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平衡紊乱(1)
病生-5酸碱平衡紊乱(1)
![病生-5酸碱平衡紊乱(1)](https://img.taocdn.com/s3/m/336043cec1c708a1284a441a.png)
CO2
H2O
H2CO3
H+
- HCO3
H+
HCO3
-
H+
H2CO3
呕吐 胃液引流 肠腔
H+
H+
H+
H+
H+
H+ H+
HCO3 吸收入血 代碱
HCO3-
入血
丢失H+ 胃液丢失 丢失Cl丢失K+
代谢性碱中毒 低氯性碱中毒 低钾性碱中毒
丢失量
代谢性碱中毒
低Cl-、低钾、有效循环血量的不足、醛固酮增加 均属于代碱的维持因素
肾衰、肾小管性酸中毒
正常
AG正常型代酸
AG增高型代酸
(二)分类
1. 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乳酸酸中毒、酮症酸中毒 2. 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
肾衰、肾小管性酸中毒
(三)机体的代偿调节
1. 血液的缓冲-立即发生
H++ HCO3-H2CO3
HCO3-明显减少,原发性减少。
2. 细胞内缓冲-2~4小时后发生 H+
2.肾失H+
2.1 利尿剂的应用
远端小管尿液Na+ 、Cl↑ 排H+、K+↑, HCO3
-重吸收↑
代谢性碱中毒 低氯性碱中毒 低钾性碱中毒
2.2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
原发性、继发性醛固酮↑ Na+重吸收↑ 排K+,排H+↑HCO3-重吸收↑
代谢性碱中毒 低钾性碱中毒
3. H+向细胞内转移-低钾血症
H2CO3
H+ +HCO3-
挥发酸的调节主要通过肺的呼吸作用, 称酸碱平衡的呼吸性调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基本类型
![酸碱平衡紊乱的基本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e21a743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12.png)
酸碱平衡紊乱的基本类型
1. 酸中毒(acidosis):血液pH低于正常范围(7.35-7.45)。
2. 碱中毒(alkalosis):血液pH高于正常范围(7.35-7.45)。
3. 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由于呼吸系统功能障
碍引起二氧化碳排出不足,导致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加,造成血液的酸性增加。
4. 呼吸性碱中毒(respiratory alkalosis):由于呼吸系统功能
障碍引起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导致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减少,造成血液的碱性增加。
5. 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由于体内代谢过程产
生的酸性物质增加(如乳酸、酮体等),或者酸剩余增加(如肾脏功能障碍等),导致血液中的酸性增加。
6. 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由于体内代谢过程产
生的碱性物质增加(如碳酸氢盐等),或者碱剩余增加(如肾脏功能障碍等),导致血液中的碱性增加。
(完整版)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病例讨论习题参考答案
![(完整版)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病例讨论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d1176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6.png)
(完整版)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病例讨论习题参考答案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病例讨论习题参考答案病例组1:试分析下列病例出现了何种酸碱平衡紊乱?为什么?1.某慢性肺心病患者入院5天,经抢救后血气及电解质结果如下:pH 7.3,PaCO267mmHg,AB 36mmol/L,血Na+ 140mmol/L,Cl–75mmol/L,血K+ 4.5mmol/L。
(1)AG=140-(75+36)=29>16必有代酸△AG=29-12=17 =△HCO3-(2)判断原发、继发因素:1)pH=7.3酸中毒2)HCO3-↑/PaCO2↑同向,单纯型或者混合型;3)病史:肺心病、PaCO2↑为原发。
(3)慢性呼酸代偿公式:预测HCO3-=24+0.35△PaCO2±3=24+0.35×27±3=33.45±3。
若去除代酸的影响,HCO3-=36+17=53>33.45±3,故有代碱。
(4)结论:呼酸+代酸+代碱。
2.肺炎休克患者:pH 7.26,HCO3-16 mmol/L,PaCO2 37mmHg;(1)pH=7.26酸中毒;2)HCO3-↓/PaCO2↓同向,单纯型或者混合型;3)病史:休克,HCO3-↓为原发。
(4)代酸代偿公式:预测PaCO2=40-(1.2△HCO3-±2)=40-(1.2*8±2)=30.4±2。
实际PaCO237>32.4,故有原因使PaCO2升高;(5)结论:呼酸+代酸(解释:此病例按照病因导致呼吸性酸中毒计算也可)3.肾炎发热患者:pH 7.39,HCO3-14 mmol/L,PaCO2 24mmHg;(1)pH=7.39正常;2)HCO3-↓/PaCO2↓同向,单纯型或者混合型;3)病史:肾炎,HCO3-↓为原发。
(4)代酸代偿公式:预测PaCO2=40-(1.2△HCO3-±2)=40-(1.2*10±2)=28±2。
酸碱紊乱-病例分析(1)
![酸碱紊乱-病例分析(1)](https://img.taocdn.com/s3/m/03a7150eec3a87c24128c433.png)
酸碱平衡紊乱病例分析1.某糖尿病患者,化验结果显示:血pH 7.32,PaCO2 31mmHg,HCO3-16mmol/L,血清Cl-104mmol/L,Na+ 140mmol/L,该患者有何酸碱平衡紊乱?根据是什么?分析:pH 7.32,酸中毒;引起酸中毒的原发因素有PaCO2升高或[HCO3-]降低,本例患者有糖尿病病史且[HCO3-]降低,代酸考虑;AG=140-104-16=20>16,AG增高型代酸;代偿情况:代酸:ΔPaCO2=1.2Δ[HCO3-]±2;预计值PaCO2=【40-1.2*(24-16)】±2=28.4~32.4,而检测值为31,在此范围内。
