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解表药
第五章 解 表 药
5.不良反应
①中枢抑制 嗜睡、工作效率↓、深睡。 ②较大剂量消化道反应 食欲减退、腹胀。 ③肌注可致过敏反应。
葛根
1.功效升阳解肌退热、透疹止泻、除烦止渴。 2.化学成分 黄酮类(大豆甙、大豆甙元、葛根 素、大豆素-4′,7-二葡萄糖甙、葛根素-7-木糖甙、 4′,6′′-O-二乙酰葛根素、4′-甲氧基葛根素等)。
肝脏在血清中转氨酶有20多种,常用的:丙氨酸转氨酶 (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肝内酶活性比血清中约 高100倍,故只要有1%的肝细胞坏死,即可使血清中酶活性 增高1倍,因而为who推荐的最敏感的肝功能检测指标之一 ,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均可导致alt增高,但其增高 幅度不一定和肝细胞损伤程度成正比; ast,此酶在心肌中含量最高,其次为肝脏,当大块 肝组织细胞坏死,线粒体中的astm释放出来,血清中ast可 明显升高。 alt与ast是诊断肝脏疾病最常用的酶,但因其在多种肝外 疾病和胆道疾病时也可升高,因此它对肝病的诊断特异性 不高,针对这一问题,血清酶ast/alt比值在临床上的应用 逐渐受到重视。
① 有效成分 皂甙元a和d、柴胡醇、α -菠菜甾醇。 ② 作用 ·降血脂 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酯(在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 身上)。 ·保肝 对CCl4、酒精、伤寒疫苗、卵黄、霉米、D-半乳糖胺等所致 肝功能障碍有保护作用。表现:转氨酶降低,肝功能恢复、肝损伤减轻。 ③ 机理 ·皂甙对生物膜的直接保护作用。 ·皂甙可使血浆中ACTH增加→糖皮质激素分泌↑ ·利胆 胆汁排出量↑,胆汁中胆酸、胆色素、胆固醇浓度 ↓
(1)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麻黄碱中枢兴奋 皮层、皮层下中枢→精神
兴奋、失眠、兴奋呼吸、血管运动中枢。 (2) 强心、升压:· 有效成分 麻黄碱。 · 机理 兴奋β-R和α2-R 。
中药功效汇总2011
第五章解表药(一)、辛温解表药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发汗解表温经通脉温阳利水温通胸阳温中散寒)紫苏:发散风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发散风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祛风解表透疹止痒炒炭止血)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白芷: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藁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西河柳x: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第十三章消食药山楂1:消食化积活血散瘀(123焦三仙)麦芽2:消食和中回乳疏肝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鸡内金:运脾消食固精止遗化坚消石神曲3▲:消食和胃稻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二)、辛凉解表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止痛淡豆豉●:解表.除烦浮萍x: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x第十四章驱虫药使君子:杀虫消积(蛔蛲,小儿疳积)苦楝皮:杀虫疗癣(蛔蛲钩虫)槟榔: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绦姜片蛔蛲钩)贯众:杀虫清热解毒止血(炭)(钩绦蛲)了解:雷丸●:杀虫消积(绦虫,小儿疳积)南瓜子●:驱绦虫(绦蛔钩血吸,润肠通便)鹤草芽●:驱绦虫(泻下)榧子x:杀虫,润燥(肠肺燥)第六章、清热药(一)、清热泻火: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天花粉:清热生津清热润燥消肿排脓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名词解释解表药
名词解释:解表药1. 引言解表药是中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用于解除表面症状的药物。
表面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痛、咳嗽、鼻塞等,常见于感冒、流感等疾病。
解表药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体温、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表面症状等方式来缓解疾病症状,促进病情康复。
2. 解表药的分类根据中医药理论,解表药可以分为外感解表药和内伤解表药两大类。
