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健康心理学知识点1
心理咨询师考试资料
![心理咨询师考试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1fc2cc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5.png)
心理咨询师考试资料心理咨询师考试资料第一部分:心理学基础知识1. 心理学的定义和作用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行为和情感等心理现象以及其发展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对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健康和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解决,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 心理学的分支领域心理学有多个分支领域,包括:-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出生到老年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临床心理学:研究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诊断和治疗;-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思维、记忆、学习等认知过程。
3. 心理测试和评估心理测试和评估是心理咨询的重要工具。
它们可以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式收集个体的信息,评估其心理状态、能力和问题,并为咨询师提供依据进行干预和治疗。
常用的心理测试和评估方法有问卷调查、临床面试、心理测量等。
第二部分: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技能1. 咨询师的职责和伦理心理咨询师的职责是尊重和关怀个体,提供安全、支持和机会,协助个体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
同时,咨询师必须遵守伦理准则,保护个体的隐私和机密,维护专业的边界和行为准则。
2. 咨询关系建立技巧咨询师必须具备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技巧。
这包括有效的沟通和聆听技巧,能够理解和回应个体的情感和需求,建立信任和共情。
3. 咨询技术和干预策略咨询师需要掌握多种咨询技术和干预策略,以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
常用的技术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解决问题疗法、人际关系疗法等。
咨询师还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技术,根据个体的特点和问题进行个性化的干预。
第三部分:常见心理问题和干预1. 抑郁和焦虑障碍抑郁和焦虑障碍是常见的心理问题。
咨询师需要了解这些障碍的症状和诊断标准,并能够运用相关的干预策略,如认知重构、放松训练等,帮助个体缓解症状和提升心理健康。
2.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问题儿童和青少年常常面临学习压力、行为问题、自尊心等心理问题。
咨询师需要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采用适合他们的干预策略,如游戏疗法、家庭疗法等,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心理咨询师考试基础心理学知识
![心理咨询师考试基础心理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6caa20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d.png)
心理咨询师考试基础心理学知识在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的道路上,掌握基础心理学知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基础心理学就像是心理咨询这座大厦的基石,为我们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首先,让我们来聊聊感觉和知觉。
感觉是我们通过各种感官从外界获取信息的过程,比如视觉让我们看到色彩和形状,听觉让我们听到声音,触觉让我们感受到物体的质地。
而知觉呢,则是对这些感觉信息进行整合和解释,从而让我们对周围的世界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认知。
举个例子,当我们看到一个红色的苹果,视觉感受到了颜色和形状,而我们的知觉会告诉我们这是一个苹果,并且可能会联想到它的味道和口感。
在心理咨询中,了解来访者的感觉和知觉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和反应。
接下来是记忆。
记忆是我们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它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就像是一个短暂的信息缓存区,只能保持极短的时间。
短时记忆能容纳的信息量有限,但如果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了重复和加工,它们就有可能进入长时记忆,被长期保存。
记忆在心理咨询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帮助来访者回忆过去的经历,或者通过特定的方法改善他们的记忆能力。
思维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核心之一。
它是我们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通过思维,我们能够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创造新的想法。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需要引导来访者运用积极的思维方式,克服消极的思维模式,从而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
想象也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想象让我们能够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经历过的事物或情境。
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内心世界,还在解决问题、艺术创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了解来访者的想象内容和方式,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和情感。
再说说情绪和情感。
情绪是短暂而强烈的心理状态,比如喜悦、愤怒、悲伤等。
情感则相对持久和稳定,如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情绪和情感对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心理咨询中,识别和处理来访者的情绪情感问题是非常关键的。
【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科目一综合素质必背
![【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科目一综合素质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8f025ae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b.png)
【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科目一综合素质必
背
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科目一综合素质必背
一、心理学基础知识
1. 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2.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3.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4. 心理学的相关领域和应用