故本例为单纯性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2.某溺水窒息患者,经抢救后其血气分析结果如下:pH 7.15,PaCO2 80mmHg,HCO3- 27 mmol/L。
该患者有何酸碱平衡紊乱?分析:pH 7.15,酸中毒;引起酸中毒的原发因素有PaCO2升高或[HCO3-]降低,本例患者有溺水窒息史,PaCO280mmHg升高,考虑急性呼酸;代偿情况:Δ[HCO3-]=0.1ΔPaCO2±1.5,预计值:[HCO3-]=[24+0.1*(80-40)]±1.5=26.5~29.5,检测值HCO3- 27 mmol/L,在此范围。
故本例为急性呼酸3.慢性肺心病患者入院5天,经抢救后血气及电解质结果如下:pH 7.347,PaCO2 66mmHg,HCO3-36 mmol/L,血Na+ 140mmol/L,Cl- 75mmol/L,血K+ 4.5mmol/L,试分析患者有何种酸碱失衡?(本题为书本后练习题,仅供参考)分析:pH 7.347,酸中毒;引起酸中毒的原发因素有PaCO2升高或[HCO3-]降低,本例患者有肺心病史,PaCO266mmHg升高,考虑慢性呼酸;AG=140-75-36=29>16,有AG增高型代酸;代偿情况:预计[HCO3-]=24+0.35ΔPaCO2±3=[24+0.35*(66-40)] ±3=30.1~36.1,检测[HCO3-]为36,但因ΔAG=[HCO3-]消耗,故[HCO3-]应该为(36+29-12)=53mmol/L,超过预计值,此例患者有代谢性碱中毒存在。
酸碱平衡紊乱(张玉平课件)(1)
![酸碱平衡紊乱(张玉平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68e76a41fe4733687f21aa02.png)
肺 泡 通 气 量 增 加
2. 肾的调节
(1)、近曲肾小管泌H+和对HCO3-重吸收
(2)、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泌H+和对HCO3-重吸收
(3)、NH4+的排出
4.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H+ K+ H+ H+ CL-
K+ + HCO3-
[H+]=Ka1
H2CO3 HCO3─
= Ka2
Base excess indicates metabolic alkalosis, base deficit indicates metabolic acidosis.
(5)Anion Gap
Unmeasured anions – unmeasured cation
正常
AG正常型代酸
AG增高型代酸
- [ HCO3 ]
[ H2CO3 ] [ HCO- 3 ] α× PaCO2
(2)PaCO2
pH = pKa + log = pKa + log
CO3 H2O
- [ HCO3 ]
[ H2CO3 ]
-] [ HCO 3
α× PaCO2
H2CO3
Respiratory parameter
(3) [HCO3-]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河北北方学院 基础医学院 张玉平
zhangeping@
主要内容
酸碱物质的来源和调节 酸碱物质的来源 酸碱平衡的调节
血液的缓冲 肺的调节 肾的调节 组织细胞的调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 常用检测指标及其意义
pH 动脉血CO2
缓冲减 阴离子间隙 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盐
一、酸碱概念及酸碱物质的来源和调节 (一)酸碱的概念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判断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c52d5c594afe04a1b171de12.png)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判断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一、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表8-5酸碱紊乱分类及参数单一酸中毒应有以下三种机制之一:①附加酸增加;②酸排泌减少;③碱的丢失增加;单一碱中毒应有以下机制之一:①附加碱增加;②碱排泌减少;③酸丢失增加。
表5-2 成人血气分析参数值及临床意义*:(A)为动脉,(V)为静脉(一)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原发性cHCO3-缺乏)时很容易检测出血浆cHCO3-的降低或负的细胞外液碱剩余(ECF-BE),原因包括:1.有机酸产生超过排出速度(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乳酸酸中毒的乳酸)。
2.酸(H+)排泌减少,如肾衰、肾小管酸中毒,因酸堆积消耗cHCO3-。
3.cHCO3-过多丢失,因肾排泌增加(减少肾小管重吸收)或十二指肠液过多丢失(腹泻),这种血浆cHCO3-的降低会伴随阴离子(CL-)的升高或钠的降低。
当这些情况存在时,cHCO3-/cdCO2比例因cHCO3-的减少而降低,其结果是下降的pH刺激呼吸代偿机制,使呼吸加强,降低PCO2从而使pH升高。
实验室检查:cHCO3-浓度可用来估计pH和PCO2,估计pH时,测得cHCO3-浓度加上15得到pH值的小数点后估计值,如一病人测得cHCO3-为10mmol/L(10+15=25)即可估计pH为。
估计PCO2(mmHg)以下列公式:PCO2 ±2=(cHCO3-)+8PCO2=23±2该公式的临床含义是给出的PCO2值与代谢性酸中毒程度相适应或者应考虑混合性酸碱紊乱。
另一常用于代偿的估计是PCO2值等于pH的后两位数。
如果一个呼吸性酸中毒叠加到已有的代谢性酸中毒上,该PCO2值将高于这些估计值。
(二)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原发性cHCO3-过剩)可由剩余碱增加或酸性液体丢失而发生,原发性cHCO3-过剩,cHCO3-/cdCO2比值>20/1。
病理学第十章 酸碱平衡紊乱
![病理学第十章 酸碱平衡紊乱](https://img.taocdn.com/s3/m/ecf36c0584254b35effd34d4.png)
AB=SB:正常 AB>SB:呼酸 AB<SB:呼碱
第二节 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 标及其意义
四、缓冲碱
定义:是指血液中具有缓冲作用的碱性物质的总和。
