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四课《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原文及译文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原文和译文1、【原文】庄暴见孟子,(1)曰:“暴见于王,(2)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曰:“好乐何如?”(2)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4)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5)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3)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1)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
今王鼓乐千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8)举疾首蹩领而相告曰:(9)‘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10)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今王田猎于此,(11)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鹿之美,(12)举疾首蹙 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国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注释】(1)庄暴:齐国大臣。
(2)见于王:被齐王召见或朝见齐王。
(3)好乐何如:这句话也是庄暴所说的。
(4)庶几:差不多。
(5)变乎色:改变了脸色。
(6)直:不过、仅仅。
(7)独乐乐:独自一人娱乐的快乐。
前一个“乐”作动词用(音yào 药),以下几句类似的句子同。
(8)管龠(yuè月):管,笙;龠,萧。
(9)举:皆、都。
疾首蹙额(cùè促遏):优愁的样子,赵注云:“疾首,头痛也;蹙额,愁貌。
”王夫之《四书稗疏》云:“疾首者蓬头不理,低垂丧气,若病之容耳。
” 就是鼻梁,蹩额即皱起鼻梁来。
(10)极:朱熹《集注》云:“穷也。
先秦诸子选读2.4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学案带答案
二.4《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学案一、结合课下注释,排除阅读障碍。
4.1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被)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大概)庶几(差不多)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脸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只是……罢了)。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曰:“独乐(v欣赏音乐)乐(快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
今(假如)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音+义:yuè两种乐器)之音,举(皆、都)疾首(头疼)蹙頞(皱眉音+义:c ùè鼻梁)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今王田猎(狩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军旗)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4.2孟子见梁惠王。
王立于沼上,顾(环视)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以……为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即使)有此,不乐也。
《诗云》:‘经始灵台,经(测量)之营(度量)之。
庶民攻(制造)之,不日(几天)成之。
经始勿亟(着急),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音+义:yōu母鹿)攸yōu伏,麀鹿濯濯(zhuó肥泽的样子),白鸟鹤鹤(洁白而有光泽的样子)。
王在灵沼,於(wū表示叹美)牣(rèn满)鱼跃。
孟子选读《第4课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创新课件
孟子曰: “王 之好乐甚, 则 齐 国 其 孟子说:“齐王很喜欢音乐,那么,齐国也许治理得
庶几乎!” 之:用在主谓之间。则:那么。其:表揣测 差不多了!”语气的副词,大概、也许。庶几:差不多。
他日, 见 于 王 曰: “王 尝 有一天,孟子被齐王召见,对齐王说:“大王曾经告诉庄暴
庶几乎! 今 之 乐 由 古 之 乐 也。”由:通“犹”, 差不多了!现在的音乐就像古代的音乐。”如同,好像。
曰: “可 得 闻 与?” 闻:“闻”后省略了宾 齐王说:“能让我听听这个道理吗?”语,即代词“之”,“之”
代这个道理。 与:通“欤”。
曰: “独 乐 乐, 与 人 (孟子)说:“独自一人欣赏音乐的快乐,和跟别人一起欣赏
于:向。述:讲述,汇报。所职:履
无非事
行职守的情况;职,名词作动词。 (巡游和述职)没有不和政事
者。 春 省 耕 而 补 不 足, 秋 相关联的。春天视察耕种情况对缺粮的百姓给予补助,秋天
省 敛 而 助 不 给。 无非事者:没有 视察收获的情况,对歉收的百姓给予救济。不是国家大事的。
省( xǐnɡ):视察。敛(liǎn):收 夏 谚 曰: “吾 王 不 游, 集、征收。不给(jǐ):不足。 夏朝的谚语说:“我们的君王不巡游,
民 同 乐也。 今 王与百姓 同 乐, 则王矣。” 百姓一起快乐啊。假若大王跟百姓一同快乐,就能称王了。”
王(wànɡ):名词 作动词,称王。
孟子见梁惠王。 王 立于沼上, 顾 鸿 (2)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曲池边上,环视着鸿
雁麋鹿,曰: “贤 者 亦 乐 此 乎”? 雁麋鹿,说:“有才德的人也把这些东西当作是一种快乐吗?”
