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学案
《诗两首》教案1
《诗两首》教案1教学目标:1. 理解两首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分析两首诗的文学技巧和结构特点。
3. 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第一首诗:《静夜思》2. 第二首诗:《登鹳雀楼》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歌知识,提醒学生诗歌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两首诗《静夜思》和《登鹳雀楼》。
二、第一首诗《静夜思》的学习(15分钟)1. 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解读诗歌内容,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3. 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4. 探讨诗歌的文学技巧,如修辞手法、意象运用等。
三、第二首诗《登鹳雀楼》的学习(15分钟)1. 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解读诗歌内容,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3. 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
4. 探讨诗歌的文学技巧,如修辞手法、意象运用等。
四、诗歌鉴赏活动(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首诗进行鉴赏分析。
2. 各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鉴赏结果,分享他们的理解和感悟。
3. 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诗歌。
五、创造性写作(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或场景,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 让学生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对所描述景物或场景的情感和思考。
3.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记录他们的回答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诗歌创作,对他们的写作能力进行评估。
六、诗歌分析与比较(15分钟)1. 将两首诗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2. 引导学生关注两首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并探讨它们如何体现诗人的思想感情。
3. 讨论两首诗的文学价值和历史背景,了解古代诗歌的社会意义。
《诗两首》教学参考(优秀3篇)
《诗两首》教学参考(优秀3篇)《诗两首》教学参考篇一2、古诗两首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过程和方法】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大体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妆、滨、裁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4、抽读、齐声读三、学习《咏柳》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2、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
齐读课题:咏柳:咏即赞美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句(1)碧玉:绿色的玉妆:打扮一树:满树万条:枝条多绦:一种丝带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2)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引导学生想象,春天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近碧玉)(3)朗读5、交流汇报3、4句:(1)细叶:细细的嫩叶似:好像裁:裁剪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2)思考: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3)指导朗读6、朗读全诗,感悟诗境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反复朗诵,体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感情。
1《诗两首》学案.doc
1.《诗两首》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2、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作者诗歌中包含的情感。
【学法指导】反复朗读,再用心感悟、品味。
—、背景知识1. 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
原名戴梦鸥。
笔名艾昂甫、江恩等。
浙江杭县人,祖籍南京。
现代诗人。
《雨巷》是他的代表作,叶圣陶赞许作者“替新诗的咅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由此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徐志摩(1897〜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
浙江海宁县濮石镇人。
名章坊,后改名志摩。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先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兼任南京中央人学教授。
徐志摩是难得的诗人,诗思绮旎,结构多变,富于创新,出语时喉节里涌动着一股非真诗人莫有的豪情。
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文学月刊,围绕这个刊物并创作诗歌风格相似的一群新人,被称为现代诗派。
20世纪30年代屮期是现代诗派的鼎盛时期。
它是对象征诗派与新月诗派变革性的继承与发展,它的核心是象征主义。
2. 写作背景《雨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
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再别康桥》: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 FI。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1920年10刀一1922年8刀,诗人曾游学于此。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qiwan海zao chou 怅;夜liao 四.读准下列字音撑伞彳亍彷徨河畔荡漾青荐满载消散似乎三、辨析形近字藻躁臊、,口探燥操漫su ___ shengxiao________ 斑Ian ___________ ________ rou颓圮篱墙• • •长篙沉淀• •似的■婉宛的转折点。
《诗两首》的教案
《诗两首》优秀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诗歌。
(2)理解两首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分析两首诗歌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两首诗歌。
(2)学会欣赏诗歌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2)领略诗歌中所蕴含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李白、杜甫(2)时代背景:唐朝(3)诗歌类型:山水田园诗、边塞诗2. 诗歌内容分析:(1)《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描绘了寂静的夜晚,以景托情,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2)《登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自身遭遇的感慨,通过描绘重阳节登高的场景,抒发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理解。
(2)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诗歌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手法。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意境体会。