正常值:BB=[HCO3-]+[Hb-]+[Pr- ]
嗜睡或昏迷。 3.骨骼系统改变慢性肾功能衰竭伴酸中毒时,小儿生长延迟,
还可引起纤维性骨炎和肾性佝偻病;在成人则可导致骨软化症。 (四)防治原则 预防和治疗原发病,去除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适当补液,
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特别应防治高钾血症。轻症患者可 口服碳酸氢钠片,严重患者需给予碱性药物治疗。
第三节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一、代谢性酸中毒
特征:血浆[HCO3-]原发性↓。
第三节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一、代谢性酸中毒
(一)原因和机制 1.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1)乳酸酸中毒 (2)酮症酸中毒 (3)水杨酸中毒 (4)肾排酸功能障碍
第三节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一、代谢性酸中毒
=47.3mmol/L(48mmol/L )。
意义: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 BB↓-代酸
BB↑-代碱
第二节 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 标及其意义
五、碱剩余
定义:是指在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将1升全血的pH滴定到7.4时所 用的酸或碱的量(mmol)。
正常值:0±3mmol/L 意义:加酸,碱过剩,BE为+值:代碱
二、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
(三)组织细胞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机体大量组织细胞内液也是酸碱平衡的缓冲地,细胞的缓
冲作用主要是通过离子交换进行的,以维持电中性。 (四)肾在酸碱平衡中的调节作用 肾主要是通过排出多余的酸或碱来调节血浆HCO3-含量,
酸碱平衡紊乱名词解释病理生理学
![酸碱平衡紊乱名词解释病理生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91a4598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08.png)
酸碱平衡紊乱名词解释病理生理学酸碱平衡紊乱是指体内酸碱平衡失调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
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着一定的酸碱平衡,即维持血液pH值在严格控制的范围内。
酸碱平衡紊乱可能导致血液和组织液中酸碱度的偏离,从而影响各种生理功能。
酸碱平衡紊乱有多种类型,可以分为酸中毒和碱中毒。
酸中毒是指体内酸性物质的累积或酸性物质的丢失所引起,主要包括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
碱中毒则是指体内碱性物质的过度积聚或碱性物质的丢失,主要包括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与病理状态对机体生理过程产生的影响和机制的学科。
对于酸碱平衡紊乱而言,病理生理学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酸碱平衡失调对细胞功能的影响:酸碱平衡紊乱会影响细胞内外离子平衡,干扰细胞各种酶的催化作用,从而影响细胞内外代谢、信号传导等生物学过程。
2.代谢性酸中毒和碱中毒的病理生理机制:代谢性酸中毒和碱中
毒通常与身体代谢产物积聚或丢失有关。
病理生理学研究了不同疾病、药物或毒素引起酸碱平衡紊乱的具体机制。
3.呼吸性酸中毒和碱中毒的病理生理机制:呼吸性酸中毒和碱中
毒通常与呼吸系统功能异常相关,如肺功能障碍、呼吸调节失调等。
病理生理学探讨了呼吸系统疾病或损伤对酸碱平衡紊乱的影响。
4.酸碱平衡紊乱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病理生理学还研究了酸碱平
衡紊乱的临床表现,如呼吸困难、心血管功能异常等,并探索了相应
的治疗方法,如补充碱性药物、调整通气支持等。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PPT课件-1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32dec64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a3.png)
[H+] K+
红细胞、肌组织、骨 组织均能发挥这种作 用。
2024/10/14
.
13
肾脏的调节
肾脏通过排酸(H+或固定酸)以及重吸收碱 (HCO3- )对酸碱平衡进行调节
调 节 方 式
2024/10/14
近曲小管泌H+ 重吸收HCO3-
NH4+的排出
.
远曲小管和集合 管泌H+ 重吸收HCO3-
14
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A.B.)是
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保持其原有温度、
PaCO2和血氧饱和度不变的条件下测得的血浆 碳酸氢盐浓度。因此A.B.受代谢和呼吸两方面
因素的影响。 2024/10/14
.
27
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
标准碳酸氢盐 (standard bicarbonate,SB) 正常值:22-27mmol/L(24)
AG
UC UA
意义:✓反映代谢性酸中毒的
指标(AG增高型代酸,AG>16 mmol/L)
常见于固定酸增多的情况。如乳酸堆积,酮体过多等。
2024/10/14
.
32
第三节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一、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
的特征是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
2024/10/14
总和。HCO3-, HPO42-, Hb-, HbO2-, Pr-
正常值: 45~52mmol/L(48mmol/L)
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
2024/10/14
.
