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沈德潜《古诗源》:“子桓诗有文士气,一 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 情。”
王夫之《姜斋诗话》:“曹子建之于子桓, 有凡之隔,而人称子建,不知有子桓,俗论 大抵如此。
(一)诗歌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摇踵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4)注重文学与哲学的结合。
第一章 建安与正始文学
一、建安文学繁荣的社会原因
建安文学的时间段限,上起汉献帝元年(公 元196)下到魏明帝太和六年(公元233)指 汉末魏初的文学,共27年。 其主要作家大 都生活在汉献帝建安时期。
(一)儒学失去统治地位,思想意识的解 放。
谢灵运:“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奇才敏捷,安 有继之?”(李瀚《蒙求集注》)
明代张戎《岁寒堂诗话》“韩退之之文,曹子建 杜子美之诗,后世所以莫能及也。”
二、创作 曹植的诗歌创作,可以曹丕称帝为界,划 分前后两期。
前期诗歌,主要是抒写自己政治上的雄心 壮志和对建功立业的向往。代表作他的 《白马篇》。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特征 ——文学的自觉
“文学的自觉”是本时期文学的最主要 的特征。贯串整个魏晋南北朝,大约 经过三百年才实现。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
➢ 第一,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的发展。
➢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 区分,更重要的是有了对各种体裁的文体 辨析的意识。

自考_古代文学史一_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自考_古代文学史一_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一个小结一、建安时期【简答】民不聊生,崇尚悲凉,儒学动摇,诗歌抒情。

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

二、正始时期【简答】司马氏篡位与政治恐怖曹叡去世传位曹芳,249年司马懿将曹爽集团一网打尽,“天下名士去其半”,改元嘉平。

263年,嵇康被杀。

同时标榜“名教”巩固政权。

(1)在此背景下,昂扬的建安气概变成如履薄冰的忧生之嗟。

1、韬晦曲折的方式批判名教中人的虚伪龌龊。

2、对现实社会失望转向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

(2)玄风:崇尚老庄思想(玄学的基础),建立玄学理论。

三、太康时期(西晋初)(一)背景民和俗静,家给人足。

司马氏政权拉拢名士,同时维护名教中人。

(二)创作政失其本,士无特操,普遍求实逐利。

四、永嘉之乱【理解】永嘉之乱是指晋朝怀帝统治时期中原地区发生的战乱,这时期国内主要矛盾从汉族统治阶级内部转化为汉族统治阶级与割据的西晋地图少数民族分裂势力之间的矛盾。

从晋怀帝永嘉元年的307年到311年五年中,由于晋朝国内没有武备、从永嘉三年起连续遭受旱灾、蝗灾等严重自然灾害、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等因素影响,使内迁割据都城附近的匈奴集团占领洛阳,晋怀帝被匈奴军队俘虏,并且在次年遇害,史称:“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后,晋朝统治集团南迁,定都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史称衣冠南渡。

五、南北朝【理解】南北朝是中国一个分裂的朝代,分为南朝和北朝。

南朝依次是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奉南朝为正统,出身于北周八柱国的李唐宗室奉南北朝共为正统。

第一章建安诗歌概况(先看一下“补充”)一、形式:四言中兴(曹操)、五言中兴、七言奠基(曹丕《燕歌行》)。

【选择】二、建安风骨【名词解释】建安时期民不聊生,崇尚悲凉,儒学动摇,诗歌重视抒情。

诗人多带着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

此时期作家众多,诗作丰富,在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创作高潮,并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案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案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案.缩减版一、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历史发展与主要思想。

明确学习目标:掌握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概念、重要人物和主要成果。

1.2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起源探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分析中国古代文化背景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二、第二章:先秦文学理论批评2.1 概述先秦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讨论先秦诸子百家的文学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研究先秦时期文学批评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2.2 重点人物与思想孔子与《诗经》的批评墨子与兼爱非攻的文学观庄子与自由创作的文学理念屈原与楚辞的兴起三、第三章:汉代文学理论批评3.1 汉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背景分析汉代社会文化环境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研究汉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主要成就。

3.2 重点人物与思想司马迁与《史记》的文学批评价值扬雄与模拟论班固与《汉书艺文志》文学批评与选文标准四、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4.1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新发展。

分析这一时期文学批评的主要内容与形式。

4.2 重点人物与思想曹操与建安文学的革新曹丕与文学批评的标准陆机与《文赋》的文学思想刘勰与《文心雕龙》的文学理论五、第五章:唐代文学理论批评5.1 唐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背景研究唐代社会文化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分析唐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主要成就。

5.2 重点人物与思想韩愈与古文运动的文学理论柳宗元与文言文的革新皎然与诗歌创作的理论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这五章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关于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章节,学生可以对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对不期的重点人物和思想有深入的认识。

六、第六章:宋代文学理论批评6.1 宋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背景分析宋代社会文化环境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研究宋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主要成就。

6.2 重点人物与思想欧阳修与唐宋八大家文学理论王安石与新学派的文学观苏轼与文人画的文学理念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七、第七章:元代文学理论批评7.1 元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探讨元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新发展。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知识点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第一章先秦文学理论1、先秦文学理论处于萌芽状态,诗歌没有完全从音乐舞蹈中脱离出来,散文还附庸于史学和哲学之中。

2、先秦早期的文学理论,可以追溯到《尚书》时代,主要成就则反映于春秋战国之际的诸子著述之中3、先秦最具代表性的是儒道两学派,共同奠定了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基础。

