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达到almost-cCR(near-cCR)的缩小手术和根治术疗效

合集下载

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新进展

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新进展

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新进展摘要:中国的大肠癌以直肠癌占大多数,同时低位直肠癌多见,临床上,中下段直肠癌的治疗难点包括肛门保留、膀胱和性功能的损害及局部复发率高。

而Miles手术一直以来都是中、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肛门改道手术十分常见。

由于肛门的位置与功能,器官功能的保全与生存质量的改善对于患者来说同样重要。

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而言,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的综合治疗运用显得尤其重要。

近年来临床逐渐以新辅助治疗作为低位直肠癌治疗的热门话题,本文主要介绍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进展及相关研究热点。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进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日益西方化,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我国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特点直肠癌比结肠癌比例高,约为1.5:1;低位直肠癌所占比例高,腹膜返折以下直肠癌约占60%;临床分期偏晚,50%的直肠癌患者在初诊时即为中晚期。

直肠为大肠的终端,下界由齿状线与肛管分界,上端相当于第三骶椎水平与乙状结肠相连,长度约为12-15cm。

通常直肠分为3段:齿状线上5cm为直肠下段,5-10cm为中段,10-15cm为上段,肿瘤位于不同区段可进行不同手术术式[1]。

临床低位直肠癌的传统根治性手术治疗,尽管运用多种治疗手段,对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升,但是对于患者而言,在生活质量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终生人工造瘘口带来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低位直肠癌在临床中的治疗不仅需要追求治愈,更关键是要在疾病控制治愈同时,可以将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毒性、并发症尽量减少,确保患者的正常器官功能[2]。

近年来有研究证实可以采用术前放射治疗,对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可以降低复发率[3],在近年来手术治疗技术及药物的飞速发展下,临床医生的实际治疗方案确定,也会与患者病症情况为依据做出决策,选择个体化新辅助治疗方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实现治疗损伤平衡[4]。

接下来将对近年来临床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相关研究,现综述如下:1 新辅助治疗优点1.1 肿瘤术前T降期肿瘤在降期及缩小均作为新辅助治疗方法获得显著疗效的基础,研究表示,术前放化疗后直肠癌肿呈T分期下降,从形态学上部分肿瘤已经完全消失,明显减少淋巴结转移数目,对直肠癌患者行新辅助放化疗治疗,能够明显提升直肠癌的切除率及RO切除率[5]。

2024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或近临床完全缓解直肠癌病人临床治疗策略要点(全文)

2024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或近临床完全缓解直肠癌病人临床治疗策略要点(全文)

2024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或近临床完全缓解直肠癌病人临床治疗策略要点(全文)摘要对于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和(或)近临床完全缓解的病人,其临床治疗策略一直存在争议,包括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手术、局部切除和等待观察策略。

TME手术带来了相关风险,而非手术治疗策略在实现了器官保留、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望实现与TME相当的肿瘤学安全性。

等待观察策略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和严重并发症的风险,随着新辅助治疗完全缓解率的持续提高,等待观察策略在直肠癌综合治疗的地位也必将进一步提升。

优化新辅助治疗策略、准确识别获益群体、提升完全缓解评估的精确性,以及优化随访监测和补救治疗机制,是器官保留肿瘤学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但须注意,如盲目选择等待观察,存在潜在局部复发和预后受损风险,故建议在具有丰富直肠癌综合治疗经验的临床中心开展,并加强医患沟通,提高随访依从性,保障治疗结局。

对于局部进展期(T3~4/N+M0)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手术是指南推荐的标准治疗模式。

但TME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包括围手术期死亡风险(2%)、吻合口漏风险(11%)、并发症再次手术风险(5%)以及性功能和泌尿功能障碍风险,而且接受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病人将行永久性结肠造口[1]。

LARC的治疗理念随着等待观察(watch and wait)策略的提出,发生了巨大的改变[2]。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等待观察策略对于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clinical complete response,cCR)的病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7]。