30
碱剩余(base excess,BE)
在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至 pH7.40时所需的酸或碱的量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习题(1).docx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习题(1).docx](https://img.taocdn.com/s3/m/385ee5324693daef5ff73db0.png)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1.机体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最多的酸性物质是A. 碳酸B.乳酸C.丙酮酸D.磷酸E.硫酸2.对挥发酸进行缓冲的最主要系统是C. A.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B.无机磷酸盐缓冲系统有机磷酸盐缓冲系统D.血红蛋白缓冲系统E.蛋白质缓冲系统3.对固定酸进行缓冲的主要系统是C.A.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B.磷酸盐缓冲系统血浆蛋白缓冲系统D.还原血红蛋白缓冲系统E.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4.延髓中枢化学感受器对下述哪些刺激最敏感A. 动脉血氧分压B.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C.动脉血PHD.血浆碳酸氢盐浓度E.脑脊液碳酸氢盐5.从肾小球滤过的碳酸氢钠被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A. 近曲小管B.髓袢C.致密度D.远曲小管E.集合管6.磷酸盐酸化的主要部位是A. 肾小球B. 近曲小管C. 髓袢D. 致密斑E. 远曲小管7.血液 PH的高低取决于血浆中A.NaHCO浓度B.PaCOC.CO CPD.[HCO-]/[H CO] 的比332232值 E.BE8.判断酸碱平衡紊乱是否为代偿性主要指标是A. 标准碳酸氢盐B.实际碳酸氢盐C.PHD.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E.BE-] 的指标是9. 直接反映血浆 [HCO3A.PHB.ABC.PaCO2D.BBE.BE10.BE 负值增大可见于A. 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急性呼吸性酸中毒D.急性呼吸性碱中毒E.慢性呼吸性酸中毒-11. 血浆 [HCO3 ] 原发性增高可见于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12.血浆 [H2CO3] 原发性升高可见于A. 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13.血浆 [H2CO3] 继发性增高可见于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D.慢性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14.血浆 [H2CO3] 继发性降低可见于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15.下述哪项原因不易引起代谢性酸中毒A. 糖尿病B.休克C.呼吸心跳骤停D.呕吐E.腹泻16.代谢性酸中毒时细胞外液 [H+] 升高 , 其最常与细胞内哪种离子进行交换+ B.K+ C.Cl- D.HCO-A.Na3E.Ca2+17.单纯型代谢性酸中毒时不可能出现哪种变化A.PH降低B.PaCO 2 降低C.SB降低E.BE 负值减小D.BB降低18.代谢性酸中毒时肾的主要代偿方式是+--A. 泌 H、泌 NH3及重吸收 HCO3减少B.泌 H、泌 NH3及重吸收 HCO3增加+、泌 NH3-+、泌 NH3减少 , 重吸C.泌 H增加 , 重吸收 HCO3减少D. 泌 H-收 HCO3增加-+、泌 NH3E. 泌 H不变 , 重吸收 HCO3增加19.可以区分高血氯性或正常血氯代谢性酸中毒的指标是20.下述哪项原因可引起 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A. 糖尿病B.休克C.轻度肾功能衰竭D.严重饥饿E. 水杨酸类药物中毒21. 可以引起 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是A. 服用含氯性药物过多 B.酮症酸中毒 C.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D.腹泻E.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22.轻度或中度肾功能衰竭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发病环节是A. 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减少B.肾小管泌 NH能力增强C.肾小管泌 H+减少D.3碳酸酐酶活性增加E. 重吸收 HCO3增加23.严重肾功能衰竭可引起 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 其主要发病环节是A. 肾小管泌 NH3增加B.肾小管泌 H+增加C.固定酸阴离子排出减少E.-D.碳酸酐酶活性增加重吸收 HCO3增加24.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首选药物是A. 碳酸氢钠B.乳酸钠C.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HAM)D.柠檬酸钠E.葡萄糖酸钠25下述哪项原因不易引起呼吸性酸中毒A. 呼吸性中枢抑制B. 气道阻塞C. 肺泡通气量减少D.肺泡气体弥散障碍E.吸入气中CO2浓度过高26.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 , 机体的主要代偿机制是A. 增加肺泡通气量B.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和细胞内缓冲C.肾小管泌 H+、泌 NH3增加D. 血浆碳酸氢盐缓冲系统进行缓冲-E. 肾重吸收 HCO3减少27.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 , 可以出现A.SB 增大B.AB 减少C.SB>ABD.SB<ABE.SB=AB28.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 , 下述哪项不能发挥代偿作用A. 磷酸盐缓冲系统B.血红蛋白缓冲系统C.细胞内、外离子交换D.肾E.血浆蛋白缓冲系统29.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 , 下述哪项不能发挥代偿作用A. 血红蛋白缓冲系统B.肾C.细胞内、外离子交换D.肺E.血浆蛋白缓冲系统30.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 , 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 B.增加肺泡通气量 C.细A. 血浆 HCO3缓冲系统胞内、外离子交换+-D.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E.肾小管泌 H增加 , 重吸收 HCO3增加31.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时 , 下述哪个系统的功能障碍最明显A. 中枢神经系统B. 心血管系统C. 泌尿系统D.运动系统E. 血液系统32.纠正呼吸性酸中毒的最根本措施是A. 吸氧B.改善肺泡通气量C.给予NaHCO3D.抗感染E.给予乳酸钠33.使用利尿剂的过程中较易出现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A. 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以上都不是34.碱中毒时出现手足搐搦的主要原因是A. 血钠降低B.血钾降低C.血镁降低D.血钙降低E.血磷降低35.代谢性碱中毒时机体的代偿方式是A. 肺泡通气量增加B.细胞外 H+移入细胞内C.细胞内 K+外移-E.+、泌 NH3减少D.肾小管重吸收 HCO3增加肾小管泌 H36.下述哪项不属于代谢性酸中毒的变化-] 增加 B.PaCO 2 降低 C.血A. 血浆 [HCO3[Ca2+] 升高D.血[K +] 降低E.BE为正值37. 代谢性碱中毒常可引起低血钾 , 其原因是 A.K +摄入减少 B. 细胞外液量增多使血钾稀释C.细胞外 H +与细胞内 K + 交换增加D. 消化道排 K +增加E. 肾排 K +增加38. 反常性酸性尿可见于A. 代谢性酸中毒B. 呼吸性酸中毒C. 缺钾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 乳酸酸中毒 39. 急性代谢性碱中毒时可出现 A.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 B. 心肌收缩力增强 C. 神经肌 肉应激性增高D.血管平滑肌紧张度降低E. 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右移40. 严重的代谢性碱中毒时 , 病人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由于 A. 脑内 ATP 生成减少 B. 脑内儿茶酚胺含量升高 C.脑内 γ- 氨基丁酸含量减少 D. 假性神经递质升高 E. 脑血流量减少41. 引起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是 A. 吸人 CO 2过少 B. 