2.1 外感解表药外感解表药主要用于治疗感冒、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等由外邪入侵所致的疾病。
常用的外感解表药有羌活、防风、藿香等。
这些药物具有辛散发散、温通解表的作用,能够促进汗液排出、舒展经络、缓解恶寒、发热等表面症状。
2.2 内伤解表药内伤解表药主要用于治疗寒热错杂、阳明互结等由内伤引起的疾病。
常用的内伤解表药有黄连、黄芩、黄柏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解表的作用,能够降低体温、清除病邪、改善表面症状。
3. 解表药的作用机制解表药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调节体温解表药能够通过调节体温来缓解发热、恶寒等症状。
在感冒等疾病中,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外邪的刺激而失去正常调节功能,解表药可以通过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促使体温回归正常。
3.2 促进血液循环解表药能够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来改善表面症状。
在感冒等疾病中,表面症状常伴随着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解表药可以通过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等方式来改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头痛、鼻塞等症状。
3.3 缓解病情解表药能够通过缓解病情来促进病情康复。
在感冒等疾病中,表面症状常伴随着身体不适、乏力等症状,解表药可以通过改善表面症状,减轻身体不适感,提高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促进病情康复。
4. 解表药的应用解表药广泛应用于感冒、流感等疾病的治疗中。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解表药进行治疗。
4.1 感冒的治疗感冒是一种常见的表面症状性疾病,常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症状。
治疗感冒时,常用的解表药有羌活、防风、藿香等。
这些药物能够缓解发热、恶寒等症状,促进汗液排出,改善患者的病情。
解表药(辛温解表)
荆芥 《本经》
4.吐衄下血。 本品炒炭,其性味已由辛温变为苦涩平和,
长于理血止血,可用于吐血、衄血、便血、 崩漏等多种出血证。 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常配伍生地黄、 白茅根、侧柏叶等药;治血热便血、痔血, 每与地榆、槐花、黄芩炭等药同用;治妇女 崩漏下血,可配伍棕榈炭、莲房炭等固崩止 血药。
41
防风 《本经》
2.风疹瘙痒。 辛温发散,能祛风止痒,可以治疗多种皮肤
病,其中尤以风邪所致之瘾疹瘙痒较为常用。 本品以祛风见长,药性平和,风寒、风热所 致之瘾疹瘙痒皆可配伍使用。
42
防风 《本经》
3.风湿痹痛。 辛温,功能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为较常用
之祛风湿、止痹痛药。 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挛急者,可配伍
25
桂枝
【用法用量】 煎服,3~9g。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
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 当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处方用名】桂枝、川桂枝(洗净,晒干, 切碎用)
26
桂枝【方剂举例】
桂枝汤(《伤寒论》):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治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口不渴 等。
此外,取麻黄散寒通滞之功,也可用治风寒痹证, 阴疽,痰核。
14
麻 黄【适应证】
1.风寒感冒。 2.咳嗽气喘。 3.风水水肿。
15
麻黄
【用法用量】 煎服,2~9g。发汗解表宜 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麻黄绒作用缓和。
【使用注意】 本品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 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
草质茎。
9
麻黄
10
麻黄
【药性】 辛、微苦, 温。 归肺、膀胱经。
《中药药理学》第五章解表药授课教案
《中药药理学》第五章解表药授课教案第五章解表药第一节概述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解表药性温或凉,味辛。
性能发散,使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解,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兼有止咳平喘、透发疹毒、利水消肿、祛风湿、排脓等作用。
