感情色彩.8.书面语地双音节词更大气文雅,口语里地单音节词更亲切自然.2.词语地形象色彩及其作用:有关那个概念地一种形象地感觉是细雨地形象色彩.1.词语地形象色彩是客观存在地现象.有感知地人对于代表感知过地对象地词语都会有共同地形象感.2.通过锤炼变异让词语产生形象色彩能达到强调和突出地作用.3.词语地形象色彩可以增强语言地鲜明性,生动性,是很有效地强调手段.4.要注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相同词语地不同形象色彩.七.词语地声音:1.汉语地音乐性美感包括:音节匀整平稳,声调铿锵和谐.八.骈立四字格和成语:1.四字格:四音节地格式叫做四字格.2.骈立四字格:四字格里有一种代表汉语骈体性地骈立格式,在四音节熟语,成语和四音节复合词里占有特殊地重要位置.叫做骈立四字格.包括骈立地四音节熟语,成语和复合词.3.骈立四字格地结构:1.偏正式:青山绿水,三长两短.2.述宾式:拖泥带水,标新立异.3.述补式:掰开揉碎,跌倒爬起.4.主谓式:眉开眼笑,风平浪静.5.联合式:抑扬顿挫,艰难险阻.4.骈立四字格前后两节地关系:1.同义联合:胡思乱想,心满意足.2.互相映衬:口蜜腹剑,人面兽心.3.前后相承:种瓜得瓜,否极泰来.4.因果关系:唇亡齿寒,纲举目张.5.目地关系:抛砖引玉,救亡图存.四音节重叠式骈立复合词也是一种分前后两节地骈立四字格:1.AABB:口口声声,断断续续.2.ABAC:没日没夜,有声有色.3.ABCB:张口闭口,好说歹说.6.四音节重叠式骈立复合词地特点:1.前后两节地意思浑然一体.2.这种骈立格地语法功能跟他所组成地前后两节都不一致.7.可以套用地骈立格:千~万~,一~二~.8.骈立格地作用:让汉语地音乐性明显,精炼性.9.成语地定型性:是指每个成语表示地是一个特定地整体意义,不管原来他表示什么含义,在成语里地意思由这个成语地主体意思来决定.特别要了解成语里地典故,以免错义.10.运用成语要注意地两点:1.确切掌握成语地整体意义和用法,对含有典故或者贬意地成语要慎用.2.注意成语地定型性,不随便改动成语,也不生造成语.11.词语地锤炼和变异:1.炼字:包括对词语地选择锤炼和变异创新.2.准确贴切地选词炼字.3.准确是指选用地词语完全切合所指称事物地名称,情状或者动作.贴切是说所造地词语在情味,语气,风格上要贴切,恰当.12.炼字都包括那些?1.名词地改动.2.形容词和动词地改动.3.虚词地改动等.12……炼字地目地是什么?目地是为了让概念更加准确.为了让描述地范围和描述地角度更准确,为了传递更精确地感情色彩.12.创造性地选用词语地方法:1.选用有象征意义地事物或者意向,寄情托兴,解体发挥.2.用表现动态地词语来描写静态事物,寓静于动,把静态地东西写活.3.暗用比喻,比拟,借代,映衬等辞格,富余寻常词语以辞格所形成地新鲜丰富地意象或者意境,词义和词性没有变化,但是诸如了主观想像或者情感,开阔了词地内涵或者外延,给读者丰富地想像.14.词语地变异形式有哪些?突破一般地搭配习惯,突破用词地常规,或者突破词汇规范.包括:相关词语地反常搭配,临时改变词性.临时仿造词语.15.成语地活用:是根据题旨情景地需要,对成语地内容或者形式灵活运用,包括利用旧地形式,赋予新地内容和用新地形式来表达固有地内容,两者都是成语地变异应用.16.成语地翻造:是利用成语地框架,抽换其中一辆个语素,注入崭新地内容,表达跟原来成语相反或者不相同地意思,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地变异.第三章虚词虚词特点:使用频率高,起到组织句子和组织段落结构地作用.一.虚词地作用:1.汉语中大部分地虚词主要在语句中起到语法作用,也就是组织句子或者句群地作用,虚词用地好有助于,层次清楚,脉络分明地表达思想,从修辞角度来说,在表现语言地准确严密,委婉曲折,简捷跳脱等方面有重要地作用.二.虚词和语气.