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练习题三十六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小学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小学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沙漠地区经常出现石蘑菇。

石蘑菇的形成主要是()作用的结果。

A.流水B.风C.地震2.在研究土地上有无植被覆盖对侵蚀的影响实验时,保持相同的条件是()。

A.植被覆盖、土地坡度、降雨量相同B.植被覆盖、土地坡度、降雨高度相同C.土地坡度、降雨量、降雨高度相同3.关于地形地貌的形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形地貌的形成是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B.敦煌的雅丹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水的作用有关C.长白山天池的形成与火山喷发有关4.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

A.平原B.高原C.峡谷5.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A.西低东高B.东西差别不大C.西高东低6.关于模拟实验“探究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只需记录降雨前后雨水的变化就可以了B.降雨时,土壤和彩色的沙子被细流带动沿坡面向下移动C.实验后,土壤和沙子会堆积在斜坡下部和坡脚处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1.长白山天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发生弯曲变形。

3.流水对土地的()作用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了改变。

4.2008年()月()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明显震感。

5.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和()的现象发生。

()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则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

6.为了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可以采取哪些措施?①()②()③()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火山喷发只会给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没有任何好的作用。

()2.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

()3.地球上大部分是陆地,海洋面积较小。

()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雨水越大,对土地的侵蚀就越严重。

()5.火山喷发对地表的变化没有任何影响。

()6.沙漠的“石蘑菇”是因为流水的作用形成的。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含答案)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含答案)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练习卷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地形图上不同深度的颜色表示()。

A.气温的高低B.地势的高低C.植物覆盖的多少2.小明通过实验发现流水能改变地表的模样,下列三个证据最能支持他的结论的是()。

A.用喷壶喷洒有植被覆盖的小山丘,发现小山丘前后变化不大B.经常有水的岩石上面会长出青苔C.用喷壶喷洒小山丘顶部,小山丘上形成沟壑3.下雨时最容易被水冲走的是土壤中的()。

A.小石子B.植物种子C.黏土和细沙4.如图所示,在地球的内部,越接近地核,()。

A.温度越高,压力越小B.温度越高,压力越大C.温度越低,压力越大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B.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是南北流向C.风化、侵蚀、沉积,都可以使地球表面的形态发生变化6.()可以使地球的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

A.冰川、火山B.火山、地震C.水、风7.深圳湾海岸岸堤下部的石头比上部的石头光滑,这是()对岩石的作用引起的。

A.海浪B.风力C.气温8.如图所示,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由()形成的。

A.风力侵蚀B.泥沙沉积C.河水冲刷9.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地方流到地势平坦的地方,挟带泥沙的能力会()A.逐渐变强B.逐渐变弱C.保持不变10.如下图所示,分别是喜马拉雅山、日本富士山和沙漠中的蘑菇石,属于风的作用形成的地形的是()。

A.喜马拉雅山B.日本富士山C.沙漠中的蘑菇石11.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A.如果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B.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物体下C.地震发生时,快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12.下列不属于沉积岩的是()。

A.页岩B.砂岩C.玄武岩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褶皱和断层均属于地壳运动的结果B.褶皱和断层均属于地球内部力量的表现形式C.褶皱和断层能将高山削低、低地填平14.海岸边的悬崖、石柱、拱桥和礁石都是()形成的。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附答案(满分必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附答案(满分必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下列有关火山喷发的叙述, 不准确的是()。

A.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 掩埋农田和城市, 污染空气B.火山喷发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C.火山地热是一种会污染环境的能源2.敦煌雅丹地貌的形成, 主要与()有关。

A.风B.火山C.雨3.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为()。

A.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B.花岗岩、沉积岩、变质岩C.岩浆岩、大理岩、变质岩4.戈壁的特点是()。

A.地面上有一层厚厚的细沙B.地面被粗沙、砾石所覆盖C.长满水草, 有很多鸟类5.下列地形与其主要形成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长白山天池—水的作用B.黄土高原上的沟壑—火山喷发C.敦煌的雅丹地貌—风的作用D.长江三角洲—地震二.填空题(共5题, 共18分)1.地震发生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有地面产生裂缝和塌陷、()、()等。

2.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叫()。

3.学习了“河流对土地的侵蚀”, 我知道了, 河流的()最容易被流水侵蚀, 河流的()最容易发生沉积现象, 鹅卵石通常会出现在河流的(), 细沙通常会堆积在河流的()。