主治各种外感表证。
表证主要是外邪侵犯人体的浅表部位所致的一类证候。
表证有风寒和风热两种,解表药相应地分为辛温解表药(发散风寒药)和辛凉解表药(发散风热药)两类。
风寒证主要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基本症状;风热证主要有发热、微恶风、咽干、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等基本症状,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及急性感染性疾病初期的症状。
现代研究证明,解表药药理作用广泛,包括发汗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过敏及升压、保肝、利胆、提高免疫功能、平喘、祛痰、利尿等。
一、主要药理作用1.发汗作用《内经》曰:“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因而,直至今日,解表法又称汗法。
解表药多具有发汗作用,尤以辛温解表药的发汗作用强。
现代医学将出汗分为温热性出汗和精神性出汗。
研究认为解表药所引起的发汗多属于温热性发汗。
麻黄碱能使处于高温环境中的人出汗快而多。
麻黄汤、桂枝汤“温服”、“温覆”。
发汗是蒸发散热的方式之一,除维持正常体温外,还有利于机体排泄部分代谢产物。
机制可能有:直接影响汗腺功能,增加汗腺分泌;通过促进或改善血液循环而促进发汗;另外,解表药也可通过兴奋外周α受体而促进汗液分泌。
2.解热作用本类药物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使实验性发热动物升高的体温降低,如柴胡、防风、葛根、桂枝等均有一定程度的退热效果,其中以辛凉解表药的解热作用更加显著。
有些药物还能使正常动物体温下降,如柴胡皂苷、麻黄挥发油、葛根素、细辛挥发油等。
解表药解热或降温的作用方式为:(1)通过发汗或促进发汗,如麻黄、薄荷、桂枝等;(2)通过扩张皮肤黏膜血管增加散热,如生姜、薄荷、桂枝等;(3)通过影响脑内活性物质(cAMP、PGE)进而影响中枢的体温调节功能;(4)通过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而使体温下降。
中药学:解表药PPT(大学时张廷模教授课件)
特点: 特点: 1、主要用于身半以上风湿痹痛 、 2、药性辛燥,为风药中燥剂 、药性辛燥,
藁 本
一、祛风散寒--风寒表证, 祛风散寒 风寒表证, 风寒表证 颠顶头痛 颠顶痛,非此不能治。 颠顶痛,非此不能治。 张元素) (张元素)
二、胜湿止痛--风寒湿痹证 胜湿止痛 风寒湿痹证
白 芷
风寒表证, 一、祛风散寒--风寒表证,头痛 祛风散寒 风寒表证 表证兼有头痛(祛风止痛) 表证兼有头痛(祛风止痛) 表证兼鼻塞流涕
二、通窍止痛--鼻渊 通窍止痛 鼻渊 前额、 前额、眉棱骨痛 齿痛
“白芷 白芷……为足阳明经祛风散 白芷 为足阳明经祛风散 湿之主药, 湿之主药,故能治阳明一切头 面诸疾。 面诸疾。” 《本草求真》 本草求真》
三、消肿排脓--疮疡肿痛 消肿排脓 疮疡肿痛 四、燥湿止带--寒湿带下 燥湿止带 寒湿带下
第一章
解表药
定义: 定义: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 凡以发散表邪、 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 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
性能特征: 性能特征: 大多味辛发散 大多入肺、 大多入肺、膀胱经 通过发散或发汗, 通过发散或发汗,解除表证
功效: 功效: 发散解表 祛风(胜湿止痛) 祛风(胜湿止痛) 透疹、 透疹、 宣肺
肺合皮毛, 肺合皮毛,开阖腠理
表实无汗----发汗解表 发汗解表 表实无汗
肺气以通降为顺
咳嗽气喘----宣肺平喘 宣肺平喘 咳嗽气喘
肺通调水道
水肿----利水消肿 利水消肿 水肿
“麻黄乃肺经专药,故肺病多 麻黄乃肺经专药, 麻黄乃肺经专药 用之。 用之。”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桂枝
一、发汗解肌--外感风寒表证 发汗解肌 外感风寒表证 二、温经通脉--寒凝血滞诸痛证 温经通脉 寒凝血滞诸痛证
1第五章解表药
菌、结核杆菌等多种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
制作用。 桂枝煎剂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 较强抑制作用。
【现代研究 】 与附子、甘草,煎服,治低血压症;
与金银花、枳壳煎液,温洗,治疗神经 性皮炎;
与防风、枳壳煎沸,熏洗,治疗脱屑型 足癣 。
【鉴别 】
又行气安胎,又解鱼蟹 毒。 紫苏
散寒解表 祛风湿止痛 用于寒湿重证
善达巅顶,治疗巅 顶头痛。
阳明经头痛要药。温燥
上升力强。 又燥湿排
脓。
【注意: 】
均气味浓烈,用量过多,容易呕吐。脾胃虚 弱不用; 辛温燥烈,伤阴耗血。血虚痹痛,阴虚头痛 慎用。
细 辛
马兜铃科(全草)
处方别名:
辽(北)细辛、华细辛 性味归经: 辛,温。有小毒。肺、肾、心。 性能特点: 辛温走窜,芳香气浓。既善祛风散寒、通 窍止痛,为治感受风寒、风湿所致痛证 以及鼻渊、鼻塞、头痛、风寒湿痹之良 药。又能温散肺寒、化痰饮,为治寒饮 伏肺(咳喘)之要药。
4.疏肝解郁-气郁不舒、胸胁胀痛(逍遥散)。
【现代研究】
薄荷油制成的制剂对胆囊炎、胆石症、
