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蝉》《贝壳》学案教案
18短文两篇《蝉》《贝壳》学案教案
![18短文两篇《蝉》《贝壳》学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74ba3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7e.png)
18 短文两篇《蝉》、《贝壳》姓名班级
【教课目的】
1、品读,赏识课文,感觉课文委宛柔和、自然流利的风格。
2、认识先抑后扬和由事物引起真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指引踊跃,仔细对待生命的态度。
第一课时
一、预习检测
1、自由朗诵课文《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你以为要点的句子画下来,频频朗诵。
2、字词学习:给加点字注音,并解说这个词
收敛()聒聒()饶恕(
....)
二、讲堂商讨
1、作者写蝉,先抑后扬。
抑在哪里扬在哪处一抑一扬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
2、蝉的生命意义是什么我们能从蝉身上获得什么启迪
3、《蝉》中的“想起秋风颜色” ,“秋风颜色”给了你如何的感受
三、商讨展现,互动沟通
四、讲堂检测达成练习册有关习题
五、课后作业完美教案,达成课文后习题
第二课时
一、预习检测
1、自由朗诵课文《贝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你以为要点
的句子画下来,频频朗诵。
2、字词学习,给加点字注音,并解说这个词
卑()微谨小慎微(
..)
二、讲堂商讨
1、作者为何说贝壳“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宝贝”
2、作者看到这漂亮的贝壳感悟是什么
3、父亲结尾的一句“这是一颗如何执拗又如何简单的心啊!”中“执拗”“简单”是什么意思
4、对照阅读《蝉》《贝壳》这篇文章,谈谈它们的同样之处和
不一样之处
三、商讨成就展现,互动沟通
四、讲堂检测达成练习册有关习题
五、课后作业完美教案,达成课文后习题。
3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
![3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c5247490c69ec3d5bb75ef.png)
3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一、教材分析这篇散文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性文章。
作者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首先作者写蝉的“烦”和微不足道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厌烦的情绪。
后来当朋友告诉他蝉的生活历程如此特殊、生命如此短暂时,作者心灵震动,思想转变,对蝉有了好感甚至是敬意。
二、教学目标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了解先抑后扬及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4、领悟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生活、认真对待生命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学习文章先抑后扬的写法。
2、教学难点: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3、课型及教学思路:两篇文章都是精致而内涵深刻的优美散文,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读《蝉》与《贝壳》,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来对比欣赏。
要注意引导学生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发现两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在写作方面要学习两篇文章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特点,另外,可以给学生推荐小思和席慕蓉的其他作品,以进一步了解她们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感情。
五、课前准备1、识记字词:收敛宽恕短暂脆弱卑微一丝不苟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导入新课导入一:生命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生命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生命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
生命真是一个奇迹。
一枝从淤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竞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在树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水中似的自由遨游。
夏天里不断聒噪着的蝉,海边一枚小小的贝壳,都会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什么新的认识呢?(学生自由发言)引发思考:它的生活历程如此艰辛,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相比之下,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有什么新的思索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短文两篇》-蝉、贝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短文两篇》-蝉、贝壳](https://img.taocdn.com/s3/m/e7a8753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8.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短文两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准确识记和理解两篇短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够准确翻译和理解两篇短文的主旨。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能够自主探究出两篇短文中的深层含义,并且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领悟到生命的宝贵和意义,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并且能够关注自然、热爱自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两篇短文中的生字词,理解两篇短文的主旨,领悟其中表达的人生哲理。
2.教学难点:理解两篇短文的深层含义,尤其是《蝉》中“知了”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播放蝉的声音和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新课:教师呈现两篇短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出两篇短文的大意和主旨。
3.深入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探究两篇短文中的深层含义和人生哲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练习巩固:教师提供课堂练习和作业,学生完成后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积极的态度。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2.教学手段:PPT、板书、多媒体课件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练习题进行口头或书面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作业布置:教师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学生完成后进行自评和互评。
3.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和作业情况进行评价,同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交流。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参考资料:《初中语文必读名著》、《初中语文教参》等。
2.多媒体资源:蝉的图片和声音、贝壳的图片等。
3.网络资源:初中语文在线学习平台、百度百科等。
七、结论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蝉》和《贝壳》这两篇短文的基本知识,而且能够理解其中表达的人生哲理和深层含义,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并且能够关注自然、热爱自然。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人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人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4a3bad57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1b.png)
请同学们在课 后阅读与“蝉” 或“贝壳”相 关的其他文章, 并写下自己的
阅读感受。
请同学们以 “生命的意义”
为主题,结合 “蝉”或“贝 壳”的形象, 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感谢观看
汇报人:
短文两篇(蝉贝壳)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 教案设计)
汇报人:
添加目录标题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 点
教学方法与手 段
教学过程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添加章节标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生字词,理解短 文两篇(蝉贝壳)的主要内容,培养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 生命的美好和珍贵,培养学生的生 命意识和环保意识。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 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题
