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联合强化康复护理训练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合集下载

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对提高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研究

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对提高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研究
3 - 7 7 3
[] 欢 , 淑 秋 . 芝 孢 子 粉对 戊 四氮 致 病 大 鼠脑组 织 B N F表达 2王 王 灵 D 的 影 响 [] 黑 龙 江 医 药科 学 ,0 6 9 2 :- J. 2 0 ,2 ( )5 7 [] riaEV,Ut R, ee ,t 1 e tlntt zI P )一 3 Mat n a P trM e .P nyeeer 0e( TZ a a
1 9 7 2 3 2 9 0 9 8, 9 ( ): 9 —3 8
[ ] ol dH , hrin 4 P lr C ar tMC, a tge S e 1 Ka ae id cd a a C na rl , ta .1 i t— n ue n ao ticldahi hpoa a nuo sJ. uoc ne l 9 。 ppo el et ipcmpl ern []Nersi c ,94 c n e
m e
。 。…
, 。 … … 一 … … 一 … … … 发 作 可 激 发 程 序 性 细胞 死 亡 机 制 即 癫 细 胞 凋 亡 , 参 与 脑 损 伤 过 程 。 亡 一 些 研 究 发 现 , 痫 发 并 凋 癫 作 会 发 生 细 胞 凋 亡 ,如 P l r 等 以海 人 酸 (k ii ai , ol d a anc c d KA ) 导 鼠 癫 痫 持 续 状 态 (tt se i piu , E) 当 向 鼠杏 诱 sau pl t s S , e c 仁 核 区 注射 KA 后 , 以观 察 到 杏 仁 核 区神 经 元 细 胞 凋 亡 现 可 象 。 良等 用 全 蝎 醇 提 物 致 大 鼠 S 后 发 现 诱 发 S 后 6 . 喻 E E h 大 鼠海 马 C 、 A3区 出现 T A1 C UNE 阳性 细 胞 . 逐 渐增 多L 。 L 并 5 j 细 胞 凋 亡 是 涉 及 多 基 因 调 控 的 复 杂 的 主 动 死 亡 过 程 , 中 其 b l 基 因 家族 在 细胞 凋 亡 的调 控 过 程 中 具 有 重 要 作 用 。 c c ~2 bl 2 b x基 因是 b l 2 因 家 族 的成 员 , 表 达 的蛋 白 产 物 、a c一 基 其 bl 蛋 白抑 制 细 胞 的 凋 亡 , bx蛋 白则 促 进 凋 亡 。 bl c一2 而 a 而 c 2 白 可 以 与 b x蛋 白 结 合 形 成 异 二 聚 体 , 止 其 转 位 , 蛋 a 阻 b l 蛋 白 还 可 以控 制 C 从 内 质 网 释 放 , 制 钙 超 载 , c 一2 a 抑 还 可 以 阻 止 自由 基 产 生 , 制 细 胞 膜 上 脂 质 过 氧 化 物 的 形 成 , 抑 从 而 起 到抗 凋 亡 的 作 用 。 c一 2 平 的增 高可 抑 制 细胞 凋 亡 , bl 水 但 这 种 自我 保 护 机 制 是 有 限 的 , e一 2 b l 可通 过 阻 止 细 胞 凋 亡 的 早 期 环 节 而 发 挥 作 用 , 阻 止 或 降 低 细 胞 皱 缩 , 色 质 浓 可 染 缩和 D NA 裂 解 的 发 生 等 [ ]本 研 究 结 果 证 实 , P Z点 燃 6 。 在 T 癫 痫 后 , 型 组 和 治 疗 组 凋 亡 抑 制 基 因 b l 2 达 较 正 常 对 模 c一 表 照 组 显 著 下 降 , 明 b l 2 因 在 细 胞 凋 亡 的调 控 过 程 中起 表 c一 基 到 抑 制 作 用 , 给予 灵 芝 孢 子 粉 治 疗 后 , c一2 表 达 与 模 型 而 bl 的 组 比较 显 著 增 加 , 示 灵 芝 孢 子 粉 有 效 成 份 能 充 分 作 用 于 脑 提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对脑瘫患儿的影响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对脑瘫患儿的影响

