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论文--啤酒行业分析

产业组织论文--啤酒行业分析
产业组织论文--啤酒行业分析

中国啤酒产业组织分析

许艳阳工商管理学院2010级研究生 22010020083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啤酒工业进入稳定发展时期,行业集中度在日益提高,企业数量在逐年减少,平均产量增加,行业趋向规模化、集团化。我国啤酒企业迅速趋向规模化,为我国啤酒工业的发展壮大,提高我国啤酒工业整体经济效益和行业竞争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迎接国际天站的必然要求。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啤酒行业发展与国际发达国际之间的差距,啤酒企业产品单一,企业利润率较低,产业集中度仍较低,随着外资啤酒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啤酒行业的竞争将不断加大,我国啤酒企业的发展任重道远。【关键词】啤酒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

一、啤酒产业发展现状

1.啤酒制造的定义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中的定义,啤酒制造是指以麦芽(包括特种麦芽)为主要原料,加酒花,经酵母酿制而成的,含二氧化碳起泡、低酒精度(体积分数)2.5%---7.5%的发酵酒产品的生产,以及啤酒专用原料麦芽的生产。

包括----熟啤酒:瓶装,易拉罐装,桶装熟啤酒,其他熟啤酒;

----生啤酒:瓶装,易拉罐装,桶装生啤酒,其他生啤酒;

----鲜啤酒:瓶装,桶装鲜啤酒,其他鲜啤酒;

----特种啤酒:瓶装,易拉罐装,桶装特种啤酒,其他特种啤酒;

----无酒精啤酒;

----啤酒麦芽:大麦芽,小麦芽。

2 .啤酒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啤酒输入中国。1900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市首先建立了乌卢布列希夫斯基啤酒厂;1901年俄国人和德国人联合建立了哈盖迈耶尔---柳切尔曼啤酒厂;1903年捷克人在哈尔滨建立了东巴伐利亚啤酒厂;1903年德国人和英国人合营在青岛建立了英德啤酒公司(青岛啤酒厂前身);1905年德国人在哈尔滨建立了梭忌怒啤酒厂。此后,不少外国人在东北和天津、上海、北京等地建厂,这些啤酒厂由俄、德、波、日等国商人经营。中国人最早自建的啤酒厂是1904年在哈尔滨建立的东北三省啤酒厂,其次是1914年建立的五洲啤酒汽水厂(哈尔滨),1915年建立的北京双合盛啤酒厂,1920年建立的山东烟台醴泉啤酒厂(烟台啤酒厂前身),1935年建立的广州五羊啤酒厂(广州啤酒厂前身)。当时中国的啤酒业发展缓慢,分布不广,产量不大。生产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生产原料和啤酒花都依靠进口。1949年以前,全国啤酒厂不到十家,总产量不足万吨。1949年后,中国啤酒工业发展较快,并逐步摆脱了原材料依赖进口的落后状态。 2002年啤酒产量达到2386万吨,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啤酒生产大国。2009年中国啤酒为4236.38万千升,连续八年保持世界第一位。有数据显示,啤酒消费人群占了全世界啤酒消费者的20%,全球啤酒量的增长有30%来自于中国,我国企业行业已成为全球瞩目的重点。国内啤酒17年的年消费量复合增长

率达到了10.7%,啤酒行业收入、利润最近几年保持了稳定的增长,中国啤酒业显然已经是世界啤酒市场增长最快、产销量最大和中国大众消费品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为激烈的产业。

3.我国啤酒的发展现状

相比啤酒行业的稳定发展,我国的啤酒企业的成长优势却并不明显。近几年来,啤酒企业出现大规模的兼并、收购活动,形成了像青岛、燕京、华润、哈啤等超百万吨的大型集团。在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啤酒市场上,啤酒企业“三足鼎立”。2009年,华润雪花啤酒占国内市场份额约20%,青岛啤酒约占14%,燕京啤酒则为12%,哈啤份额,只有5%左右。在华北市场上,燕京啤酒的市场占有率为45,其中北京、内蒙古、河北是其优势市场;华润在天津市场占有率达到75%;另外,在北京市场,燕啤有60%以上的份额,青啤不到20%。这说明中国的啤酒市场实力并不均衡,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将被市场淘汰出局或被并购。

我国啤酒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啤酒企业却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外资企业为抢夺啤酒消费市场,近年来加快了对我国啤酒市场资本整合的步伐。国内啤酒规模以上企业中有50%为中外合资或外资控股。啤酒花、重庆啤酒、兰州黄河和西藏发展在我国新疆、重庆、甘肃和西藏地区啤酒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85%、75%、75%和50%。而这四家公司与嘉士伯都有股权关系。目前,我国十大啤酒厂商中只有燕京和金星没有外资股份,其他均有外资控股或参股。中国的啤酒市场已成为外资驰骋的广阔疆域,这给本土品牌带来巨大的冲击。

现如今品牌已渐渐成为啤酒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啤酒企业大多数的品牌都是地域性品牌,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较低,而且产品主要是低档产品,市场竞争也主要集中于低档产品上,而中高档以上的啤酒市场则大部分被洋啤酒所瓜分。近几年来,啤酒行业出现大规模的兼并、收购活动,形成了像青岛、燕京、华润、哈啤等超百万吨的大型集团。但是,并没有形成一大批有实力的品牌,大多数还是地域性品牌,在某个地区或某些地区占有率较高。我国啤酒企业并不具备品牌优势。今年6月,啤酒巨头纷纷“争食”河南市场,河南区域性品牌趵突泉、月山、悦泉、奥克纷纷被收购,就说明区域性品牌企业危机四伏。

二、啤酒行业的市场结构

所谓市场结构,是指某一市场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包括市场供给者之间、需求者之间、供给和需求者之间以及市场上现有的供给者、需求者与正在进入该市场的供给者、需求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从行业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和市场份额三个方面来描述啤酒行业的市场结构。

1.行业集中度

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集中度通常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市场集中度是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方或买方具有怎样的相对规模结构的指标,它与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形成密切相关,成为衡量市场结构的主要指标。

行业集中度是指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X(销售额、增加值、员工人数、资产额)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计算公式为

CR

表示某行业中前几家最大的企业的有关数值的行业比重。n的计算取决于n

计算的需要。该指标简单易行,也是最常用的计算指标,它同时综合反映了企业数目及其分布这两个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方面。

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判断一个行业的市场结构,卖方集中度低于10%左右,厂家众多,产品差异很小或较小,无明显的规模经济,而又自由进入的行业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卖方集中度介于10%-50%之间,厂家数目相对较少,存在较显著的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中等或者较大,而又有一定进入壁垒的行业为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卖方集中度大于50%,有显著地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的大,而又有较高进入壁垒的行业为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美国前七大啤酒生产厂家垄断95%的国内市场,日本前四大生产商垄断99%的国内市场,其中仅麒麟公司一家便占有49%。我国啤酒产业集中度较国际啤酒业相差很远。

目前中国的啤酒市场集中度较低,在世界主要啤酒生产国中,中国是除德国外啤酒行业集中度最低的国家。大型企业数量很少,全国前三大啤酒巨头的啤酒年产值占全国啤酒总产量的30%左右。而就啤酒行业来讲,存在着较为显著的规模经济,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产品差异性和进入壁垒不断提高,因此当前中国的啤酒产业市场可以归结为垄断竞争的状态,尚未进入寡头竞争时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市场化与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啤酒业将经历大浪淘沙的洗礼,中国啤酒行业未来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是大势所趋。但从目前来看,中国啤酒行业处于多层次品牌共存的阶段。

2005年青啤、燕京、雪花三大巨头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6%,而国内前十大啤酒生产商也已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1%,较2004年又提高6个百分点,啤酒业资本读进一步提升。但这种寡头竞争的格局仍然局限于区域市场,尚未上升到全国范围的垄断竞争。

最近10年,行业领先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和持续扩张产能,使市场集中度迅速攀升,2009年CR3达到45.3%,CR4达到56.3%,CR5为60.78%,CR10为71.9%。

1998-2008年这10年是中国啤酒行业规模化持续阶段。从1998年开始,行业大范围的兼并收购持续不断,进入21世纪之后,外资也不断参与对中国啤酒市场的整合进程中。1998-2008年是中国啤酒行业规模化持续阶段,除了新建产能之外,收购兼并成为提升行业集中度的关键主旋律。整整10年,行业领先企业借助雄厚的资金实力,优异的内部管理能力和最为关键的对终端渠道的整合能力将他们的市场份额持续提高。截止2009年,华润雪花占据市场份额为19.8%,青岛啤酒占据14%,燕京啤酒占据11%,行业前4-10名共占据市场份额26.7%。

但是,依据国际成熟啤酒市场的经验,中国啤酒的行业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间。目前同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行业市场集中度还处于低位。2006年美国、日本前三名企业占据本国市场份额分别高达79%和83%,第4-10位啤酒企业占据本国份额分别为16%和10%。未来10年行业前3的市场份额还会继续提升,至少应该达到70%的水平。

2.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简称赫芬达尔指数,是一种测量产业集中度的综合指数。它是指一个行业中各市场竞争主体所占行业总收入或总资产百分比的平方和,用来计量市场份额的变化,即市场中厂商规模的离散度。

赫芬达尔指数是产业市场集中度测量指标中较好的一个,是经济学界和政府管制部门使用较多的指标。

赫芬达尔指数能区别公司市场占有率为基础的市场结构。赫芬达尔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1、取得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有率,可忽略过小的竞争对手。

2、将市场占有率平方。

3、将这些平方值加总。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是用某特定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来表示,其公式为:

