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派传人彭统涛《_医案》

合集下载

神奇的中医火神派,您绝对不知道的秘密!

神奇的中医火神派,您绝对不知道的秘密!

神奇的中医火神派,您绝对不知道的秘密!“火神派”的开山之祖长期以来,四川医生以善用附子、干姜著称。

近人如重庆补小南、成都祝味菊、云南吴佩衡、华阳刘民叔几位先生都有“附子”的外号,卢铸之先生更有“火神”之称,而追溯其渊源,郑钦安先生实乃这一流派的开山之祖。

郑钦安,名寿全,钦安其字也。

四川邛崃人。

生卒年不详,查其著作《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二书刊印的时间分别是在清同治8年和13年,即公元1869年和1874年,又据《医法圆通》书中提及“余业斯道三十余年”,可以推论出他是道光生人,其著书的年纪,大约50多至60岁左右。

据《邛崃县志》,郑钦安出成都名医刘沅刘止唐门下,刘生平事迹不详,看来这又是一位“识用精微过其师”的了。

为什么要称“火神派”?是因为这一派不仅善用附子、干姜起大证、重证,惊世骇俗,在全国独树一帜,而且还不断地发扬光大(如祝味菊用附子治高热心衰,吴佩衡用附子治麻疹险证),历百余年而不衰。

火神派的学术思想以郑钦安为代表的火神派学术思想最主要的是:推重阳气,善用扶阳方法治病,擅用大剂附子干姜等辛热药物,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对阴证的辨识全面而深刻,这些观点十分突出甚或超越前人。

火神派的宗师和传人火神派的开山鼻祖是郑钦安。

郑钦安(1824~1911年),名寿全,四川邛崃人,清同治年间,在成都开创了“火神派”,《邛崃县志》称其为“火神派首领”,人誉“郑火神”、“姜附先生”,誉满川蜀,成为当时独树一帜的火神派领军人物。

郑钦安晚年设帐授徒,自然桃李众多,传人不在少数。

入室弟子有卢铸之(1876~1963年)先生,光绪十六年从师于郑钦安,“三载亲炙,有闻必录”,继承郑氏学术思想,时人尊为“卢火神”。

儿子卢永定、孙子卢崇汉亦以擅用大剂附子著称,为当代火神派代表人物,可谓一门三代,薪火相传。

郑钦安的学说著作传播较广,私淑、遥承火神派者更多,举其要者录之:吴佩衡(1886~1971年),四川会理县人,云南四大名医之一。

火神派白通汤加味治疗戴阳医案案例

火神派白通汤加味治疗戴阳医案案例

火神派白通汤加味治疗戴阳医案案例(1)车某,男,74岁。

1975年4月初感受风寒,全身不适。

自拟温补汤剂服之,病未减轻,外出散步受风而病情加重。

头昏体痛,面赤高热,神志恍惚。

体温39℃,诊为感冒高热,注射庆大霉素,高烧仍不退,病势危重,邀范先生急诊:高烧已3日,阵阵昏迷不醒,双颧潮红。

虽身热异常,但重被覆盖,仍觉心中寒冷。

饮食未进,二便闭塞。

脉微欲绝,舌淡润滑,苔厚腻而黑。

分析患者高热,神昏,面赤,苔黑,二便不通,似阳热之象。

但虽高热,反欲重被覆身;身热面赤,而四肢厥冷;二便不通,却腹无所苦;苔黑厚腻,但舌润有津;高烧神昏,无谵妄狂乱之象,而脉现沉微。

参之年已古稀,体弱气衰,实一派少阴孤阳飞越之候,生气欲离,亡在顷刻。

虽兼太阳表证,应先救其里,急投通脉四逆汤加葱白,直追散失欲绝之阳:制附片(久煎)、干姜各60g,生甘草30g,葱白60g。

服2剂,热退,黑苔显著减少。

阳回而阴霾初消,阴阳格拒之象已解。

但头痛、身痛表证仍在;肾阳虚衰,不能化气,故仍二便不利。

以麻黄附子甘草汤驱其寒而固其阳,加葱白生少阳之气:麻黄10g,制附片60g(久煎),生甘草20g,葱白120g。

服4剂,头不觉昏,二便通利,黑苔退尽,唯身痛未除。

虽阳回表解,仍舌淡,肢冷,阴寒内盛,呈阳虚身痛之象。

宜温升元阳而祛寒邪,以四逆加辽细辛主之:制附片60g(久煎),炙甘草20g,干姜30g,辽细辛6g。

服2剂,余症悉除,以理中汤加味调理之。

(范中林治案)点评:本例高热,面赤,二便不通,双颧潮红,颇似阳热之象,但脉微欲绝,脉证不符。

而舌淡润滑,提示阴寒内盛;苔黑而润滑有津,乃肾水上泛;脉微欲绝,则系少阴典型脉象。

总之不可误认为阳热,实为阴寒内盛,虚阳外浮之象。

范氏辨证精细,步步推理,令人信服;先救其里,后解其表,处处以阳气为本,全案3次处方,每次仅4味,药专剂重,颇显经典火神派风格。

范氏辨识阴证,有一突出之处,即强调舌诊的关键意义,他总结的“运用四逆汤的基本要点”的第一条就是“舌质淡白,苔润有津”。

(火神派)彭重善治病模式例举

(火神派)彭重善治病模式例举

(火神派)彭重善治病模式例举反复晕倒案石某某,女,50岁。

2014年3月10日初诊。

自述病史经过:从小怕冷。

结婚生孩子月子里受过寒,怄过气。

产后二十几年,常皮肤痒,手无力,吐清口水,经常心慌,有复发性口腔溃疡,并有痔疮多年,伴轻微脱肛,走路都不舒服。

每天下午头晕,若劳累或着急就会眼黑晕倒,上楼梯气喘,心跳加快,曾上到8楼时晕倒过,还曾追赶公交车而晕倒。

因为这个原因,二十多年不敢单独出门。

最近一次晕倒是去年年初,几分钟后醒来,脚手粑软,半小时后能平复。

西药吃得少,看过很多中医,都说阴虚,吃过很多中药,但至今未能解决问题。

现症见:头晕,头胀,头顶闷,怕冷。

吃了燥性食物就口腔溃疡,吃硬食会胃痛,食量小,喜吃菜。

久坐腰酸,长有痔疮,大便每天2~3次,每当口腔溃疡发作时,就会出现大便干燥,小便偶黄。

睡眠一般,停经一年。

【舌象】润,苔薄白,有齿痕。

【脉象】左手轻取:膀胱脉滞短微微紧;沉取稍紧稍滞;气滞带湿滞短,左尺脉微紧无力无神;心包脉沉弱稍紧稍滞;心脉沉弱滞短;胆脉滞短微紧欠洪:肝脉稍紧稍滞细。

右手轻取:肺脉稍洪大滞短微紧;胃脉稍滞微紧;脾脉稍滞微紧:大肠脉滞短微紧;命门脉紧。

沉取沉滞微紧。

【辨析】从脉象可以得知,左手膀胱脉微微紧带滞,太阳膀胱有寒气未解,而沉取也有稍紧,提示目前是表里有寒,左尺部肾脉无力神,肾气不足、阳气虚弱。

肝脉滞细、心脉短、心包稍滞弱,提示与肾气不足、阳气不升有直接关系。

右手肺脉微紧,胃紧、大肠微紧都提示外寒在表,脾胃脉紧与命门脉也紧,显示沉取微紧表明里外均为寒气困扰而阳气不足。

整体分析脉象可得出:表里俱寒,太阳在表,肾气不足,肝气不畅,脾胃不健。

治疗思路是,先开太阳之表寒,再温少阴肾里寒。

治法是先用桂枝法,拨开太阳表寒,再用附子桂枝法,开表温里,兼以疏肝健脾之品。

【处方】处方一:桂枝30g,贡术15g,茯神15g,法半夏20g,生楂肉20g,石菖蒲20g,天麻15g,生陈皮15g,香白芷20g,砂仁15g,炙甘草15g,生姜60g。

【火神门医案】:高血压案

【火神门医案】:高血压案

【火神门医案】:高血压案@火神门按:本期向大家介绍彭师医案之二:“高血压案”。

彭师在该案临症诊病过程中,特别注重立法用药的次第以及脉象的变化。

彭师治病绝不被病名所困,而是无问其病,以极为归。

脉症相符,舍症从脉;脉症不符,或舍脉从症,或舍症从脉。

大家通过该医案的学习,可以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桂枝法20条、非桂附法20条、附子法20条在临症时的具体应用。

