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1.1 物质的变化 (共17张PPT)

合集下载

1.1物质的变化 课件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1.1物质的变化  课件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感悟新知 2.物质变化的证据 从这些变化看,物质变化的证据有是什么?
铁丝弯折
木工家俱
证据:(1)形状改变
感悟新知 从这些变化看,物质变化的证据有是什么?
干冰升华
河面结冰
证据:(2)状态改变
感悟新知 从这些变化看,物质变化的证据有是什么?
钢铁熔化
冷水烧开
证据:(3)温度改变
烧红的铁
感悟新知 从这些变化看,物质变化的证据有是什么?
训练提升
随堂检测
3. 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信工具,一款智能手机通常含有
41种以上的化学元素。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
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中,正确的是( A )
A. 透光性好
B. 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
C. 易溶于水
D. 见光易分解
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课堂小结 物理变化 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感悟新知
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 色,这一性质有什么用途?
可以将白色的硫酸铜粉末 作为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 分的检测剂,或做干燥剂
硫酸铜会使鸡蛋清发生凝 固聚沉(蛋白质变性),这一 性质有什么用途?
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物质的性质
决定 体现
物质的用途
训练提升
随堂检测
1. 下列实验室中仪器和物质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加水溶解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晶体
蓝色晶体
能溶于水 鉴别含OH—的溶液
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活动
感悟新知


在盛有 10 mL氯


化铁溶液的试管
化 钾
铁 溶
中,滴入几滴硫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物质的变化》PPT教学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物质的变化》PPT教学课件
溶液变为血红色。
三、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想一想 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性质有什么用途?
白色硫酸铜粉末可以作 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分 的检测剂,或少量水分 的吸收剂
补充活动:在盛有2毫升鸡 蛋清的试管中加入硫酸铜 溶液,试管中有什么现象 产生?
现象:反应后液体显紫红色 (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凝固)
物理性质: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
化学性质:受热易分解、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蓝色絮状沉淀等。
思考 你是怎样判断物质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 变化,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的?
物理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 化学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因为产生了白色碳酸钙沉淀,有新物质生成。
4、铁丝的形变 证据:形状发生变化
5、水的电解 证据:物质性质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物 质(氢气和氧气),气体产生
归纳 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 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 状态变化等。
补充:
1)取1块硫酸铜晶体,观 察它的形状、颜色。 。有规则形状的蓝色晶体
2)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 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液颜色有什么变 化。 晶。体慢慢溶解,水溶液变成蓝色
3)在硫酸铜溶液中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观察溶液有什么变化。 。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化学方程式: CuSO4 + 2NaOH 它放入大试管中 加热,观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变化。
由蓝色固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
化。学方程式:CuSO4 5H2O == CuSO4 + 5H2O
物质性质 物质变化
3.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物理变化
分子不变, 没有新物质 生成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物质的变化)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物质的变化)课件
这些性质中,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 这一性质有什么应用?
白色硫酸铜粉末可以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 水分的检测剂,或少量水分的吸收剂
学校购买了几瓶无水酒精,有人怀疑 有假。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该酒精中是 否真的含有水分?
答:取少量酒精样品装入试管,加入适量 的白色CuSO4粉末,如果变蓝色,证明该酒精中 含水,如不变色,证明是无水酒精。
D.物质的物理性质
E.反应的结果
给绿色粉末状的①( D )碱式碳酸铜加热② ( A ),绿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③( B ),管壁 出现小水珠,同时,也有气体放出④( B )。这是 生成了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⑤( E );说明碱式 碳酸铜受热能分解出新的物质⑥( C )。
板书设计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大量的热,而本身熔化成银白色小球浮在水面上,
并有气体产生,跟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1)根据以上叙述,推测金属钠的性质:
硬度 小,密度 比水,小熔点 低,