[12] LEUNG S O,CHAN C C,SHAH S.Development of a Chineseversion of the modified barthel index-validity and reliability[J].Clin Rehabil,2007,21(10):912-922.[1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92.[14] GORELICK P B.The global burden of stroke:persistent anddisabling[J].The Lancet Neurology,2019,18(5):417-418.[15]黄依杰,李涓,刘丹阳,等.近20年镜像疗法相关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9,25(12):1444-1449.[16] V A H I D E M ,H O S S E I N M ,A R D A L A N S ,e t a l.Neurorehabilitation, the practical method of returning to work after stroke[J].Iran J Public Health,2021,50(1):209-210.[17]李明露,邱玲,欧阳建彬,等.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23,32(3):254-257.[18]游莹乔,戴思佳,张泓.针刺醒脑开窍法联合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21,14(1):166-168.[19]朱路文,赵晓倩,唐祎周,等.“逆针灸”防治中风病的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14(1):130-132,141.[20] KRISTENSEN O H,STENAGER E,DALGAS U.Musclestrength and poststroke hemiplegia: a systematic review of muscle strength assessment and muscle strength Impairment[J].Arch Phys Med Rehabil,2017,98(2):368-380.[21]秦龙江,徐乐义,王孝义.针灸联合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对老年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5):1071-1074.[22]万飞,戴亦爽,熊国星,等.脑梗死上肢功能障碍实施针灸康复治疗最佳方案选择[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4):27,32.[23] BERGQUIST A J,CLAIR J M,LAGERQUIST O,et al.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mplications of the electrically evoked sensory volley[J].Eur J Appl Physiol,2011,111(10):2409-2426.[24] PERI E,AMBROSINI E,PEDROCCHI A,et al.Can FES-augmented active cycling training improve locomotion in post-acute elderly stroke patients?[J].Eur J Transl Myol,2016,26(3):187-192.[25] SHEFFLER L R,CHAE J.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in neurorehabilitation[J].Muscle & Nerve,2007,35(5):562-590.[26] EVERARD G,DECLERCK L,DETREMBLEUR C,et al.Newtechnologies promoting active upper limb rehabilitation after stroke:an over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J].Eur J Phys Rehabil Med,2022,58(4):530-548.[27] FRENCH B,THOMAS L,LEATHLEY M,et al.Doesrepetitive task training improve functional activity after stroke? A 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 Rehabil Med,2010,42(1):9-14.(收稿日期:2023-06-01) (本文编辑:冯乐乐)①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 福建 福州 350100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对脑瘫患儿的影响杨勇①【摘要】 目的:探析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对脑瘫患儿的影响。

医教结合背景下脑瘫学生教育康复课程方案的实施

医教结合背景下脑瘫学生教育康复课程方案的实施

“医教结合”背景下脑瘫学生教育康复课程方案的实施杨浦区扬帆学校冯雅丽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讲,家里有一位脑瘫患儿,天似乎已经塌了一半,脑瘫患儿给家庭带来的伤痛就像影子一样,永远无法彻底磨灭。

为了给这些可怜、无助的孩子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同时帮助、鼓励家长坚强地面对困境,我校在上海市特殊教育行动计划的引领下,将医生请进校园,采用“医教结合”的方法,将医学与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相互补充、各施所长,形成合力,使脑瘫儿童获得更适切性的发展,从而提高特殊教育的整体水平。

1. 脑瘫学生教育康复课程方案1.1脑瘫学生教育康复课程安排1.1.1课程定位教育康复行业对运动康复课程定位明确指出:运动康复课程主要补偿障碍儿童在粗大运动、精细运动、感觉统合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与障碍,是儿童进行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

本课程针对学前和学龄障碍儿童运动障碍的特点,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和感知觉及感觉统合等能力的训练,强化儿童身体功能,改善异常的运动模式,增强动作的协调性与正确性,优化感官知觉处理系统的功能,同时运动还能促进大脑的发育,改善认知、语言等功能,为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基础。

1.1.2 课时设置培智学校课程改革方案中,对文化基础类、艺体与运动类和康复类三类课程设置及比例如下: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及比例表对有运动康复训练需求的儿童,在低年龄段应保证本课程每周不少于2课时,6个月康复训练总计不少于40小时的训练时间;在中高年龄应保证本课程每周不少于1-2小时,6个月康复训练时间总计不少于20小时。

在课程改革方案指导下,我校结合校情,为每位脑瘫学生安排个别化教育康复训练,确保每生每周在校有4-5节教育康复课,占比总课时12.5%-15.6%,其中康复教师2-3节,医生2节。

附:郑盛伟每周教育康复课程表2017学年第一学期郑盛伟康复课程表1.2脑瘫学生教育康复内容选择脑瘫学生入校后,由新华医院康复科医生进行评估,再与康复教师一起为每位学生制定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之后每学期评估一次,依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大龄脑瘫儿童肢体粗大运动功能康复1例报告

大龄脑瘫儿童肢体粗大运动功能康复1例报告
[ 文章编号 ]0 6 2 4 (0 0)5 0 5 — 2 10 — 4 0 2 1 0 — 5 7 0

5 7・ 5
大 龄 脑 瘫 儿 童 肢 体 粗 大 运 动 功 能 康 复 例 报 告 1
黄 辉
( 南通 市老 年 康 复 医 院康 复 医 学科 , 苏 2 6 0 ) 江 2 0 1 关键词 脑 性 瘫 痪 ; 童 ; 复 训 练 儿 康
征_ 】 1 者 主要表 现 为 中枢性 运动 障 碍及 姿 势异 常 , 。患
定 , 进 正 常 姿势 ; 进 肌 肉系 统 正 常协 调 , 动 作 促 促 使 肌与 拮抗 肌保 持协 调 ,促 进分 段 运动 ;逐 步 获得 翻 身、 行、 坐、 爬 独 站立 等 最 基 本 的运 动 功 能 。完 成 期
R7 23 4 . 文献 标 识 码 B
中图 分 类 号
脑 性 瘫 痪 (eerl as , P 是 指 出生 前 至 出 crba p l C ) y
置上 , 制异 常姿 势 ; 强 头 、 抑 增 肩胛 带 、 干和髋 的稳 躯
生后 一个 月 内各种 原 因所 致 的非 进行 性 脑 损伤 综 合
限: 2年 。
部分 儿童 会诱 发智 力 障碍 、 痫 、 为异 常 或感 知 觉 癫 行
异常 等症 状 【 2 J 些 障碍 会 影 响脑瘫 儿 童 的生 长 发 。这 育 , 他 们无 法独 立生 活 。 使 脑瘫 儿 童 的康 复 问题 一 直 是康 复 医学关 注 的焦点 。 目前 , 脑瘫 儿 童 的早期 康 复 较 多倾 向于肢 体功 能康 复 .但在 临床 治 疗 中经 常 见
躯 干及 四肢 部分旋 转 , 可见 背 部 右侧 肌 肉短 缩 , 且 并

