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图谱分析
神经解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2. 掌握神经系统的分类及其功能。
3. 学习神经系统的表面解剖和深部解剖。
4. 培养观察、分析、记录和总结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系统,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控制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人体神经系统解剖模型、显微镜、解剖刀、镊子、解剖针等。
2. 实验步骤:- 神经系统表面解剖:观察大脑、小脑、脑干、脊髓、脊神经、脑神经等表面结构。
- 神经系统深部解剖:使用解剖刀、镊子、解剖针等器械,进行神经系统的深部解剖。
- 观察和分析:观察神经系统的各个结构,记录其形态、位置、功能等信息。
- 绘图:绘制神经系统的各个结构图,标注其名称和功能。
四、实验结果1. 神经系统表面解剖:- 大脑:分为大脑半球、小脑、脑干和脊髓。
- 小脑:位于大脑后方,负责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
- 脑干:连接大脑和脊髓,负责调节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活动。
- 脊髓:位于脊柱内部,负责传递信息,控制下半身运动和感觉。
- 脑神经:共有12对,负责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
- 脊神经:共有31对,负责躯干和四肢的感觉和运动。
2. 神经系统深部解剖:- 大脑:分为灰质和白质,灰质主要负责神经元的细胞体,白质主要负责神经纤维的传导。
- 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负责调节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活动。
- 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灰质主要负责反射弧,白质主要负责传导神经冲动。
- 脑神经:包括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 脊神经:包括前根和后根,前根负责运动,后根负责感觉。
五、实验讨论1. 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系统,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控制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2. 神经系统的各个结构在形态、位置和功能上具有密切的联系,共同完成人体的生理功能。
【课件】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控制有意识排尿 大脑皮层
脊髓 控制无意识排尿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膀胱
膀胱
膀胱
不缩小
缩小
二、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其他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有体温、水平 衡、摄食等活动的较高 级中枢。
脑干:呼吸、心血管活动 等基本中枢。
大脑皮层:调整各级中枢 的活动,使自主神经系统 并不完全自主。
脊髓:调节内脏活动的低 级中枢。如排尿、排便、 血管舒缩等。
手指的运动很精细复复杂,代表区的面积就 大;人面积会形成复杂的表情,代表区的面 积也就越大。
一【问神题经探系讨统】对躯大体脑运皮动层的与分躯级体调运节动的关系
讨论4:分析缩手反射如 何受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 调控,推测这种调控的途 径是怎样的。
不受大脑皮层控制
受大脑皮层控制
●●●
一【问神题经探系讨统】对躯大体脑运皮动层的与分躯级体调运节动的关系
(1)脑与脊髓中的神经中枢分工明确,独立地调控机体的生命活动。(×)
(2)自主神经系统是不受意识控制的,因此它对机体活动的调节与大脑
皮层无关。( ×)
2.因交通事故,某人的脊髓不幸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会表现出( B )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D.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3.神经系统通过反射对内脏活动进行调节 (1)排尿反射:排尿不仅受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___脑__皮__层__的调控。脊髓对膀胱扩大和 缩小的控制是由_自___主__神__经__系__统___支配的。 (2)其他内脏反射活动:脊髓是调节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通过它可以完成简单的内 脏反射活动,如__排__尿__、__排__便___、血管舒缩等。脑干中也有许多重要的调节内脏活动的 基本中枢,如调节_呼__吸__运动的中枢,调节_心__血__管___活动的中枢等。下___丘__脑__是调节内 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它也使内脏活动和其他生理活动相联系,以调节_体__温__、_水___ 平衡、摄食等主要生理过程。
