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听听声音》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听听声音》优质课说课稿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听听声音》优质课说课稿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听听声音》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听听声音》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1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声音,探究声音的奥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科学概念,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但学生在声音方面的知识还不够系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对声音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究声音的奥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2.难点:声音传播的原理,声音特性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分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魅力,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

2.探究声音的产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探讨声音的产生原因。

3.探究声音的传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了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特点。

4.探究声音的特性: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描述声音。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声音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振动空气音调、响度、音色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1听听声音》优质教案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1听听声音》优质教案

听听声音【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过程与方法: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教学难点】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大小不同的音叉、风铃管、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2min)1、师: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做“听音乐猜歌名”。

2、游戏(师用铝板琴敲击乐曲,学生猜)。

3、师:同学们太厉害了,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声音、节奏)你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用耳朵)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虽然声音看不见、摸不着,但利用耳朵我们可以听到各种声音,所以今天请同学们竖起你们的小耳朵,来听听声音!(板书)二、新课1、既然我们要研究声音,那听声音的时候有什么要求吗?要求:(1)安静地听(2)边听边分辨、思考2、听听周围的声音(1)师:首先30秒的时间先来听听周围的声音。

(2)30秒听声音。

(3)师:在这30秒时间内,大家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都是由物体发出的)(4)师:教室很安静,我们细细听能听到这么多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声音?(6)师:有这么多的声音,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了一些声音,请大家一起来听听这些声音。

(7)汇报(8)过渡:想不想自己制造声音?3、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一)强弱(1)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种发声仪器,我们先来认识一下(2)师:(出示一支音叉)谁能让这支音叉发出声音?(生演示)有没有办法能让音叉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这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我们自己实际敲一敲听一听,并把听到的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一上。

记录单一第小组(参考词汇:强、弱;大、小;响、轻)(4)汇报:用很大的力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很响、音量很大、重;用小的力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轻、音量小。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听听声音》教学设计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听听声音》教学设计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听听声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听听声音》是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三个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能够通过空气传播,具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等特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于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于实验操作也有一定的兴趣,可以通过实验活动,提高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科学现象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产生。

2.声音的传播。

3.声音的特性。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生活实例法: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扬声器、音叉、气球、尺子等。

2.教学课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3.教学记录表:用于记录实验结果和学生讨论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

如:将扬声器放在气球上,气球会随着音乐的节奏振动;用尺子敲击桌子,桌子会发出声音。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如:将音叉放在气球上,观察音叉振动时气球的运动;用尺子敲击桌子,观察桌子的振动情况。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声音的产生原理。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如:为什么说话时嘴唇会动?5.拓展(5分钟)讨论声音的传播和特性。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1 听听声音》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1 听听声音》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1 听听声音》教案一. 教材分析《听听声音》这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听觉来感知声音,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实验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声音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声音有一定的认知,但对其产生和传播的原理可能了解不多。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实验和实践活动充满兴趣,但对于理论知识可能会有抵触情绪。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需要介质进行传播。

2.培养学生通过听觉来感知周围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学生如何通过听觉来感知声音。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观察法:培养学生通过听觉观察周围环境的能力。

3.交流探讨法: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讨,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科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振动的物体(如音叉、橡皮筋等)、扬声器、录音机、纸屑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音乐中的声音。

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来源,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原理。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归纳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教师点评学生的实验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声音现象,如电话通讯、语音识别等,让学生了解声音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6.小结(3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听听声音》教案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听听声音》教案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听听声音》教案一. 教材分析《听听声音》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以及声音的特征。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声音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周围的声音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是,他们可能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机制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来进一步揭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需要介质来传播。

2.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声音的特征,如音调、响度和音色。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声音的特征及其观察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讲解法、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声音的奥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实验器材(如振动的物体、声音源等)、幻灯片、录音机、音响设备等。

2.学具:实验记录本、笔、实验器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幻灯片引入课题,让学生听一些不同的声音,如钟声、掌声、音乐声等,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声音,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让学生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需要介质来传播。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如敲击不同材质的物体、吹动不同长度的管子等,观察声音的特征。

4.巩固(5分钟)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声音的特征,如音调、响度和音色。

5.拓展(5分钟)讲解声音的应用,如电话、广播、音乐等,让学生了解声音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以及声音的特征。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课后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声音,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传播的,以及声音的特征。

8.板书(课后整理)整理实验结果,归纳声音的特征,如音调、响度和音色。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听听声音》优秀说课稿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听听声音》优秀说课稿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听听声音》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听听声音》是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感受声音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材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选取了各种不同的声音,让学生在听、说、做的过程中感受声音的美妙。

