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治疗暴盲一例医案评述

合集下载

张承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崩漏验案举隅

张承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崩漏验案举隅

子宫 内膜增 生 。 中医辨 证 属 脾 肾两 虚 , 任不 固 , 冲 夹有 瘀 滞 。拟方 : 子参 、 参 、 鹤 草 、 枣 各 3 g 川 断 、 太 丹 仙 红 0,
桑 寄生 、 母 草 各 2g 天 冬 、 冬 、 黄芪 、 芍 、 芍 、 益 0, 麦 炙 赤 白 丹 皮 各 1 g 当 归 1 g 五 味 子 、 芎 、 地 、 地 各 l g 5, 2, 川 生 熟 o , 炮 姜 6 , 叶 5 。 经 期 加 失 笑 散 、 香 附 、 胡 ; 气 g艾 g 制 元 肝
崩漏 的 主要病 机是 冲任 不 固 , 能 制 约 经 血 , 引 不 而 起 冲任 不 同 的原 因不 外 虚 实 两 端 。 虚 以 肾虚 、 虚 为 脾 主 , 以血热 、 瘀 多 见 , 无 论 是 虚 证 的崩 漏 还 是 实 实 血 但 证 的崩漏 , 可 能 有 瘀 血 的产 生 , 以 下 两 点 依 据 : 都 有 一
收 稿 日 期 2 1 9 o O o 0 l
郁结 加 郁金 、 婆子 、 瑰 花 ; 娑 玫 胃脘不 适 加 淡 吴 萸 、 公 蒲
英 。水 煎 温 服 , 1剂 。 患 者 服 用 上 方 2月 , 期 转 规 日 经
则 , 色鲜红 , 周 即 净 , 色 有 华 , 酸 腹 痛 好 转 。共 经 1 面 腰
血、 益气 活血 、 血 活血 等 往 往 能 达 到 事 半 功倍 、 竿 养 立
见 影 的 效 果 。 案 1中 因 患 者 诸 症 皆 为 虚 象 , 人 多 用 前 益 气 摄 血 、 脾 益 肾 之 品 , 效 果 不 佳 。 张 师 认 为 患 者 健 但 气 血 亏 虚 , 肾 两 亏 为 本 , 血 内 停 为 标 , 不 宜 单 用 脾 瘀 故 活 血 化 瘀 之 药 , 不 宜 单 用 补 血 固 经 之 药 , 能 兼 顾 其 亦 只 中 , 平 为 期 。方 中 活 血 化 瘀 药 与 健 脾 固 冲 药 同 用 , 以 通

活血化瘀法在现代眼科手术术后的应用

活血化瘀法在现代眼科手术术后的应用
现 代 眼 科手 术 在 疾 病的 种 类 、手 术 方 式、 手 术 适应 证 、 手术 技巧和 手术器 械等方 面有了 长足的 发展, 获得了 良好的 临床效 果,成为 治疗眼科疾 病的主要 手段之一, 但术后患者 仍可出现轻 重不等的手术反应或并发症。常表 现为眼睑肿胀、畏光流泪;或 混合充血;或 结膜水肿、角膜水 肿、角膜移植片免 疫排斥反应、 房水混浊、前房出血、前房恢复迟缓;或眼压增高;或 低眼压; 或 新生血管 形成,或玻 璃体混浊 / 积血, 或视网膜脉 络膜水肿、出 血,或眼外 肌水肿, 甚至出现眼 内感染等症 候。还可兼 有头目疼 痛、 恶 心呕 吐 、 胃纳 呆 滞 、腹 胀 便 秘、 烦 躁不 安 等 全身 症 状 。这 些都程度不同的影响了手术效果和手术后视功能的康复, 需要及 时的处理。 1. 2 血瘀是眼科手术术后反应和并发症的基本病机
中医学认为手术过 程本身是一种物理性创伤,其所造成脉络 受损, 气机不畅, 可常形成瘀血滞留所致的一系列术后反应和并发 症。由于气为血帅, 血随气行, 两者相辅相成。气病可影响到血液 流畅, 如气结则血瘀, 气迫则血溢, 气虚则血脱等, 反之血病亦能导 致气的失调。可见, 手术创伤所形成的瘀血凝聚, 必然引起气机郁 滞,或水湿停滞,湿聚 成痰,或水气上凌 ,或玄府闭塞,同时 ,术后容 易受外邪侵袭 ,诱发脏 腑功能失 调,引发术 后如上所述的 诸多症 候。因此, 术后处理必须根据眼局部与全身症候表现, 灵活运用局 部与整体结合的辨证方法,以血瘀为突破点,治疗上以活血行气、 化瘀通脉为主要治法, 并分别兼用祛风清热、利水消肿、健脾渗 湿、退翳 明目等治法, 减轻手术反应, 预防和控 制手术并发症, 缩 短围手术期时间, 促进术后组织 的康复,提高手 术疗效。 2 常用活血化瘀药物的药理基础

老中医:治疗青盲(内障性眼疾)临床经验案例

老中医:治疗青盲(内障性眼疾)临床经验案例

治疗青盲(内障性眼疾)临床经验析病机探古今医籍青盲系中医病名,现存文献中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主要是指黑睛与瞳神之气色、形态正常,逐渐出现视力下降,或视野缩小,甚至失明的慢性内障眼病。

廖品正认为本病多由青风内障、高风内障、暴盲等疾病演变而成。

临证强调要依据中医经典,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

《诸病源候论·目病诸候》认为因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若因脏虚风邪痰饮乘之,热则赤痛,无热但内生障,致腑脏血气不能荣于睛,出现外状不异,只不见物之症。