最全人体解剖学图谱
利用X射线、CT和MRI等放射影像技术对人体进行无创性检查, 以获取内部结构和组织形态的信息。
超声影像技术
利用高频声波显示人体软组织和器官的形态,适用于实时监测和 诊断。
光学成像技术
利用内窥镜、显微镜等光学设备对人体内部进行观察,适用于组 织结构和细胞水平的观察。
人体解剖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总结词:定义
03
详细描述: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人体内部的构造和功能, 包括骨骼、肌肉、内脏、神经系统等各个部分。通过了解 人体解剖学,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机制和疾病 的发生发展过程,为医学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
人体解剖学的重要性
人体解剖学的重要性:人体解剖学是 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是 医学生学习其他医学课程的基础。它 不仅为临床医学提供了理论支持,还 为手术操作、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 重要的指导。此外,人体解剖学还为 人类的健康和疾病研究提供了丰富的 资料和经验。
运动康复
根据运动员的解剖学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方案,促进其快 速恢复。
运动生物力学
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特征,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和 效率。
05
人体解剖学研究展望
人体解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人体解剖学与生物化学物理地质材料 科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有助于深入 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促进医学和相 关领域的发展。
人体解剖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前景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于人体解剖学领域,通过图像识别和 分析,提高医学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人工智能在人体解剖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建立更加精确的人 体结构模型,为医学教育和培训提供更好的模拟工具,提高 医学专业人员的技能水平。
感谢您的观看
脊髓解剖彩色图谱
薄 束 纵 贯 脊 髓 全 长
楔 束 只 占 T4 以 上
薄束 楔束
T4以上 薄束占后索内侧份 T4 楔束占后索外侧份 T5 T5以下 薄束占 整个后索 无楔束
本体觉: 感受器在肌、腱、韧带、关节囊 感受其张力变化刺激 形成自身的位置、运动感觉
精细触觉: 感受器为皮肤触觉小体 形成的触觉有高精度分辨力
脊N出椎管位置
C1~7 N从同序颈椎 上方椎间孔出椎管 C8 N从第7颈椎与 第1胸椎之间的椎间 孔出椎管 胸腰N从同序椎骨 下方椎间孔出椎管
胸腰N从同序椎骨 下方椎间孔出椎管 S1~4N分前、后支 从骶前、后孔出骶管
S5、尾N从骶管裂孔 出骶管
锥 以 下 , 组 成 马 尾
腰 骶 尾 根 丝 悬 垂 于 脊 髓 圆
1)位置 位于后索
楔 束 占 后 索 外 侧 份
在T4以上,
薄 束 占 后 索 内 侧 份
1)位置 位于后索
无楔束
在T5以下,
薄 束 占 整 个 后 索
2)F来源 薄、楔束F起始于同侧脊N节C 楔束起于T4以上脊N节 3)功能 传导同侧躯干肢体 本体、精触觉冲动 4)损伤后 损伤节段以下同侧 本体觉和精细触觉 障碍 薄束起于T5以下脊N节
脊髓小脑后束纤维起于同侧胸核 脊髓小脑前束纤维起于对侧后角
将肌腱关节的本体觉冲动传至小脑
2.下行F束 起自脑,向下行,终于脊髓 将脑发出的运动指令 向下传递至脊髓运动N元 (1)皮质脊髓束 皮质脊髓侧束 (2) 红核脊髓束 其 包括 皮质脊髓前束 它 (3)前庭脊髓束 (4)网状脊髓束 终于脊髓前角 下 起自大脑皮质 行 将皮质发出的随意运动指令 (5)顶盖脊髓束 束 (6)内侧纵束 传递至脊髓前角C
骨科 中枢神经系统
颞部局部解剖图谱
颞部炎症
颞部炎症是指颞骨和颞部软组织的炎症性疾病。 颞部炎症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发热和局部压痛等。
颞部炎症的常见原因包括感染、免疫系统疾病和外伤等 。
颞部炎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 疗等,具体取决于炎症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颞部肿瘤和囊肿