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rp e a, 2 wih s as i i l g a,5 i lgi 2 t p tc d p e i wih s s i m i e a,2 wih a he o i nd 2 wih dy t ni we e a s s e ih Gr s M ot t pa tc he plgi t t t ss a t s o a) r s e s d w t os or
临 床 研 究
脑 瘫 患 儿 粗 大 运 动 功 能 与 日常 生 活 能 力 的 相 关 性 研 究
陈 冬 冬 , 东 浩 , 红 , 炳 培 , 惟 徐 杨 施 史
[ 要 ] 目的 分 析 脑 瘫 患儿 粗 大 运 动 功 能 与 日常 生 活 能 力 之 间 的 相关 性 。 方 法 对 4 摘 2例 脑 瘫 患 儿 ( 男性 2 6例 、 性 1 女 6例 , 年
龄 4 . ± 2. 9 5 1 5个 月 ; 挛 型 四 肢 瘫 1 痉 1例 、 挛 型 双 瘫 2 痉 2例 、 挛 型 偏 瘫 5例 、 动 型 2例 、 张 力 障 碍 型 2例 ) 用 脑瘫 粗 大 运 动 痉 徐 肌 采 功 能 分 级 系统 ( GMF CS) 和粗 大 运 动 功 能 测 试 量 表 ( GMFM) 行 粗 大运 动 功 能 分 级 和 评 估 ; 用 能 力 低 下 儿 童 评 定 量 表 ( DI 进 进 采 PE )
Do g h o,YANG o g,e 1 Th p rme to C id Re a iia in,Ch l rnsH op t lo d n Un v riy H u g n —a H n ta . eDe a t n f h l h blt t o id e s ia f Fu a ie st— a J n i

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评估

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评估
47.四点位:用手和膝/脚退着爬下四级台阶 0没有退着爬下台阶的迹象 1退着爬下1 级 2退着爬下2-3级 3完成
C区 爬与跪
48.坐垫子上:先使用上肢帮助孩子成高跪位,然后不用上 肢支撑保持10秒
0当被放置在高跪位时,孩子不能抓着凳子维持该姿势 1当被放置在高跪位时,孩子能抓着凳子维持10秒(开始位置:
C区 爬与跪
40.四点位:不用上肢支撑成坐位 0没有坐的迹象 1开始尝试成坐位 2成坐位、但需手臂支撑(有1-2个手臂支撑) 3完成
C区 爬与跪
41.俯卧位:成四点位,手和膝承重 0没有成四点位的迹象 1开始有成四点位的动作(<10%) 2部分成四点位(10%-90%) 3完成
C区 爬与跪
42.四点位:右上肢向前伸出,手的位置高于肩部 0右手臂没有伸出向前的迹象 1右手臂开始向前伸出(<10%) 2右手臂部分向前伸出(10%-90%) 3完成
把孩子放置在高跪位抓住凳子) 2孩子抓着凳子成高跪位并维持10秒(开始位置:坐于垫子,
前面放凳子) 3完成(从垫子上的任何坐姿开始)
C区 爬与跪
49.高跪位:先使用上肢帮助成右膝半跪位,然后不用上肢 支撑保持10秒
0当被放置在半跪位置,孩子不能抓着凳子维持该姿势 1当被放置在半跪位置,孩子能抓着凳子维持10秒(开始位置:
A区 卧位与翻身
9.仰卧位:向左翻身成俯卧位 0没有翻身的迹象 1开始翻 2部分翻、不成俯卧 3完成
A区 卧位与翻身
10.仰卧位:竖直抬头 0没有抬头的迹象 1开始抬头、但下巴不能离垫 2抬头、下巴能离垫、头不能竖起 3完成
A区 卧位与翻身
11.肘支撑成俯卧位:头抬高,肘部伸展,胸部离 开床面
A区 卧位与翻身