教材还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声音并不陌生。

但是,他们对声音的本质特性和产生、传播原理的了解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对声音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欲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学会用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合作、交流、创新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难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录音机、音响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各种声音,让学生感受声音的美妙,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活动一:让学生观察和体验不同的声音,引导学生发现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3.探究活动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引导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4.实验活动:让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5.总结: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和产生、传播原理。

6.拓展: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 1 听听声音 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 1 听听声音 教案

1. 1 听听声音教学目标1、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 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2、引导学生用心去倾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学会对各种不同的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别和鉴别, 对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加以适当地了解。

3、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 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 乐于交流,激发学生探索声音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并对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能加以区分和鉴别。

教学难点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课件、钉子、一个乒乓球、小鼓、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听声音,分一分类一、听听声音(1) 猜教师正在利用什么物体发出声音?(2) 听一段声音, 找出里面有哪些物体在发出声音?二、分一分类(1) 说说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给同学们模仿模仿。

(2) 你能给这些声音分一分类吗?教师播放声音,学生听一听,回答, 并总结。

你能分辨哪是动物的叫声?哪是自然界的声音?哪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声音?三、练一练(1) 完成填写记录表(2) 汇报。

我听到的声音, 注意对声音的描述要从高、低, 轻、重、远、近等叙述。

能说出人对这种声音的感受是悦耳还是刺耳。

第二环节:区分声音教师引导学生区分声音1 声音有强弱之分,你能做出一个轻音,一个重音吗?自选器具补充: 教师做一个音, 问: 这是一个重音吗?2 声音有远近之分, 教师播放一个声音,引导学生听一听,这是一个从远到近的声音吗?3 声音有高低之分。

你能按从高音到低音的顺序给听到的声音排排队吗?第三环节:听《闪烁的小星星》1 听一段简单的乐曲《闪烁的小星星》, 你听到了哪些音符?这些音符中,哪个音高?哪个音低?声音的高低与强弱相同吗?它们有什么区别?2 噪声听一段乐曲, 感受优美的旋律。

听一段嘈杂的声音, 理解噪声。

感受和谐的声音让人感觉动听悦耳,不和谐的声音让人感觉刺耳。

讨论?生活中我们应怎样避免噪音污染?第四环节: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却时时刻刻感觉到它的存在。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1《听听声音》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1《听听声音》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1《听听声音》教案一. 教材分析《听听声音》是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知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基本知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实验探究、观察现象、总结规律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周围的声音有一定的感知。

但他们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探究。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现象。

2.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实验心得,共同探讨声音的特性。

3.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加深对声音特性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音叉、尺子、气球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音频,让学生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

接着,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PPT,介绍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同时,教师讲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一:将音叉放在桌子上,用尺子敲击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和声音的产生。

实验二:让一名学生发音,另一名学生观察其喉咙和嘴巴的振动,了解声音的产生。

实验三:两人相距一定距离,一方说话,另一方听,观察声音的传播。

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让学生回答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相关问题。

同时,学生互相交流实验心得,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听听声音》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听听声音》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听听声音》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听听声音》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1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感受声音的特点,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对周围的声音有所关注,但对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机制可能还不够了解。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声音经验,但可能没有系统地思考过声音的特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逐步深入探讨声音的奥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声音的特点。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3.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声音的特点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感受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自主发现声音的特点。

3.讲授法:教师讲解声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气球、盆子、尺子、绳子等。

2.教学课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动画、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歌曲,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音乐中的声音。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能感受到歌曲中的哪些声音?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验:将一个气球放入盆子中,用木棒敲打气球。

让学生观察和听觉气球被敲打时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气球被敲打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尺子敲打桌子,观察和记录尺子被敲打时的振动。

引导学生发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巩固(5分钟)教师讲解声音的传播原理,用课件展示声音传播的动画。

让学生了解声音是通过介质(如空气、水、固体)传播的。

拓展(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你们还知道哪些声音的特点?如: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等。

2023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1-1《听听声音》 (表格式教案)

2023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1-1《听听声音》 (表格式教案)

《听听声音》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起始课,本课通过“听听周围的声音”和“描述你听到的声音”引导学生开始关注声音。

活动1:倾听周围各种各样的声音,对听到的声音进行简单的描述,初步辨别声音的“高低”与“强弱”的不同。

在活动1中,首先播放了鸟叫声,发现孩子们能够轻松辨别出“我听到的声音”、“声音由()发出的”,在描述“声音的特点”时,用的词汇非常丰富,比如“柔和”、“清脆悦耳”、“震耳欲聋”等,虽然词汇量丰富,在使用时不是太恰当,老师及时做了纠正,再播放其他声音的时候学生描述就更规范了。