二、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
1. 心理咨询的定义、目标和作用
2. 主要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模式
3. 心理咨询的基本过程和技巧
4. 心理咨询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三、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1. 心理健康的概念和特征
2. 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症状
3. 心理障碍的评估和诊断方法
4. 心理健康促进的途径和方法
四、人格与发展心理学
1. 人格的概念和主要理论
2. 人格发展的过程和因素
3. 主要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模型
4. 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五、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学
1. 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2. 儿童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常见类型
3. 儿童与青少年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4. 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进策略
六、心理测量与测评
1. 心理测量的概念和作用
2. 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和方法
3. 测评的原则和规范
4. 心理测量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七、心理学与教育
1.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2. 研究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3. 教育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和模型
4.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指导原则
以上是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科目一综合素质必背的内容要点,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学习笔记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学习笔记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b88fcdea6c30c2258019e77.png)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学习笔记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总2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学习笔记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认知: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需要和动机:以欲望、要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反映的是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外界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以人的需要为中介。
意志: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心理对行为的支配。
其支配力的强弱用于评价其意志的品质。
人格:由气质和性格组成。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气质:相当于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
性格: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绪情感、意志。
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大脑活动的结果但不是大脑活动的物质产品;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主观,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还可以是体验。
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希波克拉底把人分为四种类型,盖伦提出拮据这个概念,把希波克拉底的分类叫做人的气质类型分类。
古代的心理学对心理现象的研究用的是思辩和总结个人经验的方法,不具备实证的性质,在19世纪前属于哲学的范畴。
全国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学基础必备知识点
![全国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学基础必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74309d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e.png)
全国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学基础必备知识点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咨询师考试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介绍全国心理咨询师考试中心理学基础的必备知识点,以帮助考生高效备考。
一、认知心理学1. 认知过程:认知心理学关注人类思维、知觉、注意、记忆、语言等认知过程。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认知过程的定义、特点和相关研究方法。
2. 学习与记忆:学习与记忆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包括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记忆分类与记忆失忆等。
二、发展心理学1. 儿童发展:考生需了解儿童认知、情感、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影响因素,如儿童认知发展的先后期、语言发展、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等。
2. 青少年发展:掌握青少年身心变化、人际关系、自我认知与身份建立等重要内容,了解青少年发展中常见问题及相关干预方式。
三、人格心理学1. 人格理论:考生需熟悉不同的人格理论,如弗洛伊德的个体心理学、托马斯和切斯特曰的五因素模型等,并了解其对心理咨询的启示。
2. 人格评估:掌握人格评估的常用方法和量表,如Minnesota多项人格测查问卷(MMPI)等,并了解评估结果的解读和运用。
四、社会心理学1. 群体行为:了解群体行为的形成原因、特点和影响因素,掌握如分散责任、集体决策等概念及其心理机制。
2. 人际关系:熟悉人际关系的概念、发展阶段、冲突处理方式等,了解有效的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五、心理咨询与治疗1. 咨询理论与技术:熟悉常见的咨询理论,如人本主义咨询、认知行为咨询等,掌握咨询技术的应用和相关伦理原则。
2. 心理治疗方法:了解不同心理治疗方法的基本原则和适应症,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了解治疗效果的评估和控制。
六、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1. 心理健康概念与评估: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评估和促进方法,掌握常见心理评估工具的使用。
2. 常见心理障碍:认识常见心理障碍的症状、诊断标准和干预方法,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
七、心理测量与统计1. 心理测量: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测量工具的选用和信效度评价。
心理咨询师知识点(详细重点版).