输入 NaHCO 3过多 C. 肺泡通气量减少 D.输入库存血 E. 呼吸中枢兴奋 , 肺通气量增大 42. 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A. 分解代谢加强 , 生成 CO 2增多B. 肺泡通气量降低C.H +向细胞内转移+-D.肾小管泌 H 、重吸收 HCO 3减少E. 血浆钙离子向细胞内转移 43. 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时 , 肾小管上皮细胞 ++增加B.+减少 , 泌 NH 减少+A. 泌 H增加 , 泌 K泌 HC. 泌 K减少 , 重吸收 Na +减少3++-E.D.泌 K增加 , 重吸收 HCO 减少泌 NH 增加 , 泌 Na 增加3344. 急性呼吸性碱中毒时 , 酸碱平衡指标的变化是A.PaCO 升高 ,AB 升高B.PaCO2降低 ,AB>SBC.PaCO22升高 ,SB 无明显变化E.PaCO降低 ,SB 降低D.PaCO 降低 ,AB<SB2245. 当化验显示 PaCO 2升高 , 血浆 [HCO 3- ] 减少时 , 可诊断为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 以上都不是46. 当病人动脉血 pH7.32,SB18mmol/L,PaCO34mmHg(4.53kPa)时, 其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是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47. 某患者血 pH7.25,PaCO9.33kPa,(70mmol/L),[HCO 3- ]33mmol/L, 其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是A. 代谢性酸中毒B. 呼吸性酸中毒C. 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48. 某患者血 pH7.49,PaCO 26.67kPa(50mmHg),[HCO 3- ]40mmol/L, 其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是A. 代谢性酸中毒B. 呼吸性酸中毒C. 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49. 某患者血 pH7.48,PaCO23.87kPa,(29mmHg),[HCO3 ]20mmol/L, 其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是A. 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50.在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中不可能出现的类型是A.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E. 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51. 某病人血 pH7.31,PaCO24.0kPa(30mmHg),AB14mmol/L,其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是A. 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52.某病人血 pH7.31,SB19mmol/L,PaCO24.67kPa(35mmHg),血[Na+]140mmol/L ,血 [Cl - ]103mmol/L ,其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是A. 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B.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C.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答案: 1-5.ADACA;6-10.EDCBA;11-15BCBAD; 16-20BEBEC;21-25BCCAD;26-30BDDDE;31-35ABBDE;36-40AECCC;41-45EDBDE;46-50ABCE D;51-52AC二、填空题1. 血浆缓冲系统可以缓冲所有的,其中以最重要。
酸碱平衡紊乱名词解释
![酸碱平衡紊乱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7b323d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b.png)
酸碱平衡紊乱名词解释
酸碱平衡紊乱:
酸碱平衡紊乱是指体内消化道酸碱平衡被破坏而导致的一系列
症状及疾病的总称。
它可以由外界环境、营养习惯、病毒感染等诸多因素引起。
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嗳气、腹胀、大便不规则等症状,甚至出现慢性腹泻、腹痛。
其原因在于人体内的消化道酸碱平衡被打破,导致消化液中的酸碱度出现失衡而引起的,如果酸碱平衡紊乱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肠道炎症及以上症状进一步加重。
治疗酸碱平衡紊乱,首先要对病因进行正确判断,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
一般应从生活环境、补充营养及药物调节酸碱平衡等方面入手,坚持正确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并多饮水,增加膳食的营养价值;同时也可以协助治疗肠道炎症,辅助消化道内酸碱平衡的恢复。
- 1 -。
病理生理学笔记--酸碱平衡紊乱
![病理生理学笔记--酸碱平衡紊乱](https://img.taocdn.com/s3/m/72c6d11a852458fb770b5663.png)
病理生理学笔记--酸碱平衡紊乱第四章酸碱平衡紊乱(Acid-Base Disturbances)酸碱种类挥发性酸:碳酸(H2CO3)肺排除呼吸因素。
固定酸:肾脏排泄HCO3-为代谢因素。
碱:第一节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血浆缓冲系统:HCO3-/H2CO3Pr/HPrHPO42-/ H2PO4-红细胞系统:Hb-/HHb,HbO2-/HHbO2HPO42-/H2PO4-组织间液缓冲系统:HCO3-/ H2CO3HPO42-/H2PO4-二.肺的调节作用:通过改变呼吸运动,调节CO2排出量,控制血浆[H2CO3]浓度。
三.肾的调节作用通过排出H+(排固定酸)和重吸收HCO3-(保碱)来调节血浆[HCO3- ] 四.细胞的缓冲作用(一)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H+-K+交换,Cl- -HCO3-交换)(二)骨骼缓冲作用(可造成骨质疏松)第二节反映血液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一酸硷度(pH)概念:溶液中H+浓度的负对数。
正常值:动脉血7.35~7.45意义:区分酸硷中毒。
pH =-log [H+]血pH =pKa + log [HCO3-/ H2CO3]= pKa + log [HCO3-][0.03xPCO2][HCO3-/ H2CO3]=20/1时 pH=7.4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PaCO2)概念:物理溶解在血浆中的二氧化碳分子所产生的张力。
正常值:4.39~6.25kPa (33~46mmHg,平均40mmHg)意义:反应呼吸因素的指标。
三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biocarbonate , SB)及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ocarbonate , AB)1 SB概念:全血在标准条件下(37-380C,血氧饱和度100%,用PaCO2 40mmHg气体平衡)测得血浆中HCO3-浓度。
正常值:22~27mmol/L(24mmol/L)意义:反映代谢因素的指标。
03-04--(1):酸碱平衡紊乱-护理解析
![03-04--(1):酸碱平衡紊乱-护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31683d5901020206409c14.png)
22
(四、五) 缓冲碱(BB)、碱剩余( BE)
缓冲碱: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
总和。 正常值:45~52mmol/L(平均48mmol/L)
碱剩余:标准条件下(PaCO2为5.32kPa,血温
为38℃,血氧饱和度为100%),用酸或碱滴定 全血标本至pH=7.40时所需的酸或碱的量 (mmol/L)。 正常值:-3.0 ~ +3.0 mmol/L
通过改变肺泡通气量控制CO2的排出量,使血浆
中HCO3-与H2CO3的浓度比值维持正常(20/1),以保 持pH相对恒定。
起效迅速,30min达高峰
延脑中枢化学感受器,PaCO2 ↑ ,通气量增加 PaCO2 >80mmHg ,抑制呼吸, 称CO2麻醉 主A体,颈A体外周化学感受器:PaO2、PH 、 PaCO2 ↑,通气量增加
第八章 酸碱平衡紊乱
方洁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临床医学教研室
1
概述
酸碱平衡,指生理情况下,机体能自觉维
持体液酸碱度相对稳定的过程。 动脉血PH7.35~7.45 酸碱平衡紊乱,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酸 碱超量负荷或严重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 而导致体液内环境酸碱度稳定性的破坏.