正常运动模式和强化运动量对脑性瘫痪患儿疗效的影响

正常运动模式和强化运动量对脑性瘫痪患儿疗效的影响
定 :量 表 共 8 8项 评 定指 标 , 5个 功 能 区 ,I: 分 卧位 运 动 及部
异 常 为 主 要 临 床表 现 并 发 智 力低 下 、 语 障 碍 、 为 异 常 、 言 行 癫
痫 等 [ 由 于儿 童 处 于 脑 发 育 最 快 、 塑 性 强 、 功 能 代 偿 最 1 ] 。 可 脑 大 的时 期 , 因此 , 期 干 预 、 确 的 康 复 训 练 一 般资 料 .
14 统 汁学 分 析 .
采 用 S S 00软 件 进 行统 计 学 分 析 .两 组 所 得 数 据 均 P S 1. 经 百 分 率 统 计 , 内 与组 间 比较 采 用 × 检 验 。 组
选取 我 院 2 0 - 2 0 0 5 0 7年 间 1 8 脑 性 瘫 痪 患 儿 .诊 断 2 例
增 2个 标 准 差 ( 个标 准差 为 4 ; 效 : MF 相 应 功 能 区分 一 )有 G M
数 即 实 际 得 分增 加 一 个 标 准 差 : 效 : MF 相 应 . 能 区分 无 G M 功
数 即实 际 得 分无 增 加 ,实 际得 分 = 应 功 能 区分 数 之 和/ 相 检查 功 能 区数 。
( 12 ) 7 .% ,手 足 徐 动 型 7例 ( 34 ) 1 .% ,肌 张 力 低 下 型 4例
2 结 果
见表 l 。治 疗 组 有 效率 明显 优 于 对照 组 ( < . 1 。 P 00 ) 表 1 两 组 患儿 治 疗 6个 月 的 临床 疗 效 比较
( . )} 合 型 4例 ( .%) 两 组 患 儿 的性 别 、 龄 及 临 床 病 77 , % 昆 77 。 年 例 分 型差 异 无 显 著性 意 义( > .5 P O0 )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
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
1.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身体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

2. 言语疗法:言语疗法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改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提高社交能力和生活质量。

3.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帮助脑瘫患儿克服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4. 家庭护理:家庭护理是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需要协助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日常护理和康复训练。

5. 教育疗法:教育疗法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提高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为日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基础。

除了以上常见的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康复训练方法,如物理疗法、化学疗法、营养疗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改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病情、身体状况、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

同时,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不断调整和改进,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中文版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指导手册

中文版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指导手册

中文版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指导手册1. 引言在中国,脑瘫是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脑瘫儿童通常受到运动障碍的影响,这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面临许多困难。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是一种常用于评估脑瘫儿童运动功能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医生和康复专家了解儿童的现状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本指导手册将详细介绍中文版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进行测试和评估。

2. 测试目的中文版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脑瘫儿童在各种粗大运动技能方面的功能水平,包括站立、行走、奔跑和跳跃等。

通过测试结果,可以了解儿童的运动能力和存在的问题,并为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3. 测试流程(1)测试前准备:在进行测试之前,需要准备好适当的测试环境和相关器材,确保测试的顺利进行。

同时,需要与脑瘫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沟通,解释测试的目的和过程,并取得他们的同意和配合。

(2)测试步骤:GMFM测试包括5个不同的运动功能维度,分别是静坐、爬行和蹲站、站立、行走、奔跑和跳跃。

测试者根据测试手册中的步骤和要求,引导脑瘫儿童完成各项测试项目,并对其表现进行评分。

(3)测试注意事项: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测试环境的安全性,确保脑瘫儿童不会受伤。

- 充分了解脑瘫儿童的病史和现状,以便在测试过程中能够给予适当的指导。

- 关注脑瘫儿童的表现,及时记录评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评分与结果解读GMFM测试结果以百分制评分,分为5个维度的功能水平评估以及总体功能水平评估。

根据评分结果,可以对脑瘫儿童的运动功能进行定量化的评估,并与其他儿童进行比较。

(1)功能水平评估:静坐、爬行和蹲站、站立、行走、奔跑和跳跃这5个维度的评分分别表示儿童在相关运动技能上的发展水平,最高分为100分。

(2)总体功能水平评估:综合以上各个维度的评分结果,得出脑瘫儿童的总体功能水平评估,以百分制的形式进行表示。

粗大运动评定

粗大运动评定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88)一、概述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88)是用于评价脑瘫患儿在康复治疗中粗大运动功能状态改变的一种极有价值的评价方法,它能较为敏感说明康复治疗的效果,适用于脑瘫儿童在康复治疗中的疗效的评价,解决了以往对脑瘫患儿疗效判断上的争议,在国内已广泛应用。

由Russell始创于1989年,经修正改良的GMFM量表由88项组成。

二、适应症脑性瘫痪。

三、禁忌症无。

四、测评工具垫子、适当高度凳子、体操棒、秒表、阶梯、组合套凳等。

五、评估内容详见表1- 12表1- 12 GMFM-88评估30分:动作还没有出现的迹象1分:动作开始出现(只完成整个动作的10%以下)2分:部分完成动作(可以完成整个动作的10%-90%)3分:整个动作可以全部完成七、计算方法原始分:五个能区的原始分。

各能区百分比:能区原始分与各自总分相除乘以100%,即能区百分比=能区原始得分/能区总分*100%总百分比:五个能区原始分与各自总分相除乘以100%之和,再除以5。

目标区分值:选定目标能区原始分与各自总分相除,乘以100%之和,再除以选定能区数。

八、注意事项及测评要求1、时间要求:完成一次评估时间30-40分钟,粗大运动分项目评估必须在康复处方后3天内完成,评估周期为3-6个月。

2、环境要求:舒适宽敞,适合评定。

3、测评过程:应逐项进行评估,测评时可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尝试,减少被测试者情绪。