接受等待观察和局部切除的病人不会出现明显创伤或肠道功能变化,保证了病人的良好生活质量。

低位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

低位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
关键词 : 直肠 癌 ; 辅 助 治 疗 ; 瘤 分 期 ; 肛 率 新 肿 保 中 图分 类 号 :7 53 R 3. 7 文 献 标 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06 0r (0O2 —0 1 0 10 — 9 92 1)3 04— 3 7
Abt c: b cv :t y gh i clfc o p oeav N oduathr ynl e l ayavne c la l m . t d 4 - s atOj ae S di t cn a eet fr pr i eaj n t a i o ro l acdr t rn a Me os 5 a r e u n e li e te v ep w cl d e a ce o h p tn l el ayavne c l ac o a e ci d r pri eaj athmp. aetr e e ap t l a , l u i t w o ro l acdr t rnm r r e e e e teN 0d vl t es w cl d e ac i w ee v p o a v u l e y Ptn ci o lli O yl p se・ i s e v x ian id d ul
疗二 个周 期 ; 疗方 案 :.C / , 周 5次 , 2 次 , 内完 成 , 剂量 4 G 。 结果 : 放 18 y次 每 共 5 5周 总 5y 经过 术 前 新 辅 助放 、 疗 , 化 多数 病例 手 术病 理
标本表 明肿瘤 消退为 35 .%)其 中4例肿瘤完全消失 ;00 2/5 的病例 T降期 , Ⅱ (33 , 6 .%(74 ) 原发病灶平均最 大径 平均缩小 3 .%; 58
g e i t 0e04 G , i nwt ta ds f 5 y 5 v h ol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现状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现状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现状近年来,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一直是直肠癌的首选方案,但对于Ⅱ/Ⅲ期患者术前的放化疗即新辅助治疗成为降低分期,争取手术切除,改善生存期,降低复发率的重要研究方向,这需要多学科工作团队人员的参与,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

标签: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综合治疗直肠癌为目前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预防策略、早期诊断和更佳治疗模式发展,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一些发达国家正在不断下降。

但在医疗条件不好的地区,如中国农村,结直肠癌的死亡率仍在不断上升,尤其小于50岁年轻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手术治疗一直是直肠癌首选的治疗方案。

但随着临床研究的进展,直肠癌的治疗已经从单一学科的治疗发展成为多学科的综合治疗。

随着直肠癌的治疗逐渐规范,对于Ⅱ/Ⅲ期患者的辅助化疗或新辅助化疗的应用,成为综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直肠癌的诊断与治疗需要多学科包括外科、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多个科室共同协作会诊完成。

称之为多学科工作团队。

近年来直肠癌的综合治疗研究较多,不少文献报道综合治疗组较单手术对照组无瘤生存期延长,5年生存期提高。

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又称为术前辅助治疗。

对于术前治疗通常包括了新辅助放疗(neo-adjuvantradiotherapy)、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新辅助放化疗(neo-adiuvant chemoradiotherapy)。

新辅助治疗成为提高直肠癌手术切除率、减少复发和延长生存期的重要研究方向。

自从有了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

Van Gijn等证明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疗后再行进行手术和新辅助治疗可以降低肿瘤的局部复发率(整体上5%:11%,Ⅲ期9%:19%),这显示了新辅助治疗的重要性。

1.新辅助治疗前的临床分期评估对直肠癌患者的初始评估为疾病临床分期提供了重要的围手术期信息。

新辅助治疗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中临床效果观察

新辅助治疗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中临床效果观察

新辅助治疗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中临床效果观察作者:李文斐郭建昇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05期【摘要】目的观察新辅助治疗用于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临床疗效及意义。

方法 32例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给予新辅助治疗,采用FOLFOX6方案化疗2个周期,放疗方案采用2 Gy/d,每周照射5 d,持续5周,照射总剂量为50 Gy,化疗结束4~6周进行手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经治疗后,肿瘤TNM分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肿瘤距肛缘的距离由平均(5.10±1.4)cm增加至(6.45±1.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新辅助治疗;直肠癌;进展期直肠癌(rectal cancer, RC)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及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的直肠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其发病部位以中低位直肠癌为主,约占全部病例70%。

根治性的手术切除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法。

有研究显示,对于许多患者来说,手术后复发率高, 5年存活率约为50%[1],且术后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

如何降低直肠癌术后的局部复发率,如何提高保肛率及改善长期预后一直是直肠癌治疗的研究方向。

新辅助治疗是指在手术切除恶性肿瘤前对患者实行局部放疗和局部或全身化疗,使肿物体积减小便于切除,降低术后复发率及提升远期生存率等,其包括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放疗及新辅助放化疗。

新辅助化疗的概念于1982年Frei首次提出, 1989年Wikle等[2]报道了新辅助化疗在胃癌患者治疗中的术前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放化疗技术的发展,新辅助治疗在临床治疗恶性肿瘤中越来越被重视,已经应用于直肠癌的治疗中。

本研究通过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2012年7月~2013年12月32例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治疗进行观察,观察术前实施新辅助治疗后肿瘤体积、肿瘤病理学的改变,观察新辅助化疗对于手术切除根治率及保肛率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疗效观察