色 银白,色状态
固。态
(2)写出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2Na + 2H2O = 2NaOH。+ H2↑
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涉
7.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
的是( D)
A.电熨斗通电发出热量 B.水电站利用水利产生的电能 C.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8.阅读下列报道:回答问题: 据《家庭医生报》报道,不少市售面粉添加叫做
“吊白块”的漂白剂,它在加热时分解为甲醛和二氧化 硫,这两种物质对人体均有害。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 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对人体有中等毒性,长期接触 甲醛的人群,口.鼻.喉部及肺部肿瘤的发生率会显著增 加。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第一节 物质的变化 学习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第一节 物质的变化 学习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迁移应用
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产生
铁在O2中剧烈燃烧, 生成黑色的Fe3O4
硫 在 O2 中 燃 烧 生 成 有刺激性气味的SO2
镁带燃烧生成白 色的氧化镁固体
科学思维
课题二 微观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从微观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哪些不同?
物理变化:
液态水
气态水
分子间的间隔改变,分子种类不变。
迁移应用
2.学校购买了几瓶无水酒精,有人怀疑有假。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 明该酒精中是否真的含有水分? 取少量酒精样品装入试管,加入适量的白色CuSO4粉末,如果变 蓝色,证明该酒精中含水。如不变色,证明是无水酒精。
课堂反思
1.伴随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或沉淀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 化吗?
不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会产生上述现象,而具有上述现象的变化 也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热发光是物理变化,加热 饱和石灰水由于溶解度变小产生沉淀是物理变化。
2.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如自行车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 可燃物在有限空间急速燃烧,发生爆炸是化学变化。
板书设计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证据 判断 变化
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
无新分子生成 推测 性质 决定 用途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分子生成
探究实践
课题三 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①无色透明的硝酸铅与碘化钾反应 Pb(NO3)2 + 2KI = PbI2 ↓ + 2KNO3
无色溶液 无色溶液 黄色沉淀
证据:颜色的变化,有沉淀生成
小结:在这个变化中,生成沉淀是化学变化的证据
探究实践
②比较绿叶和黄叶,绿叶的变化

浙教版科学九上《物质的变化》课件

浙教版科学九上《物质的变化》课件
1、怎样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物质变化以后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
2、硫酸铜在下列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质 中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⑴能溶于水 ⑵水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 ⑶晶体呈蓝色
物理性质:⑴、⑶ 化学性质:⑵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
A.湿衣服晾干
第1章 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我们知道:自然界的物质会发生各种各样的 变化,你能说出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吗?
我们已经知道,我们周围的物质总是在 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如:太阳的升降、月 亮的圆缺、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物质 的溶解性、下雨、木柴燃烧、植物光合作用、 瀑布落下、电灯发光、冰山消融、水的电 解 ……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软硬 晶体的熔点 液体的沸点 物质的溶解性
化学性质 酸碱性 可燃性
下面八种性质分别属于 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软硬
酸碱性
液体的沸点
物质的溶解性
晶体的熔点
可燃性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1、取1块硫酸铜晶体,观察它 的形状、颜色。 蓝色固体 2、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 加水,观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 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能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3、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 溶液有什么变化。 形成蓝色絮状沉淀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4、另取1块硫酸铜晶体,将它 放入大试管中加热,观察硫酸 铜晶体有什么变化。
7. 1806年,英国科学家戴维作了以下实验:把金属钠用 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可以看到它 与水发生了剧烈的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而本身熔化成 银白色小球浮在水面上,并有气体产生,跟水反应生成 氢氧化钠和氢气。

九年级上科学_物质的变化_ppt完美课件浙教版

九年级上科学_物质的变化_ppt完美课件浙教版
?爆炸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课堂练习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B
课堂练习
3. 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但是如果有这些现象,能不能说明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为什么?试举例说明。 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观察活动
变化四 玻璃破碎
现象:玻璃的形状___改_变____,__没__有__生成 新物质。
观察活动
变化五 食盐溶解加热后又得到固体食盐 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1.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生成新物质 五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区别与联系 4、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 现象: 挥发、状态改变、形状改变 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 现象:水的状态________,_______生成新物质。 现象:水的状态________,_______生成新物质。 1、生活中的下列实例分别属于那种变化?为什么?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现象:玻璃的形状________,______生成新物质。 变化二 水的三态变化 变化五 食盐溶解加热后又得到固体食盐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1.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生成新物质 1、反应前的物质(反应物)写在左边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石蜡(形状、状态变化) 1、生活中的下列实例分别属于那种变化?为什么?
实验 变化前的物质
序号
1- 火柴梗 1 1- 冰、水、水蒸气 2 1- 石蜡 3 1- 玻璃 4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的物质 的现象
变化后有
无物质生 成
火柴梗被折断
火柴梗(形状变化)

