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阅读

研究性阅读


一.为什么要进行研究性阅读?
1.为改变语文“高耗低效”提供契机
早在1978年,吕叔湘就曾指出:“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的“咄咄怪事”。20多年过去了,情况居然没有得到改善。作为语文学科“主角”的阅读教学,在这里是难咎其职的,阅读教学效果不高的归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学生主动性在阅读中的失落,传统的“师道尊严”远没有在主流文化中退位,教学中,由教师统治着课堂,统治着学生。教学中,由教师主观指令,并千方百计地在每一个事先规定的详尽的细节上逼使学生就范。课堂里充满了无聊的情节分析,繁琐的提问应答和僵化的章法讲解,并且盛行不衰,难以摆脱,这种阅读课有悖于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2.改变学生的阅读现状
同学们常常抱怨:“老师不是强调多读吗?可是,我看了不少书,还是没长进”书当然股多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嘛,但一味求量不求质的多读,益处也不大,这好比进补,见补药就吃,见参汤就喝,反而有害,阅读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受阅读方式的影,研究性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效果给个有效的方法。
3.适应“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2000年1月“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全国10省市先期实验。最近,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2002年9月1日,全国各省市高中使用《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研究性学习”每周3课时,全年288课时年。
经过二年的探索,研究性学习在一些地方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也明显存在着不足,究其原因,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却不懂得去伪存真,很难在众多的信息中迅速地搜索到有效信息。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之一即学会阅读、学会研究性阅读。
4.营造“阅读社会”,适应“知识经济”需求
“阅读社会”这一新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0年第16届大会上确定的,它与中华传统的“书香社会”一词相吻合,其意是指全社会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江泽民1998年12月22日视察北京图书馆时指出: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知识。我们要在社会倡导人们多读书,大兴勤奋学习之风。
美国也提出“不让一个孩子落伍”的“阅读无假期”行动计划。
可见阅读已成为全世界追求的目标,但阅读并不是随意拿几本书来看一看就能解决问题的。往往有些人读书是漫无目标的在读物中苦苦挣扎,根本抓不

住书中的“信息”;有的人迷失在字里行间无所适应;有的人对白纸黑字一概深信不疑,被书中的观点所左右;有的人读的书很多,自己没有任何收获。
写到这里,我要说之所以出现以上种种情况,原因之一是没学会读书,没学会有效读书,没学会研究性阅读。
研究性阅读这么重要,前面讲了那么多,那么什么叫研究性阅读?
二、定义
研究性阅读,是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带着一定的研究课题或问题,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作研究性质的真实阅读,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特定的成果,并在成果构建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的学习形式。
咋一听这一定义,又是研究又是成果的,有的同学认为这不是太难了吗,我说不难。
我们学校就有不少同学尝试过研究性阅读,并出了点实实在在的成果。都有谁呀?有刘单于、王瑞笠、朱胜、李晓夏等,就拿高二(5)班的刘单于来说吧,她曾经在阶梯教室宣读过她的论文《从沁芳溪解读《红楼梦》》、《关于黛玉自沉状况的推测》(不知你们听过没有),在第二篇文章中,她认为刘鄂续写的后四十回中的“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阁成大礼”虽感人肺腑,令人心碎肠断,可仔细推敲起来却发现有很多漏洞。她的结论是黛玉应投水而死。请听她的描写:“却说黛玉思忖近日紫娟脸色,想着‘药经灵兔捣,人向广寒奔。’回想《葬花吟》,‘侬今葬化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想起宝玉的‘变成大王八,给你驮一辈子碑去。’冷月葬化魂,黛玉强撑着身子站了起来,坠下去了。水做的黛玉与水融为一体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