可以透过医案,学习郑卢医学的脉象、辨证、立法、处方、遣药五位一体的临症思辨。

彭师医案:高血压张某某,男,44岁,企业家。

2009年2月2日就诊。

有高血压病史4年,血压在145/110mmHg,用降压药物后血压在130/90mmHg,每天服降压药已4年,不吃药头晕。

1999年曾患酒精肝病而住院,4个月后出院。

现症见:头晕,出汗,情绪不稳定时头昏晕加剧,心慌心悸,平时感觉坐立不安,肝区有些胀,平时怕热,出汗,前2年晚上出汗,现在是白天出汗,下巴出汗最多,现在主要是血压增高。

舌诊:舌质正常,苔有些薄白。

脉诊~左手:带劲,沉取有点紧(前2天有外感),沉取滞带紧,肝气较平静,但是久取心脉匆匆,沉滞不畅;肾脉沉弱带劲,肾脉旁边带劲,弹指,肾脉还是短、微、滞。

右手:轻取微微有紧,肺脉有紧、滞。

脾、胃有紧,肺脉稍弱,命门火不是很旺。

辨析:症状表现主要是头晕与汗出,特别是下巴汗出显著,这是病人的外象表现。

内部实质是:从脉中却能分析出其发病之病机关键。

总结脉象,左手沉取滞(气、湿都能引起,现主要是风湿为主)。

肝脉沉滞,尺脉弱旁边带劲,提示并非肾脉有力而是带劲,只有血压高之人才出现这样脉象。

右手脾胃都紧,肾(命门)弱,肺尚好。

从中可以分析得出,其血压不稳定的原因:①肾气弱;②肝气不舒;③有风湿内扰,况且风湿的程度已经波及到筋脉、骨节及心胞。

目前头晕、耳鸣、头鸣不是高血压的问题,以及汗多都是典型的阳虚症状。

因此,立扶阳抑阴、化湿开通为法,以附子桂枝法为主要方法,但要有个过度应用问题。

火神派第三代传人--卢崇汉医案百草居(原华夏中医论坛)

火神派第三代传人--卢崇汉医案百草居(原华夏中医论坛)

火神派第三代传人--卢崇汉医案百草居(原华夏中医论坛)卢崇汉(1947~)教授,男,四川德阳人,供职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郑钦安入室弟子卢铸之的嫡孙。

幼承庭训,学医于卢铸之和伯父卢永定(卢铸之之子),可谓是郑氏四传弟子、卢氏第三代传人(郑钦安——卢铸之——卢永定——卢崇汉),就此而言,卢崇汉教授也许是当代医家中最获火神心法的传人,人们誉为“卢火神”。

临床上善用并广泛运用附子,并且主张附子(30g以上时)先煎2小时以上,临证应用非常安全而有效,几乎是方总不离附子,一般用至60~90g之间多有良效,大剂量常用至250g以上。

1前列腺增生肥大江某,男,56岁,日本官员。

1988年7月19日就诊。

患者有前列腺增生肥大症,排尿困难已经有6年了,近2~3年加重,曾在北京、日本、美国用西医进行治疗,因怕手术而无结果。

又在日本、北京服用中药,吃了100多付通利渗湿的中药,仅开始有一点疗效。

后求治于卢氏。

现症见:每天下午频繁地上洗手间,小腹膨胀,小便细小、时间长而慢,一个晚上要小便15~16次,基本上无法正常地睡眠。

察舌体胖大、质淡、舌边有明显的齿痕,苔白滑腻,脉沉缓、重取无力。

证属肾阳虚衰,水湿留滞。

治宜温阳行水、利水。

方有真武汤化裁。

药用:制附子75g(先煮2小时),生白术15g,茯苓25g,仙灵脾20g,生姜60g。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

二诊:吃了3剂以后,小便通利,夜尿减为每晚2次,但仍感觉排尿的力度欠佳。

上方加桂枝25g,再服3剂。

三诊:服药后,有效,上方加砂仁15g。

共吃30剂中药,排尿正常,精力增加,每晚夜尿1次。

随访:第二年随访没有出现反复。

【按语】老年性前列腺增生肥大症很多人没有什么特异性表现,不但病人治好没有信心,就连医者也会说没有什么好办法。

卢氏研究认为此病多为肾阳虚损证,可在临床如何抓住辨证的关键点?如何判断它属于少阴阳虚呢?卢氏认为可以从舌、苔、脉三者来确定。

特别是本例患者脉沉缓无力,就此一点可判断为少阴阳虚,属于阴寒阻滞,这是一种极为可靠的辨证依据。

火神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火神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火神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案--附子理中汤加味李某某,男,36岁,农民。

2008年2月5日就诊。

患者3年前确诊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曾经多次进行结肠镜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但腹痛、腹泻,每天3~5次,伴纳差腹胀,长期服药而病情无明显的改善。

现症见:脘腹胀满,纳呆,嗳气,腹痛肠鸣,立即泄泻,溏稀粪便,味腥臭,每天3~5次不等,畏寒肢冷,气短懒言,口苦咽干,睡眠不佳,舌苔厚腻,质暗红,脉沉细无力而涩。

证属脾肾阳虚,湿热内蕴,兼有瘀血,治宜温补脾肾,清利湿热,活血化瘀,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味,药用:附子45g(先煎),炮姜40g,炙甘草20g,党参30g,苍术20g,白术20g,枳实10g,枳壳10g,乌药10g,厚朴10g,槟榔10g,生大黄10g,三七10g,陈皮10g,防风10g,白芍30g,茵陈30g,薏苡仁30g,败酱草30g,当归10g,丹参10g,乳香10g,没药10g,三棱10g,莪术10g,穿山甲3g(另冲),山楂10g,神曲10g,生麦芽10g。

3付。

用法:附子先煎去麻味后,再下余药煎熬而成,每天服1剂,服药1剂后,间隔3天,再服下1剂。

复诊(2月15日):患者春节过后复诊,喜出望外,他说这么多年服用中西药物,总是吃着药有效,可一停药就拉肚子。

而你的3付中药,每吃1付就腹泻加剧,可停药后就不再拉肚子,感觉特别好,疗效快,方药简单,3付药服完,每天大便1次,色量正常,要求巩固治疗,服用附子理中丸合丹七片,以资善后调理。

【按语】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服药3剂能在10天之内治愈顽症,真有点不可思议。

这还要从头说起:原来早年治疗该病,多是按图索骥,依芦葫画瓢,疗效可想而知。

后来潜心研究,反复揣摩,悟出该病是一个寒热虚实夹杂之证,即有脾肾阳虚为本,又有湿热内蕴,兼有气滞瘀血,同时还有风邪内扰,可以说是气血阴阳虚损为本,寒热瘀毒风邪为标共存的一种疾病,不然话能治疗多年而病难愈吗?因此,立通阳活血为大法,佐以健脾利湿,清热解毒之法,方用附子理中汤、薏苡附子败酱散、小承气汤、活络效灵丹、痛泄要方等方为一炉,重用附子,以取万夫不挡之勇为先,挟众药直捣病巢;由于病久体虚而不耐攻伐过度,因此采用间隔服药的方法,以候正气来复。

火神派名家医案选(3)