肠应急综合征(IBS)等消化系统疾病有治 疗作用。
牛蒡子
(菊科 成熟果实 )
产地:河北、浙江。
处方别名:大力子、鼠粘子、恶实 加工炮制: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性味归经:
辛、苦,寒。肺、胃。
【功效主治】 1.疏散风热、利咽、透疹—常用。 2.解毒(痄腮-板蓝根、连翘等)。
配伍
透彻毛窍而解表 发汗强 有无均发 麻黄 发散风寒 风寒表实 又平喘利水
桂枝
透达阳气而解表 发汗弱 有收无发
风寒表虚 又温经通阳
用法: 解表生用、平喘炙用。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_中药学 第五章 解表药 _2012年版
8、能清热解毒的药是
A:葛根
B:牛蒡子
C:桑叶
D:柴胡
E:蝉蜕
答案:B
9、不宜久煎的药物是
A:薄荷
B:苍耳子
C:荆芥
D:葛根
E:紫苏
答案:A,C,E
10、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A:菊花
B:葛根
C:薄荷
D:牛蒡子
E:升麻
答案:A,D,E
1、生用能解表退热,醋炙能增强疏肝解郁的药物
是
A:柴胡
B:薄荷
C:延胡索
D:青皮
E:香附
答案:A
解析:
2、菊花配枸杞子共同体现的功效是
A:疏散风热
B:补肝明目
C:平肝熄风
D:清热解毒
E:清肺润肺
答案:B
解析:
3、薄荷不能主治的病症是
A:风热感冒
B:咽喉疼痛
C:表虚自汗
D:麻疹不透
E:肝郁气滞
答案:C
解析:
4、治邪在少阳寒热往来,宜选用
A:桂枝
B:柴胡
C:葛根
D:蔓荆子
E:升麻
答案:B
5、长于祛风止痉,明目开喑的药是
A:菊花
B:柴胡
C:桑叶
D:蝉蜕
E:胖大海
答案:D
6、能消肿疗疮的药是
A:葛答案:B
7、能凉血止血的药是
A:葛根
B:牛蒡子
C:桑叶
D:柴胡
E:蝉蜕
中药药理学解表药PPT课件
43
抗炎机制
1. 抑制炎症早期的血管通透性增加。 2. 抑制炎症后期肉芽组织的形成。 3. 对抗致炎物质。 4. 抑制花生四烯酸的释放和代谢。
44
6、其他作用
(1)利尿作用
麻黄各种成分均有利尿作用,以D-伪麻黄碱作用最 显著。
[利尿特点] 静脉注射利尿作用明显,口服较弱。静
41
4.中枢兴奋
麻黄碱脂溶性高,易通过血脑屏障
42
5.抗炎、抗过敏作用
麻黄挥发油对多种实验性发热模型动物有解热作用, 也能降低正常小鼠体温。
▪ 能对抗致炎剂的致炎作用,减轻炎症反应。其抗炎作
用,以伪麻黄碱最强。抗炎作用可被酚妥拉明、心得 安所阻断。
▪ 实验发现,麻黄碱能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在免疫试
24
6、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表证是外邪客表所致。细菌、病毒、 低温、高温等可视为外邪。
体外实验证明,柴胡、桂枝、防风等 对G+、G-、流感病毒、结核杆菌、真菌 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5
抗菌实验
1) 体内实验:注射一定量菌液,感染易感动物(小 鼠),在感染前或后给药,观察动物的行为表 现、死亡数和死亡时间。
生姜的挥发油和辛辣成分(姜酚和姜烯酚)能 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桂枝和葛根因能 扩张末梢血管,促进体表血液循环而加强麻黄 的发汗作用
12
发汗作用机制
1. 直接影响汗腺功能,增加汗腺分泌
2. 通过促进或改善血液循环而促进发汗
3. 兴奋外周α受体而促进汗液分泌
4.
(α受体:手掌等少数区域)
13
发汗作用实验
8
药理作用
1. 发汗 2. 解热 3. 镇静、镇痛 4. 抗炎 5. 抗过敏 6. 抗病原微生物 7. 镇咳、祛痰、平喘
第五章解表药
第五章解表药第五章解表药一、含义以发散表邪为主要作用,主治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因表证常由风邪兼夹其他六淫邪气致病,故该类药以解除在表之六淫邪气为主,以改善或消除表证。
依据该类药的药性与功效和应用,将解表药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两类;又称为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
因本书药物采用功效分类,而“辛温”、“辛凉”属于性能分类范畴,与本书整体分类原则不符,故未采用。
中医学家对风寒表证认知最早,故发散风寒药的记载先于发散风热药。
风寒之邪通常从汗而解,最初使用的解表药大多属于辛温之品,且有较明显的发汗作用。
基于这一临床用药实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总结了“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治疗原则。
因此,解表药又曾称为发汗药,解表法亦相应称为汗法。
随着对表证的认识深化,解表治法和方药的发展,有的表证并非宜于发汗;而解表药物逐渐增多,其中有的也并无明显发汗作用却为表证所常用,解表便超越了发汗的原始含义。
可见解表药源于发汗药,包括了发汗药,但又不仅限于发汗药。
表证是指外邪(六淫邪气或疫疠之气)由表而入,客于肌表;或经口鼻,内犯于肺,出现以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或鼻塞咳嗽,脉浮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此为外感病的初起阶段,邪未深入,病情轻浅,具有内犯趋势,治之愈早,取效愈捷。