式中:

X——市场的总规模

Xi——i企业的规模

Si=Xi/X——第i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n——该产业内的企业数

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是计算某一市场上50家最大企业(如果少于50家企业就是所有企业)每家企业市场占有份额(取百分之的分子)的平方之和。显然,HHI越大,表示市场集中程度越高,垄断程度越高。

该指数不仅能反映市场内大企业的市场份额,而且能反映大企业之外的市场结构,因此,能更准确地反映大企业对市场的影响程度。

中国前十大啤酒厂商的市场占有率

1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18.00%

2 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13.00%

3 北京燕京集团有限公司10.30%

4 重庆啤酒[集团]有限公司 4.60%

5 河南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 4.50%

6 哈尔滨啤酒集团有限公司 3.80%

7 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 3.50%

8 英博雪津啤酒有限公司 3.10%

9 金威啤酒[中国]有限公司 1.90%

10 三得利啤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1.70%

由于国内啤酒厂商的市场份额都相对较小,所以在计算赫芬达尔指数是只取我国前十大啤酒厂商的市场占有率,经计算HHI=683.3

赫芬达尔指数值为688.3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国啤酒行业的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

3.市场份额

目前许多外国品牌已经进入中国,比如美国的百威就是其中销售收入的佼佼者。世界排名前10位的国外啤酒公司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企业,其合计生产能力占了全国产量的60%。

但是相对分散的中国啤酒行业仍然由国内品牌---燕京、青岛、雪花、珠江等占据主导地位。这些企业都在寻找真正的全国覆盖和市场份额,以及为其产品寻找出口的销售潜力。但是除了青岛,其他的品牌基本都限于国内地区销售,如燕京占据中国北京市场,而珠江占据广东市场。青岛不仅占据中国的东中部地区,而且其在全国范围的销售也对市场有不同程度的渗透。

随着这些重点企业逐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产品渗透,他们希望进一步在市场份额较小的地区拓展。但是,对于小型的地方啤酒企业,由于拥有本地消费者的忠诚度,其市场份额还将继续持有。这意味着如果啤酒企业希望加强他们在一些地区市场的地位,就需要购买地方性品牌。

三啤酒行业的市场行为

1.啤酒企业的定价

目前国产啤酒产品价格普遍过低,超高端被外资品牌抢占。中国中高档啤酒销量仅占行业总销量15%左右,中档酒价位大多在5-10元之间,销量占比稍微比高档酒多,主要在高档餐厅、饭店、商务会所和娱乐中心等场所销售。中国本土的超高档啤酒市场几乎被外资品牌垄断,主要包括百威、喜力和嘉士伯等。而高档啤酒市场中,除了上述品牌外,还有青岛、燕京、珠江、雪花的纯生等国产品系列,但其商超零售价一般不超过10元,目前在商超系统销售的10元以上的产品大多数还是外资品牌和进口商品。

中国本土企业大力发展高端啤酒产品是从2003年开始的,本土企业之前主要以销售熟啤等中低档产品,预计在未来的几年,这个局面会有所改变,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曾提出;“到2015年将纯生啤酒提高到占国内啤酒总产量20%以上;重点发展口味纯正、醇厚的高档啤酒;逐步提高国产啤酒在高档消费市场中的比例”。未来本土啤酒厂商产品结构提升将成为大势所趋。

目前,中国85%的啤酒销量均属于中档及低档产品,满足了45.1%的城镇人口消费,其中主要消费人群集中在25-54岁区间,共占据36.5%的份额,35-44岁的人口比重最高达13.8%。啤酒消费一般在餐厅及酒店进行,约占32%;夜场消费近年来逐步提高达到30%;其他消费场所为商超和超市、便利店,分别占据17%和21%。啤酒消费以华东和中南地区比重最高,同时,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啤酒单价也是领先全国,这也是各大啤酒厂商竞相角逐的主要市场。

为了应对成本上升和竞争压力家具的压力,龙头啤酒企业,特别是青岛和华润雪花正在提高产品品牌集中度,以在营销方面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并提高盈利水平。

此外,它们还通过重点发展定价较高的高端品牌来提高产品均价,而燕京啤酒的情况有所不同,其主要品牌的贡献度正在减弱,原因是北京以外的市场的子公司强劲增长,燕京保持了这些市场上的原有品牌而未进行大规模的主品牌替代。

由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国啤酒企业定价能力仍然有限,行业格局仍然非常分散,地方品牌主导着地方市场,虽然大部分地方厂商已经被国内或外资啤酒企业收购或者与其展开合作,但它们往往仍保留着地方品牌,尤其是龙头啤酒企业(其实更像是多个地方企业的组合,)仍处于打造全国品牌和高端品牌的过程中,而用主打品牌替代地方品牌也需要一定时间,另外价格仍然是争夺消费者的一个关键因素,虽然一些品牌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但消费者仍然对价格比较敏感,低价竞争往往是打入新市场的有效突进而较低的产品均价意味着营业利润率与国际啤酒公司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

纵观中国各省啤酒企业的数量,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在不够发达(较为落后的)市场,尤其是中国西部,市场需求不够旺盛,很多小型酿酒企业连维持生计都困难,建立大型集团是必由之路。

在一些啤酒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市场中,企业数量在快速增加,如贵州和内蒙这些市场,还有足够空间可以扩张和接纳新企业,有些发达的省份市场,如辽宁、江苏、广东。由于消费者市场比中国其他地区更为强力,尽管十分发达,但仍有空间让新竞争者入市,特别是大市场缝隙区域。

2.我国啤酒企业的出口

在啤酒企业开始提高产品质量包装销售的同时,意识到国内市场利润和份额在收缩,所以许多实力啤酒企业转向海外市场。从2000年起,出口有所增长,从3987.2万美元升到2006年约1亿美元,升幅129.85%。60%的中国啤酒出口到其他亚洲国家,西方的啤酒市场已基本饱和,因此中国啤酒很难在西方市场有所作为,使中国啤酒正开始产生影响,尤其是在西方国家的中餐馆中。

为了鼓励出口,政府为最大的几个啤酒集团,包括青岛燕京广东珠江提供额外贷款和优惠待遇,希望这些企业能够增加出口潜能,这些企业的品牌在国外有一定知名度,在未来数年他们还将是主要出口品牌。青岛啤酒承担了中国啤酒80%的出口。2000-2006年出口总量增长157.97%。出口销售的巨大增长对整个中国啤酒行业意义显著,从2000年的0.74%的价值和0.73%的数量上升到2006年的1.08%的价值和0.64%的数量。

出口上升的重要性归于改善出口的产品结构,以出口高档产品为主,而非低价格的大众品牌。因此中国啤酒可以开始与西方可以开始与西方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这样可以建立品牌知名度,以及长期稳定的良好销售,从而实现国外市场对中国啤酒更大的需求。

当中国啤酒提高质量并接触到更多国外消费者时,中国出口啤酒的市场单位价值也在缓慢提升,各啤酒企业开发了众多高档品牌,。在国内销售的同时也尝试地出口,把很多欧美国家作为目标市场。各啤酒企业应有明确的策略将中国啤酒业及产品提升到一个更为全球化的高度。

3.我国三大啤酒企业的品牌集中度

目前青岛啤酒旗下主力品牌“青岛”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啤酒品牌。2003年时凭借此前并购交易而实现的扩大,起到啤酒旗下一度拥有40余个品牌,随后,青岛啤酒开始实施了“1+3”的品牌策略,即以“青岛”为主打品牌,辅之以“汉斯”、“山水”、“崂山”三个二线品牌,到2006年,“青岛”品牌和二线品牌分别占总销售量的36%和40%。从市场效果看,该战略将继续改善成本效率并进一步

强化该公司在地区市场的地位。

青啤的长期目标是保留“青岛”这个主力品牌,以及一个二线品牌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品牌推广和营销的效率并提升整体的品牌定位。

燕京啤酒是北京市场上最大的啤酒企业,从1999年开始,公司通过并购在全国扩张,目前在广西和内蒙古已占据优势地位,此外公司在福建和湖北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除了燕京这个主力品牌外,还有漓泉、惠泉、雪鹿三个品牌。四大品牌占公司2006年的总销量的82%

华润雪花在2003-2006年年均复合增长28%,燕京为18% ,青啤为11.7%。并购活动是其成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2003-2006年,雪花收购了20家啤酒企业,而青啤、燕京等业内同行则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内部整合上。

品牌集中度的改善帮助华润雪花实现了强劲的增长。华润雪花一直在大力推广其主力品牌雪花,并把收购的地方品牌逐步转换统一至“雪花”旗下。 2006年“雪花”品牌销量304万千升。 2003-2006年均复合增长率53%,跃居成为中国最大的啤酒品牌。200年雪花啤酒的销量占公司总销量的比例。从2002年的19%升至57%。

集中发展单一雪花品牌的做法确保了公司集中使用资源并提升品牌营销支出的效率,而正是这些支出帮助。华润雪花实现了销量的高速增长,品牌集中度提高和品牌形象的提升同样有助于实现产品均价的上升。

4.我国啤酒市场的并购行为

目前中国啤酒市场的梯度大致上可以分为四大阵营:一是盘踞高位的外资超高端品牌,百威、喜力、嘉士伯等,其主销渠道主要在夜场和高档酒店;二是本土啤酒领导者华润雪花、青岛和燕京这些全国性品牌,主要定位在渠道的中高端;三是以金星、珠江、重啤等二线区域强势品牌,以中档、中低档产品为主,主要优势是在区域市场;四是地区性品牌,主要都是低端产品主销本地。