火神派名家医案选(3)
又是 一派 阳虚 之 征 。如 何 处 置? 难 怪 朱 氏沉 思 良久。
朱 卓 夫 医 案 朱 卓 夫 ( 8 3 —1 6 19 9 9), 潭 市 中 医 院 业 务 院 长 , 湘 “ 生 最 喜 用 附- , 最 善 用 附 -- ” 平 T-也 T 。 认为 时时顾 护 阳气 的存 亡 , 治 病救 命 的 关键 所 是 在 。 而 温 阳 补 阳 最 力 者 , 过 于 I T- 他 用 附 子 的 指 莫 N- 。 征 是 , 见 症 有 面 苍 、 出 、 清 、 淡 , 可放 胆 使 用 。 凡 汗 溲 舌 即 戴 阳 之 面 赤 如 妆 , 阳上 浮 之 舌 红 少 津 , 虚 阳虚 阴 必 走 之 吐 血 , 用 寒 凉 使 实 热 化 为 虚 寒 之 麻 疹 , 阳不 运 胃津 过 脾 之 消 渴 等 等 阴 阳疑 似 之 症 , 辨 证 准 确 之 后 , 当 机 立 在 则 断 , 用 附 子 。 凡 遇 真 阳衰 竭 , 症 蜂 起 , 奄 一 息 , 重 脱 奄 顷 刻 待 毙 之 际 , 子 不 仅 重 用 6 g以上 , 常 用 生 附 子 直 附 0 且 追残 阳 , 回生机 ; 表 戴 阳之 伤 寒 坏症 , 赤 身 热烦 挽 误 面 渴 , 便 反 泻 , 苔 两 边 白润 舌 中红 燥 , 上 热 下 寒 , 大 舌 乃 用 朱 肱 之 益 元 汤 , 阳 滋 阴 并 用 , -- 量 中 等 。 阳 气 不 扶 附 T ̄ - 得 人 于 阴 致 阴 虚 失 眠 盗 汗 , 附 子 以 为 补 阴 响 导 从 阳 用 引 阴 , 用 二 加 龙 骨 牡 蛎 汤 加 枣 仁 、 小 麦 。 消 渴 引 每 浮 饮 , 一溲 二之 下消用 肾气 丸加 乌 梅 、 花粉 等 , 是 饮 天 都 以附子为 主药而 重用 。 阴虚 于 下 , 阳上 浮 的 虚火 喉 虚 症 , 李 纪方 镇 阴 煎 ; 不 纳 气 , 阳上 浮 的气 喘 , 用 肾 虚 用 《 氏 锦 囊 》全 真 一 气 汤 , I -- 量 5 极 轻 微 。 冯 则 N T ̄ - L 伤 寒 坏 证 — — 益 元 汤 邓 某 , ,0余 岁 。 初 病 伤 寒 , 治 十 余 日未 愈 , 男 4 经 身 热 烦 渴 , 热饮 , 时 面 颊 发 赤 。大 便 泄 泻 , 欲 不 进 。 喜 有 食 舌 苔 两边 白润 , 间 深 红 干 燥 , 浮 数 无 力 。 朱 氏 沉 思 中 脉 久 之 , 手 足少 阴 同 病 也 。 盖 少 阴 上 火 而 下 水 , 症 见 此 故 下 寒 而上 热 , 疏 益 元 汤 与 之 ( 子 、 姜 、 叶 、 连 、 遂 附 干 艾 黄 知 母 、 参 、 冬 、 味子 ), 人 麦 五 以干 姜 、 子 、 叶 回其 下 焦 附 艾 之 阳 , 生 脉 、 连 、 母 以清 上 焦 之 热 。 服 用 3帖 上 症 合 黄 知 渐减 , 险 为夷 。继 续服用 回 阳返 本汤 加 黄连 , 化 3帖 而 瘳 : 片 1 g 干姜 6 人 参 6 , 冬 1 g, 味子 6 , 茶 附 2, g, g麦 2 五 g腊 9 陈 皮 4 5 , 连 3 炙 甘 草 6 白蜜 三 匙 。 g, .g黄 g, g, 按 朱 氏 另 治 廖 某 之 子 , 伤 寒 治 不 得 当 , 成 大 患 酿 热 烦 渴 , 喜 热 饮 , 扰 无 聊 , 便 泄 泻 , 时 面 颊 发 但 烦 大 有 赤 , 米 不 入 口者 四 日 , 象 虚 数 , 苔 两 边 白 润 , 间 粒 脉 舌 中 红 燥 。廖 某 仅 有 一 子 , 若 掌 珠 ,日延 数 医 , 用 葛 根 视 有 黄 连 黄 芩 者 , 用 附 桂 理 阴 者 , 论 分 歧 , 哀 一是 , 有 议 莫 举 室 仓 惶 , 所 适 从 。 其 父 向 朱 氏 求 治 , 氏 日 : 上 热 无 朱 此 下 寒 证 也 , 疏 益 元 汤 与 之 , 无 疑 阻 当立 效 , 三 帖 遂 如 服 果愈 大半 。 益 元 汤 出 自 陶华 《 寒 六 书 》, 熟 附 子 、 姜 、 伤 由 干 黄

中医火神派医案新选

中医火神派医案新选

中医火神派医案新选百科名片火神派是指以清末名医郑钦安为开山宗师,理论上推崇阳气,临床擅用附子的一个医学流派。

《中医火神派医案新选》收集了21位火神派名家的344个精彩案例,精心加以点评,目录基本信息内容简介作者简介图书目录编辑本段基本信息书名:中医火神派医案新选作者:张存悌,徐放,黄靖淳主编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6-1I S B N :9787538164398定价:¥30.00 [1]编辑本段内容简介火神派是指以清末名医郑钦安为开山宗师,理论上推崇阳气,临床擅用附子的一个医学流派,具有十分独特的学术风格。

百余年来代有传人,像吴佩衡、祝味菊、卢崇汉等均以“吴附子”、“祝附子”、“卢火神”之名而驰名医林,屡起重症、大症,广为世所传颂。

当前,火神派已成热门话题,引起医坛的广泛重视。

本书收集了21位火神派名家的344个精彩案例,精心加以点评,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既有常见病,又有更多疑难杂症,用药独特,疗效突出,令人大开眼界,展现了火神派丰富各异的临床经验,读之尽可领略火神心法。

全书选案精严,点评精当,予人诸多启迪。

本书是作者继《中医火神派探讨》、《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之后编纂的另一部医案专著,各书互为补充,绝不重复。

不仅可以推动火神派的传承发扬,而且有助于各家学说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适合中医界和中医爱好者阅读,尤其是中医院校的学生会从中受到教益。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张存悌,1947年生。

1982年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曾任该校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内科主任。

曾在美国行医,治病治学两栖而乐。

擅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患者多有口碑。

现已著书15部,包括《欣赏中医》、《品读名医》、《汤头歌诀应用新解》等。

近年研究火神派,著有《中医火神派探讨》、《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两书,是为最早系统研究火神派的专著。

火神派案例赏析之三

火神派案例赏析之三

按:肾结石治疗,一般不离海金砂、金钱草之类利水通淋之品,平心而论,效果平平。吴氏未用此类套方套药,专从阴寒湿盛着眼,投以大剂附、姜,竞使结石排出,不治石,而治人,确实才高识妙。
瘿病(甲状腺左叶囊肿)--宋××,女,36岁。成都市某厂工人。体质素弱,常患感冒。1977年5月,发现颈部左侧有一包块,约2×3厘米,触之稍硬,随吞咽活动,无痛感。自觉心累,无其他明显症状。曾注射、口服消炎药,后服中药,均不效。经××医学院附院诊断为“甲状腺左叶囊肿“,建议手术治疗,未允。同年7月初求诊:左侧颈部出现包块已两月。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入夜难寐,手足清冷,恶寒,头昏。舌暗淡,苔淡黄而腻。此为瘿病,其证在少阴,兼太阳之表,法宜扶正驱邪,温经解表,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主之:麻黄10克制附片60克(久煎)辽细辛6克桂枝10克干姜30克甘草30克。上方服三剂后,包块开始变软,心累乏力略有好转。药证相符,重剂方能速效。上方姜、附、草三味加倍,再服三剂。包块明显变小,舌质稍转淡红,苔黄腻减。又以初诊方续进十剂,包块逐渐消失。(《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服药11剂后,经尿道相继排出结石4粒。x线复查,原来大如蚕豆者己不复见,此乃温化之功也。继以扶阳温化主之:附片100克干姜50克狗脊10克苡仁30克桂枝30克上肉桂10克(研末,泡水兑入)北细辛6克甘草6克。前后服药数十剂,腰痛己不发作,于1959年1月恢复工作。x线复查,结石仅剩一粒。再以上方加减,最后一粒结石亦随尿排出,彻底治愈。(《吴佩衡医案》)
鼻衄--秦x,男,64岁。素多痰湿,咳嗽多年。昨因咳嗽气急上气,忽然鼻血不止,注射止血针剂未止。1933年7月11日延吴氏急诊:面色惨淡,鼻衄不止,冷汗淋漓,沉迷无神,气息低弱呈奄奄一息状。舌淡夹青而少血色,脉芤虚欲散,二、三至而一止。辨为气虚不能摄血,阳虚不能守阴,复因咳嗽挣破血络而衄。病势颇危,有阳气外脱之势,急宜扶阳收纳,若能血汗均止,尚有生机,以参附汤加味急救:附片30克高丽参10克炮黑姜6克甘草3克大枣2枚(烧黑存性)。服一剂则效,衄减,神气转佳,再剂血汗均己得止。原方加口芪24克,附片增为60克,连服2剂,唇舌色已红润,脉来和缓有神,继续调理而愈。(《吴佩衡医案》)