古诗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翻译赏析
古诗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翻译赏析文言文《乐以天下忧以天下》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前言】《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出自《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下》。
从“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与民同乐同忧”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需要强烈的使命感和自我牺牲精神。
【原文】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邪。
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
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
睊睊胥谗,民乃作慝。
方命虐民,饮食若流。
流连荒亡,为诸侯忧。
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
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
惟君所行也。
’景公悦,大戒于国,出舍于郊。
于是始兴发补不足。
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征招》、《角招》是也。
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注释】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②非:动词,认为非,即非难,埋怨。
③非:不对,错误。
④齐景公:春秋时代齐国国君,公元前547年至前490年在位。
⑤晏子:春秋时齐国贤相,名婴,《晏子春秋》一书记载了他的事迹和学说。
⑥转附、朝舞:均为山名⑦琅邪:山名,在今山东省诸城东南。
⑧豫:义同“游”。
⑨睊睊:因愤恨侧目而视的样子;⑩胥:皆,都;谗:毁谤,说坏话。
慝:恶。
⑾方命:违反命令。
方,反,违反。
⑿大戒:充分的准备。
⒀大师:读为“太师”,古代的乐官。
⒁《征招》、《角招》:与角是古代五音(宫、商、角、征、羽)中的两个,招同“韶”,乐曲名。
先秦诸子选读《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翻译-译文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
“晏子回答说:‘问得好呀!天子到诸侯国家去叫做巡狩。巡狩就是巡视各诸侯所守疆土的意思。诸侯去朝见天子叫述职。述职就是报告在他职责内的工作的意 思。没有不和工作有关系的。春天里巡视耕种情况,对粮食不够吃的给予补助;秋天里巡视收获情况,对歉收的给予补助。夏朝的谚语说:“我王不出来游历,我怎 么能得到休息?我王不出来巡视,我怎么能得到赏赐?一游历一巡视,足以作为诸侯的法度。”现在可不是这样了,国君一出游就兴师动众,索取粮食。饥饿的人得 不到粮食补助,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大家侧目而视,怨声载道,违法乱记的事情也就做出来了。这种出游违背天意,虐待百姓,大吃大喝如同流水一样浪费。真是 流连荒亡,连诸侯们都为此而忧虑。什么叫流连荒亡呢?从上游向下游的游玩乐而忘返叫做流;从下游向上游的游玩乐而忘返叫做连;打猎不知厌倦叫做荒;嗜酒不 加节制叫做亡。古代圣贤君王既无流连的享乐,也无荒亡的行为。至于大王您的行为,只有您自己选择了。’
曰:“独乐乐,(1)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千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8)举疾首蹩领而相告曰:(9)‘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10)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11)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鹿之美,(12)举疾首蹙??而 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 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 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国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孟子全文注释译文
孟子全文注释译文孟子全文注释译文《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下面小编收集了有关孟子全文注释译文,供大家参考。
《孟子》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
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
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
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
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
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
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
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
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
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
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
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
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
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五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原文与译文
《xx之乐,忧民之忧》原文和译文1、【原文】庄暴见孟子,(1)曰:“暴见于王,(2)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曰:“好乐何如?”(2)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4)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5)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3)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1)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
今王鼓乐千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8)举疾首蹩领而相告曰:(9)‘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10)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今王田猎于此,(11)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鹿之美,(12)举疾首蹙 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国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注释】(1)庄暴:齐国大臣。
(2)见于王:被齐王召见或朝见齐王。
(3)好乐何如:这句话也是庄暴所说的。
(4)庶几:差不多。
(5)变乎色:改变了脸色。
(6)直:不过、仅仅。
(7)独乐乐:独自一人娱乐的快乐。
前一个“乐”作动词用(音yào药),以下几句类似的句子同。
(8)管龠(yuè月):管,笙;龠,萧。
(9)举:皆、都。
疾首蹙额(cùè促遏):优愁的样子,赵注云:“疾首,头痛也;蹙额,愁貌。
”王夫之《四书稗疏》云:“疾首者蓬头不理,低垂丧气,若病之容耳。
” 是鼻梁,蹩额即皱起鼻梁来。
(10)极:朱熹《集注》云:“穷也。
”(11)田猎:在野外打猎。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孟子》选读-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其实与民同乐的思想对各级领导人来说都很 重要,比如说,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人,是一心想 中饱私囊,捞它一把,还是想致力于改善广大职 工的福利,走大家共同富裕的道路,这的确是一 块试金石。而实际情况是,往往那些只顾自己, 不惜铤而走险的人,虽然也可能在短时间内满足 自己的欲望,真的捞上了一把。但是,欲壑难填, 其最终结果多半是以身试法,并不能获得真正的 快乐。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 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 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能田猎也?’ 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假如大王在这奏乐,百姓们听到大王鸣钟击鼓、吹 箫奏笛的音声,都眉开眼笑地相互告诉说:‘我们 大王大概没有疾病吧,要不怎么能奏乐呢,’假如 大王在围猎,百姓们听到大 王车马的声音,见到 旗帜的华丽,都眉开眼笑地相互告诉说:‘我们大 王大概没有疾病吧,要不怎么能围猎呢?’这没有 别的原因,是由于和民众一起娱乐的缘故。 倘若 大王与百姓一起娱乐,那么就会受到天下人的拥 戴!”