(2)诗歌的文学鉴赏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简介诗歌背景,为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诗歌中的字词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鉴赏:(1)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2)分析诗歌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手法。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价值。
五、课后作业1. 背诵两首诗歌。
2. 写一篇关于两首诗歌的感悟或鉴赏文章。
3. 推荐一首类似的诗歌,并简要介绍其背景和特点。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九年级语文诗两首教案优秀5篇
九年级语文诗两首教案优秀5篇精心整理九年级语文诗两首教案,希望这份九年级语文诗两首教案优秀5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
更多九年级语文诗两首教案资料,在搜索框搜索九年级语文诗两首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 把握诗中的意象2 能够结合诗中的意象构设画面,体悟诗中作者的感情3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能找到记忆的恰当方法4 能够结合该篇自己创设意象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准确理解诗中的意象,有感情地朗读难点:学以致用,自如想象,创设新意象三、教学用具多媒体四、教学过程:课前播入《乡愁》曲,创设氛围(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一:同学们有没有三五天或较长时间的离开家、离开过父母?你想家了吗?想家时是什么感受?生列举,师述同感,引出小诗:“……异乡的路上,家是一盏灯;异乡的夜晚,家是一个梦,如何也圆不了,想家的心情。
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眸的憧憬;想家的心情,谁都感觉得到,谁也说不清。
”——王慧敏《想家的心情》(媒体配乐) 是啊,想家的心情,谁都说不清。
同学们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呢?(媒体示图)尤其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的阻隔,亲人们长期不得相见,那才是真正的愁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导入二:,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
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两首》教案设计(通用17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两首》教案设计(通用17篇)七年级语文上册《诗两首》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①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 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
阅读冰心表现母爱的诗篇。
查阅有关冰心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金色花》《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味诗歌感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
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和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导入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
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
现在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
(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诗——《金色花》。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叫、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检查生字词(可用大屏幕投影)朗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
(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诗两首》学案共3篇
《诗两首》学案共3篇《诗两首》学案1《诗两首》学案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文学的重要分支。
在文学史上,每个时代都有经典的诗人和诗作。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两首诗,分别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和宋朝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宋两个时代的风貌,也能深入体悟诗歌的艺术魅力。
一、《琵琶行》1.1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诗人。
他出身于官僚家庭,曾任宰相,但因不合皇帝意见而被贬谪。
白居易诗歌清新而意境深远,被誉为唐代史诗、政治诗的代表。
1.2 诗歌赏析《琵琶行》是白居易晚年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叫做王昭君的美女,她不幸被迫嫁给异族领袖,受尽刑责和折磨。
她通过自己的琵琶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和对故国的思念,感动了异族领袖,最终成功逃回了自己的国家。
这首诗通过对王昭君的形象塑造,展现了白居易对爱情、忠诚和民族感情的思考。
诗中的琵琶既代表了王昭君的良心和情感,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
通过琵琶的音乐和王昭君的故事,白居易向世人表达了对自己母亲和对中华文化的无尽眷恋。
1.3 教学建议教学重点:了解《琵琶行》的创作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阅读和理解诗歌的方法,分析和鉴赏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价值。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诗歌鉴赏和作品对比。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唐朝的历史背景和诗歌的创作特点。
第二步: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文学成就,概括《琵琶行》的主题和内容。
第三步: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如字词精妙、语言生动、情感细腻、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等。
第四步:通过诗歌鉴赏,加深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步:其他作品对比,比较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二、《青玉案·元夕》2.1 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民族英雄和诗人。
他的诗歌表达深刻而富于激情,描写了战争、爱情、家国等各种人生情感。
九年级下《诗两首》教案
九年级下《诗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诗两首》的作者、背景及主题。
(2)能够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体会诗歌的美感。
(3)能够背诵并默写课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诗歌,培养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中的美好情感,提升个人情感素质。
(2)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理解与欣赏。
(2)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诗歌深层次意义的理解。
(2)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两首》的作者、背景及主题。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欣赏的学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