活动2:对听到的声音进行简单的科学分类。

在活动2中,孩子们用了两种方法分类:
一种是根据声音强弱分类,把听到的机器轰鸣声归类到“强”,把流水声归类到“弱”。

另一种是根据声音来源分:
①把鸟叫声、鸡叫声、猫叫声归类为“家禽声”,后纠正鸟和猫不是家禽,但都属于动物,所以这类声音来源为“动物的叫声”。

②把流水声、风声归类为“野外的声音”,即“自然界的声音”。

③把人类使用工具发出的声音、生成建设发出的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声音称为“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最后为了帮助学生识别乐曲《闪烁的小星星》中的音符,并分辨它们的高低顺序,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我们分别向音乐老师王珊珊和赵安迪请教并使用了音乐课中常用的"柯达伊"手势,用直观的手势表示出各音的相对高度。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听听声音》教案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听听声音》教案

第1单元第1课《听听声音》( 0.5-1 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见它,但可以感受它。

2. 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科学探究目标
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
1. 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态度,乐于与同伴交流。

2. 对声音的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3. 能对声音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认识到声音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他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教学重点】
用词语描述我们周围各种各样的声音,并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包含各种声音的音频视频。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并描绘听到的声音。

【教学流程】

学环节教师指导与评价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
要点
一、导入2 分钟观察图片,想象图片中事物发出的声
音,将学生的注意力汇聚到声音这个
问题学生进行交流讨
论,用简单的词语描绘
自己想象的声音是怎
样的。

将注
意力
集中
到声
音上。

二、
聚焦3分钟试着举例说一说你听到过的声音,用
什么词语可以描述它。

学生交流与讨
论。

聚焦
声音
的描

作者留言:
您好!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作者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谢谢!。

四年级教科版科学《听听声音》教案

四年级教科版科学《听听声音》教案

四年级教科版科学《听听声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识别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了解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学会用简单的词汇描述听到的声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倾听、比较、描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感受声音,提高学生的综合感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声音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识别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特点。

理解声音的高低、强弱。

2.教学难点准确描述声音的特征。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包含各种声音的音频,如鸟鸣、流水、音乐等。

提问学生:你们听到了哪些声音?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呢?引出课题。

2.倾听不同物体的声音准备一些不同的物体,如铃铛、木鱼、鼓、塑料瓶等。

让学生依次倾听这些物体发出的声音,并描述听到的声音特点,如清脆、低沉、响亮等。

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之处?3.认识声音的高低用钢琴或其他乐器弹奏不同音高的声音。

让学生倾听并感受声音的高低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呢?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哪些因素来改变声音的高低?4.认识声音的强弱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鼓或其他物体。

让学生倾听并感受声音的强弱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强弱与什么有关呢?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哪些因素来改变声音的强弱?5.描述声音给出一些声音的例子,如风声、雨声、汽车声等。

让学生用恰当的词汇描述这些声音的特点,如柔和、嘈杂、急促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对不同声音的描述。

6.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以及如何描述声音。

提问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声音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在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有趣的声音呢?7.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倾听各种声音,并记录下来,尝试描述它们的特点。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1《听听声音》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1《听听声音》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1《听听声音》教案一. 教材分析《听听声音》这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的第一课第一节,主要让学生通过听、说、做等方法,感受声音的存在,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验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声音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周围的声音有一定的感知。

但他们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探究来进一步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需要通过介质传播。

2.培养学生倾听、观察、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学生操作实验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电脑、投影仪、实验器材等。

2.学具:实验器材、记录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声音,让学生倾听,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声音,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

2.呈现(5分钟)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引导学生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需要通过介质传播。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强化学生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广播等,让学生了解声音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6.小结(3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认识。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声音现象,写成观察日记。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听听声音》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听听声音》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听听声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听听声音》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教材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关注声音,探究声音的奥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课堂上,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浓厚,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和观察方面还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2.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和分析声音的现象。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探究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2.实验器材:气球、尺子、乐高等。

3.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声音现象,如雷声、鸟叫、音乐等,引导学生关注声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初步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如振动、介质等。

同时,介绍声音的传播方式,如空气、水等。

最后,讲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实验内容包括:a.声音的产生:用气球、尺子等器材,让学生观察和感受振动的产生。

b.声音的传播: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在教室的一端,另一组在教室的另一端,通过振动手中的器材,观察声音的传播。

1.1听听声音(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教科版)

1.1听听声音(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教科版)

第一节听听声音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一单元第一课,意在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声音。