水气化、凝固

第1章第1节物质的变化—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第1章第1节物质的变化—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把无水酒精滴入盛有无水硫酸铜的试管中, 若变蓝,则无水酒精中有水;若不变蓝,则无水 酒精中不含水。
小结
物理变化
体现
物 分子不变,
决定
质 变 化
没有新物质 生成
化学变化
体现
分子改变,有新物 决定
质生成,化学变化
又称为化学反应。
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
学变化就表现 物 出来的性质 质
性 质
化学性质
必须发生化学变 化才能表现出来 的性质
第2支试管发生了化学反应。 证据1、颜色变化(无色变 为白色) 证据2、沉淀生成(白色沉 淀)
活动2 如图 1-7 所示,在盛有 10 mL 氯化铁溶液的试管 中,滴入几滴硫 氰化钾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根据这个性质,我们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三价 铁离子的存在。
应用
学校购买了几瓶无水酒精,有人怀疑有假。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该酒精中是否真的含 有水分?
(3)冰雪消融 物变 (化4)变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5)镁是银白色的固体 物性(6)酒精挥发 物变 (化性7)磷. 燃烧能生成五氧化二磷 (8)铜丝弯曲 物变
(9)食物腐烂 化变(10)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化性
2、阅读短文,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
学性质”四个概念填空。 硫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属 物性),把硫块研碎(属
化学变化 必须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图 1-7 所示,在盛有 10 mL 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 氰化钾溶液。 无色透明的硝酸铅溶液和碘化钾溶液反应
例:蜡烛燃烧
练一练
下列变化中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 是化学变化?
①电灯发光 ②冰山消融 ③生物生长 ④蜡烛燃烧 ⑤汽油的挥发 ⑥钢铁生锈 ⑦空气液化 ⑧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 水变浑浊

九年级上科学《物质的变化》PPT浙教版

九年级上科学《物质的变化》PPT浙教版

本章回顾(一)
5.(1)酸的共性 酸的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酸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 ____红______,无色酚酞试液__不__变_色______。 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___HC_l_+_N_a_OH_=_==_N_a_Cl_+_H_2O______________。 ②用盐酸除铁锈:____6H_C_l+__F_e2_O3_==_=_2_Fe_C_l3_+_3_H_2O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铁_锈__溶_解_,__形_成__黄_色__溶_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章回顾(一)
易错点 5 盐的化学性质
铁 易锈错溶点解5 ,盐形6的成.化黄学色性某溶质液 溶液可能含有盐酸、硫酸、硝酸钠、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探究其组成,向一定质量的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②浓盐酸敞口久置在空气中,质量怎么变?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铜与氢氧化钡能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并且与题意相符,因此一定有氯化铜,而硝酸钠不能确定。
本章回顾(一)
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___C_u_O+__H_2S_O4_==_=_Cu_S_O_4+_H_2_O ____________,
蓝b黑.色色浓石 粉硫蕊末酸现试溶:纸解①遇,象腐到形蚀成__性:蓝__;色__溶性_液溶_液_变红_,_红色_石_黑蕊_试色纸_遇粉_到___末_____溶___性_解溶_液,_变蓝_形。_成__蓝_色__溶_液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章回顾(一)
【解析】因为BaCl2溶液中含有Ba2+、Cl-两种离子,形成的不溶于硝酸的白 色沉淀可能是BaSO4或AgCl沉淀,结合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知可能是 AgNO3溶液或含SO42-的溶液。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11《物质的变化》优秀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11《物质的变化》优秀课件
硫酸铜粉末
变蓝色
6.硫酸铜在下列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质中哪 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1)能溶于水 (2)晶体呈蓝色(3)水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
物理性质:(1)、(2);化学性质:(3)
End
Thankyou
1.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只是形态、状态的改变。
思考: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
你能举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例子吗?
2.化学变化:
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
变化中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微观上有什么不同?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
化学变化的实质:
物理变化的实质:
1.如图1-6所示,取2支试管, 在其中1支中加入5毫升的澄 清石灰水,在另1支中加入 量的蒸馏水。
澄清石灰水中出现白色沉淀。
证据:
如图1-7所示,在盛有10毫升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根据这个性质,我们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三价铁离子的存在。
黄色溶液变成了红色溶液
小结
2.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种有本质区别的一种 变化是-----------------------------( ) A 鸡蛋变臭 B 分离空气制取氧气 C 碘加热升华 D 西瓜榨成西瓜汁
A
B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湿衣服晾干 B.铁生锈 C.铜导电 D.石蜡熔化
你是怎样判断物质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的?
2.物质变化的证据:
在变化过程中,物质仅仅发生形状、状态、位的改变,则属于物理变化;
在变化过程中,以沉淀、气体、变色等形式产生了新的物质,就判断为发生了化学变化。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物质的变化)新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物质的变化)新课件