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疗效观察

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疗效观察(香格里拉人民医院云南香格里拉674400)【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口服卡培他滨与放疗联合治疗对低位直肠癌的疗效。

方法4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均术前给予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口服卡培他滨1650mg/m2/d,分两次服用,总服药2个疗程,化疗同时开始体外放疗,2 gy/天,每周治疗5天,总剂量为50 gy。

分析术前新辅助放化疗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全部病例按计划完成新辅助放化疗。

84.1%的患者肿瘤分期降级,癌灶范围缩小,距肛缘的距离增大,所有患者均施行根治性切除术,保肛率达100%,83.5%的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良好。

随访发现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为83.6%(39/44);仍然健在的患者的术后生存期为26~52个月,平均41.2个月。

结论低位直肠癌术前采用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确实能达到肿瘤降期、局部复发率降低、提高手术切除率、生存率和保肛成功率等目的,是治疗对低位直肠癌的一种有效辅助措施。

【关键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卡培他滨【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464-01 直肠癌(rectal cancer)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在40~60岁之间。

近年来直肠癌的发病率有迅猛增高的趋势。

就全国范围而言,已居恶性肿瘤的第4或5位,而且在高发城市象上海市已高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不容忽视的疾病。

这一情况与当前欧美发达国家的发病情况已无多大差别[1]。

由于其发病率和复发率非常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

外科手术一直以来都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但是单纯的手术疗法效果不尽人意,其5年生存率长期徘徊在50%左右。

肝、肺远处转移以及局部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由于直肠癌解剖位置、淋巴引流的特殊性以及直肠癌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无论手术范围如何扩大,直肠癌根治术后仍有相当高的局部复发率。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共持续 8周 J 。为方便患者接受持续静 脉滴 注化疗 , 术 前予以
双腔深 静脉置管 。
1 . 4 观察指标

2 . 2 不 良反应
患者化疗后 会有较大 的不 良反应 , 以 胃肠 道
比较患者 化疗前 后直肠 癌 T N M 分期 变化 情 术 后肿瘤分期通过石蜡包埋 的组织 病理
反应 、 骨髓抑制 以及肝 肾功异 常为主 , 其 中出现 胃肠 道反应 2 5 例( 0. 2 8 3 %) , 骨髓 抑制 l 3例 ( 1 0 . 8 3 %) , 肝、 肾功能 异常 8例
2 0 1 5年 8月第 8卷 第 8 A期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R a i f o n  ̄D r u g Us e , A u g u s t 堕’ v 0 1 . 8
・ 7 9・

用 药 研 究

新 辅 助化 疗 联 合 腹 腔 镜 手 术 治 疗 低 位 直 肠癌 的疗 效 及 安 全 性 观 察
赵志勇, 凌丽, 鲁晓波, 张欣荣
【 摘 要】 目的 观察在腹 腔镜的基础上联合新 辅助化 疗方 案治疗 低位 直肠癌 的疗效 及安全 性 。方法 低 位
直肠癌确诊患者 1 2 0 例均接受 常规对 症治疗和密切护理 , 并行腹 腔镜手术 联合新辅 助化疗 治疗 。观察 患者化 疗前 后 直肠癌 T N M分期变 化情 况 , 并统计 不 良反应 。结果 化疗后患者直肠癌 T N M分期降低显 著 , 与术前 比较 差异有统 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 不 良反应包括 胃肠道 反应 、 骨髓抑 制 以及 肝 肾功 能异 常 , 其 中 以 胃肠道 反应最 多见 。结论 新 辅 助化疗可显著 减低癌症分期 , 与腹 腔镜联合治疗低位直肠 癌可获得 良好的治疗效果 , 具有一定 的临床应用 价值 。 【 关键词 】 低位 直肠 癌 ; 腹腔镜 ; 辅助化疗 ; 联 合治疗 【 中图分类号 】 R 7 3 5 . 3 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4— 3 2 9 6 ( 2 0 1 5 ) 0 8 A一 0 0 7 9 — 0 2