什么是酸?什么是碱?
在远曲小管上皮细胞的管腔侧有此两种交换,
主要调节的K+排泄 当K+-Na+时,则H+-Na+; 反之 H+ Na+
K+
Na+
血液
细胞
管腔
16
各缓冲系统的特点
血液缓冲系统: 反应迅速;但缓冲作用不持久。 肺的调节: 效能最大,30min达高峰;但仅对CO2有作用。 组织细胞的缓冲: 作用强,3-4h起作用,但易造成电解质紊乱 肾的调节: 对排固定酸及保碱作用大;但起效慢(3-5d)
酸碱平衡紊乱(案例分析)
![酸碱平衡紊乱(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17653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5.png)
血气分析、电解质、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对于评 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症状改善情况
患者症状改善的速度和程度也是评估预后的关键因素。
康复指导
01
02
03
饮食调整
根据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和程度,指导患者调整饮 食,控制摄入的酸性和碱 性物质。
生活方式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适当的运动、 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疲 劳和精神压力。
积极锻炼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代谢废物的排出,维持酸碱平 衡。
ABCD
控制药物摄入
避免长期或大量使用酸性或碱性药物,如阿司匹 林、碳酸氢钠等。
定期体检
通过定期检测血液pH值和电解质水平,及时发 现酸碱平衡紊乱并采取措施。
治疗原则
病因治疗
补充或限制相应物质
针对引起酸碱平衡紊乱的病因进行治疗, 如治疗肺部疾病、肾脏疾病等。
详细描述
代谢性碱中毒常见于呕吐、长期胃吸引术、幽门梗阻等导致胃酸丢失,或碱性物质摄入过多等情况。患者可能出 现乏力、手足麻木、口唇周围肌肉抽动等症状。治疗原则包括去除病因、补充酸性物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03 酸碱平衡紊乱的预防与治 疗
预防措施
保持饮食平衡
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增加新鲜 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以维持酸碱平衡。
分类
根据偏离的方向,可分为酸中毒和碱 中毒;根据偏离的程度,可分为轻度 、中度和重度。
酸碱平衡紊乱的生理意义
维持内环境稳态
酸碱平衡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 的重要机制,对于维持正常的生 理功能至关重要。
保证新陈代谢
酸碱平衡的稳定有助于保证新陈 代谢的正常进行,维持正常的能 量代谢和物质代谢过程。
保护重要器官
病理生理学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一
![病理生理学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一](https://img.taocdn.com/s3/m/39bbf97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4.png)
体内酸碱物质来源与去路
01
酸性物质来源
体内代谢产生的有机酸、吸入的 CO2等。
酸性物质去路
主要通过肺呼出CO2和肾排出H+等 方式排出体外。
03
02
碱性物质来源
食物中的碱性成分、体内代谢产生 的碱性物质等。
碱性物质去路
力量训练
通过增加肌肉量来提高身体的代谢率,有助于消 耗多余的酸性物质,维持酸碱平衡。
伸展运动
如瑜伽、普拉提等,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 ,改善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促进酸碱平衡。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1 2
常规体检
定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液、尿液等常 规化验,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酸碱平衡紊乱问题 。
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状态
病因
多由于严重的高血糖、高渗状态引起的脱水 ,无明显酮症表现。
诊断
血糖显著升高,血浆渗透压升高,无明显酮 症。
症状
口渴、多饮、多尿、乏力、头晕、昏迷等。
治疗
积极补液,降低血糖,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 衡紊乱。
乳酸酸中毒
病因
组织缺氧导致乳酸生成增加或清除减 少,常见于休克、心肺功能不全等。
病理生理学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 平衡紊乱一
目 录
• 酸碱平衡概述 • 酸碱平衡紊乱类型及原因 • 常见酸碱平衡紊乱疾病举例 • 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 • 预防措施及生活建议
01
酸碱平衡概述
酸碱平衡定义与意义
酸碱平衡是指体液中酸性和碱性物质 的浓度和比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对于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 意义。
根据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和程度,适当补充或限制液体,以恢复体液的正常pH值。
酸碱平衡紊乱试题
![酸碱平衡紊乱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ee8a3f365ce0508763213d0.png)
人生不能留遗憾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一)名词解释(1~12)1.酸碱平衡紊乱(acid-base disturbance)2.固定酸(fixed acid)3.碱剩余(base excess, BE)4.阴离子间隙(anion gap, AG)5.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6.乳酸酸中毒(lactic acidosis)7.酮症酸中毒(ketoacidosis)8.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compensated metabolic acidosis)9.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decompensated metabolic acidosis)10.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11.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12.呼吸性碱中毒(respiratory alkalosis)(二)选择题A型题(1~34)1.急性喉头水肿引起窒息,发生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有效代偿方式为A.血浆H+与组织细胞内K+发生交换;B.血浆中Cl-与红细胞内HCO3-发生交换;C.肾脏排H+功能增强;D.肾脏产NH3功能增强;E.以上都不对2.AB是衡量酸碱平衡的A.一个仅受代谢因素影响的指标;B.一个仅受呼吸因素影响的指标;C.一个反映机体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多少的指标;D.一个反映血液中CO2含量多少的指标;E.以上都不对3.阴离子间隙主要反映:A.血浆中阴离子总量的变化;B.血浆中阳离子总量的变化;C.血浆中除Cl-和HCO3-以外阴离子含量的变化;D.血浆中除Cl-以外阴离子含量的变化;E.以上都不对。