火神派中医彭统涛附子临床用药心得

火神派中医彭统涛附子临床用药心得

火神派中医彭统涛附子临床用药心得
X
记得早些年一听到附子就心惊肉跳,但现在附子成了我手中治病最重要的武器,没有附子几呼不能入药,更重要的是现在人的人有太多的附子症,可以这样说是临床需要它病人更需药它,附子大辛大热,温通十二经脉,驱邪气,补先后天阳气,前人常以百药之长,热药之冠称之,有起死回生之功,用之临床确实效力如神.实乃千百药中之魁首,救人于危难之英雄豪杰,凡临床中见舌胖大,有牙痕,苔厚腻,脉沉,症见面色发黑,精神不振,体惓乏力,怕冷,口唇发青,头昏,均可用附子临床加减,效力宏大.{如临床中一些疑难疾病:口疮.痤疮.黄褐斑.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症.月经不调.高血压.糖尿病.心藏病.脑梗塞.脑瘤.胃癌.肺癌.肝癌.食道癌.直肠癌.白血病.风湿骨病.肠胃病.肝炎.肝硬化.肾炎.尿毒症.结石病.中风.肺气肿.优郁症.等}运用中医扶阳法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附子之用有大有小,大者可以通天彻地,小者可以回阳救生,考神农《异闻经》曰:“司火之气凝于南,中黄之运离照丹,煌煌出于东海,熙熙暖于四海,---”所谓附子回阳救生者,当是熙熙暖于四海之照也,不足为奇,真的大医是可以指掌天地之明夷,推日月之圆缺,是可以于寂寂不动中洞察万类生灭的大慈大悲之士。

大河字。

引文来源火神派中医彭统涛附子临床用药心得_彭统涛_新浪博客。

彭统涛——小儿过敏性鼻炎医案(附子理中汤加味)

彭统涛——小儿过敏性鼻炎医案(附子理中汤加味)

彭统涛——小儿过敏性鼻炎医案(附子理中汤加味)
彭统涛——小儿过敏性鼻炎医案
谢某某,男,八岁半,因患过敏性鼻炎前来我处治疗,患者长期经西医抗过敏治疗无效,一般发病时口服抗过敏西药扑尔敏,点滴维生素C,地塞米松,对症治疗,一月要发几次,因西药副作用太大,前来治疗。

查该患者:体瘦,面黄,查舌胖大,有齿痕,胎白,脉沉。

该患者一看面色一派脾气亏虚之象,饮食必然很不好,问之家长,该患者长期饮食都不好,后天之本不固,生化之源渐绝,人体五藏六府之真气全靠后天之脾胃供养,今脾气大伤,无生化之气上行于肺,天长日久肺气日亏,肺气日亏,无力抵挡外邪入侵,故今常发病,病虽在鼻,实在脾肺。

初方:生附子60克先煎。

桂枝十克。

生姜30克。

炙干草7克。

广霍香12克。

广陈皮10克。

生半夏10克。

云苓12克。

七副。

该患者服药后各种症状加重,但食欲,精神,好转。

随告之家长此乃真气于体内抗病之反应,不必在意。

二方:生附子60克先煎。

生白术15克。

无硫党参10克。

生姜25克。

炙甘草5克。

七副。

七天后该患者面色红蕴,食欲大增,体重增加五斤。

以前的症状消除。

继续培补脾肺之真气。

三方:生附子60克。

生姜30克。

炙甘草10克。

生白术20克。

党参12克。

黄芪30克。

十四副。

经治将一月该患者象换了一个人,家属皆感欢喜。

中医火神派傅文录医案

中医火神派傅文录医案

中医火神派傅文录医案博文录,1960年生,副主任医师,现任职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

1987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曾投师于时振声教授、石景亮教授、陈守义等名老中医门下,深得名师传教,肾病治疗体会尤多,临床技艺日趋成熟,病家多有口碑。

崇尚火神派学说,擅用经方尤其四逆辈治疗奇难杂症,用药较为精练,堪称火神派中的少壮派。

勤于著述,为学者型中医,著有《肾病证治发挥》、《当代名医肾病验案精华》、《中医内科三字经》、《药性赋七言歌诀新编》、《新编汤头歌诀》等专著15部。

近年倾心于火神派的学习与研究,出版有《火神派学习与临证实践》、《火神派方药临证指要》等书,为火神派的传播起到积极作用。

在附子应用上,主张附子在15g以下时,不必先煎;重症必用至30-120g方能达到效果,一般附子要先煎1-3小时。

为此附子可以一次性多剂专予先煎,再分次与其他药物合煎,节省时间,方便病人。

1.长期低热——人参四逆汤加味陈某某,女,60岁,农民。

低热37.5℃已有6年余。

6年前外感之后出现发热,经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治疗病愈,不久便出现低热37.5℃。

一般早晨体温正常,8时以后开始慢慢升高,下午2时体温最高,然后又逐渐降为正常。

曾在省市级多家医院就诊,未发现明显异常,最后定为“功能性低热”。

现症见:身体消瘦,纳差腹胀,畏寒肢冷,五心烦热,气短懒言,发热多在活动后加重,舌淡胖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证属阳气亏损,虚阳浮动,治宜补肾回阳。