直肠癌的分层治疗策略-442-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直肠癌的分层治疗策略-442-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442-直肠癌的分层治疗
策略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基于精细亚分期的低位直肠癌个体化保肛策略
1、术前诊断为深T1N0/T2N0,且不适合ISR的直肠癌患者,可给予()治疗
A、TEM
B、经肛局切
C、新辅助放化疗+局部切除[正确答案]
D、Watch&Wait
E、APR
2、ISR的前提错误的是()
A、肿瘤距离齿状线<2cm
B、预计有安全切缘(>1-2cm)
C、术前分期T1-2
D、术前分期T3[正确答案]
E、括约肌功能状态良好
3、术前诊断为深T1N0/T2N0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对于超低位保肛者可给予()治疗
A、ISR[正确答案]
B、经肛局切
C、新辅助放化疗
D、Watch&Wait
E、APR
4、术前诊断为浅T1N0期的低位直肠癌,一般采取()治疗
A、ISR
B、经肛局切[正确答案]
C、新辅助放化疗
D、Watch&Wait。

新辅助化疗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作用

新辅助化疗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作用

新辅助化疗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作用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9月~2013年5月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的45例T3-T4期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术前行两周期新辅助化疗。

结果45例患者腫瘤体积均出现缩小、变软,肿瘤距肛缘距离增加,平均增加2.1cm,其中37例(82.2%)拟行MILES 术式者改行低位吻合保留肛门术式(TME),术后平均随访19个月,无复发、转移及死亡病例。

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显著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率,并且安全性高,是非常可行的治疗选择。

标签:新辅助化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直肠癌为我国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及吻合器的应用,我国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比例明显增加。

新辅助化疗应用于低位直肠癌能起到使肿瘤降级、降期的作用,达到提高肿瘤根治性切除率,减少局部复发,增加保肛机会的目的[1]。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2例临床患者,年龄43~61岁,均经术前肠镜下活检、病理学诊断为直肠腺癌,肿瘤病灶为T3-T4,术前确定肿瘤局限且无远处脏器转移,无手术及化疗禁忌症。

1.2方法入选病例均经术前辅助化疗2个周期,方案为:亚叶酸钙(calcium folinate,CF)200mg/m2,静脉推注,第1、2d;5-Fu400mg/m2推注,然后5-Fu 600mg/m2,连续化疗泵滴维持22h以上,第1、2d。

以上方案重复1次/2w,28d 为1个化疗周期,完成2周期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后行手术,化疗期间患者如出现骨髓抑制、胃肠道不良反应等给予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化疗结束后休息2~3w,确定无手术禁忌症后行手术。

术后4w行后续治疗,根据病理诊断和术中的根治情况选择补充放疗。

1.3随访从手术日期起,至2012年7月止,全部病例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

2 结果45例患者经两个周期术前新辅助治疗,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变软,肿瘤距肛缘距离增加0.8~3.2cm(平均2.1cm),其中37例患者(82.2%)因此由拟行miles手术改为TME手术,术后所有患者随访至今,无复发、转移及死亡病例。

两种治疗模式对新辅助治疗达cCR

两种治疗模式对新辅助治疗达cCR

50·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4月 第30卷 第 4 期 总第165期【第一作者】李正杰,男,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肝胆胰腺。

E-mail:***************【通讯作者】李正杰·论著·两种治疗模式对新辅助治疗达cCR/near-cCR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李正杰*信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 (河南 信阳 464000)【摘要】目的 探讨新辅助治疗后达临床完全缓解(cCR)或接近临床完全缓解(near-cCR)后续保守治疗和根治手术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新辅助治疗后达cCR或near-cCR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共247例临床资料,其中后续行等待观察或局部切除方案治疗共124例设为保守组,后续行根治手术方案治疗并达ypCR共123例设为根治组,分析保守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两组随访3年生存情况、器官保留率及括约肌保留率。

结果 (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距切缘距离、肿瘤分化程度、肿瘤临床分期及治疗前血清CEA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根治组同步放化疗比例显著高于保守组(P <0.05);(2)至随访截止时间评估确认为near-cCR和cCR患者中处于无病生存状态患者比例分别为92.31%(24/26),85.71%(84/98);(3)保守组患者局部再发率、远处转移率、随访3年器官保留率及括约肌保留率分别为24.19%(30/124)、8.06%(10/124),85.48%(106/124),95.16%(118/124);(4)保守组中cCR、near-cCR及根治组患者无病生存率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达cCR或near-cCR行保守治疗可获得与行根治切除术治疗患者相近远期临床获益,提示该治疗模式可作为新辅助治疗效果良好患者保留器官功能潜在选择。

新辅助放化疗结合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分析

新辅助放化疗结合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分析

新辅助放化疗结合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分析目的对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与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肿瘤外科2011年5月~2014年5月行新辅助放化疗后初步判断达到病理完全缓解的20例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20例患者中接受手术者14例,术后真正达到聚合酶链式反应(简称PCR)患者者7例;术后3例复发(癌细胞转移),其中死亡1例,1例带瘤生存,余11例患者均无瘤生存。