否则,由表及里,病情加重,甚至变化莫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治者,治皮毛”,即明确指出了及时祛除表邪以治疗表证的重要临床意义。
解表药发散表邪治疗表证的功用,是通过轻浮透散之性,“因其轻而扬之”来实现的,或发汗以逐邪,或宣散以疏泄,外邪祛除,卫阳宣畅;毛窍疏达,开合有司,故肌肤温煦,营卫调和,肺复宣肃之常,表证自解。
此时“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素问·热论》)。
二、功效与主治1. 共有功效与主治解表药均有祛风解表功效,主治外感表证,症见发热,恶风寒,头身疼痛,脉浮等。
其中,发散风寒药以发散风寒为共有功效,主要用于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头身疼痛、肢节酸楚较重,发热较轻,多有无汗,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等;发散风热药以发散风热为共有功效,主要用于风热表证或温热病邪在卫分,症见身热较重,微觉恶风,汗出不畅,口干微渴欲饮,舌苔微黄或薄白而干,脉浮数等。
第5章解表药 中药药理学PPT
机能。
2020/10/29
现代应用
• 1.防治流行性感冒 (桂枝汤) • 2.风湿性关节炎 桂枝为主药配制的复方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寒痹者)有较 好疗效。
2020/10/29
细辛
• 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 辛的根及根茎。
酚)等。
2020/10/29
药理作用:
• 1、解热:有效成分;挥发油、柴胡皂苷 和皂苷元。总挥发油注射剂已用于临床 (主要成分:丁香酚、己酸、γ-十一酸 内酯和对-甲氧基苯二酮 )。
• 机理:尚不十分清楚 • 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抑制体温调定点
上移→ 体温下降。
2020/10/29
• 2、抗炎:有效成分柴胡皂苷,柴胡挥发 油。
加。
• (2)与兴奋中枢机能状态有关,麻醉状态 下发汗作用下降。
2020/10/29
• 2. 平喘:(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 • 解除支气管痉挛。 • 机理: • 1)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
NA、Adr释放。 • 2)兴奋支气管β受体→支气管松弛(直接+
间接) • 3)兴奋α受体→支气管粘膜水肿、充血↓→
• 2.抗炎 挥发油灌胃可抑制炎症过程的渗出、 白细胞游走及肉芽组织增生。抗炎机制涉及:① ACTH样作用,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②抑制炎性 介质的释放;③抗氧化、清除自由基。
• 3.抗变态反应 抑制速发型变态反应过敏介质 释放。使胸腺萎缩,脾重指数降低,T细胞数和 溶血空斑数减少。
2020/10/29
呼吸道畅通 • 4)阻止过敏介质释放。
2020/10/29
• 3.抗炎、抗过敏(麻黄碱、伪麻黄碱、 麻黄水提物)
解表药
学习小结
4.荆芥:能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药性缓和,外感表证,无论风寒 、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均可应用
5.防风:为风药中之润剂,能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药性平和,故风 寒、风热、风湿表证均可使用
6.白芷:为治疗阳明经头痛、眉棱骨痛、鼻渊头痛之要药。能解表散寒,祛 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散寒解表力较温和,以通 鼻窍、止痛为其特长
学习小结
(二)发散风热药:
1.薄荷: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为 祛风散热药中发汗力最强之品
2.葛根:能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 ,解酒毒。本品善于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行而输布津液,濡 润筋脉,故宜于外感表证,项背强痛
3.柴胡:为治少阳证之要药,为治肝气郁结之要药。能疏散退 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善祛邪解表退热,并能疏散少阳 半表半里之邪
4.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发散表邪之力不强 ,用于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轻证
5.桑叶: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疏散风热作用较 为缓和,但能清泄肺热而止咳,用于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伴 咳嗽等症
学习小结