儒家以政教为中心,注重探讨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道家以审美为中心,注重探讨文学自身的规律。

第一节“诗言志”(一)诗言志最早见于《尚书.舜典》。

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尚书》是现存最早的关于上古(虞、夏、商、周初)时期典章文献的汇编。

其中保存了商及西周的一些重要史料。

(二)“诗言志”的特点1、“诗言志”概括了诗歌表情达意的基本特征。

2、提出了诗歌教育作用的要求和理论。

即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3、朱自清指出“诗言志”是中国古代诗论“开山的纲领”。

第二节孔子的文学思想(一)孔子创立了以仁学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孔子文艺思想的现实主义精神相当突出,主要表现为他对“诗教”的强调,“诗教”的中心点则是为政治服务。

孔子认为《诗三百》对培养理想人格具有决定性意义。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二)《论语》节选体现的孔子文论主张:1、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核心是为封建礼教、政治服务。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即“兴观群怨”说。

2、主张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孔子主张先“质”而后“文”,认为内容决定形式。

并未轻视形式,主张“文质彬彬”。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3、重视“中和”之美。

孔子评论《关雎》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表明了孔子对“中和”之美的肯定。

4、提出了文学批评的两个标准,一是思想的标准,一是艺术的标准,即“善”与“美”。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掌握儒道佛三教会通时代文学批评的主要著述和特点;了解曹丕“文气”说、文体论、文章价值论和文学批评态度;了解掌握《文赋》作为文学创作专论的基本内容;了解掌握《文心雕龙》的基本思想体系和主要文学批评思想;了解掌握钟嵘、萧统主要文学批评思想。

教学重点:《典论·论文》、《文心雕龙·知音》《诗品序》《文选序》教学难点:《文赋》《文心雕龙·神思》教学学时:8学时第一节概述从东汉帝国到李唐三朝的建立,期间400年,史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文学、文论的发展,有了一些鲜明的特征:1.社会生活急剧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短暂的和平,局部的安定,整个社会一直处于永无休止的战祸、饥荒、动乱之中。

北朝:中原十六国此起彼伏,战乱不已。

南朝:江左(宋齐梁陈)也是军阀更替,朝代迭变。

2.文化思想上的大分化大解放。

社会动乱打破了两汉时期儒学独尊的局面,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的又一次文化思想大分化大解放。

标志是:(1)士大夫们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儒家经学的束缚;(2)宗老庄、喜清谈的玄学风靡一时;(3)佛教(在汉末年传入)的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出现了儒、道、佛三家并立互补的格局。

3.“文学的自觉时代”(鲁迅语),文学有了长足的发展,进入了“文学的自觉时代”,标志是:(1)文学观念的深刻变化,这时候,士大夫们有的专门从事写作,可以区别“吟咏情性”的文学和“经世致用”的儒家经学。

同时,人们对文学特性的认识趋于成熟,狭义的文学概念确立。

(2)文学流派众多,文学集团兴起,文学题材日渐丰富。

①建安——正始——太康——元嘉——齐梁②以曹氏文子为代表的邺下文人集团,实是建安文学集团、“建安七子”,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二十四友文人集团,以沈均、谢眺为代表的八友文人集团。

③题材:出现了玄言诗、山水诗、田园诗、宫体诗等4.文学批评发展达到高峰(这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标志如下:(1)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整理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整理

第一章先秦文学理论(萌芽期)儒家重“政教”,道家重“审美”。

墨家“尚质”“尚用”“非乐”“言有三表”一、诗言志“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1 、概括了诗歌表情达意的基本特征。

2 、提出了诗歌教育作用的要求和理论。

3 、是中国古代诗论“开山的纲领”——朱自清其意义:历史地位高,影响深远。

古代抒情诗繁荣而叙事诗不够发展,诗论注重表现“缘情、贵意、神韵、意境与诗言志的主张密切相关。

”二、孔子的文学思想强调“诗教”为政治服务。

主要内容有:1 、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说(启发感染、认识社会、交流团结、抒怨预政)2 、主张内容与形式统一——“先质后文”“文质彬彬”3 、重视“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4 、提出文学批评两个标准(思想、艺术)——“尽善尽美”三、孟子“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 、“以意逆志“三种说法:以己之意推求诗人之志——朱熹朱自清等。

“逆”:推测、钩考。

以诗人之意推求诗人之志——王国维等以全篇立意推求诗人之志——《中国大百科全书》“以意逆志”理论说明孟子看到了诗歌艺术表现的特殊性;整体统一性;读者主体能动作用。

2 、“知人论世”:向上与古人交朋友,颂古人的诗,读古人的书。

3 、“知言养气”:知言—能看出言辞背后隐藏的实质;养气—人的内在修养。

四、荀子1 、重视“言”的辨析和运用。

“圣人之言、君子之言、小人之言。

”2 、其文学思想基本内容: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

“明道”是核心。

3 、重视乐教,肯定文艺娱乐作用的社会价值。

五、墨子基本精神:尚用、尚质两个观点:“非乐”说——否定和反对音乐。

(有很大社会实用价值,但忽略文艺的审美价值)“三表”说——“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即有所根据,有所考察,有所应用。

(以历史经验为依据,关心人民生活考察社会现实,利于国计民生的政治功用。

)六、庄子“ 天道自然观” 、“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节建安文学与正始文学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节建安文学与正始文学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节建安文学与正始文学建安是东汉献帝的年号(公元196-219年,凡24年)。