颞部肿瘤和囊肿是颞部的占位 性病变,可导致压迫症状和其
对抗病原体。
颞部淋巴管的分布和走行
颞部淋巴管是淋巴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负责收集颞部组织中的淋巴液, 并将其输送到淋巴结进行过滤和处理。
颞部淋巴管在皮下组织中呈网状分布,与血管伴行,沿途收集淋巴液。
颞部淋巴管最终汇入颈部的淋巴结,通过颈静脉将处理过的淋巴液回流 至血液循环系统。
颞部淋巴回流的特点和作用
颧骨位于面部两侧,与鼻骨、 上颌骨和下颌骨等其他面部骨 骼相连,形成面部的中下部分 。
下颌骨和颧骨的生长和发育对 于面部形态和功能具有重要作 用。
颞部骨骼的生长和发育
颞部骨骼的生长和发育是一个复 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遗传、营养、环境和激素等
。
在婴幼儿期和青春期,颞部骨骼 的生长速度较快,而在成年期则
支配面部表情肌肉,如眼睑闭合、嘴角上翘等。
耳颞神经
供应颞部皮肤感觉。
三叉神经下颌支
支配咀嚼肌和下颌运动。
颞部血管和神经的分布和走行
• 颞部动脉、静脉和神经在颞部区域有特定的分布和走行,通过 了解它们的分布和走行,可以更好地理解颞部手术的操作要点 和风险,以及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的方法。
05
CATALOGUE
关。
顶骨和枕骨
顶骨位于颅骨顶部,呈扁平状,与额 骨、枕骨和颞骨等其他颅骨相连。
顶骨和枕骨的生长和发育对于头部和 颈部的姿势以及大脑的发育具有重要 影响。
神经系统解剖图谱
神经系统解剖图谱胸神经前支:除第1对的大部分参加臂丛,第12对的少部分参加腰丛外,其余不形成神经丛。
第1~11对胸神经位于各自相应的肋间隙称为肋间神经,第12对胸神经前支位于第12肋下方,故名肋下神经。
胸神经前支,在胸、腹壁皮肤呈明显的节段性分布。
第2、4、6、8、10、12对胸神经前支,分别分布于胸骨角、乳头、剑突、肋弓、脐和髂前上棘平面。
坐骨神经:自骶丛发出后,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在臀大肌深面下行,经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之间下行至大腿后面,在股二头肌深面下降达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坐骨神经本干分布于髋关节和股后群肌。
胫神经沿腘窝正中垂直下降,伴胫后动脉下行,经内踝后方入足底,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
腓总神经沿腘窝外侧缘下降,绕腓骨颈外侧向前下,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
三叉神经:三叉神经含躯体运动和躯体感觉两种纤维,运动纤维起自三叉神经运动核,自脑桥臂出脑,与下颌神经一起经卵圆孔出颅,分布于咀嚼肌。
感觉纤维有3条,即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三者在颞骨岩部前面连于三叉神经节。
其中枢突经脑桥臂入脑,到达三叉神经感觉核。
三叉神经感觉纤维的3条分支分布于面部的皮肤、眼、口腔、鼻腔、鼻旁窦、牙齿和脑膜等,传导痛觉、温度觉和触觉等。
3条分支在面部分布区的界限,大致以眼裂和口裂为界。
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属混合性神经,含有四种纤维成分:①内脏运动纤维和内脏感觉纤维,主要分布到颈、胸和腹部的脏器,管理脏器的运动和感觉;②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耳廓、外耳道的皮肤和硬脑膜;③躯体运动纤维,支配软腭和咽喉肌。
迷走神经自延髓橄榄后沟出脑,经颈静脉孔出颅腔至颈部,伴颈部大血管下行达颈根部,由此向下在食管周围,左、右迷走神经的分支分别形成食管前丛和食管后丛,前、后丛向下分别形成迷走神经前、后干。
前、后干穿膈的食管裂孔入腹腔,分支布于肝、脾、胰、肾和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
脑脊液:脑脊液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产生,充满于脑室和蛛网膜下隙,无色透明,成人总量约150ml。
大脑解剖图谱
二、颈内动脉
1、后交通动脉 2、脉络膜前动脉 3、大脑前动脉 4、大脑中动脉
大脑前动脉
• 眶动脉:额叶眶回内侧部,嗅球,嗅束。 • 额极动脉:额叶前部内侧面。 • 胼胝缘动脉:额上回,扣带回,旁中央
小叶。 • 胼胝周动脉:中央旁叶,楔前叶。
1. 皮质支 2. 髓质支
大脑中动脉
皮质支
1. 眶额动脉:1~3支,行向前上, 6. 角回动脉:全为单支,发出后
硬膜窦
9. 海绵窦 10. 环状窦 11. 岩下窦 12. 蝶顶窦 13. 岩鳞窦(可有)
椎动脉 颈内动脉
脑动脉
一、椎动脉
1、脊髓前动脉 2、脊髓后动脉 3、延髓支
(起至椎动脉)
4、小脑下后动脉 5、桥脑支 6、小脑下前动脉 7、小脑上动脉 8、大脑后动脉 (起至基底动脉)
大脑后动脉
• 颞前动脉 • 颞后动脉 • 距状动脉 • 顶枕动脉
– 包含垂直部(部位于岛叶与额、颞叶之间)和水平部 (位于颞叶与额、顶叶之间)
– 可见明显流空血管影(大脑中动脉主要分支) – 颞叶外侧面(由上而下):颞上回(听觉皮层)、颞
中回和颞下回 – 颞叶内侧面:海马结构(海马及齿状回等)和海马旁
回等
正常解剖 区分端脑各叶的主要沟和裂