6.蝉蜕:能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明目退翳,解痉。善于疏散肺经风热 ,宣肺利咽,开音
学习小结
一、祛风解表药味辛,入肺、膀胱经,能发散表邪,祛除风 邪,治疗外感风寒、风热表证;以及丘疹、黧黑斑、痤疮及 皮肤瘙痒等
二、本章药物的解表特点各有不同:
(一)发散风寒药:
1.麻黄:为发汗解表之要药,又为治肺气壅遏咳喘之要药。能发汗散寒, 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发汗力强,用于风寒表实证。 2.桂枝:能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发汗力不及麻黄 ,可用于风寒表实、表虚证 3.紫苏:能解表散寒,行气和胃,解鱼蟹毒。发汗解表之力缓和,解表兼
解表药和方剂
防风《本经》 为伞形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 药用部分:根。 性味:辛、甘、微温。 归经;入膀胱、肝、脾经。 功能:辛温解表,除湿止痛,祛风止痉,透疹止痒。 主治及应用: 1.外感风寒之头身痛。症见恶寒发热,以寒为重,头 身尽痛。常与荆芥相须为用。 2.风寒湿痹之肢节疼痛。常与羌活、独活相伍为宜。 3.风毒内陷之破伤风。常与天南星、白附子、蝉蜕、 全蝎同用。 4.治麻疹初起,难以透发者。 用量:3~10克。 注意事项:血虚、阴虚火旺者忌用。
解表药
解表药
凡能发散表邪,疏解肌表,促使发 汗,解除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大多具有 辛味,辛能发散,可促使病人汗出,而达到 外邪从汗而外泄,表证得以解除。该类药大 多入肺经和膀胱经,故其适应证和手太阴肺 经、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和脏腑有关。 分类:辛温解表药 辛凉解表药
应用解表方药注意事项
麻黄汤
【组成】麻黄6g
《伤寒论》
桂枝6g
杏仁9g
甘草3g
【用法】水煎服,服后取微汗。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疼身
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
【使用注意】本方发汗作用较强,对于表虚 有汗、
新产妇 人、失血患者等均不宜用。
【加减运用】本方加白术,名麻黄加术汤,治寒湿
1.该类药多具辛散之性,故不宜久煎,以 免药性耗散、功效减低。 2.服用解表药后宜避风寒。如外感风寒之 表证,增加衣被以利汗出。 3.解表发汗,以微汗出为度,以免大汗伤 阴耗气。应中病即止,勿久服之。 4.阳虚自汗、阴虚盗汗、疮疡久溃、失血 者不宜单用解表剂,若需要,加用扶正之品, 以达邪去而不伤正之目的。
桑菊饮
(精)《中药药理学》第五章 解表药PPT课件
2. 解热作用
药物
不同实验性发 热症模型动物
程度不同的 解热作用
特点:
辛凉>辛温
部分药物使正常动物体温下降(麻黄挥发油、柴胡皂苷等)Leabharlann 机制:(1)发汗或促进发汗---散热↑
(2)通过扩张皮肤黏膜血管增加散热
(3)脑内活性物质(cAMP、PGE)→中枢体温调节功能
柴胡
来源 伞形科 柴胡、狭叶柴胡 成分 柴胡皂苷(saikosaponins a、b、c、d)
甾醇(α-spinasterol、stigmasterol) 挥发油(柴胡醇bupleurmol、丁香酚、己酸等) 脂肪油及多糖等
[药理作用] 1. 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
感冒发热,寒热往来, 胸胁胀痛,月经不调
21.在柴胡解热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说法是( ) A.对寒热往来的半表半里之热有确切疗效 B.柴胡注射 液、柴胡挥发油和柴胡皂苷均具有解热作用 C.对实验性 动物发热具有解热作用 D.可使正常动物体温降低 E.以上均非 22.下列哪项不是葛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理作用( ) A.葛根素是一种心肌β受体阻断剂 B.增加冠状动脉血 流量 C.改善心电图缺血反应 D.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 保护作用 E.以上均非
(醋炙,黄酮类)
皂苷、皂苷元a,b、柴胡醇、α-菠菜甾醇→
高脂血症或高胆固醇症动物 →TG↓
对正常动物的血脂水平无影响。
(7)兴奋内脏平滑肌 肠道、子宫 复方作用相反
2. 其他药理作用
(1)影响物质代谢
柴胡皂苷a、c、d
(2)抗辐射
柴胡多糖
(3)影响肾脏 小剂量抑制排尿、大剂量促进排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表药
主讲人:张艳贞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 第二节 概述 常用药物
麻黄 柴胡 麻黄汤 银翘散
第五章
解表药
【目的要求】
①掌握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②掌握麻黄、柴胡的主要药理作用及现代应用;
第五章
第一节
一. 含义
解表药
概述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发汗解表
外感表证
辛温---表寒证 辛凉---表热证
抑制
多种实验性发 热模型动物