中国酿酒饿协会曾规划提出争取到2015年形成2-3个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目前行业前三(华润、青啤、燕京)若能持续保持行业稳固地位,其成为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品牌将指日可待。2006年全球啤酒品牌单品销量排名中,华润以304万千升排名第4,燕京啤酒以150万千升排名第11,青岛啤酒以148万千升紧随其后,排名第12。同时,2008年华润雪花啤酒单品销量已经超越全球啤酒老大AB-英博旗下的“百威淡啤”,成为世界销量第一的啤酒品牌,虽然档次存在差异,但中国本土啤酒厂商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凸显。

在未来行业销量复合增长5-7%的情况下,行业领先企业仅仅依靠新建产能远远不能达到迅速提升自身市场份额的目的。2009年华润雪花产能利用率接近60%,青岛啤酒接近68.5%,还远未达到产能利用的最佳状态(80-85%)。目前中国各地市场均有不同啤酒厂商驻点销售,如何解决产能供大于求和提高市场份额之间的矛盾,最佳办法是直接收购兼并,除了购买其产能外,最重要是买下了整个市场。

就在2001年上半年,嘉士伯整合了西北地区的啤酒花后,再次高价收购了重亲啤酒的部分股权,使其成为第一大股东。嘉士伯花费23.85亿人民币收购了重庆啤酒12.25%的股权,平均股价40.22元,收购后嘉士伯将持有重庆啤酒29.71%的股份。目前似乎只有外资企业对行业前10的啤酒企业敢下重金,今年4月华润雪花收购了河南驻马店悦泉,另外还可能收购郑州的奥克啤酒,正式进军河南市场。这些收购将刺激本土其他啤酒龙头企业加深对市场份额的考虑。

尤其是对青岛啤酒而言压力最大,2009年青岛啤酒市场份额为14%,而华润

雪花为19.8%,二者相差5.8%个百分点,差距越拉越大,青岛啤酒在中档及中低档市场上内生增长有限的情况下,急需进行外延式扩张以拉平这个差距,一旦这个差距形成趋势,青岛啤酒再想重新登上行业第一的位置恐怕短期很难。

5.我国啤酒行业的进退壁垒分析

随着国内啤酒行业3大啤酒企业和外资巨头在行业内整合力度日益加大,以及竞争日益加剧。今年国内啤酒厂数量不断下降,其中大多数属于举步维艰、引不起买家兴趣的小厂。面对国内外资本的新一轮扩张,中国中小啤酒企业需要深思远虑。中国啤酒企业退出壁垒较高,如沉没成本大、产权市场发育不完善。

中国啤酒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进入壁垒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影响中国啤酒产业壁垒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企业规模、技术、资金等因素。从竞争发展趋势看,一个稳健经营的小规模啤酒企业,即使自身经营管理良好,也由于受各种综合因素影响而无法适应外部市场的快速变化、竞争态势的发展,不但使行业新进入者难以立足,而且使行业内的现有企业参加到“要么整合行业内其他企业,要么被其他企业整合”的队伍中来。

资金壁垒。由于啤酒企业是一个以规模取胜的产业,而产业的发展对企业的规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企业规模增大,资金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成为进入行业的重要壁垒。

技术和标准壁垒。随着国际化竞争的加剧,国际化的标准也将逐步进入到中国的啤酒产业竞争中。严格的食品卫生标准的认证对于进入企业是一个重要的障碍,新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高额投入,是一些中小啤酒厂商所无法承受的。

品牌壁垒。随着市场容量的饱和,啤酒行业的竞争必然有产品竞争迈向品牌竞争,一些企业因规模小、成本高、产品不适合消费需求等,特别没有品牌优势,将逐步退出市场。目前,已进入到国内市场的十大外资啤酒企业和国内部分厂商在品牌竞争争夺战中处于有利地位,对其他企业构成了坚实的壁垒。

四、啤酒行业的市场绩效

1.产业利润

自1995年以来,啤酒行业进行了大量的合并,企业总数从1995年的738减少到2006年的579家,下降了22个百分点。诸多小型企业被近年出现的大型啤酒集团所收购。

尽管企业数量上有明显减少,但行业发展依旧保持高速增长,这都要归功于行业转变所生产的更多高质量产品。这些企业业绩增长迅猛,平均收入稳步增加(1995-2006年间增长了221%),同期整个行业收入增加了144%。

为了应对成本上升和竞争加剧的压力,龙头啤酒企业,特别是青岛啤酒和华润雪花正在提高产品品牌集中度,以在营销方面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并提高盈利水平。此外,他们还通过重点发展定价较高的高端品牌来提高产品均价。

随着啤酒酿造业重组、调整,不但收入总数和平均数都在上涨,行业利润同样稳步增长,虽然市场竞争加剧,但平均利润率依然保持一定的上升。1995-2006年间行业总利润增长285%,同期的平均利润率则在40%。

啤酒生产企业销售的利润不断缩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竞争加剧压低价格造成的。这就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标投向开发新的高档品牌来获取利润的主要原

因。尽管如此,近年来每升产品企业所能获得的出厂价仍持续下降,从2001年的每升1.56元下降到2004年的1.5元。这一平均出厂价仅占零售价的32%,其他还包括批发、分销和税收等成本。

另一方面,原材料的价格也在攀升,这也使利润不断萎缩。这意味着生产企业只有依靠经营规模的扩大才有可能保证利润,即便利润有限。这就是很多中国的小型酿酒企业不是停业就是被大型企业煎饼的原因,对大型企业来说这是快捷且相对廉价的方式来扩大经营范围和经济规模。这也是今年来中国酿酒企业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从全球市场来看,2002年,中国啤酒产销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啤酒生产和消费大国。此后,中国开始引领世界啤酒消费增长。

2000-2009年世界啤酒消费增长3.19%,同期中国复合增长为7.48%。尤其是在2009年,全球啤酒消费仅增长0.1%,而中国增长3.25%,中国的增量贡献了世界的740%。中国日渐成为世界啤酒消费增量贡献的主导者。

虽然在啤酒产销量上,中国远远领先世界其国家,几乎是第二名美国的两倍,但从整个行业盈利规模上看,中国啤酒行业远落后于其他国家。

2008年中国啤酒消费量约4140万千升,当期行业EBIT为6.5亿美元,而同期美国市场啤酒消费量约2520万千升,当期行业获取EBIT约41.5亿美元。按照销量来计算,日本和韩国均远低于中国消费量,但其行业盈利额均超过中国。同期日本获取EBIT为15亿美元,韩国获取EBIT为7亿美元。

中国形成“量大盈利小”的市场格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由于过度竞争,中国啤酒终端零售价偏低,出厂价更低;2)中国啤酒行业集中度仍然偏低,各厂商为抢占市场份额,保障已有份额而不敢提高其出厂价;3)中国啤酒销售结构不合理,国内高端及超高端市场均被外资品牌所占领,致使本土啤酒厂盈利能力不强;4)各啤酒厂商内部营运效率相比国际跨国啤酒集团仍有改善空间;5)各种中间环节,从厂商到消费者终端陈列过程中仍旧激烈竞争,各种流通仍旧过高。

2.啤酒科技进步状况

中国啤酒工业在向着啤酒强国迈进,在推动市场发展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啤酒科技的进步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回顾二十年来,中国啤酒科技水平虽与欧美啤酒强国相比差距存在,但已走上具有自身特色的持续发展道路

2.1 HGB高浓度酿造啤酒技术

近年来,我国啤酒消费群体迅速扩大,啤酒销量不断增加,要求啤酒产品多样化,啤酒风味淡爽化和低酒精度化,这样原常规酿造啤酒技术(原麦汁浓度12-14。P经糖化、煮沸、发酵稀释成上市需求的12-8。P啤酒),已满足不了消费群体的需求。新的酿造啤酒的技术应运而生。

HGB高浓度酿造啤酒技术已经在大型啤酒企业中试用,,从始端要求将原麦汁浓度提高到16-24。P,经过高浓度麦汁的糖化、煮沸、发酵等过程,到末端加水稀释成8-10。P甚至8。P 以下的啤酒上市。我国通过快速引进吸收国外的HGB技术,已突破原麦汁浓度16-22。P的糖化、煮沸、发酵技术的关键。尤其后稀释脱

)定比混合系统技术,正在不断提升与氧水制备技术和酒—水—二氧化碳(CO

2

完善。我国中大型啤酒企业已普遍推广应用,成为啤酒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正常酿造技术,产生鲜明技术和经济效益。

HGB高浓度酿造啤酒技术的优势:(1)、可提高原啤酒企业糖化、发酵设备利用率,要求制备设备合格的稀释水。啤酒产量随稀释水量增加而增加,一般可增

加30%-50%的产量;(2)、节省热能降低冷耗,降低生产成本,直接为啤酒企业增加创利空间;(3)、对突出啤酒质量风味的淡爽化与低酒精度化以及开发新产品提供有利保证,并且啤酒非生物稳定性还有所提高。

2.2 纯生啤酒的推出加快中国啤酒技术升级换代

在我国啤酒市场上,外国啤酒品牌占据高端市场60%,中国啤酒品牌占据低端市场,具有本土化优势、低成本的优势,开始并逐步向高端市场渗透,但在品牌建设和利润处于劣势地位。在主流产品市场上品种单一和同质化及低价位的无序竞争现象发生,困扰着啤酒技术进步和导致利润下滑。