必做题
搜集有关“生命”的资料, 并写一篇短文
背诵短文《贝壳》
阅读《昆虫记》或其他相关书 籍,了解更多关于昆虫的知识
选做题
请同学们从文 中挑选出自己 喜欢的语句, 并谈谈自己的 感受和体会。
请同学们根据 自己对文章的 理解,设计一 份与“蝉”或 “贝壳”相关
讲授法:教师讲授 短文两篇(蝉贝壳) 的背景、内容和特 点等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 组讨论短文两篇(蝉贝 壳)的主题、表达方式 和写作技巧等
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 体等手段,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感受短文两篇 (蝉贝壳)的意境和情感
练习法:布置相关 练习题,巩固所学 知识和提高应用能 力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短文的内容和主题
初中语文_18 短文两篇 蝉 贝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18 短文两篇 蝉 贝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465dac9a300a6c30c229fe6.png)
《蝉》《贝壳》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对比,欲扬先抑的写法。
3、感悟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说:生命的意义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老师说:大自然中有太多的生命让我们感动不已!植根于淤泥中的夏荷,竟能出于淤泥而纤尘不染;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耀眼的光芒;贫瘠的沙漠中竟能有如此灿烂的生命;幼嫩的小草竟能拥有海一样浩瀚的气势,枝头轻吟的小鸟,雨后潮涌般的春笋,夏日里知知不休的鸣蝉,海边精美的贝壳……这无数弱小而美丽的生命,在带给我们感动的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对人生更深刻的思考。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蝉贝壳这个弱小的生灵,去聆听他生命的最强音,感受它生命的意义。
(二)课堂检测:1、生字词:收敛()宽恕()短暂()聒聒()淘洗()脆弱()卑微()一丝不苟()2、解释:收敛---- 聒聒----- 宽恕-----卑微----- 一丝不苟----3、回答问题:《蝉》的作者是:《贝壳》的作者是:(三)合作探究: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1、朗读全文,回答问题:你认为全文的文眼(文眼就是提示文章中心的字眼)是哪句?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是全文的文眼。
-这告诉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活出价值,给人精神振奋的感觉。
2、写作手法: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3、全文作者对蝉的感情变化是怎样的?--------厌烦蝉——理解蝉——宽恕蝉写作手法----欲扬先抑(欲扬先抑:词语解释为要发扬、赞美,先控制、压抑。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62683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2.png)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短文,理解短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蝉的生活习性以及贝壳的形成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短文,理解短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蝉的生活习性以及贝壳的形成过程。
2. 教学难点:(1)蝉的生活习性以及贝壳的形成过程的理解。
(2)生字词的正确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引入蝉和贝壳的主题。
(2)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引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短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蝉的生活习性以及贝壳的形成过程。
3. 合作学习:(1)小组内分享学习成果,讨论蝉的生活习性和贝壳的形成过程。
(2)小组合作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讲解生字词的正确用法,并进行实例演示。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记忆。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短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蝉和贝壳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2)观察自然界中的蝉和贝壳,体会生命的奇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学生的参与度、合作程度。
(2)学生的朗读、表达和练习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1)家庭作业的完成质量。
(2)拓展作业的创新性和深度。
3. 学生自评与互评:(1)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相互学习。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蝉的生活习性和贝壳的形成过程。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d5c909376baf1ffc4fad4f.png)
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
了对生命的感悟。从写蝉的聒噪,到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刻意表现了蝉
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一面。然而当知道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就活一个
夏天时,本来无足轻重甚至恼人的蝉令作者惊讶起来。何必这样受苦而又执
着?朋友的话揭示了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生活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延续,
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并没有就此停笔,而是想到了贝壳里那曾
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
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
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
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
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
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
”,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
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4.写作特点
结尾作者写自己被这蝉的生命意义感动着,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
萧瑞、漠蓉。祖籍察哈尔盟明安旗贵族。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及比利时布鲁
塞尔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她是台湾知名画家,更是着名散文家与诗人,着有
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
诗》,美术论着小心灵的探索》、《雷色艺术异论》等。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
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
2.引导学生注意两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2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f7e07e2352d380eb62946dbe.png)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
两篇文章都擅于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对于蝉和贝壳这样小的东西都有仔细的观察和细致的描写。
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情感与价值
教育学生珍视自己的生命,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教学重点。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蝉和贝壳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蝉和贝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b4128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6.png)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蝉和贝壳教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蝉和贝壳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蝉和贝壳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1.学生学习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对于细小的东西要仔细的观察和细致的描写。