![心理咨询师知识点(详细重点版).](https://img.taocdn.com/s3/m/f62c347158fafab069dc0254.png)
考试内容(一)理论知识部分考试内容《第一章普通心理学》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的定义(识记)、心理学应用分支(领会)、普通心理学定义(识记)。
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普通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识记)(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属于心理过程,后者属于心理特性)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
(领会)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功能收藏心理咨询师站!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领会)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领会)三、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领会)四、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或叫边缘学科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向结合的产物。
(领会)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的简单历史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识记)二、学派的纷争代表人物(识记)1.构造心理学派代表人:冯特、铁钦纳2.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华生3.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魏特海墨等4.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詹姆士5.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弗洛伊德三大势力: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领会)第四单元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一、研究心理学的原则(应用)(一)客观性原则(二)辨证发展原则(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一)自然(一般)观察法(识记)(二)调查法(识记)(三)个案法(识记)(四)实验法(识记)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一、神经元及其功能神经元的定义(识记)神经元的功能(识记)神经元的分类(识记)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外周神经系统——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或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识记)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或脊髓、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平常所说的大脑))(识记)脑干:中脑(瞳孔反射和眼动),脑桥,延脑(支配呼吸和心跳),脑干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和觉醒的神经结构间脑:丘脑(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上丘脑(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下丘脑(调节内脏系统的活动)、底丘脑(调节肌张力)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识记)颞叶:听觉,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考点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4876658b011ca300a7c39022.png)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第一章基础心理学)考点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1.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2.认知:认知也叫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3.感觉:人们通过各个感觉器官认识了作用于它的事物的一个一个属性,产生了感觉。
4.知觉:人们能把各种感觉结合起来,产生对事物整体的认识,这就是知觉。
5.记忆:感觉和知觉都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阶段。
人们通过思维才能产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这是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过程。
这种过程的产生依赖于记忆,记忆提供了过去获得的经验,使人们能把过去的经历和现在的经历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理性认识。
6.需要:人的心理活动都有其内部推动力量,这种力量就是人的需要。
需要以欲望、要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反映的是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
7.动机: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8.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体验。
9.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心理对行为的支配。
10.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11.气质:相当于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它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
12.性格:是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13.心理特性:一个人的心理特性表现在他的心理活动的动力上,也表现在他的能力和人格上,人格又是由气质和性格组成的。
需要和动机反映了他心理活动的动力,能力说明了他对某种活动的适宜性,气质和性格表现了他的人格特征。
14.心理过程:人的认识、情绪和情感及意志活动,我们把这三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过程。
心理咨询师考试基础知识重点资料
![心理咨询师考试基础知识重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7e866526c85ec3a86c2c53c.png)
心理咨询师考试基础知识重点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1.人的心理活动中,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有意识。
2.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非常简单,只有感觉器官;脊椎动物有了脊髓和脑,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灵长类动物有了思维的萌芽;人类有了思维和意识。
3.心理现象是指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
4.心理学是一门中间科学和边缘科学。
5.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6.三个心理学派的主要观点7.以罗杰斯、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8.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在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器官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心脏、血管、呼吸器官、肠胃平滑肌和腺体等内障器官的神经。
9.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他们两者有拮抗作用。