4、给分要求:熟练每项评分标准,按评分标准给分。

表1-14 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中心脑瘫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88)报告单姓名:性别:年龄:编号:评估项目原始得分百分比1 卧位与翻身(项目总分51分)()()2 坐位(项目总分60分)()()3 爬与跪(项目总分42分)()()4 站立(项目总分39分)()()5 行走、跑、跳(项目总分72分)()()总分()本结果只对本次检查负责,结果仅供医生参考。

测试者:测试日期年月日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一、概述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是Palisano等于1997年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所设计的一套分级系统,能较为客观地反映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情况。

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提高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提高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l 资 料 与 方 法
1 5 1 常规康 复训 练 方案 两组均进行 物理治疗 、 . . 作业治疗 、 言语 治疗 、 推拿等综 合康 复训练方 法, 据 根 评定 结果主要采 取 以下物理治疗训 练策略 : 扩大关 节
活动度的训 练 、 桥式运 动、 腰腹 肌力训 练、 位转换 训 体
脑 性瘫痪 ( 简称脑 瘫 ) 自受 孕开始 至婴儿期 非 是
15 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法 .
进行性 脑损伤 和发 育 缺 陷所 导 致 的综 合征 , 要 表 主 现为运 动障碍 及 姿势 异 常[ 。1 9 / 9 8对江 苏 等 1 97 19 ] 七省 调查 , ~6岁 d J 中脑瘫 患 病率 为 1 9 ‰ L 。 1 ,L . 2 2 j 痉挛型 约 占脑 瘫 患 儿 的 6 ~ 7 。长 期 的 肢体 O O 痉挛严重 影响 患儿肢 体功 能和 日常生 活 。本文 旨在 探讨 MO O d智能运动 训练 系统对 痉挛 型双瘫 脑 T me 瘫患J d 腿三头肌肌张力 和粗大运动功 能的影 响。 D,
照组 3 例 中男 2 0 2例 , 8例 ; 龄3 3 女 年 . ~6岁 , 平均
RC E K公 司)被 动和 主动训练交 替进行 , 始做 3 , 开 ~ 5mi 被 动训练 , n 然后做主动训练 , 结束前 做 3 i ~5r n a 被动训练 。阻力根 据患儿的情况来调节 , 力设定 为 阻
范艳 萍 , 宋福 祥 , 赵 彦博 , 栾天 明, 孙奇峰 , 张士岭 , 李佩春 , 吕智海
基 金 项 目 : 龙江 省 教 育厅 科 研项 目( 1 4 36 , 龙 江 省卫 生 厅科 研 项 目( O 93 9 , 木 斯 大 学科 研 项 目( 2 O- 3 ) 黑 1 5 1 7 )黑 2 0 — 3) 佳 ¥ O8 O 3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主要内容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主要内容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主要内容对智障儿童进行功能训练;智能训练:异常行为矫正训练;以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和活动能力以及身心协调,并通过增加感知活动和肌肉活动,对大脑刺激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活动的锻炼,以促进大脑机能的修复和补偿。

功能训练1.感知训练(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时间知觉)2.口语训练(语言障碍训练、口语训练)3.大肌肉群活动川练(爬行训练、行走训练、反应速度、力量训练、协调训练、平衡训练)4.手功能活动训练(粗大运动训练、精细运动训练)智能训练1.培养思维能力训练2.锻炼记忆力训练3.培养注意力的训练4.培养兴趣开阔视野异常行为矫正训练行为矫正训练就是运用操作反射原理对智障儿童的异常行为进行技术矫正,训练和发展自我服务,社会适应能力,为培养智障儿童成为自食其力的人奠定基础。

1。

正强化2.消退3。

塑造4。

条件强化5。

惩罚智能障碍的定义智能障德指现有的能力水准有实际上的限制,其特征为:显著低于平均的智力水准(IQ70以下)。

同时有下列各项适应技能中两种以上的相关限制:●沟通●居家生活●自我照顾●社交技巧●使用社区●自我引导●健康安全●功能性学科能力●休闲娱乐●工作●智能障碍发生于十八岁以前早期干预与系统康复训练一、什么叫时期干预"早期"从年龄来讲,是指从出生0岁到上学6-7这段时间,也就是人生最初阶段。

"干预”包括医疗与保健,教育与训练,社会心理咨询。

其中为儿童提供康复训练为主.二、早期干预的效果儿童在生长发育的早期,就是0-7岁即人生的初几年,是大脑、智力、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学东西最容易,最快的时期.这个时期儿童的可塑性很大,不失时机地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儿童进行干预,可以促进儿童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语言交往能力,社会生活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受过早期干预的智障儿童可以进入普通小学或培智学校。

脑瘫GMFCS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

脑瘫GMFCS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

脑瘫GMFCS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
介绍
脑瘫GMFCS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是一种用于评估脑瘫患者粗大运动功能的常用工具。

该评定表共包含88个项目,旨在帮助医生和治疗师评估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功能水平。

评定项目
以下是脑瘫GMFCS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中的一些评定项目:
1.坐姿平衡:患者能否保持平稳的坐姿。