方用四逆汤加味:附子30g(先煎2小时),炮姜30g,炙甘草10g,红参10g,三七10g,砂仁30g。

3剂,水煎服,每天1剂。

服药后,自感症状大减,精神大振,体温最高在37.2℃,继服上方6剂。

药后体温恢复正常,纳增神振,二便如常,再服6剂,隔日1剂。

点评:功能性低热,现代医学多认为无名原因发热,中医辨属内伤发热,俗医多从阴虚论治,殊少见效。

原因在于此证多属气阳亏损所致,滋阴清热乃文不对题。

本例一派畏寒肢冷是阳虚之象,其低烧、五心烦热乃是阴火,阴证所生之火,张景岳称之为“假火”,扶阳方是正治。

火神派医案精解

火神派医案精解

火神派医案精解火神派医案精解一、戴丽三医案1.小儿慢性肾炎——茯苓四逆汤/白通汤2.胃痛——四逆汤3.发热咳喘——四逆汤加味/ 桂枝加附子汤4.舌痛——四逆汤5.唇口疼痛——四逆汤/封髓丹6.崩漏——独参汤/四逆汤/龟龄集/归芍理中汤加炮姜/人参养荣丸7 .胃溃疡出血——四逆汤/潜阳丹加肉桂8. 戴阳证——白通汤加猪胆汁、童便9.“阴阳交” ——益元汤10 .失血——干姜附子汤11.心悸——附子甘草汤/补坎益离丹/潜阳丹12.脏寒癃胀——肉桂生姜汤/白通汤加味/四逆汤合金刚丸加味13.阳虚寒湿——理中汤加味/枳实栀子豉汤/姜桂苓半汤14.长期发热——麻黄附子细辛汤15.头痛——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小白附子汤加减16.捻颈风——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小白附子汤加减17.寒凝经脉耳后起核——麻辛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加香附、麦芽/封髓丹18.中耳炎——麻黄附子细辛汤/龙胆泻肝汤加减19.浮肿——麻桂各半汤加味/藿香桂枝汤加减/干姜附子汤、白通汤、真武汤20.左臂疼痛——麻黄加术汤合麻杏苡甘汤加桑枝21.浮肿——附子桂枝独活寄生汤/ 济生肾气汤/右归饮合桂附八味丸22.视物不明兼头痛——小白附子汤/《局方》密蒙花散加防风23.寒入厥阴——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味/吴茱萸四逆汤24.颤抖——术附汤合姜附茯半汤加味/附子桂枝独活寄生汤加南星/附子理中汤加味25.饮癖——苍术丸26.寒凝发颐——封髓丹加吴茱萸、肉桂27.肝寒腹痛——霹雳汤/大橘皮汤加干姜/大黄附子汤/调胃承气汤28.鹤膝风——阳和汤加味/内托生肌散二、吴佩衡医案1.麻疹转阴——白通汤加肉桂2.麻疹危证——白通汤加肉桂/四逆汤加味3.麻疹危证——四逆汤4.麻疹危证——麻辛附子汤加生姜、甘草/白通汤/四逆汤加肉桂、茯苓5.麻疹垂危——增液汤加减6.感冒——麻辛附子汤加桂尖/四逆汤合二陈加辛、味7.半产血崩——四逆汤合当归补血汤加艾叶、大枣8.急惊风——桂枝汤加粳米9.牙痛——四逆汤加肉桂、麻黄、细辛三、唐步祺医案1.咳喘——新订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2.小儿咳喘——新订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加麻黄汤/四逆汤加术、苓3.咳喘——新订麻黄附子细辛汤/附子理中汤去参加茯苓/姜桂苓夏汤4.咳喘——新订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加麻黄汤/甘草干姜汤/附子理中汤5.咳喘——新订麻黄附子细辛汤/附子理中汤去参加茯苓/苓桂术甘汤加半夏、生姜6.咳喘——四逆加麻黄汤/新订麻黄附子细辛汤/附子理中汤去参,加砂、蔻7.咳喘——四逆汤加葱白/附子理中汤/苓桂术甘汤加干姜、半夏8.咳喘——麻黄汤加苏、防/麻黄汤加生姜、半夏9.小儿咳喘——麻黄汤加半夏、生姜/六君子汤10.咳喘——小青龙汤/四逆加麻黄汤/新订麻黄附子细辛汤/附子理中汤加丁香11.咳嗽——小半夏加茯苓汤/苓桂术甘汤加半夏、生姜/四君汤加砂、蔻12.小儿咳嗽——小半夏加茯苓汤加甘草、紫苑/附子理中汤加茯苓/六君子汤13.小儿咳喘——小半夏加茯苓汤/新订麻黄附子细辛汤/苓桂术甘汤加半夏、生姜四、祝味菊医案1.咳嗽——小青龙汤加附子2.胃痞——真武汤加减3.带下——附子理中汤加味4.泄泻——温脾汤加减5.痢疾——温脾汤加减6.痢疾——温脾汤加减7.浮肿——真武汤加味8.伤寒自汗气促——真武汤加减9.痹痛——附子、桂枝等10.会阴胀痛——金铃子、川乌等11.湿温——麻黄、附子、大腹皮等五、卢铸之医案1.恶性子宫瘤——附子理中汤加味2.子宫癌——附子理中汤加味3.子宫癌——附子理中汤加味六、黎庇留医案1.下利厥逆——四逆汤2.下利——四逆汤/黄连阿胶汤3.下利腹痛——四逆汤4.下利——四逆汤5.吐利厥逆——四逆汤/真武汤加桂枝6.月经过多——四逆加旗艾、赤石脂7.失血误治——四逆汤/真武汤8.吐血——四逆汤合柏叶汤/柏叶汤加术、附9.中寒呕吐——附子理中汤/真武汤加减10.下后体软——桃仁承气汤/真武汤11.久疟误下发狂——真武汤加桂枝、龙牡12.足心痛——真武汤13.胁痛——真武汤14.咳嗽——真武汤加减15.孤阳浮越——真武汤16.水肿——真武汤加桂枝17.腰脚挛痛——甘草附子汤/真武汤加桂枝、细辛18.阴疽——真武汤加味研末外敷19.上搭手——三生料加玉桂、北细辛等/真武汤加味20.遗精——乌梅丸七、陈伯坛医案1.脐孔痛——白通汤2.便秘——大建中汤3.手指挛痛——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四逆汤4.痉挛强直症——四逆散加茯苓5.睡中昏迷——吴茱萸汤6.眩晕——真武汤7.失音——肾气丸合麻黄附子细辛汤8.狂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9.胎逆危证——真武汤八、李继昌医案1.感冒误治——四逆汤合六君子汤加减2.带下——四逆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味3.带下——吴茱萸四逆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味/四逆汤合桂枝汤加味4.带下——四逆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味5.伤寒误治变证——麻黄附子细辛汤/真武汤/补中益气汤6.痹证——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7.牙痛——四逆汤加细辛8.牙痛——清胃散加减9.痹证——甘草附子汤加味10.小儿泄泻——桂附理中汤加减/六君子汤加味11.慢惊风——六君子汤加附子等/12.咳嗽——金匮肾气丸加味九、姚贞白医案1.伤寒误治邪陷少阴——白通汤加味/桂附理中汤加味2.慢惊风——四逆汤合六君子汤3.慢惊风——逐寒荡惊汤加味/桂附理中汤加味4.阴黄——茵陈四逆汤加味/茵陈四逆汤合五苓散加减/附子理中汤加味5.寒霍乱——附子理中汤加减6.胃痛(胃下垂) ——桂附理中汤加味/补中益气汤加姜、附等/十全大补汤7.痛痹——乌头汤加细辛、牛膝、桑枝/肾气丸加归、芍8.脑血管意外——三生饮加味9.少阴中寒——麻辛附子汤加味/真武汤合二陈汤加味10.咳喘——小青龙汤加味/苓桂术甘汤加味/真武汤加味11.放射病——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四逆汤合五苓散加味/四逆汤合归脾汤加减12.厥阴伤寒——乌梅丸/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当归建中汤加味13.阴疽出阳——阳和汤加减十、周连三医案1.肺心病——茯苓四逆汤加桂枝2.阳亡正虚烦躁——茯苓四逆汤3.亡阳——茯苓四逆汤4.虚寒眼疾——茯苓四逆汤5.癫狂——茯苓四逆汤加龙牡6.虚寒泻泄——茯苓四逆汤加赤石脂、肉桂、砂仁7.三阴疟疾——茯苓四逆汤8.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脱疽)——四逆汤加参芪归芍乳没红花9.大汗亡阳——真武汤10.疔毒——真武汤加麻黄11.臌胀——真武汤合理中汤减白芍加泽泻、大腹皮12.胎胀——附子汤13.寒疝——桂枝汤加附子、黄芪;当归生姜羊肉汤14.小便失禁——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十一、李统华医案1.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四逆汤合六君子汤加味2.慢性支气管炎兼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四逆汤合六君子汤加味3.粟粒性肺结核——四逆汤合六君子汤、当归补血汤加味4.肺炎——四逆汤合六君子汤加减5.高热——附子理中汤合当归补血汤加肉桂6.低热——四逆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7.失眠——四逆汤合四君子汤加味十二、萧琢如医案1.便结——四逆汤加生姜2.便结——通脉四逆汤3.寒疝——通脉四逆汤/乌头桂枝汤4.厥脱——通脉四逆汤/附子理中汤5.阴疽——四逆加人参汤/阳和汤加附子6.气痛——乌头赤石脂丸/附子理中汤7.慢惊风——附子理中汤加吴茱萸8.痢疾——理中汤合小承气汤9.类中风——真武汤/黑锡丹十三、孙秉严医案1.胃癌——辛热驱毒,化瘀攻下2.胃癌——辛热破瘀,驱毒攻下3.胃窦癌——辛温驱毒,破瘀攻下4.肺癌——温热回阳扶正,驱毒破瘀攻下5.直肠癌——温寒化瘀,驱毒通便6.结肠癌——驱毒破瘀,回阳攻下7.乙状结肠癌——辛温驱毒,破瘀攻下8.肠系膜恶性肿瘤——温阳破瘀,驱毒攻下9.肝癌——温寒化瘀,攻下10.卵巢癌——温肾暖脾,破瘀攻水,化毒11.卵巢乳头状腺瘤——温寒化瘀,驱毒攻下12.脑瘤——祛寒豁痰,破瘀通络,攻下13.脑瘤——回阳破瘀,驱毒攻下14.膀胱癌——辛温化瘀,驱毒通利15.颈椎癌——温阳化瘀,驱毒攻下16.腹壁瘤、主动脉瘤——破瘀化毒,驱寒攻下17.食道瘤——温寒化瘀,攻下18.食道炎——辛热破瘀,攻下19.慢性肝炎——辛热破瘀,攻下20.胆石症——辛温破瘀,攻下21.高烧——辛散温通,破瘀攻下十四、赵守真医案1.伤寒变证——通脉四逆汤加童便/桂枝汤加人参2.大汗亡阳——茯苓四逆汤加童便/十全大补汤加补肾药3.