《证治准绳·杂病》言目之内外无障翳气色等病,但自不见者,是青盲病。

认为青盲“乃玄府幽邃之源郁遏,不得发此灵明耳”。

谓病因有二:一是神失,二是胆涩。

认为须问其为病之始,如果伤于七情则伤于神,伤于精血则损于胆,则不易治,若失神者则更难治疗。

廖品正在中医古籍相关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目中玄府闭塞不通,致使目视不明。

其病机表现有虚有实,虚者为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亏虚,气血不足,肝肾两亏,精虚血少,脏腑气血不能荣睛而致青盲;实者多为肝经火旺、肝郁气滞、湿热蕴脾,痰瘀阻络,气虚血瘀,或因头眼部外伤,目系受损,或因肿瘤压迫,目络不通,气血不能濡养于睛而致青盲。

重辨证立治法方药廖品正认为中医治疗首重辨证,故四诊合参并结合现代仪器检查进行辨证非常重要。

廖品正在临证中将青盲分为7种证型进行治疗:1、肾阳不足型,表现为眼外观如常,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视物渐渐昏矇不清,或眼前出现大片暗影遮挡,眼底检查可见视盘色淡,或苍白,边界清。

可兼见身冷形寒,面色白光白,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频数,男子阳痿遗精,女子带下清冷。

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或沉迟。

治宜温补肾阳、益精明目;方用桂附地黄丸加减。

2、脾肾气虚型,表现为眼外观如常,视物日渐昏矇不清,或自觉眼前有大片黑影遮挡,渐致失明,眼底检查可见视盘色淡,或苍白,边界清。

全身表现可见面色萎黄,短气食少,乏力体倦,大便稀溏;还可见眼睑无力,眼斜偏视或上胞下垂。

从麻黄汤治愈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暴盲案引发的思考

从麻黄汤治愈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暴盲案引发的思考

中医药通报・名医精华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Journal 93作者简介 李可,男,山西省名老中医。

从事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著有《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作者单位 山西省灵石县中医院(031300)从麻黄汤治愈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暴盲案引发的思考●李 可3 关键词 麻黄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暴盲 病案1 蛛网膜出血并发暴盲案2000年秋,孙瑞琴乃一农妇,37岁,患原发性高血压18年,暴怒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昏迷48小时,醒后暴盲。

寒战,咳逆无汗。

查见颅内血肿、水肿,双眼底出血、水肿。

遵眼科名家陈达夫先生目疾六经辨证大法:凡目疾,无外证而暴盲,为寒邪直中少阴,玄府(毛孔)闭塞所致,当用麻附细辛汤温肾散寒。

附子温少阴之里;麻黄开太阳之表,即是启玄府之闭;细辛直入少阴,托邪外透。

今症见寒战无汗,禀赋素壮,纯属表实,与少阴无涉。

遂迳予麻黄汤一剂令服。

次日诊之,夜得畅汗,小便特多,8小时约达3000mL,今晨头胀痛得罢,目珠胀痛亦止,目赤尽退,血压竟然复常,已可看到模糊人影。

后以通窍活血汤冲服生水蛭末12g,调理一段,竟得复明,视力:右018,左112。

病愈3年,血压一直稳定。

麻桂升压,现代药理已成定论,近百年来已列为脑血管病禁区,而麻黄汤竟然治愈不可逆转的高血压,岂非千古奇谈!由此想到古代治中风昏迷欲死,用“古今录验大小续命汤”,并强调“录验”二字,必有至理。

现代斥其非,实是不知汗法可以消除溢血、充血之水肿。

人本一体,表里同气,表气闭塞则里气逆乱,表气通则里气和。

中医药有双向调节效能,是通过调燮整体气机而治疗局部疾病。

汗法之奥妙,并不单在一个“汗”字,麻黄可以通利九窍,宣通脏腑之气。

从本案的病机看,由于寒袭太阳之表,玄府闭塞,寒邪郁勃于内,气机逆乱上冲。

邪无出路,遂致攻脑、攻目。

邪之来路,即邪之出路,随着汗出,表闭一开,邪从外散,肺气得宣,水道得通,小便得利,郁结于大脑及眼底之瘀血、水肿亦随之而去,脑压迅速复常。

化瘀止崩,中医临床的经验案例分享

化瘀止崩,中医临床的经验案例分享

化瘀止崩,中医临床的经验案例分享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有三篇是单独写妇人病的,包括妊娠、产后、杂病,确实为妇科理论奠定了基础。