4.从动脉抽取血样,如不与大气隔绝,哪一指标将受影响?A.AB;B.SB;C.BE;D.BB;E.以上都不对。
5.能直接反映血浆碱储备过多或不足的指标是:A.AB;B.SB;C.BE;D.BB;E.PaCO26.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最主要的代偿方式是:A.组织外液缓冲;B.呼吸代偿;C.组织内缓冲;D.肾脏代偿;E.骨骼代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章酸碱平衡紊乱一、基本要求1. 掌握酸碱平衡的概念,了解机体酸、碱物质的来源,熟悉机体维持酸碱平衡的机制,掌握反映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
2. 掌握各类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原因、机制及其对机体的影响,熟悉各类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酸碱平衡紊乱发生过程中机体的代偿性变化;了解各类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防治原则。
3、熟悉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预计代偿公式的使用。
4. 熟悉二重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其主要原因,了解三重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其主要原因。
二、知识点纲要疾病状态下,体内酸碱物质的增加或减少超过了机体的代偿调节能力,或酸碱调节机制障碍,破坏了体液酸碱度的相对稳定性,称之为酸碱平衡紊乱。
体内酸性物质可以分为:①可经肺排出的挥发酸—碳酸;②可经肾排出的固定酸—主要包括硫酸、磷酸、尿酸、丙酮酸、乳酸、三羧酸、β—羟丁酸和乙酰乙酸等。
体内碱性物质主要来源于氨基酸和食物中有机酸盐的代谢。
机体酸碱平衡调节的机制主要包括血液缓冲系统、肺呼吸、肾脏排泄和重吸收以及细胞内外离子交换等。
反映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有:pH和H+浓度、动脉血CO2分压、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缓冲碱、碱剩余、阴离子间隙。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可分为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可分为AG增高型和AG正常型两类。
主要见于严重腹泻等引起HCO—3直接丢失,或乳酸、酮症、水杨酸等酸中毒时使HCO—3缓冲丢失等。
代酸患者AB、SB、BB、PaCO2下降,AB<SB。
代酸患者心血管系统异常常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减弱及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主要因抑制性神经递质r—氨基丁酸生成增多和脑组织生物氧化酶类的活性受抑制。
呼吸性酸中毒主要见于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麻痹、呼吸道阻塞、胸廓和肺部病变等引起的肺泡通气减弱。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组织细胞缓冲是急性呼酸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肾代偿是慢性呼酸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
通常有增高,pH减低,AB、SB、BB增高,AB>SB,BE正值加大。
PaCO2代谢性碱中毒主要见于剧烈呕吐、盐皮质激素过多和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引起过量负荷、缺钾等也是常见原因。
代碱可分为盐水反应性的H+丢失过多;HCO—3、AB、SB和BB都升高,BE正值增大,AB<和盐水抵抗性两类。
患者pH、PaCO2SB。
代碱时r—氨基丁酸生成增多、氧解离曲线左移,脑组织缺氧,中枢紊乱;游离钙减少,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患者常有低钾血症。
、呼吸性碱中毒主要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过度。
呼碱时pH增高、PaCO2 AB、SB、BB均下降,AB<SB,BE负值增大。
双重性酸碱平衡紊乱有酸碱一致性和酸碱混合性之分。
此外还有两种形式三重性酸碱平衡紊乱。
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基本原则包括:①以pH判断酸中毒或碱中毒;②以原发因素判断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失衡;③根据代偿情况判断是单纯性还是混合性酸碱失衡。
三、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acid-base balance2、acid-base disturbance3、volatile acid4、fixed acid5、酸中毒6、碱中毒7、PaCO8、SB29、AB 10、BB11、BE 12、AG13、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14、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15、代谢性酸中毒 16、乳碱性酸中毒17、酮症酸中毒 18、呼吸性酸中毒19、肺性脑病 20、代谢性碱中毒★21、盐水反应性碱中毒★22、盐水抵抗性碱中毒23、呼吸性碱中毒 24、急性呼吸性碱中毒25、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26、酸碱图(二)、填空题1. 正常人动脉血液pH值维持在①,主要取决于②与③的浓度比为④。
2. 机体维持酸碱平衡的机制包括①作用、②的调节作用、③的调节作用和的调节作用。
3. 肾脏调节酸碱平衡的机制是①、②和③。
4、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浆pH ①,AB、②,BB、③,⑤,血K+⑥。
BE、④,PaCO25、代谢性酸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①,心肌收缩力②,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③。
6、呕吐常引起①,发生机制主要是②、③、④和⑤。
7、代谢性碱中毒时脑组织内r—氨基丁酸生成①,血红蛋白氧离曲线②,血浆游离钙③,常伴有低④血症。
①,pH ②,SB、③ AB,SB、④,8、呼吸性酸中毒时PaCO2BE、⑤。
9、按给予盐水后代谢性碱中毒能否得到纠正可将其分为①和②。
10、急性呼吸性碱中毒机体主要的代偿方式是①,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机体主要的代偿方式是②。
11、双重性酸碱失衡的五种类型是:①,②,③,④,⑤。
★12、三重性酸碱失衡的两种类型是:①,②。
13、单纯性酸碱失衡主要靠血气分析诊断,根据pH或H+的变化,可判断是① ,根据病史和原发性失衡可判断为②,根据代偿情况可判断为③。
14、酸碱图是各种不同酸碱紊乱时动脉血①、②及③浓度三个变量关系的相关坐标图。