未行手术的6例患者中,有5例复发或转移,其中3例死亡,2例带瘤生存;余1例无瘤生存。

结论对患者行新辅助放化疗后初步判断达到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病例,尤其是癌胚抗原值高于正常人,应接受规范的全直肠系膜切除(简称TME)手术能够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

标签:新辅助放化疗;结合手术;低位直肠癌;效果分析确切的说应该是腹膜返折以下的直肠被称作是低位直肠。

而患有低位直肠癌的患者,在进行手术时首选的手术方式以及保肛手术的有效适用性。

在我国医务界学者心中一直中存在着较多的疑虑,也一直以来都为争论的焦点。

本文笔者将会通过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效果,进而向患者以及医学界人士证实这一治疗方法的有效利用性。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5月~2014年5月到本院进行直肠癌化疗结合手术的100例患者,其中20例于新辅助放化疗后初步判断达到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这20例患者中肠镜复查组织学检查未发现癌细胞,且在复查CT检查等也无淋巴结转移。

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在22~75岁,平均年龄54岁。

在对患者进行化疗前用肠镜对患者的肿瘤进行检查,肿瘤的下缘距肛缘2~8cm,患者肿瘤分期其中:T2N0M0期患者4例,T3N0M0期患者9例,T3N1M0期患者7例;患者按病理组织学类型可分为:高分化腺癌患者3例,中分化腺癌患者7例,低分化腺癌患者6例,黏液腺癌患者4例。

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采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的效果研究

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采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的效果研究

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采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的效果研究赵超前【摘要】收集诊断为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比两组治疗后2年生存率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2年生存率分别为82%、64%,差异显著(P<0.05).(2)研究组治疗期间发生骨髓抑制1例、恶心呕吐2例、肛周皮肤反应1例、肝功能损伤2例.对照组发生骨髓抑制1例、恶心呕吐2例、肛周皮肤反应1例、肝功能损伤3例,两组治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采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后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期,使用安全.【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6(027)003【总页数】2页(P495-496)【关键词】晚期低位直肠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效果【作者】赵超前【作者单位】株洲市中心医院,湖南株洲 4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往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手术为Miles术,但术后对患者造成很大困扰,干扰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研究显示,对于体积较大、T3~T4期或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若手术前采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方案,患者可明显获益,如降低肿瘤分期、减少术后复发率等[1]。

因此我们收集2011年2月~2013年3月我院诊断为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的患者,探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的治疗价值,报道如下。

1.1 病例选择收集2011年2月~2013年3月我院诊断为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理类型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腺癌。

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

研究组男38例,女12例。

肿瘤下缘距肛缘(5.6± 0.6)cm。

对照组男35例,女15例,肿瘤下缘距肛缘(5.5±0.4)cm。

两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下缘距肛缘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赵志勇;凌丽;鲁晓波;张欣荣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5(8)19
【摘要】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