• 半球纵裂:将大脑半球分为两侧半球,与 位于中线的鞍上池和四叠体池相延续
额下回 – 两额叶内侧:大脑纵裂
正常解剖 区分端脑各叶的主要沟和裂
• 顶枕沟:将顶叶和枕叶分开
– 前上方:顶叶 – 后下方:枕叶 – 枕叶内侧面为距状沟(自顶枕沟向枕极延伸):
视觉皮层分布于距状沟两侧 – 楔叶:顶枕沟与距状沟之间的部分
正常解剖 区分端脑各叶的主要沟和裂
• 外侧裂:位于两侧大脑半球的外侧面,将额叶、 顶叶和颞叶分开
脑结构、脑工作原理最详细图解
脑结构、脑⼯作原理最详细图解来源:深度学习进阶学习社这个帖⼦很好地提醒了我,为什么我愿意跟如此美丽可爱的⼤脑⼀起⼯作。
因为真正的⼤脑⾮常不可爱,长得也难看。
但是,过去⼀个⽉,我⼀直⽣活在充斥着红⾊⾎管的 Google 图像的地狱⾥,所以现在你也得忍着点⼉。
我们从外往⾥看吧。
⽣物学有时似乎⾮常让⼈满意,⽐如你的头上有⼀个真正的俄罗斯套娃。
你有头发,然后是头⽪,你认为下⾯就是你的头⾻了——但实际上头⾻之上还有19样东西。
你的头⾻下⾯,⼜是⼀⼤堆东西,之后才是你的⼤脑:在你的头⾻下⾯,⼤脑周围有三个膜,将⼤脑环绕:在外⾯,有硬脑膜,坚固耐⽤,防⽔。
硬脑膜与颅⾻齐平。
我听到有⼈说,⼤脑中没有疼痛感觉区,但硬脑膜实际上能感觉疼痛,且和你的⾯部肌肤⼀样敏感,硬膜上的压⼒或挫伤往往造成了⼈们严重的头痛。
然后下⾯是蛛⽹膜,这是⼀层⽪肤,然后是带有弹性的纤维的开放空间。
我⼀直以为我的⼤脑只是漫⽆⽬的地漂在我⼤脑中的某种液体⾥,但实际上,脑外和颅⾻内壁之间的唯⼀真正的空间差距是这个蛛⽹膜。
这些纤维稳定了⼤脑的位置,因此不能动作太⼤,他们充当减震器,当你的头撞到东西。
这个区域充满了脊髓液。
最后,是软脑膜,和脑外融合的很精巧的⽪肤层。
你知道,当你看到⼀个⼤脑,它总是覆盖着恶⼼的⾎管。
但这些并不是真正在⼤脑的表⾯上,它们埋设在⾥⾯。
下⾯是完整的样⼦,使⽤的样品可能是猪的⼤脑:从左到右是⽪肤(粉红⾊),然后是两个头⽪层,然后是头⾻,然后是硬脑膜,蛛⽹膜,最右边是只由软脑膜覆盖的⼤脑。
⼀旦我们把其他部分都剥离下来,我们留下了这个傻孩⼦:这个荒谬的东西是宇宙中最复杂的已知物体,重约三磅,神经⼯程师蒂姆·汉森(Tim Hanson)称之为“最具信息密度、结构化、⾃组织化的物质之⼀”。
所有这⼀切只有20⽡的功率(类似计算机的功率为2400万⽡特)。
这也是⿇省理⼯学院教授Polina Anikeeva 所说的“你可以⽤勺⼦舀出的软布丁”。
脑磁共振局部解剖与功能图谱
探讨环境因素(如生活方式、教育背景等)对脑功能的影响,以及 如何通过干预来改善脑功能表现。
THANKS
谢谢
总结词
描述听觉功能区的脑磁共振图像特点
详细描述
听觉功能区主要位于颞叶的初级听觉皮质,即耳蜗转接区。在脑磁共振图像中,这些区域通常呈现出高信号强度 ,特别是在颞横回。这些区域与声音的接收、分析和识别等听觉功能相关。
运动功能图谱
总结词
描述运动功能区的脑磁共振图像特点
详细描述
运动功能区主要位于额叶和顶叶的运动皮质,包括主运动皮层和次级运动皮层。在脑磁共振图像中, 这些区域通常呈现出高信号强度,特别是在前运动皮层和顶上小叶。这些区域与身体的自主运动、协 调和计划等运动功能相关。
大脑基底节区包括纹状体、丘脑和黑 质等结构,这些结构在运动控制中起 着核心作用。基底节区的损伤可能导 致运动障碍、协调困难和平衡问题。
小脑与脑干区
小脑与脑干区负责协调自主神经系统和维持基本生命功能, 对维持身体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小脑与脑干区包括小脑和脑干结构,这些结构对协调运动、 调节呼吸、心跳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至关重要。小脑损伤可 能导致运动协调障碍,脑干损伤可能导致呼吸、心跳等基本 生命功能的异常。
大脑白质区
大脑白质区是连接大脑不同区域神经元的纤维束,对信息传递和大脑功能整合具 有关键作用。
大脑白质区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这些纤维束连接着大脑的不同区域,负责传递 信息。白质区的完整性和健康状况对大脑功能的正常发挥至关重要,对认知、语 言、运动等功能产生影响。
大脑基底节区
大脑基底节区是运动控制和调节的重 要区域,对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运动 具有关键作用。
自闭症
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观察到自闭症患 者脑部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有助于诊 断和评估病情。
首次完整揭开动物神经系统的神秘面纱
首次完整揭开秀丽隐杆线虫完整神经图谱的首次揭示,不仅为连接组学增添光彩,也为研究多细胞复杂生物体发育及其他生物学过程提供了重要基础。
前沿UPFRONT而且神经细胞较少、体积较小、利于透射电子显微镜及遗传学手段研究的生物体。
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发现为布伦纳开展神经生物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秀丽隐杆线虫身体透明,神经系统构成简单,可以作为神经系统结构及其功能研究的模式生物。
成年线虫仅有1毫米的长度,由大约1000个细胞组成,其中,1/3的细胞为神经元(雌雄同体中有302个神经元,雄性个体中有385个神经元),这种潜在的优势为布伦纳建立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生物来研究多细胞复杂生物体的发育及其他生物学过程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