(2)学生通过注释、查阅资料,解决生字词及难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培养文学素养。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感悟,进行互动交流。
5. 背诵与默写:(1)学生集体背诵课文。
(2)教师随机抽取学生默写课文。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分析鉴赏。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诗歌分析鉴赏能力和读后感写作水平。
3. 背诵与默写评价:检查学生的背诵和默写情况,评估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诗歌朗诵活动,让学生在朗诵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邀请文学爱好者或诗人到校进行讲座,分享诗歌创作和欣赏的经验。
3. 开展诗歌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自己的诗歌。
《诗两首》教案1
《诗两首》教案1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诗歌。
(2)理解两首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分析两首诗歌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2)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诗歌。
(2)理解两首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分析两首诗歌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诗歌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2)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两首诗歌的内容、背景和创作特点。
(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两首诗歌,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诗歌的基本知识。
(2)简介本节课将要学习的两首诗歌。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两首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诗歌的背景和作者,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探讨两首诗歌的异同之处。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首诗歌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
(2)学生通过示例,尝试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提醒学生课后复习和巩固。
五、课后作业:1. 背诵两首诗歌。
2. 写一篇关于两首诗歌的鉴赏心得体会。
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其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其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对诗歌的理解深度。
《诗两首》学案
《诗两首》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自学提纲1、请简要介绍《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2、你觉得需要注音解释的字词有哪些?3、请自由朗读两遍,然后请几位同学进行随堂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好。
4、经过朗读比赛,请大家谈一谈作者认为当“生活欺骗了你”后应以怎样的态度面对?(第一节:面对挫折不悲伤;第二节:坚信未来是光明的(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5、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句诗的含义?6、《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三、自主学习(要求教师走动巡视,指点指导)1、个人自主完成2、反复朗读。
四、自学交流展示1、作者简介——黑板展示2、疏理字词——黑板展示3、3抽取4个人比赛——指定;4个人自主完成——黑板标注;5、6小组合作,抽取4人交流——指定;五、教师小结六、附注迁移积累仿句练习仿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节,续写下面的诗句。
假如生活捉弄了你,不要,不要!第2课时一、自学提纲1、5分钟背诵比赛:《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看谁背的快?2、请2个同学朗读《未选择的的路》,看谁读得好?3、请简要介绍《未选择的的路》的作者:4、《未选择的的路》共有几小结?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一节:伫立林间岔道口;二节:选择幽寂之路;三节:路径绵长难折返;四节:人生之路不回头)5、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生命之路,人生之路)6、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
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
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7、感悟哲理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二、自主学习(要求教师走动巡视,指点指导)三、自学交流展示1、2、3、4个人自主完成——指定;5、6、7小组探究,派代表完成——黑板标注。
九年级下册的语文《诗两首》教案指南五篇
九年级下册的语文《诗两首》教案指南五篇九年级下册的语文《诗两首》教案指南五篇教案也是艺术,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
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九年级下册语文《诗两首》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九年级下册语文《诗两首》教案1教学目的: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使学生了解新诗的特点。
3、引导学生体验新诗的意境及思想内容。
4、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难点:⒈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使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本诗的思想内涵。
⒉象征的表现手法。
⒊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
2、讨论法。
教学设想:1、引导学生了解艾青新诗创作的特点及本诗的写作背景,为学生准确理解这首诗奠定基础。
2、注重朗读。
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意。
3、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品味重点诗句,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
4、课堂上给学生更多自我表现的空间,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以朗读为主,让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诗歌深层含义。
故此,学习方法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课时安排:教学步骤:课前布置:A、搜集诗人的有关材料;B、查阅有关抗日战争的史料;C、选阅一些爱国诗歌,准备朗读比赛;一、检查学生课前作业的完成情况。
二、导入新课: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
曾有人掠夺它而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披肝沥胆。
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
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随着诗中所迸发的爱国情感的火花而燃烧。
(板书:我爱这土地)运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抗日战争的镜头和图片,学生谈自己的感想。
《诗两首》教案1