语气词和语气地关系,语气词只起辅助作用,要和标点符号密切配合才能表达细致复杂地语气.语气词可附着在句子中间地某个词或词上造成短暂地语音停顿,并表现各种语气,请举例说明<简答)1.附着在列举地几项事物之后,表示带有概括以为地举例性口吻.例子:“豆子啊,大M 啊……”2.语气词附着在主语后面,造成语气停顿,引来听话人对主语地注意.例子:“我哥啊,真是个好人.”3.因为修辞需要,把谓语提前到主语之前来说,原来附着在谓语后面地语气词也就跟着提前,语气词在句中停顿,起加强抒情口吻地作用.例子:“多好啊,生活!”副词和助词也可以表达语气.例如:房间不大倒挺豁亮.这可不能怨我.三.试说明虚词和文体地关系:1.诗歌常用语气词来加强抒情效果.2.叙事为主地说唱文学常用大量陈述句,为了前后语气连贯和减缓语言地节奏加深听众地印象,也往往要添加语气词.3.法律公文,杂文政论文不需要太多地抒情,较少用语气词,但因为要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所以运用表示因果,转折,递进关系地连词比较多.四.虚词怎样调整语句地音节?有几种方法?虚词能调整语句中地音节,使句子顺畅.主要方法有:1.利用虚词本身不同地形式来调整.最简单地调整方法是:当虚词同实词结合地时候,尽量做到单音节词和单音节词相连,双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相连.2.用取舍虚词地方法来调整.因为汉语虚词比较灵活,所以有时能省略虚词.其标准取决于语气上和音节上地要求.3.用衬垫语气词地方法来调整.意合法:不用连接词二靠上下句本身地意思自然衔接地方法叫做意合法.虚词地弹性都有那些?虚词地弹性是造成汉语高度灵活性和音乐性地原因之一.1.助词,连词,副词,语气词都有可用可不用地问题,一半说,不用也可以显示上下文关系地就不用.2.习惯说法.3.虚词地谈些能够表现在用不用虚词和选用什么样地虚词上,还表现在同一个虚词在语句中地大量连用上.五.运用虚词要注意地问题:辨析意义,注意搭配,适合环境,放置准确,防止滥用,防止残缺.六.文言虚词:1.之:结构助词,常常用在书面语里.2.之地用法:1.定于和中心语之间跟助词“地”地某些用法一样.当重心语是但音节形容词而主语是双音节词地时候用来调整音节“决心之大”2.在主语和谓语之间插入之字让整个成分变成名词成分:敌人之内阴险之残酷.3.“之地”在一个偏正结构里可以避免用一连串地“地”,显示多层定语地层次.战争地威力之最深厚地根源.4.之和所以结合成为“之所以”这样地固定格式,意思和作用相当于在谓语末尾加上“地原因”.5.之也可以只作书面语中地代词使用.主要是用来直待上文提到地事物,意思相当于他或者他们在句子里作宾语:便称之为《呐喊》.3.其:严格地说其是一个代词不是纯粹地虚词4.其地用法:1.表示所属,作定语.名副其实.2.作宾语,相当于“他或者他们.要注意这时候,其前面往往就是”使,令“等词,二是其常同后面地动词形成主谓关系:向其解释.3.须知,作为动宾结构中间地衬字,起到加强语气,调整音节地作用.5.所,助词.主要用法1.所跟及物动词构成名词性成分,如“所见,所闻”.2.有+所+双音节词,表示动作,行为,有一定程度地变化.“有所发现”3.“为……所……”“被……所……”是固定格式,表示被动意义,常用在书面语.6.以地用法:1.用于书面语也用于口语.2.介词:相当于:拿,用地意思.表示动作来意进行地凭借,后面必须有另外一个动词和他配合.“以相应党地号召”3.“给……以……”有给予地意思,是书面语格式,以把远宾语介绍给了近宾语.“给我们以巨大地影响”。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教案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教案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和意识。