(填“上游”“中游”或“下游”)4.地震和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是()。

5.植物对雨水的侵蚀具有()(填“加剧”或“减缓”)作用。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变质岩包括大理岩和页岩。

()2.盆地四周地势较高, 中间低平。

()3.小明的家乡四周地势较高, 中间低平, 具有这种特点的地形是盆地。

()4.砍伐森林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

()5.我们可以制作地球构造模型。

()四.连线题(共1题, 共10分)1.选择下面的地形地貌与其形成原因。

五.简答题(共5题, 共25分)1.说一说自己的家乡是什么地形。

2.光的多少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3.从地形图上我们能发现什么?4.地震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 那么地震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5.写出岩石变化的四个原因。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地球表面的变化检测试题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地球表面的变化检测试题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地球表面的变化检测试题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不属于地球表面的变化形态?A. 地壳的变动B. 地理环境的变化C. 地质构造的变动D. 气候的变化2. 以下哪项不是地球表面变化原因?A. 太阳能B. 地震C. 人类活动D. 飓风3. 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地球表面持久的变化形态的是:A. 山峦地貌的形成B. 广袤的沙漠形成C.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D. 生物多样性的增加4. 以下哪个是产生地震的原因?A. 极地气候B. 地球的各部分相互作用C. 高温火山D. 世界各国的贸易关系5. 下列哪一个地理环境因素会影响生物的分布?A. 土地的肥沃度B. 气温的高低C. 地形的起伏D. 河流的水源二、填空题1. 地震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2. 气温的高低对生物的分布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

3. 地理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

4. 沙漠的形成和扩展,会给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5. 地球表面的变化形态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简答题1.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的变化形态和原因。

2. 你认为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人类有什么影响?3. 为什么地震是地球表面的一种重要变化形态?4. 分析沙漠的形成和扩展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 怎样保护地球表面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四、综合题请结合课本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 什么是地球表面的变化形态?它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2. 为什么地球表面会发生变化?列举出造成地球表面变化的几个主要原因。

3. 人类如何可以参与保护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给出你的建议。

4. 你认为地球表面的变化对人类和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举例说明。

5. 请结合实际例子,说明地球表面的变化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

(把你认为的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东非大裂谷是( )形成的。

A.两大板块受拉张 B.地震C.火山D.两大板块碰撞、挤压 2.下列各种自然现象,( )是因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A.涨潮退潮 B.地震 C.龙卷风 D.洪水3.( )可以使地球的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

A.冰川、火山. B.火山、地震 C.流水、风 D.地震、重力4.大雨过后,黄土高原上的大量泥沙被水冲走,下列治理方法中,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的是( )。

A.将草原开发成耕地 B.植树造林C.建造大型水库D.把林地改造成果园 5.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平原是( )形成的。

A.地球内部运动 B.水流冲击 C.风的作用 D.泥沙堆积6.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当发生地震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家具下B.如果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C.地震发生时,快速从窗户跳出D.来不及逃跑时迅速找枕头、被子等护住头部 7.下列地形中,( )更容易造成侵蚀。

A.草原B.光秃秃的山坡C.森林D.梯田 8.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做“降雨量大小对土地的侵蚀程度的影响”实验时,必须有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B.地球表面的地形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变化C.雨点降落在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D.风、冰川和海浪会使地形发生缓慢的变化9.钱塘江岸边的堤坝下部的岩石比上部的岩石要光滑,这是由于( )对岩石的作用引起的。

A.水B.风C.地球内部D.气温 10.我们要去大草原旅游,应该选择的地点是( )。

A.内蒙古 B.海南岛 C.西藏 D.四川 11.下列选项中,由于地球外部力量形成的地形是( )。

A.喜马拉雅山 B.日本富士山. C.沙漠中的蘑菇石 D.东非大裂谷12.当风刮过地面的时候,风力能吹起黏土和细沙,风越强,它所携带的颗粒就越大。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在研究土地上有无植被覆盖对侵蚀的影响实验时,保持相同的条件是()。

A.植被覆盖、土地坡度、降雨量相同B.植被覆盖、土地坡度、降雨高度相同C.土地坡度、降雨量、降雨高度相同2.某地区地形高低起伏较小、坡度较缓,有连绵不断的平缓山丘。