《诗两首》教案1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分析两首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能够解读并欣赏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1)杜甫的《月夜忆舍弟》(2)李清照的《如梦令》2. 教学重点:(1)理解两首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分析两首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歌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向学生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两首诗歌及其作者。
2. 诗歌讲解:(1)讲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a. 背景介绍b. 诗句解析c. 主题和情感分析(2)讲解李清照的《如梦令》:a. 背景介绍b. 诗句解析c. 主题和情感分析3. 诗歌欣赏:(1)引导学生欣赏两首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感悟和欣赏。
四、课堂练习1. 根据课堂讲解,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结合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练习。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两首诗歌,加深对诗歌主题和情感的理解。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诗歌感悟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准确性以及与同学的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阅读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深度和创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诗歌朗诵活动,让学生通过声音的表达来感受诗歌的美。
2. 邀请诗人或文学爱好者来校进行讲座,分享诗歌创作和欣赏的经验。
《诗两首》学案
糠糟)、三层鲜明的对比(大而富的楚国与小而贫的宋国),使楚王不得不称善
”。第三步则是在义胜理足的基础上以实力战胜公输,以智慧揭露公输
我知所以距子”的阴谋诡计,正告楚王宋国早有防御,迫使楚王放弃袭
宋的计划。文章充分表现了墨子的勇敢和反攻伐的主动精神。
总之,《公输》以假设、类比和推理的方法巧妙说理,透辟有力,特别是运
3. 下列对诗歌含义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更多精彩推荐:初中>初三>语文>初三语文教案
格。 二、结构内容 全文共 22 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交代墨子出使楚国的缘由。第二部分:(2~12):墨子以激将 法说服公输盘。第三部分:(13~16):墨子能言善辩,初步说服楚王。第四 部分:(17~22):墨子以超人的智慧和勇气,说服公输盘,并迫使楚王暂时 取消了攻打宋国的计划。 文章开头先介绍事情的缘由,中间部分详细叙述了墨子与楚王和公输盘斗 争的经过,最后一部分清楚地介绍了事情的结局,脉络清晰。 三、严密的逻辑性 《公输》一文记述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体现了墨子的非攻思想和实践 精神。文章通俗平易,朴实无华,特别讲究逻辑的严密和说理的充分。 墨子首先从道理上说服公输盘。攻城杀人是不义的行为,墨子以献金请公 输助杀辱己之人,从而引出公输的话吾义固不杀人”,以子之矛攻子之 盾,指责公输四个不义的表现,指出其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弓弩齐发,步步进逼,使公输退无余地,理亏而折服。这是止楚攻 宋的关键性的第一步。第二步是以楚王攻来如弃贵偷贱的荒谬之举,来说服 楚王。巧设三个生动的比喻(舍文轩而窃敝舆,舍锦绣而窃短褐,舍梁肉而窃
用欲擒故纵、诱敌入套的技巧,不仅使文章逻辑严密、说理充分,而且增强
第二课《诗两首》导学案附答案
《诗两首》学案(第一课时)雨巷【学习目标】1.能说出重点文学常识;2.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体会意境,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3.分析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重点把握象征、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4.反复诵读并背诵这首诗。
【课前自学】预习指要1.初读课文,利用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2.再读课文,划分节奏,标出韵脚,反复诵读,力争背诵;3.阅读下面的文学常识并记住重点;4.知道象征、重叠和反复手法的概念;5.完成下面的检测题,有余力的同学可思考探究题。
知识链接文学常识: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
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望舒是他给自己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而潇洒。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相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
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
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表现手法简介:1.象征:拿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的一种写作技法。
2.重叠:相同的字`词`句,在诗中重叠地出现,叫作重叠。
3.反复:用相同的字`词`句`段,重复的出现在诗中,叫作反复。
预习检测1.看拼音写汉字Huángwǎnchόuliáo彷()凄()()怅寂()Huángwǎntìliáo惊()()惜()傥 ( )廓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彳亍..:颓圮.:【课堂诵读】听录音——自由朗读——范读(个人或小组)——点评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体现感情基调。
【课堂探究】1.找出诗歌中的意象,仔细读诗句,说说这些意象各有什么特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雨巷:悠长寂寥姑娘:美丽、高洁、冷艳、愁怨、哀婉我:孤独、彷徨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2.朗读第一节和第七节,找出其不同,说说这种重叠与反复手法的运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6.《诗两首》学案
6.《诗两首》学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能力目标: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把握诗歌的主题。
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德育目标: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诵读。
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学法指导:1.诵读法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3.比较阅读法如将余光中与席慕蓉同类题材(抒写乡愁)诗歌进行比较。
一、导语设计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
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
今天,我们——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
(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投影:艾青和《我爱这土地》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
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
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
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
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
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
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
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两首学案(九年级语文)
1.《诗两首》教案教师寄语:个人的难过与欢喜,一定交融在时代的难过与欢喜里。
——艾青“就算生在异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感觉诗歌的节奏,理解、体会诗歌的境界和深刻的意蕴。