这个时期,政权实际上掌握在曹操手中,汉朝已名存实亡。

因此,无论是从历史政治状况和作家创作状况来说,都可以看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开端,所以一般的文学史论著都把它列入魏晋南北朝文学阶段。

一 、建安文学建安时期是中国中古文学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期。

东汉末年,随着黄巾大起义之后而来的是董卓之乱和以后的军阀大混战。

经过这样长期的战乱,中原社会残破不堪,人民的死亡和生产的破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正如曹操诗中所说的,是“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篙里行》)。

这种现实生活的惨景和生活于其中的惨痛经历,却为当时的诗人提供了极为真实生动的创作题材,激起诗人不能自已的创作情绪,开创了一个创作的繁盛时期。

纵观建安文学的总体情况,建安文学反映了建安时期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和广大人民不满国家残破、热烈追求统一的理想和愿望,它真实地反映了动荡社会的惨景,发出了怜悯人民苦难的呼声,并为建立统一局面,实现自己的建功立业的理想而引吭高歌,形成了刚健有力的“建安风骨”。

《文心雕龙·时序篇》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

”这就是对“建安风骨”的概括。

具体的说,就是反映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追求“建功立业”的内容,歌唱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积极进取精神,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使内容和形式有谐美的统一性,这就是所谓“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建安作家主要有“三曹”、“七子”、蔡琰等人。

1、“三曹”⑴曹操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

沛国谯(安徽亳县)人。

生前官至汉丞相,封魏王。

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曹操是一个具有宏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汉献帝迁都许昌之后,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

在当时的纷乱社会中,曹操有着过人的政治识见。

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古代文学第三讲魏晋文论

古代文学第三讲魏晋文论

1、比较陆机的“缘情”说与传统的 “诗言志”说。
陆机的“缘情”说更侧重于诗的抒情性 与审美性,而淡化了传统的“诗言志”说 的教化讽喻作用。 比汉代的“情志”说又前进了一步,更 强调了情的成分。 魏晋时代文学自觉的重要表现。

陆机讲“诗缘情”而不讲“言志”,实 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礼义” 束缚的巨大作用。
作家思维活动的若干特点
艺术构思之始,进入虚静:“其始也,皆收视反 听,耽思傍讯”。 艺术构思过程中艺术想象:“精骛八极,心游万 仞”。 情与物在想像过程中的结合:情曈昽而弥鲜,物 昭晰而互进”。 表现构思艺术意象 :“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 芳润”。 构思中艺术独创性:“谢短韻,对穷迹而孤兴,俯寂寞而无友,仰寥 廓而莫承;譬偏絃之独张,含清唱而靡应。 或寄辞于瘁音,徒靡言而弗华,混妍蚩而成体,累良 质而为瑕;象下管之偏疾,故虽应而不和。 或遗理以存异,徒寻虚以逐微,言寡情而鲜爱,辞浮 漂而不归;犹絃么而徽急,故虽和而不悲。 或奔放以谐和,务嘈囋而妖冶,徒悦目而偶俗,故高 声而曲下;寤《防露》与《桑间》,又虽悲而不雅。 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阙大羹之遗味,同朱 絃之清汜sì ;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思考题:
曹丕《典论· 论文》如何显示了魏晋时期 文学批评的新风气?
第二节 陆机的《文赋》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人。 西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生于东吴名将之后,祖 父陆逊为丞相,父抗为大司马。20岁前,长于 国破兵乱之际;后拜张华,结识名流权贵,后附 赵王伦、成都王颖,后被宦人诬有反意,被杀, 云亦被杀。机时年43岁。 政治上以儒为主,兼 具道家思想。 陆机文学上赋及文成就高于诗,诗以拟古为多, 赋以抒情小赋为主。诗、赋、文等创作都为时人 所重。《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第一篇正 式的完整的文学创作论。

魏晋南北朝文论1

魏晋南北朝文论1

▪ (二)时至魏晋,中国文学理论取得了 突破性的重大发展。鲁迅在他的著名论 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与酒之关系》 中,谈到曹丕的《典论·论文》时提出:
▪ 他(曹丕)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当时那 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用近代的眼光 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 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 艺术的一派。
▪ 第四,重视对文学创作本身特点和规律的研究。
▪ 这一时期的文论家们在前人基础上作出了许多 深刻的精辟的阐发,从而形成了鲜明的理论特 色,甚至构建起了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他们 对文学的许多问题都作了非常深入的思考,例 如关于文学的根本性质问题,关于文学的审美 特征问题,文学创作的内在规律问题,作品的 艺术风格问题,文学的体裁种类问题等等。他 们在阐述自己的文学理论时,提出了一系列重 要的文学理论概念、范畴和命题,诸如“文气” 说、“缘情绮靡”说、“神思”、“意象”、 “体性”、“风骨”、“通变”“定势”、 “隐秀”、“物色”、“知音”、“直寻”、 “滋味”、“声律”等等。
还没有精心撰写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专著
(我们讲过的先秦两汉的一些文论都不是专门
的文论文章),它是第一篇,是中国古代文论 开始步入自觉期的一个标志。
曹丕像
▪ 二章价值的观点,曹丕对 文章的价值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崇高评价。 认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 事”,甚至比立德、立功有更重要的地 位,这种文章价值观是他对传统的文章 (“立言”)是“立德、立功”之次思 想的重大突破,是文学自觉的一种表现, 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发展有重大 意义和影响。
▪ 再次,对创作个性的强调。
▪ 与上述文学创作主题与文学思想变化相 适应,这一时期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 批评中,特别重视要体现作家特殊的创 作个性。从文学创作看,曹操的诗歌古 直悲凉,曹丕的诗歌缠绵悱恻,曹植的 诗歌慷概多气。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的经学时代,人们的个性往往是受到压 抑的。文学要为封建礼教服务,达到 “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 移风俗”的目的,只能表现“天理”而 不能描写“人欲”。这一时期文学中对 创作个性的高度重视,正是当时社会思 潮的反映。