我特别喜用仲景方治疗妇科杂症。

其中崩漏证,仲景有桂枝茯苓丸、胶艾汤、温经汤等都是临床效验之方。

奈何今日某些医者,一见漏血不止,动辄清经止血,使用大量凉血止血之品,活血化瘀之法却总抛之脑后,不敢一试。

这是一位五十五岁天癸将竭的妇女,患者月经淋漓不尽已经月余,通过几重推荐微信找到了我。

西医检查仅是子宫内膜增厚,未发现肌瘤什么的,平素月经带经时间就长,不曾想这次月经淋漓不净已经月余。

经询问月经颜色不黑,量还挺大,所以急求止血。

伴有口干,气短乏力,平素手足心易发凉,睡眠尚可胃口尚佳,大便不成形。

查舌淡稍黯,苔薄黃略腻。

因为远程救治,脉未及。

我从患者症状分析,气短乏力,舌淡,月经量大,色不黑,大便溏等初诊考虑气不摄血,兼有血瘀血虚。

选方当归补血汤合胶艾汤加减。

处方生黄芪、三七、苎麻根、仙鹤草、炮姜、当归、荆芥炭、阿胶、黄芩炭五剂,水煎服,日一剂。

方中取生黄芪益气摄血,三七、当归活血,苎麻根、仙鹤草、荆芥炭收涩止血,阿胶养血止血,黄芩炭、炮姜寒温并用以温中退虚热。

看似稳中求胜,实则抓主症不明。

药进三剂,患者血仍未止,患者急于止血,五剂药尚未服完,急来复诊。

询之精力较前明显改善,但血未止,而且出现晨起口苦,大便转干。

药效不佳,定是不全对症。

查看患者照片,面黄尚有光泽,伴有赤色细缕纹络浮于肌表,体型中等,腹部较胖,身上皮肤较白。

依此判断兼有瘀血体质。

于是上方增入桂枝茯苓丸,化瘀止崩。

两剂药服完,经血全止,查舌黯,苔黄略腻,晨起仍口苦、口干,胃口不佳。

方去苎麻根、三七、阿胶、黄芩炭,增健脾之品焦白术、生蒲黄化瘀行血。

药后血未再出,胃口转佳,口干改善,口苦已无,舌稍麻木,舌转淡红,伴有瘀斑,苔薄黄略腻。

调整处方健脾活血化瘀善后。

后复诊治疗咳嗽,询之月经已正常,未再出现崩漏情况。

本案初诊,从出血入手,考虑常见的两种原因,其一为热所致,另一为脾虚失于统摄所致。

中医治疗 眼底出血 暴盲 医案

中医治疗 眼底出血 暴盲 医案

中医治疗眼底出血暴盲医案中医治疗眼底出血导致的暴盲: 医案1. 病情介绍眼底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可能导致暴盲。

眼底出血通常是由于血管破裂或破裂出血引起的,严重的出血会阻碍视网膜上的光线传输,从而导致丧失部分或全部的视力。

在这个医案中,我们将探讨中医如何治疗眼底出血并避免暴盲的成功案例。

2. 病例介绍患者是一名55岁的男性,最近几个月开始在视野中观察到黑点,并逐渐出现视力模糊。

他马上就去了医院,经过检查被确诊为右眼严重的眼底出血。

决定采取中医治疗方法来防止进一步的视力丧失。

3. 中医治疗方案基于患者的病情,我们制定了下面的中医治疗方案:- 清热凉血:由于眼底出血通常与体内热毒有关,我们选择清热凉血的中药来调理体内环境。

包括黄连、生地黄等草药用来净化血液、降低体内的炎症反应。

还加入了生铁炒乌梅来收敛血管。

- 活血化瘀:为了促进眼底的血液循环和减轻瘀血的程度,我们使用了桃仁、红花、川芎等草药来活血化瘀。

这些草药可以改善血液运行并帮助消除淤血。

- 补益肝肾:根据中医理论,肝肾不足是导致眼底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治疗中加入了补益肝肾的中药,如何首乌、枸杞子等,以促进肝肾的调理和滋养。

4. 治疗效果经过两个月的中医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好转。

检查显示眼底的出血减轻,视力也有所恢复。

患者的黑点减少,并且明显感觉到视野变得更清晰。

这证明了中医治疗在改善眼底出血的效果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5. 主题探讨:中医治疗眼底出血的机理中医认为,眼底出血与体内的热毒有关,以及肝肾功能不足。

清热凉血的草药可以净化血液,降低体内炎症反应,并帮助消除热毒。

活血化瘀的草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淤血,从而改善眼底的微循环。

补益肝肾的草药可以滋养肝肾,提高其功能,从而减少眼底出血的发生。

6. 结论与回顾在这个医案中,我们成功地用中医药治疗了眼底出血导致的暴盲。

通过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和补益肝肾的治疗方案,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视力得到恢复。

补阳还五汤验案举隅

补阳还五汤验案举隅

补阳还五汤验案举隅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组成,功效为益气、活血、通络,原方治疗因正气亏虚,脉络瘀阻所致的半身不遂症。

笔者应用本方加味治疗辨证属气虚血瘀的多种疾病,屡用屡验,充分展示出本方的临床实用价值及益气活血疗法的广阔前景。

现摘录4则汇报如下。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眼底出血患者,男,60岁,2004年9月6日初诊。

右眼眼前黑影遮挡,视物不清3个月。

3个月前病人右眼眼前突然出现片状黑影遮挡,挥之不去,视物不清。

到某权威医院查眼底,示“右眼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增强,静脉迂曲扩张和动静脉交叉压迹。

视网膜颞上、颞下支静脉远端可见大片火焰状出血,色鲜红”。

诊断“右眼眼底出血(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经静滴金纳多、口服安络血等治疗1个月,病情减轻,但5天后病情突然加重,查眼底“视网膜周边部大量点片状出血,血色暗红或鲜红,并见少量白色渗出物”。

口服迈之灵、安络血治疗1个月余,无明显好转,而求中医治疗。

病人面色萎黄,少气懒言,便秘,3~4日1行,血压正常。

舌体胖大,齿痕,舌质暗,苔薄白,脉细涩。

拟益气化瘀止血:黄芪50g,当归、草决明各30g,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三七(冲服)、地龙各10g。

日1剂,水煎服。

5剂时大便已正常,改当归10g。

8剂时黑影转淡,区域缩小,散成几个蝌蚪状黑影,眼底复查“视网膜出血灶范围较前缩小,色暗红,少量黄白色渗出物”。

15剂时’蝌蚪’数明显减少,色转淡,视物较前清晰。

20剂时黑影散尽,视物清晰如常,眼底出血吸收。

按语: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眼底出血属中医“视瞻昏渺”、“云雾移睛”、“暴盲”及“目衄”等范畴。