交感神经的功能在于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的能量;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则在于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使有机体储备能量,维持有机体的机能平衡。
10.自主神经一般不受意识支配,经特殊训练,意识或意念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自主神经的活动。
人在情绪状态下会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因此,自主神经的活动与情系有着密切的关系。
1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几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它由树突、轴突和细胞体组成。
12.脑干网状结构由许多散在于纵横交错的神经网中的大小不等、类型不同的神经元构成,贯穿于脑干的大部分区域。
其神经纤维弥散性的投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它使得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记忆并激活情绪。
13.下丘脑是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
14.小脑的功能在于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
15.大脑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
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顶叶以躯体感觉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使躯体感觉中枢;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2012年新教材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考试归纳总结
![2012年新教材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考试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7aa3f02581b6bd97f19ea49.png)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1.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里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3.基础心理学内容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4.从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角度分为:动物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从人类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角度分为: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从研究社会对心理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分为:社会心理学;从研究心理现象的神经机制分为:生理心理学;把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解决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以服务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分为应用心理学的多个分支: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司法心理学、航空航天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心理测验学等分类概念认知感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记忆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心表象感知过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及形象理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心过程言语人运用语言交际的过程理想象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现情绪情感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象意志有意识地确立目的,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动力需要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的不平衡状态心动机激发并维持个体朝着目标活动的内部动力理适宜性能力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特性人格气质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方面动力的特征性格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
6.每个人的心理过程都会表现出他个人的特点,构成了他独特的心理面貌。
组成一个人心理面貌的就是他的心理特征。
需要和动机反映了他心理活动的动力,能力说明了他对某种活动的适宜性,气质和性格表现了他的人格特征。
个体的心理特征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7.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无脊椎动物)、知觉(脊椎动物)、思维萌芽(灵长类动物)三个阶段和思维阶段(意识阶段—人类)演变阶段名称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思维阶段(意识阶段)具体生物名称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灵长类动物人类科学9.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复习要点》(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复习要点》(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d34b92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49.png)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心理学概述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一)认知:也叫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四者关系详见P2)(二)需要和动机内部推动力量需要以欲望、需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反映的是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
(三)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心理对行为的支配。
(四)能力和人格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人格,是由气质和性格组成的.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性格,是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认识;情绪、情感和意志;称为心理过程。
需要和动机,反映了他心理过程的动力;能力,说明他对某种活动的适应性气质和性格表现了他的人格特征。
第二单元:人的心理本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1、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把人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2、罗马。
盖伦,提出“气质"这个概念.3、德国。
韦伯,发现了差别感觉阈限定律(称为韦伯定律)4、德国.费希纳,开创了心理物理学的新领域5、德国。
艾宾浩斯,开创了记忆的实验研究6、德国.冯特,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心理现象的实验室,相继创办了《哲学研究》和《心理学研究》杂志,成为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直接经验的,用内省实验的方法研究,提出了统觉学说和情感三维说.冯特创建了内容心理学,他的学生铁纳继承并发展为构造心理学。
2012咨询师基础心理学知识
![2012咨询师基础心理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cf4e1365727a5e9856a61c7.png)