1.2 教学内容修辞手法的定义和分类。

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分类。

实例分析法:分析修辞手法在实际文章中的应用。

第二章:比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比喻的定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比喻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比喻的定义和分类。

比喻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比喻的定义和分类。

实例分析法:分析比喻在实际文章中的应用。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比喻的练习。

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拟人的定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拟人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拟人的定义和分类。

拟人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拟人的定义和分类。

实例分析法:分析拟人在实际文章中的应用。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拟人的练习。

第四章:夸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夸张的定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夸张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夸张的定义和分类。

夸张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4.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夸张的定义和分类。

实例分析法:分析夸张在实际文章中的应用。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夸张的练习。

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反问的定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反问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反问的定义和分类。

反问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5.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反问的定义和分类。

实例分析法:分析反问在实际文章中的应用。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反问的练习。

第六章:排比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排比的定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排比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排比的定义和分类。

排比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6.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排比的定义和分类。

实例分析法:分析排比在实际文章中的应用。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排比的练习。

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对仗的定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对仗的能力。

7.2 教学内容对仗的定义和分类。

高二语文人教版下册知识点

高二语文人教版下册知识点

高二语文人教版下册知识点在高二语文人教版下册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

下面我将就其中一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章: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学习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某种意义。

拟人则是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特质,使得描述更具感情色彩。

夸张则是通过夸大手法来加强效果,使得表达更加鲜明。

掌握这些修辞手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能力。

第二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是我们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学习了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首先是识字、辨词,通过对古代汉字的了解,我们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其次是理解句子结构和语法,文言文的语法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我们通过练习加深理解。

最后是阅读篇章,通过阅读不同的文言文篇章,我们能够提高对古代文化和思想的理解能力。

第三章: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文本形式。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学习了现代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是理解主旨大意,通过抓住文本的关键信息,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其次是分析段落结构和语言运用,通过分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语言的表达方式,我们能够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最后是注重细节理解,通过仔细阅读文本中的细节,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细节含义。

第四章:作文作文是我们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学习了不同类型的作文写作技巧。

比如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提出清晰的主题,合理的组织结构,丰富的内容和准确的语言表达。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提高写作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使得文章表达更加流畅。

第五章:诗歌鉴赏诗歌鉴赏是我们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的诗歌作品。

通过了解诗歌的韵律、格律和意象,我们能够更好地领略诗歌的美妙之处。

修辞学 ppt课件

修辞学  ppt课件
• ……
• 那只灰画眉果然声音非常好听,比林黛玉棒多了。
• ……
• 但不少人对宝爷是有看法的。有人告诉我,宝爷是南下 干部,也是个知识分子,真名叫王宝山。王宝山是“老 运动员”了,每次运动,他一次也没逃脱。宝爷有个特 别的爱好,跟伟大领袖一样,极爱看《红楼梦》。 (赵焰《宝爷》
PPT课件
26
• 学习汉语修辞,不仅有助于人们提高话语 表达的效果,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 解话语、欣赏话语的修辞艺术。
PPT课件
32
• 9.职业言语修辞最后,本世纪的修 辞研究要进一步加强实用性,应用 于各行各业。
• 法律语言、外交语言、医务语言、 教学语言、商务语言等等既有共同 性,又有特色,其修辞因素和修辞 效果都值得研究。
PPT课件
33
• 新世纪的修辞学极其丰富多彩, 学习时要思路开阔,灵活应用,
努力提高自己的言语修养和话语
• 外国朋友学习修辞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 好地提高正确、有效地运用汉语的能力, 提高自己把话说好,把文章写好的能力, 提高准确理解和欣赏话语的能力。
• 我们则要弄懂其中的方法和规律,促进、 提高教学效果。
PPT课件
27
第二节 新世纪的修辞学
• 语言承载着社会信息无翼而飞,修辞使 语言承载的信息飞得更高,更远,飞向 全世界,飞进人的心灵,促进人类文明 的发展,推动社会不断前进。修辞在新 世纪将对社会发展,对提高人的言语修 养和社会能力起更大的积极作用。
• “as faithful as a dog ”(像狗一样忠
诚)。
PPT课件
23
• 三、对外汉语修辞学的研究目的和任务
• 从对比角度总结、归纳、阐释各种修辞手 段、修辞方法的结构、功能,侧重点在于 那些在修辞交际中容易引起误解的பைடு நூலகம்面。 其目的是为了揭示汉语修辞手段、修辞方 法的民族性。

比喻修辞拟人修辞教学教案

比喻修辞拟人修辞教学教案

比喻修辞与拟人修辞教学教案第一章:比喻修辞概述1.1 比喻的定义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生动、形象地表达意思。

比喻通常包括“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个部分。

1.2 比喻的类型直接比喻:直接用比喻词进行比较,如“他是我的明灯”。

间接比喻:通过暗示或象征的方式进行比较,如“她是团队的力量”。

第二章:拟人修辞概述2.1 拟人的定义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情感或行为,以便更生动、形象地表达意思。