气为血之帅,素体正气不足,气虚无以摄血,则血溢脉外而致视网膜出血。

出血后离经之血瘀滞停留,壅阻脉道,血行不循常道而渗于脉外,导致出血再发。

补阳还五汤益气化瘀,气足则统摄有权,血行归经,瘀化则脉道通畅,血循常道,故使瘀血得散,出血可止。

活血化瘀法在暴盲中的应用

活血化瘀法在暴盲中的应用

0致 目忽失
暴盲 最早 记载 于 《证 治准 绳 ·杂病 ·九 窍 门 》。现 代 医学 明。此种情况 多见 于妇女 ,一般来 说妇 女多愁善感 、愁绪难畅 ,
中并 没有 “暴盲 ”这一病 名 ,该病名 源 于传统 中 医学对 于患 则 可致头 痛 目涩 ,更甚 者 可伴 有妇 女经水不调 ; (2)阳气 脱
种 不 同类 型 的能 够导致 视力 急剧 下降甚 至失 明 的内眼 病统称 致暴 盲。妊娠 内热常 由烘火过热 、伏 热在内 ,或补药太甚 、热 为 暴盲 的范 畴 【1。l。据现代 中医学 家讨 论得 出 [4-51,中医学 意 物过多 ,终致胎热 ,引而为暴盲 。此种情况多发生于孕妇将产 ,
Applicat ion of Act ivat ing Blood and Rem oving Stasis M ethod for Sudden Blindness
LI Cuidie.WU Su-ging(Correspond g 。 (M edical School,HubeiM inzu Institute,Enshi Hubei 445ooo) ABSTRACT: Sudden blindness is a kind of cataract disease with phenom enon single or double eye visual acuity
sharp drop or even blindnes s.TraditionalChinesem edicinelacks accurate examinat ion forthediseas e,and callnot understand an d controlfunduslesions accurately i n details,which isincludedin suddenblindn ess category based on m ain sym ptoms of patients.Activating blood an d rem ovin g stasis is main treatm ent m eth od for sudden blindn ess. Based on TCM path ogenesis of sudden blindn ess casesp m ed ici ne of blood activating a n d stasis rem oving can rem ove blood stasis an d dredge blo d vessels to im prove sym ptom s and condition.The artide firstly describes etiology an d pat hogenesi s of sudden blindn ess,then focuses on im portanc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removeblood stasi s forsuddenblind n essforreferen ce. KEY W ORD S: M ethod of activating blood an d rem ovin g stasis;Sudden blindn ess;Etiology an d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treatm ent based on overa ll analysis of illness an d patient S condition

活血化瘀验案五则

活血化瘀验案五则

活血化瘀验案五则1 头痛张某某,男51岁,住孟家溪镇跃进村,1987年4月初诊,其妻诉及2年前经常患左侧后脑疼痛,经一般治疗时愈时发。

1987年5月,突然剧烈疼痛,痛如锥刺,辗转反侧,全身出汗,时有恶心,但不寒热,经用消风祛湿镇静止痛无效,渐至神志昏蒙,语无伦次,频繁呕吐,直至全身瘫痪,经县医院X线检查疑为左侧颅内占位性病变,给予对症支持疗法,使神志清醒,呕吐停止,一般情况好转,但头痛有增无减,建议到上级医院做CT诊断,因经济困难,只好回家,试用中药治疗。

诊见面色红润,语言蹇塞,呻吟不已,全身瘫痪,问饮食尚可,二便正常,舌质淡红,可隐现散在瘀点,脉细弦涩,剧痛有处刺痛不移,据此初断为瘀血头痛,药用当归、川芎、生地、赤芍、桃仁、红花、丹参、黄芪、地龙、三棱水煎服1剂/2d,合并口服大活络丸,3丸/d,经半月治疗,疼痛大减,坚持服药1w,病情告愈。

待病愈后与患者闲谈时,患者才追溯4年前左侧后头部有跌伤史,治疗后方悟,跌扑损伤瘀血内停,日久不消,阻塞清窍脉络不通,不通则痛还可出现神志不清,肢体瘫痪等临床表现。

2 输尿管结石肖某某,女,32岁,住孟溪跃进村,1984年一次腰痛血尿中拍片发现左输尿管中段结石(绿豆大)自此开始服用大量清热利尿排石药,6个月后复查结石尚有增大趋势,血尿绞痛经常发作,患者惧手术治疗后,丧失劳动力,要求继续服用中药治疗,1985年初诊一般情况良好,查尿发现蛋白(±)红细胞(卅)患者诉及长期血尿坠涩、腰痛、痛经,每逢劳累和经期定发绞痛,查右腰部触叩击痛明显小腹拒按,舌红光净无苔脉细数有力,据血尿绞痛多在经期发作,长期清热利尿罔效断为与血瘀有关。

故投以金钱草30g、海金砂10g、王不留行15g、赤芍10g、牛膝15g、大黄10g、红花10g、桃仁10g、三棱10g、莪术10g、丹皮10g、黄柏10g、滑石15g、琥珀15g为末冲服,1剂/2d,服第1剂后,腰腹痛加剧,血尿更加明显,但坠涩感减轻,坚持服药10d,腹痛血尿逐渐好转,改前方药减去三棱莪术、大黄,加黄芪15g继服10d,3月4日在1次小便中自觉喷射状,急查尿盂内有一黄豆大砂石,拣出击之不碎,断为结石排出,再次X 线拍片未发现结石阴影,后滋阴固气而收全功。

中医治疗 眼底出血 暴盲 医案

中医治疗 眼底出血 暴盲 医案

中医治疗眼底出血暴盲医案中医治疗眼底出血暴盲医案探究一、引言在当今社会,眼疾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