本节课中共设计了三个部分的内容:听一听周围的声音;回忆有关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交流;感受乐曲中音符的高低变化。

二、学情分析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学生对声音是比较熟悉的。

本节课的学习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声音现象的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声音,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声音的兴趣。

学生已经能用简单的语言去描述声音,但他们的表述缺乏科学性,需要教师积极引导,让学科学、准确地描述声音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三、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能分辨我们周围的不同声音。

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对声音进行描述。

2.科学思维通过区分声音来源不同,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3.探究实践在听声音的活动中,能用合适的词汇来描述听到的声音。

4.态度责任在认识声音的过程中,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认识到声音是生活的一部分,声音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分辨我们周围声音的来源,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声音,了解一些与声音相关的知识。

2.教学难点能科学、准确地描述声音的特点。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乐器2.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六、教学设计(一)谈话引入,聚焦主题1.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随时都能在周围听到各种声音,你们可能对这些声音都已经习惯了,那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又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为什么各种声音都是不同的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声音的奥秘。

(二)分组活动,认识声音活动一:听声辨物1.出示任务:下面我们来仔细听一听周围的声音,你能分辨出它们分别是什么声音?是谁发出来的?2.课件依次播放10种我们周围的声音,引导学生仔细听一听,并说一说它们的来源。

3.师:这些声音是不一样的,它们有的是动物的叫声,有的是自然现象的声音,还有的是人类生产活动发出的声音。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1听听声音》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1听听声音》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1 听听声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听听声音》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声音的产生:让学生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

2.声音的传播:让学生了解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观察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情况。

3.声音的接收:让学生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过程,通过实验感受声音的强弱对听觉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声音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此外,学生对于实验操作和观察细节的把握还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耳朵是声音的接收器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科学,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2.难点:声音的传播和接收原理。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振动的物体(如尺子、气球等)、介质(如空气、水等)、耳朵模型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3.教学资源:相关科普文章、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又是如何被我们听到的呢?”2.呈现(10分钟)介绍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科学1.1听听声音教案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科学1.1听听声音教案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科学1.1听听声音教案第一单元声音1.1听听声音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周围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见它,但可以感受它。

2.引导学生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描述声音。

3.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知道声音可以分为大自然的声音、动物发出的声音、人类活动发出的声音。

4.对声音的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并能对声音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教学重点会用词语来描述我们周围的声音,并能对声音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教学难点用词语来描述我们周围的声音,并能对声音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教学准备包含各种声音的音频视频素材、声音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图片观察图片,想象图片中事物发出的声音,将学生的注意力汇聚到声音这个问题。

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用简单的词语描绘自己想象的声音是怎样的。

将注意力集中到声音上。

二、聚焦试着举例说一说你听到过的声音,用什么词语可以描述它。

学生交流与讨论。

听到的声音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对声音主要特点的描述咳嗽声人的喉咙男人的咳嗽声低沉,女人的高雷声云层的碰撞产生响(强),低,比较刺耳溪水声溪水撞击物体比下雨声响,悦耳马蹄声马蹄撞击地面比较沉闷(低),有节奏敲门声手指撞击门比较响(比较刺耳)笛子声嘴巴吹,手指按很动听,一会高,一会儿低三、探索活动一:观看视频描述你听到的交通工具的声音。

提示:对听到的声音进行记录,描述。

汽车喇叭声——很响(强),比较刺耳汽车轰鸣声——响亮、刺耳车子刹车声——响亮、刺耳、尖锐活动二:描述你听到的动物发出的声音狗叫声——汪汪,比较响马蹄声——比较沉闷(低),节奏感强知了叫——响亮、刺耳、令人烦躁活动三:描述你听到的球类发出的声音。

球——咚咚咚活动四:描述你听到的生活中的声音。

敲门声——比较响、刺耳闹铃声——很响、比较刺耳鼓声——很响、比较沉学生记录自己听到的声音,并用词语进行描述。

研讨:讨论关于声音你知道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提出一些关于声音有价值的问题。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听听声音》优质教案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听听声音》优质教案

第一单元声音1. 听听声音教材分析:对声音的探究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通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和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

教科书中的各种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声音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科学的理解。

教学内容:听听声音教学目标:1. 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2. 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难点: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法与学法:讲解法、观察法、演示法教师准备:音叉、木槌、大小铁钉学生准备:预习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生交流:这个单元我们要开始进行声音研究的活动,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声音的事情。

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二、探究内容(一)倾听周围的声音从本节课开始,我们要开始研究关于声音的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务必要保持教室内的安静,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研究有效进行。