因秀丽隐杆线虫的神经元太小,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便,布伦纳研究团队将其神经元固定,制成极薄的横截面切片并在显微镜下对每个切片中可见的神经元进行精确分析。
随后,该团队将一个横截面切片中的神经元与另一个切片中的神经元连接在一起,在每个横截面切片之间手动绘制连接点并绘制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据统计约有5 000个)。
1986年,布伦纳发表了第一张秀丽隐杆线虫的神经系统图。
布伦纳的这一研究成果开创了连接组学的前身,并将秀丽隐杆线虫作为研究神经生物学的重要动物模型。
但是,这一研究成果称不上完美和全面。
首先,用肉眼逐一观察每个切片势必会有一定的局限和误差。
其次,布伦纳只揭露了雌雄同体这一种性别的秀丽隐杆线虫的神经连接模式,对于雄性的秀丽隐杆线虫的神经连接模式却未有报道。
因此,这项研究还不足以完全说明秀丽隐杆线虫的神经系统的运作方式。
不过,布伦纳的研究仍为开启连接组学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并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2012年,来自美国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斯科特•埃蒙斯(Scott Emmons)团队为上述研究填补了空缺。
该团队开发了一种能更加准确映射神经元的软件,解决了因肉眼观察带来的局限性和误差问题。
Nature:绘制出有史以来最为详细的人类大脑图谱
Nature:绘制出有史以来最为详细的人类大脑图谱--大航海时代已经过去好长时间了,但是至少还有一个领域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未被探索:人类大脑。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绘制出新的迄今为止最为详细的人类大脑皮层图谱,其中皮层是大脑的最外层,也是参与感官知觉、注意力以及截然不同的人类功能如语言、工具使用和抽象思维的主要结构。
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7月20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multi-modal parcellation of human cerebral cortex”。
对研究自闭症、精神分裂症、痴呆症和癫痫等大脑疾病的科学家们而言,这幅新图谱将一大福音。
科学家们将能够利用它理解患有这些疾病的病人的大脑与健康的成年人大脑之间的差异。
它也将加快揭示出健康大脑的工作机制和阐明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一种如此独特的物种。
研究人员使用了论文通信作者David Van Essen博士领导的一项为期5年投入几百万美元的研究---人类连接组计划(Human Connectome Project)---产生的数据和方法。
人类连接组计划利用一种强大的定制的MRI机器绘制出1200名年轻人的大脑图谱。
这项新的研究通过仔细地确定大脑不同区域的界限而能够更加准确地绘制出它们之间的连接而对人类连接组计划作了有力的补充。
这幅新的图谱基于物理差异(如皮层厚度)、功能差异(如哪些区域对语言刺激作出反应)和大脑区域连接上的差异,将左脑半球和右脑半球都划分为180个区域。
大脑绘图学并不只是注意到这里有“山”那里有“河”,这是因为大脑大部分区域从表面上看起来是一样的。
这幅图谱更像是一幅标注出州界的地图,而不只是展现出地形特征;从天空上看,最为重要的分界线不但是看不到的,而且看起来都是一样的。
Van Essen说,“大脑并不像是一台能够支持任何一种操作系统和运行任何软件的计算机。
神经图谱的绘制与分析
神经图谱的绘制与分析神经科学研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而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功能的理解是神经科学研究的基础,神经图谱便是理解神经元的结构的重要工具。
神经图谱的绘制与分析可以有效帮助神经科学家理解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功能,是神经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一、神经图谱的绘制神经图谱是通过对神经系统的结构进行采样、模拟和记录,构造成神经网络的结构图,它能够描述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及其功能。
神经图谱的构建过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采集神经元数据神经图谱的构建需要采集大量的神经元结构信息,包括神经元的形态、位置、连接等信息,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采集,如显微镜成像、电镜成像、荧光标记等。
2. 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采集到的神经元数据需要通过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进行清理、预处理和去噪。