2.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描写的特点及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教育学生珍视自己的生命。
2.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认真地对待生命的态度。
3.感悟人生,理解有关生命哲理。
教学重点1.感知课文内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由一个具体细小的事物引出抽象深刻哲理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基本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激趣入题对于人生,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悟,宗璞面对紫藤萝花的由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存的永恒。
今天我们来看看作家小思和席慕蓉对人生有哪些感悟呢?她们又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来学习短文两篇。
一篇是小思的《蝉》,一篇是席慕蓉的《贝壳》。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小思和席慕蓉。
(简介见“课前导学”中的“作家作品”)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自由诵读,积累生字词。
(1)字音蝉(chán )收敛( liǎn )颤(chàn )动聒(guō)宽恕(shù)卑(bēi)微(2)词义卑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
2、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解决字词。
在朗读中,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3、概括两篇散文的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四人一组讨论并归纳。
三、跳读课文,体验情感1《蝉》一文中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
“哪管是九十年,九十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2023年《短文两篇》蝉贝壳 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1
![2023年《短文两篇》蝉贝壳 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1](https://img.taocdn.com/s3/m/6be2ec0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7.png)
2023年《短文两篇》蝉贝壳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收拾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导学案--总()课时主备人:李家臣审核:七年级语文组【导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主意。
能力目标:学习由一个详细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仔细对待生命的态度。
【导学重点】目标1【导学难点】目标2【导学主意】合作探索【课时安顿】1课时【课前预习】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收敛()颤动()聒聒()宽恕()短暂()刚强()卑微()一丝不苟()2.查字典或词典,弄清晰“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请揣摩下列句子的特点,在续写一句,表达你对四季的感触。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优美的衣裳;夏天的雷,迅疾而强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清凉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
(仁慈而温厚,为庄稼带来热情的呵护)(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3.用楷书把“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誊写三遍,要工整、规范、力求美观。
4.查阅资料与工具书,了解一些知识,写在下面。
5.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准确、流利。
思索:a、《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b、《贝壳》一文中,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小组商议交流明确:a、“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是全文的文眼。
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缘故,也是由蝉引发的关于生命的深刻道理。
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厂意义和光彩。
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欢喜精神的感觉。
b.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刚强、卑微的生命,上苍却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美的贝壳。
《蝉》和《贝壳》教学设计
![《蝉》和《贝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b0dc8c00975f46527d3e1c0.png)
《短文两篇》(蝉,贝壳)主备教师:黄新英【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学习先抑后扬及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过程和方法1.引导学生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2.学习两篇文章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特点情感与价值观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在以前的学习中接触过说明文,但本文中所运用到的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是学生需要了解的新知识。
同时,作者所采用的拟人的修辞方法在文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需要学生在阅读中不断领悟的,从中体会出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
因此,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对这两点的引导上,并通过质疑、朗读、讨论等教学策略突破重难点【重点难点】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解本文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教材分析】1.《蝉》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
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
从写蝉的聒噪,到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刻意表现了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一面。
然而当知道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本来无足轻重甚至恼人的蝉令作者惊讶起来。
何必这样受苦而又执著?朋友的话揭示了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生活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不管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而已。
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
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2.作者写蝉,先抑后扬。
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
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
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4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4](https://img.taocdn.com/s3/m/c9f9da73336c1eb91a375dbe.png)
绿草如茵花开似锦
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
在坠落的昏眩里
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摘自《无怨的青春?距离》)
(2)整个人类的生命有如一件一直在琢磨着的艺术创作,在我之前早已有了
开始,在我之后也不会停顿不会结束,而我的来临我的存在却是这漫长的琢
磨过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点,我的每一种努力都会留下印记。(摘自《生命的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理解文中生动、优美和含义丰富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抓住课文的主要信息,概括课文内容。
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
感悟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学习重点]:
研读赏析第一对斑羚成功飞渡的描写。
感悟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学习难点]:
通过思考与体验,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性的人文精神.