无色溶液
黄色沉淀
证据:据:颜色的变化(由绿色变成黄色)
3、钢铁的熔化 温度的变化、状态发生变化
4、冰山消融
状态、形状发生变化
5、铁丝的形变 形状发生变化
6、水的电解 物质性质发生了变化,产生了
新的物质,气体产生
物质变化的证据
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 性质变化、发光发热、状态变化等。
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
1.物质 分类
分类标准 ( 物质种类 )
混合物 纯净物
空气、溶液 氧气、水、氯酸钾
混合物: 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纯净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当我们研究某一物质的性质时,通常用的是纯净物。
2.纯净物分类
纯 净 分类标准
金属单质: Fe
单 分类标准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单质
C.一定不是化合物 D.一定是混合物
3.按照一定的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认识 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 现有下列物质:①纯碱;②生石灰;③盐酸; ④熟石灰;⑤甲烷;⑥铜;⑦石墨;对上述物 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D ) A.属于有机物的有③⑤ B.属于单质的有②⑥⑦ C.属于碱的有①④ D.属于氧化物的有②
非金属单质:O2 Ne
( 组成、性质 ) (稀有气体)
物 ( 元素种类 ) 化 合
分类标准
无机 化合物:
NaCl

( 组成、性质 )
有机 化合物:
CH4
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在组成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3.无机化合物分类
无 机 分类标准 化合物
( 组成 )
氧化物: 分类标准 酸: H2SO4( 组成 ) 碱: NaOH 盐: KNO3