解热 (正常体温↓)
发热激活物
单核细胞 EP 下丘脑 cAMP 体温调定点↑↓ 体温↑↓
挥发油
(- )
丁香酚、己酸、γ-十一酸 内酯、对-甲氧基苯二酮
柴 胡
(2)保肝、利胆、降血脂 柴胡 多种原因致实验性 肝损伤动物模型 临床 肝细胞肿胀、变性、 坏死↓;转氨酶↓
直接保护生物膜、 ↑ACTH,提高机体抵抗能 力、↑肝细胞DNA合成
柴胡、桂枝
药物 细辛
程度不同的 镇痛作用 镇静
发散风寒药
麻黄
发散风寒药桂枝来自发散风寒药紫苏
发散风寒药
生姜
发散风寒药
防风
发散风寒药
白芷
发散风热药
柴胡
发散风热药
葛根
发散风热药
牛蒡子
发散风热药
薄荷
菊花
第二节
常用药物
麻 黄
发散风寒药
来源:麻黄科
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干燥草质茎。
成分: 生物碱类 挥发油、鞣质
浅表部位
临床症状 (恶寒、发热等) 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急 性传染病及急性感染性疾病初期
二. 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1. 发汗作用
表邪从 汗而解
表证
特点: • • • •
发汗
出汗
恶寒、发热等
辛温>辛凉 多属于温热性发汗
直接刺激汗腺:麻黄挥发油、麻 黄碱 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生姜、 桂枝挥发油
4. 调节免疫作用 •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 特异性免疫功能↑ • 变态反应---过敏性疾病
二. 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5. 抗炎作用
药物
抑制
抑制炎症介质 多种实验性 炎症模型 抗炎 增强肾上腺皮 质轴功能
清除自由基
6. 镇痛、镇静作用 药物 多种实验性疼 痛模型动物 自主活动↓ 协同中枢抑制药
外周或 中枢性
柴 胡
(3)抗病原微生物 •体外:G+、G-球菌及杆菌;钩端螺旋体 •体、内外: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牛痘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4)抗炎、抗内毒素 粗皂苷、皂 苷、挥发油 抑制 多种急性炎症动物模型
炎症早、后期
抗炎
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抑制炎症介质释放
柴 胡
• • • •
抗炎 有效成分: 柴胡粗皂苷、柴胡皂苷、挥发油 作用特点:对一般性炎症的各期均有作用 作用机制 :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内分 泌轴
柴胡皂苷 柴胡多糖 柴胡皂苷 总皂苷
(2)抗辐射、抗惊厥、抗癫痫
(3)抗肿瘤(皂苷a/d)影响胰酶和保护胃粘膜
柴 胡
• [现代应用] • 发热 注射液、口服液等
• 病毒性肝炎
• 咳嗽
柴胡注射液、小柴胡汤 注射液
注射液
• 高脂血症
• 流行性腮腺炎
[不良反应]
溶血;中枢抑制;过敏反应
麻黄汤
麻黄汤 《伤寒论》
麻黄碱(L-ephedrine) 伪麻黄碱(D-pseudo- ephedrine )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经。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麻 黄
[药理作用] 1. 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
(1)发汗 临床:历史悠久 表实证 辛温解表之峻品
(变态反应)
麻 黄
(5)抗病原微 生物 • 挥发油
•
•
体外:G+、G-球菌及杆菌
体、内外:甲型流感病毒 (6)镇咳、祛 痰 麻黄碱、 萜品烯醇 挥发油
麻 黄
2. 其他药理作用 (1)兴奋CNS 麻黄碱---治疗剂量---部位(皮层、皮层下中枢、中脑、延脑) (2)强心、升压
缓慢、温和、持久、快速耐受性
毒性较小,麻黄碱 > 伪麻黄碱
•
心脏病、精神病、高血压、甲亢等避免使用,兴奋中枢, 强心、升压。
发散风热药
柴 胡
柴胡
来源 成分 伞形科 柴胡、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柴胡皂苷(saikosaponins a、b、c、d) 甾醇(α-spinasterol、stigmasterol) 挥发油(柴胡醇bupleurmol、丁香酚、己酸等) 脂肪油及多糖等。 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 功效:和解表里、疏肝、升阳
柴胡皂苷、柴胡醇、 α-菠菜甾醇
水浸剂 煎剂
(醋炙 黄酮类)
实验动物
胆汁↑、固体物质↓
皂苷、皂苷元a,b、柴胡醇、 α-菠菜甾醇 → 高脂血症或高胆固醇症动物 →↓CHO、TG
柴 胡
• • • • •
保肝、利胆、降血脂 有效成分:柴胡皂苷、皂苷元a和b 柴胡醇、a-菠菜甾醇 作用特点: 1)柴胡皂苷对生物膜(如线粒体膜)有直接 保护作用 而保肝 • 2)黄酮类物质是其利胆成分 • 3)对正常动物的血脂水平无明显影响
银翘散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发热无汗 口渴咽痛
温病初 期 感染性疾病 传染性疾病
银翘散
主要药理作用
解热:多种剂型 多种模型