[学习时数]:
一课时
[学习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
以席慕蓉的一首诗或一段散文导入,引起学生对作者和作品的兴趣。例
如:
(1)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短Leabharlann 两篇·蝉·贝壳》教案4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学习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对于小的东西都要有仔细的观察和细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7def4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5.png)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短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蝉贝壳的特点;(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懂得分享和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蝉贝壳》的阅读与理解;2.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与运用;3. 课文中的句子和语法结构的分析;4. 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
三、教学步骤:1. 导入:(1)展示蝉贝壳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蝉贝壳的了解和印象。
2. 阅读理解:(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蝉贝壳》;(2)学生回答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3)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细节和含义。
3. 生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词和短语,学生朗读并模仿;(2)学生通过组词和造句的方式,运用生词和短语;(3)教师检查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2. 朗读与表达:学生是否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短语进行表达;3. 作业与测试: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资源:1. 蝉贝壳的实物或图片;2. 课文《蝉贝壳》的文本;3. 生词和短语的卡片或黑板;4. 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所需的道具或物品。
六、教学扩展:1.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蝉贝壳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蝉的生活习性;2.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蝉贝壳的特点,通过展示和讲解,向其他小组介绍;3. 创意表达:邀请学生用绘画、写作或口头表达的方式,展示他们对蝉贝壳的想象和创作。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a6be9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be.png)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拼读和理解生词,掌握生词的正确书写。
(2)能够朗读并背诵短文。
(3)能够用普通话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事物描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拼读和理解生词。
(2)朗读和背诵短文。
(3)用普通话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2. 教学难点:(1)生词的正确书写。
(2)事物描述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
(2)准备生词卡片。
(3)准备相关图片或实物。
2. 学生准备:(1)预习短文,熟悉生词。
(2)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蝉贝壳。
(2)邀请学生分享对蝉贝壳的了解。
2. 学习生词:(1)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学生正确拼读。
(2)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3)学生分组练习,互相检测。
3. 朗读短文:(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
(3)全班一起朗读,培养朗读兴趣。
4. 理解短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短文内容。
(2)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3)教师总结,强调短文主题。
5. 事物描述练习:(1)学生观察蝉贝壳,用自己的话描述。
(2)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评价。
(3)教师指导,提高描述能力。
五、作业布置:1. 抄写生词,加强记忆。
2. 背诵短文,提高朗读能力。
3. 观察身边的事物,练习描述。
六、教学拓展:1. 知识:(1)教师介绍蝉的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蝉的生长过程。
(2)引导学生思考蝉贝壳的作用,联系实际生活。
2. 课外阅读:(1)推荐与蝉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如《蝉的日记》。
(2)学生自主阅读,培养阅读兴趣。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人教版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8d30eaff00bed5b8f31d43.png)
3、短文两篇教学目:1、情感度价:系生活,在熏陶感染中培养极的人生度。
2、知目:累字,了解作者有具体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能力目: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文,提高朗能力,培养深入致探究文的。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有具体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品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情感安排:二教学程:第一蝉一、入自然界中有太多的生物我感不已,它的生活方式、生活性令我惊佩服,就拿蝉来吧,大家知道蝉?〔生活在夏天,歌声嘹亮,响一个夏天⋯⋯〕篇小短文数百字,大家就是写蝉?那是写什么呢?大声朗文本思考。