1. 打开教室门,仔细听听,你周围有哪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吗?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2. 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3. 小组讨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反馈交流: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当你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经常思考哪些问题呢?4. 小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逐一的研究这些问题。

(二)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1. 介绍音叉:一种发音乐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

2. 分组实验 1:出示一组(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样的力量敲击音叉,听听他们发出的声音。

比较:这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声音吗?3. 分组实验 2:选择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吗?4. 小组交流讨论:刚才听到的这些声音,能进行描述和分类吗(尝试着用高、低、强、弱等词语对声音进行归类)?5. 分组实验:根据准备的不同材料按课本 p46 图中所示,进行轻轻击打和重一点击打,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把它描述出来,并记录下表:击打钉子——我听到的声音交流。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第1课 听听声音 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第1课 听听声音 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1.1《听听声音》自然界的声音、哪些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二)再次听声音,描述声音师:我们再来仔细听听12种声音,用科学词汇“高、低、强、弱、悦耳、刺耳”描述并记录听到的声音。

师引导学生记录(小鸟声和汽车喇叭声为例):(说明:①“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这里只要言之有理即可;②对于声音的强弱(响、轻)学生听不出来,教师可以把音量放大和缩小,让学生辨别;③听12种声音时,建议教师把每一种声音的音量都调到一样。

)(三)对声音问题的思考师:我们对12种声音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相信,再次听到它们,可以马上说出它们是什么声音。

我们周围还有很多声音,一起回忆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然后记录下来,并与同学交流。

对声音问题的思考记录表我已经知道的声音知识我还想知道的声音知识师:同学们知道得很多,想要知道的也很多,我们就一步一步地去探索声音的奥秘。

自然界的声音,汽车喇叭声、咳嗽声、敲门声、闹铃声、大鼓声、笛子声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学生听声音,并记录。

学生拿出活动手册,记录并交流:声音、哪些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通过这一活动,同学们可以知道用什么词汇才描述听到的声音。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各种思考,声音的来源是什么?不同的声音有哪些不同的热点?这些思考会带领学生对声音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

(说明: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

)3. 科学拓展师播放小星星的乐曲:同学们,我们来听一段简单的乐曲,识别乐曲中的音符,辨一辨它们的高低顺序:生听乐曲,识音符,辨高低,交流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拓宽自己的认知,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作业布置完成同步练习题课后作业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可以感受到它,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能够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听听声音》教案设计
【教材简析】
《听听声音》是《声音》单元的起始课,声音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教科书通过“听听周围的声音”和“描述你听到的声音”这两个活动展开,引导学生关注声音,关注身边的声音世界。

“听听周围的声音”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认真倾听,感受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能感受到它。

“描述你听到的声音”板块,通过用科学的词汇将听到的声音描述出来,并能对声音进行简单分类。

通过对声音的描述,可以了解学生对声音原有的认识,激发学生想要更多的了解声音的问题,为后面声音问题的研究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对学生来说非常熟悉。

他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声音的存在,这对本课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生活基础。

对于声音,虽然学生非常熟悉,但并没有真正思考过关于声音的问题。

没有思考过他们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这些声音又是通过什么物体发出来的,这是本节课学习的障碍。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可以感受到它。

2.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科学探究目标
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
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态度,乐于与同伴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认识到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难点:能根据听到的声音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
教师:班级记录表、微课视频资料和课件PPT。

小组: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导课:导入新课(预设3分钟)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半分钟的时间仔细听听我们周围的声音。

提问:都能听到什么声音呢?(预设:读书声、脚步声……)
2.教师总结:是呀,只要我们仔细地、用心地倾听,你肯定能听到很多声音,声音无处不在。

这个单元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声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听听声音》。

(板书课题)
二、探索:倾听周围的声音(预设27分钟)
(一)活动一:听声、描述声音
[材料准备:课件微课视频材料、作业本、班级记录表]
1.课件播放声音,仔细听听,你能听到哪些声音呢?(要求学生:①教室内保持安静;②把听到的声音记录在作业本中。


2.研讨: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来的?
预设:鸡叫声、猫叫声、风声……
3.描述声音:你能描述听到的声音吗?
(教师播放微课视频,学生观看)
通过视频,你学会用科学词汇来描述我们听到的声音了吗?
(预设:鸟叫声: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4.小组交流:看了微课后,把你听到的声音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5.反馈交流:教师将学生反馈的信息记录在“我听到的声音”班级记录表中。

6.教师总结: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总能听到一些悦耳的或刺耳的声音,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呢?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一进行研究。

(二)活动二:声音分类
[材料准备:“我听到的声音”班级记录表]
1.提问:请大家看我们的班级记录表,这些都是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你能给这些声音分分类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