铃声———— 流唾液(条件反射)
人的心理、人的一切智力活动和随意运动都是对 信号的反应,都是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被动 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主 动(桑代克、斯金纳)
B. F. Skinner 1904—1990
E. L. Thorndike 1874-1949
(四)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躯体感觉和运动与大脑皮层的对应关系特点
倒立;面积大小与部位的敏感性有关;对侧传导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单侧化
• 右利手的人
左半球——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 右半球——空间形象思维占优势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单侧化
•1860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左半球额叶损 伤(布洛卡区)→运动性失语症,证明了左半 球的言语优势
•心理是脑的功能 •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伴随着神经系统的进化,心理的发生经历了 四个阶段: •感应性——感觉(环节动物) •感觉——知觉(脊椎动物) •知觉——思维萌芽(灵长类动物) •思维萌芽——思维(人)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心理也是社会的产物,健全的大脑不能自发 地产生心理 •心理是一种主观映象
(三)相互诱导 相互诱导: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 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 正诱导:一部位抑制引起周围兴奋 负诱导:一部位兴奋引起周围抑制 同时性诱导 继时性诱导
些特殊的神经核团构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神
经结构
端脑
间脑
中脑
桥脑
小脑
延髓
脊髓
脊髓
最低级的中枢
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
脑干
延脑:椎体交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
心理咨询师全部知识点归纳
![心理咨询师全部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35c0b6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68.png)
心理咨询师全部知识点归纳一、基础心理学知识。
1. 心理学概述。
- 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过程(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和人格(人格倾向性、人格心理特征)。
-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个案法等。
2.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神经元(细胞体、树突、轴突)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 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大脑皮层分为额叶(与躯体运动有关)、顶叶(与躯体感觉有关)、枕叶(与视觉有关)、颞叶(与听觉有关)等区域。
-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等)分泌的激素对心理和行为有影响。
3. 感觉和知觉。
- 感觉:- 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 种类: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和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 感觉现象:感觉适应(如明适应、暗适应)、感觉后象、感觉对比(同时对比、继时对比)、联觉等。
- 知觉:- 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 特性:整体性(把物体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特性)、选择性(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的特性)、恒常性(在一定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性)、理解性(在知觉外界物体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
- 种类:空间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
4. 记忆。
- 记忆的定义: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 记忆的种类:- 按内容分: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情景记忆(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为内容的记忆)、语义记忆(以概念、公式、规律等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动作记忆(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2012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健康心理学知识复习(1)
![2012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健康心理学知识复习(1)](https://img.taocdn.com/s3/m/4a1d9d46ad02de80d4d84068.png)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第一单元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心理健康的不同理解(领会)
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十条标准:(识记)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识记)
心理健康从四个方面理解:
①人的心理既知、情、意活动的内在关系的协调。
②心理的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
③不断发展健全人格。
④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第二单元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十标准(识记)
二、心理健康三标准论(识记)
三、心理健康七标准
心理健康水平与智力水平的关系(领会)
第三单元促进心理健康的原则与途径
一、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应用)外语学习网
(一)遗传因素、教育因素、认知因素并重原则
(二)人与环境协调原则
(三)身心统一原则
(四)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原则
(五)知、情行相对平衡的原则
二、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途径(应用)
(一)生理方面的途径
(二)心理方面的途径
(三)社会方面的途径。
心理咨询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要点讲解学习
![心理咨询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要点讲解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14a87b98bb68a98271fefae3.png)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复习要点第一章《基础心理学》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2.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4.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只有确定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并可以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这一学派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5.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