1997年8月,中国第一瓶纯生啤酒在珠江啤酒集团酿造成功,掀起了中国啤酒技术变革和升级换代热潮。随后,燕京、青岛、华润、哈啤等十多家实力啤酒集团,先后引进了创建50多条纯生啤酒生产线,生产各自品牌的纯生啤酒。“纯生啤”是啤酒技术整体升级的标志。纯生啤酒年产量达到150万千升,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

纯生啤酒的推出使中国啤酒技术水平全面升级。其核心技术是全程卫生、纯种发酵、不经热处理采用低温膜过滤除菌和无菌灌装,确保“纯”与“生”特质和良好的内生稳定性。

2.3啤酒风味新鲜度管理的技术进步

啤酒的新鲜度,又称风味稳定期,指灌装后啤酒直至消费者品用之前能否因氧化而出现老化味,尚继续保持其原有的纯正、柔和、新鲜风味的时间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啤酒市场上,在啤酒质量报纸期内,追求啤酒风味稳定性即新鲜度已成为重要目标。具体来说,当代啤酒酿造技术,可使啤酒保质期达6—12个月,但风味稳定期即新鲜度却很短暂,一般保持在1-3个月。

啤酒新鲜度降低导致品牌形象不佳,市场竞争力下降。尽可能高的啤酒新鲜度是啤酒企业与消费者共同追求的目标,为此必须对啤酒生产过程中设备构型与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工艺操作的正确性予以精细分析,建立健全啤酒新鲜度管理技术体系。

十几年来,随着对啤酒风味稳定性起作用的物质和风味老化的机理以及预测评价啤酒风味稳定性的研究进展深入,对啤酒风味稳定性的控制技术日趋完善,在此基础上,国内各实力啤酒集团几乎都建立了啤酒新鲜度管理技术体系。

对啤酒风味稳定性起作用的物质源头是麦芽和酒花等原辅助成分和酵母过程中大量代谢产物。

啤酒新鲜度管理技术体系主要包括:1、原辅助工艺技术控制;2、糖化生产过程中单元操作控制;3、发酵生产过程的技术控制;4、啤酒过滤过程的技术控制;5、包装过程的激素控制

2.4啤酒生产中节能降耗的技术进步

我国是啤酒产销大国,啤酒生产中能耗与物耗非常巨大,在保证上市,啤酒产量与质量前提下,节能降耗技术的开发应用于推广,成为啤酒业界热门话题。近十年来,经过啤酒业界集团化生产大规模化以及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节能降耗技术进步迅速,各项能耗等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节能降耗的技术主要包括:1、二次蒸汽潜能的回归利用。煮沸二次蒸汽量的回归利用是我国啤酒业当今节能降耗技术中最活跃和最有成效的技术进步;2、冷凝水的回归利用;3、制冷系统技术的进步;4、降低水耗的技术途径;5、从洗槽废水中回收稀麦汁

五、对策与建议

中国啤酒产销量近年来稳居世界第一,但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却远落后其他国家,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在于啤酒终端零售价格过度偏低,现在任意一瓶碳酸饮料或者果汁饮料的价格均高于一瓶低端啤酒的价格,这也是“酒不如水贵”的中国国情。中国啤酒行业内的产业升级势在必行,消费升级主要通过三条途径进行:1)直接提价;2)逐步向高毛利品牌调整结构。

有国外研究报告显示:“到2013年,全球高端啤酒市场总容量将达到6550万千升,比2006年提高74。7%,年复合增长8.3%;亚太地区将提高125%,达到1350万千升,年复合增长12.3%,主要受中国市场驱动。”

除了吨酒价格提升带动毛利额扩张外,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后,行业的过度竞争将会趋缓,同时,由于厂商产能利用率的逐步提高带动厂商发挥规模效应,在资本开支逐步走向平台增长之后,中国啤酒行业厂商的盈利能力将会逐步回升,收入增速超过销量增速。

同时随着国内啤酒行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吗,未来市场集中度将会进一步集聚,同时行业内竞争升级,包括品牌提升甚至是战略联盟等,在消费者增速放缓,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的背景下,中国啤酒厂将进行持续不断的产品结构调整,并进军中国高档啤酒市场,以分享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所带来的消费升级,这将成为未来业绩增长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从长远来看,啤酒企业未来的竞争一定是资本、品牌、技术、市场份额的综合竞争。中国啤酒企业要从根本上建立先进品牌竞争的理念,创建良性的竞争环境,改变营销思路,提高国内啤酒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打破弱势局面走出困境,捍卫名族品牌的尊严。

参考文献

[1]金志国.啤酒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9

[2]闫治民.现代啤酒营销与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9

[3]丁峰,周伟都,中国啤酒工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4]杨家平,中国啤酒产业演化与企业战略行为研究,学位论文,2006

[5]杨永峰,百年青啤扩张之路,日新证券,2010

[6] 赵勇,盈利率提升投资啤酒行业的黄金10年,海通证券,2010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 理论的研究方法与工具的演进 一、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 (一)产业组织的定义 所谓产业组织(Industrialorganization),通常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经济学中的组织概念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首先 提出的。马歇尔在其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把组织列为一种能够强化知识作用的新的生产要素,其内 容包括企业内部组织、同一产业中各种企业间的组织、不 同产业间的组织形态以及政府组织等。 *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 *这种市场关系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对产业组织研究主要是以竞争和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对企业之间的这种现实市场关系进行具体描述和说明。 “组织”通常包括三种含义: 第一,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予以编制,如作为企业管理职能之一的组织,某项工程建设或某项活动的组织

等。在这里,组织通常是作动词用; 第二,指形成的形式。如各种党派、团体、企业、学校、医院、家庭、军队和国家政权等等; 第三,指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 * 竞争是商品生产者(交换者)之间进行经济实力较量和利益争夺的一种关系,它使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强制成为对商品生产者的外在强制而得到贯彻。 *竞争机制被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进步的最大动因,竞争活力被作为信条而成为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 提。 “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 “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二)产业组织的理论渊源 包括早期思想、萌芽阶段、奠基阶段、最终体系的形成阶段。 1、早期思想 ●亚当斯密(Adam Smith) 马克思

2020年精酿啤酒行业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2020年精酿啤酒行业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引言 (3) 一、精酿啤酒蓝海,潜力巨大 (3) 1. 工业啤酒同质化与啤酒行业的破局之路 (3) 2. 精酿啤酒:传统又创新 (4) 3. 消费升级下个性文化的显现 (5) 4. 与美国相比国内精酿啤酒市场空间巨大 (6) 二、行业方向明确,文化与产品并行 (7) 1. PEST 分析:行业标准发布与消费分级利好行业发展 (7) 2. 产业链分析:各环节竞争者众多,细分市场仍有机会 (8) 3. 主要厂商分析 (13) 三、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14) 1. 投资建议:文化先行,步步为营 (14) 2. 风险提示 (14)

“就像一发子弹,一口直击灵魂。”这就是很多精酿啤酒爱好者第一次喝精酿啤酒的感觉。即使是喜爱啤酒的你,不少对于“精酿”也比较陌生,但当你喝过之后,就会觉得过去受到工业啤酒深深的欺骗,原来啤酒的口感可以如此丰富、麦芽汁可以如此浓稠、风味可以如此独特。然后,你会不经意地发现,原来精酿啤酒经常就在你身边,甚至连你熟悉的海底捞早在2017 年就已经自己生产精酿啤酒,再然后,可能你已经回不去喝工业啤酒了。 一、精酿啤酒蓝海,潜力巨大 1.工业啤酒同质化与啤酒行业的破局之路 说起啤酒,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夏天的烧烤摊与脚边成堆的空瓶,并且各品牌各系列的啤酒也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同质化严重。绝大多数消费者对于啤酒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工业啤酒上面,并没有接触过精酿啤酒,不自觉地会给啤酒贴上了“豪饮”、“廉价”、“寡淡”等标签。 我国啤酒行业经历了40 年的风云变幻,从内资品牌各地设厂,到国内龙头全国性布局,再到外资进入抢夺市场份额,从整体上来看,行业竞争愈演愈烈,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尤其是2013-2016 年,竞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从数据上来看,我国啤酒产量在2013 年到达顶峰,随后逐年减少,市场整体已然饱和,行业整体面临增长乏力的困局。 我国历年啤酒产量及增长速度