方法将24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

2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试验组额外给予FOLFOX4方案新辅助化疗。

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保肛率、复发率、生存率、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试验组治疗后保肛率、生存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较高的保肛率、生存率和疗效,同时不增加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赵志勇;凌丽;鲁晓波;张欣荣
【作者单位】河北省昌黎县中医院;秦皇岛军工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63
【相关文献】
1.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效果
2.腹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联合新辅助放化疗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及并发症的比较
3.腹
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联合新辅助放化疗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及并发症的比较4.术前新辅助化疗在中晚期低位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短期效果5.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等待观察策略可行性的Meta分析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等待观察策略可行性的Meta分析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等待观察策略可行性的Meta分析杜东霖;苏周荣;谭卯;魏正强【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年(卷),期】2018(026)011【摘要】目的:比较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linical complete response,cCR)采取等待观察策略和手术切除治疗策略在肿瘤控制及生存期方面的差异,以此阐述等待观察策略的可行性.方法:在国外数据库中检索关于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CRT)达到cCR关于等待观察策略和手术切除对比试验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估,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比两组在局部复发、远处转移、肿瘤相关死亡、2年及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之间的差异.结果:本研究总共纳入9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等待观察组相比手术组有着较高的局部复发率(LR)(RR=5.05;95%CI:2.22~11.51;P<0.001),但是两组在远处转移(RR=0.93;95%CI:0.51~1.68;P=0.805)、肿瘤相关死亡(RR=0.83;95%CI:0.37~1.87;P=0.658)、2年无疾病进展生存期(RR=0.97;95%CI:0.91~1.03;P=0.277)、2年总体生存期(RR=1.03;95%CI:0.97~1.10;P=0.346)、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期(RR=0.95, 95%CI:0.83~1.08;P=0.406)、5年总体生存期(RR=1.03;95%CI:0.95~1.11;P=0.534)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部分nCRT后达到cCR的患者采用等待观察策略是可行的,但需要制定严格的筛选标准以及规范的随访.%Objective:To compare the oncological outcomes between Watch and Wait with clinical complete re-sponse and surgery after neoadjuvantchemoradiotherapy via Meta-analysis.Methods:The clinical trials about Watch and Wait treatment strategies versus operation were comprehensively search on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Lit-erature screening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inclusion criteria and exclusion criteria and the qualities of each study were assessed using the Newcastle-Ottawa quality assessment scale.The main outcomes were local re-currence,distant metastasis,cancer-related death,2 and 5 years disease-free survival(DFS)and overall survival (OS)and analyzed by STATA 12.0 software.Results:Total 9 eligible trials were included to compare the oncologic outcomes of rectal cancer patients achieving a cCR through Watch and Wait treatment approach with the patients trough radical surgery.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local recurrence rate was higher in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pCR group(RR=5.05;95%CI:2.22~11.51;P﹤0.001),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bout distant metastasis(RR=0.93;95%CI:0.51~1.68;P=0.805),cancer-relateddeath(RR=0.83;95%CI:0.37~1.87;P=0.658),2-yearDFS(RR=0.97;95%CI:0.91~1.03;P=0.277),2 -year OS(RR=1.03;95%CI:0.97~1.10;P=0.346);5 -year DFS(RR=0.95;95%CI:0.83~1.08;P=0.406),5-yearOS(RR=1.03;95%CI:0.95~1.11;P=0.534).Conclusion:The Watch and Wait treatment strategies was feasible for the partial patients who achieved cCR after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But this treatment strategy required rigorous screening crite-ria,standardized follow-up.Additionally,the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ere warranted to evaluate this treatment option.【总页数】7页(P1737-1743)【作者】杜东霖;苏周荣;谭卯;魏正强【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重庆 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重庆 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重庆 40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7【相关文献】1.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待观察策略 [J], 杨玉波;刘士新2.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的处理策略 [J], 李绮雯;高远红3.直肠癌经新辅助治疗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的评估策略及观察和等待策略 [J], 胡方杰;崔滨滨4.观察&等待策略与手术切除治疗新辅助放化疗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的直肠癌患者疗效比较 [J], 俞旻皓;WANG Q X;ZHANG R;XIAO W W5.新辅助放化疗后完全临床缓解的直肠癌患者进行观察&等待与手术切除的成本效益比较 [J], 陈致奋;CUI C L;LUO W Y;COSMAN B C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完全缓解病例的治疗策略分析

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完全缓解病例的治疗策略分析

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完全缓解病例的治疗策略分析吴晓宇;姚学权;陈彻;陈志伟;曹勤洪;刘福坤【期刊名称】《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4(033)001【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完全缓解病例的治疗策略.方法:对我院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147例Ⅱ、Ⅲ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辅助放化疗后125例(85.03%)获得症状缓解,14例(9.52%)术后病理完全缓解(病理分期为pT0N0M0),其中5例行术后辅助化疗,未出现术后复发转移;其余9例未行术后治疗,有3例(33.3%)出现术后转移.结论:新辅助放疗可使低位直肠癌肿瘤缩小,临床症状大部分缓解,病理降期,部分患者可达到病理完全缓解,但对完全缓解病例,术后仍需行辅助化疗.【总页数】4页(P77-80)【作者】吴晓宇;姚学权;陈彻;陈志伟;曹勤洪;刘福坤【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医院消化肿瘤外科,江苏南京210029;江苏省中医院消化肿瘤外科,江苏南京210029;江苏省中医院消化肿瘤外科,江苏南京210029;江苏省中医院消化肿瘤外科,江苏南京210029;江苏省中医院消化肿瘤外科,江苏南京210029;江苏省中医院消化肿瘤外科,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7;R730.5【相关文献】1.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等待观察策略可行性的Meta分析 [J], 杜东霖;苏周荣;谭卯;魏正强2.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临床相关因素探究 [J], 李建科;张轲;胡海;马家宝;燕锦3.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预测价值 [J], 刘雅胜; 郑志坚; 龙曦; 杨日辉4.经直肠三维超声在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评估中的价值 [J], 金鑫;陈东;陈海涛;张映贤;钏志睿;罗晓茂5.观察&等待策略与手术切除治疗新辅助放化疗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的直肠癌患者疗效比较 [J], 俞旻皓;WANG Q X;ZHANG R;XIAO W W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辅助放化疗对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结果的影响