眼底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眼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甚至可能导致暴盲。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眼底出血暴盲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治疗经验。

二、眼底出血和暴盲的概念与病因眼底出血是指视网膜或脉络膜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现象,可能是由于高血压、糖尿病、外伤等引起的。

而暴盲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视力迅速下降,甚至完全丧失视力的一种临床表现。

三、中医治疗眼底出血暴盲的理论基础中医治疗眼底出血暴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中医经络学说、脏腑学说、气血津液学说和病因病机学说。

中医认为,眼底出血暴盲的病因主要与气血失调、肝肾阴虚、痰火内蕴等有关。

四、中医治疗眼底出血暴盲的方法1. 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眼底出血暴盲的药物主要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滋阴补肾、祛风明目等中药。

常用的中药有川芎、桃仁、当归、丹参等。

2. 中医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眼底出血暴盲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通过调节经络、活血化瘀、调整脏腑功能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3. 中医药膳调理中医药膳调理是中医治疗眼底出血暴盲的重要辅助手段。

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配制适合的药膳进行调理。

五、医案共享患者张某,因高血压引起眼底出血,视力急剧下降,经过中医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的综合治疗,病情得到了明显好转,视力逐渐恢复。

六、对中医治疗眼底出血暴盲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中医治疗眼底出血暴盲具有独特的优势,重视病因病机,综合运用药物、针灸、药膳等治疗手段,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

中医治疗也能够综合调理全身气血,达到治疗和养生的目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七、总结与回顾眼底出血暴盲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眼病,中医治疗眼底出血暴盲的理论基础丰富,治疗方法多样且有效。

通过药物、针灸、药膳等综合治疗手段,中医能够在治疗眼底出血暴盲中发挥独特的优势,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 眼底出血 暴盲 医案

中医治疗 眼底出血 暴盲 医案

中医治疗眼底出血暴盲医案深度探讨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中,眼部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尤其是眼底出血导致的暴盲病例屡见不鲜。

而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疗眼底出血暴盲的医案备受关注。

本文将以此为主题,深入探讨中医治疗眼底出血暴盲的医案,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中医治疗经验,并带来对中医医案的深度理解。

二、中医对眼底出血暴盲的认识眼底出血暴盲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急症,主要表现为视力骤降、眼底出血等症状。

根据中医的理论,眼底出血暴盲通常是由于肝肾阴虚、肝火上扰等原因导致眼底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进而引起暴盲症状。

中医认为,眼底出血暴盲的治疗应该突出“滋阴清肝”为主要治疗原则,同时结合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来施治。

三、医案分析(1)病例描述患者王某,男,45岁,主述双眼视物模糊,伴有眼底出血、视网膜剥离等症状,病情严重,导致暴盲。

经过详细的中医望诊、闻诊和切诊,初步诊断为肝肾阴虚、肝火上扰导致的眼底出血暴盲。

(2)治疗方案针对王某的病情,中医医师采用“滋阴清肝”的治疗原则,配伍了六味地黄丸、龟鹿二仙胶等中药进行调理。

针灸疗法也被纳入治疗方案中,应用定位准确、刺激力度适宜的中医针灸术促进患者的病情好转。

(3)治疗效果经过连续一个月的中医治疗,患者的眼底出血症状明显减轻,视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患者的体质也得到了改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通过本次治疗,中医在治疗眼底出血暴盲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四、总结与展望在本次医案中,中医的治疗方法体现了其独特的优势与特点。

通过“滋阴清肝”的治疗原则,中医医师成功地改善了患者的眼底出血暴盲症状,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然而,中医治疗眼底出血暴盲仍然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治疗方案的标准化、疗效的客观评估等。

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不断完善中医治疗眼底出血暴盲的技术与方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五、个人观点笔者认为,中医在治疗眼底出血暴盲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独特性。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玻璃体积血1例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玻璃体积血1例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玻璃体积血1例玻璃体积血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它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严重的视力影响。

在传统中医治疗中,血府逐瘀汤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位患有玻璃体积血的患者,他接受了血府逐瘀汤的加减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患者王先生,45岁,因突发视力模糊到我院就诊。

经检查确诊为右眼玻璃体积血,血块约0.5cm×0.5cm,损害视网膜,视力下降至0.1。

患者表示在此前并未有明显的外伤或其他诱因,因此疑为内因引发。

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视力严重受损,我们决定采用中医药的治疗方案,以期望更好地保护患者的视力。

根据中医诊断,玻璃体积血的发生与气血瘀阻、肝肾不足有关。

我们采用了血府逐瘀汤的经典治疗方案,加减配伍。

处方如下:川芎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蒲黄10克,红花10克,甘草5克,生地15克,知母15克,山茱萸15克在经典方剂的基础上,我们结合了王先生的具体病情,加入了红花、甘草、生地、知母、山茱萸等药物,以加强活血化瘀、益肝肾、滋阴清热的作用。

我们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特点,对剂量和用药方式进行了调整,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我们还要求患者进行良好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用眼过度。

我们还为患者制定了合理的饮食方案,建议患者多食用一些具有活血、清热作用的食材,如红枣、山楂等。

患者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坚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有了明显的好转。

在进行了一次眼底检查后,发现玻璃体内的积血有所减少,且患者的视力有所恢复,达到了0.4的水平。

患者的头痛、眼胀等不适感也有了缓解。

通过连续的治疗和调理,患者的病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通过中医药治疗,特别是血府逐瘀汤的加减方案,我们成功地治疗了一例玻璃体积血患者。

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视力也有所恢复。

在接下来的治疗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患者的调理和治疗,以确保其病情得到更好的控制和恢复。

从三例难治病案谈活血化瘀法运用[摘]