(三)、选择题[A型题]1、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是:A、碳酸B、硫酸C、丙酮酸D、碳酸E、乳酸2、血液pH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A、H2CO3浓度 B、PaCO2C、乳酸D、HCO—3与H2CO3比值E、HCO—3含量3、机体中最重要的缓冲系是A、血浆蛋白B、有机磷酸盐C、Hb及HbO2D、无机磷酸盐E、HCO—3缓冲系4、直接受呼吸功能影响的指标是A、pHB、ABC、SBD、PaCO2E、BE5、血浆HCO—3原发性增高见于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酸合并代酸6、AG增高常见于A、高氯血性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呼吸性碱中毒D、正常氯血性代谢性酸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7、下列哪一项不是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
A、高热B、呕吐C、休克D、腹泻E、急性肾功能衰竭8、动脉血液pH的正常值是A、7.00B、7.30~7.40C、7.35~7.45D、7.40~7.50E、7.45~7.559、代谢性酸中毒时细胞外液与细胞内哪种离子交换最明显A、Ca2+B、Cl —D、K+C、HCO—3E、Na+★10、单纯性酸中毒时不可能出现降低A、pH降低B、PaCO2C、SB降低D、BB降低E、BE正值11、酸中毒时脑组织哪种酶活性增强A、碳酸酐酶B、谷氨酸脱羧酶C、氨基酸氧化酶D、Na+—K+ATP酶E、尿素酶12、酸中毒时心肌收缩力变化的特点是A、增强B、减弱C、变化不明显D、先增强后减弱E、先减弱后增强★13、代谢性酸中毒时乳酸钠不适用于何种脏器功能不良A、肝B、肺C、心D、肾E、脑14、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机体主要的代偿机制是A、呼吸功能增强B、肾远曲小管泌氢活动增强增加 D、血浆碳酸氢盐缓冲作用C、肾小管重吸收HCO—3E、细胞内、外离子交换80mmHg(10.7kPa),HCO 15、某溺水窒息患者血气分析结果为pH7.15,PaCO2—27mmol/L,可能发生了:3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混合性酸中毒16、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何系统功能紊乱最明显A、心血管系统B、泌尿系统C、运动系统D、中枢神经系统E、血液系统17、哪种情况可出现反常性酸性尿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酮症酸中毒D、缺钾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18、碱中毒患者易出现手足抽搐的主要原因是A、血清K+减少B、血清Ca++减少C、血清Cl—减少D、血清Na+减少E、血清Mg++减少19、哪一种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不可能出现A、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C、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D、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20、某病人血pH7.31,PaCO230mmHg(4.0kPa),AB14mmol/L,其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是A、代谢性碱中毒B、呼吸性碱中毒C、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E、相消性酸碱平衡紊乱21、某病人血pH7.31,SB19mmol/L,PaCO235mmHg(4.67kPa),血钠140mmol/L,血氯103mmol/L,其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是A、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B、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C、AG增大性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B型题]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酸碱平衡正常22、HCO—3原发性减少可见于 23、HCO—3原发性增加可见于24、HCO—3继发性增加可见于 25、PaCO2原发性增加可见于26、PaCO2原发性减少可见于 27、PaCO2继发性减少可见于A、酸中毒时酸性尿B、酸中毒时碱性尿C、碱中毒时碱性尿D、碱中毒时酸性尿E、酸碱正常时酸性尿28、严重心搏骤停时可出现 29、消化道溃疡患者服用过多NaHCO3可出现30、长期禁食致低钾血症时可出现 . 31、静脉输钾过快或浓度过高引发高钾血症时可出现A、肾小管酸中毒B、乳酸酸中毒C、酮症酸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32、肾小管泌H+或重吸收HCO—3障碍可出现 33、糖尿病患者可出现34、严重休克可出现 35、重症肌无力患者可出现36、心跳和呼吸骤停患者[X型题]37、反映血浆酸碱度的主要指标是A、PhB、HCO—3C、PaCO2D、H+★38、纠正酸中毒的常用药物有A、碳酸氢钠B、三羟甲基氨基甲烷C、多巴胺D、乳酸钠39、有AG增高的代谢性酸中毒是A、腹泻B、休克C、糖尿病D、轻中度肾功能衷竭40、肾功能衰竭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机制是A、肾小管细胞泌H+、产NH3减少 B、NaHCO3生成减少C、HPO2—4、SO2—4等滤过减少 D、乳酸生成增多41、代谢性酸中毒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包括A、微循环缺血B、心肌收缩力减弱C、心律失常D、Ca2+与肌钙蛋白受体结合减少42、代谢性碱中毒时可表现A、烦躁不安、意识障碍B、缺氧C、手足抽搦、惊厥D、低钾血症(四)、问答题1、反映酸碱状态的主要血气指标有哪些?正常值范围怎样?2、简述代谢性酸中毒时肾脏的代偿调节作用。
3、简述代谢性酸中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4.简述胃粘膜壁细胞H+的代谢过程及其在代谢性碱中毒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5、简述代谢性碱中毒对机体的影响。
6、简述分析判断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步骤(五)、分析题某慢性肺心病人,其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测定结果如下:pH7.40,PaCO267mmHg(8.9kPa),HCO—340mmol/L,血Na+140mmol/L,CL—90mmol/L,问:该患者发生了何种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2、某冠心病继发心力衰竭患者,服用地高辛及利尿药数月。
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测定显示:pH7.59,PaCO230mmHg(3.99kPa),HCO—328mmol/L,问:该患者发生了何种酸碱平衡紊乱?四、答案及注释(一)、名词解释1、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不断生成酸性或碱性物质,通过体内的一系列缓冲和调节机制,正常人动脉血pH能保持在7.35~7.45范围内,机体维持体液酸碱度相对稳定的过程称之为酸碱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