新辅助放化疗对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结果的影响

新辅助放化疗对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结果的影响孙涛;周鑫;傅卫;王德臣;袁炯【期刊名称】《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17)003【摘要】目的对比新辅助放化疗组与直接手术组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围术期结果,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对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3月我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82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低位前切除术104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71例,Hartmann手术7例.按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均建议行新辅助放化疗,按患者意愿,57例接受新辅助放化疗(新辅助治疗组),125例直接手术(直接手术组).对2组围手术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新辅助放化疗组36例(63.2%)T分期降期,其中13例(22.8%)达到病理完全缓解,清扫淋巴结数目明显少于直接手术组[(8.7±4.6)枚vs.(15.7±4.6)枚,t=-6.872,P=0.000],淋巴结阳性率明显低于直接手术组[15.8%(9/57)vs.60.0%(75/125),χ2=30.789,P=0.000].104例低位前切除术中,新辅助治疗组(n=37)行保护性末端回肠造瘘的比例远大于直接手术组(n=67)[83.8%(31/37)vs.26.9%(18/67),χ2=30.992,P=0.000],新辅助治疗组手术时间更长[(251.7±64.0)min vs.(213.7±69.9)min,t=2.735,P=0.007],2组中转开腹率、吻合口高度、术中出血量、外科并发症发生率、Dindo 3~4级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71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新辅助治疗组(n=17)和直接手术组(n=54)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外科并发症发生率、Dindo 3~4级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辅助放化疗没有增加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但对于保肛手术,新辅助放化疗明显增加保护性末端回肠造瘘的比例,并且导致手术时间延长.%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perioperative outcomes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for mid-rectal and low-rectal cancer with or without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 an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on perioperative outcomes of laparoscopic rectal surgery .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mid-rectal and low-rectal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12 and March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 .One hundred and eighty-two patient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 which included 104 cases of low anterior resection , 71 cases of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and 7 cases of Hartmann resection .All of them were suggested to receive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based on the guideline of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Fifty-seven patients underwent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before surgery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group ), and the other 125 patients underwent surgery directly ( control group ) .Their perioperative data were analyzed . Results Thirty-six (63.2%) patients in the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group achieved T stage downstaging and thirteen (22.8%) patients achieved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Fewer lymph nodes [(8.7 ±4.6) nodes vs.(15.7 ±4.6) nodes, t=-6.872, P=0.000] were harvested after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 together with a lower lymph node positive rate [ 15.8% ( 9/57 ) vs.60.0%(75/125),χ2 =30.789,P=0.000].In 104 patients undergoing low anterior resection , a significantly higher rate of defunctioning ileostomy [83.8%(31/37) vs.26.9%(18/67),χ2=30.992, P=0.000] and a longer operation time [(251.7 ±64.0) min vs. (213.7 ±69.9 ) min, t =2.735, P =0.007 ] were observed in the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group ,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nversion rate , height of anastomosis ,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 surgical morbidity rate and Dindo 3-4 morbidity rate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In 71 patients undergoing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nversion rat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surgical morbidity rate, Dindo 3-4 morbidity rate and perineal wound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does not increas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 conversion rate and perioperative morbidity rate in the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for mid -rectal and low-rectal cancer , but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rate of defunctioning ileostomy and length of operation time in the laparoscopic sphincter -sparing procedure ( low anterior resection ) for mid-rectal and low-rectal cancer .【总页数】5页(P197-201)【作者】孙涛;周鑫;傅卫;王德臣;袁炯【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北京 10008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北京 10008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北京 10008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北京 10008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腹腔镜联合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r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J], 何若冰2.新辅助放化疗后经腹腔镜手术对中低位直肠癌的影响研究 [J], 白东林;李沁3.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根治术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J], 王泽;陈凛;郭欣;崔建新;赵允杉4.新辅助放化疗对腹腔镜辅助中晚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 [J], 郭震;刘曙光5.新辅助放化疗对腹腔镜辅助中晚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 [J], 郭震;刘曙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的评估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的评估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的评估杨庆;张涛【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年(卷),期】2016(024)017【摘要】Neoadjuvant therapy is the standard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Assessment of the tumor response and restaging of rectal cancer to neoadjuvant therapy is critical to determine individual treatment strategies and predict the prognosis of cancer.Some patientscan achieve clinical complete response or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after neoadjuvant therapy,but how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remission before pathology has been the focus of ex-perts at home and abroad.This paper summarize the optimal time and methods of assessment of rectal cancer after neoadjuvant therapy.%新辅助治疗已成为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模式。