2、请结合历史和现实谈谈你对“贤者而后 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的理解。
从历史的情况看,夏桀王固然没有好下场,后世的 殷纣王造酒池肉林,秦始皇建阿房宫,隋炀帝修迷 楼,慈禧太后建颐和园等,大兴土木,原本都是为了
享受快乐,但由于贪婪残暴,不顾人民死活,结果是 民怨鼎沸,几乎没有一个有好结局,也没有一个享受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 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 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 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孟子〉选读》之〈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孟子〉选读》之〈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一)自主学习:1、为下列字注音。
(1)王语暴(yù) (2)庶几(shùjǐ) (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lè)(4)直好世俗之乐(zhǐ))(5)举首蹙頞(cùè)(6)羽旄之美(máo) (7)放于琅琊(fǎng yá) (8)秋省敛而助不给(xǐng jǐ)(9)睊睊( juàn) (10)慝(tè)(11)徵招(zhǐsháo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①王语暴以好乐(语:告诉。
好:喜欢,爱好。
)②王变乎色曰(色:脸色。
)③今王鼓乐于此(今:假如,如果。
)④经之营之(经、营:都有测量、度量的意思。
)⑤庶民攻之(攻:制造。
)⑥遵海而南(遵:沿着。
)⑦秋省敛而助不给(省:视察。
给:不足。
)⑧为诸侯度(度:法度,准则。
)⑨民乃作慝(慝:邪恶。
)⑩师行而粮食(师:众人。
)⑾人不得,则非其上(非:责怪,非难。
)3、找出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①今之乐由古之乐(“由”通“犹”,如同。
)②可得闻与(“与”通“欤”,语气词。
)③直好世俗之乐耳(“直”通“只”,只是。
)④时日害丧(“害”通“曷”,何。
)⑤予及女偕亡(“女”通“汝”,你。
)4、归纳词类活用现象。
①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乐:名词活用为动词,娱乐。
)②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少、众: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少数人、多数人)③今王鼓乐于此(鼓:演奏。
)④吾王庶几无疾病与(疾病:名词活用为动词,患病、得疾病。
)⑤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
)⑥庶民子来(子:名词作状语,像儿子一样。
)⑦而民欢乐之(欢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欢乐。
)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忧: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欢乐,以……为忧愁。
)⑨出舍于郊(舍:名词活用为动词,居住。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孟子 (2)
提出与民同乐的主张
继之庄暴,提出话题 齐王变色,话不投机
奉承齐王,借题发挥
齐王有兴,情绪好转 浓化谈资,步步诱导 齐王就范,落入圈套
问题探讨
4、孟子描绘了人民个个“疾首蹙頞”“父子 不相见,兄弟妻子 离散”的悲惨图景和人 人都“欣欣然有喜色”,祝福国君身体健康 的太平景象这两幅画面,其作用是什么?
问题探讨
2、齐宣王“变乎色”说明什么? 齐王变了脸色,并称自己喜好的不是先王之 乐,只是世俗之乐。齐王变了脸色,固然是“惭 其好之不正”(朱熹《孟子集注》),为自己不喜 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但他也知道 孟子是主张先王之乐反对世俗之乐的,他正面承 认自己爱好世俗之乐,也就把自己和孟子的立场 对立起来了。这时的谈话气氛并不融洽。
王语暴以好乐 yù 庶几 shùjī
有诸 zhū lè má o 独乐乐 yuèlè i lè 臣请为王言乐 wè 疾首蹙頞 cù’è ng 则王矣 wà
孰乐
管籥之音 yuè
羽旄
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找出第一则短文的中心句或能体现孟子思 想的关键短语 2、简单分析本则所表现的思想
与人乐乐 与众乐乐 与民同乐 与百姓同乐
欣赏。后一个“乐” 指快乐。娱乐的快乐
他日,见于王曰: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有诸?”王变色,曰: “寡王非以好先王之乐 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 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 由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过了些时候,孟子进见 齐王说:“王曾经把自 己喜欢音乐告诉庄暴, 有这件事吗?”齐王变 了脸色,说:“寡人不 能喜欢古代圣帝明王的 音乐,只不过喜欢世俗 的音乐罢了。”孟子说: “如果王非常喜欢音乐, 那么齐国就会很不错了! 现在的音乐跟古代的音 乐是一样的。”齐王说: “这道理可以说给我听 听吗?”