上海啤酒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上海啤酒市场调研报告

————————————————————————————————作者:————————————————————————————————日期: 2

第一组:庞善芳,金晶,张立 上海啤酒市场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了解市民对啤酒口味的偏好和评价,以及各啤酒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二、调查对像:进出大润发超市购物的市民,年龄在18岁以上80岁以下。 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黄兴大润发超市进出口处,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共发出调查问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达100%。同时还到超市内啤酒摆放架进行调查。 四、调查时间:2010年11月26日下午1点到4点 五、调查内容(见附一) 六、调查结果 本小组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到超市内调研的情况,具体如下: 从问卷调查看: 调查的市民当中,男女比例为3:2,调查的年龄段分别位于16岁以下,16–24岁,25–30岁,31–40岁,41–50岁,51岁以上,每个年龄段都有一定的比例,职业有学生,商人,服务员,办公室人员以及退休人员。经常喝啤酒的比例有45%,偶尔喝喝的占了35%,从来不喝的也有20%,其中夏天的时候是喝最多的,有些人会一天两三瓶。在上海,因为地方保护政策,三得利啤酒占的市场份额较大,占了78%,其次是力波,青岛和燕京,其他的牌子几乎没有。市民普遍都是从超市购买啤酒,在便利店和大酒店中也占了相当一部分,几乎没有人会在夜市小摊购买啤酒。市民们喝啤酒的场合大都在正常进餐,占了60%,聚会也占了35%,休闲放松野会喝喝。瓶装的啤酒比较深的大众的喜欢,其次是易拉罐的较多,但市民们表示,聚会时大都是整箱的买,口味都是偏向于清爽,占了90%,市民购买某一品牌的啤酒是多因为口感的,他们在啤酒的月消费上有30元以下,30元到50元,50元到80元,80元到100元,100元以上几个阶段都有分布。 从超市调研来看: 一、市场概况 据上海市酿酒工业协会提供的信息,2009年申城啤酒消费量将呈两位数字的增长,由2008年的120万千升,增长到160万千升。每天的消费量达到1800千升。上海1-7月份啤酒产量56.59万千升,同比增长20.9%,正可谓产销两旺。在这个总量中,居民家庭的啤酒消费量高达九成,餐饮业的啤酒消费量只占到一成左右。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与国外的消费习惯有较大的相似之处,商务消费多选择葡萄酒、黄酒等酒种;二是啤酒一进酒店就身阶陡升,一瓶2.4元的中档青岛啤酒,在高一些档次的酒店要价在10元至20元之间;三是上海啤酒市场的销售网络相当发达,商场超市及1.6万家烟杂店遍布全市,居民一般不出小区就能买到啤酒,小店不仅对成箱购买者送货上门,还负责回收酒瓶。上海当仁不让地再次成为国内年人均啤酒消费量最高的城市之一。上海市民消费啤酒的动向已逐步趋同国际化,乐意接受一种清爽型风味的啤酒。如今市内外,30多家啤酒生产厂家几乎都是在生产这种啤酒。价格定位低档,各啤酒单价约在 1.9-2.5元之间,例如三得利、力波的售价 2.3-2.5元。精装的单价约在3.2-5.5元之间,上海啤酒市场主角是700毫升瓶装啤酒,其所占的比例约在80%以上;其次是易拉罐啤酒,其所占的比例约在15%左右;其余的则是其它性质的

伊利乳业市场营销策略分析(毕业论文定稿)

伊利乳业市场营销策略分析(毕业论文定稿)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论文 作者:学号: 系部: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市场营销 题目:伊利乳业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指导者: 评阅者: 2007 年 6 月南京

目录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1) 毕业论文英文摘要 (2) 一、伊利集团发展现状分析 (3) 二、伊利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4) (一)宏观环境分析 (4) (二)微观环境分析 (5) 三、伊利乳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6) (一)通过扩大产品线,提高产品品质和品牌知名度来拓展市场 (7) (二)根据市场需要,竞争者的产品以及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定价 (9) (三)通过优化销售网络,整合二级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10) (四)通过广告、营业推广、公关等营销方式进行有效促销 (11) 四、伊利乳业营销策略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 (13) (一)通过推行产品创新,获取市场竞争优势 (13) (二)通过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 (13) (三)通过公关营销协调与外界的关系,扩大社会影响 (14) (四)通过大力推行网络营销,提高工作效率 (14) 五、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毕业论文外文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乳制品在人们的日常消费中已经占有越来越高的比例,因为它是一种很好的载体,可以补充人们饮食中缺少的营养。大力发展奶制品工业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我国食品行业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近年来,乳业一直是我国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产业。从乳品的消费群体来分析,如今乳品的消费已不再属于专供老年人、婴幼儿、病人和少数高消费者的奢侈品,它已逐渐成为了一种大众化的生活必需品。 伊利集团是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赞助奥运会的中国食品品牌。乳制品行业的几大巨头,如蒙牛,光明等在市场上与伊利展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中国乳业市场整体持续增长的环境下,伊利乳业采用符合自身实际的市场营销策略,积极开拓和维护市场,努力增加产品销量,占据市场份额,才有了今天的好成绩,伊利乳业成功的营销策略给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借鉴。 一、伊利集团发展现状分析 伊利地处经济落后、信息闭塞的内蒙古,面对国内外诸多强势同行品牌的激烈竞争,依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现在伊利集团已形成了一套具有伊利特色的企业文化,完善、科学的管理机制及管理理念,拥有稳定的、具有发展前景的销售网络和一支过硬的、熟悉业务的经营管理队伍。目前,伊利集团设立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下辖企业八十余家。伊利集团生产冰淇淋、奶粉、奶粉茶、无菌奶、酸奶、奶酪等1000多个品种,其中,伊利雪糕、冰淇淋连续十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超高温灭菌奶连续七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伊利奶粉、奶粉茶产销量一直稳居全国前三位;从利乐枕牛奶市场占有率来看,伊利利乐枕也名列前茅。伊利集团已在国内树立起良好的商业和产品质量信誉,成为国内乳业市场上赫赫有名的企业之一。 伊利集团是一家A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优良,一直入选“上证30指数”样本股,连续两年被中证、亚商联合评选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上市公司五十强之一。该集团还是国家经贸委评定的全国520家重点企业之一,2000年就被国家农业部认定

啤酒行业分析

中国啤酒产业组织分析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啤酒工业进入稳定发展时期,行业集中度在日益提高,企业数量在逐年减少,平均产量增加,行业趋向规模化、集团化。我国啤酒企业迅速趋向规模化,为我国啤酒工业的发展壮大,提高我国啤酒工业整体经济效益和行业竞争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迎接国际天站的必然要求。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啤酒行业发展与国际发达国际之间的差距,啤酒企业产品单一,企业利润率较低,产业集中度仍较低,随着外资啤酒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啤酒行业的竞争将不断加大,我国啤酒企业的发展任重道远。【关键词】啤酒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 一、啤酒产业发展现状 1.啤酒制造的定义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中的定义,啤酒制造是指以麦芽(包括特种麦芽)为主要原料,加酒花,经酵母酿制而成的,含二氧化碳起泡、低酒精度(体积分数)2.5%---7.5%的发酵酒产品的生产,以及啤酒专用原料麦芽的生产。 包括----熟啤酒:瓶装,易拉罐装,桶装熟啤酒,其他熟啤酒; ----生啤酒:瓶装,易拉罐装,桶装生啤酒,其他生啤酒; ----鲜啤酒:瓶装,桶装鲜啤酒,其他鲜啤酒; ----特种啤酒:瓶装,易拉罐装,桶装特种啤酒,其他特种啤酒; ----无酒精啤酒; ----啤酒麦芽:大麦芽,小麦芽。 2 .啤酒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啤酒输入中国。1900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市首先建立了乌卢布列希夫斯基啤酒厂;1901年俄国人和德国人联合建立了哈盖迈耶尔---柳切尔曼啤酒厂;1903年捷克人在哈尔滨建立了东巴伐利亚啤酒厂;1903年德国人和英国人合营在青岛建立了英德啤酒公司(青岛啤酒厂前身);1905年德国人在哈尔滨建立了梭忌怒啤酒厂。此后,不少外国人在东北和天津、上海、北京等地建厂,这些啤酒厂由俄、德、波、日等国商人经营。中国人最早自建的啤酒厂是1904年在哈尔滨建立的东北三省啤酒厂,其次是1914年建立的五洲啤酒汽水厂(哈尔滨),1915年建立的北京双合盛啤酒厂,1920年建立的山东烟台醴泉啤酒厂(烟台啤酒厂前身),1935年建立的广州五羊啤酒厂(广州啤酒厂前身)。当时中国的啤酒业发展缓慢,分布不广,产量不大。生产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生产原料和啤酒花都依靠进口。1949年以前,全国啤酒厂不到十家,总产量不足万吨。1949年后,中国啤酒工业发展较快,并逐步摆脱了原材料依赖进口的落后状态。 2002年啤酒产量达到2386万吨,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啤酒生产大国。2009年中国啤酒为4236.38万千升,连续八年保持世界第一位。有数据显示,啤酒消费人群占了全世界啤酒消费者的20%,全球啤酒量的增长有30%来自于中国,我国企业行业已成为全球瞩目的重点。国内啤酒17年的年消费量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0.7%,啤酒行业收入、利润最近几年保持了稳定的增长,中国啤酒业

精酿啤酒项目可行性报告

精酿啤酒项目 可行性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精酿啤酒项目可行性报告 随着国内的消费升级,消费者在各类消费商品选取上更注重个性化需 求以及商品的质量。在啤酒方面,习惯了工业淡啤的消费者这回终于在精 酿上有了更多的需求。目前国内精酿啤酒消费规模仍然较小,未来具备较 大的发展潜力。在2011-2016年期间,我国精酿啤酒的消费量在持续增加,其中2016年约为39万千升,占国内啤酒市场的份额不足1%,远低于 美国精酿啤酒市场规模(精酿啤酒在美国啤酒市场的市占率超过20%);同时 我国精酿啤酒的消费增速近年来保持在40%以上,现阶段中国精酿啤酒市场仍处于快速导入期,且未受到行业缩量调整的影响。国内精酿啤酒企业 数量快速增长,且主要分布在河南、内蒙、山东等地。在国内啤酒消费整 体疲软的背景下,精酿啤酒却逆势快速增长。自2014年啤酒行业销量下滑时,我国精酿啤酒市场的参与者规模却迅速扩大,其中仅2017年前7个月 新成立的精酿啤酒企业数量达到326家,产生众多丰富的精酿啤酒特色品牌。就地域分布而言,山东、河南、内蒙古是国内精酿啤酒企业分布数 量最多的地区,单省精酿啤酒企业数量占比均超过10%;其次是广东、江苏、辽宁等地;而西部地区的精酿啤酒企业数量则相对较少。近年来国内传 统啤酒厂商也纷纷转型布局国内精酿市场,以期分享该细分领域蛋糕。在 精酿啤酒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除了新兴精酿啤酒企业外,国内大型传统啤