处理后的数据可用于构建神经图谱模型,通常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进行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
3. 神经网络构建神经图谱的构建需要基于采集到的神经元数据进行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常用的方法包括基于物理建模的网络构建、基于数学模型的网络构建和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构建。
4. 神经图谱可视化构建完成的神经图谱需要进行可视化处理,通常采用图形界面的方式呈现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关系和拓扑结构,以方便研究者进行深入的神经元结构分析和功能研究。
二、神经图谱的分析神经图谱是神经科学研究中重要的工具之一,它能够帮助深入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
以下是神经图谱在分析方面的应用。
1. 模拟和分析神经网络神经图谱的构建能够模拟并分析神经元网络的结构和功能,以帮助神经科学家深入理解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机制。
2. 识别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神经图谱的构建和分析可以帮助神经科学家识别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结构和功能,进而深入探究神经元之间的关系和信息流量。
3. 研究神经元演化和发育通过神经图谱分析可得出神经元在演化和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从而有助于神经科学家深入研究神经元的生长和发育规律等问题。
人脑皮层神经电信号的信号提取与分析
人脑皮层神经电信号的信号提取与分析人脑皮层神经电信号是指一种通过电信号记录和分析人脑活动的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本质。
在神经科学研究和医学领域,人脑皮层神经电信号的信号提取与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人脑皮层神经电信号的提取方法,然后探讨如何分析这些信号以获取有用的信息。
提取人脑皮层神经电信号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电生理记录、脑电图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等。
其中,电生理记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在人脑皮层表面或头皮上放置电极来记录神经元的电活动。
这些电极会测量到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即当神经元兴奋时产生的电信号。
然后,这些电信号会经过放大和滤波处理,使得它们可以被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分析人脑皮层神经电信号的目标是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以揭示人脑的功能和结构。
在信号分析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步骤是对信号进行预处理。
这包括滤波、降噪和特征提取等步骤。
滤波可以去除信号中的噪声,并将感兴趣的频率范围突出显示。
降噪可以减少信号中的不相关成分,提高它们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特征提取是通过对信号进行数学分析,发现其中的模式和规律,从而获得有用的信息。
人脑皮层神经电信号的分析方法有很多种。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时频分析,它可以将信号在时间和频率上进行分解。
时频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脑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频率下的活动。
例如,人脑在执行认知任务时,会表现出特定的频率成分,这些成分可以通过时频分析来识别和量化。
另一种常见的分析方法是相干性分析。
相干性是评估两个信号之间相关性的指标。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脑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程度。
相干性分析可以揭示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为我们研究人脑网络提供重要线索。
同时,人脑皮层神经电信号的分析也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
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模型来识别和分类不同的神经信号模式。