《孟子》名句赏析
《孟子》名句赏析《孟子》名句赏析《孟子》为记述孟子思想的著作,完成于战国中后期。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孟子》名句赏析,欢迎阅读。
《孟子》名句赏析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解释】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抚别人的孩子。
【赏析】敬爱自己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人之常情。
如果能从这一点出发,对待别人的老人或孩子,像对待自己的老人和孩子一样,那么,我们就将自己的爱施与了社会,也迈出了成为道德高尚的人的第一步。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解释】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
乐,同天下人一起乐,忧,同天下人一起忧,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的,是从来不会有的。
【赏析】老百姓是最懂得感恩的,执政者的每一个善举,都会得到老百姓的衷心拥护。
正如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主题歌所言:“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是那老百姓。
”推而言之,我们只有设身处地的为别人考虑,别人才会我们考虑。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也使我们想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过,从“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与民同乐同忧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确注入了更为强烈的使命感和自我牺牲精神,而且,也更具有一种浓厚的悲剧意识。
所以,它能更为激动人心地为人们所传诵。
3、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解释】我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赏析】浩然之气,至大至刚,是布满正义、布满仁义道德的正气、骨气。
它是由积累正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就能得到,是一种内心下的正义所支配的勇气。
这浩然之气,养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养在岳飞的《满江红》里,养在文天祥的《正气歌》里,养在于谦的《石灰吟》里,养出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原文及译文
《xxxx,忧民之忧》原文和译文1、【原文】庄暴见孟子,(1)曰:“暴见于王,(2)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曰:“好乐何如?”(2)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4)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5)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3)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1)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
今王鼓乐千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8)举疾首蹩领而相告曰:(9)‘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10)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今王田猎于此,(11)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鹿之美,(12)举疾首蹙 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国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注释】(1)庄暴:齐国大臣。
(2)见于王:被齐王召见或朝见齐王。
(3)好乐何如:这句话也是庄暴所说的。
(4)庶几:差不多。
(5)变乎色:改变了脸色。
(6)直:不过、仅仅。
(7)独乐乐:独自一人娱乐的快乐。
前一个“乐”作动词用(音yào药),以下几句类似的句子同。
(8)管龠(yuè月):管,笙;龠,萧。
(9)举:皆、都。
疾首蹙额(cùè促遏):优愁的样子,赵注云:“疾首,头痛也;蹙额,愁貌。
”王夫之《四书稗疏》云:“疾首者蓬头不理,低垂丧气,若病之容耳。
” 就是鼻梁,蹩额即皱起鼻梁来。
(10)极:朱熹《集注》云:“穷也。
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翻译
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翻译庄暴来见孟子,说:“我被齐王召见,齐王告诉我,他喜爱音乐,我没有话回答他。
”庄暴问道:“喜爱音乐怎么样?”孟子说:“(如果)齐王非常喜爱音乐,齐国恐怕就有希望了!”后来的某一天,孟子被齐王接见,问(齐王)道:“大王曾对庄暴说喜爱音乐,有这回事吗?”齐王(不好意思地)变了脸色,说:“我不是喜爱古代先王的音乐,只是喜爱世俗的音乐罢了。
”孟子说:“大王非常喜爱音乐,齐国恐怕就有希望了!现在的音乐如同古代的音乐。
”齐王说:“可以把道理讲给我听听吗?”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与别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哪一种更快乐?”齐王说:“不如同别人一起欣赏快乐。
”孟子问:“同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同很多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哪一种更快乐?”齐王说:“不如同很多人一起欣赏快乐。
”(孟子说:)“请让我为大王谈谈音乐。