掌握诗歌的意象,领悟其象征意义。
3.品尝诗歌富裕表现力的语言。
4.体会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育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要点:理解诗歌意象,领会诗人诚挚的感情。
学习难点:感觉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掌握诗歌主题。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文学知识填空1.艾青作(1910~1996),原名,浙江金华人。
,确立了在诗坛的地位。
作品有1932年归国,在狱中写成诗等。
主要诗作还有抒怀长诗等。
2.余光中(1929~)今世诗人和。
湖南衡阳人。
现居。
主要作品有《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
二、理解研究1.一首优异的诗歌,常常会合中抒发人类的某种美好感情,表达某种看法,《我爱这土地》抒发了;《乡愁》咏叹了。
2.《我爱这土地》升华主题的句子是哪几句?3.有人说,《乡愁》两次写到对母亲的想念,显得有些重复,使全诗不简短,所以第三节能够删去,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三、合作释疑1.《我爱这土地》诗人为何不用“肌理丰盈”之类的词而用“沙哑”形容鸟儿的歌喉?从中你可领会到什么?2《.我爱这土地》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拂晓”有哪些深刻的含义。
联合时代特点,谈谈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我爱这土地》诗句“而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化在土地里面。
”有何深意?4.“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感情,但在《乡愁》诗里,它转变成了详细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变的?5.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如何跟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四、课内精读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以后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墓地/我在外面/母亲在里头而此刻/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1.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分别写什么内容?2.诗中运用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有什么共同特点?3.以下对诗歌含义剖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激烈要求两岸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两首》学案
教学目标
1,品读诗之韵律,品味诗之意象,领悟诗之意境,体悟诗之真情;
2,培养学生欣赏诗歌能力;
3,知人论世体悟作者情怀,引发共鸣,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理解“雨巷”、“丁香”等意象意义,诵读中欣赏《雨巷》音乐性;
2,体会“云彩”、“金柳”、“柔波”等意象的清新感,把握真挚情感,欣赏优美意境,体味音乐美。
一、查阅资料,了解常识
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
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
笔名艾昂甫、江思等。
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
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
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
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现代诗人、散文家。
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
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
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
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1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泥格式和韵律。
现代诗的发现可以追源到清末,当时,一些从西方引进的诗作已开始用白话进行翻译,但是这些作品量不是很大,所以鲜为人知。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
现代诗主要流派为新月派、九叶派、朦胧派。
新月派。
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
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
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二、注音
寥()彳亍()()圮()荇()溯()笙箫()()
三、预习课文
1,反复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2,《雨巷》:
a,能否将第四节“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中的“飘”字改为“走”字?为什么?
b,第六节描写这位姑娘逐渐消失时用了个状语“在雨的哀曲里”,可否将此短语去掉?
c,诗中写这位姑娘的眼光时,两次用了“太息”这个定语,有什么好处?
d,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最主要的是哪两个?怎样理解和欣赏这两个意象?
e,体会重复和反复手法的运用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3,《再别康桥》:
a,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有何作用?
b,分析第二节的写作特点。
c,诗中描写的意象与诗人的情感是如何融在一起的?
d,本诗的形式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课后练习
1,下面对《雨巷》内容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人在第一节中描绘了多雨的季节,幽深的小巷和孤独的自己,交代了主人公凄凉的处境。
B诗人将姑娘比作丁香,是想用丁香的美丽、柔弱和香气幽怨的特点来抒发自己的情思。
C姑娘的孤独和“太息”实际上反映了“我”内心的压抑和失落。
D雨在诗中是凄凉的象征,凄凉的雨使作者所渲染的哀怨表现的更加浓烈。
2,下面对《再别康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余音袅袅。
B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完美的色彩变幻的意象组合成美好的康桥风光图。
C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每个诗句基本上字数一致,匀称,和谐,于清新活泼中球整齐。
D这首诗极好地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独特的美学追求,但唯美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品思想内容的表述。
4,
5,
素材积累
1,戴望舒诗歌名句
①听鲛人的召唤,|听木叶的呼吸!|风从每一条脉络进来,窃听心的枯裂
之音。
《秋夜思》
②林梢闪着颓唐的残阳,|它轻轻地敛去了|跟着脸上浅浅的微笑。
《印象》2,徐志摩诗歌名句
①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清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②我是天空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偶然》
五、写作背景
《雨巷》
背景: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
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汇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再别康桥》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
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
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
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