从三例难治病案谈活血化瘀法运用[摘]

从三例难治病案谈活血化瘀法运用[摘]例一:双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傅某,女,38岁。

1959年底剖腹产术后,左下肢肿胀痛疼,经长期消炎止痛西药治疗无效。

于1961年春转至北京,求治于友谊、协和、同仁、西苑等医院。

经血管造影诊断为‘‘左髂股静脉不全闭塞’’,用扩张血管营养神经药及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肿痛日甚。

1962年xx医院收住院治疗,当时足趾青紫,痛疼剧烈,经几院会诊,认为应自膝下截肢,患者执意不从。

久久拖延的过程中,虽经多方治疗病情日重,截肢部位升至膝上、髋关节,患者更不接受。

1963年转至上海,经龙华医院几次造影检查,左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不全闭塞,长度30~ 60公分,保守治疗无效,亦动员截肢,又不从。

1964年春因阑尾炎切除术后,右下肢又红肿胀痛,经造影诊为右髂股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给以消炎止痛及中药行气活血破瘀药物治疗。

卧床八个月,两下肢肌肉萎缩,每月需用杜冷丁、吗啡3~4次维持。

组织上海多院会诊,未提出有效治疗方法,亦不适宜手术。

无奈,回邢台原籍准备后事,绝望中邀余往诊。

患者面㿠形缩,两下肢重度肌削,膝、踝关节僵直,双下肢皮温低,满布紫色斑片,硬如革皮,痛疼难忍,不食难寐。

经水过多,每次来潮10~ 15天方止,此时已出血20余天,色黑,杂有血块,少腹刺痛,用中西止血药物不止。

脉沉细涩无力,舌质紫暗,苔薄白而润。

证属血瘀阻络,不通则痛,肌失濡养而削,血不循经而妄行。

治以温经通阳、活血化瘀。

处方:黄芪1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炒桃仁10克、红花10克、陈皮10克、神曲10克、炒没药10克、姜炭12克,鹿角霜10克、甘草3克,水煎服, 日一剂。

服两剂痛减食增,停用杜冷丁,下血明显减少。

原方继服三剂,痛全止,经血净,夜能寐,精神好。

川芎减至3克,去姜炭加牛膝10克、鸡血藤10克,连续服用四个月,下肢紫斑变软,继而消退。

配合按摩,肌力渐复,以车代杖,推车练步。

共服药九个月,状如常人,赴工作岗位。

中医中药治疗【暴盲,头痛验案】

中医中药治疗【暴盲,头痛验案】

中医中药治疗【暴盲,头痛验案】
【验案追踪】朱××,女,50岁。

十几年来经常头痛,近2周来,突然视力下降,1周后完全失明,经某院反复检查诊为视乳头水肿。

【治疗过程】先用激素等治疗十几天不见明显效果,乃要求中药治疗。

【四诊】细察其证,两眼巳完全失明,任何东西均看不见,但眼的外观无明显改变,烦躁失眠,时时叹气,食欲不振,口苦口干,舌苔黄白,脉弦滑数。

【诊断】综合脉证,反复分析:此乃痰火郁结在肝胆,火邪上冲,神水被灼,治宜拟化痰舒肝泻火。

柴芩湿胆汤加减;
【处方】:柴胡10克黄芩10克龙胆草10克竹茹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滑石15克竹叶10克夜交藤30克【疗效】服药4剂之后,视力稍有恢复,服药至8剂后,视力增至0.4,头晕头痛失眠等证好转,继服20之后,视力竟完全恢复正常,乃再服10剂善后。

【出处】《难病奇治》。

医案故事~血府逐瘀丸

医案故事~血府逐瘀丸

医案故事~血府逐瘀丸
活血化瘀首选血府逐瘀丸,龙医生喜欢用小水蜜丸,如绿豆大小,根据病证不同,剂量也会由小而大灵活运用。

在龙医生附近的山水城小区的一个老太太,医院检查说有冠心病,心脏动脉血管狭窄,心前区不适,经常气短,活动力度大了就会加重。

体质偏胖,属于痰湿体质,舌下静脉怒张,给她开了血府逐瘀丸和苍术颗粒剂,七天后,心前区不适和气短均减轻,有一次复诊时她高兴的说:“龙医生,我吃了你的药手麻木也轻了,以前是三个指头麻木,现在只剩下无名指轻微麻木了,我也没有吃天麻丸这样治疗手足麻木的药,为什么这两种药治疗麻木这么管事呢?”
龙医生思考了片刻,解释道:“《神农本草经》上说苍术味苦,温。

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

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这都是文言文,你可能听不懂,你属于痰湿体质,身体水湿之气重,苍术能燥脾运湿,宣肠通腑,加上血府逐瘀丸疏通经络,湿去则神清气爽,经络通畅了,麻木自然就消失了呗。


老太太听完后,貌似懂了点了点头,懂不懂是其次,她自己的身体感觉好多了,倒是事实,高高兴兴地说:“龙医生真厉害,简简单单就把我多年麻烦解决了,以后就靠你了!”
《本草正义》曰,苍术气味雄厚,较白术愈猛,能彻上彻下,燥湿而宣化痰饮,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气,故时疫之病多用之。

凡湿困脾阳,倦怠嗜卧,肢体酸软,胸膈满闷,甚至䐜胀而舌浊厚腻者,非茅术芳香猛烈,不能开泄,而痰饮弥漫,亦非此不化。

而脾家郁湿,或为䐜胀,或为肿满,或为泻泄疟痢,或下流而足重跗肿,或积滞而二便不利,及湿热郁蒸,发为疮流注,或寒湿互结,发为阴疽酸痛,但有舌浊不渴见证,茅术一味,最为必需之品。