假设现在大王在这里奏乐,百姓听了大王钟鼓的声音,箫笛的曲调,全都头脑作痛,眉头紧皱,互相议论说:‘我们君王喜爱音乐,为什么使我们痛苦到这样的极点?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妻儿离散。
’假设现在大王在这里打猎,百姓听到大王车马的声音,看到旗帜的华美,全都头脑作痛,眉头紧皱,互相议论说:‘我们君王喜欢打猎,为什么使我们痛苦到这样的极点?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妻儿离散。
’这没有别的原因,是不和百姓共同快乐的缘故。
“假设现在大王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钟鼓的声音,箫笛的曲调,都欢欣鼓舞,喜形于色,互相议论说:‘我们君王大概没什么病吧,不然怎么能奏乐呢?’假设现在大王在这里打猎,百姓听到君王车马的声音,看到旗帜的华美,都欢欣鼓舞,喜形于色,互相议论说:‘我们君王大概没什么病吧,不然怎么能打猎呢?’这没有别的原因,是和百姓共同快乐的缘故。
如果大王能和百姓共同快乐,那就能称王于天下了。
”2.孟子谒见梁惠王。
惠王站在池塘边上,一面观赏着鸿雁麋鹿,一面问道:“贤人对此也感受到快乐吗?”孟子答道:“只有贤人才能感受到这种快乐,不贤的人纵然拥有珍禽异兽,也不会(真正感受到)快乐的。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原文及解释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原文及解释名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摘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解释:执政者如果以顺应民众的快乐为快乐,民众就会为执政者的快乐而快乐;如果把民众的忧苦当做自己的忧苦,民众也会为执政者的忧苦而忧苦。
赏析:孟子主张,治理国家的统治者应该“与民同乐”,要求统治者推己及人,施恩于民,关心苍生疾苦,达到此般境界,才能实现仁政的最高理想。
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原文: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
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
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
睊睊胥谗,民乃作慝。
方命虐民,饮食若流。
流连荒亡,为诸侯忧。
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
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
惟君所行也。
’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
于是始兴发补不足。
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
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孟子 (6)
•《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史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 鹤鹤。王在灵沼,於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 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 鱼 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 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 哉?‛ 《诗经》说:‘开始规划造灵台,仔细营造巧安排。天下百姓都来 干,几 天建成速度快。建台本来不着急,百姓起劲自动来,国王游 览灵园中,母鹿伏在深草丛。母鹿肥大毛色润,白鸟洁净羽毛丰。 国王游览到灵沼,满池鱼儿欢跳跃。’ 周文王虽然用了老百姓的劳 力来修建高台深池,可是老百姓非常高兴,把 那个台叫做‘灵台’, 把那个池叫做‘灵沼’,以那里面有麋鹿鱼鳖等珍禽异兽为快乐。 古代的君王与民同乐,所以能真正快乐。相反,《汤誓》说:‘你 这太阳 啊,什麽时候毁灭呢?我宁肯与你一起毁灭!’老百姓恨不 得与你同归于尽,即使你有高太深池、珍禽异兽,难道能独自享受 快乐吗?‛
艮岳与宋徽宗
‚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胜,于斯尽矣!‛ 而徽宗自己作的记中,结语说:‚四面周匝,徘徊而仰 顾,若在重山大壑,深谷幽岩之底,不知京邑空旷,坦荡而 平夷也。又不知郛郭寰会,纷萃而填委也。真天造地设,神 谋化力,非人所能为者,此举其梗概焉。‛一副志得意满的 样子,比起梁惠王那一句‚贤者亦乐此乎‛来,更神气得多 了。 可是我们再把他被掳以后,押解到女真去的时候,在 中途驿馆题的一首诗:‚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和他的《艮岳记》放在 一起,对照咀嚼一下,真要感慨万千了。这又是孟子所说 ‚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的照会。
经史勿亟
jí
王在灵囿
yòu zhuó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参考译文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参考译文1齐国大臣庄暴来见孟子说:“我庄暴被王召见,王告诉我说他喜欢音乐,我庄暴没有话回答(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接着问:“喜欢音乐怎么样呢?”孟子说:“如果王非常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就会很不错了!”过了些时候,孟子进见齐王说:“王曾经把自己喜欢音乐告诉庄暴,有这件事吗?”齐王变了脸色,说:“寡人不能喜欢古代圣帝明王的音乐,只不过喜欢世俗的音乐罢了。
”孟子说:“如果王非常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就会很不错了!现在的音乐跟古代的音乐是一样的。
”齐王说:“这道理可以说给我听听吗?”孟子说:“独自娱乐的快乐,和人一起娱乐的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王说:“不如跟众人一起娱乐。
”孟子说:“跟少数人娱乐的快乐,跟多数人一起娱乐的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王说:“不如跟多数人一起娱乐。