新辅助治疗后对肿瘤反应进行评估及再分期对于制定患者后续的治疗策略和预测肿瘤的预后至关重要。

有一部分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能达到临床完全缓解甚至病理完全缓解,而在病理未明确之前如何评估临床缓解一直是目前国内外专家关注的焦点。

本文就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的最佳评估时间和评估方法的进展进行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 Objective:Tosummarize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minimallyinvasivesurgeryandradical surgerywhenprimarylowrectalcancerhavereachedalmost-cCR(almost-clinicalcompleteresponse).Methods: Wehadretrospectivelyanalyzedclinicalandpathologicaldataof35casesoflocallyadvancedlowrectalcancerreac hingalmost-cCR(near-cCR)intheLiaoningCancerHospitalfromJanuary2013toOctober2018.Survivalcurves wereplottedusingKaplan-Meiermethod.Results:Amongthe35patients,minimallyinvasivesurgerygroupincluded 9patientsandradicalsurgerygroupincluded26patients.No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werefoundinthereduction surgerygroup,and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werefoundin3patientsoftheradicalsurgerygroup,withanincidence of11.5%.Intheminimallyinvasivesurgerygroup,boththe1-yearand2-yearrecurrence-freesurvivalratewere 100%.The1-yearand2-yearrecurrence-freesurvivalrateoftheradicalgroupwere96.1% and88.4% respec tively.ThemedianDFSandOSwere32.1monthsand32.1monthsrespectivelyintheminimallyinvasivesurgery groupandthemedianDFSandOSwere43.2monthsand39.6monthsintheradicalgroup.Conclusion:Forlower rectalcancerwithalmost-cCR(near-cCR),minimallyinvasivesurgeryissimilarwithradicalsurgeryinclinical efficacy.Andminimallyinvasivesurgerycouldreducesurgicaltrauma,improveshort-term efficacyandlong-term prognosiscomparedwithradicalsurgery. 【Keywords】lowrectalcancer,neoadjuvanttherapy,almost-cCR(almost-clinicalcompleteresponse),minimally invasivesurgery
·2900·
陆海涛,等 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达到 almost-cCR(near-cCR)的缩小手术和根治术疗效的对照研究
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达到 almost-cCR(near-cCR)的缩小手术和根
治术疗效的对照研究
陆海涛1,刘 信2,石 刚2,李继彬2,闫晓菲2,郭 瑞2,张庆彤2,赵建峰2,刘 放2,王 茜3,孙德宇3,
ModernOncology2019,27(16):2900-2904
【摘要】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行新辅助治疗原发肿瘤达到 almost-cCR(almost-clinicalcompleteresponse) 后,比较缩小手术和根治术两种术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3年 1月至 2018年 10月间,辽宁省肿 瘤医院大肠科收治的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经新辅助治疗原发肿瘤达到 almost-cCR(near-cCR)的共 35例患 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 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35例病人中,缩小手术组共纳入 9例患 者,根治术组共纳入 26例患者。缩小手术组未出现术后并发症,根治术组 3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1.5%。缩小手术组 1年 和 2年 无 复 发 生 存 率 均 为 100% 。 根 治 术 组 1年 和 2年 无 复 发生存率分别为 96.1%和 88.4%。缩小手术组中位 DFS和 OS均为 32.1个月。根治术组中位 DFS和 OS分别为 43.2个月和 39.6个月。结论:对于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达到 almost-cCR(near-cCR)的病人,缩小手术组可以取得不 亚于根治术组的临床疗效。并且减少手术创伤,改善近期疗效和远期预后。
1ForthGeneralSurgeryDepartment,CentralHospitalAffiliattedtoShenyangMedicalCollege,LiaoningShenyang110024,China;2Colorectal SurgeryDepartment;3RadiationOncologyDepartmentofGastrointestinal& Urinary& MusculoskeletalCancer,CancerHospitalofChina MedicalUniversity,LiaoningCancerHospital& Institute,LiaoningShenyang110042,China.
张 睿2
Acrgeryandradicalsurgeryinlowrectal cancerwithalmost-cCR(near-cCR)afterneoadjuvanttherapy
LuHaitao1,LiuXin2,ShiGang2,LiJibin2,YanXiaofei2,GuoRui2,ZhangQingtong2,ZhaoJianfeng2,LiuFang2, WangQian3,SunDeyu3,ZhangRui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