二、学生朗文三、理解文内容1、篇文主要写什么呢?〔写蝉的生命。
蝉生命的短。
写蝉聒聒,但不在乎人怎么。
〕2、自由朗,并考:一个的蝉。
〔提示:一个了延生命,必好好活着的蝉。
一个等了17年才活一个夏天的蝉。
一个了17年才一朝花的蝉。
一个知知不休却响一个夏天的3、用一个来填写,可。
〔提示:可怜,因它的生命只有一个短的夏天,可怜在被人被人聒聒。
可敬,因它懂得利用短的光好好珍惜叫,因它持走自己的路,知知个不停,不在乎人的法。
〕4、从文中看,人蝉前后感情化怎么?——知知不休〔板〕恕——生命意〔板〕5、生命意的内涵是什么,可在文章中找到相的或句子来解。
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
它了生命延,必好好活着。
哪管手90年,90天,都不要好好地活。
6、能从文中找几个能体蝉生命的短?〔才,就只有,就等〕7、那蝉的生命意的最核心的一句就是:〔哪管手90年,90天,都不要好好地活。
〕8、“好好〞,在里怎么解?〔珍惜生命,善待每一天。
〕9、是啊,短短一个夏天的生命就能如此珍惜,那我人有几十年的生命程,大家?〔不〕,那大家得怎么做?10、里有一段,你听听人是怎看待自己的生命的?。
“人最宝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当度:当他回往事的候,他不因虚度年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而羞愧。
在死的候,他能:“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世界上最壮的事,人的解放而斗争。
短文两篇《蝉》《贝壳》导学案
![短文两篇《蝉》《贝壳》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e44f7b804d2b160b4ec0f4.png)
短文两篇《蝉》《贝壳》导学案主备人:付建君审核人:王杰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品读、欣赏课文。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学习重点、难点::1.感知课文内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本文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知识链接:作者介绍:小思,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
原籍广东番禺,1939年在香港出生,1964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翌年进入罗富国师范学院进修。
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当研究员。
1981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获香港大学硕士学位。
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彤云笺》《香港文学散文》等。
散文: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等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他是一钟篇幅紧凑短小,书写自由灵活,语言生动活泼,自然美、诗情美、哲理美相融合,迅速广泛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
散文的种类:记叙性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散文特点:形散神不散表达方式:叙议结合、叙中抒情、直抒胸臆、情景交融《蝉》和《贝壳》都是托物寓意的哲理散文托物寓意,是指在对事物进行足够的描述之后,顺势表达出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或观点。
这两篇短文都是由弱小的“物”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悟,阐释作者对生命、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1、自由朗读课文《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你认为重点的句子画下来,反复朗读。
1、 给下列汉字注音并解释收敛()________ _宽恕()_________卑微()___________一丝不苟()__________聒聒()___________2、 多音、形近字注音、组词颤﹛栗()______粟()_______二、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1、作者用什么方法来写蝉?这种方法有什么作用?2、我对蝉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所不同?转折出现在哪里?3、纵观全文,作者多处用了对比的手法,有哪几处,大家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短文两篇《蝉》、《贝壳》姓名班级
【教学目标】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和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第一课时
一、预习检测
1、自由朗读课文《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你认为重点的句子画下来,反复朗读。
2、字词学习: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这个词
收敛.()聒聒
..()宽恕.()
二、课堂研讨
1、作者写蝉,先抑后扬。
抑在哪里扬在何处一抑一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蝉的生命意义是什么我们能从蝉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3、《蝉》中的“想起秋风颜色”,“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三、研讨展示,互动交流
四、课堂检测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五、课后作业完善学案,完成课文后习题
第二课时
一、预习检测
1、自由朗读课文《贝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你认为重点的句子画下来,反复朗读。
2、字词学习,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这个词
卑.()微一丝不苟.()
二、课堂研讨
1、作者为什么说贝壳“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宝贝”
2、作者看到这美丽的贝壳感悟是什么
3、父亲结尾的一句“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中“固执”“简单”是什么意思
4、对比阅读《蝉》《贝壳》这篇文章,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三、研讨成果展示,互动交流
四、课堂检测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五、课后作业完善学案,完成课文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