下列地形的特点与这段描述相符的是()。

A.丘陵B.山地C.平原3.我们苍溪的地形是以()为主。

A.平原B.山地C.丘陵4.()和火山喷发等现象说明地壳在不断运动着。

A.太阳的东升西落B.雷电C.地震5.岩石弯曲变形的主要原因是()。

A.风的作用B.地壳运动C.雨的作用二.填空题(共5题,共22分)1.通常,人们把地形分为()、()、()、()、()五种基本类型。

2.我国幅员辽阔,有各种各样的地形。

陕西关中地区的主要地形是()。

3.地震发生会给地表带来改变,如地面出现()、(),使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

4.大理石和板岩都属于()。

5.我国华北平原主要是由于黄河等河流携带的泥沙()而形成的。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地球表面的地形一直没有变化过。

()2.有无植物覆盖与土地被侵蚀程度无关。

()3.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对改变地形发生着缓慢的作用。

()4.砍伐森林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

()5.黄河第一湾——乾坤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水的作用。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1.我会连。

五.简答题(共5题,共35分)1.(1)请你说一说土壤是如何被雨水侵蚀的。

(2)可能影响土壤被侵蚀的因素有哪些?2.火山喷发会给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写出2点即可)3.什么叫风化?什么叫风化作用?4.为了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可以采取哪些措施?5.可能影响土壤被侵蚀的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C4.C5.B二.填空题1.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2.平原3.裂缝;塌陷;偃塞湖4.变质岩5.沉积三.判断题1.×2.×3.√4.×5.√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精品(考试直接用)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精品(考试直接用)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下列选项中, 由地球的外部力量形成的地形是()。

A.喜马拉雅山B.日本富士山C.沙漠中的蘑菇岩石林D.东非大裂谷2.沙漠地区经常出现石蘑菇。

石蘑菇的形成主要是()作用的结果。

A.流水B.风C.地震3.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B.地震对地形变化没有影响C.发生地震时可以乘坐电梯逃离D.以上都对4.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发生变化的。

A.不断B.没有C.有时5.下列地形与其主要形成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长白山天池—水的作用B.黄土高原上的沟壑—火山喷发C.敦煌的雅丹地貌—风的作用D.长江三角洲—地震二.填空题(共5题, 共20分)1.地震发生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有地面产生裂缝和塌陷、()、()等。

2.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三大类。

3.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变质岩三大类。

4.地球内部有地壳、()和地核三个圈层, 其中地壳主要有()、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

5.长白山天池是由()形成的,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的作用形成的。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对人类别无好处。

()2.地表有无植物覆盖不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3.自然界中, 只有流水才会对土地有侵蚀的作用。

()4.岩石经过风化作用最终会变成土壤。

()5.火山活动能够形成新的陆地。

()四.连线题(共1题, 共20分)1.将下列地形地貌与其主要成因连线。

五.简答题(共5题, 共35分)1.请你说一说土壤是如何被雨水侵蚀的。

2.结合有关侵蚀的知识, 说一说大雨为什么会造成山体滑坡。

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土地最容易发生侵蚀吗?侵蚀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灾害?3.发生地震你知道怎么保护自己?4.火山喷发会给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写出2点即可)5.当地震发生时, 你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A4.A5.C二.填空题1.山体滑坡;堰塞湖2.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3.沉积岩4.地幔;岩浆岩5.火山喷发;流水三.判断题1.×2.×3.×4.√5.√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 雨水在地面流动时, 携走了这些微粒, 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附答案【研优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附答案【研优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关于火山喷发的说法,错误的是()。

A.火山喷发是由于岩层断裂引起的B.火山喷发可能形成美丽的风是C.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2.地震是一种会带来巨大灾害的自然现象。

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如果在一楼,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B.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坚固的家具下C.地震发生时,应该走楼梯逃生,不应该坐电梯D.地震发生时,快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3.可以使地形瞬间发生较大变化的是()。

A.岩石风化B.火山和地震C.雨水的冲刷4.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通常表示()。

A.盆地B.高原C.海洋5.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当发生地震时下列不合适的行为是()。

A.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家具下B.地震发生时,快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C.如果来不及就躲在狭小的卫生间里D.如果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二.填空题(共5题,共32分)1.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引起的,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压力越()。

2.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

3.()、()、()都是沉积岩;()、()都是变质岩;()、()都是岩浆岩。

4.我国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

5.地表发生的变化有的比较迅速和猛烈,如()和()。

有的比较缓慢,不易察觉,如()和()的作用。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变质岩包括大理岩和页岩。