全方较拆方好
解热
机制:使中枢热敏感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解除
致热原对其抑制;抑制冷敏感神经元发放冲动,
产热减少
作用强于麻黄汤
银翘散
• 抗炎
• 镇痛
• 抗菌、抗病毒
复习思考题
1、详述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2、麻黄平喘的机制与有效成分是什么。 3、简述葛根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4、简述柴胡解热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和作用机
(3)抗炎,呈现解热效果。
(4)降低脑内cAMP活性物质含量。(柴胡)
(5)降低体温调节中枢的放电效应,降低其敏感性。(银翘散)
二. 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3.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外邪:细菌、病毒、低温、高温等 多数是体外实验的结果, 多为粗制剂,实验结果尚 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实验:G+、G-菌、真菌、病毒 注意:体外实验、粗制剂、临床效果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 辛温发汗,宣肺平喘 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 头身疼痛 无汗而喘 感冒初期 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传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麻黄汤
主要药理作用
• 1、发汗: 作用强大
• 物质基础:麻黄碱、伪麻黄碱和桂皮醛
• 特点:与神经系统有关
• 作用机制:体温调定点上移
• M受体激动
麻黄汤
• • • • • • • • 2、解热、镇痛 全方和麻桂有解热作用 有对抗化学性疼痛作用 3、抗过敏 与抑制组胺释放有关 4、平喘: 5、抗炎 6、祛痰 7、扩张血管
麻黄碱---肾上腺素受体---心脏、血管 (3)抑制肠平滑肌收缩 (麻黄碱) (4)其他: • 抗肾衰
• 利胆
• 降血糖(多糖) • 镇痛、镇静(挥发油)
麻 黄
[现代应用] 1. 感冒 2. 支气管哮喘 3. 低血压状态 4. 鼻塞 5. 肾炎 [不良反应] • 麻黄汤、大青龙汤 麻黄碱 麻黄碱 0.5-1%麻黄碱滴鼻液 复方,改善全身浮肿
麻 黄
(3)利尿 • • • D-伪麻黄碱 注射>口服,一定剂量范围 机制(1)扩张肾血管→肾血流量 (2)阻碍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 (4)解热、抗 炎
挥发油
抑制
多种实验性发 热模型动物 多种实验性炎 症模型动物
解热 (正常体温↓)
抗炎
炎症早、后期 炎症介质(AA)
多成分、抑制 多制剂
(伪麻黄碱)
实验研究: 水煎液、水溶性提取 物、挥发油、麻黄碱、 L-甲基麻黄碱等
大鼠或 小鼠
发汗
麻 黄
特点 口服或注射均有效; 作用强;起效快,维持长。 阻碍汗腺导管对Na+的重吸收; 兴奋汗腺α受体; 兴奋中枢有关部位。
发汗
机制
影响因素 温热条件;药物配伍;神经 机能状态;入药部位。 有效成份:麻黄碱、L-甲基麻黄碱、挥发油
柴 胡
(5)促进免疫功能 柴胡多糖、皂苷
(6)镇静、镇痛、镇咳 • • 成分:总皂苷、皂苷元 表现: 自发活动减少; 协同中枢抑制药作用;
拮抗中枢兴奋药作用;
中枢神经递质
镇静
柴 胡
(7)兴奋内脏平滑肌 肠道、子宫 复方
(8)抗抑郁 水煎液 柴胡桂枝汤 2. 其他药理作用 (1)影响物质代谢
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
神经系统机能状态影响发汗作用 机制 (1)直接影响汗腺,增加汗液分泌
(2)促进或改善血液循环
(3)兴奋外周α受体
二. 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2. 解热作用
药物 特点: • • 辛凉>辛温 机制(1)发汗或促进发汗;(麻黄汤) 不同实验性发 热模型动物 程度不同的 解热作用
(2)抑制病原微生物,减少致热源的产生;(桑菊饮)
理。
End!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麻 黄
(2)平喘 有效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 性质稳定、口服有效、起效较慢、作用温和持久 机制: • 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的β-R →激活AC, cAMP ↑ →松弛
2,3,5,6-四甲基吡 嗪萜品烯醇
• 直接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平滑肌的α-R →减轻黏膜水肿
• 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释放递质→ 间接拟肾上腺素作用。(舒张血管,松弛平滑肌) • 阻止过敏介质(5-HT、His、LTs)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