吐血——人参四逆汤/调胃承气汤4.慢惊风——人参四逆汤/理中汤加黄芪、补骨脂5.慢惊风——人参四逆汤6.阳虚头痛——白通汤7.虚寒气喘——真武汤加味/黑锡丹8.阳虚汗出——真武汤9.背痛——附子汤/紫金桂附膏渗白砒末外敷10.腹痛——附子粳米汤加干姜、茯苓/姜附六君子汤11.腹痛——解急蜀椒汤12.腹痛——近效白术汤13.寒积腹痛——大黄附子汤14.寒疝——乌头桂枝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15.感冒——桂枝新加汤加附子/附子汤加味16.痹证——桂枝芍药知母汤合活络效灵丹/三痹汤加味17.消渴——理中汤/人参养荣汤18.白带——完带汤加吴茱萸/桂附理中汤;金匮白术散19.白带、不育——桂附理中汤加补肾药/当归生姜羊肉汤/人参养荣汤加龟胶、鹿胶20.妇人缩阴证——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21.妇人缩阴证——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22.呕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连理汤十五、陈守义医案1.腰痛——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2.坐骨神经痛——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3.膝关节积液——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4.肩关节痹证——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5.顽痹——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6.类风湿性关节炎——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7.坐骨神经痛——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8.湿热痹——四妙丸合三仁汤加川草乌等9.风寒外感——麻桂辛四逆汤加味10.产后身痛——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四逆汤加味11.痛经——少腹逐瘀汤加乌、附12.肝硬化——真武汤汤合五苓散加减13.乙肝、黄疸——茵陈术附汤合真武汤、五苓散加味十六、曾辅民医案1.舌疮——四逆汤加肉桂2.不寐——四逆汤加加龟板、肉桂、砂仁3.虚阳外越——人参四逆汤加味4.水疱——四逆汤加白芷5.经漏——四逆汤加肉桂、炮姜*6.便秘——四逆汤加肉桂7.小腹胀冷——吴茱萸四逆汤加味8.痛经——四逆汤加味9.畏寒——四逆汤加味10.胃胀——四逆汤加味11.胃胀——四逆汤加味12.胃胀——四逆汤合橘枳姜汤加味13.痹症——乌附细辛大剂14.痹症——乌附细辛大剂15.咳嗽——理中汤加砂仁、半夏16.泄泻兼外感——理中汤加砂仁、半夏17.胃寒——封髓丹/附子理中汤加味18.泄泻——附子理中汤加味19.呃逆——甘草干姜汤加味20.呃逆——甘草干姜汤加味21.身热、浮肿——桂枝加附子汤22.颤动症——桂枝甘草汤加附子、补肾药23.饭后困倦——桂枝甘草汤加附子、砂仁、黄芪24.睡醒饥饿症——桂枝甘草汤加附子、砂仁、炮姜25.心烦、失眠——桂甘龙牡汤加味26.胃胀痛——大建中汤加减27.胃腹痛胀——大建中汤合四逆汤加减28.心下痛——大建中汤加减29.身痛、流涕——麻黄附子细辛汤加苍术/附子、桂枝加补肾药/四逆汤合缩泉饮30.腰痛——麻黄附子细辛汤加苍术、白芷31.红斑——麻黄附子细辛汤加乌蛇、徐长卿32.红斑——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33.下肢痠软——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白酒、山茱萸34.乳房胀痛——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味35.乳房胀痛——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味36.关节疼痛——当归四逆汤加减37.关节痠软——当归四逆汤加沙苑子、枸杞子、生姜38.醒后身痛——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39.痛经——乌头桂枝汤合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味40.胁痛——当归四逆汤加减*(曾氏自己发)41.腰痛——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味42.头痛——吴茱萸汤加附子等43.头痛——吴茱萸汤加麻黄、苍术44.痤疮——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合入丹参饮/合入升陷汤45.痤疮——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十七、顾树华医案1.发热——麻辛附子汤加桂枝/真武汤加桂枝/黄芪建中汤2.发热——麻黄细辛附子汤加桂枝、姜枣、甘草/白通汤加桂枝、细辛、生姜3.咳嗽——麻黄细辛附子汤合二陈汤加味4.咳喘(支气管肺炎)——小青龙汤加茯苓/真武汤加桂枝、细辛、法半夏5.哮症——小青龙汤加杏仁、苏子、茯苓/真武汤加细辛、厚朴、法半夏6.咳嗽(肺心病)——小青龙汤加杏仁/麻辛附子汤合二陈汤/四逆二陈汤加味7.喘证——四逆汤合苓桂术甘汤加檀香8.心力衰竭——四逆汤合苓桂术甘汤/四逆汤合桂枝龙牡汤/大回阳饮9.肾结石——四逆汤合五苓散加减10.水肿(肺心病)——四逆汤合五苓散/真武汤加味11.腹泻(放射性肠炎)——四逆汤合理中汤/四逆汤合理中汤、四神丸12.糖尿病高渗昏迷——四逆汤合小半夏汤加减/人参四逆汤13.阳脱——四逆汤合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14.亡阳(大汗腺癌术后休克)——大回阳饮加半夏15.血崩——四逆汤加味16.眩晕(冠心病、颈椎病)——真武汤加桂枝17.肠梗阻——大黄附子汤加味18.痹证——白术附子汤加味19.痹证——甘草附子汤加味/真武汤加味十八、顾树祥医案1.发热(太少两感)——麻辛附子汤加味2.咽痛——麻辛附子汤加味/白通汤加味3.鼻渊——麻辛附子汤加味4.失音(伤寒误治)——麻辛附子汤加味5.咳嗽——麻辛附子二陈汤/四逆二陈汤加减6.戴阳(病毒性心肌炎)——白通汤/白通汤/大回阳饮7.下利、烦躁——白通加猪胆汁汤/四逆汤、附桂理中汤8.胃出血——大回阳饮加味9.顽固性泄泻——大回阳饮加味十九、余天泰医案1.慢性萎缩性胃炎——桂附理中汤加味2.胰腺囊肿——桂附理中汤加味3.腹痛——理中汤合大黄附子汤加味4.痛风——四逆汤加味5.冠心病心绞痛——四逆汤加味6.盗汗——四逆汤加味7.慢性咽炎——潜阳封髓丹加味8.老年精神分裂症——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9.失眠——祝氏温潜法二十、傅文录医案1.长期低热——人参四逆汤加味2.发热——人参四逆汤加味3.结核性发热——人参四逆汤加砂仁4.低热——人参四逆汤5.胃胀——人参四逆汤加砂仁6.慢性胃炎——人参四逆汤加味7.消化不良——人参四逆汤加味8.心动过缓——人参四逆汤加味9.心肌梗死——人参四逆汤加味10.心动过缓——补坎益离丹加减11.心衰、心房纤颤——补坎益离丹加味12.心动过缓——四逆汤合保元汤加味13.肺气肿——破格救心汤加味14.顽固性咳嗽——破格救心汤加味15 .咳嗽——破格救心汤加味16.顽固性失眠——潜阳封髓丹加干姜17.更年期抑郁证——潜阳封髓丹加紫石英、灵磁石、山楂18.抑郁症——潜阳封髓丹加味19.顽固性口疮——潜阳封髓丹加味20.慢性咽炎——潜阳丹合封髓丹加牛膝、桔梗21.低热——潜阳丹加味/四逆汤加味22.慢性肾炎伴失眠——潜阳丹加味23.口舌干燥症——全真一气汤加砂仁、桔梗24.腰扭伤——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芍药甘草汤25.腰痛——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26.腰椎间盘突出——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芍药甘草汤加熟地27.膝关节肿痛——麻黄附子细辛汤/白芷面外敷28.风湿性关节炎——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29.过敏性鼻炎——麻黄附子细辛汤加肾四味30.病窦综合征伴音哑——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四逆汤加肉桂32.亚健康状态——补一大汤药加味33.阳虚外感——再造散加三七34.发热伴心动过缓——再造散加味35.发热——再造散加味36.糖尿病合并外感——再造散加味/潜阳丹加味37.奔豚病——温氏奔豚汤加味38.特发性浮肿案——实脾散加泽兰、泽泻、泽漆39.慢性肾炎——实脾散加味40.慢性肾炎——实脾散加味41.顽固性痤疮——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42.复发性疮疡——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43.复发性疮疡——薏苡附子败酱散合神效托里散加减44.直肠黏膜脱垂——补中益气汤加味45.子宫下垂——补中益气汤加味二十一、庄严医案1.咳嗽——四逆汤2.咳嗽——四逆汤3.咳嗽——四逆汤加肉桂4.胸闷——四逆汤加肉桂5.便血——四逆汤加肉桂6.咽痛、发热——四逆汤加肉桂/四逆汤7.发热——四逆汤加肉桂8.发热——四逆汤加桂枝9.泄泻——四逆汤加肉桂10.失眠——四逆汤加肉桂11.发热——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四逆汤12.肛周脓肿——当归四逆汤合四逆汤13.尿路感染——附子理中汤加味转发至微博。