这可以帮助我们自动化信号分析过程,并发现隐藏在复杂信号中的重要特征。
尽管人脑皮层神经电信号的信号提取与分析在神经科学和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脑电图(图谱)
• 闪光刺激:正常反应为节律同步化反应,图为12Hz闪光刺激诱发的光驱动反应,显示为双侧枕 部电极12Hz的低波幅正相尖波节律。
第三十二页,共64页。
第三部分
伪差
第三十三页,共64页。
• 伪差即脑电图中的非脑源性电活动,可严重 干扰EEG记录
• 在某些情况下,它与异常脑电活动非常相似, 可导致诊断错误,甚至使之难以辨认并无法 使用。
第四十六页,共64页。
• WEST综合症清醒描记,可见全图弥漫性出现中高波幅的不同步、不对称的慢波、尖波以及偶有尖慢波综合,提示高幅 失律。
第四十七页,共64页。
• West综合征(续前图):睡眠EEG描记,可见双侧性阵发出现高波幅不规则棘慢波综合,呈现爆发抑制。
第四十八页,共64页。
• L-G综合症:发作间歇期(清醒):波形紊乱,未见正常α节律,慢波大量。可见双侧性高波幅2次/秒 左右的棘慢波综合,中长程阵发出现
双侧性规则/不规则多棘波多棘慢——肌阵挛发作、肌阵挛癫痫
局灶性尖/棘波及尖/棘慢波综合——部分性(局灶性)癫痫
三相波——代谢性脑病,肝肾功能衰竭及缺氧等
周期性放电——病毒性脑炎、CJD等 中央中颞尖波双向尖波——罗兰多区癫痫 慢波睡眠中持续放电——ESES 局限于额颞区周期复合波——单纯疱疹脑炎 持续性电静息:脑死亡
示严重的弥散性脑功能异常
第二十二页,共64页。
异常脑电图对临床的提示
(一)异常脑电图的临床意义
单纯的边缘状态和轻度不正常脑电图临床意义不大中度不正常以上的脑电 异常有明确的临床意义。
(二)一些特征性的异常电活动,往往对相关的临床状态有所提示。 高度失律——婴儿痉挛症 双侧性慢棘慢波综合(1-2.5CPS)——Lennox-Gastaut 综合症 双侧性3CPS棘慢波综合——失神发作、失神癫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班级:生物科学2班
学号:41008054
姓名:王兵
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是由边缘叶的概念衍生而来的。
在大脑半球内侧面有一由扣带回、海马旁回及海马回钩等在大脑与间脑交接处的边缘连接成一体,故称边缘叶。
边缘系统所包括的大脑部位相当广泛,如梨状皮层、内嗅区、眶回、扣带回、胼胝体下回、海马回、脑岛、颞极、杏仁核群、隔区、视前区、下丘脑、海马以及乳头体都属于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的主要部分环绕大脑两半球内侧形成一个闭合的环,故此得名。
此外,中脑被盖部分的一些神经核团以及中央灰质也因和边缘系统的联系密切而被称为边缘中脑区。
边缘系统大致分为三个部分:1、颞叶内侧边缘系统结构, 包括海马结构、杏仁体、扣带回和嗅周皮质( 而嗅脑则指大脑半球中接受与整合嗅觉冲动的皮质部分,主要包括嗅球、嗅束、嗅三角、前穿质、杏仁体和海马旁回前部等);2、丘脑内侧核团,有内侧背核和前部核团;3、额叶的腹内侧部分,包括眶额皮质、前额叶内侧。
边缘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复杂,其中有4个传导束,即①穹窿:连接海马、隔区、下丘脑、丘脑以及中脑的往返纤维所组成的传导束;②髓纹:联系嗅皮层、隔区、缰核以及边缘中脑区的传导束;③终纹:连接杏仁核群与下丘脑的传导束;
④内侧前脑束:连接前脑边缘系统各部分和中脑边缘区的重要传导束。
边缘系统的大体位置图
边缘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调节内脏活动
刺激边缘系统的后眶回、扣带回、岛叶、颞极、梨状皮层、旁杏仁皮层、后海马皮层等部位,可以引起人及动物的呼吸、血管以及其他内脏反应。
刺激下丘脑不同部分所引起的内脏反应最为明显,在出现竖毛、瞳孔扩大的同时,血压急剧升高,心率加快以及出现饮水、摄食、排尿、排粪、流涎和呕吐等反应。
刺激眶回皮层,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变慢。
此外,边缘系统还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系统的所谓神经体液途径,影响下丘脑各种神经分泌,从而影响相应垂体激素的分泌,导致内脏功能活动的改变。
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感觉信息
在低等脊椎动物,大脑的海马结构能够接受各种感觉刺激的影响。
在高等哺乳动物,躯体、听觉以及视觉等感觉冲动能够传入海马;刺激边缘系统的下丘脑前区、扣带回等部位可以使痛阈升高;刺激杏仁核群能够使丘脑内膝状体的听觉信息受到阻抑。
三、影响或产生情绪
损伤猴、猫、狗等动物的杏仁前核、海马、视交叉前区、穹窿、嗅结节及隔区,可使动物出现“假怒”反应或“愤怒的行为”。
也有研究证明,如果只将扣带回损坏而不伤及大脑新皮层,常使动物的情绪反应减弱或不易出现。
发怒的阈值升高,出现一种“社会性的淡漠”或是“失却恐惧”的症状。
这时,动物对于平常必须躲避的有害刺激,表现得无动于衷。
切除猫的杏仁核之后,出现与情绪反应有关的性功能亢进、性反应增强。
切除猕猴的杏仁核,可使其行为在群居生活中由统治者的地位变为从属者的地位。
临床研究表明,损伤边缘系统较为广泛的区域之后,病人极易发怒,在社交场合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
这和利用动物所获得的实验结果也很相近。