()2.沉积岩是地壳岩石的一个种类。

()3.娄底有许多没有明显脉络且坡度和缓的低矮山丘,像这样的地形叫做山地。

()4.地震发生时应保持镇定,采取正确的避震和逃生方法。

()5.地震和火山是地表物体运动引起的。

()四.连线题(共1题,共8分)1.将下列地貌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用线连接起来。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带答案(精练)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带答案(精练)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关于火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是地壳运动的剧烈表现形式B.火山喷发对环境只有坏的影响C.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结构中的地幔2.在《世界地图》上,你看到的白色通常表示()。

A.平原B.冰川C.山地D.沙漠E.海洋3.我国的地形特点是()。

A.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高原,西部多平原B.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面,西部多高原C.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多高原,西部多平原4.要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下列无关的措施()。

A.植树造林B.绘制地形图C.改坡地为梯田5.戈壁的特点是()。

A.地面上有一层厚厚的细沙B.地面被粗沙、砾石所覆盖C.长满水草,有很多鸟类二.填空题(共5题,共20分)1.流水对土地的()作用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了改变。

2.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压力越()。

3.火山喷发是因为处于地球地壳下的岩石高温熔化成(),由于地壳运动形成断裂带——火山通道;在极大()作用下,岩浆会沿着火山通道从最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形成火山喷发。

4.火山喷发时产生的()会使土壤更加肥沃。

5.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沉积岩和(),其中沉积岩又有()、砂岩和()等。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发生地震在室内无法及时撤离时,根据“伏地、遮挡、手抓牢”的原则,要赶紧钻到桌子下边或用靠垫捂住最脆弱的头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

()2.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热作用、流水作用、动植物作用等。

像这样由于受大气、动植物等作用的影响,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做风化。

()3.变质岩包括大理岩和页岩。

()4.火山喷发过一次后就再不会喷发了。

()5.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的变化。

()四.连线题(共1题,共8分)1.将地形与其特点连接起来。

五.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火山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又会带来哪些益处?2.说一说自己的家乡是什么地形。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40分)。

1.内蒙古大草原海拔高,很宽广,一望无际,它所处的地形是()。

A.平原B.高原C.盆地D.丘陵2.中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河流流向大多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3.()不是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

A. B. C.4.如果把地球比作鸡蛋,鸡蛋的蛋壳相当于地球的()。

A.地壳B.地幔C.地核5.浙江省临安区浙西大峡谷是()形成的A.岩石拉开B.岩石隆起C.岩石风化6.下列岩石中属于岩浆岩的是()。

A.浮石B.页岩C.大理岩7.地球的半径有6000多千米,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

A.地核、地幔、地壳B.地核、地壳、地幔C.地壳、地核、地幔D.地壳、地幔、地核8.地震带来的灾害不包括()。

A.地面出现裂缝、塌陷B.山体滑坡C.烧毁森林9.下面关于火山喷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火山喷出来的是地底下的岩浆B.火山喷发过一次后就再也不会喷发了C.火山喷发给地球表面带来的改变是缓慢的10.我们研究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时,使用的实验方法是()。

A.对比实验B.模拟实验C.理想实验11.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火山喷发B.风的侵蚀作用C.风的沉积作用12.下大雨时,土壤表面形成的水流往往比较浑浊,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

A.小石子B.黏土和细沙C.腐殖质D.各种垃圾13.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

A.高原B.盆地C.河流D.戈壁滩14.河流注入湖泊或海洋时,河水所携带的泥沙会大量堆积下来,形成向湖或海洋伸展的平地。

这种平地外形像三角形,叫()。

A.高原B.三角洲C.盆地D.沙滩15.黄河因泥沙沉积问题,目前变成了一条“地上河”(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练习题三十六
第1题【单选题】
选择题。

绝大多数的地震发生在( )内。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许多科学家都认为,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是由( )而形成的。

A、两个大陆板块碰撞
B、岩层被拉伸
C、火山和地震
地震和火山足( )引起的。

A、太阳和月球运动
B、地球外部运动
C、地球内部运动
东非大裂谷是两大板块( )而形成的。

A、碰撞
B、平移
C、拉张
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当发生地震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我们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家具下面
B、如果我们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C、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迅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
下列选项中,能通过地球外部力量引起地形变化的是(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流水、风、海浪、冰川等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在上游的河床上,我们能看到很多的( )。

A、大石块
B、鹅卵石
C、细沙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最容易被雨水冲走的是土壤中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