火神派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便秘医案案例

火神派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便秘医案案例

火神派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便秘医案案例
陈某,男,53岁。

平素大便偏秘,今已未排便5天,肠鸣。

4天前曾服用芦荟胶囊、三黄丸,不效,又用8支开寒露亦未效,十分紧张,求治于肛肠专科。

直肠镜检查:直肠黏膜松弛堆积。

动员手术,心怀惧怕,求治于中医。

舌淡胖润有齿痕,脉沉缓寸弱,余无异常。

辨为中气不足,大肠传导不利,经云:
“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

”正指此症也。

补中益气汤加味:
附子、生黄芪、党参、白术各30 g,陈皮、升麻、柴胡各10 g,干姜15 g,肉苁蓉30 g,当归、炙甘草各10 g。

4剂。

服后便即通畅,以补中益气丸善后。

(张存悌治案)
原按:肛肠科医生容易犯一种毛病,即只见树木,不见树林,只看到专科局部那点儿症状,却忽略患者的整体状况,不知局部症状乃由整体失调引起,像本案只看见镜检显示直肠黏膜堆积,张口就要手术,不知是由中气下陷引起,升提中气即可解决问题,免除了一刀之苦。

不只肛肠科,像五官科、皮肤科、外科等专科都容易犯这种“只重局部,忽视整体”的毛病。

火神派温脾汤加味治疗便秘医案案例

火神派温脾汤加味治疗便秘医案案例

火神派温脾汤加味治疗便秘医案案例张某,男,32岁。

便秘年余,初起大便难解,二三日一行,干结不爽。

头昏食少,脘腹痞闷不适,时常哕气上逆。

医者以为阴虚肠燥,胃腑有热,治以清热苦寒、滋润通下之剂。

每服1剂,大便通泻1次,其后又复秘结如故,脘腹痞闷终不见减。

如此往复数月之久愈见便秘,甚者六七日始一行。

口苦咽干,纳呆食减,体瘦面黄,精神倦怠。

脉沉迟而弱,舌苔厚腻,色黄少津,口气微臭,思饮不多。

如此并非肠胃燥热之证,乃是气虚之便秘。

长期服用苦寒通下之品,脾肾之阳受戕,脾气虚弱,无力运化,肾气不足,难以化气生津,气机壅滞,胃肠传化失司,遂成便秘。

当以温下之法,务使枢机运转,腑气自能通达,方用温脾汤加味:附片45 g,干姜12 g,大黄9 g(后下),党参15 g,厚朴、杏仁各9 g(捣),甘草6 g。

煎服1次,腹中肠鸣,气窜胸胁,自觉欲转矢气而不得。

再服2次,则矢气频作,便意迫肛,旋即解出大便许多,黑硬结如栗,其臭无比。

顿觉腹中舒缓,如释重负,呕哕已不再作。

连服2剂后,大便隔日可解。

口苦咽干已愈,食思转佳,腹中痞胀消去。

厚腻黄苔已退,呈现薄白润苔,脉仍沉缓。

遂照原方加肉桂9 g,增其温化运转之力。

连服4剂后,大便通调如常,精神、饮食明显好转,面色呈润泽。

为巩固疗效,继以吴茱萸汤加肉桂、甘松温中健胃,调理20余日,嘱其常服桂附理中丸。

3年后相遇,迄未复发。

(吴佩衡治案)点评:此案便秘年余,干结不爽,口苦咽干,似乎燥热之象,难怪前“医者以为阴虚肠燥,胃腑有热,治以清热苦寒、滋润通下之剂”。

然而每服1剂,虽然便泻,其后又复秘结如故,“如此往复数月之久愈见便秘”,可知辨治有误。

吴氏从思饮不多,精神倦怠,脉沉迟而弱着眼,认为长期服用苦寒,脾肾之阳受戕,无力运化,传化失司,遂成便秘,“并非肠胃燥热之证,乃是气虚之便秘”。

当以温下之法,使枢机运转,腑气通达,方用温脾汤,连服4剂,大便通调如常,确显功力。

另加厚朴降气,杏仁润导,皆为的药。

火神派资料汇编(四)

火神派资料汇编(四)

火神派资料汇编(四)郑钦安对麻黄附子细辛汤的阐述在医理真传卷里,先生对此方领悟别具一格,他说此乃交阴阳之方。

附子辛热。

能助太阳之阳。

而交于太阴。

麻黄苦温,细辛辛温。

能启少阴之精而外交于太阳,仲景取微发汗以散邪,实乃交阴阳也。

大家有何看法?如果谁有用此方交阴阳的病案就发出来吧,讨论讨论。

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圆通应用法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一治忿嚏不已。