是合内外各病,皆有大用者。

血府逐瘀汤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暴盲

血府逐瘀汤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暴盲

血府逐瘀汤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暴盲
王英
【期刊名称】《四川中医》
【年(卷),期】1997(15)8
【总页数】1页(P48-48)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暴盲;血府逐瘀汤;方剂
【作者】王英
【作者单位】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6.705;R289.5
【相关文献】
1.早期视网膜光凝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 [J], 高娟玉;周渊
2.血府逐瘀汤联合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J], 褚咏梅; 韦斌
3.血府逐瘀汤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J], 韦斌; 褚咏梅; 袁新建; 刘霞; 汤晓东; 聂宝菊
4.血府逐瘀汤合四苓散加减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J], 李红
5.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观察 [J], 赵玉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丁淑华教授运用凉血化瘀法治疗早期络瘀暴盲的经验总结

丁淑华教授运用凉血化瘀法治疗早期络瘀暴盲的经验总结

丁淑华教授运用凉血化瘀法治疗早期络瘀暴盲的经验总结
周苾文;丁淑华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年(卷),期】2016(023)006
【总页数】1页(P648)
【作者】周苾文;丁淑华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血络瘀阻证非增殖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J], 黄梦哲
2.张志发运用活血生骨汤治疗肾虚络瘀型股骨头坏死的经验总结 [J], 李钊; 苏红梅; 张志发
3.凉血散瘀汤加味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瘀热阻络证疗效观察 [J], 郭朝霞
4.彭建中教授治肾病之凉血化瘀法 [J], 耿贤华;彭越;彭建中
5.活血化瘀法在临床中的应用-邓显之教授经验总结 [J], 江云东;林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活血化瘀法在中医眼科中的作用-中医眼科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浅析活血化瘀法在中医眼科中的作用-中医眼科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浅析活血化瘀法在中医眼科中的作用-中医眼科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活血化瘀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眼科疾病, 并具有其特殊的优势。

从临床效果来看, 活血化瘀能在短时间内疏通患者血脉, 去除滞留在患者体内的瘀滞, 最终实现祛瘀生新的效果。

活血化瘀法所治疗的疾病范围广泛, 其不仅仅可以实现对眼科精病的治疗, 而却对其他类型的疾病治疗也有奇效, 目前已成为治疗眼科相关疾病的基本手段。

本文中, 作者分析了近年来中医活血化瘀疗法的多项成果, 并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为后续的眼科类治疗方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活血化瘀法; 中医眼科; 运用;1 眼科血症的基础介绍近年来, 因眼科血症而入院治疗的患者较多, 其也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中之重。

眼科血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眼底出血, 而眼底出血的根本原因是视网膜破坏。

视网膜的损伤属于一种常见现象, 简单的来说就是静脉出血。

常见的静脉出血原因是血液流动受阻, 导致血液无法正常流动, 最终导致充血。

导致血液流动受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可能是眼部毛细血管自身的堵塞, 随着年龄的增大, 眼部毛细血管会慢慢衰老、堵塞;另一种可能是患者体内的其他病变引起的, 如血液病、高血压以及其他的老年病都会引起血液的堵塞。

眼底出血的因有多种, 其临床表现也存在显着地差异, 但都遵循着相同的病理, 有着类似的疾病的蔓延过程。

因此, 在整个诊治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治疗流程执行。

从中医角度来看, 眼底出血可视为暴盲范畴。

由于天气的燥热, 再加上心态的不稳, 使得热血入身, 最后入血;这种暴盲的心态加速了血液在体内的逆流速度;肝脏的损伤来源于虚火的上升, 进而加强了血液的流动, 这三点是引发患者形成淤血的主要原因。

淤血的形成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必然引发眼底出血。

着名眼科专家丁新艳教授指出, 最合理的眼底出血治疗过程分为3部分: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进行分阶段治疗。

活血化瘀法在眼科应用示例

活血化瘀法在眼科应用示例

活血化瘀法在眼科应用示例
龙超华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年(卷),期】1993(3)3
【摘要】活血化瘀法是运用行气活血、破瘀散结的药物以达到祛瘀生新的目的。

据近代研究,此法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软化结缔组织以及抗感染等作用,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