”孟子说:“请让我给王谈谈娱乐的道理:假使王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了王这里鸣钟击鼓的声音,听到了王这里吹箫奏笛的声音,都头痛皱眉头并且互相告诉说:‘我们王喜欢奏乐,为什么使我们到了这种最痛苦的地步呢?父子不能见面,兄弟妻子东逃西散。
’假如王在这里狩猎,百姓听到王这里车马的声音,见到王这里军旗仪仗的美丽,都头痛皱眉头并且互相告诉说:‘我们王喜欢打猎,为什么使我们到了这种最痛苦的地步呢?父子不能见面,兄弟妻子东逃西散。
’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王不跟百姓同乐(所谓同乐,即王以百姓之乐为乐,百姓以王之乐为乐)。
假如王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了王这里鸣钟击鼓的声音,听到了王这里吹箫奏笛的声音,都眉开眼笑地互相告诉说:‘我们王或许没病没灾的吧,要不怎么能热热闹闹地演奏音乐呢?’假如王在这里狩猎,百姓听到王这里车马的声音,见到王这里军旗仪仗的美丽,都眉开眼笑地互相告诉说:‘我们王或许没病没灾的吧,要不怎么能打猎呢?’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王跟百姓同乐。
如果王跟百姓同乐,那么就能成就王业了。
”2孟子进见梁惠王。
梁惠王站在曲池边,环视着鸿雁麋鹿,说:“有才有德的人也以此为乐吗?”孟子回答说:“只有有才有德的人才能够以此为乐,无才无德的人即便有这些也不能乐。
《孟子》中有关仁政的句子
《孟子》中有关仁政的句子1.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就好比一场比赛,人民是最重要的选手,国家是其次的赛道,而君主只是个裁判呀!想想看,如果不重视选手,这比赛还怎么精彩呢?比如在治理国家时,要是不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那国家怎么能繁荣昌盛呢?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就像传递温暖的火炬呀,你关爱自己家的老人,然后也能关爱别人家的老人;你爱护自己家的小孩,也能爱护别人家的小孩。
比如说,我们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这就是把这种仁爱传递出去了嘛!3.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这多像朋友间的互动呀!当领导者为百姓的快乐而快乐,百姓也会为他的快乐而快乐;当领导者为百姓的忧愁而忧愁,百姓也会为他的忧愁而忧愁。
历史上那些受百姓爱戴的君主不就是这样嘛!4.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这简直就像磁铁吸引铁屑一样明显嘛!一个施行仁政的人,就会有很多人来帮助他;而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啦!比如那些暴君,最后不都众叛亲离了吗?5.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咱们可以把它看成一场拔河比赛呀,天气好可能有点优势,但好的地势更重要,可最关键的还是大家齐心协力呀!在国家治理中,人和不就是仁政带来的效果嘛!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这就好像建房子要有图纸一样嘛!没有规矩,怎么能做出好的事情呢?比如一个国家要是没有合理的制度和法律,那不是乱套了吗?7.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就好比人在不同阶段的选择呀!当自己还不够强大时,就先把自己照顾好;等有能力了,就要去帮助更多的人。
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人物,不都是这么做的吗?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多像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醒啊!人在忧患中能成长,在安逸中就会堕落。
一个国家要是没有危机意识,只知道享乐,那不是离灭亡不远了吗?我觉得《孟子》中关于仁政的这些句子真的太有智慧和价值了,它们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明白该如何更好地生活和治理国家啊!。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
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
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
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范仲淹幼年丧父,生活贫苦,却刻苦读书,少有大志。
据《宋史》记载,他从小就立下“不能利泽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
欧阳修给他写的墓碑文也说:“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可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范仲淹自幼的心语,而藉《岳阳楼记》一文广为人知。
“先忧后乐”的思想,究其渊源,即是儒家的仁爱思想。
孟子就曾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范仲淹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
为此,就要不为外物所动,不论是自然界的阴晴明暗,还是社会环境的顺利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
范仲淹的从政生涯,始终践行了这一信念。
例如,天圣七年(1029),30岁的范仲淹还在没有资格进谏的小小秘书阁校理任上,就上书谏止皇帝宋仁宗率百官为章献太后朝拜上寿;第二年又直接上书请章献太后还政退位——那时章献太后正垂帘听政,权倾朝野,满朝文武,“无敢言者”。
范仲淹因此被贬离京,三年后才回来。
又如,景祐三年(1036),范仲淹向宋仁宗进《百官图》,指斥宰相吕夷简结党营私,任用谗佞,反被诬为“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又遭贬斥,连为他鸣不平的欧阳修等人也被贬放。
孟子中的座右铭
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
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