第三讲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讲  魏晋南北朝文学

• 题材:不仅抒写传统的忧国忧民、建功立业、个人际 遇,也面向更为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面 向与人的形神息息相通的自然山水。 • 技法:确立了声律的理论规范,形成了典故的运用传 统,丰富了文学的修辞技巧。 • 体裁:既是五言诗的繁荣期、七言诗的发展期、抒情 赋的高峰期、骈文的成熟期、小说与格律诗的草创期 ,也是理论散文进入更加思辨化的时期。 • 文学批评与理论:涌现出一大批专门的文章和著作, 且就文学的创作和审美,提出了诸如文气、风骨、意 象、缘情、神游、兴会、味象、形神、滋味等一系列 重要的概念和范畴。
• 3、语言富丽精工,工于锤炼字句,重辞采, 讲对偶,多用典。
• 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 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刘勰《文心雕龙· 明诗篇》 • 4、结构单调:形成“叙事——写景——说理”的 模式 • 多名句,少名篇。
南北朝乐府民歌
• 南朝乐府民歌 • 南朝(公元420-589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建 都于建康(今南京)的四个汉人政权——宋、齐 、梁、陈的总称。 • 南朝乐府民歌可分“吴歌”与“西曲” • 吴歌曲目少而歌辞集中,今存曲目二十四种, 诗歌三百二十六首,出于以建业为中心的江南 地区。
• 曹操诗歌内容 • 1、反映了汉末社会动乱和民生多艰 • 如《蒿里行》、《苦寒行》、《薤露行》、《却 东西门行》 • 《蒿里行》反映了初平之年关东州群起兵讨伐董 卓,便令会师之后,他们各怀异心,观望不前, 不久各路人马为争夺权势相互火并、自相残杀。 军阀长期混战,造成百姓惨死,抛骨露尸于野的 衰败景象。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这个历史事实,并 流露了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苍凉激楚,形象鲜 明。因此,后人称《蒿里行》为“诗史”、“汉末 实录”。
• • • •
2、表现政治理想,抒发雄心壮志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魄宏大,意境深远。

古代文学史 要点提取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古代文学史 要点提取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这段文学以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为标志,宫廷起着核心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

陶渊明不属任何集团。

对两汉文学的继承与演化在五言古诗和辞赋方面痕迹最明显。

第一节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兴盛与文学的自觉联系在一起,自觉有三个标志:1、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2、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文学总集)3、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刘勰《文心雕龙》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主要贡献在以下两方面:1、论述了文学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内部规律。

2、总结了许多宝贵的文学创作经验,揭示了创作活动的奥秘,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作论。

(“创作论”这一部分是全书的精华)总集的编纂是文体辨析的自然结果。

箫统的《文选》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自唐代以来赢得文人的广泛重视,并逐渐形成“文选学”。

新的文学思潮:努力将文学从学术中区分出来,进而探寻文学的特点、文学本身的分类、文学创作的规律,以及文学的价值。

魏晋以后,经学摆脱了经学的束缚,整个文学思潮的方向也脱离儒家所强调的政治教化的需要,寻找文学自身独立存在的意义,提出了崭新的概念和理论,如风骨、风韵及言意关系等,形成了重意象、中风骨、中气韵的审美思想。

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各类文艺形式之间互相沟通的这种自觉的美学追求,标志着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到来。

这个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服务于政治教化的要求减弱了,文学变成个人的行为,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

(赋,从汉代的大赋演化为魏晋南北朝的抒情小赋,便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转变。

)第二节动乱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战乱和分裂,成为这个时期的特征,文学典型是乱世文学。

文学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题:生死主题(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及表现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游仙主题(想象神仙的世界,表现对那个世界的向往以及企求长生的愿望)、隐逸主题(包括向往和歌咏隐逸生活,也包括招隐诗、反招隐诗)。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

曹丕将文体分为八目四科(八种四类)
八 目 ( 八 种 )
无 韵 之 笔 有 韵 之 文
奏 议 书 论 铭 诔 诗 赋

理 实
言偏 形于 式语

想偏 内于 容思
四 类 ( 四 科 )
• “文本同而末异”的理论意义: • 1、曹丕综合提出各种文章体裁与风格的关系
问题,这在批评史上尚属首次。这种因风格异
• 3、佛教的盛行


魏晋时期是宗教崇拜的时代。
魏晋玄学主要发展了老子的贵无哲学, “无”正好与佛教的“一切皆空”相似。 刘勰:“动极神源,其般 若之绝境乎!”,即谈玄学的 “贵无”。 “无”与“空”的相通是 玄学与佛学之融合的重要表现。
• 玄学与佛教的融合:
佛 •