6.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提出: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其中,心理学的三大势力: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7.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包括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
8.在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心脏、血管、呼吸器官、胃肠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称为自主神经,或叫植物神经。
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9.脑干在颅腔内,与脊髓相连,包括延脑、脑桥和中脑三部分。
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10.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11.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
12.下丘脑是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
13.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
14.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
心理咨询师必背笔记1:基础知识
![心理咨询师必背笔记1: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e11351cff00bed5b9f31dd5.png)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总结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第一节绪论1、简述心理现象的分类。
心理现象可分为两大类:心理过程和人格。
2、简述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没有脑的心理是不存在的。
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但客观现实才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离开客观现实来考察人的心理,心理就变成了无源之水。
所以,心理也是社会的产物。
也就是说,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
只有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才能揭示心理的实质和规律。
3、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是什么?人们认识到,很难用一个完善的理论模式概况出心理现象的本质,从而在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逐渐把主意精力转移到对心理现象规律的探讨上,结束了学派之争,却为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
二战之后,一些新的心理学思想相继产生,它们以新的思潮或发展发现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从而加强了心理学研究的整合趋势。
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产生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
主要特点在于:强调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认为人又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即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5、认知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认知心理学是 20 世纪 60 年代发展起来的。
它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用模拟计算机的程序来建立人的认知模型,并以此作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途径。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1、简述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
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组成。
2012年心理咨询师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 (1)
![2012年心理咨询师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 (1)](https://img.taocdn.com/s3/m/344741285f0e7cd184253690.png)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新版)第一节变态心理学概述 (289)关于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正确的说法是:①有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方面;②有精神障碍的人,心理活动也不全是异常的;③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是可以转换的。
关于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描述正确的是有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方面。
关于心理异常经过系统治疗后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异常心理无法被矫正。
(能得到改善或完全被矫正。
)ICD-10:《国际疾病分类手册》第10版;CCMD-Ⅲ:《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第一单元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289)关于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正确的描述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对象。
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关于古代“变态心理学”的发端,正确的描述是显现出“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推论的雏形。
关于古代“变态心理学”的发端,不正确的描述是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的“体液学说”无关。
关于古代“变态心理学”的发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的“体液学说”有关;②始于公元前400年。
自然科学诞生后,人们对变态心理学的新见解有:①把心理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②促使用唯物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
自然科学诞生后,人们对变态心理学的新见解有把心理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1.精神分析理论解释异常心理现象的两个基本命题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变态心理的解释,基本命题中不正确的是意识与潜意识同样重要(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基本命题中正确的是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力比多”的看法的是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结构”的看法的是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
不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结构”的看法的是“力比多”决定了人的心理结构。
不符合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表述的是人格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
符合弗洛伊德关于“防御机制”的表述的是是一种压抑或克制的能力。
健康心理学考试重点
![健康心理学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324f1ad3d15abe23482f4dde.png)