2.独立行走:患者是否能够独立行走。

3.步态:患者行走时的步态是否正常。

4.远端手部功能:患者是否能够完成精细的手部动作。

5.上肢功能:患者是否能够进行自理活动,如穿衣、洗脸等。

使用方法
医生和治疗师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使用脑瘫GMFCS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进行评估。

评定过程中,根据患者是否能够完成
每个项目,选择相应的等级进行评定。

评定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和治疗师了解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功能水平,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

结论
脑瘫GMFCS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评估工具,适用于评估脑瘫患者的粗大运动功能。

通过使用该评定表,医生和治疗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功能水平,为其提供合适的治疗和康复服务。

基于ICF-CY框架的四位一体康复护理措施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

基于ICF-CY框架的四位一体康复护理措施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

基于ICF-CY 框架的四位一体康复护理措施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雷敏1,薛菲2,穆林静2陕西省康复医院护理部1、儿童康复科2,陕西西安710065【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与青少年版)》(ICF-CY)框架的四位一体康复护理措施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2月陕西省康复医院收治的103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使用基于ICF-CY 框架的四位一体康复护理措施,两组患儿均持续接受3个月的康复护理。

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Berg 平衡量表(BBS)评分、粗大运动评估88项(GMFM -88)评分、Prabody 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评分、Gesell 发育商(DQ)值、儿童生存质量核心通用量表(PedsQL)评分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儿监护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BBS 评分、GMFM -88评分分别为(42.37±3.19)分、(156.70±18.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08±3.34)分、(139.72±15.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PDMS-FM 评分中的抓握、视觉运动评分分别为(43.05±3.06)分、(68.92±6.4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83±3.24)分、(61.32±5.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DQ 值、PedsQL 评分分别为(59.01±5.23)分、(57.39±4.2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34±4.80)分、(51.42±4.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监护人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脑瘫BOT-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

脑瘫BOT-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

脑瘫BOT-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简介脑瘫BOT-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88, BOT-2 GMFM-88)是一种评估脑瘫患者粗大运动功能的工具。

该评定表由88个项目组成,用于评估患者在不同运动任务中的能力和表现。

目的评定脑瘫患者的粗大运动功能,包括站立、行走、爬行、平衡、投掷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BOT-2 GMFM-88的评定,医务人员可以了解患者在不同运动任务中的表现情况,帮助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和治疗方案。

评定项目BOT-2 GMFM-88包含以下88个评定项目:1. 起立2. 站立3. 行走4. 踢球5. 爬上阶梯6. 爬下阶梯7. 爬爬山8. 平衡在一个脚上9. 从坐姿平衡到站立10. 运动跳跃11. 侧平衡12. 投掷球13. 穿越隧道14. 快速行走15. 压蹬车16. 点头示意17. 推车18. 穿越道路19. 爬爬绳子20. 双足跳跃21. 椅子上站立22. 手抓柱子23. 爬上陡坡24. 爬下陡坡25. 抱球带球26. 跳高27. 越过桥28. 闭眼行走29. 旋转跳跃30. 舞蹈动作31. 两只手爬行32. 跳远33. 用两只手捧球34. 步行架上行走35. 压力移动36. 爬升37. 前抓行走38. 跳绳39. 动态平衡40. 爬绳索41. 抓球42. 倒立43. 打篮球44. 用脚踢球45. 扔织物球46. 仰卧起坐47. 侧抓48. 前仰49. 背扔球50. 滑行51. 侧仰52. 后仰53. 打棒球54. 碰网球55. 电动车驾驶56. 跳格子57. 三脚步行58. 击球59. 穿衣60. 三点跑动触摸61. 泳行62. 蹲下站立63. 用手通过障碍64. 乘坐自行车65. 后滚翻66. 跳水67. 用头碰球68. 踢沙包69. 仿自行车70. 坐球71. 用头过桩72. 赛跑73. 走跑混合74. 用脚滚球75. 后退行走76. 用头球77. 拉成卧位78. 跟随线路79. 攀爬拱桥80. 投掷绳索81. 过铺装路面82. 两足交替行走83. 盲障行走84. 正走和跑步85. 推床86. 倒立行走87. 深蹲88. 轮椅驾驶使用说明评定者应详细阅读BOT-2 GMFM-88的操作手册,并严格按照指导进行评定。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 Basel) ꎬ2020ꎬ12(3) :594
[16] DU JBꎬXUE WJꎬJI Yꎬet al. U ̄shaped association between
telomere length and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risk:a case ̄control study in Chinese population[ J] . Front
Abstract Aim: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robot assisted gait training ( RAGT) on gross motor function and balance
function of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 Methods:A total of 100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 were allocated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 May 2021 Vol. 56 No. 3
371
Effects of robot assisted gait training on the gross motor function and bal ̄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gross motor function and balance function of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
脑性瘫痪( cerebral palsyꎬCP) 是一种严重影响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内容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内容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内容
针对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运动功能训练:通过各种运动活动,如游泳、跑步、球类运动等,帮助患儿改善肌肉协调、稳定性和运动控制能力,提高肌肉力量和柔韧性,促进身体的整体发展。

2. 平衡训练:通过站立平衡练习、单脚站立、坐立平衡训练等,帮助患儿提高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