拟人通常用于描绘自然、动物、抽象概念等。

2.2 拟人的类型直接拟人:直接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如“风儿在耳边低语”。

间接拟人:通过暗示或象征的方式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如“星星在夜空中闪烁着微笑”。

第三章:比喻与拟人的运用与区分3.1 比喻与拟人的运用比喻通过比较两个事物,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一个事物。

拟人通过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使读者产生更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印象。

3.2 比喻与拟人的区分比喻侧重于两个事物的相似性,而拟人侧重于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

比喻通常通过比喻词进行明确比较,而拟人则通过描述非人类事物的行为或情感来暗示其人性特征。

第四章:比喻与拟人在写作中的应用4.1 比喻在写作中的应用比喻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意图。

比喻可以帮助读者建立对新概念的直观理解。

4.2 拟人在写作中的应用拟人可以使抽象概念或非人类事物更具有生命力和亲切感,增加读者的兴趣和情感投入。

拟人可以用于描绘场景,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沉浸感。

第五章:比喻与拟人的创作练习5.1 比喻创作练习练习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尝试使用不同的比喻类型。

练习编写比喻句,注意使用恰当的比喻词和描述。

5.2 拟人创作练习练习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尝试使用不同的拟人类型。

练习编写拟人句,注意描述非人类事物的行为或情感。

第六章:比喻与拟人的作用与效果6.1 比喻的作用与效果比喻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抽象或复杂的概念更直观易懂。

常用的修辞手法

常用的修辞手法

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短语接连起来用。
01
例: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02
五、对比: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描述。
子给人民当牛马。
例:有的人
民的头上:“呵,我多伟大!”
例: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02
反复:为了强调某事物或感情,使同一词语或句子再次出现
01
夸张:为了突出某事物的特征,有意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我摸摸那条棉被……,简直象纸一样单薄。 可是当兵一当三四年,打仗总打了百十回吧,身上一根汗毛也没碰断。
反语:实际上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上的意思完全相反,用以加强幽默讽刺的表达效果。
01
例: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借代:不直接说出要描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东不行么?
添加标题
02
01
种类 1、特征代本体。包括用事物的特征、标志牌号、商标,以及有象征意义的东西。来代替人或事物,一般要求选取最鲜明突出、最有代表性的特征来作借体。 如: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 2、专名带泛称 如: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 3、处所代本体。包括以人事的处所,人的出生地、任职地、物品的产地等代替人或事物。 如:来“两杯龙井”。 4、部分代替整体 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5、具体代替抽象 如:枪杆子里出政权。
比喻的运用
(二)用来说明事理。运用这类比喻,大多着重于主、客体内部性质上的联系。
如:(文章)太做不行,但不做,却又不行 。用一段大树和四枝小树做一只凳,在现在,未免太毛糙,总得刨光它一下才好。但如全体雕花,中间挖空,却又坐不下来,也不成其为凳子了。

汉语修辞学

汉语修辞学

• 19世纪末期,修辞学开始复兴,20 世纪成为一们“显学”。这一时期 诞生了许多伟大的修辞学家,比如 爱 沃 ·阿 姆 斯 壮 ·瑞 查 兹 (Ivor
Armstrong Richards 1893—1979 、哈伊姆·佩雷尔曼和露西·奥布莱茨 -泰特卡的《新修辞学:论辩文集》 、斯戴芬·督尔门(Stephen Toulmin) 、柏克(Kenneth Burke) 、哈贝马 斯(Jürgen Habermas)等等。
《汉语修辞学》课程
第一章 修辞学概说
第二节 修辞学概说 主讲教师:陈汝东(教授)
五、修辞学传统
• 1、中国 • 汉语修辞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
以前,先秦诸子以及后世的文论著作中 蕴涵了丰富的修辞思想,比如先秦时代 的《鬼谷子》、汉代刘向的《说苑·善 说》。一般认为,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 的修辞学著作是宋代陈骙的《文则》、 魏代曹丕的《典论·论文》、西晋陆机 的《文赋》、南朝梁代刘勰的《文心雕 龙》、南朝梁钟嵘《诗品序》、唐代日 本僧人空海编的《文镜秘府论》等等。
公元前465年,古希腊的一个
殖民小岛上发生了一场民主革
命,它扩大了公民言语行为的
社会功能,人们可以通过论辩
决定社会事务。这一时期的重
要著作主要是亚里士多德