酒厂也紧跟精酿啤酒潮流。国内大型传统啤酒厂商的转型将为精酿啤酒 行业带来两方面的好处:大型厂商因具备资本、技术、研发等优势而享有 较高的产品推广效率,可有效提升精酿啤酒市场容量;随着消费者的安全消 费意识、品牌消费意识逐渐增强,大型厂商会挤压小型酿酒厂的生存空间,有利于加速精酿啤酒市场的品牌化与规范化。可以看到,目前国内由于 消费升级,消费者对精酿啤酒的需求在不断上升。而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下,当前精酿品牌并不多,存在着较大的市场空白。虽然传统啤酒大厂逐渐参 与市场竞争,但还处于起步规模阶段,存在可竞争的可能性。当前对于想 参与精酿啤酒行业的新品牌来说,应该是极好的机会。 该精酿啤酒项目计划总投资15550.9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708.8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29%;流动资金3842.03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24.71%。 达产年营业收入26604.00万元,总成本费用20882.76万元,税金及 附加260.30万元,利润总额5721.24万元,利税总额6770.68万元,税后 净利润4290.9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479.7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6.79%,投资利税率43.54%,投资回报率27.59%,全部投资回收期5.12年,提供就业职位495个。 严格遵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的原则。项目一定要 遵循国家有关相关产业政策,深入进行市场调查,紧密跟踪项目产品市场 走势,确保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项目建设必须依法遵循

啤酒行业市场需求研究分析

啤酒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作者:————————————————————————————————日期: 2

啤酒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1、行业增长空间仍然巨大 2006 年,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虽然已接近23 升,2007 年预计会突破30 升,但消费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比如北京的人均啤酒消费量90 升,但中西部地区仅在10 升左右,8 亿多人口的农村人均连6 升不到,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而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是30 升(欧洲87 升_______、美国107升),欧美国家人均年消费啤酒已超过80 升。其中,啤酒消费大国的捷克、爱尔兰、德国人均消费分别已超过159、135 和117 升,而我国人均消费量,仅相当于捷克的1/8、美国的1/4 和日本的40%。如果今年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达到预计的30 升那么将有超过1000 亿元的销售收入。面临巨大的行业增长空间,国内外各大厂商纷纷加快发展步伐,以免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2、原料涨价、资金投入增加及出口顺差导致产量加速攀升 据农业部发布的统计数据,2007 年第一季度,我国农产品贸易由上年同期逆差转变为顺差。其中,大麦进口30.9 万吨,同比下降56.4%。由于澳大利亚大麦严重减产及国际市场大麦库存的降低,年初至今,啤酒大麦价格上涨幅度已接近一倍,而货源紧张的问题也迟迟得不到解决,目前看来,寻求大麦货源的目的地,也已经从澳大利亚转向欧洲。虽然国产大麦对于进口大麦有替代作用,但品质普遍较低,对于要求品质的企业来说,并不能减少进口数量。因此,利润一再遭受压缩导致例如金威啤酒做出预亏估计。麦价上涨对于大量进口啤酒大麦的青啤和燕啤目前的影响,由于库存的原因,还不是很大,而一旦库存消耗完毕,厂商受成本上升的影响会加大。故对于啤酒这个微利行业来说,存在转嫁的需求。依赖大麦进口的啤酒企业纷纷扩大产能,加速销售,通过改换酒瓶容量等手段降低成本,以盈利来缓解原料成本价格上升的压力。但对于以国产大麦为主要原料的重啤等企业,基本没有什么影响。 3、啤酒行业高端产品面向全国,中低端产品地域化严重 数据显示,啤酒的本地化消费倾向十分明显,目前,各区域前三位购买量的品牌至少有一个是地方品牌。据中国啤酒网上的"20 个城市啤酒消费前三名排行榜"显示,排名第一的绝大多数是当地品牌,这说明在许多区域强势品牌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主销的中高档产品和低端产品在一地一般不会超过三个品牌。消费的主要心态和消费分类决定了啤酒市场的基本走向。高端的相对稳定是消费者和企业共同作用的结果。中低端的市场不稳定是各地企业多年来对消费者教育和人们收入水平以及消费心态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档产品消费具有全国性特征,品牌相对稳定。中档产品和低档产品消费有着强烈的地域化特点,品牌转换速度呈加速现象。 4、中小企业抢占农村及二线城市 由于啤酒巨头在各大中城市竞争激烈,中小企业趁机抢占农村及二线城市啤酒市场。虽然各啤酒企业竞争的主要方式已经由过去主要靠价格竞争转变为品牌、服务、渠道、战略、资本等方面进行竞争,尤其是品牌的概念越来越被人所重视,但是由于成本上升压力及中低端产品的地域化特

房地产营销策略分析 论文

毕 业 设 计 题目 绿岛御园营销策略分析 姓 名 陈蕾 学 号 0807240116 系(院)工商管理系班 级_D08营销 指导教师王 瑜 职 称_教 授 年 月 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绿岛置业公司简介 (1) (一)绿岛公司简介 (1) (二)绿岛御园简介 (1) 二、营销环境分析 (1) (一)宏观环境分析 (1) (二)微观环境分析 (2) 三、绿岛御园营销的关键 (2) (一)深刻洞察市场信息 (2) (二)专业、系统化的营销策略和推广策划 (2) (三)有效的销售执行和控制 (2) 四、营销策划的制定 (3) (一)深刻洞察市场信息 (3) (二)专业、系统化的营销策略和推广策划 (3) (三)有效的销售执行和销售控制 (3) 五、营销策略的应用 (4) (一)产品品牌策略 (4) (二)产品价格策略 (4) (三)产品渠道策略 (4) (四)产品促销策略 (5) 六、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 (一)绿色营销成为消费者关注的卖点 (5) (二)物业服务贯彻于营销全过程 (5) 参考文献 (5)

绿岛御园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怎样使公司的效益最大化,能够卖出更多的楼盘,是房地产发展商追求的目标,但由于受国家政策、营销环境、企业自身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房地产商在楼盘的营销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绿岛御园小区在整个的营销过程中,营销的策划、营销策略的应用以及在营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分析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的应用。 【关键词】市场营销营销策略营销策划 一、绿岛集团简介 (一)绿岛集团简介 山东绿岛置业有限公司于二OOO年九月成立,自成立以来,公司主要业绩有东城商贸城、垦利绿岛商贸楼、市直安居工程L、M区、绿岛御园、绿岛苏园以及绿岛陶园。自成立至今多次被东营市建委评为“诚实守信企业”和“消费者满意企业”,是企业业绩是东营市“放心房”之一。 (二)绿岛御园小区简介 绿岛御园是绿岛公司自成立以来所建的第一个居民住宅楼盘,其位置坐落于垦利振兴路以南,民丰路以西。御园小区属于剪力墙结构,层高三米,外层保温结构,供暖设备是地暖设备。有全面完善的物业管理体系。其周边位置环境距离垦利科贸街、幼儿园、实验二小、实验中学、垦利县一中只有5-30分钟的路程。 御园小区共有16栋住宅楼,其中共有12栋多层住宅,4栋小高层住宅,共623户,其户型有90型的两室一厅一卫;有110型、120型的三室一厅一卫;140型、160型的三室两厅两卫;130型、170型、230型、260型、280型的顶楼复式,户型种类多样。 二、营销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1、国家政策 为了进一步稳定房产市场,控制稳定经济增长,国家对贷款的利率的调控一直处于上升状态。首先,外地户口不允许在本地购房;其次,购房想办理银行贷款者,第一套房必须首付30%。第二套首付60%,第三套一次性付清;再次,购房想办理贷 款者如在银行的信用额度不够,不允许到款等等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来控制房产市

精酿吧可行性计划书

X X X精酿吧可行性计划书 一市场前景及分析 目前,沿海地区,京上深等地区精酿吧相对市场成熟,而西安 目前刚刚起步,成熟意味着竞争激烈,起步则要培育市场和培 养客户,其实大部分客户并不知道什么是精酿。 精酿啤酒越苦越畅销源自人类良性自虐心理 啤酒不仅是一种提供能量的饮料,也是一种社交饮品,一种让 你表达自己和被社会接受的载体。如果你能欣赏一种很小众的 东西,甚至用一种自虐的方式,那么你会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 满足感。这就是为什么精酿啤酒越苦越畅销的原因。 “Pliny the Younger”小普林尼的印度爱尔啤酒,这种啤酒 是由当地一个俄罗斯河小酿酒坊出品的。2009年那批在一周之 内便卖光了。2010年这40桶消失的速度则是8小时,它也因 此成为了精酿啤酒爱好者网站Beer Advocate排行榜的第一名。当百威、嘉士伯等大品牌都在将产品变得越来越清淡时,精酿 啤酒业却忙着向另一个方向飞奔。这种添加了大量啤酒花,酒 精度和苦涩度都极高的啤酒,正被越来越多人推崇。美国、英