心,人皆有之。
(孟子)
3.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孟子
4.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
子·离娄下》
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6.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孟子》
7.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孟子尽心上》
8.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孟子《孟子·告子上》
9.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
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10.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孟子》
11.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
12.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孟子
1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公孙丑上》
14.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孟子·尽心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 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 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 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孟子说,“如果大王非常喜好音乐,那齐国恐 怕就差不多了!现在的音乐与古代的音乐差不 多。”宣王说:“能让我知道是什么道理吗?孟 子说:“独自一人欣赏音乐快乐,与和他人一起 欣赏音乐快乐,哪个更快乐?”宣王说:“不如 与他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孟子说:“和少数 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与和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 快乐,哪个更快乐? 宣王说:“不如与多数人 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
课文结构分析理解
中心句: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第一层:借回答齐宣王问题,提出 论题
第二层:借景公和晏子的对话,来 讲解君民相乐的道理。
本段总结:孟子借景公和晏子对话 阐明君子应“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的道理。
这三则材料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与民同乐
这三则材料写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
对比
请结合文章说一说对比手法的好处? 采用对比手法可使“乐以天下,忧
领悟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学习 其关注民生疾苦的情怀。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第一则
自主学习
生字认读
王语暴以好乐 yù 庶几 shùjī
有诸 zhū
独乐乐 yuèlè
孰乐 lè
臣请为王言乐 Wèi lè
管籥之音 yuè 疾首蹙頞 cù è
羽旄 máo
则王矣 wàng
问题归纳
独乐乐,与人乐乐 名词作动词,欣赏音乐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 形容词作名词,少数
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 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 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 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徴 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 好君也。”
顺流而下忘记返回叫做流;逆流而上忘记返回叫 做连;追赶野兽不知道满足或节制叫做荒;喜欢 喝酒不知道满足或节制叫做亡。古代圣贤君王既 无流连的享乐,也无荒亡的行为。至于大王您的 行为,只有您自己选择了。’齐景公听了晏子的 话非常高兴,在国都内大力做准备,然后出去驻 扎在都成之郊。于是开始开仓取粮赈济贫困的人。 又召集乐官说:‘给我创作一些君臣同乐的乐 曲!’这就是《徴招》、《角招》。其中的歌词 说:‘喜欢国君有什么过错呢?’‘畜君’,就 是喜爱国君的意思。”
问题归纳
3.分类列举本文出现的文言句式。
①宾语前置句: 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之观也 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 ②介词短语后置(状语后置)句: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吾欲观于转附、朝儛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 “ 贤者亦有此乐 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 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人,多数人 今王鼓乐于此 名词作动词,弹奏、敲出
则王矣 名词作动词,成就王业,取得天下
合作探究
辨析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把它们译 成现代汉语。
1. 暴见于王, 我被齐王召见,(被动句,“于”表示被动。)
2. 王语暴以好乐, 齐王把(他)爱好音乐的事告诉我,(状语后置)
3. 何以能鼓乐也? 凭什么(为什么)能奏乐呢?(宾语前置)
子论辩术的高明。
问题探讨
2、齐宣王“变乎色”说明什么?