《修辞学》 。 课件作者:北京大学陈汝东教授,版权
2019/10/13
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贴、转载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修辞学代表人 物主要有伊索克拉底( Isocrates 436-
• 我国现代修辞学创立于20世纪初 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有王易《修 辞学》、《修辞学通诠》、唐钺 《修辞格》、陈望道《修辞学发 凡》、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 张志公《修辞概要》、王德春 《现代修辞学》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修辞”溯源

1、
出处
目前所见最早的修、辞连用: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 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易· 文言》) 乾·
2、释义
《说文》:修,饰也。从彡(sān三), 攸声。 段玉裁注:“从彡者,洒刷之也,藻绘之 也。”“不去其尘垢,不可谓之修,不加 以缛采,不可谓之修。” 《说文》:辞,讼也。 朱骏声《说文通训· 定声》:“按纷争、 辩讼谓之辞。”(本义:打官司的用语) 段玉裁注:“积文字而成篇章,积词而成 辞。”(引申义:所有言辞)
2)构成



(1)主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身份、职业、思想、修养等; 客观因素: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 临时性主观因素:处境、心情 (2)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 一般因素: 特殊因素:传媒因素、伴随因素
3)分类

语篇语境context -社会语境environment 语言因素的上下文和情景因素的上下文 外显性语境和内隐性语境



“我问你,你真觉得那首诗好吗?” 方鸿渐竭力不让脸上的笑漏进说话的声音里 道:“我只恨这样的好诗偏是王尔恺做的, 太不公平了!” “我告诉你,这首诗并不是王尔恺做的。” “那么,谁做的?” “是我做着玩的。” “呀!是你做的?我真该死!”方鸿渐这时 候亏得通的是电话而不是电视,否则他脸上 的快乐跟他声音的惶怕相映成趣,准会使苏 小姐猜疑。 (钱锺书《围城》)
题旨:说写的内容和立意的主旨(句、 段、篇) 情境:情景语境 题旨+情境=语境(六何:何时、何地、 何人、何事、何故、何如)

1、语境的性质、构成和分类

1)性质 语境是语言存在和使用的环境。 语言环境 言语环境 如:你别在这里含沙了 修辞是语言运用活动,修辞的语境是言语环境。





5、组合说

总之,一切修辞手段都可概括为组合, 一切修辞现象都是言语组合形式的生动 表现。

(刘焕辉《修辞学纲要》,百花洲文艺1993年版)

常规修辞源于语音、语义以及话语结构 的一般组合;艺术修辞源于语音、语义、 汉字以及话语结构的特殊组合。◆
(四)广义修辞与狭义修辞






(二)修辞是对语言文字一切可能性的利用



修辞不是语言因素,但语言因素的一切特点 和规律都可以为修辞者所用;修辞不是语言材料,但 修辞必须充分而有效地利用语言材料。 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所谓语言文字的 可能性,一半便是这些语言的习性。另一半是体裁形 式的遗产。”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 后者如藏词、用典、仿词等的构成,用得较 少;前者广为采用,涉及方方面面,如双关、倒装、 对偶、顶真、排比等等辞格的构成。◆
三、修辞的原则
一)基于主体的修辞原则

1、合作原则

2、礼貌原则
二)基于语境的修辞原则
1、适应性原则 话随境发 语随境迁 言随境止


2、能动性原则
改善语境 利用语境 创设语境

三)基于话语的修辞原则
1、经济原则 话语简洁 方式简便

2、审美原则 语言美//言语美(修辞美) 形式美、内容美、形式内容统一美 含蓄准则 幽默准则 创新准则



“修辞”连用的意思:
一说修理文教:“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 也,辞谓文教,诚则为诚实也;外则修理 文教,内则立其诚,内外相成,则有功业 可居,故云居业也。” (唐· 孔颖达) 一说修饰言辞:“修辞立其诚,修其内则 为诚,修其外则为巧言。” (宋· 王应麟《困学记闻· 易》)


(三)几种修辞观

2、语境与修辞
1)制约和影响语言材料的使用及其使用 方式
稻香村粮店


百草药店
2)帮助和实现修辞的传情达意
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 儿孙个个都成贼,偷来蟠桃奉至亲。