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明帝永平年间。 佛教传入之初即与中国的神仙方术思想结 合,佛法与道术相混。因为佛教宣扬无为无欲, 精灵起灭,中国人常常视佛为仙,视佛法如道 术。 汉代佛教被称为“佛学 方术化”时期,与此相衔接 的则是魏晋佛教的“佛学玄 学化”时期。
• “备善”和“相轻”:


‚文非一体,鲜能备善‛
文人不应‚暗于自见‛,不要‚各以所长, 相轻所短‛,而‚文人相轻‛实是‚不自见之患 也‛。 例子:“傅毅之于班固,仲伯之间耳,而固 小之。‛ ‚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 以自骋骥录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 亦良难矣!‛
• •

文人不应?暗于自见?不要?各以所长相轻所短?而?文人相轻?实是?不自见之患曹丕用丽来概括诗赋的风格特征较为准确地标示出了文章与文学在语言风格上的区别指出了文学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形式美表明了那个时代文论家对文学独立和文学自觉的体认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与创作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与创作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与创作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养成和发展,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也为后世文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就从文学理论和创作特点两个方面入手,探究该时期的文学特点。

一、文学理论1、典籍的重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渊源、厚重,诸多古代文学典籍、史书、诗歌和经典都备受推崇。

不仅如此,传统文化和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得到重视,如孔子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都在具有自己特色的文艺创作中得以外化表达。

2、变革与创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交流、融合的趋势不可忽视。

各个族群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思维观念。

由此推动的文学理论变革,成为时代的重要特征。

以六朝南北朝文论为例,如王充的《论衡》、嵇康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谢灵运的《文赋后赋》等,都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性和开拓性,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文学思潮多元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思潮多种多样,从主张虚境、感性想象的玄言派,到注重形式、态度的骈文派,再到潜心修炼、以情感主宰的辞赋派,从易、诗、文、史、子、集等方面体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二、创作特点1、思辨、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表现出很强的思辨、探究性。

文人在批评前人的同时,不断对自己的文学作品提出新的要求,创新文字、诗歌结构,推陈出新,努力实现文学艺术的升华。

如曹植的辞赋,就不仅追求文学技艺的高度,还表现出新的艺术倾向,例如对自然、人性、哲学思想等方面的探究。

2、人性关怀人性的关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文人不仅关心自身的命运和前途,也关心他人的处境和命运。

如《临江仙•滁州西涧》的题材,包括“怀旧”、“咏景”的两个方面,既启迪了人们的思维,又体现出文人们对于尘世的关注。

3、审美情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听、看、感官等方面都具有高度的审美情趣。

文学语言和表现形式,对于受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例如《庐山谣》、《陶渊明集》等作品都体现了文人“以美感和文学的情趣为追求”的思想。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文档资料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文档资料

1、玄学兴盛与三教合流
① 时代局势促使汉儒学式微。
先秦孔子儒学是把上古具有神学色彩的巫祝文 化人学化,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后,董仲舒又以 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之说,将人学化的儒学重 新演变成神学化的儒学,并促使神秘主义的谶 纬迷信学说大兴。其间,以名物训诂为宗旨的 古文经学家们继起反击董学及谶学,促使儒学 式微。汉末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儒学之统治 根基已朽。加之东汉末期桓、灵帝时,宦官专 权,党锢之争中许多忠君忧道的正义儒士横遭 杀身之祸,人们遂向心老庄,庄学开始占据士 人之心,并以此文化局势走向新的魏晋时代。
魏晋玄学对文学批评的影响主要体现为 三个文学批评范畴的形成与演变。
(一)才性四本
才性论是玄学清谈的话题之一。才性之说始 于荀子,他虽才、性并举,但重儒家之德性 而轻才情的。魏主曹操标举“唯其才”,才 是向儒之德性挑战,重才轻性。又有刘劭 (shao,邵音)著《人物志》,以才性为纲 要,建立人格类型学说。
③ 以道释儒,儒道兼综。
汉魏之际,有两种以道学释儒学的倾向。 一是三国时荆州经学派王肃伪作《孔子 家语》,杜撰出孔子拜老子为师之事, 并以道释儒,用老子之道说孔子之道, 目的是想继续宏扬儒学。另一个是正始 年间玄学家王弼,他亦用老庄之道释孔 儒之道,以“无”为儒道之极,他变通 儒道之目的在宏扬老庄道学。
② 汉魏之际庄学大兴。
汉魏之际,社会动荡,战乱纷纭,人们生死无常, 前途与命运都无力自主,士人的心灵痛苦无法用儒 学解脱,于是庄学大兴,借庄学之清静无为思想以 作灵魂安顿之家园。诚如闻一多云“……”(见教材 p136)。老庄哲学有2点符合当时人们心灵的需要: a.道家宇宙本体论之“道”给人以思想依托。儒家 的忠君、民本、仁政、德行等道德哲学已无力振奋 乱世士人之心。以道为本的思索更能让人明确思考 及思考者的终极价值。b.老庄的清静无为之政治和 修身学说更合当时士人的心灵需要。儒家讲立功树 名、修身立德,使许多人行名教之饰,实干追名逐 利、尔虞我诈、虚伪做作之事,这为许多正派士人 所不齿。而老庄之无欲无争、不名不利、还人性本 真等政治、修身之说很快得到士人广泛认同。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责备史》名词解说《中国文学责备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 说:孔子提出的对于文学责备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责备标准就是倡导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可以过于强烈,应尽量做到委宛波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说为:兴,指诗歌生动详细的艺术形象能够激发人精神之喜悦,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取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重视诗歌所反应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俗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偏向与感情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涉现实、责备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如人意”说:这是孔子在评论“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 ,原由是由于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能够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责备的要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论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彬彬有礼,而后君子。