国、德国等传统啤酒大国是这样,连中国、日本这样的亚洲国 家也出现了这个苗头。 有些人天生就有奇怪的口味:臭豆腐、霉芝士……这些匪夷所 思的食物在全世界都不缺粉丝。然而,人们对于甜的爱好和对 于苦的憎恨却是一致的。从进化学角度讲,这是有道理的。许 多苦味的东西并没有什么营养价值,不毒死人就不错了,所以 这种偏好其实保护了我们自己。只要放一点苦的东西在舌头上,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吐出来,或是分泌大量唾液把它冲淡。如 果直接注入一些无害的苦味东西到胃里,大部分人会立刻开始 恶心。 从这个角度想,喝苦啤酒就跟喝黑咖啡、喝柠檬汁、吃辣椒一样,是有点变态的。没有哪个神志正常的人会故意折磨自己。 所以,我们为什么能接受甚至享受这些不讨喜的味道呢? “你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越强烈,你平安无事后得到的快感就 越大” 对于啤酒来说,它的酒精能让我们很High,这是让人愉快的。 苦涩、浓烈的啤酒含有的酒精度更高,比如说小普林尼,11%酒 精度可以跟红酒媲美了。对于丰富泡沫的追求,也许是因为它

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相关论文

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相关论文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今天,高科技企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面临巨大的挑战,高科技产品的生产与消费的形式不同于传统产品决定了高 科技企业的市场营销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经济理论的新特征。这也就意味着市场营销策略的改变。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市场营销策略研究全文如下: 摘要 :河曲县正大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大

公司”)位于山西省河曲县文笔镇邬家沙梁村西侧,前身是河曲县巨龙砖厂。河曲县正大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是以煤矸石为原料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的企业,河曲县具有丰富的煤矸石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周边经济环境好,客观上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政策上,国家提倡利用工业废弃物制砖并给予政策上的扶持的和税收上的优惠。 关键词 :正大公司;市场营销;策略 1正大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介绍 1.1公司的设立背景 河曲县正大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建设两条年产6000 万块烧结煤矸石空心砖生产线,该项目的实施,将为河曲、保德、偏关等周边地区提供1.2亿块煤矸石空心砖,可利用煤矸石约30多万吨,减少煤矸石堆放占地28680平方米(按堆高25米计算),节约制砖粘土用地30560平方米,综合节约土地59240平方米。

1.2公司的产品简介 正大公司生产的产品为煤矸石空实心砖,目前还是以实心砖为主,空心砖为20XX年新添品种。矸煤石砖的主要成 分是煤矸石。正大公司的产品主要用于工业建筑和民房建设。 1.3公司的发展规划 目前公司已经有一条成熟的年产6000万块煤矸石实心 砖的生产线,20XX年初刚引进先进设备,增加空心砖品种。预计20XX年底完成年产1.2亿块煤矸石实空心砖的目标。 前期:从建厂到20XX年底,建成一条年产6000万块煤矸石实心砖生产线,此目标已经圆满完成。 中期:20XX年初增加设备,增加空心砖品种。到20XX 年底,最终实现建成年产两条高起点、高水平的年产1.2亿块煤矸石实空心砖的生产线。 后期:到20XX年完成年产4亿块煤矸石实空心砖的目标。为河曲县煤矸石实空心砖的生产及资源整合利用起到促进和示范作用。

啤酒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啤酒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下面就是分享的啤酒市场调查报告范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中国啤酒的起源及发展历史 公元前3000年,啤酒发祥于古埃及和美索布达米亚,六世纪初,传入德国,至十一世纪,在德国加入酒花的啤酒面世。17、18世纪传播世界各地。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相似之处,约在公元4000-5000年前,中国也曾有古代啤酒的兴起,甲骨文中有醴字,自古以来是以蘖(ni è)造醴、以曲造酒的。其中“蘖”就是麦芽,“醴”就是中国古代原始的啤酒。根据文献记载:醴是利用蘖(麦芽)糖化黍米淀粉,经过短时间酿造,带有酒味而不分出渣滓的甜味蘖酒。醴可能是原始的啤酒,其酒味较用曲制造的发酵酒要薄,而甜味较浓。以后由于曲酒的出现,人们逐渐喜欢酒精含量较高的曲酒,醴就没有得到发展,而为曲酒所代替,以致这一工艺失传。中国近代的啤酒业是从西方传入的,据史料记载,1900年由俄国人在哈尔滨建立的乌卢列夫斯基啤酒厂,1903年,英德商人合资在青岛建立了英德酿酒有限公司(青岛啤酒厂的前身),啤酒生产能力约300吨,这是在中国土地上出现的最早的啤酒厂。百年后的今天,中国拥有啤酒企业几百家,连续七年蝉联世界第一啤酒大国的称号。

回顾中国啤酒工业的百年历程,共经历了萌芽期、调整和发展期、全面快速发展期、成熟期共四个阶段。 二、行业规模及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啤酒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行业发展至今,我国的啤酒产量和人均消费量均有大幅度提升。 xx年我国全年啤酒产量3931万千升,人均啤酒消费量30升左右。进入21世纪,各啤酒厂商竞争优势地区逐渐形成,企业要保证业绩继续增长,就必须跳出优势地区,抢占市场份额。这样,行业进入了激烈竞争阶段,行业增速也有了放缓的迹象。xx年-xx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8.59%,啤酒人均消费量基本与世界平均消费水平持平。我国啤酒消费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啤酒的人均消费量增长缓慢,而在经济增长较快地区,如东欧和中国的啤酒需求量和产量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xx年世界啤酒产量约为15730万千升,其中欧洲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啤酒消耗地区,西欧啤酒年产量约为3000万千升,人均消费量127升,美国啤酒年产量约为2300万千升,人均消费量77升,日本啤酒产量710万千升,人均消费量85.7升,而俄罗斯、拉美人均啤酒消费量在30-40升。我国xx年的人均啤酒消费量在30升左右,虽然已经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但比照发达国家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我国啤酒消费存在着地域分布的不均衡性。我国啤酒行业的发展路径基本与世界啤酒的发展路径基本一致,就是从也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过渡。使在啤酒行业最发达的山东地区也是即如此,如:青

啤酒行业的竞争状况分析

啤酒行业的竞争状况分析

啤酒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表1:啤酒行业竞争状况分析表 分析因素目前的状况 1)市场容量与细分情况 1995年,中国在产量上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啤酒市场。2000年啤酒生产达到2231万吨,到2001年中国看起来正准备在一些年内超越最大的啤酒生产商——美国。其中,国内竞争者主要包括以山东为大本营的青岛啤酒和以北京为大本营的燕京啤酒,还有华润啤酒集团和哈尔滨啤酒集团,都以东北省份为大本营。 市场总体情况是供过于求,市场容量相对稳定在20—49岁的男性。 2)顾客及购买行为 顾客的购买行为在不断增强。如果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大,那么购买者会要求企业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游行业的平均盈利水平就会下降。啤酒产品的差异化很小,而且啤酒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只要有利益的倾斜,购买者马上就会改变供应商。 3)竞争行为(竞争者构成与策略)包括国外和国内的竞争者 一些外国品牌凭借其高科技生产设备

和雄心勃勃的销售计划打入中国市场,然 而到2000年,这种势头不复存在。一些外 国酿酒厂,例如英国的Brass啤酒,澳大 利亚的Foster啤酒,以及丹麦 的Carlsberg啤酒,在中国遭受巨大损失 后从中国偃旗息鼓。尽管如此,一些国外 竞争者却继续对在中国大量投资。 国内竞争者们在经营上很多方面与外 国公司都不同。他们都有各自的大本营省 份,并试图将其业务从这些大本营扩展到 全国范围,所以陷入对其它竞争者的积极 收购的浪潮之中。以山东为大本营的青岛 啤酒和以北京为大本营的燕京啤酒是两个 长期的市场领导者。 4)替代品的竞争啤酒行业的替代品主要是白酒、葡萄 酒、红酒、黄酒、米酒等含酒精的酒。 总体上啤酒价格较低,在这几种酒中 只有米酒的价格可以和啤酒的价格产生竞 争力,但啤酒的消费者范围明显比米酒要 大得多。另外,啤酒相对其他酒类产品而 言,有着“冰凉”“清爽”等独特之处, 相对普通饮品而言,却有着“酒”的特性。

产业组织理论文献综述

《产业组织理论》综述 摘要:产业组织理论作为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深刻的思想渊源及产生、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产业组织理论的思想渊源包括柏拉图的劳动分工思想、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思想“马歇尔冲突理论”和克拉克的“有效竞争理论”等。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先后形成了哈佛学派的SCP范式、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和“后SCP”流派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等。20世纪80年代产业组织理论被引入中国,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形成了一些中国化的产业组织理论思想。产业组织理论的中国化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引进和学习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为主,对中国的产业组织问题进行尝试性研究;第二阶段:在研究西方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形成新的理论观点;第三阶段: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对中国的产业组织问题进行具体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产业组织产业经济组织理论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应用型经济学学科,主要研究微观经济行为主体参与市场交易与组织的理论体系。西方学者对产业经济学的探讨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并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其中,产业组织理论被认为西方产业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上世纪80年代,西方的产业组织理论被引人中国大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实践成为一个发展较快的专业研究领域,逐步在中国形成了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热潮。中国学者在研究西方产业组织理论著作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一些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组织理论思想。这些思想对于中国产业政策的制定和产业经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一、产业组织理论思想起源 产业组织理论的思想渊源久远。柏拉图(前427—347年)对劳动分工的分析,是经济学体系的一块基石。柏拉图认为专业化会增加生产的思想可以被认为是产业组织理论思想的一粒种子。 17—18世纪,由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为经济学的研究创造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各种经济学理论学说和经济学文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他在书中系统地论述了由竞争机制自发决定的价格体系如何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市场秩序。他同时指出了企业的市场行为:“商人们的利益,在商业或制造业的任何特定的分支机构里都总是在某些方面不同于、甚至对立于公共利益。拓宽市场和减少竞争,总是商人们的利益所在”。可以说,亚当·斯密是最早认识到产业组织核心研究问题的经济学家。 但是,亚当·斯密在关注竞争机制的作用及分工协作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竞争与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填补这一空缺的是产业经济学的先驱马歇尔。在他的成本分析理论中,他分析到企业在成本递减的条件下运营,就会趋向于无限增长,最后变成垄断。追求规模经济和由此引起的垄断扼杀竞争活力构成了一对难分难解的矛盾,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冲突”。 后来,马歇尔在《产业贸易》中指出,几乎所有的竞争性市场都有垄断性因素,并根据市场的不确定性而起作用。这一观点影响到了哈佛的张伯伦和剑桥的罗宾逊夫人等人。张伯伦在1933年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他书中提出了垄断竞争的概念;同年,罗宾逊夫人出版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她探讨了垄断市场需求特征、垄断企业的成本、垄断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均衡以及多厂垄断和双边垄断等。 罗宾逊和张伯伦为分析产业组织提供了实践模拟基础,直接推动产业组织理论向市场结构方向发展,尤其是张伯伦在其上述著作中提出的一些概念和理论观点,成为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来源,他本人也因此被认为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奠基人。 二、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发展与主要内容