齐王变了脸色,是因为喜好的不是 先王之乐,只是世俗之乐。 他知道孟 子是主张先王之乐反对世俗之乐的, 他尊敬孟子,担心孟子说自己喜欢俗 乐,而荒于国事。
问题探讨
3、孟子描绘了人民个个“疾首蹙頞”“父子 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悲惨图景和人人 都“欣欣然有喜色”,祝福国君身体健康的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 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 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 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 頞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 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水到渠成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可王天下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第三则
自主学习
放于琅琊 fǎng yá 秋省敛而助不给 xǐng jǐ 睊睊 juàn 慝 tè 徵招 zhǐ sháo
问题归纳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遵海而南
(遵:沿着。)
②秋省敛而助不给:(省:视察。不给:不足。)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 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 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 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
“ 从前齐景公问晏子说:‘我想到转附、朝
儛两座山去游览,然后沿着海岸向南行,直至 琅邪。我该怎样做才能够和古代圣贤君王的巡 游相比呢?’晏子回答说:‘问得好呀!天子 到诸侯国家去叫做巡狩。巡狩就是巡视各诸侯 所守疆土的意思。诸侯去朝见天子叫述职。述 职就是向天子陈述自己履行职守的情况。这些 活动没有不是国家大事的,没有不和政事有关 的。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学习目标】 1、学习第一则选文和第三则选文的思想 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2、把握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 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学习重点】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的 文言句式。 2、学习对比手法在说理中的作用。 【学习难点】
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 “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 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 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 命虐民, 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 春天视察耕种的情况,见百姓缺粮就补助他们; 秋天视察收获的情况,见百姓歉收就救济他们。 夏朝的谚语说:“我们的王不巡游,我们如何能 够休息?我们的王不游乐,我们如何能够得到救 助?一巡游一游乐,都可以成为诸侯的榜样。” 现在可不是这样了。国君一出游就兴师动众,征 集粮食。饥饿的人得不到粮食补助,劳苦的人得 不到休息。百姓侧目而视,都批评埋怨,于是他 们就为非作歹了。(这种出游)违背王应当遵循 的政教残害百姓,大吃大喝如同水流一样(没有 穷尽)。真是流连荒亡,成为诸侯所担忧的。
③为诸侯度( 度:法度,准则。)
④民乃作慝 ( 慝:邪恶。)
⑤师行而粮食( 师:众人。)
⑥人不得,则非其上( 非:责怪,非难。)
问题归纳
2.归纳词类活用现象。
①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 忧。
(乐、忧: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欢乐, 以……为忧愁。)
②出舍于郊
(舍:名词活用为动词,居住。)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 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 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能田猎也?’ 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假如大王在这奏乐,百姓们听到大王鸣钟击 鼓、吹箫奏笛的声音,都眉开眼笑地相互告诉说: ‘我们大王或许没病没灾吧,要不怎么能奏乐 呢?’假如大王在这里围猎,百姓们听到大王车 马的声音,见到旗帜的华丽,都眉开眼笑地相互 告诉说:‘我们大王或许没病没灾吧,要不怎么 能围猎呢?’这没有别的原因,是和民众一起娱 乐的缘故。 倘若大王与百姓一起娱乐,那么就会 受到天下人的拥戴!”
孟 子 是 棵 大 树
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孟子强调治国要爱民、与民同忧同 乐,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要借鉴历史上的经 验教训,吸取孟子以民为本思想的精华,不 断培养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相信人民,依 靠人民。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是历 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 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 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 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 业。”“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 永恒的价值底色。
孟子说,“那就让我来为大王讲讲娱乐吧!假如大王 在这里奏乐,百姓们听到大王鸣钟击鼓、吹箫奏笛的声音, 都愁眉苦脸地相互诉说:‘我们大王喜好奏乐,为什么使 我们到了这种最痛苦的地步呢?父亲和儿子不能相见,兄 弟和妻儿分离流散。’假如大王在这里围猎,百姓们听到 大王车马的声音,见到旗帜的华丽,都愁眉苦脸地相互诉 说:‘我们大王喜好围猎,为什么要使我们到了这种最痛 苦的地步呢?父亲和儿子不能相见,兄弟和妻儿分离流 散。’这没有别的原因,是不和民众一起娱乐的缘故。
齐宣王在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宣王说:“贤人也有 在这样的别墅里居住游玩的快乐吗?”
孟子回答说:“有。百姓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 会埋怨他们的国君。得不到这种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 的;可是作为百姓的领导人却不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 国君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快 乐;国君以百姓的忧愁为忧愁,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 为忧愁。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 愁,这样却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这种情况) 的。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 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 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王 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 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庄暴进见孟子,说:“我被大王接见,大王 把(他)爱好音乐的事告诉我,我没有话应答。” 接着问道:“喜好音乐怎么样啊?”孟子说::“大王曾 经把爱好音乐的事告诉过庄暴,有这回事吗?” 宣王变了脸色,他说:“我并不是喜好古代圣帝 明王的音乐,只不过喜好世俗的音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