”其对于文质的论述,以后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满一致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责备史的发展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责备方法论,是孟子对遍体鳞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认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类文学责备方法论,为中国文学供给了较客观实在的责备原则,后代大批的诗话、词话,大略是在此原则下睁开文学谈论的。

6、“知言养气” 说:这是孟子对于文学责备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一定第一使作者拥有内在精神品行之美,养成浩然之气,而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类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重申一个作家第一要从人品涵养下手,拥有崇高的道德质量,而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① 文本同而末异。
曹丕之言本末,“本”指文学的共同本质, “末”指文体的特征,文学本质上是相同 的,都是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但不 同文体有不同的语言形式、体格风貌等, 故曰“文本同而末异”。这与先秦儒学以 德为本、以文为末的观念相去甚远,表现 出文的自觉与独立意识。
② 四科八类之分类。
玄学即以得意而忘象忘言为解读经书之法,并 尚玄虚义理之清谈。对文学批评的影响主要在 推重“言外之意”、“文外重旨”的虚灵含蓄 之美。
3、魏晋玄学对文学批评的巨大影响
宗白华《美学散步》云:“汉末魏晋六 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 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 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 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 时代。” 魏以降,精神的自由解放与文 学创作繁荣共同促进了文学批评的繁荣 发展。主要体现为:
二、曹丕《典论·论文》
曹丕(187—266年),字子桓,曹操次 子,沛国谯人,建安25年(220年)立魏, 史称魏文帝。其《典论》一书已佚,其 《典论·论文》篇为后辑得,其名论 “文”,其实是论“文人”(作家), 其论文人又受玄学才性论影响,重才轻 德,推重创作个性与才能。
曹丕之前亦有文学批评专门文章,但或对一人
这种学术走向导致的结果则是学人思想 中兼容了儒、道二学。
④ 玄学与三教合流。
玄学兴起于魏正始年间,以何晏、王弼为大家,主 要是阐释以道学为主的玄奥之理,故谓之玄学,实 为哲学。玄学兴于正始,衰于南朝,其间历“道学 复兴”、“儒道兼综”、“三教合流”三期,最后 以三教合流形成古代三教归一的复合型文化。
魏晋玄学对文学批评的影响主要体现为 三个文学批评范畴的形成与演变。
(一)才性四本
才性论是玄学清谈的话题之一。才性之说始 于荀子,他虽才、性并举,但重儒家之德性 而轻才情的。魏主曹操标举“唯其才”,才 是向儒之德性挑战,重才轻性。又有刘劭 (shao,邵音)著《人物志》,以才性为纲 要,建立人格类型学说。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

钟嵘《诗品》的主要文学主张
(1)倡导“建安风力”,主张文质并重; (2)反对声病说,主张诗要有自然和谐的韵律; (3)反对过多用典,主张赋、比、兴并用,做 到既“直寻”又“有滋味”。
刘勰的《文心雕龙》
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批评巨著,全书共五 十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 论四大部分,最后为《序志》篇,是全书 的总序,介绍了本书的内容、体例、写作 动机、指导思想等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诗论 钟嵘的《诗品》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诗论,专门评论 五言诗,共品评了汉代至梁代诗人一百二 十二人以及古诗十九首,分为上、中、下 三品,书前有总论。品评中,钟嵘善于概 括诗人的风格特点,注意探寻诗人间的承 传关系,尽管有的地方不太确切,但初步 建立了五言诗发展简史的框架
《典论· 论文》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 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 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 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 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 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 无所假,咸自以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 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 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 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 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 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 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 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我国现存第一篇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 论: 《典论· 论文》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

第一节前于《文心雕龙》的各家文论魏晋以来的论文专著是从曹丕的《典论论文》开始的。

《典论》共30卷,据《三国志魏志》记载,此书曾经刊刻在洛阳太学石碑上,唐代已经不存在,《论文》是《典论》中一篇,“典”的含义是“常”或“法”的意思;《典论》就是讨论各种问题的法则,“论文”是对于文学作品中相关问题的讨论。

意义:我国第一篇文学批评理论的专著。

1.关于文学批评的态度和原则曹丕根据过去文学批评存在的两种不良倾向,提出了“审己度人”的批评标准. 以往批评中存在的两种不良倾向是:a贵远贱今,向声背实。

b于自见,谓己为贤。

他提出的主张是“审己度人”。

批评“文人相轻”“善于自见”等问题。

2.文气说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广有影响的“文气说”是从《典论·论文》开始的。

但气的运用则有较长的历史。

曹丕的《论文》开始鲜明地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主张。

并用以分析作家不同的才情与作品的不同风格。

曹丕的“气”一指作家的才情气质,二指与作家气质相通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曹丕的“文气”说不同于孟子的“养气说”,因为孟子的养气主要指的是道德内容;也与刘勰的“养气说”有区别,《风骨》、《养气》诸篇认为气是后天形成的,是可以由养而致的,而曹丕的“文气”则是先天的,“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其后论文气较有名的有韩愈的“气盛言宜”说;有苏辙论文气“文者,气之所形。