(1)小学语文考卷上有一道阅读题,大意是讲一位 母亲为了孩子吃尽了苦,最后去世的事。阅读后,要 求学生在一年后的清明节对这位母亲说几句心里话。 某小学生这样写道:“祝妈妈清明节快乐,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2)解放军叔叔一个个匍匐前进,就像一条条绿色 的青虫在地上蠕动。 (3)我弟弟新剃了一个光头,就像少林寺的小秃驴 一样。 (4)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池塘的蝌蚪在晒 太阳。
(三)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总之,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不应是仅仅 语辞的修饰,更不应是离开情意的修饰。” “凡是成功的修辞,必定能够适合内容复杂的题旨, 内容复杂的情境,极尽语言文字的可能性,使人觉得 无可移易,至少说写者自己以为无可移易。” “语言文字的可能性可说是修辞的资料、凭藉;题旨 和情境可说是修辞的标准、依据。”


各类修辞方法中利用“语言的习性”的非常 普遍,涉及方方面面。 如常见的修辞格中,押韵、复叠等主要利用 了语音特点,倒装、省略、排比、跳脱等主 要利用了语法特点,析字、联边等利用了文 字特点,比喻、映衬、比拟、夸张、借代等 主要利用了语义特点,顶真、反复、同异、 顾名等利用了词汇特点,移用、双关、对偶、 飞白、错综等则综合利用了多方面的特点。 (1)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对联) (2)阿里山瓜子,一嗑就开心。(广告语)
辞的看法》)
4、调整(或加工)说

“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主要是为 着意和情,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 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修辞学,就是对加工的语言现象和加工 活动所作的分析、综合、解释的科学。
(吴士文《修辞讲话》,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
(1)修辞是语言运用 言语表达; 言语表达+言语接受=言语交际 (2)修辞是信息行为 言语信息行为 一切信息行为 以语言为基础的:总统亲吻儿童,投桃报李 不以语言为基础的:早生贵子;送钟;送伞
二、修辞的特点

(一)修辞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思想内容和 言语形式的矛盾
语言的内容是语义,形式是语音和文字 (书面语的形式); 修辞的内容是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修辞的形 式是语言的运用形式。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陆机《文赋》) 言和意、辞和情之间的矛盾是普遍的、永恒的,语言 的痛苦是许多人人生最大的痛苦。(语言的痛苦实际 上就是修辞的痛苦 二、修辞的特点◆ 三、修辞的原则◆
第一章
一、修辞的含义
修 辞
(一)“修辞”的四种含义
1、修辞行为 2、修辞现象 3、修辞方法 4、修辞学




(1)文理自然而又姿态横生,这个境界不是 随随便便就能达到的,是要经过长时间的锻 炼才能接近的,所以不是取消修辞,而是要 用加倍的力气去修辞。 (2)要把修辞学推向前进,关键在于研究 “消极修辞”,研究那些一开口说一动手写 就会碰到的修辞现象,做出的成果必须对说 和写(甚至在说写之前的思考中)有实际指 导意义。 (3)说具体一点,修辞就是提高语言表达效 果的原则、方法、规律和规则的总和。 (4)修辞就是使我们能够最有效地运用语言, 使语言有说服力的一种艺术或规范的科学。

修辞是为了有效地表达意旨,交流思想 而适应现实语境,利用民族语言各种因 素以美化语言。

(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河北教育1993年版)
3、选择(或同义选择)说

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 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这样一个工作过程。
(张志公《语言是一个选择过程》)

修辞,照我的看法,应该是在“各种可供选择 的语言手段之间——各个(多少是同义的)词 语之间,各种句式之间,各种篇章结构之间, 各种风格(或叫‘文体’、‘语体’)之间进 行选择,选择那最适合需要的,用以达到当前 的特定的目的。 (吕叔湘《我对于修



利用“体裁形式的遗产”构成的修辞方法虽 然不如利用“语言的习性”构成的修辞方法 多,但也不在少数,主要有引用、藏词、仿 拟、反语、节缩、转类等有代表性的几类。 引用基本上是原话照搬,藏词则是将现成的 话隐藏一部分,用出现的部分来表示被隐藏 部分的意思,如放长线渔具店的放长线表示 “钓大鱼”,仿拟是照着现成的言语形式仿 造一个新的形式,如由“阔人”仿出一个 “狭人”,反语、易色、别解、节缩、析词、 转类等修辞格则是对原形式的意义、形式或 用法作一定改变后使用。
1、 修饰说 “修辞就是修饰词语,充分发挥语言的 交际功能。”

(《修辞学》,第2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 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修订版)
2、美化说


修辞之事,乃欲冀文辞之美。
(王易《修辞学通诠》,神州国光社193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