3. 智力训练:通过认知游戏、问题解决、记忆训练等,培养患儿的注意力、记忆力、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包括如何独立进食、穿衣、洗漱等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以提高患儿的自理能力。

5. 语言和沟通训练:通过言语表达、语音训练、交流训练等,帮助患儿改善语言和沟通能力。

6. 社交训练:通过与其他儿童进行互动、团队活动等,帮助患儿发展社交技能和建立人际关系。

7. 器械辅助训练:如康复器械、正畸器械等,通过正确使用这些辅助工具,帮助患儿进行特定肌肉的力量和运动控制训练。

8. 家庭参与训练:强调家庭的积极参与,通过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辅助和鼓励,加强儿童的康复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应根据患儿的情况和程度进行个体化设计,并由专业的康复团队进行指导和监督。

同时,康复训练应持续进行,并与其他医疗治疗措施相结合,以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肢体功能训练联合家庭干预对粗大运动发育落后早产儿的效果

肢体功能训练联合家庭干预对粗大运动发育落后早产儿的效果

肢体功能训练联合家庭干预对粗大运动发育落后早产儿的效果1. 引言1.1 早产儿的发育问题早产儿是指孕期未满37周就出生的婴儿,由于早产而出生的婴儿存在着发育延迟的问题。

早产儿的身体系统和器官发育不成熟,导致运动发育落后,特别是粗大运动的发育。

粗大运动包括控制头部、坐立、爬行、站立、行走等动作,是婴儿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早产儿由于肌肉力量较弱、协调性差等问题,常常在粗大运动方面出现延迟或障碍。

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能力,还会给家庭带来困扰和压力。

早产儿的发育问题不仅仅是生理上的,还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和社交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由于粗大运动的发展受到阻碍,孩子在与同龄儿童的游戏和互动中可能会感到不适,导致孤独和自卑情绪。

如何有效帮助早产儿克服发育延迟,提高粗大运动的水平,已成为早产儿照护与干预的重要课题。

通过肢体功能训练和家庭干预的结合,早产儿的发育问题有望得到有效改善,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潜力。

1.2 肢体功能训练的重要性肢体功能训练在早产儿的发育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早产儿由于未能在母亲子宫内完整发育,往往伴随着肌肉张力不足、运动协调能力差、粗大运动技能发育滞后等问题。

而肢体功能训练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工具,针对早产儿的特殊情况,帮助他们提高肌肉力量、增强协调性,并促进粗大运动技能的发育。

肢体功能训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早产儿的肌肉力量和肌肉张力,促进他们的肌肉发育和神经系统成熟。

训练可以帮助早产儿改善姿势控制和身体平衡能力,提高他们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质量。

训练可以促进早产儿的粗大运动技能发育,如翻身、坐立、爬行等,为他们日后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好的基础。

肢体功能训练对于促进早产儿的发育和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科学的训练和支持,可以帮助早产儿克服发育延迟带来的困难,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并实现更好的发展。