”(《上枢密韩太尉书》)是对韩愈说法的发展,认为文气合一。

3. 文体论共论述文体八种,诗赋外,多是应用文字。

提出文体的主张,主要是根据当时现实中一些公文的写作存在一些问题。

象铭诔两体,自汉以来,对传主的溢美之辞非常普遍,所以提出“实”字加以规范;书论之体重在说理,所以不能逞以华丽之辞,故提出“理”字加以规范。

4.文学价值论一些文章本身具有政教功能,尤其诏策、奏表、盟誓、檄文、封禅文等,对国家军政大事相关,可以说是“经国之大业”,其他诸如子、史、集部也各有功用,诗赋的讽谏作用也被儒家所重视,李充《翰林论》赞应璩诗“风规治道,盖有诗人之旨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观点:
• 一、文本同而末异(即文体论)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公文)宜雅, 书论(议论性的子书及单篇文章)宜理,铭 (碑铭,悼念文章)诔(悼词)尚实,诗赋欲 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偏好)也,唯 通才能备其体。‛ (原文见教材p97,文论选 p69 )
“文本同而末异” 是讨论文体与风格的关系, 认为何种文体对应何种风格。
• 《典论.论文》题解: • 典:常也,法也。(萧 统《文选》附蔡邕《典引 注》) 《典论》按照作者的原 意即是讨论各种文体的法则。 《论文》一篇即讨论文章文 体,也评论作家,是《典论》 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一篇。


曹丕的《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现 存的第一篇文学理论专论。 • 在此以前,如《诗大序》,班固《离骚 序》、《两都赋序》、王逸的《楚辞章句序》 均是就一部书、一篇文章立论,而非专门的文 学专论。 • 《典论论文》从评论作家出发,论及各种 问题的特点及风格,文章的地位和作用,文学 批评应有的态度等方面内容。篇幅不长,不足 900字,但涉及范围颇为广泛,提出的论点皆 “引其端绪” 。
陆机:论述10种文体的风格特征,其中有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刘勰:《文心》中自有《明诗》至 《书记》整整二十篇,分别对近三十 种文体进行系列而深入研究。 桓范的《世要论》、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别论》、 李充的《翰林论》到刘勰《文心》,这些著作中的文体论, 都是《典论论文》的进一步的发展。
• 自魏晋起,气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同 时也指艺术家的生命力、创造力、才力、 才情之所本,亦是艺术作品的生命、精魂 之所在。
魏晋时的“才性说” 看重人的才能和 性情,道德意识淡漠,心理学色彩更为浓厚, 审美意识也逐渐加强。(如曹丕的“文气 说”) • 德性与才性之别: • 德性是社会的整体规范,它要求的是 人的群体性(共同性),从而忽略甚至消 解了人的个体性或独特性。
• 3、才性论
• • 才性说始于荀子,儒家提倡才性并举,重其 德而非才。 曹操“唯才是举”:曹操求贤‚勿拘品行‛, 只要有治军用兵之策,哪怕有‚盗嫂受金‛之 劣迹,也委以重任。(第一次把‚才‛从儒家 ‚德‛中解放出来,赋予‚才‛独立的意义。 [李泽厚]) 玄学篇章钟会的《才性四本论》认为才性无 外乎四种情况:同、异、合、离。其中才性离 异论在魏晋时期一度成为主流。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第一节 概 述
魏晋时期是“一个政治上最混乱,社
会上最苦痛的时代,也是一个美的成就极
高的时代。”
——宗白华
一.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政治黑暗,起义不 断,分裂割据,征战连年。 ‚百骨蔽平原,千里无鸡鸣。‛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先是王粲病逝, 接着徐干、陈琳、应玚 、刘桢均死于斯年一 场瘟疫。

闻一多
• 2、玄学的兴起 • 玄学:魏晋时期, 何晏、王弼等运用道家 的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 义而形成一种哲学思潮。 • 魏晋玄学的发展大 体上经历了从“道学复 兴”——“儒道兼综” 的阶段。到东晋之后, 佛教传入与兴盛,又出 现“三教合流”的局面。
何 晏
王 弼
清谈家

清谈,也称玄 言,是魏晋时期崇尚 虚无、空谈名理的一 种风气,多用老庄思 想解释儒家经义,摒 弃世务,专说玄理, 佛经也往往成为名士 们的清谈之资。
• “备善”和“相轻”:


‚文非一体,鲜能备善‛
文人不应‚暗于自见‛,不要‚各以所长, 相轻所短‛,而‚文人相轻‛实是‚不自见之患 也‛。 例子:“傅毅之于班固,仲伯之间耳,而固 小之。‛ ‚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 以自骋骥录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 亦良难矣!‛
• •

第二节

曹丕《典论•论文》
曹丕(公元187-266年),字 子桓,曹操次子,沛国谯县人(安 徽亳县)。史称魏文帝。有后人辑 《魏文帝集》。曹丕的文学见解主 要见于《典论.论文》和《与吴质 书》。 • 汉中平四年(187年)冬,曹 丕生于谯。少有逸才,广泛阅读古 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年仅八岁, 即能为文。
而分类的习气对后世影响很大。
• 2、曹丕在文论史上首次提出纯文学“丽”的 标准。
曹丕之前对文体的分类
王充:“论贵是而不务华”

建安七子之一徐干说论者:“必原事类之宜 而循理焉。” • 刘熙:“论,伦也,有伦理也。”与曹丕 “书论宜理”与之相通。 • 杨雄:“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 淫。”
曹丕之后对文体的分类
三大理论范畴:言意论、形神论、才性论
• 1、言意论 •
重意轻言,得意忘言,追求玄妙之境 。 • 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 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 —— 王弼《周易略例· 明象》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 言。 ——陶渊明 • 刘勰重“文外之旨”,钟嵘讲“文已尽而意有余”。