健康心理学考试重点健康心理学定义:健康心理学是研究认知,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等心理活动和心理社会压力与生理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因果关系的理论体系。
心理-生理中介机制:一.条件反射机制:1.条件反射理论:经典条件反射,工具条件反射2.皮层-内脏相关条件反射通道二.心理动力机制:1.心理动力学理论: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理论,人格结构的冲突理论2.性与自我冲突的通道3.焦虑通道三.心理生理中介机制:1.心理生理学理论2.植物神经系统通道3.内分泌神经-体液通道4.神经免疫通道归因维度:一.内外因维度二.可控性维度三.稳定性维度知信行模式: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模式之一,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三个过程,用F式表示。
F式:知识-信念-行为卡特尔特质说:独特特质:是单个个体具有的特征共同特质:是群体所有成员共有的特质表面特质:是能够直接从外部行为中观察到的特质,是直接与环境接触的特质,比较容易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呈现出多样性。
根源特质:是隐蔽在表面特质深处并制约着表面特质的特质,它是内在的因素,是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自我意识维度:一.自我认知:自我概念自我感觉自我观察(分析,评价)二.自我体验:自尊心自信心三.自我调节控制:对自己行为,活动,焦虑的调控,包括自我检查,监督,控制不合理信念特征:一.绝对化要求二.过分概括化三.糟糕至极心身疾病:精神紧张能引起植物神经和内脏功能的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是可逆的,生理性的,称为心理生理反应。
当这些心理生理变化发生于某些具有易患倾向的个体身上时,这些变化可持续发展,形成病理性改变,故称为心身疾病。
相关因素:1.生活事件2.精神应激和情绪反应3.个体易感性4.行为模式常见几种心身疾病:1.睡眠障碍2.性功能3.支气管哮喘4.消化性溃疡情绪的成分:一.主观体验,是大脑的一种感受状态,是心理活动中的独特知觉或意识。
二.生理唤醒,是人们产生某种情绪体验时,身体内部发生的相应变化。
最新心理咨询-健康心理学知识点1
![最新心理咨询-健康心理学知识点1](https://img.taocdn.com/s3/m/eb82b9890740be1e640e9a0a.png)
心理咨询-健康心理学知识点1压抑:指个体将一些不被自我所接纳的冲动,念头等,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中,或把痛苦的记忆,主动忘掉排除在记忆之外,从而免受动机冲突,紧张及焦虑的影响。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心理人有合群性,希望自己能被他人接纳。
亲密的人际关系能增强人的自信心,满足人的社交需求;而紧张的人际关系使人的精神与社会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个人的志向处处受挫,或”怀才不遇”,或遭人冷遇,自然会产生孤独无援的感觉。
结果可能导致个体采取回避现实的行为。
健康心理学的定义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一个基础学科。
主张运用心理学和健康促进的手段,维护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提高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及改造能力。
两个经典定义的特点:第一,明确了与心理健康的定义界限;第二,由于是在健康心理学初创时期的定义,这些定义的外延过于宽泛,健康心理学包含的内容过多;第三,上述定义完全还没有从医学心理学独立出来。
健康:是健康观的核心,它是建立在一定医学模式基础上的,是人们对健康与疾病的本质认识。
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
亚健康的表现: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机体虽然没有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生理反应:精神紧张能引起植物神经和内脏功能的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是可逆的、生理性的。
健康心理学的基本任务:第一,描述影响健康的心理活动的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1、心理活动状态的判定方法(1)社会适应方法(2)医学方法(3)统计学方法(4)心理测试方法(5)内省经验方法(6)价值观方法;2、疾病在躯体的症状作为某种心理冲突的躯体化语言;第二,研究和揭示影响健康的心理规律:1、确认心理活动异常状态与一般健康、亚健康、疾病、死亡的因果关系;2相关研究是利用相关分析技术考察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联系及其相互关系的紧密程度;3、探究和揭示影响健康的生理——心理机制;第三,指出积极预防或控制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
①疾病:疾病(disease)是身体功能失调引起的一种躯体状况,是指由于身体的组织器官出现了机械性的损伤、自身系统(如免疫系统)功能的失调或某些外部的毒素和微生物对身体的侵入,导致身体组织的改变以致出现可观察性症状。
②亚健康:亚健康是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
③心理应激:心理应激(mental stress)是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所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④疼痛:疼痛(pain)是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时所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常伴有负性情绪活动和机体的防御反应。
⑤病理性赌博:病理性赌博又称强迫性赌博,是指赌博者已达到了难以控制非赌不可的程度,严重干扰其职业与家庭生活,并造成对社会功能的损害。
⑥网络成瘾:网络成瘾是指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产生的对网络的特殊嗜好,具体表现为成瘾者毫无节制地整日沉溺于网上漫游冲浪、聊天或进行网上游戏,并由此而产生心身依赖现象。
⑦嗜睡症:嗜睡症(hypersomnia)是指白天睡眠过多或睡眠发作,或醒来时达到完全清醒状态的过渡时间延长的一种睡眠障碍。
⑧睡惊症:睡惊症(sleep terrors)也称夜惊症,是出现于夜间的极度恐惧和惊恐的发作,伴有强烈的语言、运动形式及自主神经系统的高度兴奋。
⑨性心理障碍:性心理障碍(psychosexual disorder)又称性变态(sexual deviation)或性欲倒错(paraphilia),泛指在两性行为方面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类偏离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的一组心理障碍,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干扰和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正常的性活动。
⑩异装症:异装症又称异装癖(transvestism),指正常异性恋者反复出现穿戴异性装饰的强烈欲望并付诸行动,通过穿戴异性装饰而引起性兴奋,抑制此种行为可引起明显不同。
11 健康心理学:健康心理学是研究在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问题上的心理因素作用规律的科学。
12 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健康(health)的最新定义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1989)。
13 健康行为:健康行为(health behavior)是指人们从事的任何保持和促进健康的活动,不管他们感觉到的健康状况怎样和这种行为是否达到了目标。
14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15 失眠:失眠(insomnia)是常见的睡眠障碍。
它是指个体持续相当长时间对睡眠的质和量不满意的状况。
16 梦魇:梦魇(nightmares)又称梦境焦虑障碍(dream anxiety disorder),是指夜间睡眠的后半段时间内出现的,为焦虑和恐惧所占据的梦境体验,事后个体能够详细回忆梦境内容,且梦魇体验十分生动,其内容通常涉及对生存、安全或自尊的威胁。
17 肥胖:肥胖是能量以脂肪的形式贮存于体内,引起机体脂肪过度堆积,以至于影响健康
和正常生活时的状态。
18 性幻想:性幻想是人在清醒状态下,生理状态完全投入进去,对不能实现的与性有关事件的想象。
19 睡眠:睡眠是有机体生理活动的必要过程,是受睡眠—觉醒中枢主动调节的一种周期性的可逆的静息现象。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