夫嚏之为病,多缘少阴受寒。

麻黄附子细辛汤力能祛少阴之寒,故治之而愈。

盖肾络通于鼻,嚏属肾,故知病在少阴也。

一治腰痛难于转侧。

夫腰痛之症,原有数端。

今见转侧难者,明是肾藏不温,阴寒滞于内也。

麻黄附子细辛汤力能温经散寒,故治之而愈。

一治周身皮肤浮肿,内冷自重。

夫周身浮肿,内冷身重者,盖以先天之阳衰于内,寒湿之邪,即生于内,故见身重内冷。

寒湿太盛,则真气不藏,散于周身,无阳以运化,故又见浮肿。

麻辛附子汤力能温肾扶阳,祛阴逐寒,故治之而愈。

一治头脑冷。

夫脑为元神之府,清阳聚会之处,如何得冷。

其所以致冷者,由命门火衰,真气不能上充。

四逆汤力能扶先天真阳,真阳旺而气自上充,故治之而愈。

一治气喘痰鸣。

夫气喘之症,举世皆谓肺寒。

不知先天这一点真气衰,即不能镇纳浊阴之气,阴气上腾,渐干清道,故见痰喘。

四逆汤力能温下焦之阳,故治之而愈。

一治耳肿皮色如常。

夫耳肿之症,每多肝胆风火。

今见皮色如常,明是阴气逆于上也。

四逆汤力能扶阳祛阴,治之故愈。

一治舌黑唇焦,不渴,少神。

夫舌黑唇焦之症,多困阳明胃火而作。

果系阳明胃火,必现烦躁,口渴饮冷,二便闭塞等情。

此则舌黑唇焦,其人并不口渴,却又少神,明是真阳衰极,不能薰腾津液于上。

当知阳气缩一分,肌肉即枯一分。

此舌黑唇焦所由来也。

四逆汤力能回先天之阳,阳气一回,津液复升,焦枯立润,故治之而愈。

一治喉痛畏寒脚冷。

按喉痛一症,原非一端。

此则畏寒脚冷,明是少阴受寒,逼出真火浮于喉间,故喉痛而脚冷。

四逆汤力能温少阴之气,逐在里之寒,故治之而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奇寒
王某某,女,35岁,,患者自述全身关节,肌肉疼痛一月有余,整天打不起一点精神,走路甚至都没劲.每到冬天全身关节,肌肉都冻的溃烂.查面色恍白,嘴唇发乌,胎白,舌体胖大有牙痕,脉沉细,辩为少阴病.处方:麻黄30克.辽细辛30克.附片90克[先煎3小时].七副水煎。
二诊患者服药后自感全身出汗,肌肉疼痛好转一些,仍感精神疲倦,药已中病,继续加减治疗。处方:麻黄30克。辽细辛45克。附片150克。《先煎5小时》七付水煎。
四逆真乃起死回生之良方。
【彭统涛医案·六】带状疱疹(2010-08-02 16:43:31)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彭统涛医案】青囊集
带状疱疹
患者张某某,女,因患带状疱疹来我处治疗,患者自诉一周之前腰部有疼痛感,局部出现水泡,自购口服抗病毒药物,外用阿昔洛韦软膏涂擦,仍感无效,即到医院进行抗病毒治疗,无奈疼痛继续加剧,遂来我处治疗。查舌有牙痕,苔厚腻。脉沉细。查局部出现葡萄状水泡,触之有灼热感,疼痛,诊为蛇串疮。继以扶阳化湿,温经散寒为主,处方:附片 90g(先煎3小时) 柴胡15g 吴茱萸20g 桂枝30g 广陈皮15g 姜半夏15g 炙甘草60g 生姜75g 七付水煎。
家父身体一般,近来常感身体有些疲倦,某天,天气有点热就喝了一瓶冰冻脾酒,吃了一些凉菜,过不多时即感腹部不舒服,大概一个小时后出现拉肚子,全部都是水样便,拉了两三次,家父就感觉肛门有刀绞一样感觉,随着出现大汗淋沥,肚腹疼痛,心慌的感觉,因煎药时间太常,随即先用针刺人中,后用灸法治疗,熏天枢穴,神阕穴,各三十分钟,熏后肚腹稍感舒服,汗少一些,心慌好转,即又灸三十分钟,症状才慢慢消失。
尿毒症
李某某,女,54岁。患者全身浮肿三年有余,近期加重。经西医权威医院诊断为:尿毒症。建义换肾治疗,因患者惧怕,采取中医治疗,经治多日不见疗效,随来我处治疗。现症见:患者全身浮肿,面部,腿部水肿犹甚,患者自述每天小便很少,几乎连一小方便杯都没有,浑身无力,身上非常怕冷,查舌胖大,有齿痕,苔白,脉沉无力。此属元气亏虚,寒水泛滥所至。宜扶元固本,温化寒湿。处方:生附片250克《先煎5个小时》。炙甘草15克。干姜120克。桂枝30克。伏宁30克。泽泻18克。猪苓20克。七付水煎。
【彭统涛医案·二】闭经(2010-07-15 17:11:33)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彭统涛医案】青囊集
闭经
张某,女,38岁。患者适值月经未来潮,因此来我处就诊。现症见:面色浮肿,面色发黑,舌质淡,苔白有牙痕,脉沉无力。患者自述闭经已十多年,每次都用黄体酮催经,也用过很多中药疗效欠佳。此次月经期间用黄体酮催经五天尚未见来潮,诨身不舒服。平常身体非常怕冷,经常手脚冰凉,即使冬天用电热毯感觉身上热气也不是很大。十几岁时月经二天就干净了,量非常少。证属阳气亏虚,少阴寒化。宜扶阳固本,驱寒化邪。处方:生附片120克《先煎3个半小时》干姜75克。炙甘草10克。水煎:每天一付,七剂。
二诊:患者服药后疼痛减轻即服上方加减治疗,处方:附片120克。《先煎4小时》。桂枝15克。广陈皮10克。生半夏30克。生姜75克。炙甘草10克。藿香15克。伏宁20克。七付水煎。
三诊:患者服药后症状基本消除,病告全愈。
【彭统涛医案·七】重症奇寒(2010-08-02 16:46:41)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彭统涛医案】青囊集
【彭统涛医案·十】胃病合并高血压病(2010-08-07 09:43:28)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彭统涛医案】青囊集
胃病合并高血压病
陈某某,女,58岁。患者自述患胃病十年以上,高血压病也有五六年,经常胃部疼痛,反酸,发胀。收缩压经常170.舒张压100.即使服用西药血压也控制不好。西医诊断:1.十二脂肠球部溃疡。2.高血压病。近来患者胃部发胀疼痛,收缩压160.舒张压100.现症见:患者面色发黄,舌体胖大,苔白厚。脉沉无力。此属阳气内虚,寒凝三阴所至。宜扶阳化湿,温经散寒。处方:生附片120克《先煎4个小时》。干姜90克。炙甘草10克。生半夏30克。广陈皮15克。桂枝20克。苻宁15克。白术15克。七剂水煎。
二诊患者服药后腰部疼痛稍微减轻,仍感头重脚轻,仍以四逆法加减:附片200克。《先煎5小时》。桂枝30克。白芍30克。吴朱萸30克。辽细辛45克。麻黄10克。生姜120克。炙甘草10克。七付水煎。
三诊患者服药后精神恢复,自感腿上有劲,腰部痛感消除。药以中病,续以上方七付服用直到全愈。
二诊:患者服药后脸上黑气稍腿,精神略带好转。其它为见异常。药以中病,药力尚轻加大药力,处方:附片150克。《先煎5小时》干姜100克。炙甘草10克。七剂。
三诊:患者服药后精神继续好转,怕冷感觉渐消失,小腹胀痛好转,唯每次喝药后拉肚子,此乃阴寒之气从下而走。前后服药三月有余,后以附子理中汤加生姜收功。用药期间同房几次,后去西院检查确以怀孕,本病方告全愈。
二诊:患者服药后精神好转,偶有想睡觉的感觉,胃痛减轻,头昏也有好转。患者自述服药后拉肚子,拉完后感觉很舒服。药以中病加大剂量才能驱除寒邪,处方:生附片200克《先煎5小时》干姜120克。炙甘草10克。七付水煎。
三诊:患者头昏消失,精神尚佳,怕冷感觉比以往强了一些,晚上睡觉自感阴茎已能勃起,但仍感胃部胀痛,瞩患者禁房事,处方:生附片200克《先煎五小时》。干姜120克。炙甘草10克。桂枝15克。广陈皮10克。生半夏15克。淫阳藿30克。杜仲30克。苻宁15克。生白术15克。七付水煎。
二诊:患者服药后精神感觉很好,身上怕冷感觉稍好转,继服上方加减:生附片200克《先煎5小时》。干姜90克。炙甘草15克。菟丝子15克。杜仲30克。淫阳藿30克。生姜50克。七剂水煎服。
三诊:患者服药后精神继续好转,服药期间正值月经期,偶感小腹部胀痛,腰酸,随即第二天阴道有一点血丝,药以中病继服上方加减:生附片250克《先煎5小时》干姜100克。生姜75克。伏宁15克。生白术15克。淫阳藿20克。杜仲30克。七剂。患者服药后感觉身上怕冷感觉好多了,后以附子理中汤调养月余而愈。
然过了三个多小时又感肛门剧烈绞痛,大汗淋沥,心慌,此时附片已熬制好,出现亡阳症状,非用大剂四逆汤不能回阳。处方:生附片120克《先煎3小时》。干姜90克。炙甘草10克。据家父说喝下药汤即感觉一股暖流往下走,随即感觉心不慌,汗收,十五分钟后肛门疼痛消失。家父因此一剂药而愈,倍感中医之神奇。
二诊,患者服药后精神好转,大便出血停止,继以上方加减治疗:生附片《200克先煎》。炙甘草15克。干姜120克。七付水煎。患者服完这七付药精神已基本恢复,大便已正常。建义患者继续治疗,由于患者这几年看西医,全家积蓄已空,随放弃治疗。实乃可惜?
【彭统涛医案·十二】尿毒症(2010-08-07 14:02:18)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彭统涛医案】青囊集
三诊患者服药后全身发痒,此乃阳药与阴邪相斗争之结果,不必惊慌,查患者精神明显好转,患者自述关节疼痛消失,只是感觉有些酸软而已,患者体内阴气太重,照上方用药,七付水煎。
患者前后用药将近一月,症转全部消除,自感精神比往年都旺一些,即已大剂四逆汤巩固收功。
【彭统涛医案·八】重症眼疾(2010-08-02 17:10:16)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彭统涛医案】青囊集
四诊,患者服药后症状全部消除,继续已上方巩固半月全愈。
【彭统涛医案·十一】直肠癌(2010-08-07 11:10:58)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彭统涛医案】青囊集
直肠癌
张某某,男,五十五岁。患者患直肠癌三年,长期大便出血,经西医手术治疗后,接着又化疗。病人日渐消瘦,精神委靡不振。近来患者每次大便都有大量血流出来,查患者:面色发黑,身材瘦小,精神衰败,查舌体胖大,苔有大量裂纹,脉沉无力。此属元气衰败,宜扶元固本为法。处方:生附片《200克先煎5小时》。炙甘草30克。干姜120克。七付水煎。
重症眼疾
余素有眼疾,今冬又发。每年冬至前后要发一次,不过前几次没这次厉害。由于忙于诊病,过度操老,身体透支,今冬又发眼疾。右眼红肿,发作两天,眼睛就红了,随之瘀肉长满整个眼球,眼睛不能睁,一动眼睛就疼,整个头都痛,痛苦异常,白天还要看病,苦不甚堪,查自己脉象沉细,苔白舌体胖大,随之开了一副麻黄细辛汤,麻黄30.细辛30.附片150.《先煎5个小时》,喝药五个小时瘀肉褪了一半,头已不痛,出了一身汗。药已中病,既守前方。前后用药七副瘀肉退尽,但红没退完,随又用药三副病告全愈。此眼疾的确厉害,让我痛苦万分。现在很多中医治疗眼病,一般都采用清肝火的方法治疗,根本就不辨证,希望我的这个病案能给大家抛砖引玉,将大家带入传统中医思维中来。
【彭统涛医案·九】腰椎间盘突出症(2010-08-02 17:37:00)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彭统涛医案】青囊集
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王某某,男,63岁,自诉一个月前腰部开始疼痛,晚上疼痛剧烈,经CT拍片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遂来我处治疗。查患者面带倦容,舌有牙痕,苔白腻,脉沉。按自腰部有疼痛感,往两腿放射;自感走路头重脚轻,继以温补肾阳,扶阳祛寒为主。处方:吴茱萸30克。 桂枝45克 。辽细辛30克。 当归20克。 杭白芍30克 。 杜仲45g 。 附片120g(先煎4小时) 。 生姜90g 。 炙甘草10克 . 麻黄20克。 七付水煎。
【彭统涛医案·三】不孕症(2010-07-15 19:16:02)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彭统涛医案】青囊集
不孕症
杨某某,女,二十八岁。患者结婚6年始终未怀孕,平素身体比较差,经常感冒,下腹部疼痛,西医检查未见异常,西药吃了很多未见成效,与二年前采取中医治疗也未见效。现证见患者瘦小,脸色暗黑,略显疲倦,查舌质淡,苔白,脉沉无力。问其平常状态经常怕冷,冬天经常冻手冻脚。证属阳气亏虚,少阴寒化。宜扶阳驱寒为法。处方:生附片90克。《先煎2个半小时》淫阳藿30克。桂枝20克。苻宁15克。干姜60克。炙甘草10克。七付水煎。
四诊:患者服完七付药感觉身上很多症状都在好转,自我信心慢慢增强,心情渐渐开朗起来。即服前方加减治疗,后以附子理中汤加减收功,前后共服药四月有余病告全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