精酿啤酒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精酿啤酒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报告说明— 该精酿啤酒项目计划总投资19849.7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6195.6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59%;流动资金3654.0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41%。 达产年营业收入34321.00万元,总成本费用27451.58万元,税金及附加339.09万元,利润总额6869.42万元,利税总额8156.02万元,税后净利润5152.0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003.9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4.61%,投资利税率41.09%,投资回报率25.96%,全部投资回收期5.35年,提供就业职位696个。 精酿啤酒区别于常见的工业啤酒,采用高品质原料使用精细化酿造工艺生产,产量较小,风味丰富多样。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啤酒产销国,市场以工业啤酒为主,为降低生产成本,生产企业采用规模化生产方式,啤酒种类较为单一。随着我国啤酒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国民消费观念不断升级,我国啤酒市场增长乏力,啤酒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升级成为必然趋势,高品质的精酿啤酒迎来发展机遇。2013年以前,我国啤酒市场保持持续增长态势,2013年啤酒产量达到历史高点,此后产量持续下滑,直到2016年下半年才开始微幅增长,我国啤酒市场高增长期已过。在消费升级趋势下,我国低端啤酒市场占比不断下降,高端啤酒占比快速上升,成为推动我国啤酒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在此背景下,我国精酿啤酒作坊数量不断

增多,传统工业啤酒生产企业也开始调整部分生产线向精酿啤酒方向升级。2015-2018年,我国精酿啤酒市场保持4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发展势头 强劲。精酿啤酒作坊是我国精酿啤酒行业中的两种主要业态之一,一般 是前店后厂模式,主要为自酿啤酒;工厂生产是精酿啤酒行业的另一种业态,主要包括专业精酿啤酒厂和转型升级的传统啤酒厂,以生产自有品牌 产品或以代加工为主。我国精酿啤酒作坊数量众多,同时,传统啤酒龙头 企业也纷纷进入布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精酿啤酒在我国市场中呈现 高速增长态势,但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份额占比极小,仅为1%左右,传统工业啤酒仍占据绝对优势。在消费升级趋势下,工业啤酒行业已经进 入发展瓶颈期,向高端化、差异化发展成为必然。精酿啤酒品质高端化、 品种多样化,符合啤酒行业的发展趋势,其市场份额将持续扩张,未来发 展潜力巨大。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精酿啤酒相关规范标准制定尚不完善,市场中存在较多以次充好或者假冒的精酿啤酒产品,而我国消费者对 精酿啤酒的认知度较低,无法辨识。同时,由于我国精酿啤酒行业中存在 众多生产作坊,创新意识较弱,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较多作坊盈利能力 较弱,发展较为困难,行业结构还需持续优化。在消费升级趋势下,传 统工业啤酒市场发展进入瓶颈期,精酿啤酒品质高端化、品种多样化,是 啤酒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我国精酿啤酒市 场尚处于发展初期,相关规范标准制定不完善,未来随着法律法规不断健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销量持续下滑,市场规模、营收、利润维稳,大麦价格跌幅收窄。截至2015年10月,啤酒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1660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同比下滑2.59%。销量方面,2015年啤酒全年产量4716万千升,同比下降4.18%。利润方面,截至2015年10月获得利润139亿元,同比上升6.47%。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啤酒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表示,啤酒行业产量继续下滑,但营收和利润保持正增长。2015年大麦价格总体趋势保持稳定,从年初同比下降18%到年末同比下降4%,跌幅收窄。2016年一季度大麦价格121.09美元/公吨,同比下滑9.52%。巨头挤压下,小啤酒厂普遍亏损,行业整合或将继续。 啤酒行业依旧低迷,2015年年报负增长居多;雪花尽归华润,国内竞争格局未改。啤酒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和2016年一季报都仅有重庆啤酒录得营收正增长,行业依旧低迷。市场格局方面,华润以16亿美元收购SAB米勒持有

的华润雪花啤酒49%股权,收购完成后华润持有雪花100%股权,交割将在百威英博和SAB米勒收购事项交割时或24小时内完成,收购价格较低。2015年啤酒行业前五市场份额为:华润雪花24.6%、青岛啤酒17.9%、百威英博15.7%、燕京啤酒10.5%、嘉士伯5%,通常情况下啤酒行业CR5超过80%后,行业格局稳定,有望带来龙头公司毛利和净利率水平改善。美国啤酒市场CR5达84.4%,其中百威英博在美国啤酒市场一家占比即达45.3%,2014年毛利率高达60.2%、净利润率高达15.2%。而我国啤酒龙头势力较为均衡,相互形成制约,净利率仅5%-7%。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啤酒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表示,目前SAB完全退出雪花,国内市场格局料将维持,且中国作为最大的啤酒市场,全国市占率21%的百威英博仅有14%份额,在SAB退出雪花后ABI料将继续培育中国市场,直拼刺刀,短期竞争格局仍激烈,净利提升空间窗口期尚待观望,继续关注国内啤酒的整合可能,期待格局变化打开净利提升之路。 中国啤酒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未来中国啤酒行业投资潜力地区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分析市场营销策划与品牌包装策略

分析市场营销策划与品牌包装策略 1 市场营销策划策划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预期的目标,借助科学、系统的方法和创造性的思维,对策划对象的环境因 素进行分析,对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而进行的调查、分析、创意、设计并制定行动方案的行为。 市场营销策划是指在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准确分析并 有效运用经营资源的基础上,对一定阶段内企业营销活动的行动方针、目标、战略以及实施方案与具体措施进行设计和计划。市场 营销策划的内容包含市场细分、产品创新、营销战略设计、营销 组合4P战术四个方面的内容。 1.1 市场细分战略所谓市场细分,就是企业按照影响市场 上购买者的欲望和需要,购买习惯和行为等诸因素,根据单一因素 或多个因素对市场进行细分。 选用的细分标准越多,相应的子市场也就越多,每一子市 场的容量相应就越小,反之亦然。如何寻找合适的细分标准对市场 进行有效细分,在营销实践中并非易事。市场细分的目标是为了聚合,即在需求不同的市场中把需求相同的消费者聚合到一起。这一 概念的提出,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市场决策 者而言,进行市场细分的目的是针对每个购买者群体采取独特的产 品或市场营销组合战略以获得最佳收益。企业细分市场的标准还 有很多,比如按使用程度的细分市场、按生活习惯的细分市场、按 教育程度的细分市场等等,企业需要结合自身行业的特点和所提供 产品的特性来决定使用哪一种细分市场方法,或者选用几种不同的 细分标准组合来进行不同层次的市场细分工作。因此,在具体实施 销售的时候有必要进行更为明确的目标市场细分,根据产品推广的

不同阶段,针对更加明确的目标客户,使用合适的营销策略和方式。对市场细分的作用,学术界曾从不同的角度将市场细分的作用概括 为以下五点:有利于企业挖掘市场机会,形成新的富有吸引力的目 标市场;有利于选择目标市场和制订市场营销策略;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投入目标市场;有利于企业提高经营效益;有利于取得较 好的社会效益。总之,市场细分是企业发现良机、发展市场营销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有力手段。市场细分对中小企业更有重要 意义。中小企业资金少、资源薄弱、竞争优势不如大公司,但如果 能通过市场细分找到一个尚未被大公司注意和占领的较小细分市场,找到力所能及的良机,见缝插针,拾遗补缺,那么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便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1.2 产品创新的策略毫无疑问地,成功的创新可带来惊人 的利润。 产品创新是企业不断创造出适应市场需求,能够带来高额 利润的新产品,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求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策略。分析研究产品创新的策略,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一环。产品创新 策略包含为满足需求而推出一个全新的产品以取代旧产品,以及提 供一个新方法以满足现有的或潜在的需求。例如,尼龙替杜邦公司 赚进许多钱,并使该公司在不制造其他产品的情形下仍然能够高居 财星五百大企业之中。然而,发展新产品是一个需要高度投入,而 且在成功之前仅有低获利的高风险策略。因此,选择此策略公司必 须要具有财务以及管理优势,并有承担风险的意愿。如保利中央公 馆N+1户型,88平米两房变三房、万科金域蓝湾即将推出的149平米的大户型,赠送率前所未有地达到近25%,赠送面积约37平米……这些从规划、户型设计、配套附加值等方面的产品创新举动,成为楼市一道风景线。有楼市观察家认为,价格回归的同时,也 促成了开发商回归本位:关注产品。从某种意义上讲,品牌是为消 费者解决问题的,品牌只有实现了在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代价范围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