科学九年级上浙教版1.1物质的变化课件.ppt

科学九年级上浙教版1.1物质的变化课件.ppt

易燃烧 描述物理性质是:
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能 溶于水,能溶解碘。
9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软硬 晶体的熔点 液体的沸点 物质的溶解性 酸碱性 化学性质
下面八种性质分别属于 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 ?
颜色 晶体的熔点 气味 软硬
液体的沸点
物质的溶解性 可燃性 酸碱性 可燃性
10
答:可以喝大量牛奶、蛋清或豆 浆解毒。原因是上述食品中含有 较多的蛋白质,蛋白质可以跟重 金属盐形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 可以减轻重金属盐类对胃肠的危 害。
8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 的液体,能溶于水,能溶解碘形成 碘酒,酒精易燃烧,燃烧产物是二 氧化碳和水,是一种绿色能源。 上文中是描述酒精的化学性质是
形成了新的分子。
4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1、两者根本区别:
变化中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2、两者的联系:
化学变化一定能伴随着物理变化 例:蜡烛燃烧
5
1、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
⑴把铁块磨成铁粉 ⑵把铁块放在地面上,生锈了 ⑶把湿衣服放在太阳下,晒干了 ⑸铁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 ⑹煤的燃烧 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水、二氧 化碳
6
1、学校购买了几瓶无水酒精,有人 怀疑有假。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该 酒精中是否真的含有水分?
答:取少量酒精样品装入试管,加 入适量的白色CuSO4粉末,如果变 蓝色,证明该酒精中含水。如不变 色,证明是无水酒精。
7
主页
2、硫酸铜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盐, 误服会引起中毒。如果你误服硫酸铜, 应采取什么措?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这些变化又是什么变化?
下雨
物 理 变 化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1.1 物质的变化ppt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1.1  物质的变化ppt课件
A.(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B.均为物理变化 C.(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D.均为化学变化
整合方法·提升练
【方法规律】本题可用概念法解答,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 生成的变化,由题可知,过程(1)是由燃料变成了燃烧产物, 过程(2)是燃烧产物变成了燃料,所以两个过程都是化学变化。
夯实基础·逐点练
11.将“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 的字母代号填入下面的空格中。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________,酒 精易挥发________。酒精易燃烧________,可以作燃料, 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 ________,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________。
夯实基础·逐点练
【点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变化” 强调的是物质的某种运动过程,是正在进行着的或已经发 生了的过程;而“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往往用 “能”“不能”“可以”“不可以”“会”“容易”“难” 等描述。
【答案】A;A;B;C;D
整合方法·提升练
12.化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 环”。例如,燃料―(1―)燃―烧→燃烧产物―(2―)太―阳―能―或―生―物―质―能→ 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 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 )
5.(中考·贵港)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 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B )
A.稀有气体用作焊接保护气 B.铜用作导线 C.氮气用作食品防腐剂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夯实基础·逐点练
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B ) A.酒精能挥发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铜的密度是8.9 g/cm3 D.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水的电解
↓ 2H2O = 2H2 + O2 证据:气体产生 ↓
物质变化的证据:
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
温度变化、形状变化、发光发热、 PH变化、状态变化等。
1、如图1-6所示,取2支试管,在其中1支 中加入5毫升的澄清石灰水,在另1支中加 入等量的蒸馏水。 2、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5毫升碳酸钠溶液。
3、观察2支试管,你认为哪支 试管里可能发生了化学反应? 哪些证据支持你的推断。 碳酸钠与澄清石灰水的 试管中产生了白色沉淀
如图1-7所示,在盛有10毫升氯化铁溶 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 观察发生的现象。 变成血红色溶液
根据这个性质,我们可以用硫氰 化钾溶液检验三价铁离子的存在
1、取1块硫酸铜晶体,将 它放入大试管中加热,观 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变化。 蓝色固体逐渐变白 2、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再 在冷却后的硫酸铜白色粉末中逐滴加水,观察 有什么现象产生 白色固体逐渐变蓝 3、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性质有 什么用途? 白色硫酸铜粉末可以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分 的检测剂,或检验实验中是否有水生成。
物质变化描述的是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过程, 物质性质是物质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属性。 反映 决定 两者在叙述上的区别是:性质一般描述为“某物质 能(或“会”、“可以”、“易”)怎样。而变化的叙述 中一般没有以上字眼。
两者关系:
变化
性质
① 常压下,水在100℃时能沸腾。 (物理性质) ② 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可以燃烧。 (化学性质) ③ 水受热后沸腾变成水蒸气。
(物理变化)
④ 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燃烧,生成白色粉末。
(化学变化)
1、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
Pb(NO3)2+ 2KI
无色溶液
无色溶液
=
PbI2↓+ 2KNO3
黄色沉淀
证据:颜色的变化、产生沉淀
2、绿叶的变化 证据: 颜色的变化(由
绿色变成黄色)
3、钢铁的熔化
证据: 温度的变化、状
态发生变化
4、铁丝的形变 证据:形状发生变化
物 质 的 性 质
颜色、状态、气味、 光泽、导电性、导 不需要发生 物理 化学变化就 热性、延展性、熔 点、沸点、硬度、 能表现出来 性质: 密度、溶解性 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非金属 只在化学变 化学 活动性、氧化性、 化中表现出 还原性、酸性、碱 性质: 来的性质 性、稳定性、可燃 性、化合价
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讨论交流
1 、学校购买了几瓶无水酒精,有人怀疑有 假。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该酒精中是否真 的含有水分?
答:取少量酒精样品装入试管,加入适量的 白色CuSO4粉末,如果变蓝色,证明该酒 精中含水。如不变色,证明是无水酒精。
物质的变化
纸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条
变化前 :纸 变化后: 纸
纸燃烧
变化前:纸 变化后:二氧化碳和水等
物质变化后 没有新物质生成
物质变化后 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 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 状态的改变。 2、化学变化:
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
⑴空气液化 物理变化 ⑵铜器生绿锈 化学变化 ⑶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变化 ⑷酒精挥发 物理变化 ⑸火药爆炸 化学变化 ⑹灯丝通电后发光放热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物理变化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化学变化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 子重新组合,形成了 新的分子。
两种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往往同时发生,在化 学变化中,生成新物 质的同时,物质的状 态、形状、大小也改 变,所以同时也发生 了物理变化,但在物 理变化中,不一定发 生化学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