“潘岳妙有姿容, 好神情。少时挟弹出 洛阳道,妇人遇者, 莫不连手共萦之。” “潘安仁夏侯湛 并有美容,喜同行, 时人谓之连璧。”
掷果盈车图

西晋文人潘岳之才性离异: “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岳藻如江,濯美锦而增绚” 。
《晋书· 潘岳传》云:“岳 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 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 尘而拜。”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 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 争信安仁拜路尘。”(元好问)

阮咸和同族人一起用大盆盛酒,围坐而饮, 这时,猪跑来喝,也不以为意; • 阮籍居丧时,饮酒食肉,毫无顾忌,其嫂尝 还家,他无视‚叔嫂不通问‛的礼制,公然与之 搭话道别。有人讥笑他,籍曰:‚礼岂为我辈设 也!‛。 • 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 之,谓曰:‘死便埋我!’” “伶处天地间,悠悠荡 荡,无所用心。‛ • 他还裸形屋中纵酒,客来而处之泰然。‚我 以天当被,屋当衣裤,客缘何人我衣裤中?‛


钱钟书《谈艺录》论 “文如其人之笔性”说: • ‚所言之物,可以饰伪: 巨奸之人为忧国语,热中人 作冰雪文,是也。‛ 但是,‚其言之格调, 则往往流露本相:狷急之人 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淡,豪迈 之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 严。文如其人,在此不在彼 也。‛


魏晋时期文学批评重才气,轻德行。

、应用型的作家“虽谢天才,且表学 问。”
曹丕用“丽”来概括诗赋的风格特征,较 为准确地标示出了文章与文学在语言风格上的 区别,指出了文学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形式 美”,表明了那个时代文论家对文学独立和文 学自觉的体认。
杨雄:“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陆机: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南朝)《萧统文选》 (第一部诗文总集,收集 的文学性作品。)选文的 标准是:‚综辑辞采,错 比文华,事出于沉思,义 归于翰藻。‛ 其中包含了文学的侠 义概念,表明了那个时代 对文学的自觉认识。
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盛行

北朝北魏的孝文帝用佛教 来统治国家,大修佛院,至此 之后,佛教渐渐渗入百姓民间。
“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
云冈石窟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 中”。
• 4、魏晋名士之风

魏晋崇尚名士之风,即重视貌美,重视自 我,重视个性,重视才能,重视情感,轻视品 德,轻视功名,轻视务实。 • 名士之风“魏晋风度”:愤世嫉俗,蔑视权贵, 超脱雅量;任情旷达,不拘礼法,不随于俗; 纵酒任性,放诞不羁,崇尚自然,颂扬隐士。
• •

魏晋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和饥馑,阴谋 和残忍,悲歌慷慨和背信弃义,寻欢作乐和潇 洒风流‛的时代。
• 二.思想文化观念的演变
• 儒家学说(名教)丧失了统治地位,老庄道 学开始复兴,魏晋玄学兴起,儒道释三教合流— —这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繁荣的思想文化的动 因。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两次‚党锢之祸‛, 残骸忠良,使得儒家的忠君忧道思想日益动摇。
• 3、佛教的盛行


魏晋时期是宗教崇拜的时代。
魏晋玄学主要发展了老子的贵无哲学, “无”正好与佛教的“一切皆空”相似。 刘勰:“动极神源,其般 若之绝境乎!”,即谈玄学的 “贵无”。 “无”与“空”的相通是 玄学与佛学之融合的重要表现。
• 玄学与佛教的融合:
佛 •


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明帝永平年间。 佛教传入之初即与中国的神仙方术思想结 合,佛法与道术相混。因为佛教宣扬无为无欲, 精灵起灭,中国人常常视佛为仙,视佛法如道 术。 汉代佛教被称为“佛学 方术化”时期,与此相衔接 的则是魏晋佛教的“佛学玄 学化”时期。

张翰(季鹰)在洛为 官,见秋风起,因思家乡 吴中的菰菜、莼羹、鲈鱼, 于是便决然脱离官场,回
乡满足口福去了。
• 王羲之‚坦腹东床‛,
无动于衷,是出于对荣华
富贵的冷漠淡然。
王羲之

• • • • •
王子猷因夜静大雪,决 意雪夜访隐士戴逵,经过一 夜的舟行,却‚乘兴而行‛, ‚造门不前‛,‚尽兴而 返‛。 邺下悲慨(三曹七子) ——竹林徘徊(竹林七贤) ——金谷焦虑(左思、张华、 陆机、潘岳等) ——兰亭玄淡(王羲之、谢 安等) ——南山冲淡自然
• 2、形神论 • 魏晋盛行人物品藻之风,讲究的是“神 采”“神韵”“风神”“神情”“神气”, 主张神鉴,重视人物的内在神理,而不看 重外在形名。
顾恺之画人,数年不 点目精。人问其故,曰“四 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 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顾恺之与人论画曰 “手挥五弦(绘其形)易, 目送归鸿(绘其神)难。”
雪 夜 访 戴 图
三、文学批评的重大成就
• ‚人的觉醒才能带来文的觉醒。‛——鲁 迅 • 四个第一: • 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 第一次专门讨论作家的才性; • 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 • 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 • 第一部体大精深的文论巨制——刘勰的 《文心雕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