笔者运用此法治疗部分眼科疾患均获得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186)
【作者】龙超华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0.5
【相关文献】
1.活血化瘀法在现代眼科手术术后的应用 [J], 张淳;李志英
2.活血化瘀法在眼科的临床应用 [J], 高春贤
3.活血化瘀法在眼科的临床应用 [J], 高春贤
4.活血化瘀法在眼科的临床应用 [J], 高春贤
5.活血化瘀法在眼科疾病的临床应用 [J], 桂炎香;李青松;赵黎;张斌;王亚卉;许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 重 的 前部 缺 血 性 视 神 经 病 变 是 供应 视 盘 的 睫 状 后血 管 分 支 缺
血 引起 的 局部 梗 塞所 致 , 好发 于 中 老年 人 。祖 国医学 认 为本 病 的 发 生 多 与六 淫 外 感 、情 志 内 伤 或 外 伤等 因素 有 关 。 该 例患 者 为
检 查 :’d指 数 / c V s}感 , 正 后视 力 不提高 。眼 压正 \o 5 m, o _ 匕 矫
体 会 较深 , 报 道 如 下 。 现
刘 某 , ,6 , 6 退休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渗 出 。 原 方 去赤 芍 鸡 血 藤 、广郁 金 加 密 蒙 花 、首 乌 藤 、 甘杞
子 、 菊花 。服 l 『 4lJ 卉。
初 诊 日期 :0 8 3 1 20 年 月 7日。
卞 诉 : 眼 视 力骤 降 2 双 d。 病 电: 者 于 2 患 d前 往搬 运重 物 后 突感 视 力骤 降 , 息 后未 能 休 缓 解 。遂 到 医 院 就 诊 , 查 发现 视 力下 降 明 显 , 眼 前节 、 眼底 检 但 均 无 明 显 异常 改 变 , 未能 明确 诊 断 , 故未 予 任 何 治疗 措 施 。故 来
项 检查 未 给 予明 确的 支 持 , 能 明确 诊 断 , 未 故未 给 予 任 何冶 疗 , 属 疑 难病 例 。暴盲 起 病 急骤 , 如不 及时 治 疗 可 造 成 严重 的 视功 能 U 障 碍 , 当及 时 治疗 以 免 延误 病 情 。二 师 分析 认 为 : 者老 年 , 故 患 肝 阳上 亢 , 见 血 压 升 高 。肝 阳化 风 , 痰 走 窜 经 络 , 部 脉 络 不 故 挟 局 畅 , 滞 而 血 瘀 , 衣 失 却 濡 养 , 致 目几 无 所 见 。 根 据 证 候 特 气 视 而 点, 予平 肝 潜 阳 、祛 风 通络 联 合活 血 化 瘀之 卉 。起 病 之 初 , 『 j 重在
暴 盲是指 眼外观 正常 , ・ 或双 眼 视力 骤然 下 降 , 至 盲而 不 一眼 甚 见 的内 障 眼病 , 是眼 科急 诊 之 一 。笔 者随 陆 _ g教 授 、 王友 法 主  ̄ g g K临 期 间 便遇 1 暴 盲 , 者 经■ 师辩 证论 治而 取 得较 好疗 效 。 - 例 患
B l5 1mmH , f / 0 :7 l g 嘱患 者 在眼科 就诊 同时 于内 科控 制血 压 。
3月 l 8日查 F A示 : F 双眼 视 网膜 动f 硬化 n; 眼老 年性 黄斑 变 } j } : 双
性( 期) 早 。
祛 风通 络 , 后 期重 在 活血 化 瘀通 络 。 风痰 祛 除 , 络 通畅 , 衣 病 脉 视 得 濡 目复 明 . 者视 力逐 渐提 高 。 该病 例 中 , 者黄 斑 部 有少 故 患 患 许 渗 出 , F A 示双 眼老 年性 黄 斑 变 性 ( 期 )考 虑 其 与视 力骤 查 F 早 , 然 下 降 无直 接 关 系 , 慢 性 病 变 。 根据 急则 冶 标 的 原 , 把 冶 属 l故
临证期 间遇 暴盲 I , 倒 患者经二 师辩证论 治, 给予平肝 潜 阳,祛 风通 络联合活血 化瘀之 剂 , 经数 诊后取得较 好疗效 。
【 关键 词 】蚕 盲 活血化 瘀
【 中图分 类号 】R7 I 7 4.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文章 编号 l 1 —0 4 (0 81 () 0 1 7 2 0 )2b一0 7 —0 6 7 2 4 7
行均 正 常 , V 交 叉 睚 迹【 , 黄斑 部 少许 渗 出 , 见樱 桃 红 A +) 双 未 斑 。再红 . 瘴 f ,j 。询 问患者 , 苔 ]f弦 } ( 得知 有高 血压病 史 5年 , 血 删

老 年 男性 , 病 较急 , 起 考虑 有 缺血 性 视神 经 病 变的 可 能 , 所行 各 但
四诊 ( 周 后)Vo 0 1 , s .3 5 : d .5VoO 0 。双 眼睑 结膜 、球 结 膜 充血 ( , 角膜 清 , 房( )精孔 圆 , 光 反射( , 眼视 盘 色泽 正 一)双 前 对 +)双
常, 边界 清 晰 , 管 走行 正常 , V 交叉 压迹 ( , 血 A +) 双黄 斑 部 少许
江 苏 省 中 院 王 友 法 主 任门 诊 求 治 。
五诊 ( 周 后)V d .( 7 : o 0 3矫正 至 07 , o00 ( .)V s .3矫正 不 良) 。其它
检 查 结 果 基 本 前 。 给 予血 府 逐 瘀 口服液 。 未再 复 诊 。
评述 : 该病 例 介绍的患 者 属于 中医学 “ 目系暴 盲” 的范畴 。可 单 眼 或双 眼发 病 , 明显 季 节 性 , 无地 域 或 性 别 差 异 。相 当于 无 也 西 医学 之 急性 视 神 经 炎 、严 重的 前 部缺 血 性视 神 经病 变 等 疾病 。
常 。双 眼睑结 膜 、球结 膜 充血 ( , 角膜 清 , 房 ( , 孔 圆 , 一)双 前 一)瞳 对 _反射( )左 眼对 光 反射 稍迟 钝 。双 眼视 盘 色泽 正常 , 界清 ) 匕 +, 边 晰 , 膜 未 缺 氧性 水 肿 , 嗣 膜动 咏 管 径 较细 , } 迂 曲 , 网 视 静} { ( 走
中 医 中 药
CI Rl KIL HA 0EN IA N F G MD C
墨固
活 血 化 瘀 治 疗 暴 盲 一 例 医 案 评 述
施 立 新
( 南京 中 医药 大学 眼科学 教研 室 江苏南 京 2 0 6 4) 1 0
I 摘要 】暴盲是眼科 急诊之 一 , 起病 急骤 , 座及时 治疗 , 如治 疗不及 时则可造 成严重 的视功 能障碍 。笔者随 陆 绵绵教 授 .王友法主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