临床病例表明,双侧下丘脑腹内侧核受到肿瘤侵犯之后,病人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
研究证明,用电流刺激猫的边缘中脑区,会引起怒叫和攻击等情绪反应。
位于滑车神经核平面的中脑外侧被盖区也被称之为怒叫中枢。
虽然边缘系统中许多部位的活动都能影响或产生情绪反应,但就整个系统而言,则难以定出某种情绪反应活动的中枢代表区的严格位置。
在大多数情况下,各种情绪代表区在边缘系统内部有广泛的重叠范围。
四、引起睡眠活动
边缘系统中的后眶回、副嗅皮层、视前区以及下丘脑前部是与睡眠活动有关的部位,这些部位曾被一些学者统称为基底前脑区。
用电流刺激这一脑区,动物出现睡眠反应。
在这一脑区以下水平作切割手术,可以消除大鼠的失眠。
临床观察证明,由于脑外科手术损伤基底前脑区的病人,也同样出现严重的失眠症状。
五、参与学习和记忆活动
很早以前,临床病例即证明,病员隔区损伤之后,便难以用概性的言语表达事物特征。
损伤杏仁核之后,病人的应变能力减弱。
海马与乳头体受到损伤,可以导致一种极为明显的记忆障碍,即过去经验保持的情况下,近期记忆丧失。
损毁双侧海马之后,虽然能使动物建立操作式条件反射,和形成对不同图形的鉴别反射活动,但要求训练的次数大大增加。
它们更难以建立以时间间隔作为条件刺激的反射活动,也无法培养条件性的延迟反射。
已经具有延迟反射活动的动物,如果切除其海马,延迟反射也不易出现,但是仍旧保存其他条件反射。
海马受损之后,动物对周围环境中新异刺激的朝向反应增强。
当新异刺激重复出现时,这种反应难以消退。
这说明动物的“记忆”能力有损伤。
但是对于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在海马损毁之后并不消失,这说明海马不是保存过去经验痕迹的部位。
很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各种刺激信息在海马留下暂时的痕迹,经过它的活动,刺激信息进入长时记忆。
从分子和细胞的水平,研究也证明海马结构参与记忆的形成。
实验证明,在学习过程中,动物的边缘系统中的一些部位核糖核酸的含量增高。
利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进一步证明,在鉴别亮度的条件反射活动过程中,海马的锥体细胞、扣带回神经元以及视区大脑皮层神经元内的尿嘧啶核苷酸明显增加,海马神经元的蛋白质合成率升高,细胞内核糖体数目也在训练过程中增加。
神经组织学的研究证明,在学习初期海马结构中突触的数量增加,突触后膜的致密度增大,乙酰胆碱的含量增高。
这些变化都说明海马结构神经元的活动增强,这对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形成可能都十分重要。
边缘系统中一些结构和功能的对应表
结构功能
杏仁体涉及指令刺激性的重要皮质刺激,例如关于报酬及恐惧,另外还有社交功能例如交配。
海马体是形成长期记忆的必要部分。
旁海马回以形成空间记忆为主,并为海马体的一部分。
扣带回调整心跳、血压,以及处理认知及注意力的自律功能。
穹隆把讯号由海马体传至乳头状体
下视丘经由激素的产生及释放,使自律神经系统变得规律。
影响及调整心跳、血压、饥饿、口渴、性刺激以及睡眠节率。
丘脑大脑皮质的“中转站”。
乳头状体对于记忆的形成甚为重要。
脑下垂体分泌荷尔蒙并调整体内平衡。
齿状回被认为是建设新记忆及调整快乐的因素。
嗅球负责嗅觉感觉的输入。
伏隔核负责报酬、快乐及上瘾的功能。
前额脑区底部对决策甚为必要。
边缘系统现在的研究方向
由于边缘系统的所属部分的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因而引起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等学科工作者们的重视。
重要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边缘系统中的神经递质以及多肽类化合物;边缘系统对于运动及行为的调节;边缘系统对于感觉功能的影响;边缘系统和学习及记忆功能。
研究工作细至在分子水平上阐明机制,大则在动物行为方面进行整体或群体的考察。
在研究方法上,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同时,不拘一格地将多种研究方法综合使用,因而在许多研究工作中,出现将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微电泳、放射自显影、荧光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内记录的电生理学方法以及条件反射或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相互配合使用的情况。
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更利于阐明这一系统的功能。
当前一般认为边缘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动物体的感觉、运动和内环境稳定等各种生理功能起调节作用。
损伤边缘系统的任何一部,并不导致机体某种基本功能的丧失,而仅对某些刺激的反应中有些因素调节失灵。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除了感觉、运动以及调节系统而外,增加边缘系统参与整合运动,可以使机体更易对复杂而多变的环境作出正确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