1.3 家庭干预对早产儿的影响早产儿是指在37周孕周之前出生的婴儿,由于肺部、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未完全发育,这类婴儿更容易出现发育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续动态监控管理 , 降 低 了颅 脑 肿 瘤 患 者 围手 术 期 压 疮 的 发 生 。本 文 结 果 显 示 , 干 预 组 压 疮 发 生 率 明显 低 于对 照组 ( P<
0 .0 5)。
2 . 2 2组 患者 压 疮 发 生 时 间 比较 对 照 组 手 术 当天 2 例, 术 后 1 ~3 d 3例 ; 术后 4 ~6 d 1 例 ; 干预组术后 1 ~3 d 1例 。 2 组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 一 1 6 . 7 , P< O . 0 1 ) , 见表 2 。
・ 1 33 ・
2 . 1 2组 患 者 压 疮 发 生 情 况 对 照组 总 压疮 发 生 率 明显 高 于 . 9 8 , P< C O . 0 5 ) , 见表 1 。 干 预组 , 差 异有 统 计学 意 义 ( 3 表 1 2组 患 者 压 疮 发 生 情 况 比较 E n ( ) ]
[ 5 ] 韩静 , 康晓凤 , 张海英 , 等 .开胸术围手术期 发生压疮 的调 查分
析[ J ] .中 国实 用 护 理 杂 志 , 2 0 1 o , 2 6 ( 7 ) : 2 3 — 2 5 .
[ 6 ] 王翠玲 , 压疮护理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J ] .护理 研究 , 2 0 0 9 ,2
中 国实 用 神经 疾 病 杂 志 2 0 1 5年 4月第 1 8卷 第 7 期
C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P r a c t i c a l Ne r v o u s D i s e a s e s Ap r .2 0 1 5 , Vo 1 . 1 8 No . 7
1 ) 湖 北 中 医 药 高 等 专 科 学校 荆 州 4 3 4 0 2 0 2 ) 湖 北 荆 州 市 第二 人 民 医 院 荆 州 4 3 4 0 2 0
【 摘 要】 目 的 分 析 智 能 运 动 训 练 系 统 联 合 强 化 康 复 护 理 训 练改 善 脑 瘫 患 儿 粗 大 运 动 功 能 的 效 果 。方 法 采 用 随 机 数 字表法将 9 5例 确 诊 脑 瘫 患 儿 进 行 分 组 , 对 照组 给 予 智 能 运 动 训 练 系统 康 复 , 观 察组增加 强化康复 护理训练 , 连 续 治 疗 3月 末 对 比 改 善 痉 挛 效 果 和 改 善 粗 大 功 能 情 况 。 结 果 治 疗 3月 末 , 观察 组 总有 效率 9 1 . 8 4 , 明显 高 于对 照组 的 7 7 . O 8 , P< 0 . 0 5 ; 2组 均 能 够 提 高 治 疗 后 粗 大 运 动 功 能 , 但观察组 提高粗大运 动功能 幅度明显高 于对照组 , P< 0 . 0 5 。结 论 智 能 运 动 训 练系统联合强化康 复护理训练改善脑瘫 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效 果确切 , 能够显 著改善患 儿的肌 肉痉挛程 度 , 在 促 进 患 儿 功 能 早 期 恢 复 和 提 高 生 存 质量 方 面 具 有 重 要 意义 , 值 得 临床 对 协 同 治 疗 效 果 继 续 研 究 。 【 关 键 词 】 智 能运 动 训 练 系 统 ; 康复护理训练 ; 脑性瘫痪 ; 粗 大 运 动 功 能 【 中图分类号】 R4 7 3 . 7 4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6 7 3 ~ 5 1 1 0 ( 2 0 1 ) 0 7 - 0 1 3 3 一 o 2
社 , 2 0 0 6: 8 1 — 8 7 .
表2 2组 患 者 发 生 压 疮 时 间 比较
[ ” ( ) ]
3 讨 论
压疮是身体局 部组 织长 期受 压 、 血液 循环 障碍 、 局 部 组 织 持续缺 血 、 缺氧, 营养缺 乏 , 致使皮 肤失 去正 常功能 , 而引 起 的组 织 破损 和坏 死[ 4 。 早 期 全 面 评 估 是 预 防 压 疮 的 关 键_ 3 , 本 研 究 对 颅 脑 肿 瘤 围 手 术 期 患 者 压 疮 风 险 管 理 由入 院 开始使用 B r a d e n评 分 量 表 结 合 专 科 手 术 特 点 预 见 性 对 压 疮 风险科学全面 动态评 估 , 实施 不 同阶段 预见 性护 理措 施 , 并 对 心电监护仪导连线 、 指脉 氧套夹 、 血 压袖 带、 电 极 片 及 吸 氧 面罩对皮肤造 成压迫 、 摩 擦 和勒 伤进行 细节 性 风险评 估 , 并
4 参 考 文 献
[ 1 ] 祝美珍 , 孙慧芳 , 曹茜 , 等 .神 经 外 科 手 术 护 理 风 险 事 件 分 析 与 防范E J 3 .医 院管 理 论 坛 , 2 0 1 1 , 2 8 ( 1 8 1 ) : 2 2 — 2 3 . [ 2 ] 蒋琪霞 , 瞿小龙 , 郭秀君 , 等 .手 术 患 压 疮 发 生 率 及 时 间 和 影 响因素研究I - j ] .中 国护 理 管 理 , 2 0 1 3 , 1 3 ( 9 ) : 2 4 2 8 . [ 3 ] 周 玉 萍 .不 同 阶 段 预 见 性 护 理 方 案 对 骨 科 手 术 患 者 急 性 压 疮 的效 果 研 究 [ J ] .国 际 护 理 学 杂 志 ,2 0 1 3 ,3 2 ( 1 ) : 9 5 - 9 6 . [ 4 ] 李小寒 , 尚 少 梅 .基 础 护 理 学 [ M] . 4版 .北 京 :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 5 C): 1 37 5 — 1 3 7 6 .
( 收稿 2 0 4 4 — 0 6 — 2 8 )
智 能 运 动 训 练 系统 联 合 强 化 康 复 护 理 训 练 改 善 脑 瘫 患 儿 粗 大 运 动 功 能 的效 果 分 析
龚 海虹 ” 吴 浩 。 陶 立 蓉
文 献 报 道 , 手 术 当 天 至 手 术 后 第 3天 为 术 后 压 疮 预 防 的 关 键 时 期 。对 手 术 当 天 和 术 后 连 续 3 d用 B r a d e n评 分 量 表 结 合 专 科 情 况 和需 求 进 行 动 态 监 测 实施 预 见 性 护 理 措 施 , 减 少 了高 危 时 间 段 压 疮 的 发 生 。 本 文 结 果 显 示 干 预 组 发 生 压 疮 的 时 间 与 对 照 组 比较 有 明显 差 异 ( P <0 . 0 1 ) 。 总之 , 压 疮 的 防控 要 实 现 压 疮 前 瞻 性 管 理 和 全 程 动 态 监 控、 。神 经 外 科 开 颅手 术 患 者 是 压 疮 发 生 的高 危 人 群 , 护 理 人 员 对 围手 术 期 患 者 发 生 压 疮 的 危 险 因 素 要 正 确 认 识 , 全 面 动 态 监 控 管 理 。及 早 实 施 预 见 性 护 理 措 施 , 能 有 效 防控 颅 脑 肿 瘤 患 者 术 后 压疮 的 发 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